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8936U - 发舱纵梁 - Google Patents

发舱纵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8936U
CN204488936U CN201520124563.1U CN201520124563U CN204488936U CN 204488936 U CN204488936 U CN 204488936U CN 201520124563 U CN201520124563 U CN 201520124563U CN 204488936 U CN204488936 U CN 204488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groove
erecting frame
breach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45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建伟
李华伟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1245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8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8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8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舱纵梁,其在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当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纵梁本体在第一凹槽处发生折弯,从而可以达到溃缩吸能的作用,进而提升了发舱纵梁的碰撞性能,并对座舱内人员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发舱纵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领域,特别是一种发舱纵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能。车体是整个汽车车身的骨架,车体的结构对碰撞安全性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车体中对碰撞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发舱纵梁,该发舱纵梁是最容易受到直接碰撞的部分,对车内的人具有直接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通过增加发舱纵梁料厚的方式来提升发舱纵梁的强度,以达到对座舱内人员保护的目的。但是,由于车辆在碰撞过程中发舱纵梁发生的都是刚性碰撞,这样一来,发舱纵梁很容易发生折断,无法对座舱内人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溃缩吸能功能,可对座舱内人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的发舱纵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舱纵梁,包括纵梁本体,该纵梁本体上固装有第一悬置安装架和第二悬置安装架,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该纵梁本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该纵梁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且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舱纵梁,其在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当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纵梁本体在第一凹槽处发生折弯,从而可以达到溃缩吸能的作用,进而提升了发舱纵梁的碰撞性能,并对座舱内人员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舱纵梁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舱纵梁的爆炸图。
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为:1纵梁本体、2第一悬置安装架、3第二悬置安装架、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第一缺口、8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舱纵梁,包括纵梁本体1,该纵梁本体1上固装有第一悬置安装架2和第二悬置安装架3,纵梁本体1上、位于第一悬置安装架2和第二悬置安装架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4,该第一凹槽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纵梁本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当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纵梁本体1在第一凹槽处发生折弯,该纵梁本体1的弯折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纵梁本体1的折弯可以达到溃缩吸能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发舱纵梁的碰撞性能,并对座舱内人员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纵梁本体1溃缩吸能的效用,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纵梁本体1上、位于该纵梁本体1的一端和第一悬置安装架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凹槽5,纵梁本体1上、位于该纵梁本体1的另一端和第二悬置安装架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凹槽6,该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纵梁本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宽度相等,第一凹槽4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5的宽度。纵梁本体1在第一凹槽处发生折弯后,随着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的延伸,纵梁本体1在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处继续发生折弯,进一步溃缩吸能。
在保证纵梁本体1的强度的前提下,为了给纵梁本体1减重,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图2所示,优选地,纵梁本体1上、位于第一悬置安装架2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7,纵梁本体1上、位于第二悬置安装架3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8,该第一缺口7和第二缺口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纵梁本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缺口7和第二缺口8的宽度相等,第一缺口7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5的宽度,且该第一缺口7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4的宽度。第一缺口7和第二缺口8这一宽度设计,其目的在于,随着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的延伸,当第一悬置安装架2和第二悬置安装架3脱落后,纵梁本体1可以在第一缺口7和第二缺口8处进一步发生折弯,再一步的溃缩吸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发舱纵梁的碰撞性能,并对座舱内人员起到了更好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指导思想轻易提出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发舱纵梁,包括纵梁本体,该纵梁本体上固装有第一悬置安装架和第二悬置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该纵梁本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该纵梁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下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且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
CN201520124563.1U 2015-03-03 2015-03-03 发舱纵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4563.1U CN204488936U (zh) 2015-03-03 2015-03-03 发舱纵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4563.1U CN204488936U (zh) 2015-03-03 2015-03-03 发舱纵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8936U true CN204488936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456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936U (zh) 2015-03-03 2015-03-03 发舱纵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89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437A (zh) * 2016-06-28 2016-10-2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CN108275209A (zh) * 2018-01-30 2018-07-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舱室的搭接结构
CN109109976A (zh) * 2018-08-29 2019-01-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身框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437A (zh) * 2016-06-28 2016-10-2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CN106043437B (zh) * 2016-06-28 2019-12-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CN108275209A (zh) * 2018-01-30 2018-07-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舱室的搭接结构
CN109109976A (zh) * 2018-08-29 2019-01-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身框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8936U (zh) 发舱纵梁
CN205706103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
CN104354662A (zh) 预伸出多级减震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CN203958312U (zh) 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及新能源汽车
CN110159157A (zh) 一种防撞型地铁屏蔽门
CN201989862U (zh) 微型轿车前地板结构
CN205854069U (zh) 一种汽车防撞架
CN202806637U (zh) 一种客车防撞装置
CN103434467A (zh) 汽车保险杠
CN202593650U (zh) 汽车前座椅横梁总成
CN205220588U (zh) 一种车辆缓冲结构
CN205615453U (zh) 具备缓冲功能的防撞钢梁结构
CN203805831U (zh) 一种汽车溃缩吸能式安全结构
CN204309908U (zh) 一种发动机装饰罩支架
CN104386010A (zh) 复合减震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CN204527326U (zh) 一种前纵梁结构
CN202414927U (zh) 一种高速电梯钢索补偿结构
CN203332227U (zh) 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
CN210852008U (zh) 一种全景天窗固定加强板
CN201784686U (zh) 一种汽车纵梁的侧板
CN202847618U (zh) 发动机防护装置
CN202703694U (zh) 一种车用铝型材
CN208802047U (zh) 车身后部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04383375U (zh) 汽车防撞梁
CN207000382U (zh) 一种前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