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的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及具有可拆卸式车厢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厢都是固定式车厢,即车厢的长度尺寸不可变,这种车辆特别是对于货车来说存在以下缺陷:1. 对于货车来说,一般车厢较长,当车辆空载时,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增加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增加汽车耗油量;2.整体式的车厢结构无法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当需要装载较长的货物或需要装载更多货物时,无法将车厢加长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当要求装载不多且货物较短时,无法将车厢内长减短部份来满足需求;3.当整车长度与公告尺寸不一致或有偏差时,无法通过调节车厢的长度来满足公告及法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2608910U公开一种长度可调的汽车车厢,其在主车厢体上装配一个可拉出或推进的后车厢。在主车厢体下面,主车厢体底板上的定位滑膛内,安装两个伸缩拉杆,在伸缩拉杆的前端头有定位拉杆帽,将伸缩拉杆后端头与后车轮B主轴连接固定在一起。在定位滑膛座上,设一个定位螺孔,在伸缩拉杆上,设若干相同尺寸长度的定位槽,通过定位螺丝把伸缩拉杆紧固在定位滑膛座上。根据需要车厢长度,可任意调节伸缩拉杆来改变车厢长度。该专利的车厢实现了长度调节,但是其通过调节伸缩拉杆实现后车厢相对主车厢体前后滑动,对于体积较大的后车厢,这种结构导致调节较为费力,并且上述结构的车厢强度较差,不能装载较重的货物。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可拆卸式车厢结构强度较差,调节费力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好,调节省力的可拆卸式车厢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包括主车厢以及与所述主车厢可拆卸连接的后车厢,所述主车厢包括前底板,设置于前底板上的前底板连接边横梁及前纵梁,所述后车厢包括后底板,设置于后底板上的后底板连接边横梁及后纵梁,其中,所述前底板连接边横梁与所述后底板连接边横梁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后纵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后纵梁分别设置两根,且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后纵梁之间通过连接中梁总成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连接中梁总成整体呈工字型,其包括连接中梁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中梁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后纵梁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后纵梁为槽钢,所述连接部包括伸入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后纵梁的槽口内部的U型钢以及与所述U型钢固定连接并封闭所述槽钢开口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板面与所述连接中梁焊接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前底板与所述后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安装总成,所述立柱安装总成包括与所述前底板连接边横梁固定连接的前立柱总成,以及与所述后底板连接边横梁固定连接的后立柱总成,所述前立柱总成与所述后立柱总成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前立柱总成由两个槽口相对设置的U型钢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后立柱总成由U型钢及封闭其槽口的钢板固定连接而成,且所述钢板的板面延伸至所述U型钢的外侧,所述前立柱总成与所述钢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柱安装总成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后板总成。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立柱安装总成与所述后板总成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吊耳连接,其中,所述吊耳包括与所述后立柱总成固定连接的吊耳主体,以及与所述后板总成固定连接的吊耳支臂,所述吊耳主体与所述吊耳支臂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车厢中,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可拆卸式车厢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车厢中,主车厢包括前底板,设置于前底板上的前底板连接边横梁及前纵梁,后车厢包括后底板,设置于后底板上的后底板连接边横梁及后纵梁,其中,所述前底板连接边横梁与所述后底板连接边横梁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后纵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装载较长的货物时,将主车厢与后车厢连接起来;当货物较短或空载运行时,将后车厢从主车厢上拆除即可。该车厢通过将后车厢与主车厢上的具有承重能力的连接横梁和纵梁进行可拆卸连接,整体的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可以使拆装更加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车厢中,设置至少两根纵梁,且纵梁之间通过连接中梁总成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中梁总成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加长后车厢的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车厢中,前底板与后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安装总成,立柱安装总成包括与前底板连接边横梁固定连接的前立柱总成,以及与后底板连接边横梁固定连接的后立柱总成,所述前立柱总成与所述后立柱总成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其进一步提高了该可拆卸式车厢的结构强度,整体采用螺栓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可靠,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车厢的俯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车厢的侧视图;
图3 是连接中梁总成与前/后纵梁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 是连接中梁总成与前/后纵梁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5 是立柱安装总成的主视图;
图6 是立柱安装总成的俯视图;
图7 是前立柱总成的主视图;
图8 是前立柱总成的俯视图;
图9 是后立柱总成的主视图;
图10 是后立柱总成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主车厢,2-后车厢,11-前底板,12-前底板连接边横梁,13-前纵梁,21-后底板,22-后底板连接边横梁,23-后纵梁,3-连接中梁总成,31-连接中梁,32-连接部,321-连接板,4-立柱安装总成,41-前立柱总成,42-后立柱总成,421-钢板,5-后板总成,6-吊耳,61-吊耳主体,62-吊耳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方向与车辆的行驶的前后方向对应,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拆卸式车厢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主车厢1以及与所述主车厢1可拆卸连接的后车厢2,所述主车厢1包括前底板11,设置于前底板11上的前底板连接边横梁12及前纵梁13,所述后车厢2包括后底板21,设置于后底板21上的后底板连接边横梁22及后纵梁23,其中,所述前底板连接边横梁12与所述后底板连接边横梁22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纵梁13与所述后纵梁23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装载较长的货物时,将主车厢1与后车厢2连接起来;当货物较短或空载运行时,将后车厢2从主车厢1上拆除即可。该车厢通过将后车厢2与主车厢1上的具有承重能力的连接横梁和纵梁进行可拆卸连接,整体的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可以使拆装更加简单方便。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前纵梁13及所述后纵梁23分别设置两根,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纵梁13与所述后纵梁23之间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中梁总成3。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连接中梁总成3整体呈工字型,其包括连接中梁31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中梁31两端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前纵梁13及所述后纵梁2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更具体地,所述前纵梁13及所述后纵梁23为槽钢,所述连接部32包括伸入所述前纵梁13及所述后纵梁23的槽口内部的U型钢以及与所述U型钢固定连接并封闭所述槽钢开口的连接板321,所述连接板321的另一端板面与所述连接中梁31焊接连接。
作为其他可以实施的方式,所述前纵梁13及所述后纵梁23为方型钢,所述连接部32为与所述方型钢连接的连接钢板。
作为其他可以实施的方式,所述前/后纵梁可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为一个或多个,连接前/后纵梁的连接件为通过紧固件与两者直接连接的钢板。
所述前底板11与所述后底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安装总成4,如图5、图6所示,所述立柱安装总成4包括与所述前底板连接边横梁12固定连接的前立柱总成41,以及与所述后底板连接边横梁22固定连接的后立柱总成42,所述前立柱总成41与所述后立柱总成4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本实施方式上述固定连接采用的是焊接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另外,为了使后车厢与车厢主体装卸方便,该立柱安装总成4位于车厢的后侧,并没有贯穿于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
具体地,如图7、图8所示,所述前立柱总成41由两个槽口相对设置的U型钢固定连接而成,作为其他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该前立柱总成41可以为方型钢。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后立柱总成42由U型钢及封闭其槽口的钢板421固定连接而成,且所述钢板421的板面延伸至所述U型钢的外侧,所述前立柱总成41与所述钢板421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为了使车厢整体比较美观,上述前立柱总成41的宽度与后立柱总成42中的U型钢宽度相等。
如图2所示,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柱安装总成4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后板总成5。
具体地,所述立柱安装总成4与所述后板总成5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吊耳6连接,其中,所述吊耳6包括与所述后立柱总成42固定连接的吊耳主体61,以及与所述后板总成5固定连接的吊耳支臂62,所述吊耳主体61与所述吊耳支臂6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紧固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可拆卸式车厢的车辆特别是一种货车车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