CN205059624U -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9624U
CN205059624U CN201520856713.8U CN201520856713U CN205059624U CN 205059624 U CN205059624 U CN 205059624U CN 201520856713 U CN201520856713 U CN 201520856713U CN 205059624 U CN205059624 U CN 205059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ar
bar shaft
rolling
reverse arm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67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万里
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67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9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9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9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包括第一扭杆组件和第二扭杆组件;第一扭杆组件包括第一扭杆轴、连接在第一扭杆轴上的第一扭转臂和连接在第一扭转臂上的第一垂直连杆;第二扭杆组件包括第二扭杆轴、连接在第二扭杆轴上的第二扭转臂和连接在第二扭转臂上的第二垂直连杆;第二扭杆轴通过扭杆轴联接件套装在第一扭杆轴上且与第一扭杆轴同轴,第一扭杆轴从第二扭杆轴的两端伸出,第一扭转臂设置在第二扭转臂的外侧,第一扭杆轴伸出第二扭杆轴的部分装有用于将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安装到转向架上的安装座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即可提供较强的抗侧滚刚度,又具有较强的抗侧滚灵敏度,满足轨道车辆安全行驶的要求。

Description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连接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减少车辆侧滚振动,属于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安全部件。
背景技术
抗侧滚扭杆系统起到了调节车辆侧滚刚度、减少车辆侧滚振动的作用。轨道交通用抗侧滚扭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扭杆轴、扭转臂、支撑座组成、垂向连杆组成。车辆通过弯道时,车体倾斜,由垂向连杆组成传递侧滚力产生扭矩,同时扭杆轴产生反作用力矩,阻止车辆侧滚,从而达到车辆顺利通过弯道,属于影响行车安全的零部件。
在一些特殊的多弯道小半径道路上,车辆所需的抗侧滚刚度会徒然增加又骤然降低,不断变化,要求抗侧滚扭杆系统的灵敏度较高,即在车辆所需的抗侧滚刚度较小时即可提供抗侧滚刚度,又需要在车辆所需的抗侧滚刚度增大时可提供较大的抗侧滚刚度以减少车辆的侧滚振动,要求抗侧滚扭杆系统即能提供较强的抗侧滚刚度又有较强的抗侧滚灵敏度。扭杆轴的尺寸是影响抗侧滚扭杆系统所提供的抗侧滚刚度和灵敏度的关健因素,如扭杆轴直径大长度小则抗侧滚刚度强但灵敏度较弱,如扭杆轴直径小长度大侧抗侧滚刚度小但灵敏度较强。为了达到抗侧滚刚度和灵敏度都能满足行车安全的要求,大多转向架上设置多套抗侧滚扭杆系统,但受到空间和安装位置的限制,在有些转向架上无法安装多套抗侧滚扭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无法安装多套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转向架,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即可提供较强的抗侧滚刚度,又具有较强的抗侧滚灵敏度,满足轨道车辆安全行驶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包括第一扭杆组件和第二扭杆组件;
第一扭杆组件包括第一扭杆轴、连接在第一扭杆轴上的第一扭转臂和连接在第一扭转臂上的第一垂直连杆;
第二扭杆组件包括第二扭杆轴、连接在第二扭杆轴上的第二扭转臂和连接在第二扭转臂上的第二垂直连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扭杆轴通过扭杆轴联接件套装在第一扭杆轴上且与第一扭杆轴同轴,所述的第一扭杆轴从第二扭杆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扭转臂设置在第二扭转臂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扭杆轴伸出第二扭杆轴的部分装有用于将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安装到转向架上的安装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扭杆轴为空心管状,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对称装在第二扭杆轴内部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为安装在第一扭杆轴和第二扭杆轴之间的金属关节轴承、橡胶金属关节、摩擦套支撑和尼龙套支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的第一扭转臂和第二扭转臂均为叉式或销套式扭转臂,第一扭转臂和第二扭转臂均采用锻造成型或铸造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扭杆轴和第一扭转臂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所述的第二扭杆轴和第二扭转臂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垂直连杆和第二垂直连杆为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垂直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扭杆轴为空心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套扭杆组件,其中第二扭杆组件中的第二扭杆轴套装在第一扭杆组件中的第一扭杆轴上且与第一扭杆轴同轴,第二扭杆轴的直径必大于第一扭杆轴的直径,使得第二扭杆组件可提供的抗侧滚刚度大于第一扭杆组件可提供的抗侧滚刚度。而第一扭杆轴从第二扭杆轴的两端伸出,第一扭杆轴的长度大于第二扭杆轴的长度,第一扭杆组件的抗侧滚灵敏度比第二扭杆组件的抗侧滚灵敏度更强,两套扭杆组件套装在一起即可提供较强的抗侧滚刚度,又具有较强的抗侧滚灵敏度。
第一扭杆组件在车体发生小角度侧滚时即提供抗侧滚刚度减小车体侧滚振动,当车体侧滚角度较大时,第一扭杆组件与第二扭杆组件一起为车体提供抗侧滚刚度减小车体侧滚振动,满足轨道车辆安全行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扭杆轴套装在第一扭杆轴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包括第一扭杆组件和第二扭杆组件;第一扭杆组件包括第一扭杆轴11、连接在第一扭杆轴11上的第一扭转臂12和连接在第一扭转臂12上的第一垂直连杆13;第二扭杆组件包括第二扭杆轴21、连接在第二扭杆轴21上的第二扭转臂22和连接在第二扭转臂22上的第二垂直连杆23;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通过扭杆轴联接件3套装在第一扭杆轴11上且与第一扭杆轴11同轴,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从第二扭杆轴21的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扭转臂12设置在第二扭转臂22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伸出第二扭杆轴21的部分装有用于将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安装到转向架上的安装座组件4。
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为空心管状,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3对称装在第二扭杆轴21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3为安装在第一扭杆轴11和第二扭杆轴21之间的金属关节轴承、橡胶金属关节、摩擦套支撑和尼龙套支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的第一扭转臂12和第二扭转臂22均为叉式或销套式扭转臂,第一扭转臂12和第二扭转臂22均采用锻造成型或铸造成型。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和第一扭转臂12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和第二扭转臂22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所述的第一垂直连杆13和第二垂直连杆14为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垂直连杆。
以上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包括两套扭杆组件,其中第二扭杆组件中的第二扭杆轴21套装在第一扭杆组件中的第一扭杆轴11上且与第一扭杆轴11同轴,第二扭杆轴21的直径必大于第一扭杆轴11的直径,使得第二扭杆组件可提供的抗侧滚刚度大于第一扭杆组件可提供的抗侧滚刚度。而第一扭杆轴11从第二扭杆轴21的两端伸出,第一扭杆轴11的长度大于第二扭杆轴21的长度,第一扭杆组件的抗侧滚灵敏度比第二扭杆组件的抗侧滚灵敏度更强,两套扭杆组件套装在一起即可提供较强的抗侧滚刚度,又具有较强的抗侧滚灵敏度。第一扭转臂12设置在第二扭转臂22的外侧,与第一扭转臂12连接的第一垂直连杆13置于转向架侧梁之外,连接于车体两边,与第二扭转臂22连接的第二垂直连杆23置于转向架侧梁之内,连接于车体中间部分,当轨道车辆经过弯道时,车体两边最先开始侧滚振动,侧滚角度较小,第一扭杆组件提供抗侧滚刚度减小车体两边的侧滚振动,当车体侧滚角度增大,车体的中间也发生侧滚振动时,第一扭杆组件与第二扭杆组件一起为车体提供抗侧滚刚度减小车体侧滚振动,满足轨道车辆安全行驶的要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使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例如第一扭杆组件中的第一扭杆轴11也可以为空心管状,在第一扭杆轴11中还可以安装第三套扭杆组件。

Claims (7)

1.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包括第一扭杆组件和第二扭杆组件;
第一扭杆组件包括第一扭杆轴(11)、连接在第一扭杆轴(11)上的第一扭转臂(12)和连接在第一扭转臂(12)上的第一垂直连杆(13);
第二扭杆组件包括第二扭杆轴(21)、连接在第二扭杆轴(21)上的第二扭转臂(22)和连接在第二扭转臂(22)上的第二垂直连杆(2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通过扭杆轴联接件(3)套装在第一扭杆轴(11)上且与第一扭杆轴(11)同轴,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从第二扭杆轴(21)的两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扭转臂(12)设置在第二扭转臂(22)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伸出第二扭杆轴(21)的部分装有用于将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安装到转向架上的安装座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为空心管状,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3)对称装在第二扭杆轴(21)内部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杆轴联接件(3)为安装在第一扭杆轴(11)和第二扭杆轴(21)之间的金属关节轴承、橡胶金属关节、摩擦套支撑和尼龙套支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第一扭转臂(12)和第二扭转臂(22)均为叉式或销套式扭转臂,第一扭转臂(12)和第二扭转臂(22)均采用锻造成型或铸造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和第一扭转臂(12)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所述的第二扭杆轴(21)和第二扭转臂(22)采用热套过盈或者花键配合的方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垂直连杆(13)和第二垂直连杆(14)为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垂直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杆轴(11)为空心管状。
CN201520856713.8U 2015-11-02 2015-11-02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Active CN205059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713.8U CN205059624U (zh) 2015-11-02 2015-11-02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713.8U CN205059624U (zh) 2015-11-02 2015-11-02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9624U true CN205059624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6713.8U Active CN205059624U (zh) 2015-11-02 2015-11-02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962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478A (zh) * 2017-07-07 2017-11-0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抗侧滚装置及获取抗侧滚刚度的方法
CN108909756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转向架的防倾杆组件系统
KR101938294B1 (ko) * 2016-11-18 2019-01-14 주식회사 포스코건설 롤링저감을 위한 비틀림에 저항하는 강재빔을 이용한 철도용 방진궤도 시스템
CN110254460A (zh) * 2019-06-24 2019-09-2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连杆及提升其载荷耐受性的方法
CN112046528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系统防干涉方法及抗侧滚扭杆系统
CN112896214A (zh) * 2021-02-04 2021-06-0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臂双连杆抗侧滚扭杆倾摆装置
WO2021204583A1 (de) * 2020-04-09 2021-10-14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Drehgestell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mit wankstütz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38294B1 (ko) * 2016-11-18 2019-01-14 주식회사 포스코건설 롤링저감을 위한 비틀림에 저항하는 강재빔을 이용한 철도용 방진궤도 시스템
CN107323478A (zh) * 2017-07-07 2017-11-0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抗侧滚装置及获取抗侧滚刚度的方法
CN107323478B (zh) * 2017-07-07 2019-07-0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抗侧滚装置及获取抗侧滚刚度的方法
CN108909756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转向架的防倾杆组件系统
CN110254460A (zh) * 2019-06-24 2019-09-2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连杆及提升其载荷耐受性的方法
CN110254460B (zh) * 2019-06-24 2020-11-1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连杆及提升其载荷耐受性的方法
WO2021204583A1 (de) * 2020-04-09 2021-10-14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Drehgestell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mit wankstütze
JP2023523699A (ja) * 2020-04-09 2023-06-07 シーアールアールシー チンタオ シーファン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ィッド アンチロー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レール車両のための台車
JP7483043B2 (ja) 2020-04-09 2024-05-14 シーアールアールシー チンタオ シーファン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ィッド アンチロー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レール車両のための台車
CN112046528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系统防干涉方法及抗侧滚扭杆系统
CN112896214A (zh) * 2021-02-04 2021-06-0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臂双连杆抗侧滚扭杆倾摆装置
CN112896214B (zh) * 2021-02-04 2022-04-12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臂双连杆抗侧滚扭杆倾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9624U (zh) 轨道交通用复合抗侧滚扭杆系统
CN105415996A (zh) 用于分布式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悬架及转向系统
CN10729799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轮悬架
CN102729756B (zh) 一种后驱越野车辆的后悬架系统
CN205498544U (zh) 一种非独立悬架的后横向推力杆总成及汽车
CN204659823U (zh)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装置
CN103935209A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悬架
CN211000828U (zh) 一种车辆后稳定杆吊架总成及应用该总成的汽车
CN203046804U (zh) 轻型汽车用后悬挂系统
CN113263882A (zh) 一种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的防倾杆结构
CN116118408A (zh) 一种承载式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00992124Y (zh) 非转向桥用螺旋弹簧独立悬架装置
CN107415614B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CN109703307B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0283807U (zh) 后纵臂总成结构及汽车底盘后悬架
CN208198749U (zh) 一种旋转导缆器
CN102320230A (zh) 一种悬架用稳定杆
CN207875306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
CN203713865U (zh) 一种汽车制动软管组件
CN210554019U (zh) 用于汽车的稳定杆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6125213U (zh) 汽车防滚架
CN202986710U (zh) 汽车悬架横臂总成
CN103979056A (zh) 一种儿童汽车的后悬架系统
CN204567755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