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6304U - 吹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吹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6304U
CN204626304U CN201520087603.XU CN201520087603U CN204626304U CN 204626304 U CN204626304 U CN 204626304U CN 201520087603 U CN201520087603 U CN 201520087603U CN 204626304 U CN204626304 U CN 204626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fan
blowing
mot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76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东
安德列·柴斯托那罗
查霞红
赵凤丽
霍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876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6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其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提供旋转运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吹风组件以及吸风组件,可连接至主体,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在吹模式下,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在吸模式下,所述吸风组件所述主体连接。

Description

吹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吹吸装置。
背景技术
吹吸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户外清洁工具,主要用于树叶等垃圾的清理和收集。为了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吹吸装置通常具有吹和吸的功能。面对树叶散落在地面的情况,用户可以利用吹吸装置的吹风功能,把分散的树叶吹得集中起来。利用吹吸装置的吸风功能,将集中的树叶吸入收集装置方便处理。收集装置可以是垃圾袋、垃圾桶等。这样的树叶收集处理方式比传统的人工清扫节省人力,并且工作效率高。
目前市场上的吹吸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内安装有电机和风扇,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产生气流。但是主体内的风扇由于要兼顾吹和吸的使用,都是采用离心风扇。由于离心风扇本身结构的限制,吹吸装置吹出的风量往往不够大,出风效率和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使用轴流风扇的吹风装置中,固然吹出的风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轴流风扇只能进行吹风,无法执行吸风功能,同样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执行吹和吸功能且吹风和吸风效果都比较理想的吹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其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提供旋转运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吹风组件以及吸风组件,可连接至主体,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在吹模式下,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在吸模式下,所述吸风组件所述主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离心风扇,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围绕第二转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吸管,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吸管的出口管,当所述吸管安装到所述主体上后,所述吸管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从所述吸管进入并从所述出口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出口管与所述吸管固定设置,所述出口管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出口管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吹风组件内。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风组件内。
优选地,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吹风组件和所述吸风组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择一地与所述主体配接。
优选地,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择一地与所述电机轴动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联轴器为花键联轴器。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吹风组件和所述吸风组件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口,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吹风组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使得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所述吸风组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风组件内,所述轴流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和所述离心风扇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沿所述电机轴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沿所述电机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电机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和用于操作所述离合器的操作机构,所述离合器可操作地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机,同时使另外之一与所述电机断开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花键轴、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花键轴,以及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和所述第二花键轴之一连接的所述花键套。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包括位于第一转轴与电机轴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和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电机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
优选地,第一离合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电机轴其中之一的第一离合件和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电机轴其中另一的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一离合件和所述第二离合件可选择的相互啮合或脱开。
优选地,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抵接件,所述吹风组件和所述吸风组件安装到所述主体时通过抵接件触发所述操作机构移动。
优选地,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的离合装置,当操作所述电机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所述离合装置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机,同时使另外之一与所述电机断开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电机轴之间的第一扭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电机轴之间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具有相反的螺旋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风组件,可连接至吹吸装置,所述吹吸装置包括电机,所述吹风组件内设有轴流风扇,当所述吹风组件连接所述吹吸装置时,所述轴流风扇可由所述电机驱动进行旋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风组件,可连接至吹吸装置,所述吹吸装置包括电机,所述吸风组件设有离心风扇,当所述吸风组件连接所述吹吸装置时,所述离心风扇可由所述电机驱动进行旋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进行吹风或者吸风工作,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旋转运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的吹吸组件;其中,所述风扇组件至少包括轴流风扇,所述吹风组件连接所述主体,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并产生从所述吹风组件吹出的气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旋转运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的吹吸组件;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产生从所述吹吸组件吹出的气流,所述离心风扇围绕第二转轴旋转产生从所述吹吸组件吸入的气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旋转运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主体的风管,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在吹模式下,所述轴流风扇旋转产生从所述风管吹出的气流,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旋转产生从所述风管吸入的气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旋转运动的电机轴;其中,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择一连接所述主体的吹风组件和吸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吹管和收容于吹管中的轴流风扇,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吸管和收容于吸管中的离心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具有电机轴;其中,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主体的吹吸组件;所述吹吸组件包括吹吸管和收容于所述吹吸管中的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能够在电机单独驱动轴流风扇的吹风位置和电机同时驱动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吸风位置间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离心风扇,可由所述电机驱动;其中,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可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轴流风扇及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可被操作以择一地将所述轴流风扇或所述离心风扇连接至所述电机,使得所述电机驱动其旋转产生气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吸装置,包括:主体;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组件;可连接至所述主体的吹风组件以及吸风组件;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所述吹风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时,所述轴流风扇旋转产生气流。
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离心风扇,所述吸风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时,所述离心风扇旋转产生气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吹吸装置可选择地执行吹功能或吸功能,在执行吹功能时,轴流风扇产生的气流风量较大,快速吹走树叶,吹风效果理想,在执行吸功能时,离心风扇或者混流风扇产生的气流风速较大,能吸除重物,吸风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处在吹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处在吸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吹吸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吹吸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吹吸装置的示意图。
1、吹吸装置        2、主体            3、风扇组件
4、吹吸组件        5、固定装置        6、离合装置
7、传动机构        10、枢转装置       11、第一连接臂
12、第二连接臂     13、枢转轴         21、壳体
22、电机           23、电机轴         24、手柄
25、控制开关        26、第一开口          27、第二开口
31、第一风扇        32、第二风扇          40、容纳腔
41、吹风组件        42、吸风组件          44、花键套
45、花键轴          51、弹簧              52、偏压件
53、卡勾            54,54’、凸台         61、离合器
62、操作机构        231、第一端           232、第二端
311、第一转轴       321、第二转轴         400、通道
411、吹风管         412、管壁             414、吹风口
415.涵道            422、吸风管           423、出口管
424、螺旋通道       425、吸风口           430、风管
611、第一离合器     612、第二离合器       613、第一离合件
614、第二离合件     621、抵接件           631、第一花键轴
632、第二花键轴     633、花键套           635、第一扭簧
636、第二扭簧       X、电机轴轴线         Y、转轴轴线
Z、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吹吸装置1。吹吸装置1主要包括主体2和连接主体2的吹吸组件4。主体2具有壳体21,主体2的壳体21内收容有电机22,电机22用于产生动力。电机22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电机轴23。电机轴23可围绕轴线X作旋转运动。吹吸装置1还包括风扇组件3,风扇组件3由电机轴23驱动而作旋转运动,带动位于风扇组件3附近的空气向预定的方向流动,从而形成气流。主体2上还包括提供握持作用的手柄24,手柄24设置在主体2的壳体21上。吹吸装置1还包括控制开关25,控制开关25可以控制电机22的启动和关闭。控制开关25优选地设置在手柄24上。主体2还设有动力源,动力源用于提供动力给电机22。动力源可以是电池包或者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线等。电池包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并能反复充放电。电池包的电压可以是20伏、40伏、56伏等。
风扇组件3通常包括沿轴向延伸设置的转轴和围绕转轴的轴线作旋转运动的叶片。叶片沿周向布置在转轴上,并且大致沿转轴的径向延伸。在电机22与风扇组件3之间还设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7(如图8所示)。传动机构7主要起减速作用。传动机构7分别连接电机轴23和风扇组件3的转轴,从而把电机轴23的旋转运动传递给风扇组件3的转轴,使风扇组件3的转轴同样进行旋转运动。传动机构可以是常见的行星轮系,齿轮组或蜗轮蜗杆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也可以不通过传动机构直接和电机轴23连接。风扇组件3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在吹吸组件4内,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在主体2内。在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包括了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分别独立设置。具体地,第一风扇31为轴流风扇,第二风扇32为离心风扇。第一风扇31围绕第一转轴311旋转,并包括围绕第一转轴311旋转的叶片。第一风扇31旋转后在第一风扇31的一侧产生持续的低压区,外界的空气不断地补充入低压区。然后在第一风扇31的另一侧形成高压区,高压区的空气向具有普通大气压的外界流动。该气流的流动方向是沿第一转轴311的转轴方向流经第一风扇31,然后继续沿第一转轴311的轴向流动。该种气流的特点是产生的风量较大,而风压一般。
第二风扇32围绕第二转轴321旋转,并包括围绕第二转轴321旋转的叶片。第二风扇32为在第二转轴321附近形成低压区。外界的空气进入低压区,然后随着第二转轴321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把空气沿第二转轴321的切线方向甩出。该气流的流动方向是沿第二转轴321的转轴方向流经第二风扇32,然后沿第二转轴321的切线方向流动。该种气流的特点是产生的风压较大,而风量一般。利用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不同特点,可以弥补普通吹吸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工作效率不佳的不足。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风扇31可以由一个轴流风扇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轴流风扇组合而成。第二风扇32也同样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离心风扇构成。
吹吸组件4的作用是引导风扇组件3产生的气流。吹吸组件4可拆卸连接主体2。吹吸组件4包括了用于产生吹风效果的吹风组件41以及用于执行吸风效果功能的吸风组件42。吹风组件41用于配合第一风扇31,吸风组件42用于配合第二风扇32。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把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固定连接在或者一体成型,使整个吹吸组件4作为一个整体。
吹吸装置1具有两种工作模式,执行吹风功能的吹模式以及执行吸风功能的吸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选择吹模式或者吸模式。在吹模式下,吹风组件41安装连接到主体2上。在本实施例中,吹风组件41包括一段直线延伸的吹风管411,吹风管41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到主体2上,另一端则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吹风口414。吹风管411具有管壁412,吹风管411由管壁412围成气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吹风管414内优选地还设有涵道415。涵道415的作用是提升气流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涵道415也可以设置在主体2上,当然吹吸装置1上也可以不设置涵道415。如图2和图4所示,吹风管411连接到主体2上,定义风扇组件3的第一风扇31的第一转转轴311轴线Y方向为第一方向,吹风管411的延伸方向同样为第一方向。也就是说,第一风扇31的第一转轴311轴线Y方向与与吹风管41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且进一步地,第一转轴311轴线Y与吹风管411的中心线Z重合。主体2和安装在主体2上的吹风组件31内部形成了第一气流通道。具体地,主体2上设有进风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主体2内部,并经第一风扇31形成沿第一转轴311轴向移动的气流,该气流从吹风管411吹出。
吸模式下,吸风组件42安装连接到主体2上。如图1和图3所示,吸风组件42包括吸风管422。吸风管422大致呈纵向延伸,在本实施中,吸风管422可以并非笔直设置,而是具有弯折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风管422也设计成直筒形状。吸风管422具有吸风口425,外界的空气连同垃圾从吸风口425进入吸风管422。吹吸装置1还包括连通吸风管422的出口管423。吸风管422与出口管423大致垂直设置。出口管423可以连接至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既可以是垃圾桶,也可以是便于携带的垃圾袋等。在吸模式下,树叶、灰尘等垃圾连同空气从吸风管的吸风口425吸入,然后经过出口管423后排放至收集装置。空气可以从收集装置自然地逸出,而垃圾则被收集在收集装置中。吸风管422和出口管423构成吸模式下的第二气流通道。出口管423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吸风管422,也可以设置在主体2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出口管423还包括螺旋通道424。螺旋通道424具有到其中心渐变的半径距离。吸风管422连接至该螺旋通道424的中心,使得空气从吸风管422进入到螺旋通道424的中心,也是螺旋通道424的起始部分。然后空气沿螺旋通道424移动,直到从螺旋通道424的末端排出并进入出口管423连接收集装置的部分。第二风扇32可以设置在该螺旋通道424内。如图3所示,吸风组件42连接到主体2上,吸风管422沿第二转轴321轴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转轴321对准吸风管422。但是由于存在吹风管422部分弯折或者误差的原因,吸风管422可以并非严格沿第二转轴321的轴向延伸,而是可以有一定角度的误差。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吸风管422大体上沿第二转轴321周向延伸。由于出口管423与吸风管422基本垂直设置,因此出口管423对准第二转轴321旋转的切线方向。外界的空气从吸风口425进入吸风管422,受第二风扇32的驱动,沿着螺旋通道424移动,最终从切线方向设置的出口管423流出。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设置在吹吸组件4内。具体地,作为轴流风扇的第一风扇31设置在吹风组件41内。出口管423与吸风管422一体成型,出口管423还连接有螺旋通道424。而作为离心风扇的第二风扇32设置在吸风组件42内,更具体地,第二风扇32设置在螺旋通道424内。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分开地设置,作为两个独立组件分别连接主体2。主体2内设有电机22,主体2的壳体21沿电机轴23的延伸方向一端封闭,也可以设置用于提供空气流通的格栅。而在壳体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开口26。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均拆卸的通过第一开口26连接到主体2上。
吹吸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吹吸组件4和主体2上的固定装置5。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5包括位于主体2上的受弹簧51偏压的偏压件52,偏压件52上设有卡勾53。而固定装置还5包括固定设置在吹风管411上的凸台54,也包括固定设置在吸风管422上的凸台54’,该凸台54’与设置在吹风管411上的凸台54大小形状一致。由于设置在吹风管411上的固定结构与设置在吸风管422上的固定结构基本相同,以设置在吹风管411上的凸台54为例进行说明。当吹风管411连接主体2时,凸台54与卡勾53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偏压件52也可以设置在吹风管411上,凸台54设置在主体2上。固定装置5的具体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比如,螺纹配合固定,弹性件配合卡槽实现固定,凸轮旋转抵接实现固定等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风扇31位于吹风管411内,并且位于远离出风口414的一端。第二风扇32位于螺旋通道424内。当把吹风管411安装到主体2上时,吹风管411内的第一风扇31与位于主体2内的电机轴23动力连接。当把包括螺旋通道424的吸风组件42安装到主体2上时,第二风扇32就与位于主体2内的电机轴23动力连接。吹吸装置1还可以包括安全联动机构,安全联动机构用于可选择地锁止控制电机的控制开关25。具体地,当吹风管411或者吸风管422未正确连接到主体2时,安全联动机构处于锁止控制开关25的状态。此时用户无法操作控制开关25启动,电机22无法正常工作。只有当吹风管411或者吸风管422正确连接到主体2时,安全联动机构解锁锁止控制开关25。此时用户可以操作控制开关25启动电机22,进行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吹吸装置1还包括用于把第一转轴311和电机轴23连接起来的联轴器。在本实施例中,联轴器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311上的花键套44和设置在电机轴23上的花键轴45。当吹风管411卡接在主体2上的第一开口26时,第一转轴311上的花键套44也正好与电机轴23上的花键轴45配接。电机22旋转时,电机轴23带动第一转轴311围绕其轴线转动,第一风扇31产生的气流从吹风管411吹出。而联轴器同样包括设置在第二风扇32的第二转轴321上的花键套44’以及电机轴23上的花键轴45。第二转轴321上的花键套44’与第一转轴311上的花键套44大小形状均相同。
吹吸装置的具体工作状况如下:当要把吹吸装置1切换到吹模式时,如图2所示,吹风管411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连接到主体2上,同时电机轴23也恰好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311连接。当操作控制开关25启动电机后,电机22带动第一风扇31围绕第一转轴311转动,第一风扇31是轴流风扇,从吹风组件4吹出沿轴向流动的气流。当要切换到吸模式时,如图3所示,需要先把吹风组件41从主体2上拆卸下来,同时把吸风组件42连接到主体2上。连接完毕后,电机轴23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321连接。操作启动电机2,电机轴23带动第二风扇32围绕第二转轴321转动,空气从吸风管422沿第二转轴321的延伸方向吸入,然后从出口管423排出。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同样包括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吹吸组件4同样包括分开设置的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不同的是,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设置在主体2内,并非设置在吹吸组件4内。电机轴23沿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第一端231固定连接第一风扇31,第二端232固定连接第二风扇32。因此电机22沿电机轴23的轴向设置在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之间。在主体2的壳体21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6以及第二开口27。第一开口26的形状与吹风组件41的对应开口端形状匹配,吹风组件42通过第一开口26连接到主体2上。第二开口27的形状与吸风组件42的对应开口端形状匹配,吸风组件43通过第二开口27连接到主体2上。
为了避免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相互干扰影响,吹吸装置1还在电机22与风扇组件3之间设置离合装置6,离合装置6包括离合器61和用于操作离合器61的操作机构62,离合器61可操作地使所述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两者之一与电机22相连。具体地,当执行吹模式时,离合装置6切换到合状态使第一风扇31与电机22动力连接,而第二风扇32与电机22断开动力连接,此时电机22仅带动第一风扇31工作而不会带动第二风扇32工作。当执行吸模式时,离合装置6切换到离状态使第二风扇32与电机22动力连接,而第一风扇31与电机22断开动力连接,此时电机22仅带动第二风扇32工作而不会带动第一风扇31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61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地,离合器61包括了设置在电机22与第一风扇31之间的第一离合器611和设置在电机22与第二风扇32之间的第二离合器612,而操作机构62也对应可以操作该两个离合器。第一离合器611和第二离合器612的结构是类似的,此处以第一离合器61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离合器611包括第一离合件613以及第二离合件614。操作机构62可控制地带动第一离合件613与第二离合件614相对移动,从而实现离合。更具体地,第一离合件613与第二离合件614是通过花键配合的形式进行离合的。第一离合件613包括连接电机轴23的第一花键轴631,第二离合件614包括连接第一转轴311的第二花键轴632以及与第二花键轴632花键配合的花键套633。花键套633始终与第二花键轴632花键配合,操作机构62带动花键套633向某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花键轴631和第二花键轴632都配合连接,操作机构62还可以带动花键套633向其他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花键套633与第一花键轴631脱开连接,相应使得第一花键轴631和第二花键轴632之间断开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花键套633也可以与第一花键轴631始终花键配合,而与第二花键轴632可选择的花键连接或断开。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机构62包括连接花键套633的推杆,用户操作移动推杆可以带动花键套633移动,从而实现离合器61的离合作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吹吸装置1还包括连接推杆的抵接件621,吹吸组件4安装主体2时能够接触抵接件621并推动其移动,从而使得整个操作机构62带动花键套633进行移动离合。这样可以避免用户额外的操作,在安装吹吸组件4时即可触发操作机构62。
本实施的吹吸装置具体的工作状况如下:当要切换到吹模式下,吹风组件41连接到主体2上,电机22带动主体2内的第一风扇31转动。当需要切换到吸模式时,拆下吹风组件41并把吸风组件42连接到主体2上,电机22带动主体2内的第二风扇32转动。吹和吸模式的转换是通过拆装吹风组件41、吸风组件42实现的。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同样设置在主体2内。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同样分别位于电机22的两侧。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分别独立地安装到主体2上。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与电机22之间同样设有离合装置6。其主要区别是:离合装置6的结构及原理不同。并非利用其他控制元件或者吹吸组件4的拆装来使电机22择一地连接第一风扇31或第二风扇32中的一个,而断开连接第一风扇31或第二风扇32中的另一个。而是利用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来实现第一风扇31与第二风扇32与电机22的通断。本实施例中,当控制电机22正向转动时,电机22带动第一风扇31转动,从而进行吹风功能。当控制电机22反向转动时,电机22带动第二风扇32转动,从而进行吸风功能。离合装置6包括连接第一转轴311和电机轴23的第一扭簧635以及连接第二转轴321和电机轴23的第二扭簧636。如图7所示,第一扭簧635和第二扭簧636分别通过固定配接在电机轴23上,而且与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21间隙配合。换句话说,第一扭簧635和第二扭簧636可选择地与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21连接或脱开连接。另外,第一扭簧635和第二扭簧636具有相反的螺旋方向。例如,第一扭簧635具有顺时针方向的螺旋方向,而第二扭簧636由于具有逆时针方向的螺旋方向。当电机23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由于第一扭簧635螺旋方向同样为顺时针方向,因此第一扭簧635间隙配合第一转轴311的部分会收紧从而带动第一转轴311转动,而由于第二扭簧636螺旋方向与电机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因此第二扭簧636间隙配合第二转轴321的该部分会进一步松开,使电机轴23与第二转轴311脱开动力连接,电机轴23就不会带动第二转轴321转动。当电机23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扭簧636间隙配合的部分会收紧,从而带动第二转轴321旋转,而第一扭簧635间隙配合的部分会进一步松开,从而不会带动第一转轴311旋转。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包括了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并且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都位于主体2内。和第二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是: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位于电机22的同侧。第一转轴311与第二转轴321的延伸方向与电机轴23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并且第一风扇311和第二风扇321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轴23连接。而主体2的壳体21可以具有第一开口26,而不必需要第二开口。而且吹吸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的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吹吸组件4通过第一开口26整体地连接到主体2上。出口管423可以设置在主体2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吸风组件42上,螺旋通道424也可以选择地设置在主体2上或者设置在吸风组件42上。
吹吸装置1还包括了用于模式切换的吹吸转换机构。吹吸转换机构可以和离合装置6联动。当用户控制切换至吹模式时,离合装置6受到吹吸转换机构的切换变化相应改变离合状态,从而使的电机轴23与第一转轴311动力连接,而电机轴23与第二转轴321断开动力连接,这样电机22就可以带动带动第一风扇31工作,而当用户控制切换至吸模式时,离合装置6也会相应改变离合状态,从而使的电机轴23与第二转轴321动力连接,而电机轴23与第一转轴311断开动力连接,这样电机22就可以带动带动第一风扇31工作。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切换模式时不用反复拆卸安装吹风组件41和吸风组件42。离合装置6包括连接第一转轴311的第一花键轴,连接第二转轴321的第二花键轴以及连接电机轴23的花键套,花键套可操作地移动使得花键套择一的与第一花键轴或者第二花键轴连接。具体地,控制花键套沿一方向移动,使得花键套与第一花键轴花键连接而与第二花键轴断开连接,则此时电机轴23可以带动第一风扇31围绕第一转轴311旋转,而此时第二风扇321由于断开与电机22的连接二部工作;控制花键套沿相反的另一方向移动,使得花键套与第二花键轴连接而与第一花键轴断开连接,则此时电机轴23可以带动第二风扇321围绕第二转轴321旋转。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包括了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并且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都位于主体2内。电机22位于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之间,且分别和第一风扇31、第二风扇32连接。电机轴23与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之间设有离合装置6。主体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6和第二开口27。在本实施例中,出口管423和螺旋通道424都设置在主体2上,并且靠近主体2的第二开口27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同一根风管430作为吹风管和吸风管。当处于吹模式时,把该风管430安装到第一开口26,电机22驱动第一风扇31工作,气流从该风管吹出。当切换到吸模式时,把该风管430从第一开口26卸下,并安装到第二开口27上,电机驱动第二风扇32工作,空气从该风管430吸入并从主体2上的出口管423排出。
如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仍然把一根风管430作为吹风管或者吸风管。与第五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吹吸装置1设有连接风管与主体2的枢转装置10。枢转装置10可控制风管430相对主体2改变位置。枢转装置10给围绕枢转轴13转动。枢转装置10还包括连接主体2的第一连接臂11以及连接风管430的第二连接臂12。如图10所示,当处于吹模式时,风管移动至与第一风扇31配合的位置,此时风管430当做吹风管使用。当切换至吸模式时,无需把风管拆卸,通过枢转装置把风管移动至与第二风扇32配合的位置,此时风管430当做吸风管使用。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仍然把一根风管430作为吹风管411或者吸风管423,并且该风管430在切换吹吸模式时无需移动位置,可以始终固定连接在主体2上。主体2内设有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第一风扇31为轴流风扇,具有轴流叶片和第一转轴311。第二风扇32为离心风扇,具有离心叶片和第二转轴321。轴流风扇能够在电机22单独驱动轴流风扇旋转的吹风位置和在电机22同时驱动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吸风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风扇32上设有容纳第一风扇31的容纳腔40。第一风扇31位于该容纳腔40内。第二风扇32上还设有连通容纳腔40和风管430的通道400。第一风扇31的第一转轴311和第二风扇32的第二转轴321与电机轴23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在吹模式下,电机22的电机轴23通过离合装置与第一转轴311动力连接,而与第二转轴321断开动力连接,从而电机22带动第一风扇31旋转。第一风扇31产生的气流通过第二风扇32的通道41,并从风管430吹向外部。当切换至吸模式,电机轴23通过离合装置与第二转轴321动力连接,而与第一转轴311断开动力连接。电机22可带动第二风扇32旋转,从而把气流从风管430吸入。
如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仍然包括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第一风扇31为轴流风扇,第二风扇32为离心风扇。第一风扇31可移动地与第二风扇32配合。在吹模式下,作为轴流风扇的第一风扇31进行工作,并不与第二风扇32配合。而作为离心风扇的第二风扇32不工作。在吸模式下,第一风扇31移动至与第二风扇32配合的位置,从而使第二风扇31与第二风扇32一起工作。如图12所示,第二风扇32具有容纳腔40,第一风扇31可沿第一转轴311轴向移动。当第一风扇31收容于第二风扇32的容纳腔40,第一风扇31的叶片与第二风扇32的叶片对齐,组成混流叶片。在吹模式下,第一风扇31单独工作并产生气流,而第二风扇32并不工作。在吸模式下,在第一风扇31的叶片与第二风扇32的叶片组合形成混流风扇的叶片,使得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整体构成混流风扇。电机22驱动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一起工作,从而使得混流风扇旋转工作,产生气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其包括:
主体;
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具有提供旋转运动的电机轴;
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
吹风组件以及吸风组件,可连接至所述主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在吹模式下,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在吸模式下,所述吸风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离心风扇,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围绕第二转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吸管,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吸管的出口管,当所述吸管安装到所述主体上后,所述吸管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从所述吸管进入并从所述出口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吹风组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风组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择一地与所述电机轴动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吹风组件和所述吸风组件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口,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吹风组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使得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所述吸风组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风组件内,所述轴流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和所述离心风扇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沿所述电机轴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沿所述电机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电机的同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和用于操作所述离合器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操作地驱动所述离合器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机,同时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另外一个与所述电机断开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抵接件,所述吹风组件和所述吸风组件安装到所述主体时通过抵接件触发所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的离合装置,当操作所述电机正向或反向旋转时,所述离合装置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机,同时使所述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另外一个与所述电机断开连接。
16.一种吹风组件,可连接至吹吸装置,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主体和收容于所述主体内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吹风管、位于所述吹风管内的转轴、以及支撑于所述转轴的轴流风扇,当所述吹风组件连接所述吹吸装置时,所述轴流风扇可由所述电机驱动进行旋转。
17.一种吸风组件,可连接至吹吸装置,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主体和收容于所述主体内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吸风管、位于所述吸风管内的转轴、以及支撑于所述转轴的离心风扇,当所述吸风组件连接所述吹吸装置时,所述离心风扇可由所述电机驱动进行旋转。
18.一种吹吸装置,包括:
主体;
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具有提供旋转运动的电机轴;
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
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的吹吸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围绕第一转轴旋转产生从所述吹吸组件吹出的气流,所述离心风扇围绕第二转轴旋转产生从所述吹吸组件吸入的气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吹风管和吸风管。
20.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主体;
电机,位于所述主体内,具有提供旋转运动的电机轴;
风扇组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
连接所述主体的风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在吹模式下,所述轴流风扇旋转产生从所述风管吹出的气流,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旋转产生从所述风管吸入的气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不同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风管和所述主体的枢转装置,所述枢转装置可操作地带动所述风管相对所述主体移动至不同的连接位置。
CN201520087603.XU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Active CN204626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7603.XU CN204626304U (zh)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51004 2014-11-28
CN201420735100 2014-11-28
CN201520087603.XU CN204626304U (zh)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6304U true CN204626304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4302.XA Active CN105648958B (zh)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CN201520087603.XU Active CN204626304U (zh)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CN201510168614.5A Active CN106149603B (zh) 2014-11-28 2015-04-10 花园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04.1U Active CN205421123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179.4U Active CN205421121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68.1U Active CN205421124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271.0U Active CN205421122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70.9U Active CN205399327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4302.XA Active CN105648958B (zh) 2014-11-28 2015-02-06 吹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8614.5A Active CN106149603B (zh) 2014-11-28 2015-04-10 花园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04.1U Active CN205421123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179.4U Active CN205421121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68.1U Active CN205421124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271.0U Active CN205421122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N201520965370.9U Active CN205399327U (zh) 2014-11-28 2015-11-28 吹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0564895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759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105648958A (zh) * 2014-11-28 2016-06-0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10681209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975937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多功能清洗机
WO2022068085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头及具有其的便携可拆吹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799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及装配吹吸装置的方法
US11617312B2 (en) 2017-03-30 2023-04-04 Globe (jiangsu) Co., Ltd. Backpack tool apparatus
CN109386481B (zh) * 2017-08-02 2024-03-1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装置
CN212129013U (zh) * 2019-03-27 2020-1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0236444A (zh) * 2019-05-27 2019-09-17 艾斯美(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能自清洗过滤装置的吸尘器
CN110301862A (zh) * 2019-07-31 2019-10-08 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力产生装置和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139B (zh) * 2006-08-30 2011-01-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US7685673B2 (en) * 2006-12-05 2010-03-30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Manually guided blower
CN101322625B (zh) * 2007-06-14 2011-01-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JP5363958B2 (ja) * 2009-11-26 2013-12-11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携帯用ブロワ
FR2964987B1 (fr) * 2010-09-20 2012-10-05 Pellenc Sa Souffleur electroportatif.
DE102010046565A1 (de) * 2010-09-27 2012-03-2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Blasgerät
FR2973815B1 (fr) * 2011-04-07 2014-08-29 Pellenc Sa Souffleur electroportatif autonome a vitesse de sortie d'air modulable
CN103156548B (zh) * 2011-12-13 2015-08-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330079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唐进财 吹吸两用吸尘器及其风扇
CN103321171B (zh) * 2012-03-19 2015-09-0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2647045A (zh) * 2012-05-04 2012-08-22 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式吹吸机电机仓消音结构
CN103850206B (zh) * 2012-11-30 2016-12-2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3866725B (zh) * 2012-12-14 2016-12-2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3004484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 吹吸工具
CN105648958B (zh) * 2014-11-28 2019-03-0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759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105648958A (zh) * 2014-11-28 2016-06-0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105648958B (zh) * 2014-11-28 2019-03-0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US10722085B2 (en) 2014-11-28 2020-07-28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Blower/vacuum apparatus
CN10681209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975937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多功能清洗机
WO2022068085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头及具有其的便携可拆吹风装置
CN114319208A (zh) * 2020-09-29 2022-04-12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头及具有其的便携可拆吹风装置
CN114319208B (zh) * 2020-09-29 2023-07-18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头及具有其的便携可拆吹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9327U (zh) 2016-07-27
CN205421123U (zh) 2016-08-03
CN205421124U (zh) 2016-08-03
CN205421121U (zh) 2016-08-03
CN105648958A (zh) 2016-06-08
CN105648958B (zh) 2019-03-05
CN106149603A (zh) 2016-11-23
CN106149603B (zh) 2019-12-27
CN205421122U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6304U (zh) 吹吸装置
CN103866725B (zh) 吹吸机
EP3225741B1 (en) Blower/vacuum apparatus
CN101327109B (zh) 吹吸机
WO2016082799A1 (zh) 吹吸装置及装配吹吸装置的方法
CN201057999Y (zh) 吹吸机
WO2019114763A1 (zh) 吹吸机
CN201068560Y (zh) 吹吸机
CN103321171B (zh) 吹吸机
CN205134254U (zh) 吹风装置
CN101322625A (zh) 吹吸机
CN105586846B (zh) 吹吸机
CN111300223A (zh)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及打磨设备
CN201057998Y (zh) 吹吸机
CN114382040A (zh) 可旋转方向的两用途轴流式吹吸机
CN200981987Y (zh) 吹吸机
CN202851398U (zh) 一种吹吸风机
CN107419684B (zh) 一种吹吸机
CN106087825A (zh) 一种便携式吹吸机
CN207846313U (zh) 吹吸装置
CN109208519B (zh) 吹吸机
CN215170913U (zh) 一种便用型鼓风机
CN210013172U (zh) 吹吸机
CN214998378U (zh) 一种多风道离心风机
CN111336116A (zh) 吹吸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