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980U -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 Google Patents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8980U
CN204978980U CN201520729392.5U CN201520729392U CN204978980U CN 204978980 U CN204978980 U CN 204978980U CN 201520729392 U CN201520729392 U CN 201520729392U CN 204978980 U CN204978980 U CN 204978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pedestal
seat frame
damping
damp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93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AMEITE BI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AMEITE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AMEITE BI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AMEITE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93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8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8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89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包括了鞍座架和座体,鞍座架包括了竖座架和横座架,竖座架的顶端和座体的底部左端之间为铰接,在座体的底部右端和横座架的顶部右端之间还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减震弹簧,且每个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横座架之间为铰接,每个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座体和横座架之间还设有充气气垫,充气气垫的上端粘接至座体的底部,充气气垫的下端粘接至横座架的顶部,并且在竖座架与横座架的连接处的拐角内侧还设有第一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减震程度进行调节,并能大大提升自行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代步工具,自行车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自行车结构和功能的日益改进,自行车的舒适性已成为人们所考虑的重要指标。具体到自行车鞍座来说,减震已经成为其基本的功能要求,现有技术中也相应地设计有大量的减震鞍座。但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减震鞍座的缓冲减震幅度往往不能够或者不便于进行调节,再加上鞍座的结构设计限制,即使对于较小的震动,也会相对较大地增加人们不舒适的感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自行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减震程度进行调节,并能大大提升自行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包括了鞍座架和设于所述鞍座架上的座体,所述鞍座架包括了竖座架和连接所述竖座架底端的横座架,所述竖座架的顶端和所述座体的底部左端之间为铰接,在所述座体的底部右端和所述横座架的顶部右端之间还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减震弹簧,且每个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横座架之间为铰接,每个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所述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座体和所述横座架之间还设有充气气垫,所述充气气垫的上端粘接至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充气气垫的下端粘接至所述横座架的顶部,并且在所述竖座架与所述横座架的连接处的拐角内侧还设有第一加强筋。
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所述每个减震弹簧的顶端还均固定连接有夹板,在位于所述每个减震弹簧正上方的所述座体底部均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板的宽度,在所述凹槽两侧的底部还各设有一挡块,且所述凹槽两侧的两个挡块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夹板的宽度。
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所述座体的中间开设有从左向右延伸的开口,在所述开口的内部还嵌设有弹性钢丝网,且所述弹性钢丝网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座体上平面的高度。
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所述座体的右侧还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座体铰接,所述挡板的下端通过固定夹具与所述座体连接。
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所述竖座架与所述横座架的连接处的拐角外侧还设有第二加强筋。
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和直径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和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减震程度进行灵活的调节,并大大提升了自行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的弹簧与座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座体1,竖座架2,横座架3,减震弹簧4,充气气垫5,第一加强筋6,夹板7,凹槽8,挡块9,挡板10,第二加强筋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包括了鞍座架和设于鞍座架上的座体1,鞍座架包括了竖座架2和连接竖座架2底端的横座架3,竖座架2的顶端和座体1的底部左端之间为铰接,在座体1的底部右端和横座架3的顶部右端之间还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减震弹簧4(如可进一步优选为4至6个),且每个减震弹簧4的底端均与横座架3之间为铰接,每个减震弹簧4的顶端均与座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座体1和横座架3之间还设有充气气垫5,充气气垫5的上端粘接至座体1的底部,充气气垫5的下端粘接至横座架3的顶部,并且在竖座架2与横座架3的连接处的拐角内侧还设有第一加强筋6。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自行车鞍座的缓冲减震主要依靠减震弹簧4以及充气气垫5来实现,当欲调节鞍座的减震程度时,只需按照需求设置连接在座体1和横座架3之间的减震弹簧4的数目(减震弹簧4的数目越多,鞍座的缓冲减震程度也越大),对鞍座的减震程度进行粗调,然后再通过控制充气气垫5内的气体含量,调节充气气垫5的缓冲减震程度,从而实现了通过充气气垫5对鞍座的减震程度进行细调,这样,便最终实现了对鞍座减震程度的灵活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如图2所示,对于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每个减震弹簧4的顶端还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在位于每个减震弹簧4正上方的座体1底部均设有凹槽8,且凹槽8的宽度大于夹板7的宽度,在凹槽8两侧的底部还各设有一挡块9,且凹槽8两侧的两个挡块9之间的间距小于夹板7的宽度。此外,对于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座体1的右侧还设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上端与座体1铰接,挡板10的下端通过固定夹具与座体1连接。这样,便可方便快捷地将减震弹簧4连接于座体1和横座架3之间(此时减震弹簧4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将已连接在座体1和横座架3之间的减震弹簧4取下(此时减震弹簧4处于非工作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座体1的中间开设有从左向右延伸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在开口的内部还嵌设有弹性钢丝网,且弹性钢丝网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座体1的上平面的高度。这样,便能进一步大大提升了鞍座的舒适性,也进一步保证了鞍座的缓冲减震效果。
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在竖座架2与横座架3的连接处的拐角外侧还设有第二加强筋11。并且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中第二加强筋11的长度和直径均分别大于第一加强筋6的长度和直径。这样,能够进一步大大增强鞍座架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减震程度进行灵活的调节,并大大提升了自行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包括了鞍座架和设于所述鞍座架上的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架包括了竖座架和连接所述竖座架底端的横座架,所述竖座架的顶端和所述座体的底部左端之间为铰接,在所述座体的底部右端和所述横座架的顶部右端之间还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减震弹簧,且每个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横座架之间为铰接,每个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所述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座体和所述横座架之间还设有充气气垫,所述充气气垫的上端粘接至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充气气垫的下端粘接至所述横座架的顶部,并且在所述竖座架与所述横座架的连接处的拐角内侧还设有第一加强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减震弹簧的顶端还均固定连接有夹板,在位于所述每个减震弹簧正上方的所述座体底部均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板的宽度,在所述凹槽两侧的底部还各设有一挡块,且所述凹槽两侧的两个挡块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夹板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的中间开设有从左向右延伸的开口,在所述开口的内部还嵌设有弹性钢丝网,且所述弹性钢丝网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座体上平面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的右侧还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座体铰接,所述挡板的下端通过固定夹具与所述座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座架与所述横座架的连接处的拐角外侧还设有第二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和直径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和直径。
CN201520729392.5U 2015-09-18 2015-09-18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9392.5U CN204978980U (zh) 2015-09-18 2015-09-18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9392.5U CN204978980U (zh) 2015-09-18 2015-09-18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8980U true CN204978980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939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980U (zh) 2015-09-18 2015-09-18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8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966A (zh) * 2019-12-16 2020-05-05 安徽省星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震便于拆卸结构增强型电动车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966A (zh) * 2019-12-16 2020-05-05 安徽省星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震便于拆卸结构增强型电动车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1398U (zh) 可变刚度前悬置装置
CN204978980U (zh) 新型自行车减震鞍座
CN202368337U (zh) 发动机悬置
CN105151131A (zh) 一种房车车厢的支撑连接结构
CN204998327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
CN204956199U (zh) 一种减振座椅
CN209889004U (zh) 具有调节功能的自行车车座
CN210416821U (zh) 一种自行车皮革座垫
CN20495672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座椅减震结构
CN201487106U (zh) 板簧装置
CN203497041U (zh)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CN205207528U (zh) 防共振双减震器
CN206254783U (zh)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CN105416487A (zh) 一种可减震的自行车架
CN107813878A (zh) 改进结构的驾驶室气囊前悬置总成
CN209010963U (zh) 一种桥梁支座装置
CN208812930U (zh) 一种车用电动空调压缩机的减振降噪装置
CN207795973U (zh) 一种发电机用减震装置
CN204623728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前叉
CN213831443U (zh) 一种用于提高行驶性能的安装板
CN203975093U (zh) 新型减震车架
CN212243641U (zh) 自行车用坐垫避震结构
CN103723059A (zh) 一种适用于道路状况差的车辆座椅缓冲块
CN210000477U (zh)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CN203348426U (zh) 用于游艇发动机室的双孔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