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9102U -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89102U CN204989102U CN201520648951.XU CN201520648951U CN204989102U CN 204989102 U CN204989102 U CN 204989102U CN 201520648951 U CN201520648951 U CN 201520648951U CN 204989102 U CN204989102 U CN 2049891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device
- crack detection
- support
- bearing
- outer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较好地实现了轴承探伤硬度检测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高,提高了探伤硬度检测的效率,同时还有效保证了探伤硬度检测质量,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内圈运输装置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运输装置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排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内(外)圈叉料装置,工作台上对轴承内(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制造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要对轴承的内外圈硬度和轴承内外圈的裂缝进行检测,即对轴承的探伤硬度进行检测,现有轴承的探伤硬度通常是采用硬度检测设备和探伤检测设备对轴承进行人工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效率较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在人工检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的范围不全面,会出现检测盲点,从而影响了轴承的检测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较好地实现了轴承探伤硬度检测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高,提高了探伤硬度检测的效率,同时还有效保证了探伤硬度检测质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内圈运输装置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一排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外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内圈叉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外圈叉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排料装置间设置有第一翻转装置,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排料装置间设置有第二翻转装置;
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检测装置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工作台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所述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和所述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通过导柱和导套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硬度检测探头,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工件硬度检测放置平台;
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通过导套和导柱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平面裂纹检测头,所述第一轴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前定位支架、两个第一后定位支架和两个第一纵向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连接第四气缸,所述第一后定位支架通过长形孔配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纵向定位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压轮,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下端设置有前滚轮,两个所述第一后定位支架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
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六支架,第七支架通过滚轴丝杆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滚轴丝杆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七支架通过导套和导柱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与所述第七支架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六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所述第二轴承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前定位支架、两个第二后定位支架和两个第二纵向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连接第五气缸,所述第二后定位支架通过长形孔配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纵向定位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压轮,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下端设置有前滚轮,两个所述第二后定位支架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工作台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内圈运输装置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一排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外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一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内圈叉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外圈叉料装置,通过轴承内圈叉料装置将轴承内圈依次送入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一排料装置中,实现轴承内圈的硬度检测,同时通过旋转台带动轴承内圈旋转实现了轴承内圈的裂纹检测,通过轴承外圈叉料装置将轴承外圈依次送入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中,实现轴承外圈的硬度检测,同时通过旋转台带动轴承外圈旋转实现了轴承外圈的裂纹检测,同时通过第一排料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将不合格的内圈和外圈排出,实现了轴承内外圈探伤硬度检测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高,提高了探伤硬度检测的效率,同时还有效保证了探伤硬度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立体图;
图5为轴承硬度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轴承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图5的左视图;
图11为轴承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立体图;
图12为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5为轴承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立体图;
图16为工件定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工作台2,工作台2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内圈运输装置3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4,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运输装置3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5、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6和第一排料装置7,工作台2上对应轴承外圈运输装置4依次设置有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8、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9和第二排料装置10,工作台2上对应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5、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6和第一排料装置7一侧设置有轴承内圈叉料装置11,工作台2上对应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8、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9和第二排料装置10一侧设置有轴承外圈叉料装置12,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6与第一排料装置7间设置有第一翻转装置13,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9与第二排料装置10间设置有第二翻转装置14,工作台2上对应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9、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6分别设置有旋转台69,工作台2上对应旋转台69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70。
轴承内圈叉料装置11和轴承外圈叉料装置12分别包括叉料板15,叉料板15通过直线导轨16连接工作台,叉料板15连接横向气缸17和纵向气缸(图中未画出)。
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6包括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18、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19、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1和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0,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18、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19、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0和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1依次布置,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19与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0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22,工作台2上对应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18、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19、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0和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1分别设置有旋转台69,工作台2上对应旋转台69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70。
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9包括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3、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4、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6和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5,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3、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4、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5和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6依次布置,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4与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5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27,工作台上对应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3、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4、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6和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5分别设置有旋转台69,工作台上对应旋转台69设置有让位气缸70。
第一翻转装置13、第二翻转装置14、第三翻转装置22、第四翻转装置27分别包括翻转气缸28和翻转板29。
第一排料装置7包括第一排料气缸30和第二排料气缸31,第一排料气缸30和第二排料气缸31分别连接排料板32。
第二排料装置10包括第三排料气缸33和第四排料气缸34,第三排料气缸33和第四排料气缸34分别连接排料板32。
上述结构中,通过翻转装置实现轴承内、外圈的翻转检测,通过排料装置将每个环节中的不合格品自动排出,实现了轴承内、外圈检测的自动化。
见图1、图2、图4、图5、图6、图7,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5和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8分别包括第一支架35,第一支架35上设置有第二支架36和第三支架37,第一支架35上设置有第一气缸38和第二气缸39,第一气缸38连接第二支架36,第二气缸38连接第三支架37,第二支架36和第三支架37分别通过导柱40和导套41连接第一支架35,第二支架36上设置有硬度检测探头42,第三支架37上设置有工件硬度检测放置平台43,工件搬运至硬度检测工位,第二气缸39带动工件硬度检测放置平台43上升到待检位置,第一气缸38带动硬度检测探头42下降,至待检位置罩住工件,硬度检测探头42对工件硬度进行检测。
见图1、图2、图4、图8、图9、图10、图11,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3、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6、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18和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21分别包括第四支架44,第四支架44上设置有第三气缸45,第三气缸45连接第五支架46,第五支架46通过导套47和导柱48连接第四支架44,第五支架46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定位装置49和轴承平面裂纹检测头50,第一轴承定位装置49包括第一前定位支架51、两个第一后定位支架52和两个第一纵向定位支架68,第一前定位支架51连接第四支架44,第一前定位支架51连接第四气缸69,第一后定位支架52通过长形孔73配合螺栓固定;通过长形孔73与螺栓固定位置的调节,实现对不同直径轴承的检测,第一纵向定位支架68上分别设置有压轮72,第一前定位支架51下端设置有前滚轮53,两个第一后定位支架52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54,工件搬运至平面裂纹检测检测工位,后置让位气缸70将工件前推一个让开后滚轮下行时碰撞工件的空间,第五支架带动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平面裂纹检测头下降至压轮压住工件于旋转台上,前滚轮在第四气缸69的驱动下推工件靠住两只后滚轮,旋转台带动工件旋转,第五支架带动平面裂纹检测头配合工件旋转完成轴承内外圈的涡旋扫描,从而完成了轴承内外圈整个平面的缺陷检测。
因为平面裂纹检测头内覆盖的检测面有限,所以采用旋转台带动工件通过旋转台旋转,平面裂纹检测头平移涡流旋转扫描轴承内外圈的平面表面,实现了平面表面缺陷的全覆盖。
见图1、图2、图4、图12、图13、图14、图15,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19、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0、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4和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25分别包括第六支架55,第七支架56通过滚轴丝杆57连接第六支架55,滚轴丝杆57连接伺服电机58,第七支架56通过导套59和导柱60连接第六支架55,第六支架55与第七支架56间通过弹簧61连接,第六支架55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定位装置62和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63,第二轴承定位装置62包括第二前定位支架64、两个第二后定位支架65和两个第二纵向定位支架71,第二前定位支架64连接第六支架55,第二前定位支架64连接第五气缸75,第二后定位支架65通过长形孔73配合螺栓固定,通过长形孔73与螺栓固定位置的调节,实现对不同直径轴承的检测,第二纵向定位支架71上分别设置有压轮74,第二前定位支架64下端设置有前滚轮66,两个第二后定位支架65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67,工件搬运至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工位,后置让位气缸70将工件前推一个让开后滚轮下行时碰撞工件的空间,第六支架带动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下降至检测最低点,此时工件被两只压轮74压与旋转台69上,前滚轮在气缸的驱动下推工件靠住两只后滚轮,旋转台带动工件旋转,第六支架带动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配合工件旋转完成轴承内外圈的涡旋扫描,从而完成了轴承内外圈整个圆柱表面的缺陷检测。
因为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内覆盖的检测面有限,所以采用工件通过旋转台旋转,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平移涡流旋转扫描轴承内外圈的圆柱表面,实现了圆柱表面缺陷的全覆盖。
由于涡流探伤系统检测轴承内外圈时,工件定位要求精准,检测探头贴紧工件表面,工件表面的跳动量足够小才能进行检测,因此该定位结构采用三点滚轮定位的方式对轴承内外圈外径定位,定位精度高,前滚轮在气缸驱动下可前后动作,工件在前滚轮的推动下靠向两后滚轮,三点锁住轴承内外圈与三滚轮中形成三角形中心,保证了轴承内外圈径向跳动,满足检测要求,另外轴承内外圈轴向靠近两只压轮于旋转台之上,旋转台加工到平面跳动足够小,保证了轴承内外圈的轴向跳动度,满足检测要求。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内圈运输装置和轴承外圈运输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内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一排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轴承外圈运输装置依次设置有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排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内圈叉料装置,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排料装置一侧设置有轴承外圈叉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排料装置间设置有第一翻转装置,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排料装置间设置有第二翻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检测装置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工作台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裂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间设置有第三翻转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旋转台分别设置有让位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硬度检测装置和所述轴承外圈硬度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通过导柱和导套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硬度检测探头,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工件硬度检测放置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平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通过导套和导柱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平面裂纹检测头,所述第一轴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前定位支架、两个第一后定位支架和两个第一纵向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连接第四气缸,所述第一后定位支架通过长形孔配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纵向定位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压轮,所述第一前定位支架下端设置有前滚轮,两个所述第一后定位支架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圆柱表面裂纹检测装置分别包括第六支架,第七支架通过滚轴丝杆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滚轴丝杆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七支架通过导套和导柱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与所述第七支架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六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定位装置和轴承圆柱表面裂纹检测头,所述第二轴承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前定位支架、两个第二后定位支架和两个第二纵向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六支架,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连接第五气缸,所述第二后定位支架通过长形孔配合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纵向定位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压轮,所述第二前定位支架下端设置有前滚轮,两个所述第二后定位支架下端分别设置有后滚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8951.XU CN204989102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8951.XU CN204989102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89102U true CN204989102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2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895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89102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8910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8329A (zh) * | 2015-08-26 | 2015-12-16 | 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CN106334676A (zh) * | 2016-08-25 | 2017-01-18 | 韦士肯(厦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轴承套圈自动化综合检测设备 |
CN107632046A (zh) * | 2017-09-08 | 2018-01-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轴承外套圈硬度扫频涡流分选方法 |
-
2015
- 2015-08-26 CN CN201520648951.XU patent/CN20498910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8329A (zh) * | 2015-08-26 | 2015-12-16 | 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CN105158329B (zh) * | 2015-08-26 | 2018-04-03 | 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CN106334676A (zh) * | 2016-08-25 | 2017-01-18 | 韦士肯(厦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轴承套圈自动化综合检测设备 |
CN107632046A (zh) * | 2017-09-08 | 2018-01-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轴承外套圈硬度扫频涡流分选方法 |
CN107632046B (zh) * | 2017-09-08 | 2019-11-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轴承外套圈硬度扫频涡流分选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8329A (zh) | 一种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
CN103837112B (zh) | 刹车盘尺寸检测设备 | |
US10124394B2 (en) | Online roundness correcting device for semifinished wheel | |
CN204989102U (zh) | 全自动涡流探伤硬度检测机 | |
CN105675715A (zh) | 涡流探伤检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轴承检测机 | |
CN106607341A (zh) | 一种轴类工件双扁位自动检测设备 | |
CN113720905B (zh) | 一种刹车盘涡流检测机 | |
CN111085853B (zh) | 汽车轮毂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全自动合套装配机 | |
CN107270852A (zh) | 自动轴长度检测及穿轴装置 | |
CN218746008U (zh) | 转子轴与铁芯压装装置 | |
CN102169052B (zh) | 有换向器电机转子绕组自动测试装置 | |
CN216126718U (zh) | 一种连杆导轨同步气动卡盘 | |
CN207290250U (zh) | 一种定位管材切割装置 | |
CN103506324A (zh) | 过滤器自动检测机 | |
CN102809608A (zh) | 内置机器人小车式大型筒节类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 | |
CN111331272B (zh) | 轮毂焊接生产线 | |
CN108213714A (zh) | 激光打码中心及打码工艺 | |
CN111420891A (zh) | 轮毂圆度自动检测分料装置 | |
CN202994733U (zh) | 卧式滚动大型筒节类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 | |
CN116237395A (zh) | 一种公路护栏加工用校直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268781A (zh) | 齿圈淬火变形检测校正系统 | |
CN205085187U (zh) | 齿圈淬火变形检测校正装置 | |
CN208146455U (zh) | 用于铁圈检测机的检测机构 | |
JPH11223504A (ja) | 軸状ワークの検査装置 | |
CN203117166U (zh) | 导轨下藏立式滚动转台大型件超声波自动探伤中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