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9776U - 食品用容器 - Google Patents

食品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9776U
CN204979776U CN201520419863.2U CN201520419863U CN204979776U CN 204979776 U CN204979776 U CN 204979776U CN 201520419863 U CN201520419863 U CN 201520419863U CN 204979776 U CN204979776 U CN 20497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ntainers
container
receptacle
inner recep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19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村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noco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Packag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用容器,所述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为:准备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内侧容器2、及至少含有金属层的成型用片材80,通过对成型用片材80进行拉深成型,将外侧容器3成型,同时使该外侧容器叠合于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使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来制造食品用容器,此时,将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X”,将进行前述外侧容器的拉深成型时使用的压铸模82的开口部内径设为“Y”时,在X≥Y的关系式成立状态下进行食品用容器的制造。获得的食品用容器除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之外,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还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容器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

Description

食品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液体状、固体状等的食品放入其中、用微波炉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的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包含金属层的容器由于气体阻隔性优异,因此作为食品用容器而广为普及,不过,用微波炉将装入此种包含金属层的容器的食品加热时,过去是将食品转换至玻璃制容器或陶瓷器制容器后再用微波炉加热。进行此种食品的转换,是因为微波炉中使用包含金属层的容器时,存在下述问题:在容器的凸缘端部露出的金属层会产生火花,容器有可能燃烧,对内容物的食品品质造成影响等。
微波炉中使用包含金属层的容器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提出使用一种微波炉用容器,其是以热塑性树脂被覆金属箔两面而构成的容器,其特征为:以外包装体覆盖该容器的凸缘端部,在前述容器底部外表面的中央部设置有防火花部件(其由损失系数(ε·tanδ)为0.001以下、软化点温度为100℃以上的树脂构成,且高度为3.5mm以上),前述防火花部件的剖面积相对于容器底面积为1%以上、且为20mm2以上。专利文献1中记载:在设置具备上述各特征的防火花部件的同时,用外包装体覆盖容器的凸缘端部从而避免金属层的端部露出,由此可防止用微波炉加热时产生火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127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容器虽然并无金属层露出的部分,但是因为是包含金属层的容器,所以用微波炉加热该容器时,因存在金属层而遮蔽电磁波,对放入容器的食品照射的电磁波仅及于容器的开口部(通常为容器上端的开口部),食品的加热效率低,食品的加热温度易产生不均(食品中局部加热温度易产生不均),此外,包含液状物的食品有可能因加热不均而产生突沸现象。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容器,由于容器中的金属层的热传导率大,因此经微波炉加热的食品温度(热量)容易传导至容器外表面,造成容器高温,而发生经微波炉加热后取出容器时,难以用手直接握持的问题。
再者,专利文献1记载的容器,通过与其他物品接触或外在碰撞等,金属层的一部分有可能露出,将此种一部分金属层露出的容器用微波炉加热时会产生火花。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此种技术性背景而完成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除了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之外,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还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容器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的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手段。
[1]一种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
包含以下工序:
准备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内侧容器、及至少含有金属层的成型用片材的工序;及
通过对前述成型用片材进行拉深成型,从而将外侧容器成型,同时使该外侧容器叠合于前述内侧容器的外表面,使前述两容器可分离地一体化的工序,
其中,将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X”,将进行前述外侧容器的拉深成型时使用的拉深成型模具的压铸模的开口部内径设为“Y”时,
X≥Y的关系式成立。
[2]如前项1的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0mm≤(X-Y)≤10mm的关系式成立。
[3]如前项1的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0.5mm≤(X-Y)≤4.0mm的关系式成立。
[4]一种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具备:
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内侧容器;及
至少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
在前述内侧容器的外表面叠合前述外侧容器,前述两容器可分离地一体化,
分离前述一体化的两容器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的开口部内径设为“F”时,
E≥F
的关系式成立。
[5]如前项4的食品用容器,其中,0mm≤(E-F)≤10mm的关系式成立。
[6]如前项4或5的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从前述外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四凸缘部,从该第四凸缘部的外侧周缘朝向大致上方延伸有层差部,从该层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五凸缘部;
从前述内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六凸缘部,该第六凸缘部的下表面抵接于前述外侧容器的第四凸缘部的上表面而层叠,前述第六凸缘部的前端缘抵接于前述外侧容器的层差部内周面。
[7]如前项6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外侧容器的第五凸缘部上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前述内侧容器的构成部件。
[8]如前项4或5的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从前述内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周缘朝向大致下方延伸有层差部,从该层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二凸缘部;
从前述外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三凸缘部,该第三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于前述内侧容器的第一凸缘部的下表面而层叠,前述第三凸缘部的前端缘抵接于前述内侧容器的层差部内周面。
[9]如前项8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的第二凸缘部下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前述外侧容器的构成部件。
[10]如前项4~9中任一项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外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结晶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前述外侧容器内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或铝。
[11]如前项4~10中任一项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在进行微波炉加热前,前述两容器是在一体化状态下被使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前述两容器分离,仅使用前述内侧容器供微波炉加热。
[12]一种装入有食品的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包含以下工序:
在前项4~11中任一项的一体化状态的食品用容器的内侧容器中装入食品;
在前述内侧容器上接合盖体,而密封该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及
将前述密封后的食品用容器进行加热灭菌处理。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1]及[2]的实用新型时,通过利用拉深成型,在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的内侧容器外表面叠合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可制造前述两容器可分离地一体化的食品用容器。此时,将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X”,将进行前述外侧容器的拉深成型时使用的拉深成型模具的压铸模的开口部内径设为“Y”时,在X≥Y的关系式成立的样态下进行制造,因此,可制造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被一体化了的食品用容器。因此,所获得的食品用容器,在保管时、装入食品时等,可彻底防止两容器分离。另外,对食品用容器进行用于灭菌的加热处理后,由于其后冷却时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热收缩差的原因,使得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而被一体化了的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降低,因此,加热灭菌处理后,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
而后,在保存已装入有食品的前述食品用容器的状态下,通过外侧容器含有金属层,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
另外,对已装入有食品的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由于已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可仅将装入有食品的内侧容器放进微波炉进行加热,由于该内侧容器的构成不含金属层,因此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能够获得下述效果:容器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
采用[3]的实用新型时,由于是在0.5mm≤(X-Y)≤4.0mm的关系式成立的样态下进行制造,因此,可使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进一步增大,可使两容器一体化的状态更加稳定。
[4]及[5]的实用新型(食品用容器)是规定了通过上述[1]~[3]中任一项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的特征的实用新型,该食品用容器的构成为,在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的内侧容器外表面叠合有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前述两容器可分离地一体化,且构成为,分离前述一体化的两容器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的开口部内径设为“F”时,E≥F的关系式成立。此种构成的食品用容器中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被一体化。
并且,在保存已装入食品的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的状态下,通过外侧容器含有金属层,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
另外,对已装入食品的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炉进行加热时(由于已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可仅将装入了食品的内侧容器放进微波炉进行加热,由于该内侧容器为不含金属层的构成,因此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可获得下述效果:容器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产生食品加热不均。
[6]的实用新型,可使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进一步增大,可使两容器一体化的状态更加稳定。
[7]的实用新型,是外侧容器的第五凸缘部上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内侧容器的构成部件的构成,亦即,是外侧容器的第五凸缘部比内侧容器的构成部件(第六凸缘部等)更向外方突出的构成,因此,可顺利进行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分离作业。
[8]的实用新型,可使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进一步增大,可使两容器一体化的状态更加稳定。
[9]的实用新型,是内侧容器的第二凸缘部下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外侧容器的构成部件的构成,亦即,是内侧容器的第二凸缘部比外侧容器的构成部件(第三凸缘部等)更向外方突出的构成,因此,可顺利进行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分离作业。
[10]的实用新型,由于将内侧容器的外表面材质及外侧容器的内表面材质分别限定为特定的物质,因此内侧容器即使在分离状态下仍可保持形状,耐热性优异,即使用微波炉加热仍可充分保持形状,并且两容器是在充分可分离状态下一体化。
[11]的实用新型,由于在进行微波炉加热前,是在一体化状态下使用两容器,因此在进行微波炉加热前,通过外侧容器含有金属层,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另外,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两容器分离,仅使用不含金属层的内侧容器供微波炉加热,因此,进行微波炉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容器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
[12]的实用新型,由于对装入食品并进行了密封后的食品用容器进行用于灭菌的加热处理(例如蒸馏灭菌、煮沸灭菌等),因此,经过此时的加热之后进行冷却,食品用容器产生热收缩,但是由于此时外侧容器具有金属层,因此热收缩小,相对于此,由于内侧容器是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容器,因此热收缩相对较大,通过此种热收缩差,使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被一体化了的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降低,因此,进行微波炉加热时,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
亦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时,从制造食品用容器开始,经过在食品用容器的内侧容器中装入食品、密封开口部,直至加热灭菌处理结束的期间,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可彻底防止两容器分离,另外,在装入食品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后,进行微波炉加热时,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工序顺序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A)显示将成型用片材与内侧容器设置于拉深成型装置的状态,(B)显示进行拉深成型的中途状态,(C)显示拉深成型结束了的状态。
图2(A)是拉深成型模具的底视图,(B)是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底视图(在图1(A)配置状态下的内侧容器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以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4是显示将图3的食品用容器分离成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显示以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的其他例的剖面图。
图6是显示将图5的食品用容器分离成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状态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食品用容器
2内侧容器
2a内侧容器的底壁
2b内侧容器的周侧壁
3外侧容器
3a外侧容器的底壁
3b外侧容器的周侧壁
20开口部
21第一凸缘部
22第二凸缘部
23层差部
26第六凸缘部
30开口部
33第三凸缘部
34第四凸缘部
35第五凸缘部
36层差部
51第一树脂层(内侧层)
52金属层
53第二树脂层(外侧层)
80成型用片材
82压铸模(阴模)
83冲头(阳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图1中,81是底肋压模,其成型面形成适合图3的外侧容器3底面形状的形状。82是压铸模。83是冲头,且固定于冲头台84上。85是支承部(防皱部),且在其与前述压铸模82的防皱面82a之间夹入成型用片材80,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构成。由底肋压模81、压铸模(阴模)82、冲头(阳模)83、冲头台84、支承部(防皱部)85构成拉深成型模具。
如图1(A)所示,在冲头83上设置内侧容器2。此时,在内侧容器2的底壁2a朝上、开口部20朝下的样态下,从上方侧设置于冲头83外侧。前述内侧容器2是通过真空成型或注塑成型制造的。接着,在支承部(防皱部)85及内侧容器2上载置含有金属层52的成型用片材80。接着,如图1(B)所示,使压铸模82下降移动,以支承部(防皱部)85的上表面与压铸模82的防皱面82a夹入平面观察为圆形的成型用片材80周缘部的方式,进一步使压铸模82下降移动。接着,如图1(C)所示,通过使防皱面82a进一步下降移动至抵接于支承部(防皱部)85的上表面,并且亦使底肋压模81下降移动,将成型用片材80拉深成型,通过该拉深成型,使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3形成,并且使该外侧容器3叠合于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由此可获得图3的食品用容器1。亦即,可制造在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的内侧容器2外表面叠合有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3,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的食品用容器1。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而言,将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2的开口部20外径设为“X”(mm),将进行前述外侧容器3的拉深成型时使用的压铸模82的开口部内径设为“Y”(mm)时(参照图1(A)及图2),在
X≥Y
的关系式成立的样态下进行拉深成型很重要。通过在此种关系式成立的样态下进行拉深成型,可以制造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的食品用容器1。
(X-Y)优选设定在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其中,(X-Y)更优选设定在0.5mm以上且4.0mm以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是利用拉深成型进行制造的方法,由于在成型过程中不进行加热,因此外侧容器3内表面的材质(成型用片材80中的与内侧容器2抵接侧的面的材质)可与内侧容器2外表面的材质相同,亦可不同。
以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具备:不具有金属层的树脂制的内侧容器2;及至少具有金属层52的外侧容器3;并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叠合前述外侧容器3,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层叠一体化。
并且,因为是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所以该食品用容器1成为以下关系式成立的构成。
亦即,具备下述特征:分离前述一体化的两容器(尚未进行后述的加热灭菌处理阶段者)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2的开口部20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3的开口部30内径设为“F”时(参照图4),
E≥F
的关系式成立。
图3显示以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的一种实施方式。内侧容器2具备:底壁2a;及从该底壁2a的周缘朝向上方立起的周侧壁2b,在前述周侧壁2b的上端设有开口部20。外侧容器3具备:底壁3a;及从该底壁3a的周缘朝向上方立起的周侧壁3b,在前述周侧壁3b的上端设有开口部30。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内侧容器2的底壁2a平面观察为圆形,且前述内侧容器2的周侧壁2b为大致圆筒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外侧容器3的底壁3a平面观察为圆形,且前述外侧容器3的周侧壁3b为大致圆筒形状。
从前述外侧容器3上端的开口部30周缘(周侧壁3b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四凸缘部34,从该第四凸缘部34的外侧的周缘朝向大致上方延伸有层差部36,从该层差部36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五凸缘部35(参照图3)。
从前述内侧容器2上端的开口部20周缘(周侧壁2b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六凸缘部26(参照图3)。
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内侧容器2是以单一树脂层(单层)所形成的内侧容器,前述外侧容器3是在金属层52的一面层叠有第一树脂层(内侧层)51,在前述金属层52的另一面层叠有第二树脂层(外侧层)53的3层构成的外侧容器(参照图3)。
然后,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叠合前述外侧容器3,将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亦即,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底壁2a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侧容器3的底壁3a的内表面,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周侧壁2b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侧容器3的周侧壁3b的内表面,前述内侧容器2的第六凸缘部26的下表面抵接配置于前述外侧容器3的第四凸缘部34的上表面,前述第六凸缘部26的前端缘抵接配置于前述外侧容器3的层差部36的内周面,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以大致适合状态叠合前述外侧容器3,而将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参照图3)。
此外,为在前述外侧容器3的第五凸缘部35上表面并未层叠前述内侧容器2的构成部件的构成。亦即,为外侧容器3的第五凸缘部35相较内侧容器2的构成部件(第六凸缘部26等)更向外方突出的构成,通过此种构成,可顺利进行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时的分离作业。例如,手持向外方突出的外侧容器3的第五凸缘部35而使该第五凸缘部35变形时,空气进入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之间,藉此,可将一体化的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分离。
并且,由于该图3的食品用容器1是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因此,其构成为,将一体化的两容器(处于进行后述的加热灭菌处理前的阶段的容器)分离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2的开口部20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3的开口部30内径设为“F”时(参照图4),
E≥F
的关系式成立。
此种关系式成立的构成的食品用容器,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因此,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在保管时、装入食品时等,可彻底防止一体化的两容器2、3分离(防分离性优异)。另外,对食品用容器进行用于灭菌的加热处理后,通过其后冷却时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热收缩差,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的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的一体化强度降低,因此,加热灭菌处理后,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
对于上述构成的食品用容器1而言,在保存中等进行微波炉加热之前,在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一体化状态下使用,此时由于外侧容器3含有金属层52,因此,食品用容器1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
另外,对装入食品的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由于已经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可仅将装入食品的内侧容器2放入微波炉进行加热(参照图4),此时,由于内侧容器2为不含金属层的构成,因此,以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能够获得下述效果:容器2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
图5显示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的其他实施方式。内侧容器2具备底壁2a、及从该底壁2a的周缘朝向上方立起的周侧壁2b,在前述周侧壁2b的上端设有开口部20。外侧容器3具备底壁3a、及从该底壁3a的周缘朝向上方立起的周侧壁3b,在前述周侧壁3b的上端设有开口部30。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内侧容器2的底壁2a平面观察为圆形,且前述内侧容器2的周侧壁2b为大致圆筒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外侧容器3的底壁3a平面观察为圆形,且前述外侧容器3的周侧壁3b为大致圆筒形状。
从前述内侧容器2上端的开口部20周缘(周侧壁2b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部21,从该第一凸缘部21的外侧周缘朝向大致下方延伸有层差部23,从该层差部23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二凸缘部22(参照图5)。
从前述外侧容器3上端的开口部30周缘(周侧壁3b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三凸缘部33(参照图5)。
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内侧容器2是以单一树脂层(单层)所形成的内侧容器,前述外侧容器3是在金属层52的一面层叠有第一树脂层(内侧层)51,在前述金属层52的另一面层叠有第二树脂层(外侧层)53的3层构成的外侧容器(参照图5)。
然后,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叠合前述外侧容器3,将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亦即,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底壁2a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侧容器3的底壁3a的内表面,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周侧壁2b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侧容器3的周侧壁3b的内表面,前述外侧容器3的第三凸缘部33的上表面抵接配置于前述内侧容器2的第一凸缘部21的下表面,前述第三凸缘部33的前端缘抵接配置于前述内侧容器2的层差部23的内周面,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以大致适合状态叠合前述外侧容器3,而将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参照图5)。
此外,为在前述内侧容器2的第二凸缘部22下表面并未层叠前述外侧容器3的构成部件的构成。亦即,内侧容器2的第二凸缘部22为相较外侧容器3的构成部件(第三凸缘部33等)更向外方突出的构成,通过此种构成,可顺利进行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时的分离作业。例如,手持向外方突出的内侧容器2的第二凸缘部22而使该第二凸缘部22变形时,空气进入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之间,藉此,可分离一体化的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
并且,由于该图5的食品用容器1是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因此,其构成为,将一体化的两容器(处于进行后述的加热灭菌处理前的阶段的容器)分离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2的开口部20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3的开口部30内径设为“F”时(参照图6),
E≥F
的关系式成立。
此种关系式成立的构成的食品用容器,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因此,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在保管时、装入食品时等,可彻底防止一体化的两容器2、3分离(防分离性优异)。另外,对食品用容器进行用于灭菌的加热处理后,通过其后冷却时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的热收缩差,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被一体化了的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的一体化强度降低,因此,加热灭菌处理后,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
对于上述构成的食品用容器1而言,在保存中等进行微波炉加热之前,在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被一体化的状态下使用,此时由于外侧容器3含有金属层52,因此,食品用容器1的气体阻隔性优异,可保护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渗入。
另外,对装入食品的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由于已经进行加热灭菌处理),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参照图6),可仅将装入食品的内侧容器2放入微波炉进行加热,此时,由于内侧容器2为不含金属层的构成,因此,以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可防止产生火花,并且能够获得下述效果:容器2不易达到高温,食品的加热效率高,且不易发生食品加热不均。
本实用新型中,前述内侧容器2的厚度优选设定为0.5mm~1.0mm。前述内侧容器2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容器即可,亦可以单层(单一树脂层)构成,亦可以复数层(数种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其中,由于聚丙烯制内侧容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内侧容器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因此较为合适。
前述外侧容器3的厚度若考虑成本方面应采用较薄者,但需根据装入食品后的食品用容器所需的刚性来决定。前述外侧容器3的厚度优选设定为0.05mm~0.5mm。前述外侧容器3亦可以仅由金属层52构成的单层构成,亦可以由至少包含金属层52的复数层(层叠体)构成。作为前述层叠体构成的外侧容器3,例如,可例示在金属层52的一面层叠第一树脂层51,在前述金属层52的另一面层叠第二树脂层53的3层构成的外侧容器3(参照图3、图5)。前述外侧容器3需要高刚性时,例如,可例示CPP(30μm)/AL(120μm)/CPP(200μm)、CPP(50μm)/AL(100μm)等构成(层叠构成及各层的厚度),不需要高刚性时,例如,可例示CPP(30μm)/AL(40μm)/Ny(25μm)、PET(25μm)/AL(60μm)/PE(30μm)等构成(层叠构成及各层的厚度)。
作为构成前述金属层52的金属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除了铝、铁、铜、银、钽等单金属之外,还可举例这些金属的合金、或镁合金、钛合金等。其中,从成本方面而言,前述金属层52优选以铝层形成。铝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纯铝系合金或8000号系合金。
表1显示内侧容器2的材料与外侧容器3的材料的组合的优选例。另外,外侧容器的构成例中是层叠构成的情况下,左侧记载的材料是形成内表面(与内侧容器接触的面)的材料。
【表1】
另外,包含表1、2在内的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下述缩写分别表示下述材料(层)。
“pp”:聚丙烯
“C-PET”:结晶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CPP”:未拉伸聚丙烯(膜)
“AL”:铝(箔)
“Fe”:铁
“PE”:聚乙烯
“Ny”:尼龙
“树脂涂层”:涂布树脂而形成的树脂层,其树脂种类可举出: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等。通过涂布将此种树脂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物质而形成树脂涂层。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作为用于使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的防分离性进一步提高的辅助构成,例如可采用以粘合剂粘合内侧容器2的底壁2a与外侧容器3的底壁3a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1的形状并非特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为可收容食品的形状即可,并无特别限定。此外,食品用容器1的从平面观察的形状(俯视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正圆形、椭圆形、四边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等)、正五边形、及其他正多边形等。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1并无特别限定于用上述例示说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上述制造方法只不过表示其中一例。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1经过如下的装入工序、密封工序、加热灭菌处理工序等,以最后制品(商品)的形式供给消费者。亦即,在一体化状态的食品用容器1的内侧容器2中装入食品(液体状、固体状等食品)后,在内侧容器2的凸缘部(第一凸缘部21、第六凸缘部26等)上密封接合盖体的周缘部,而密封内侧容器2的开口部20。之后,将密封状态的食品用容器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加热温度一般设定在80℃~130℃。此外,加热灭菌处理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至1.5小时。另外,前述盖体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PET/AL/PET/密封剂或PET/AL/PET/热封漆等层叠构成的层叠膜等。
上述加热灭菌处理后的食品用容器(已在内侧容器内装入食品),经过加热其后冷却,食品用容器虽产生热收缩,但是,此时由于外侧容器具有金属层,因此热收缩小,相对于此,由于内侧容器是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容器,因此热收缩相对较大,通过此种热收缩差,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一体化的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降低,因此,进行微波炉加热时,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
亦即,使用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食品用容器1时,在制造食品用容器以后,经过在食品用容器的内侧容器中装入食品并密封开口部,直至加热灭菌处理结束的期间(要求不分离的加热灭菌处理结束为止),可彻底防止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以充分的一体化强度被一体化了的两容器分离,另外,装入食品进行加热灭菌处理后,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2与外侧容器3。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经过上述加热灭菌处理、其后的冷却,虽会在食品用容器中产生热收缩,但是,由于此时内侧容器(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容器)的收缩率为0.5%~3%(PP制时为0.8%~1.8%),因此将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设为“M”,将该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开口部外径设为“E”时,
(E-M)/E=0.005~0.03
的关系式成立,由该关系式用下式可以求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E
E=(M/0.995)~(M/0.97)
因此,如果测定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M,则可算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E。
此外,同样地,通过经过上述加热灭菌处理、其后的冷却,虽会在食品用容器中产生热收缩,但是,由于此时外侧容器(具有金属层)的收缩率为0.1%~1%,因此将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设为“K”,将该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开口部内径设为“F”时,
(F-K)/F=0.001~0.01
的关系式成立,由该关系式用下式可以求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F
F=(K/0.999)~(K/0.99)
因此,如果测定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K,则可算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F。
如此,由于如果测定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M,则可算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内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外径E,并且,如果测定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K,则可算出加热灭菌处理前的外侧容器(分离状态)的开口部内径F,因此,可由加热灭菌处理、冷却后的食品用容器判断加热灭菌处理前状态下,该食品用容器是否具备前述[4]或[5]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E的数值、F的数值、(E-F)的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求出上述的“X”、“E”、“F”、“M”、“K”时,在食品用容器1的平面观察形状(俯视形状)为正圆形的情况下,分别表示容器为正圆形状态下的X、E、F、M、K。此外,食品用容器1的平面观察形状(俯视形状)为椭圆形、四边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等)、正五边形、其他正多边形等情况下亦同。亦即,上述的“X”、“E”、“F”、“M”、“K”并非表示以由正规的平面观察形状变形的形状测定的值。
另外,食品用容器1的平面观察形状(俯视形状)为椭圆形、四边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等)、正五边形、其他正多边形等情况下,上述的“X”、“Y”、“E”、“F”、“M”、“K”均表示最长的内径。亦即,举例来说,平面观察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内径”表示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内径。
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特别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通过实施上述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参照图1)来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成型用片材80使用由未拉伸聚丙烯膜层(内侧层)(30μm)/铝层(120μm)/未拉伸聚丙烯膜层(外侧层)(200μm)的3层层叠体构成的外侧容器用片材,内侧容器2使用以聚丙烯所形成的厚度为0.5mm的内侧容器,通过对成型用片材80进行拉深成型,从而将外侧容器3成型,同时使该外侧容器3叠合于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由此在厚度为0.5mm的内侧容器2的外表面叠合厚度为350μm的外侧容器3,制造了前述两容器2、3可分离地一体化的食品用容器1。另外,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为63.4mm,进行前述外侧容器的拉深成型时使用的拉深成型模具的压铸模82的开口部直径(内径)Y为63.4mm,因此,(X-Y)的值为0.0mm。
<实施例2>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0.5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实施例3>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1.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实施例4>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2.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实施例5>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3.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实施例6>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4.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实施例7>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5.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图3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比较例1>
除了变更前述准备的进行拉深成型前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X,将(X-Y)的值设定为“-1.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食品用容器。
就如上述获得的各食品用容器而言,依据下述的“成型性评价法”、“密合性评价法”、“加热灭菌处理前的防分离性评价法”进行评价。此外,就对获得的各食品用容器以相当于加热灭菌处理的温度加热处理后的容器而言,依据下述的“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分离容易性评价法”进行评价。这些结果示于表2。
<成型性评价法>
所获得的食品用容器的内侧容器及外侧容器中无断裂、褶皱,成型性优异,则评价为“○”,虽容器深度浅时没有断裂、褶皱,但是容器深度深时偶尔发现断裂或褶皱,则评价为“△”,发现到断裂或褶皱,则评价为“×”。
<密合性评价法>
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充分一体化,则评价为“○”,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一体化,实际可使用,则评价为“△”,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的一体化强度不足,则评价为“×”。
<加热灭菌处理前的防分离性评价法>
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则评价为“×”,用手若不稍微施力则无法分离,则评价为“△”,用手若不施加强力则无法分离(防分离性优异),则评价为“○”。
<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分离容易性评价法>
将获得的食品用容器在100℃的恒温槽中配置10分钟后取出,在25℃室内自然冷却,然后经过24小时后,用手评价食品用容器的分离性。无须强力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则评价为“○”,用手使用强力方可分离,则评价为“△”,用手分离困难,则评价为“×”。
从表2明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7的食品用容器的成型性优异,无断裂等,且作为容器的气体阻隔性优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7的食品用容器,在要求不分离的加热灭菌处理前可彻底防止分离,另外,在加热灭菌处理后用手即可轻易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
相对于此,比较例1的食品用容器在加热灭菌处理前的阶段,可轻易分离,在保管时、装入食品时等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有可能分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用作于其中装入汤、粥等液状食品、鱼肉类及蔬菜烹调后食品等固体形状食品等食品的食品用容器。对装入食品的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分离内侧容器与外侧容器,仅将装入食品的内侧容器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加热。
本申请要求基于在2014年7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4-143411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直接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此处使用的术语及说明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就本实用新型而言,在申请专利的范围内,只要不脱离其精神,即容许变更设计。

Claims (10)

1.一种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具备:
不含金属层的树脂制内侧容器;及
至少含有金属层的外侧容器,
其中,在前述内侧容器的外表面叠合前述外侧容器,前述两容器可分离地一体化,
分离前述一体化的两容器时,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内侧容器的开口部外径设为“E”,将前述分离状态的外侧容器的开口部内径设为“F”时,
E≥F
的关系式成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0mm≤(E-F)≤10mm的关系式成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从前述外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四凸缘部,从该第四凸缘部的外侧周缘朝向大致上方延伸有层差部,从该层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五凸缘部;
从前述内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六凸缘部,该第六凸缘部的下表面抵接于前述外侧容器的第四凸缘部的上表面而层叠,前述第六凸缘部的前端缘抵接于前述外侧容器的层差部内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外侧容器的第五凸缘部上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前述内侧容器的构成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特征为,
从前述内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部,从该第一凸缘部的外侧周缘朝向大致下方延伸有层差部,从该层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二凸缘部;
从前述外侧容器上端的开口部周缘朝向水平方向的外方延伸设置有第三凸缘部,该第三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于前述内侧容器的第一凸缘部的下表面而层叠,前述第三凸缘部的前端缘抵接于前述内侧容器的层差部内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的第二凸缘部下表面中的至少外侧周缘部,并未层叠前述外侧容器的构成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外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结晶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前述外侧容器内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或铝。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外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结晶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前述外侧容器内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或铝。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内侧容器外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结晶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前述外侧容器内表面的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或铝。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用容器,其中,在进行微波炉加热前,前述两容器是在一体化状态下被使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前述两容器分离,仅使用前述内侧容器供微波炉加热。
CN201520419863.2U 2014-07-11 2015-06-17 食品用容器 Active CN2049797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3411 2014-07-11
JP2014143411A JP6389076B2 (ja) 2014-07-11 2014-07-11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9776U true CN204979776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19863.2U Active CN204979776U (zh) 2014-07-11 2015-06-17 食品用容器
CN201510337235.4A Pending CN105270758A (zh) 2014-07-11 2015-06-17 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7235.4A Pending CN105270758A (zh) 2014-07-11 2015-06-17 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89076B2 (zh)
KR (1) KR20160007344A (zh)
CN (2) CN204979776U (zh)
TW (1) TWI6471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758A (zh) * 2014-07-11 2016-01-27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84957A (zh) * 2015-06-01 2016-12-07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容器及包装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0549B1 (ko) 2018-08-27 2020-06-10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미세먼지 응집장치
CN109305480A (zh) * 2018-11-21 2019-02-05 王英伟 一种操作便捷且省时的具有加热或制冷功能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4117U (zh) * 1988-05-06 1989-11-16
JPH03289440A (ja) * 1990-03-30 1991-12-1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二重構造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H0631618U (ja) * 1992-09-28 1994-04-26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用容器
JPH09290815A (ja) * 1996-04-24 1997-11-11 Utsui:Kk 抄造容器、及び抄造容器を用いた包装体
JPH1021823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5853A (ja) * 1998-06-03 2000-03-28 Jienna Internatl:Kk 即席食品容器
JP2001206335A (ja) * 2000-01-27 2001-07-31 Sumitomo Chem Co Ltd 中空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発泡樹脂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61979B2 (ja) 2004-11-08 2010-10-13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
JP5340568B2 (ja) * 2007-08-21 2013-1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用容器
JP6267899B2 (ja) * 2013-09-06 2018-01-24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
JP6389076B2 (ja) * 2014-07-11 2018-09-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758A (zh) * 2014-07-11 2016-01-27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84957A (zh) * 2015-06-01 2016-12-07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容器及包装体
CN106184957B (zh) * 2015-06-01 2019-04-19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容器及包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89076B2 (ja) 2018-09-12
JP2016019553A (ja) 2016-02-04
KR20160007344A (ko) 2016-01-20
TWI647154B (zh) 2019-01-11
TW201601975A (zh) 2016-01-16
CN105270758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8903B1 (ko) 식품용 용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4979776U (zh) 食品用容器
CN100540413C (zh) 制造容器部件的方法、容器部件、制造多层薄膜的方法、多层薄膜
CN110432784B (zh) 微波再加热容器
CN107399516B (zh) 容器用层叠片材及容器
AU2018203070B2 (en) Tray
CN204713747U (zh) 微波炉用的保存容器
JP7493075B2 (ja) 成形容器および包装体
JP2000177784A (ja) 電子レンジ用射出成形容器
JP7250482B2 (ja) 成形容器用積層体、成形容器および包装体、ならびに成形容器および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6590520B2 (ja) ホット飲料容器用蓋材および包装体
JP6407637B2 (ja) 食品用容器
JP4206499B2 (ja) テーパ付き容器の成形金型
WO2014029729A1 (en) Tray
KR102547436B1 (ko) 성형 용기용 적층체, 성형 용기 및 포장체
JP7250417B2 (ja) 食品用容器および包装体
JPH0224785Y2 (zh)
JP2016120925A (ja) 通電加熱対応容器
JPS63267258A (ja) 密封包装体の加熱殺菌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Lesonac Packa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Lishennoco Packa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Shiga

Patentee before: Lesonac Packag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