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0823U -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0823U
CN204690823U CN201520181341.3U CN201520181341U CN204690823U CN 204690823 U CN204690823 U CN 204690823U CN 201520181341 U CN201520181341 U CN 201520181341U CN 204690823 U CN204690823 U CN 20469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width direction
overall width
relative
engineering machin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13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上雄司
下川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0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充分确保栅栏部件的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在相对于行驶杆(28)靠车辆前侧配设有栅栏部件(30)。照明部件(40)具有照射车辆前方的照射部(41)、安装于栅栏部件(30)的加强梁部(33)的安装部(45)、以及将照射部(41)与安装部(45)连结并支承照射部(41)的支承部(42)。照射部(41)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安装部(45)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夜间等暗处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为了照亮作业现场,公知有在油压挖掘机的车辆前侧安装灯体(照明)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扶手的中间框架的左方位置,以从上侧外嵌的状态勾挂近似倒U字形的安装金属件,在安装金属件的两腿端部固定照明,从而在中间框架悬挂照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90444号公报
然而,操作人员有时以脚踩扶手的中间框架的姿势驾驶工程机械。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为了使照明不与行驶杆干涉,而在中间框架的左侧位置悬挂照明,因此存在在中间框架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变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充分确保栅栏部件上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具备下部行驶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的上部旋转体、设置于该上部旋转体并供操作人员就座的驾驶席、相对于该驾驶席配设于车辆前侧且用于操作该下部行驶体的行驶杆、以及相对于该行驶杆配设于车辆前侧的栅栏部件,所述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用于将照射车辆前方的照明部件安装于该栅栏部件,以上述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作为对象,采取如下的解决手段。
即,第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栅栏部件具有在车宽方向空开间隔地竖立设置的一对支柱部、以及在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彼此连结的加强梁部,上述照明部件具有照射车辆前方的照射部、安装于上述加强梁部的安装部、以及将该照射部与该安装部连结并支承该照射部的支承部,上述照射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行驶杆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上述安装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该行驶杆重合的位置。
在第一技术方案中,将照射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照射部相对于行驶杆朝车宽方向突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加强梁部的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另外,将安装部配设在不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所以安装部不与行驶杆干涉。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栅栏部件具有扶手部,该扶手部在相对于上述加强梁部靠上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上述支柱部彼此连结。
在第二技术方案中,利用在相对于加强梁部靠上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扶手部将支柱部彼此连结,所以能够利用加强梁部和扶手部提高栅栏部件的刚性。
在第一或者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三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与上述安装部的、在侧面观察时相对于上述加强梁部的中心位置靠车辆前侧的部分连结。
在第三技术方案中,在安装部的在侧面观察时相对于加强梁部的中心位置靠车辆前侧的部分设置支承部,从而照射部相对于加强梁部配设于车辆前侧,能够可靠地避免与行驶杆的干涉。
在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第四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上述照射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向车宽方向移位的位置。
在第四技术方案中,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照射部的中心位置向车宽方向移位的位置,所以能够将安装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并且将照射部配设在照射部的大部分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照射部向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侧突出,能够充分确保放脚空间。
在第一~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第五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在上述上部旋转体的车辆前侧能够进行俯仰动作且配设在相对于上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上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上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在第五技术方案中,隔着行驶杆在作业装置的相反的一侧配设安装部,所以能够使作业装置与照明部件分离。由此,在利用照明部件照射车辆前方时,能够减少作业装置产生的影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照射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照射部相对于行驶杆朝车宽方向突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加强梁部的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另外,将安装部配设在不与行驶杆重合的位置,所以安装部不与行驶杆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照明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将照明部件安装于栅栏部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将照明部件安装于栅栏部件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将本变形例的照明部件安装于栅栏部件的状态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工程机械;11...下部行驶体;12...上部旋转体;13...作业装置;22...驾驶席;28...行驶杆;30...栅栏部件;31...支柱部;32...扶手部;33...加强梁部;40...照明部件;41...照射部;42...支承部;45...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本质上仅仅是例示,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其适用物或其用途。各图中用箭头示出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上下等方向按照这些箭头所示的方向来说明。
如图1所示,工程机械10是后方小旋转型的小型机种,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11、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搭载于下部行驶体11的上部旋转体12。
在上部旋转体12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未图示的发动机等机器的发动机室,发动机室由发动机罩15覆盖。在上部旋转体1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未图示的燃料箱、动作油箱等的侧部机械室,侧部机械室由机械室罩16覆盖。在上部旋转体12的左侧配置有操作空间17,在操作空间17设有供操作人员就座的驾驶席22、操作杆23等。
在驾驶席22的右侧以及左侧的后方位置竖立设置有左右一对遮蓬支柱25。左右一对遮蓬支柱25的上端部以朝前方突出的方式由延伸梁部(图示省略)连结。在左右一对遮蓬支柱25的上端部以及梁部安装有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免遭头上的坠落物的顶板26。
在上部旋转体12的前侧安装有作业装置13,该作业装置13被支承为能够俯仰动作且能够在左右方向摆动。作业装置13用于进行挖掘作业等,具有:基端部经由摆动托架1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上部旋转体1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的悬臂1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悬臂13a的前端侧的臂13b、以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臂13b的前端侧的铲斗13c。
在工程机械10中,通过操作操作杆23等来使分别与悬臂13a、臂13b以及铲斗13c对应的油压缸13d伸缩,从而能够使作业装置13能够起伏地动作。另外,使未图示的摆动缸伸缩,从而能够使作业装置13能够在左右方向摆动地动作。
在相对于驾驶席22靠车辆前侧设置有从上部旋转体12的底面向上方延伸的行驶杆28。向前后方向操作行驶杆28,由此能够使下部行驶体11前进或者后退。另外,在上部旋转体12的底面的行驶杆28的基端部附近设置有行驶踏板29。踩下行驶踏板29,从而能够使下部行驶体11前进。
在相对于行驶杆28的可动范围靠车辆前侧配设有管状的栅栏部件30。以下,对用于将照射车辆前方的照明部件40安装于栅栏部件30的照明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照明部件40具有照射车辆前方的照射部41、安装于栅栏部件30的加强梁部33(参照图3)的安装部45、以及基端部与安装部45连结且上端部与照射部41连结从而支承照射部41的支承部42。照射部41与线束41a连接。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栅栏部件30具有在车宽方向空开间隔并竖立设置的一对支柱部31、在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支柱部31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扶手部32、以及在相对于扶手部32靠下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支柱部31彼此连结的加强梁部33。
亦如图2所示,照明部件40的安装部45由夹持加强梁部33的上下一对夹持部46形成。在夹持部46的夹持面形成有槽部47,该槽部47与加强梁部33的外周面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上下一对夹持部46通过紧固螺栓50而相互紧固固定,从而夹持加强梁部33。此外,安装部45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详细情况后述。
支承部42具有以上方开口的方式被折弯为剖面呈U字形的支承托架42a、和从支承托架42a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轴部42b。在支承托架42a之间配设照射部41。在支承托架42a的上端部,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插通紧固螺栓50,并与照射部41的左右侧面紧固固定。使照射部41以紧固螺栓50为中心转动,从而能够调整照射角度。
支承轴部42b的基端部与上侧的夹持部46的在侧面观察时相对于加强梁部33的中心位置向车辆前侧移位规定的距离a的位置连结。由此,照射部41相对于加强梁部33配设于车辆前侧,能够可靠地避免与行驶杆28干涉。
另外,照射部41经由支承部42而相对于安装部45被支承于上方,所以抬高照射部41的照射位置从而能够扩大调整范围,能够充分照射工程机械10的附近。另外,即使是在操作人员将脚放在行驶踏板29上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的脚也不与照明部件40干涉。
如图4所示,照射部41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安装部45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具体地说,安装部45隔着行驶杆28配设在与作业装置13相反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装置13配设在相对于行驶杆28靠车辆右侧,所以安装部45配设在相对于行驶杆28靠车辆左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照射部41相对于行驶杆28朝车宽方向突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加强梁部33上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S。
《变形例》
图5是示出将本变形例的照明部件安装于栅栏部件的状态的后视图。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仅对不同点予以说明。
如图5所示,照明部件40的支承部42具有以上方开口的方式被折弯为剖面呈U字形的支承托架42a、和从相对于支承托架42a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位置向左方移位规定的距离b的位置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轴部42b。在支承托架42a之间配设有照射部41。在支承托架42a的上端部,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插通紧固螺栓50,并使该紧固螺栓50与照射部41的左右侧面紧固固定。
支承轴部42b的基端部与安装部45的上侧的夹持部46连结。由此,安装部45配设在相对于照射部41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向左方移位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安装部45配设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并且将照射部41配设在照射部41的大部分与行驶杆28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照射部41向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S侧突出,从而能够充分确保放脚空间S。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从支承托架42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支承轴部42b,但也可以从支承托架42a的左侧面向下方延伸支承轴部42b,从而使安装部45朝车宽方向移位。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驾驶席22的右侧以及左侧的后方位置竖立设置左右一对遮蓬支柱25的遮蓬构造,且在相对于驾驶席22设置于车辆前方的栅栏部件30的加强梁部33安装照明部件4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驾驶席22的前后左右的四角竖立设置4根遮蓬支柱25的遮蓬构造,且利用加强梁部33将配设于前侧的左右一对遮蓬支柱25彼此连结并且在该加强梁部33安装照明部件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行驶杆28在作业装置13的相反的一侧(车辆左侧)配设照明部件40的安装部45,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在加强梁部33放脚的空间S在作业装置13侧(车辆右侧)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确保放脚空间S,在车辆右侧配设安装部45。另外,在车辆右侧配设安装部45能够缩短照射部41的线束41a的全长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线束41a的布线作业性,在车辆右侧配设安装部4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扶手部32和加强梁部33与一对支柱部31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栅栏部件30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分别设置具有扶手部32的栅栏部件、和具有用于安装照明部件40的加强梁部33的栅栏部件。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可充分确保栅栏部件上供操作人员放脚的空间的高实用性的效果,所以非常有用且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高。

Claims (9)

1.一种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具备下部行驶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的上部旋转体、设置于该上部旋转体并供操作人员就座的驾驶席、相对于该驾驶席配设于车辆前侧且用于操作该下部行驶体的行驶杆、以及相对于该行驶杆配设于车辆前侧的栅栏部件,所述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用于将照射车辆前方的照明部件安装于该栅栏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栏部件具有在车宽方向空开间隔地竖立设置的一对支柱部、以及在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彼此连结的加强梁部,
所述照明部件具有照射车辆前方的照射部、安装于所述加强梁部的安装部、以及将该照射部与该安装部连结并支承该照射部的支承部,
所述照射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行驶杆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所述安装部配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不与该行驶杆重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栏部件具有扶手部,该扶手部在相对于所述加强梁部靠上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彼此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安装部的、在侧面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加强梁部的中心位置靠车辆前侧的部分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照射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向车宽方向移位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照射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位置向车宽方向移位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车辆前侧能够进行俯仰动作且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车辆前侧能够进行俯仰动作且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车辆前侧能够进行俯仰动作且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车辆前侧能够进行俯仰动作且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所述安装部配设在相对于所述行驶杆靠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CN201520181341.3U 2014-03-31 2015-03-27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08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3296 2014-03-31
JP2014073296A JP6281377B2 (ja) 2014-03-31 2014-03-31 建設機械のライト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0823U true CN204690823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13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0823U (zh) 2014-03-31 2015-03-27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81377B2 (zh)
CN (1) CN20469082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5865B2 (ja) * 2017-10-10 2021-06-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7810A (ja) * 2001-11-09 2003-05-21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4540562B2 (ja) * 2005-07-05 2010-09-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旋回作業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81377B2 (ja) 2018-02-21
JP2015193354A (ja) 2015-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2575U (zh) 夹持构造
KR102030026B1 (ko) 건설기계
KR101809577B1 (ko) 유압 셔블
WO2014076763A1 (ja) 油圧ショベル
JP2008279852A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同キャブを搭載した建設機械及びモータグレーダ
CN103732524A (zh) 悬臂结构
US20160002884A1 (en) Hydraulic excavator
CN204690823U (zh) 工程机械的照明安装构造
US20160281325A1 (en) Traveling Device and Working Machine
CN204163038U (zh) 一种喷水架和清洗车
CN110382783A (zh) 工程机械的升降装置
EP0791693A1 (en) Working vehicle
JP2007231576A (ja) 建設機械
KR20150018104A (ko) 사이드 가드 구조
KR101754289B1 (ko) 건설 기계
KR20200125718A (ko) 작업차
JP5753118B2 (ja) 作業車
JPH1037242A (ja) 油圧ショベルにおけるハンドレール
JP5841464B2 (ja) 旋回作業車両
JP3662636B2 (ja) 掘削作業機
KR20210135601A (ko) 작업 차량
JP6122554B2 (ja) 油圧ショベル
JP2018167767A (ja) 双腕型の作業機械
JP5563493B2 (ja) 作業機械
CN211893207U (zh) 可自动横移式轨道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