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7198U -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7198U
CN204937198U CN201520603172.8U CN201520603172U CN204937198U CN 204937198 U CN204937198 U CN 204937198U CN 201520603172 U CN201520603172 U CN 201520603172U CN 204937198 U CN204937198 U CN 20493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control
control section
perambulator
de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031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031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婴儿车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控制部、第二制动控制部和制动部,第一制动控制部具有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第二制动控制部具有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制动部具有使婴儿车制动的制动状态和对婴儿车的行走无影响的制动解除状态,第一制动控制部和第二制动控制部对制动部的制动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的切换进行控制,其中,在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制动部处于制动状态。本实用新型使婴儿车的制动操作更加方便、安全。

Description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制动装置主要以脚操作后轮制动装置来实现停车,也有部分婴儿车因为手推把换向后使用者需要制动车辆,将制动装置的操作部设计在婴儿车的手推把上,也有部分运动型婴儿车因跑步需要,将制动装置的操作部设计在婴儿车的手推把上,通过柔性牵引件连接后轮制动装置,用手操作后轮制动装置实现减速停车。
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单独采用手刹或者单独采用脚刹,有时不能灵活、及时的执行制动操作,因此,制动操作不够方便、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旨在使婴儿车的制动操作更加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控制部、第二制动控制部和制动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具有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具有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具有使所述婴儿车制动的制动状态和对所述婴儿车的行走无影响的制动解除状态,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对所述制动部的制动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的切换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且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时,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部包括制动元件,所述制动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包括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具有第一驱动表面,所述制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表面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表面,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驱动表面和所述第一配合表面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和/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包括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具有第二驱动表面,所述制动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表面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表面,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通过改变所述第二驱动表面和所述第二配合表面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部还包括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制动部具有所述第一配合表面,所述第一配合表面设置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和/或,所述制动部具有所述第二配合表面,所述第二配合表面设置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元件包括制动杆,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包括保持套筒,所述制动杆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保持套筒内且相对于所述保持套筒在极限伸出位置和极限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制动部还包括制动元件复位装置,所述制动元件通过所述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弹性连接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所述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对所述制动杆施加使所述制动杆趋于与所述保持套筒之间处在极限伸出位置的力。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部还包括连接销,所述保持套筒的侧壁上具有沿所述保持套筒的轴向设置的长槽,所述连接销沿径向穿过所述制动杆且与所述长槽滑动配合,在所述极限缩回位置,所述连接销与所述长槽的靠近所述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在所述极限伸出位置,所述连接销与所述长槽的远离所述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持套筒的侧壁外侧的连接凸块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凸块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表面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合表面设置于所述保持套筒的筒底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块连接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侧壁内侧为柱面,所述柱面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弧形延伸的腰形孔,所述保持套筒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筒内,且所述保持套筒的轴线与所述柱面的母线平行,所述保持套筒在所述导向套筒内可沿所述母线的延伸方向滑动,且相对于所述保持套筒可沿所述腰形孔的所述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一制动复位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二制动复位装置;和/或,所述制动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制动部从所述制动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制动解除状态的制动复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保持部,所述制动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均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制动配合部,所述制动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婴儿车的车轮上,在所述制动状态,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制动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婴儿车制动,在所述制动解除状态,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制动配合部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部中一个为手刹控制部;和/或,所述第一制动部和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中一个为脚刹控制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制动装置,所述婴儿车制动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控制部、第二制动控制部和制动部,在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制动部处于制动状态。因此,第一制动控制部与第二制动控制部对制动部的制动控制互不干涉,分别独立操作第一制动控制部和第二制动控制部均可独立实现制动,制动操作灵活、方便,提高停车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制动控制部和第二制动控制部对同一制动部进行控制实现制动操作,无需设置两套单独的制动部,还节省了零部件,降低了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复杂程度,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对应的车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未带外盖的制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的保持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在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在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组件在第一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第二制动控制部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的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婴儿车制动装置;
11、第一制动控制部;
111、牵引件;
112、第一驱动块;
112A、第一驱动表面;
113、第一制动复位弹簧;
12、第二制动控制部;
121、脚踏;
122、第二驱动块;
122A、第二驱动表面;
123、导向套筒;
124、轴套;
13、制动部;
131、制动杆;
132、保持套筒;
132A、第二配合表面;
133、制动元件复位弹簧;
134、连接凸块;
135、滑块;
135A、第一配合表面;
136、连接销;
137、制动复位弹簧;
14、保持部;
141、保持体;
141A、轴;
142、第一端盖;
143、第二端盖;
15、制动配合部;
151、制动齿;
152、辅助制动盘;
2、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儿车制动装置1主要包括制动组件和制动配合部15。
制动组件主要包括第一制动控制部11、第二制动控制部12、用于控制婴儿车制动状态的制动部13和保持部14。第一制动控制部11、第二制动控制部12和制动部13安装于保持部1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动控制部11为手刹控制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包括牵引件111、第一驱动块112和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第一驱动块11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表面112A。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动控制部12为脚刹控制部。第二制动控制部12包括脚踏121、第二驱动块122、导向套筒123和轴套124。第二驱动块12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表面122A。
制动部13包括制动元件、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连接销136和制动复位弹簧137。其中,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包括保持套筒132、连接凸块134和滑块135。滑块135上设置有第一配合表面135A。保持套筒13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表面132A。
本实施例的婴儿车制动装置1的制动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在第二位置,制动部13处于制动解除状态。具体到本实施例,制动元件为制动杆131,第一位置即制动杆131随制动元件保持装置整体伸出时的位置,第二位置即制动杆131随制动元件保持装置整体缩回时的位置。其中,第一制动控制部11用于驱动制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制动控制部12用于驱动制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动控制部11通过改变第一驱动表面112A和第一配合表面135A的相对位置使制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制动控制部12通过改变第二驱动表面122A和第二配合表面132A的相对位置使制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制动杆131是制动部13的制动元件。
保持部14包括保持体141和盖设于保持体141的两端的外盖。保持体141具有轴141A。外盖包括分别盖设于保持体141的轴向两端的第一端盖142和第二端盖143。第一端盖142上设置有供制动杆131伸出的通孔。
制动配合部15设置于婴儿车的车轮2上。在制动状态,制动部13与制动配合部15配合以使婴儿车制动,在制动解除状态,制动部13与制动配合部15解除配合。具体地,制动配合部15包括设置于车轮2上的制动齿151和辅助制动盘152。辅助制动盘152与制动齿151与车轮2同轴固定连接。辅助制动盘152上设置有圆心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圆孔。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时,制动杆131伸入多个圆孔中的一个,即可以实现婴儿车制动。制动部13处于制动解除状态时,制动杆131缩回与相应的圆孔解除配合,车轮2不再受制动部13的限制。其中车轮2可以是婴儿车的前轮,也可以是婴儿车的后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动控制部11具有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第二制动控制部12具有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制动部13具有使婴儿车制动的制动状态和使婴儿车解除制动的制动解除状态。第一制动控制部11和第二制动控制部12分别对制动部13进行控制以使制动部13在制动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且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解除状态。
由于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因此,第一制动控制部11与第二制动控制部12对制动部13的制动控制互不干涉,分别独立操作第一制动控制部11和第二制动控制部12均可独立实现制动,制动操作灵活、方便,提高停车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制动控制部11和第二制动控制部12对同一制动部13进行控制实现制动操作,无需设置两套单独的制动部,还节省了零部件,降低了婴儿车制动装置的复杂程度,利于节省生产成本。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为手刹控制部、第二制动控制部12为脚刹控制部的情况下,可以分别用手或用脚对婴儿车进行制动控制,互不干涉,使制动操作更加灵活、方便。由于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解除状态,使制动控制比较安全。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婴儿车制动装置1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在婴儿车的手推推把上安装有手动件。手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第一制动控制部11连接,从而操作手动件可以驱动第一驱动块112动作。
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牵引件111包括三部分,分别为柔性连接件连接部、牵引绳和卡块,柔性连接件连接部和卡块分别连接于牵引绳的两端。柔性连接件与柔性连接件连接部连接。第一驱动块112具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口,卡块与第一驱动块112通过卡口连接。第一驱动块112具有第一驱动表面112A。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表面112A为斜面。在操作手动件时可以驱动第一驱动块112及其上的斜面移动。
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是用于使第一制动控制部11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一制动复位装置。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套装在牵引件111上。牵引件111、第一驱动块112和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均安装于保持部14的保持体141上。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的一端与保持体141抵靠,另一端与第一驱动块112抵靠。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手动件时可以驱动第一驱动块112及其上的斜面朝向保持体141的内侧移动,直至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在第一制动控制状态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受到压缩,一旦施加于手动件上的力解除,在第一制动复位弹簧11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驱动块112及其上的斜面自动朝向保持体141的外侧移动,直至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
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第二制动控制部12的脚踏121、第二驱动块122、导向套筒123和轴套124一体设置。轴套124套装于保持体141的轴141A上。第二制动控制部12相对于轴141A可转动地设置。
导向套筒123的侧壁内侧为柱面,柱面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弧形延伸的腰形孔。制动部13的保持套筒1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向套筒123内,且保持套筒132的轴线与柱面的母线平行。保持套筒132在导向套筒123内可沿母线的延伸方向滑动,且相对于保持套筒132可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在保持套筒132沿自身轴向移动时,或导向套筒123随脚踏121而转动时,导向套筒123与保持套筒132及制动部13相互导向,使制动杆131可以与辅助制动盘152的多个圆孔准确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动控制部12优选地包括用于使第二制动控制部12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二制动复位装置。第二制动复位装置例如可以是设置于第二制动控制部12和保持体141之间的第二制动复位弹簧。
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制动部13设置于保持部14内。制动杆131可伸缩地设置于保持套筒132内且相对于保持套筒132在极限伸出位置和极限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制动部13还包括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对制动杆131施加使制动杆131驱于与保持套筒132之间处在极限伸出位置的力。
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设置于保持套筒132的筒底与制动杆131的处于保持套筒132内部的一端之间。
保持套筒132的侧壁上具有沿轴向设置的长槽,连接销136沿径向穿过制动杆131且与长槽滑动配合。在极限缩回位置,连接销136与长槽的靠近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在极限伸出位置,连接销136与长槽的远离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
在制动元件保持装置朝向车轮2一侧移动时,如果制动杆131的伸出端未与辅助制动盘152上的圆孔之间的实体部分抵靠,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可以使制动杆131与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一起移动,如果制动杆131的伸出端与辅助制动盘152上的圆孔之间的实体部分抵靠,则制动杆131不随制动元件保持装置移动,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压缩,直至辅助制动盘152转动至圆孔与制动杆131对准,制动杆131在制动元件复位弹簧1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迅速伸入圆孔内,对车轮2制动。
该实施例中,通过制动元件复位装置使制动元件弹性连接于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该设置可以使第一制动控制部和第二制动控制部持续操作而不会产生卡滞。
连接凸块134为固定于保持套筒132侧壁外侧的螺母,滑块135与连接凸块13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制动复位弹簧137是制动部13的用于使制动部13从制动状态自动复位至制动解除状态的制动复位装置。制动复位弹簧137套装在制动杆131的外周。制动复位弹簧137的第一端抵靠在保持体141上,第二端抵靠在保持套筒132的端面上。在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制动复位弹簧137被压缩,当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且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时,在制动复位弹簧13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及制动杆131一起朝向远离车轮2和制动配合部15的一侧移动,使制动部13自动回复至制动解除状态。
如图7所示,在第一驱动块112及其上的斜面受手动件的驱动向保持件141内侧移动时,滑块135的第一配合表面135A与第一驱动块112上的斜面滑动配合,驱动滑块135朝向靠近车轮2及制动配合部15的一侧移动,带动制动部13朝向车轮2及制动配合部15的一侧移动,使制动杆131伸出。当制动杆131伸出至与辅助制动盘152上的圆孔配合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
如图8所示,第二配合表面132A设置于保持套筒132的筒底外侧。当踩下脚踏121时,第二驱动块122随脚踏121转动,位于第二驱动块122上的第二驱动表面122A与第二配合表面132A滑动配合,驱动保持套筒132朝向车轮2及制动配合部15的一侧移动,带动制动部13朝向车轮2及制动配合部15的一侧移动,使制动杆131伸出。当制动杆131伸出至与辅助制动盘152上的圆孔配合时,制动部13处于制动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体一种婴儿车,包括前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上实施例以外的多种实施方式实现,例如:第一制动控制部从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第二制动控制部可以从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制动部处于制动解除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制动元件还可以是刹车片。制动配合部不是必须的,制动部可以与车轮的某部位直接配合以实现婴儿车的制动。在设置制动配合部的情况下,辅助制动盘和制动齿二者可以仅具其一。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可以是一体结构等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婴儿车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控制部(11)、第二制动控制部(12)和制动部(13),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具有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具有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和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13)具有使所述婴儿车制动的制动状态和未制动的制动解除状态,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对所述制动部(13)的制动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的切换进行控制,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时,所述制动部(13)处于所述制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处于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且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处于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时,所述制动部(13)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联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所述制动部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13)包括制动元件,所述制动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制动部(13)处于所述制动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制动部(13)处于所述制动解除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用于控制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用于控制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包括第一驱动块(112),所述第一驱动块(112)具有第一驱动表面(112A),所述制动部(13)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表面(112A)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表面(135A),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通过改变所述第一驱动表面(112A)和所述第一配合表面(135A)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和/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包括第二驱动块(122),所述第二驱动块(122)具有第二驱动表面(122A),所述制动部(13)具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表面(122A)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表面(132A),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通过改变所述第二驱动表面(122A)和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32A)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制动元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13)还包括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制动部(13)具有所述第一配合表面(135A),所述第一配合表面(135A)设置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和/或,所述制动部(13)具有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32A),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32A)设置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包括制动杆(131),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包括保持套筒(132),所述制动杆(131)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保持套筒(132)内且相对于所述保持套筒(132)在极限伸出位置和极限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制动部(13)还包括制动元件复位装置,所述制动元件通过所述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弹性连接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上,所述制动元件复位装置对所述制动杆(131)施加使所述制动杆(131)趋于与所述保持套筒(132)之间处在极限伸出位置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13)还包括连接销(136),所述保持套筒(132)的侧壁上具有沿所述保持套筒(132)的轴向设置的长槽,所述连接销(136)沿径向穿过所述制动杆(131)且与所述长槽滑动配合,在所述极限缩回位置,所述连接销(136)与所述长槽的靠近所述保持套筒(132)的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在所述极限伸出位置,所述连接销(136)与所述长槽的远离所述筒底的一端的槽壁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保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持套筒(132)的侧壁外侧的连接凸块(134)和滑块(135),所述滑块(135)与所述连接凸块(134)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表面(135A)设置于所述滑块(13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32A)设置于所述保持套筒(132)的筒底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块(122)连接的导向套筒(123),所述导向套筒(123)的侧壁内侧为柱面,所述柱面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弧形延伸的腰形孔,所述保持套筒(1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筒(123)内,且所述保持套筒(132)的轴线与所述柱面的母线平行,所述保持套筒(132)在所述导向套筒(123)内可沿所述母线的延伸方向滑动,且相对于所述保持套筒(132)可沿所述腰形孔的所述长度方向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一制动复位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二制动解除控制状态的第二制动复位装置;和/或,所述制动部(13)包括用于使所述制动部(13)从所述制动状态自动复位至所述制动解除状态的制动复位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保持部(14),所述制动部(13)、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11)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12)均设置于所述保持部(1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制动配合部(15),所述制动配合部(15)设置于所述婴儿车的车轮上,在所述制动状态,所述制动部(13)与所述制动配合部(15)配合以使所述婴儿车制动,在所述制动解除状态,所述制动部(13)与所述制动配合部(15)解除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中一个为手刹控制部;和/或,所述第一制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制动控制部中一个为脚刹控制部。
17.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制动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制动装置。
CN201520603172.8U 2015-08-12 2015-08-12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Active CN20493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3172.8U CN204937198U (zh) 2015-08-12 2015-08-12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3172.8U CN204937198U (zh) 2015-08-12 2015-08-12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7198U true CN204937198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03172.8U Active CN204937198U (zh) 2015-08-12 2015-08-12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7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544A (zh) * 2016-06-17 2017-12-29 银十字(Ip)有限公司 车轮锁定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544A (zh) * 2016-06-17 2017-12-29 银十字(Ip)有限公司 车轮锁定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0031U (zh) 一种轮胎夹取机械手
CN204937198U (zh) 婴儿车制动装置和婴儿车
CN112706651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的可调式汽车进给装置
CN204978086U (zh) 一种推车上的万向转轮制动结构
CN202783618U (zh) 电动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CN211243719U (zh) 用于手术台车底座的止停机构及手术台车底座
CN204444588U (zh) 一种可刹车的万向轮拉杆行李箱
CN204415660U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动平衡车
CN2315004Y (zh) 改进的万向、定向、制动一体化装置
CN203211362U (zh) 童车的推杆换向机构
CN205131545U (zh) 一种电动车用集成车把
CN111136615A (zh) 一种便于对减速器进行安装的工作台
CN207809807U (zh) 一种通用型牵引车
CN202878266U (zh) 把手式推杆装置及包含该把手式推杆装置的摆动工具
CN215357745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轮毂放置固定架结构
CN210416085U (zh) 一种新型中控脚轮
CN201760050U (zh) 高尔夫球车
CN204674657U (zh) 一种婴儿车刹车装置
CN202935502U (zh) 一种电动滑板
CN205239576U (zh) 一种双轮和四轮一体式物品推车
CN111775624B (zh) 一种移动机构及医疗设备
CN216401578U (zh) 机器人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11015622A (zh) 一种用于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CN205168045U (zh) 一种带有拧紧轴变位机构的轮胎拧紧机
CN214958153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的防滑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7

Address after: The 519090 Bay area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red Hong Kong Industrial Zone area Yongan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5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Jiuzhou Road East Building B3-5

Patentee befor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