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4783U -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4783U
CN206254783U CN201621065547.0U CN201621065547U CN206254783U CN 206254783 U CN206254783 U CN 206254783U CN 201621065547 U CN201621065547 U CN 201621065547U CN 206254783 U CN206254783 U CN 206254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or
rod member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5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俊华
刘俊文
闫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5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4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4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4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冷却系统,散热器的左侧面通过散热器左支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上,散热器的右侧面通过散热器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上,由于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左支架和散热器右支架安装在驾驶室前悬臂上,使得车架的翼面无须切掉一部分,从而在实现散热器上下方向减震的同时,也保证了车架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散热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断振动,因此散热器的安装结构需要减震。现有散热器的安装结构主要是靠散热器的左右侧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接来实现散热器上下方向的减震,由于车架与散热器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因此车架在散热器处的翼面必须切掉一部分,从而导致车架的强度降低,甚至产生疲劳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散热器安装在车架上导致车架的强度降低,甚至产生疲劳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散热器左支架和散热器右支架,散热器的左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左支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上,散热器的右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左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右支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臂和第三支座,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支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第三支座垂直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座通过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通过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减震件均为橡胶软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散热器前端支架,所述散热器前端支架包括交叉链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杆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杆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下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中间辅助支撑杆件,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与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震结构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减震结构与所述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三减震件和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包括第五连接臂和第五支座,所述第三减震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减震件与所述第五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座与所述散热器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第二套筒、第四减震件和第六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包括第六连接臂和第六支座,所述第四减震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减震件与所述第六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座与所述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减震件和所述第四减震件均为橡胶软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设于所述散热器的上端,所述第七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结构通过所述第七连接件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固定在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冷却系统,散热器的左侧面通过散热器左支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上,散热器的右侧面通过散热器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上,由于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左支架和散热器右支架安装在驾驶室前悬臂上,使得车架的翼面无须切掉一部分,从而在实现散热器上下方向减震的同时,也保证了车架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器左支架;2、散热器右支架;21、第三连接件;22、第四连接件;211、第三连接臂;212、第三支座;23、第二减震件;3、散热器;4、驾驶室前悬臂;5、散热器前端支架;51、第一杆件;52、第二杆件;6、中间辅助支撑杆件;7、支架前横梁;8、第一减震结构;81、第一套筒;82、第三减震件;83、第五连接件;9、第二减震结构;91、第二套筒;92、第四减震件;93、第六连接件;10、第七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散热器左支架1和散热器右支架2,散热器3的左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左支架1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4上,散热器3的右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右支架2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4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散热器3没有安装在车架上,而是通过所述散热器左支架1和所述散热器右支架2安装在所述驾驶室前悬臂4上,使得所述车架的翼面无须切掉一部分,从而在实现所述散热器3上下方向减震的同时,不会导致所述车架的强度降低甚至产生疲劳破坏,保证了所述车架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器右支架2包括第三连接件21和第四连接件22,所述第三连接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臂211和第三支座212,所述第三连接臂211与所述散热器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212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22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4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左支架1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4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保持所述散热器3与所述车架之间的间隙,同时提高所述散热器3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4连接的牢固性,以加强所述散热器3上下方向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支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211与所述第三支座212垂直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散热器3上下方向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支座通过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212通过第二减震件23与所述第四连接件2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第二减震件23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各种减震材料,如弹簧、橡胶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减震件23均为橡胶软垫。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散热器3本体的刚度,避免所述散热器3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疲劳损坏而出现漏水现象,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散热器前端支架5,所述散热器前端支架5包括交叉链接的第一杆件51和第二杆件52,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3上。
其中,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杆52的两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不同位置上。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将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右上端和左下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则可将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上端的中部和下端的中部,将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左端的中部和右端的中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3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件51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3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3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52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3的左下端固定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前端支架5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其个数可根据对所述散热器3刚度的实际使用要求选择,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所述散热器3前后方向的减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3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的另一端与支架前横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加强所述散热器3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震结构8与所述散热器3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6另一端通过第二减震结构9与所述支架前横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减震结构8包括第一套筒81、第三减震件82和第五连接件83,所述第五连接件83包括第五连接臂和第五支座,所述第三减震件82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81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减震件82与所述第五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座与所述散热器3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81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减震结构9包括第二套筒91、第四减震件92和第六连接件93,所述第六连接件93包括第六连接臂和第六支座,所述第四减震件92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91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减震件92与所述第六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座与所述支架前横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91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减震件82与所述第四减震件92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各种减震材料,如弹簧、橡胶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减震件82和所述第四减震件92均为橡胶软垫。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减震结构8与所述散热器3连接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七连接件10,所述第七连接件10设于所述散热器3的上端,所述第七连接件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结构8通过所述第七连接件10与所述散热器3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所述散热器3,所述散热器3通过所述的散热器3的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冷却系统,散热器3的左侧面通过散热器左支架1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4上,散热器3的右侧面通过散热器右支架2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4上,由于散热器3通过散热器左支架1和散热器右支架2安装在驾驶室前悬臂4上,使得车架的翼面无须切掉一部分,从而在实现散热器3上下方向减震的同时,也保证了车架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左支架和散热器右支架,散热器的左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左支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前悬臂上,散热器的右侧面通过所述散热器右支架固定连接在另一驾驶室前悬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左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右支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臂和第三支座,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驾驶室前悬臂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支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第三支座垂直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通过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座通过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减震件均为橡胶软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散热器前端支架,所述散热器前端支架包括交叉链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杆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左下端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中间辅助支撑杆件,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与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震结构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减震结构与所述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三减震件和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包括第五连接臂和第五支座,所述第三减震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减震件与所述第五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座与所述散热器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第二套筒、第四减震件和第六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包括第六连接臂和第六支座,所述第四减震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减震件与所述第六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座与所述支架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间辅助支撑杆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震件和所述第四减震件均为橡胶软垫。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设于所述散热器的上端,所述第七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结构通过所述第七连接件与所述散热器前端的中上部固定连接。
13.一种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通过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固定在车架上。
CN201621065547.0U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6254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5547.0U CN206254783U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5547.0U CN206254783U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4783U true CN206254783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5547.0U Active CN206254783U (zh) 2016-09-19 2016-09-19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47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702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支架以及汽车
CN113442703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702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支架以及汽车
CN113442703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4783U (zh)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CN203472879U (zh) 铁路货车防脱风缸吊座及铁路货车
CN104442252A (zh) 中型客车用x型导向臂结构的前空气悬架
CN204821019U (zh) 汽车扭转梁后桥
CN104608667A (zh) 后安装的车辆座位悬挂
CN205186319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04787667B (zh) 发动机前置型承载式车身轿车机舱吊具
CN103832522B (zh) 摩托车引擎吊架结构
CN204367797U (zh) 中型客车用x形导向臂结构的前空气悬架
CN207466774U (zh) 多用途副车架
CN205396350U (zh) 一种震动幅度小的三轮车
CN204432296U (zh) 一种前稳定杆上支架
CN205273158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总成
CN205853796U (zh) 一种空簧减振器组合支架
CN204136718U (zh) 车用复合空气悬架系统
CN104527816A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204623053U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前悬挂系统
CN205498534U (zh) 一种双体挂车机械悬挂系统
CN206797053U (zh) 汽车悬架横梁结构
CN203637495U (zh)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
CN204077276U (zh) 复合型客车后悬架
CN20695404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地脚连接结构
CN20381945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结构
CN202686627U (zh) 摩托车引擎吊架装置
CN203391924U (zh) 一种骑式摩托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