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9046U - 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9046U CN205029046U CN201520816546.4U CN201520816546U CN205029046U CN 205029046 U CN205029046 U CN 205029046U CN 201520816546 U CN201520816546 U CN 201520816546U CN 205029046 U CN205029046 U CN 2050290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holding element
- flexible member
- connecting portion
- pal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392 so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Aesculin Natural products OC[C@@H]1[C@@H](O)[C@H](O)[C@@H](O)[C@H](O)[C@H]1Oc2cc3C=CC(=O)Oc3cc2O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12—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utilizing a push bar for manipulation by hand in order to eject the inserted c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2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being of the push-push kin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14—Card magazines, e.g. pocket, hopp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其能够保持一卡(101),所述卡(101)具有多个端子元件,且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插入一卡用连接器(1),所述卡保持元件包括:一卡保持框部,面向一卡(101)的侧面;一第一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一本体部;一第二部,包括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第一弹性元件(171),安装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172),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可靠的卡保持元件及卡用连接器装置,其中,一第一弹性元件和一第二弹性元件安装于卡保持元件,以便于卡保持元件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和排出卡用连接器,并可靠地防止外界异物的侵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保持元件以及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cardconnectorset)。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车辆导航系统)包括多个卡用连接器以允许使用不同类型的卡。这些卡包括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卡、(多媒体卡,MMC)、(SD,安全数码)卡、(小型安全数码)卡、(超级数码图像)卡、(记忆棒)、MemoryStick(记忆棒)(智能媒体)卡、memory(移动快闪存储)卡、以及(微型安全数码)卡。
近年来电子设备已变得急速小型化,且卡以及卡用连接器亦是如此。结果,使用者难于用手指把持卡并将卡正确地插入卡用连接器。由此,已提出一种这样的卡用连接器,其中一卡收纳在一卡用保持器内而卡用保持器插入卡用连接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0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卡用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在该图中,811为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用于卡用连接器的一基座,且该基座安装于一设备(诸如一移动电话)的本体上。多个悬臂式支撑板状(panel-like)的接触件851安装在基座811上,且接触件851的前端穿过形成于基座811上的一槽812,以使接触件851能与一卡(未示出)上的电极垫接触。
此外,961为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一卡用保持器,卡用保持器961在将一卡保持在卡用保持器961的内部空间中的同时插入基座811的一插入口中。一橡胶垫圈971安装在卡用保持器961的与插入侧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如图所示,当卡用保持器961插入基座811时,垫圈971接触形成于该设备的本体上的卡用保持器插入开口的内周面,将卡用保持器961的外周面与卡用保持器插入开口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密封,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和尘垢(grime)侵入该设备的内部。
[专利文献1]特许专利公开号:JP8-335255。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卡用连接器中,当基座811安装于该设备的本体上时有时会出现偏差,且基座811的插入口与形成于设备本体上的卡用保持器插入开口在位置上会出现一轻微的偏差。当这种偏差出现时,很难将卡用保持器961插入到基座811中。甚至当卡用保持器961能够插入基座811中时,卡用保持器961的与插入侧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可能相对卡用保持器插入开口倾斜并在一个方向上偏斜。在这种情况下,卡用保持器961的外周面与卡用保持器插入口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未被垫圈971完全密封,且来自外部的水和尘垢可能侵入该设备的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靠的卡保持元件及卡用连接器装置,其中,一第一弹性元件和一第二弹性元件安装于卡保持元件,以便于卡保持元件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并从卡用连接器排出,并可靠地防止外界异物的侵入。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卡保持元件,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保持一卡,所述卡具有多个端子元件,且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插入一卡用连接器,所述卡保持元件包括:一卡保持框部,面向一卡的侧面;一第一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一本体部;一第二部,包括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第一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保持元件的另一方面,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经由一壁元件的一插入开口而插入一卡用连接器,所述本体部的包括安装有第一弹性元件的部分能够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且当所述部分已插入所述插入开口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插置于所述部分与所述插入开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保持元件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经由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保持元件的另一方面,一排出操作元件经由一第三弹性元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所述排出操作元件用于致动将所述卡保持元件从所述卡用连接器中排出的一排出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保持元件的另一方面,所述本体部包括供所述排出操作元件插入的一通孔,且所述第三弹性元件插置于所述排出操作元件和所述通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保持元件的另一方面,所述卡保持元件还包括由一金属板一体形成的一金属部,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所述金属部周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为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卡保持元件;以及一卡用连接器,能够收容所述卡保持元件,且包括用于将所述卡保持元件从所述卡用连接器中排出的一排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卡保持元件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其便于卡保持元件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并从卡用连接器排出,并可靠地防止外界异物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一对立体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其中图1a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1b是一第二立体图。
图2a至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一组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其中图2a是一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的线B-B作出的一放大的剖视图,而图2c是沿图2a中的线C-C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移除壳体后的一俯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刚好在插入卡用连接器之前的状态。
图4a至图4d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托盘的一组视图,其中图4a是一俯视图,图4b是一后视图,图4c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4d是一第二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托盘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6a和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立体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所执行的动作,其中图6a示出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之前的状态,而图6b示出卡用托盘的前端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竖直剖视图,示出卡用托盘插入卡用保持器中的状态。
图8a和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排出卡用连接器所执行的动作,其中图8a是一俯视图,而图8b是沿图8a中的线B-B作出的一放大的剖视图。
图9a至图9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组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内的一体式的弹性元件,其中图9a是一俯视图,图9b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9c是一第二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卡用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用连接器11、811:基座
11a:内壁部11b:底壁部
11c:端子保持凹部11d:焊接尾部用开口
11e:侧壁部11f:前端部
11r:后端部13:扣持突起
18:插入口21:排出杠杆
21a:作用点部21b:力点部
21c:支点部22:推杆
22a:操作部22b:接合部
51:端子51a:接触部
51d、64:焊接尾部57:第一接触元件
58:第二接触元件61:壳体
62:顶板部63:侧板部
63a:接合开口75:保持用弹性元件
75a:保持用凸部91:基板
95:外壁95a:插入开口
101:卡151:金属部
152:第一金属框部152a:第一金属横向部
152b:第一金属纵向部152c:中间金属横向部
152d、153d、163d:开口153:第二金属框部
153a:第二金属横向部153b:第二金属纵向部
153c:中间金属横向部160:卡用托盘
161:第一树脂部161a:保持用凹部
161f:前端162:卡保持框部
162a:第一横向框部162b:第一纵向框部
162c、163c:第二横向框部162d:空间
162e:檐部163:凹连接部
163a:接合横向部163b:接合纵向部
165:第二树脂部166:操作部
166a:凹槽部166b:后板部
166c:导引部167:凸连接部
167a:柱部167b:接合凸部
168:通孔168a:大径部
168b:小径部168c、175c:阶梯部
170:一体式弹性元件171:第一弹性元件
171a:第一部171b:第二部
172:第二弹性元件173a:第一连接部
173b:第二连接部175:第三弹性元件
175a:圆筒部175b:锥部
175d:鳍部176:中央孔
181:排出操作元件181a:杆部
181b:头部812:槽
851:接触件961:卡用保持器
971: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一对立体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图2a至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一组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移除壳体后的一俯视图,示出了卡用托盘刚好在插入卡用连接器之前的状态。图4a至图4d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托盘的一组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用托盘的一分解立体图。在图1a和图1b中,图1a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1b是一第二立体图。在图2a至图2c中,图2a是一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的线B-B作出的一放大的剖视图,而图2c是沿图2a中的线C-C作出的一剖视图。在图4a至图4d中,图4a是一俯视图,图4b是一后视图,图4c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4d是一第二立体图。
在图中,160是用作本实施例的卡保持元件的卡用托盘。如图3所示,它在收容一卡101的同时插入安装于一电子设备(未示出)的一基板91上的一卡用连接器1中。换句话说,一卡101收容于卡用托盘160内,同时两个侧面被面向侧面的一框部围绕,且卡101经由一卡用连接器1安装于一电子设备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中,壳体61已从卡用连接器1上移除。
所述电子设备可为任何类型的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通信调制调节器(communicationmodem)、PDA、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或车辆导航系统。基板91可为安装在一电子设备内的任何类型的基板,诸如一印刷电路板。
然而,当卡用连接器1以外的一卡用连接器安装于一电子设备时,使用者有时不使用卡用连接器1。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将空的卡用托盘160(即卡用托盘160未收容一卡101)插入卡用连接器1,以用于保管。
卡101可为任何类型的卡,诸如一SIM卡、一microSIM卡、 MemorySmart或记忆卡。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述卡为第四形式要素(4thFormFactor,4FF)卡或所谓的nanoSIM卡。依据ETSITS102221V11.00卡标准,nanoSIM卡具有12.3mm的长度、8.8mm的宽度以及0.67mm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卡101具有一大体矩形的板状形状,且用作端子元件(未示出)的多个电极垫在下表面沿前端及后端以两排每排三个布置。换句话说,所述多个电极垫以沿卡101的横向延伸的两排布置。所述多个电极垫未设置于上表面(即与端子收容表面相反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解释卡用连接器1、卡用托盘160以及卡101的各部分的结构和操作的指示方向(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的表述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依赖于卡用连接器1、卡用托盘160以及卡101及其构件在图中所示的方位。当卡用连接器1、卡用托盘160以及卡101及其构件的方位变化时,解释也对应方位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5所示,卡用托盘160包括:一金属部151,通过冲压弯折一金属板一体成形;以及第一部分或第一树脂部161和一第二部分或第二树脂部165,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使用一模制成型技术(诸如嵌件成型(insertmolding)或包覆成型(overmolding)覆盖金属部151的一部分并与金属部151的一部分一体形成。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是完全独立的元件。
金属部151是由一金属板制成的一元件,且包括一矩形的第一金属框部152和第二金属框部153。第一金属框部152和第二金属框部153一体形成。
在此,第一金属框部152是围绕矩形开口152d的四边的一矩形框架元件,矩形开口152d使得卡101的多个电极垫露出。第一金属框部152具有:一第一金属横向部152a和一中间金属横向部152c,它们沿横向相互平行延伸;以及一对左右第一金属纵向部152b,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第一金属横向部152a的两端连接于中间金属横向部152c的两端。
第二金属框部153是围绕矩形开口153d的四边的一矩形框架元件。第二金属框部153具有:一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和一中间金属横向部153c,它们沿横向相互平行延伸;以及一对左右第二金属纵向部153b,沿前后方向(纵向)延伸并将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的两端连接于中间金属横向部153c的两端。第二金属框部153的中间金属横向部153c与第一金属框部152的中间金属横向部152c为一体,且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平行于第一金属横向部152a。
第一树脂部161包括一大体矩形的卡保持框部162以及用作一第一连接部的一凹连接部163。卡保持框部162和凹连接部163一体形成。另外,采用一模制成型方法(诸如嵌件成型或包覆成型),卡保持框部162与第一金属框部152为一体且凹连接部163与第二金属框部153为一体。第一金属框部152和第二金属框部153的整个表面没有必要由卡保持框部162和凹连接部163完全覆盖。部分表面能够露出于卡保持框部162和凹连接部163的表面。
卡保持框部162是面向卡101的侧面并围绕一矩形的空间162d的四边的一框架元件,空间162d用作使卡101的多个电极垫露出的一开口。这个框架元件包括:一第一横向框部162a和一第二横向框部162c,沿横向相互平行延伸;以及一对左右第一纵向框部162b,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第一横向框部162a的两端连接于第二横向框部162c的两端。檐部162e从第一纵向框部162b的内底下端延伸到空间162d中。檐部162e用作卡支撑部,至少支撑收容在空间162d内的一卡101的下表面的一部分(通常为靠近侧端的部分)。一保持用凹部161a形成于第一纵向框部162b的外侧面,以保持并固定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的一卡用托盘160。
凹连接部163是部分围绕一T字状的开口163d的一元件,且包括:一接合横向部163a和一第二横向部163c,沿横向彼此平行延伸;以及一对左右接合纵向部163b,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接合横向部163a的两端连接于第二横向部163c的两端。接合横向部163a与第二金属框部153的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为一体,但接合横向部163a的中间部分缺失。因此,接合横向部163a和接合纵向部163b形成一对左右的L字状的接合臂。另外,凹连接部163的第二横向部163c与卡保持框部162的第二横向框部162c为一体。
第二树脂部165包括用作本体部的一操作部166以及用作一第二连接部的一凸连接部167。操作部166和凸连接部167一体形成。凸连接部167采用一模制成型技术(诸如嵌件成型或包覆成型)也与第二金属框部153的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一体形成。
操作部166是一柱形元件,具有在横向上沿其长轴延伸的一卵形(oval-shaped)或大体椭圆形(elliptical)的横截面形状,且包括:一凹槽部166a,形成为围绕外周壁面;一后板部166b,具有在横向上沿其长轴线延伸的一卵形或大体椭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并在后方被连接;以及一柱形的导引部166c,在横向的一端的附近向前突出。导引部166c具有一圆形截面轮廓的一通孔168,通孔168直线延伸,以开口于后板部166b的后表面及开口于导引部166c的前表面。
凸连接部167为与凹连接部163具有一互补关系的一大体T形的板状元件,且包括:一柱部167a,向前延伸;以及一对接合凸部167b,在柱部167a的前端向左右两侧突出。柱部167a与凹连接部163的接合横向部163a的缺失的中间部分对应,并与第二金属框部153的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成为一体。柱部167a的后端一体连接于操作部166的前端。如图2a至图2c所示,凸连接部167收容于凹连接部163的开口163d内,从而第二树脂部165连接于第一树脂部161。
一第一弹性元件171、一第二弹性元件172、一第三弹性元件175以及一排出操作元件181均安装于卡用托盘160。
第一弹性元件171是由一柔软的弹性材料(诸如硅橡胶)制成的一环形元件,并插入第二树脂部165的凹槽部166a中。第二弹性元件172是由与第一弹性元件171相同的柔软的弹性材料(诸如硅橡胶)制成的一Ω字状的带状或绳状元件,并插入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凸连接部167和凹连接部163之间的空间。第一弹性元件171能够手动地插入凹槽部166a,且第二弹性元件172能够手动地插入凸连接部167和凹连接部163之间的空间。然而,当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通过在同一模具中执行双色模制成型或多色模制成型时,第一弹性元件171也能够模制成型在凹槽部166a中且第二弹性元件172也能够模制成型在凸连接部167和凹连接部163之间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卡用托盘160中,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相互分离,但经由第二弹性元件172连接。结果,第二弹性元件172能够位移的量与其能够变形的量对应。第一树脂部161的凹连接部163与第二金属框部153成为一体,且第二树脂部165的凸连接部167的柱部167a与第二金属框部153的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成为一体。然而,由于第二金属横向部153a能够弹性变形一定程度,所以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能够彼此相对位移。
与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的情况相同,第三弹性元件175由一柔软的弹性材料(诸如硅橡胶)制成,并插入第二树脂部165的通孔168且插入到排出操作元件181与通孔168之间的空间。排出操作元件181用作一互补元件,以用于致动从卡用连接器1排出卡用托盘160的排出机构。排出操作元件181具有:一直线的柱形的杆部181a;以及一圆形板状的头部181b,一体连接于杆部181a的后端。
第三弹性元件175包括:一直线的圆筒部175a;一锥部175b,一体连接于圆筒部175a的前端;以及一鳍部175d,形成于圆筒部175a的外周。第三弹性元件175具有一圆形横截面形状和一恒定内径的中央孔176,中央孔176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开口于圆筒部175a的后端及开口于锥部175b的前端。锥部175b具有一渐缩的圆锥形的外表面。至少在后端的外径大于圆筒部175a的外径,且一阶梯部(tieredportion)175c形成于圆筒部175a的后端和前端之间的交界处。鳍部175d为一环形突起,该环形突起形成为围绕圆筒部175a的外周且外径大于圆筒部175a的外径。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有两个鳍部175d。然而,可有一个或甚至三个或更多的鳍部。
如图2b所示,排出操作元件181经由第三弹性元件175安装于卡用托盘160的通孔168内。通孔168具有:一靠近后端的大径部168a;一靠近前端的小径部168b;以及一阶梯部168c,形成于大径部168a和小径部168b之间的交界处。大径部168a的直径大于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头部181b的外径,而小径部168b的直径小于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头部181b的外径。
第三弹性元件175的圆筒部175a完全收容于通孔168内,而当排出操作元件181的杆部181a插入中央孔176时,鳍部175d压靠在大径部168a的内表面上。阶梯部175c接触导引部166c的前端,以调整第三弹性元件175相对导引部166c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并阻止第三弹性元件175相对导引部166c被进一步向后方位移。第三弹性元件175能够相对导引部166c随着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向前运动而前进,但是当头部181b接触阶梯部168c时排出操作元件181不能再进一步向前位移。第三弹性元件175也不能进一步前进。
因为第三弹性元件175是柔软的且锥部175b能够显著变形,所以第三弹性元件175连同插入中央孔176的排出操作元件181的杆部181a能够手动地从后板部166b的后表面上的开口推入通孔168以到达图2b所示的位置(即第三弹性元件175和排出操作元件181能够连接于卡用托盘16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卡用连接器1具有:一体形成的基座11,由一绝缘材料(诸如一树脂)制成;以及一壳体61,用作一覆盖元件,通过冲压弯折一导电金属板一体形成,且安装于基座11的顶部。壳体61至少覆盖基座11的顶部和卡用托盘160的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部分。卡用连接器1具有一扁平的三维的长方形形状。卡用连接器1安装在一电子设备的一基板91上,并从后方的一插入口18(图1a的右下方)将卡用托盘160收容于基座11。更具体地,卡用托盘160从前端161f插入基座11和壳体61之间形成的卡插入空间。
如图3所示,基座11具有:一底壁部11b,为一大体矩形的平板状元件;以及一内壁部11a,从底壁部11b立设并沿基座11的前端部11f(即在卡用托盘160的插入的方向前方的端部)延伸。基座11的在卡用托盘160的插入方向后方的端部称为后端部11r。
这里,底壁部11b具有用于保持端子51的端子保持凹部11c。端子保持凹部11c为沿板厚方向贯通底壁部11b的开口,且成排并行布置且各排沿基座11的横向延伸。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存在有两排每排三个的开口。换句话说,端子保持凹部11c和保持在各端子保持凹部11c中的端子51布置成形成各排沿基座11的横向延伸的两排。各端子51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底壁部11b而接触部51a露出在端子保持凹部11c内。接触部51a通过各个端子51的臂部的弹性作用向上施压(bias,偏压)并与保持在卡用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0中的卡101的相应的电极垫接触。端子51的数量和布置能够对应于卡101上电极垫的数量和布置改变。
此外,一焊接尾部用开口11d沿底壁部11b的板厚方向贯通底壁部11b形成。焊接尾部51d露出于焊接尾部用开口11d,作为各端子51的基板连接部。各焊接尾部51d经由埋设于底壁部11b的一连结部(未示出)而连接于各端子51。各焊接尾部51d随后经由焊接电连接于一端子元件,诸如一信号线、接触垫或形成于基板91上的端子。
基座11具有:一对左右侧壁部11e,沿侧缘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保持用弹性元件75,布置在各个侧壁部11e的内侧以保持和固定卡用托盘160。保持用弹性元件75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细长的板型弹片,而一保持用凸部75a形成于中央部分附近并沿横向延伸到基座11中。保持用凸部75a接合卡用托盘160的保持用凹部161a,以保持和固定如图1a-1b和图2a-2c所示地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卡用托盘160。
一推杆22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侧壁部11e的其中之一的内侧。推杆22用作托盘排出机构中的托盘排出操作元件,用于排出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卡用托盘160。推杆22为一直线的棒状或带板状的元件,而一弯曲的操作部22a一体连接于后端部。操作部22a的形状设置成使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前端能够轻易地与操作部22a接触。
一接合部22b形成于推杆22的前端部,以接合排出杠杆21的力点部21b。排出杠杆21为设置在内壁部11a附近的一杠杆状元件,并作为托盘排出机构的托盘排出杠杆。结果,排出杠杆21在支点部21c处枢转地安装在底壁部11b上。支点部21c相对力点部21b的另一端用作作用点部21a,作用点部21a接触插入卡用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0的前端161f并将排出方向的力施加于卡用托盘160。
壳体61具有一大体矩形的顶板部62以及立设于顶板部62的两侧缘的两个侧板部63。多个接合开口63a形成于两个侧板部63。当壳体61从上方安装于基座11上时,这些接合开口63a使形成于基座11的侧壁部11e的外表面上的扣持突起13扣持,以将壳体61固定于基座11。焊接尾部64立设于侧板部63的下端的任意部位,且用作向壳体61的横向外侧延伸的基板连接部。焊接尾部64通过焊接固定于在基板91的表面形成的一固定用垫上。
卡用连接器1还具有一第一接触元件57以及一第二接触元件58,作为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已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一卡用托盘160。当一卡用托盘160未插入时,如图3所示,第一接触部57和第二接触部58未接触,而托盘检测开关未导通(即托盘检测开关关闭(turnoff))。然而,当一卡用托盘160已插入卡用连接器1并到达一预定位置时,第一接触元件57被卡用托盘160的前端161f向前端部11f推动,并接触第二接触元件58。结果,托盘检测开关导通(即托盘检测开关开启(turnon)),并检测到卡用托盘160已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
下面是将具有这种结构的一卡用托盘160插入一卡用连接器1所进行的操作以及随后将卡用托盘160从卡用连接器1排出所进行的操作的说明。
图6a和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立体图,示出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所执行的动作。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竖直剖视图,示出卡用托盘插入卡用保持器中的状态。图8a和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视图,示出从卡用连接器排出卡用托盘所执行的动作。图6a示出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之前的状态,而图6b示出卡用托盘的前端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状态。图8a是一俯视图,而图8b是沿图8a的线B-B作出的一放大的剖视图。
首先,将说明将卡用托盘160插入的操作。如上所述,甚至当所述卡用托盘160不包括一卡101时,卡用托盘160可插入卡用连接器1和从卡用连接器1排出。在这里的说明中,所述卡用托盘160收容一卡101。
这里,安装有卡用连接器1的基板91被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箱体内。如图7所示,一插入开口95a形成于箱体的用作壁部元件的一外壁95上,并贯穿外壁95。卡用托盘160从外侧(图7的左侧)穿过外壁95的插入开口95a,并从插入口18插入卡用连接器1。为了方便起见,其它的外壁95未在图7示出。
首先,使用者手动将收容一卡101的一卡用托盘160从位于卡用连接器1后方的外壁95的外侧置于箱体的外壁95上的插入开口95a附近。这里,卡用连接器1和外壁95彼此固定,从而它们不相对彼此移动,且从而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口18与外壁95上的插入开口95a对准。
另外,如图6a所示,卡用托盘160正确地插入(即上表面向上(即面向壳体61的顶板部62)且前端161f面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由此,当卡101被收容于卡用托盘160内时,带有电极垫的下表面露出并面朝下,端子51面向基座11的底壁部11b,且前端面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
因为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口18与外壁95的插入开口95a对准,所以当卡用托盘160进一步插入到插入开口95a时,卡用托盘160经由插入口18插入并进入形成于基座11和壳体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中。
接着,当使用者将卡用托盘160更进一步推入时,如图2a-2c和图7所示,卡用托盘160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一预定位置。此时,前端161f被压靠,且第一接触元件57接触第二接触元件58,且托盘检测开关开启,且托盘检测开关检测到卡用托盘160已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
当卡用托盘160移动超过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时,排出杠杆21的作用点部21a压靠前端161f,且向前端部11f的方向进一步位移。结果,排出杠杆21的力点部21b向后端部11r的方向进一步位移,且推杆22滑动到最接近后端部11r的位置。
当卡用托盘160已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时,排出杠杆21的作用点部21a与基座11的内壁部11a发生干涉并不再向前端部11f的方向位移。由此,卡用托盘160自身不能再前进。
当卡用托盘160已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时,一对左右保持用弹性元件75的保持用凸部75a接合形成于卡用托盘160的第一树脂部161的第一纵向框部162b的外表面上的保持用凹部161a。结果,卡用托盘160稳定地保持且锁定于预定位置,并阻止卡用托盘160从预定位置向后方方向位移。
当卡101收容于卡用托盘160内时,卡101连同卡用托盘160一起保持在预定位置,从而可以与包括卡用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中的一计算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当卡101保持在预定位置时,卡用连接器1的端子51的接触部51a与卡101的接触垫接触并建立电导通。
当卡用托盘160的插入已完成且卡用托盘160已到达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时,如图7所示,第一弹性元件171压靠外壁95的插入开口95a的内周面,且插入开口95a的内周面与卡用托盘160的第二树脂部165上的操作部166的周壁面之间的间隙由第一弹性元件171密封。结果,外部的异物(诸如水和尘垢)不会侵入箱体的内部。此外,卡用托盘160的通孔168的内周面与排出操作元件181的杆部181a的周壁面之间的间隙由第三弹性元件175密封。结果,外部的异物不会经由通孔168侵入箱体的内部。
在这里的说明中,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口18和外壁95的插入开口95a对准。然而,基板91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箱体内存在有误差、卡用连接器1安装在基板91上的误差、插入开口95a的尺寸误差或一部件(诸如基板91或外壁95)的变形,这可能导致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在位置上的偏差,即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未对准。
然而,本实施例的卡用托盘160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171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172,第一弹性元件171安装在第二树脂部165的操作部166,而第二弹性元件172插置于第一树脂部161的凹连接部163和第二树脂部165的凸连接部167之间。结果,甚至当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未对准时,卡用托盘160也能够经由插入开口95a从插入口18插入卡用连接器1。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由于第一弹性元件171插置于第二树脂部165的操作部166的周壁面(其为插入到插入开口95a中的部分)和插入开口95a的内周面之间,插入开口95a和操作部166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正规位置关系的任意偏差能够由第一弹性元件171的变形吸收。类似地,由于第二弹性元件172插置于第一树脂部161(其为插入到插入口18中的部分)和第二树脂部165(其为插入到插入开口95a中的部分)之间,所以由于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的不对准而造成的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之间位置关系的任意偏差能够由第二弹性元件172的变形吸收。
换句话说,由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的不对准而造成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偏差能够通过在不同位置的弹性元件(即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吸收。因为一个弹性元件的变形量大部分由另一个弹性元件的变形抵消,所以位移的总量微小且并未超过变形的界限。因此,由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的不对准造成的部件位置的任意偏差能够由弹性元件的轻微变形吸收,所以卡用托盘160能够经由插入开口95a从插入口18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1。
因为第一弹性元件171的变形量大部分由第二弹性元件172的变形抵消,所以甚至当插入口18和插入开口95a不对准时,插入开口95a的内周面与操作部166的周壁面之间的间隙能够由第一弹性元件171可靠密封。结果,能防止外部异物(诸如水和尘垢)进入箱体的内部。
下面是将卡用托盘160从卡用连接器1排出所进行的操作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操作辅助元件(未示出),以将压力施加于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头部181b。辅助元件可为一细长的棒状元件,诸如一针或杆。在下面的说明中,它为由金属制成的一直线的棒状元件。
首先,使用者手动操作辅助元件,且辅助元件从卡用托盘160的后方穿入形成于后板部166b的通孔168,并与收容于通孔168内的排出操作元件181的头部181b接触。
接着,当使用者向前推动排出操作元件181时,推杆22的操作部22a位于排出操作元件181的杆部181a的中心轴线上。结果,杆部181a的前端接触操作部22a。
当使用者将排出操作元件181进一步推入时,推杆22到达其最前端的位置,且排出杠杆21的操作部22a位移到图8a和图8b所示的位置。因为此时头部181b接触通孔168的阶梯部168c,所以排出操作元件181到达最前端的位置。
这样,排出杠杆21的作用点部21a压靠在前端161f,且卡用托盘160从预定位置向后方位移。此时,形成于卡用托盘160的第一树脂部161的第一纵向框部162b的外侧面的保持用凹部161a与保持用弹性元件75的保持用凸部75a的接合解除。结果,排出操作元件181和推杆22受到经由卡用托盘160和排出杠杆21的主要由保持用弹性元件75的弹性变形引起的阻力。然而,由使用者施加的手动的力能轻易地克服这个阻力,进而该操作抵抗阻力向前移动。
结果,卡用托盘160的后板部166b从外壁95充分伸出,且使用者能手动把持后板部166b并将卡用托盘160从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开口95a拉出。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卡用托盘160包括一金属部151。然而,卡用托盘160未必包括一金属部151。金属部151能够省略而不会降低卡用托盘160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卡用托盘160能够保持具有电极垫的一卡101并插入卡用连接器1。这样,卡用托盘160包括:一卡保持框部162,面向卡101的侧面;一第一树脂部161,具有一凹连接部163;一操作部166;一第二树脂部165,具有连接于一凹连接部163的一凸连接部167;一第一弹性元件171,安装于操作部166的外周面;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172,安装于凹连接部163和凸连接部167之间。
这样,卡用托盘160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1并从卡用连接器1中排出,同时也能可靠地防止外部异物(诸如水和尘垢)侵入设备的内部。结果,所述设备非常可靠。
此外,卡用托盘160能够经由外壁95的一插入开口95a插入卡用连接器1,且操作部166的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71的部分能够插入到插入开口95a。当该部分插入到插入开口95a时,第一弹性元件171插置于该部分与插入开口95a之间。结果,插入开口95a和操作部166的该部分之间的间隙由第一弹性元件171密封,且能够防止外部异物(诸如水和尘垢)的侵入。此外,由卡用连接器1和插入开口95a的不对准引起的任何偏差都能够被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的变形吸收。结果,卡用托盘160经由插入开口95a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1。
凹连接部163和凸连接部167不必直接连接。它们可经由第二弹性元件172连接。这样,由卡用连接器1和插入开口95a的不对准引起的部件之间的任何位置偏差都能够由不同位置的弹性元件(即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吸收。换句话说,一个弹性元件的变形量能够由另一个弹性元件的变形抵消。结果,不会超过大的容许变形界限(deformaitonlimit)。因此,即使当卡用连接器1和插入开口95a之间的不对准程度很大时,卡用托盘160经由插入开口95a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插入卡用连接器1,且第一弹性元件171的变形的量足够小,以可靠防止外部异物的侵入。
此外,用于致动排出机构以从卡用连接器1中排出卡用托盘160的排出操作元件181可经由一第三弹性元件175滑动地安装于操作部166。这样,操作部166包括一通孔168,用于供排出操作元件181插入,且第三弹性元件175插置于排出操作元件181和通孔168之间。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外部异物经由通孔168侵入。
此外,卡用托盘160包括:一金属部151,由一金属板一体形成;以及第一树脂部161和第二树脂部165,由树脂制成,覆盖并至少与金属部151的一部分成为一体。这提高了卡用托盘160的强度。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由此省略这些部件的说明。也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说明。
图9a至图9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组视图,示出卡用托盘内的一体式的弹性元件。图9a是一俯视图,图9b是一第一立体图,而图9c是一第二立体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是独立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体式弹性元件170。在所有其它的方面,本实用新型与第一实施例没有区别。
更具体地,第二弹性元件172的两端经由一第一连接部173a和一第二连接部173b连接于第一弹性元件171,第二弹性元件172是Ω形的带状或绳状元件,而第一弹性元件171是一卵形或椭圆形的环形元件。第一连接部173a连接于卵形的或椭圆形的第一弹性元件171的在长轴方向的一端处的部分,而第二连接部173b连接于比长轴方向的另一端更靠近中心的部分。结果,第一弹性元件171的卵形的或椭圆形的孔被分为一长的第一部171a和一短的第二部171b。第二树脂部165的导引部166c插入第二部171b。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元件171和第二弹性元件172在其它任意方面完全相同,包括其它的结构、材料、操作、成形方法以及在卡用托盘160的安装方法。因此,也省略弹性元件这些方面的说明。因为本实施例中的卡101、卡用托盘160以及卡用连接器1在结构和操作上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所以也省略这些方面的说明。因为将卡用托盘160插入卡用连接器1以及将卡用托盘160从卡用连接器1中排出所执行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完全相同,所以也省略这些操作的说明。因为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也省略这些效果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很多变形也是可能的且这些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卡保持元件,能够保持一卡,所述卡具有多个端子元件,且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插入一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保持元件包括:
一卡保持框部,面向所述卡的侧面;
一第一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
一本体部;
一第二部,包括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一第一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以及
一第二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保持元件能够经由一壁元件的一插入开口而插入一卡用连接器中,所述本体部的包括安装有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部分能够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且当所述部分已插入所述插入开口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插置于所述部分与所述插入开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经由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经由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一排出操作元件经由一第三弹性元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所述排出操作元件用于致动将所述卡保持元件从所述卡用连接器中排出的一排出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供所述排出操作元件插入的一通孔,且所述第三弹性元件插置于所述排出操作元件和所述通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保持元件还包括由一金属板一体形成的一金属部,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所述金属部周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保持元件还包括由一金属板一体形成的一金属部,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所述金属部周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保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保持元件还包括由一金属板一体形成的一金属部,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所述金属部周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为一体。
10.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用连接器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保持元件;以及
一卡用连接器,能够收容所述卡保持元件,且包括用于将所述卡保持元件从所述卡用连接器中排出的一排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13688A JP6395557B2 (ja) | 2014-10-20 | 2014-10-20 |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
JP2014-213688 | 2014-10-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9046U true CN205029046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6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165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9046U (zh) | 2014-10-20 | 2015-10-20 | 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80243B2 (zh) |
JP (1) | JP6395557B2 (zh) |
CN (1) | CN205029046U (zh) |
TW (1) | TWM52853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0507A (zh) * | 2016-11-12 | 2017-02-15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一种防水机构及使用该防水机构的卡连接器 |
CN106790869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卡针孔防水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手机 |
CN10827011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6777B2 (ja) * | 2015-06-08 | 2019-01-23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
KR102077541B1 (ko) | 2015-10-16 | 2020-0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전자 장치 |
JP1552812S (zh) * | 2015-11-03 | 2016-06-27 | ||
JP1553879S (zh) * | 2015-11-03 | 2016-07-11 | ||
JP1553611S (zh) * | 2015-11-03 | 2016-07-11 | ||
JP1552814S (zh) * | 2015-11-04 | 2016-06-27 | ||
JP1552813S (zh) * | 2015-11-04 | 2016-06-27 | ||
JP1552815S (zh) * | 2015-11-06 | 2016-06-27 | ||
US9525225B1 (en) * | 2015-11-27 | 2016-12-20 | Proconn Technology Co., Ltd. | Card connector |
JP6613130B2 (ja) * | 2015-12-22 | 2019-11-27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
TWI618306B (zh) * | 2016-01-14 | 2018-03-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CN107204541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抽屉座及其制造方法 |
KR102458607B1 (ko) | 2016-05-27 | 2022-10-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실링 수단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
DE102016214180A1 (de) * | 2016-08-01 | 2018-02-0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Chipkartenlesegerät |
TWI608669B (zh) * | 2016-09-07 | 2017-12-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模組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
WO2018124338A1 (ko) * | 2016-12-29 | 2018-07-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WO2018191897A1 (zh) * | 2017-04-19 | 2018-10-2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托、插接装置及终端 |
US11116095B2 (en) * | 2017-06-21 | 2021-09-07 |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 Waterproof card holder, card seat, metal ca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
EP3537612B1 (en) * | 2018-03-07 | 2020-09-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ard socket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JP2020024848A (ja) * | 2018-08-07 | 2020-02-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カードトレイ及び電子機器 |
KR102635467B1 (ko) * | 2019-08-08 | 2024-02-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트레이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35255A (ja) | 1995-06-08 | 1996-12-17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 Icチップ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KR101496458B1 (ko) * | 2008-03-26 | 2015-02-26 |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 심 카드의 커넥터 |
JP2011244247A (ja) | 2010-05-19 | 2011-12-01 | Mitsui Bussan Plastics Trade Co Ltd | 携帯電話筐体用密封小蓋構造 |
JP5126724B2 (ja) * | 2011-01-12 | 2013-01-23 | Smk株式会社 |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5354227B2 (ja) * | 2012-02-28 | 2013-11-27 | Smk株式会社 | トレイ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5835239B2 (ja) * | 2013-01-08 | 2015-12-24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トレイ型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2014182920A (ja) * | 2013-03-19 | 2014-09-29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トレイタイプカードコネクタ |
JP6025207B2 (ja) * | 2013-05-15 | 2016-11-1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ホルダ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JP5861842B2 (ja) * | 2013-12-03 | 2016-02-16 | Smk株式会社 | トレイ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
TWM479539U (zh) | 2014-02-13 | 2014-06-01 |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 防水連接器 |
-
2014
- 2014-10-20 JP JP2014213688A patent/JP639555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0-16 TW TW104216616U patent/TWM52853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10-19 US US14/886,278 patent/US968024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0-20 CN CN201520816546.4U patent/CN2050290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0507A (zh) * | 2016-11-12 | 2017-02-15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一种防水机构及使用该防水机构的卡连接器 |
CN106790869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卡针孔防水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手机 |
CN10827011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081808A (ja) | 2016-05-16 |
JP6395557B2 (ja) | 2018-09-26 |
US20160111802A1 (en) | 2016-04-21 |
US9680243B2 (en) | 2017-06-13 |
TWM528539U (zh) | 2016-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29046U (zh) | 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连接器装置 | |
CN205178153U (zh) | 卡固持元件及卡连接器 | |
US702928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 which a wiping 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a narrow area | |
CN101378154B (zh) | 存储卡连接器及存储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CN205621903U (zh) | 卡用连接器 | |
CN203014023U (zh) |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 |
US8342875B2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sidewall portion with a sloped guide surface with cut out | |
JP2006244902A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05633667B (zh) | 卡用连接器 | |
CN202678574U (zh) | 卡连接器 | |
TWM539717U (zh) | 卡保持元件及卡用連接器套件 | |
CN203398364U (zh) | 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端子 | |
JP2022162008A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CN1937325A (zh) | 电线连接用连接器 | |
TWM466395U (zh) | 卡連接器 | |
CN103296529A (zh) | 盘式卡插件 | |
CN100361143C (zh) | 存储卡适配器 | |
US9478880B2 (en) | Connector having projections for positioning a circuit board to be inserted in the connector | |
JP4184251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CN204834943U (zh) | 端子单元及卡用连接器 | |
CN101325134B (zh)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
CN101222096A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3840287B (zh) | 电子设备的卡连接结构 | |
CN103840286B (zh) | 卡插件 | |
US8371879B2 (en) | Card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