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1227U -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1227U
CN204441227U CN201420390850.2U CN201420390850U CN204441227U CN 204441227 U CN204441227 U CN 204441227U CN 201420390850 U CN201420390850 U CN 201420390850U CN 204441227 U CN204441227 U CN 204441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bobbin
plunger
permanent magnet
sid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08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野惠太
森贡
高桥和希
甲斐孝幸
塚本龙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1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12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H01F7/1615Armatures or 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having permanen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01H71/32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 H01H71/321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active magnetic elements
    • H01H71/322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active magnetic elements with plunger typ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01F2007/083External yoke surrounding the coil bobbin, e.g. made of bent magnetic she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磁轭配置有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中央侧磁轭体、永磁铁侧磁轭体而构成,其中,在磁轭的内部空间中收容所述线圈架、所述电磁线圈、所述传递轭、所述永磁铁,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位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1线圈架框体侧,并具有与所述线圈架的通孔连通的通孔,所述中央侧磁轭体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向所述永磁铁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从所述中央侧磁轭体向所述线圈架的通孔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所述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形成磁轭闭合部。

Description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为例如配线用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电路断路器的跳闸装置而使用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配线用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电路断路器的结构如下:在该电路断路器所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短路或者漏电等时,跳闸机构基于检测到短路或者漏电等而产生的跳闸信号,自动地跳闸并将上述的电路切断。上述电路断路器具有释放型电磁铁装置,该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具有基于跳闸信号而通电的电磁线圈、以及在该电磁线圈通电时被释放而进行移动的柱塞,通过该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柱塞的移动使跳闸机构跳闸而切断电路。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由电磁线圈、磁轭、永磁铁、柱塞以及释放弹簧等构成。柱塞通过永磁铁而吸附并保持在磁轭上,但同时,释放弹簧向将吸附解除的方向预紧。在通常状况下,由于永磁铁的吸引力超过释放弹簧的预紧力,因此柱塞被吸附保持,但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以减弱永磁铁的磁力的极性在电磁线圈上流过电流,如果吸引力小于释放弹簧的预紧力,则柱塞利用释放弹簧的力而与磁轭分离,进行电路断路器的跳闸动作。
当前,作为在电路断路器中使用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图18中进行了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利用端部磁轭将主磁轭的开口端闭塞。基于图18的剖面图对上述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8中,磁轭1由下述部分构成:底部侧磁轭体1a,其保持永磁铁2;主磁轭1c,其从该底部侧磁轭体1a弯折并具有开口端1b;以及端部磁轭1d,其对主磁轭1c的开口端1b进行闭塞。通过在底部侧磁轭体1a和主磁轭1c内收容永磁铁2、传递轭3、线圈架5和第1插入管6之后,利用端部磁轭1d将主磁轭1c的开口端1b闭塞,从而由端部磁轭1d、主磁轭1c、底部侧磁轭体1a构成磁轭1,其中,线圈架5在中央部5a具有通孔5b,在第1线圈架框体5c和第2线圈架框体5d之间的所述中央部5a的外周面安装电磁线圈4,第1插入管6插入至线圈架5的通孔5b中。
在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的内周侧形成切槽部5e,第1插入管6的一侧6a向径向外侧弯折而与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的切槽部5e卡合,使得第1插入管6不会从线圈架5脱落。第1插入管6的另一侧6b以与线圈架5的第1线圈架框体5c相比不会向轴向外侧伸出的方式进行配置。
在端部磁轭1d的中央部设置有轴衬部1d2,其具有与第1插入管6的内径为相同直径或者稍大直径的通孔1d1。将柱塞7从其一侧7a插入至端部磁轭1d的轴衬部1d2的通孔1d1、第1插入管6的内周侧,柱塞7的第1插入部7b可沿轴向在第1插入管6内移动。
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位于端部磁轭1d的轴衬部1d2的通孔1d1中,其直径构成为比第1插入部7b的直径小的直径。柱塞7的另一侧7d的直径构成为比第2插入部7c直径更小的直径。在柱塞7的另一侧7d和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之间构成有台阶部7e。在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的外周面嵌合插入第2插入管8,形成为可沿轴向在端部磁轭1d的轴衬部1d2的通孔1d1内移动。
第2插入管8的一侧8a在柱塞7的一侧7a利用永磁铁2的吸引力而与传递轭3抵接时,处于不与第1插入管6的另一侧6b抵接的位置处,并且,第2插入管8的另一侧8b以沿着在柱塞7的另一侧7d和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之间所构成的台阶部7e的方式向柱塞7的另一侧7d的外周面侧弯折。
板9配置在柱塞7的另一侧7d的轴端部侧并由固定支撑体10进行固定,利用在板9和以沿着柱塞7的台阶部7e的方式弯折而成的第2插入管8的另一侧8b之间嵌合插入至柱塞7的另一侧7d上的板弹簧11的弹簧力,将板9按压并固定在固定支撑体10上。
释放弹簧12在板9和磁轭1的端部磁轭1d之间配置在端部磁轭1d的轴衬部1d2外周侧,释放弹簧12配置为在柱塞7的一侧7a受到永磁铁2的吸引力而与传递轭3抵接时,维持使柱塞7与传递轭3分离的预紧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24898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磁轭1由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这两部分构成,端部磁轭1d设置有轴衬部1d2,该轴衬部1d2具有通孔1d1,存在如下问题,即,部件数量增加,并且如果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通过铆接等接合,则难以对在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的接合部产生的磁阻进行管理,释放特性不稳定。
另外,柱塞7由第1插入部7b、具有比该第1插入部7b的直径小的直径的第2插入部7c、以及具有比该第2插入部7c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另一侧7d这样的3个等级的直径构成,存在形成复杂形状的问题。
另外,用于使柱塞7插入的管,由插入至线圈架5的通孔5b中的第1插入管6、和嵌合插入至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的外周面处的第2插入管8这2个管构成,存在如下问题:部件数量增加,并且会形成具有如下构造的复杂形状,该构造为使第1插入管6的一侧6a向径向外侧弯折而与在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形成的切槽部5e卡合,第1插入管6不会从线圈架5脱离。
如上所述,由于是部件数量较多的结构并且形成复杂的形状,因此在它们的组装作业时需要很多的工作量和劳力,存在组装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
另外,永磁铁2和传递轭3的定位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即,将传递轭3卡合在从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稍微向磁轭1的底部侧磁轭体1a侧凸出的凸出部5f内,但凸出部5f仅向磁轭1的底部侧磁轭体1a侧稍微凸出,很难说是稳定且可靠地进行永磁铁2和传递轭3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稳定的释放特性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另外,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削减部件数量而简化组装作业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具有:线圈架,其在中央部具有通孔,在第1线圈架框体和第2线圈架框体之间的所述中央部的外周面安装电磁线圈;传递轭,其配置在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2线圈架框体侧;永磁铁,其配置在所述传递轭上;磁轭,其在内部空间中收容所述线圈架、所述电磁线圈、所述传递轭、所述永磁铁;插入管,其插入至所述线圈架的所述通孔中;柱塞,其插入至所述插入管的内周,向与所述传递轭抵接、分离的方向移动;以及释放弹簧,其将所述柱塞向与所述传递轭分离的方向预紧,所述柱塞利用所述永磁铁的吸引力而保持在与所述传递轭抵接的位置处,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永磁铁的吸引力减小,利用所述释放弹簧的预紧力向与所述传递轭分离的方向释放,在该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所述磁轭配置有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中央侧磁轭体、永磁铁侧磁轭体而构成,其中,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位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1线圈架框体侧,并具有与所述线圈架的通孔连通的通孔,所述中央侧磁轭体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向所述永磁铁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从所述中央侧磁轭体向所述线圈架的通孔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所述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形成磁轭闭合部。
另外,所述磁轭是将单一的板加工成矩形而成的,在与所述永磁铁抵接的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的两端面的位置处形成有所述磁轭闭合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通过配置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中央侧磁轭体、永磁铁侧磁轭体而构成磁轭,从而能够得到可获得稳定的释放特性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中,磁轭在内部空间中收容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位于线圈架的第1线圈架框体侧,并具有与线圈架的通孔连通的通孔,中央侧磁轭体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向永磁铁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永磁铁侧磁轭体从中央侧磁轭体向线圈架的通孔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形成磁轭闭合部。
另外,能够得到可实现削减部件数量而简化组装作业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分解展开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组装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的组装体、传递轭和永磁铁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和永磁铁的组装体收容在磁轭中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和永磁铁的组装体收容在磁轭中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和磁轭的组装体中收容插入管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和磁轭的组装体中收容插入管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磁轭和插入管的组装体中收容柱塞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柱塞的分解展开斜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柱塞和固定支撑体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磁轭和插入管的组装体中收容柱塞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图18是表示现有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图1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分解展开斜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组装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和电磁线圈的组装体、传递轭和永磁铁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和永磁铁的组装体收容在磁轭中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8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和永磁铁的组装体收容在磁轭中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和磁轭的组装体中收容插入管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0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和磁轭的组装体中收容插入管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磁轭和插入管的组装体中收容柱塞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柱塞的分解展开斜视图。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柱塞和固定支撑体的斜视图。图1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线圈架、电磁线圈、传递轭、永磁铁、磁轭和插入管的组装体中收容柱塞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在上述各图中,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101配置有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中央侧磁轭体101b、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而构成,其中,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位于线圈架102的第1线圈架框体102c侧,具有通孔101a1,该通孔101a1与在线圈架102的中央部102b形成的通孔102a连通,并构成为与该通孔102a大致相同的直径,中央侧磁轭体101b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向永磁铁103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从中央侧磁轭体101b向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101c1形成磁轭闭合部101d。即,磁轭101构成为,通过将单一的板弯折加工成矩形而成,在与永磁铁103抵接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的位置处形成有磁轭闭合部101d。例示出了磁轭闭合部101d在与后述的柱塞10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例如直线地设置的情况。
在线圈架102的第1线圈架框体102c和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之间的中央部102b的外周面安装电磁线圈104。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上设置有围绕部102d1,该围绕部102d1以与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之间留有极小的空隙的方式而延伸,通过在该围绕部102d1内收容由磁性材料构成的传递轭105而进行定位,定位在传递轭105上的永磁铁103也通过传递轭105的定位而定位在围绕部102d1内。
在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以及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中插入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插入管106,插入管106的一侧106a延伸至不与传递轭105抵接的位置,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体,该结构体在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外侧形成支承座106b1,该支承座106b1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相比伸长至径向外侧,对后述的释放弹簧111进行支承。
构成为,向插入管106的内周插入柱塞107的插入部107a,柱塞107在插入管106内向与传递轭105抵接、分离的方向移动,柱塞107的一侧107b与传递轭105抵接、分离。在柱塞107的插入部107a的位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外侧的部位配置有直径比该插入部107a的直径小的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在柱塞107的插入部107a和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之间构成有台阶部107d。
板108配置在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的轴端部侧并利用固定支撑体109进行固定,利用在板108和柱塞107的台阶部107d之间嵌合插入至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上的板弹簧110的弹簧力,将板108按压并固定至固定支撑体109上。
释放弹簧111在板108和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的支承座106b1之间配置在柱塞107的位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外侧的插入部107a的外周侧,释放弹簧111配置为在柱塞107的一侧107b受到永磁铁103的吸引力而与传递轭105抵接时,维持使柱塞107与传递轭105分离的预紧力。
接下来,对按照以上方式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通过电路断路器(未图示)的复位操作,将柱塞107配置在复位位置后的状态。此时,永磁铁103的磁通如磁通路径X所示,从N极经由传递轭105、柱塞107、插入管106、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中央侧磁轭体101b、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而返回S极。如果将永磁铁103的吸引力设为Fm,将释放弹簧111的预紧力设为Fs,则柱塞107以Fm-Fs的力而受到传递轭105的吸引。即,图1示出了柱塞107的一侧107b受到永磁铁103的吸引力而与传递轭105抵接的状态,形成有由永磁铁103产生的磁通回路X。永磁铁103的吸引力是比释放弹簧111的预紧力大的吸引力,柱塞107受到永磁铁103的吸引力而吸附并保持在传递轭105上。
如果电路断路器(未图示)检测出短路、漏电,电磁线圈104基于跳闸信号而通电,则如磁通回路Y所示,经由柱塞107、传递轭105、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中央侧磁轭体101b、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插入管106而返回至柱塞107。这样,以抵消永磁铁103的吸引力的方式产生磁通。并且,如果永磁铁103的吸引力Fm变得小于释放弹簧111的预紧力Fs,则柱塞107受到释放弹簧111的预紧力Fs而与传递轭105分离,在图1的纸面上向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外侧上部侧凸出移动,未图示的跳闸机构进行电路的跳闸。
利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能够解决下述问题,即,如上述现有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那样,磁轭101由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这两部分构成,端部磁轭1d设置有轴衬部1d2,该轴衬部1d2具有通孔1d1,难以对在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的接合部产生的磁阻进行管理,释放特性不稳定。
本实施方式1中的磁轭101是将单一的板加工成矩形而成的,配置有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中央侧磁轭体101b、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而构成,其中,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位于线圈架102的第1线圈架框体102c侧,具有通孔101a1,该通孔101a1与在线圈架102的中央部102b形成的通孔102a连通,并构成为与该通孔102a大致相同的直径,中央侧磁轭体101b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向永磁铁103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从中央侧磁轭体101b向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101c1形成磁轭闭合部101d。即,磁轭101是将单一的板弯折加工成矩形而成的,构成为在与永磁铁103抵接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的位置处形成有磁轭闭合部101d,由于能够去除在上述现有结构的接合部中产生的镀敷膜厚、空隙,并显著地减少磁通的变动,因此能够确保稳定的释放特性。
另外,柱塞107由插入部107a和另一侧107c这样的2个等级的直径构成,不是如上述现有结构那样,由第1插入部7b、具有比该第1插入部7b的直径小的直径的第2插入部7c、以及具有比该第2插入部7c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另一侧7d这样的3个等级的直径构成,能够形成简单的形状。
另外,插入管106插入至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以及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中,插入管106的一侧106a延伸至不与传递轭105抵接的位置,没有经过任何弯折加工,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形成为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在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外侧形成支承座106b1,该支承座106b1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相比伸长至径向外侧,对释放弹簧111进行支承,因此不是如上述现有结构那样,由插入至线圈架5的通孔5b中的第1插入管6、和嵌合插入至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的外周面处的第2插入管8这2个管构成,而且,也不是形成使第1插入管6的一侧6a向径向外侧弯折而与在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形成的切槽部5e卡合,第1插入管6不会从线圈架5脱落这一结构的复杂形状,能够形成简单构造的一个结构体,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实现简单的组装。
另外,使插入管106插入至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和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中,能够抑制磁轭101与线圈架102的位置偏差。
另外,插入管106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确保磁轭101和柱塞107的磁间隙,因此具有作为柱塞引导部的功能。
另外,关于插入管106的固定,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在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外侧设置有支承座106b1,该支承座106b1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相比伸长至径向外侧,对释放弹簧111进行支承,利用释放弹簧111的预紧力而将插入管106按压并定位于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上,因此不需要粘接等的作业,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化。
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形成简单的形状,因此不需要很多的工作量和劳力就能够完成它们的组装作业,能够进行简单的组装作业,能够在短时间简单地进行组装作业。
另外,关于永磁铁103和传递轭105的定位,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上设置有围绕部102d1,该围绕部102d1以与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之间留有极小的空隙的方式而延伸,仅通过在该围绕部102d1内收容由磁性材料构成的传递轭105以及定位在传递轭105上的永磁铁103,就能够进行稳定且可靠的定位。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整体的分解展开斜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磁轭101的斜视图,磁轭101是将单一的板加工成矩形而形成的,并由下述部分构成: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其具有通孔101a1;中央侧磁轭体101b,其从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向永磁铁103侧分别进行了弯折;以及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其向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101c1形成磁轭闭合部101d。
如上所述,由于将单一的板加工成矩形而形成磁轭101,因此相对于上述现有结构那样磁轭1由主磁轭1c和端部磁轭1d这两部分构成,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由于不存在接合部因此没有磁阻,能够使释放特性稳定,其中,主磁轭1c从底部侧磁轭体1a弯折并具有开口端1b,端部磁轭1d将该主磁轭1c的开口端1b闭塞。
首先,如图5所示,将电磁线圈104安装在线圈架102的第1线圈架框体102c和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之间的中央部102b的外周面。如图6所示,在安装有电磁线圈104的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上所设置的围绕部102d1内,收容传递轭105而进行传递轭105的定位,将永磁铁103安装在传递轭105的凹部而进行定位。仅通过将这些传递轭105和永磁铁103收容于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上设置的围绕部102d1内,就能够稳定地进行可靠且简单的定位。另外,传递轭105通过安装螺钉112而保持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的围绕部102d1中。
这样,通过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设置有用于收容传递轭105和永磁铁103全体的围绕部102d1,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可靠且简单的传递轭105和永磁铁103的定位。另外,不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的通孔102a侧形成上述现有结构所示的切槽部5e,而是形成简单的构造。
接下来,如图7及图8所示,将在设置于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上的围绕部102d1内收容有传递轭105和永磁铁103而形成的组装体,从磁轭101的开口部插入至该磁轭101的空间内,插入至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与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一致的位置为止。
这样,由于在线圈架102的第2线圈架框体102d的通孔102a侧未形成如上述现有结构那样的切槽部5e,因此不会如现有结构那样形成使第1插入管6的一侧6a向径向外侧弯折而与在线圈架5的第2线圈架框体5d形成的切槽部5e卡合,第1插入管6不会从线圈架5脱落这一构造的复杂形状,而是形成为极其简单的构造,组装性也简单。
并且,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将插入管106从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外侧,从该插入管106的一侧106a开始依次插入至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使插入管106的向径向外侧伸长的另一侧106b与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抵接。
这样,仅仅是将一个插入管106从该插入管106的一侧106a开始插入至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的通孔101a1、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直至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与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抵接为止,与上述现有结构所示的由插入至线圈架5的通孔5b中的第1插入管6、和在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的外周面嵌合插入的第2插入管8这2个管构成的结构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
另外,如上述现有结构所示,第1插入管6向线圈架102的通孔102a插入而固定的构造是比较复杂的,且第2插入管8向柱塞7的第2插入部7c的外周面的嵌入也是比较复杂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仅仅是将1个插入管106插入至该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与磁轭101的柱塞贯通侧磁轭体101a抵接为止,能够进行极其简单的插入作业。此外,插入管106的一侧106a不会如现有结构那样向径向外侧弯折,仅仅是隔着规定距离与传递轭3相对,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因此形成简单的构造。
并且,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嵌合插入板弹簧110,使该柱塞107的另一侧107c的前端部插入至板108的通孔108a,在利用固定支撑体109将板108、板弹簧110固定在柱塞107上后,在该柱塞107上嵌合插入释放弹簧111,从柱塞107的一侧107b插入至插入管106内,柱塞107的插入部107a插入至插入管106内,由此,释放弹簧111在插入管106的另一侧106b即支承座106b1与板108之间以具有规定的预紧力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柱塞107由插入部107a和另一侧107c这样的2个等级的直径构成,不会如现有结构那样柱塞7由第1插入部7b、具有比该第1插入部7b的直径小的直径的第2插入部7c、以及具有比该第2插入部7c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另一侧7d这样的3个等级的直径构成,形成简单的形状。而且,不存在如上述现有结构那样的第2插入部7c,并且也不存在设置在该第2插入部7c上的第2插入管8,因此,能够形成极其简单的构造。
此外,向永磁铁103的磁化是在图10所示的组装体的状态、或者图14所示的组装体的状态中的任意状态下进行的,柱塞107受到永磁铁103的吸引力而吸附并保持在传递轭105上。
如上所述,通过简化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各部件的结构并削减部件数量,从而不需要很多的工作量和劳力就能够完成它们的组装作业,能够进行简单的组装作业,能够在短时间简单地进行组装作业。
实施方式2
基于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的位置处形成的磁轭闭合部101d,在与柱塞10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例如直线地设置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针对在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的位置处形成的磁轭闭合部101e,采用了设置有用于彼此卡合的凹凸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2中,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e是将三角形状的凸部和三角形状的凹部彼此卡合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提高磁特性。
实施方式3
基于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对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e是将三角形状的凸部和三角形状的凹部彼此卡合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该实施方式3中,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f是将四方形状的凸部和四方形状的凹部彼此卡合的结构,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基于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中的磁轭的斜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的位置处形成的磁轭闭合部101d,在与柱塞10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例如直线地设置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如上所述形成为矩形的磁轭101如果在成型后施加外力,则容易挠曲,因此有可能导致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d打开而对磁特性造成影响。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的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e是使三角形状的凸部和三角形状的凹部彼此卡合,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的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f是使四方形状的凸部和四方形状的凹部彼此卡合,即使这些磁轭闭合部101e、101f打开,也能够维持凹凸卡合,因此能够抑制对磁特性的影响。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通过使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g的形状以楔入配合的方式而进行凹凸卡合,从而形成为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g不变形且不打开的构造。即,构成为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的两端面101c1中的凸前端部的尺寸比凸根部的尺寸大,两端面101c1中的凹前端部的尺寸比凹根部的尺寸小。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g的凹凸卡合是将凸前端部与凹根部卡合,将凸根部与凹前端部卡合。这样,由于构成有两端面101c1,因此通过弯折磁轭101的永磁铁侧磁轭体101c而使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g的凹凸卡合,从而能够阻止磁轭101的磁轭闭合部101g打开,不会对磁特性造成任何影响。
如上所述,磁轭是将单一的板弯折加工成矩形而成的,构成为在与永磁铁抵接的永磁铁侧磁轭体的两端面的位置处形成磁轭闭合部,磁轭的磁轭闭合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也能够形成其他的磁轭闭合部的形状。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该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能够将各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或者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省略。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适于实现能够得到稳定的释放特性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Claims (7)

1.一种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具有:线圈架,其在中央部具有通孔,在第1线圈架框体和第2线圈架框体之间的所述中央部的外周面安装电磁线圈;传递轭,其配置在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2线圈架框体侧;永磁铁,其配置在所述传递轭上;磁轭,其在内部空间中收容所述线圈架、所述电磁线圈、所述传递轭、所述永磁铁;插入管,其插入至所述线圈架的所述通孔中;柱塞,其插入至所述插入管的内周,向与所述传递轭抵接、分离的方向移动;以及释放弹簧,其将所述柱塞向与所述传递轭分离的方向预紧,所述柱塞利用所述永磁铁的吸引力而保持在与所述传递轭抵接的位置处,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永磁铁的吸引力减小,利用所述释放弹簧的预紧力向与所述传递轭分离的方向释放,
该释放型电磁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配置有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中央侧磁轭体、永磁铁侧磁轭体而构成,其中,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位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1线圈架框体侧,并具有与所述线圈架的通孔连通的通孔,所述中央侧磁轭体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向所述永磁铁侧分别进行了弯折,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从所述中央侧磁轭体向所述线圈架的通孔中心侧分别弯折而与所述永磁铁抵接,并且两端面形成磁轭闭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是将单一的板加工成矩形而成的,在与所述永磁铁抵接的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的两端面的位置处形成有所述磁轭闭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管插入至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线圈架的所述通孔中,一侧向所述传递轭侧延伸,另一侧在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外侧形成支承座,该支承座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所述通孔相比伸长至径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外侧插入至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线圈架的所述通孔中,并具有对所述磁轭与所述线圈架的偏差进行校正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弹簧保持在所述插入管的另一侧的所述支承座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外侧插入至所述柱塞贯通侧磁轭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线圈架的所述通孔中,并具有对所述磁轭与所述线圈架的偏差进行校正的构造,
所述释放弹簧保持在所述插入管的另一侧的所述支承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磁轭的所述永磁铁侧磁轭体的两端面处的所述磁轭闭合部,具有彼此卡合的凹凸。
CN201420390850.2U 2014-04-03 2014-07-15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12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4/059858 2014-04-03
PCT/JP2014/059858 WO2015151259A1 (ja) 2014-04-03 2014-04-03 釈放形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1227U true CN204441227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90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085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1227U (zh) 2014-04-03 2014-07-15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CN201410336121.3A Active CN104979143B (zh) 2014-04-03 2014-07-15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121.3A Active CN104979143B (zh) 2014-04-03 2014-07-15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128523B1 (zh)
JP (1) JP6138349B2 (zh)
KR (1) KR101838422B1 (zh)
CN (2) CN204441227U (zh)
TW (1) TWI533348B (zh)
WO (1) WO20151512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14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75164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的磁保持脱扣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3157B (zh) * 2015-12-25 2018-02-2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模块
AU2017250086A1 (en) 2016-04-11 2018-09-20 Clexio Biosciences Ltd. Deuterated ketamine derivatives
FR3084772B1 (fr) * 2018-08-01 2021-06-18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Actionneur electromagnetique et appareil de commutation electrique comportant cet actionn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7306Y2 (zh) * 1972-07-21 1978-07-11
JPS596503A (ja) * 1982-07-02 1984-01-13 Sumitomo Special Metals Co Ltd 自己保持型ソレノイド
DE3445917A1 (de) * 1984-12-17 1986-06-19 Harting Elektronik Gmbh, 4992 Espelkamp Hubmagnet
JPS6437004U (zh) * 1987-08-28 1989-03-06
DE8900779U1 (zh) * 1989-01-25 1989-05-11 Walloschke, Rudolf, 4972 Loehne, De
IT1249286B (it) * 1990-07-30 1995-02-22 Bticino Spa Elettromagnete di sgancio a magnete permanente per interruttori automatici
JPH05248982A (ja) 1992-03-10 1993-09-28 Nkk Corp 熱媒輸送用配管の熱媒漏洩検知方法
JPH06203725A (ja) * 1992-12-28 1994-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封止接点装置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JP2004347077A (ja) * 2003-05-26 2004-12-09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電磁弁ユニット
JP4910663B2 (ja) * 2006-02-27 2012-04-04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釈放形電磁装置
JP5248982B2 (ja) * 2008-10-29 2013-07-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釈放形電磁石装置
DE102008057738B4 (de) * 2008-11-17 2011-06-16 Kendrion Magnettechnik Gmbh Elektromagnet mit einstellbarem Nebenschlussluftspalt
JP5419204B2 (ja) * 2009-03-19 2014-02-1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工業株式会社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の外側ヨーク及び外側ヨークの取付け方法
WO2011033654A1 (ja) * 2009-09-18 2011-03-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釈放形電磁石装置
WO2015151259A1 (ja) * 2014-04-03 2015-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釈放形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14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9143B (zh) * 2014-04-03 2018-08-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75164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的磁保持脱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51259A1 (ja) 2017-04-13
KR20160095092A (ko) 2016-08-10
TWI533348B (zh) 2016-05-11
CN104979143A (zh) 2015-10-14
EP3128523A4 (en) 2018-01-31
WO2015151259A1 (ja) 2015-10-08
EP3128523A1 (en) 2017-02-08
JP6138349B2 (ja) 2017-05-31
KR101838422B1 (ko) 2018-03-13
EP3128523B1 (en) 2021-05-26
TW201539512A (zh) 2015-10-16
CN104979143B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1227U (zh) 释放型电磁铁装置
CN103282994B (zh) 电磁继电器及磁簧开关安装结构
CN102726891A (zh) 设有永磁体和机械锁定件的磁性紧固带扣
JP2007305468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6838429B (zh) 电磁阀
CN101030507B (zh) 释放型电磁装置
US20200227189A1 (en) Electromagnet and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6178030A (ja) 接点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CN201478205U (zh) 一种可消除动作噪声的继电器结构
KR20170094219A (ko) 영구 자석들의 자화 장치 및 방법
EP2963669B1 (en) Magnetic contactor
JP6797684B2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該アクチュエータ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2699848B (zh) 一种采血针自动化装配设备中的组装定位治具
KR20160056216A (ko) 자기력착탈장치
RU2007136417A (ru) Способ глубокой вытяжки деталей из тонколистовых заготовок и штамп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JP2012227996A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組付方法
JP2007294253A (ja) 電磁開閉装置
CN104201856A (zh) 对称型电声换能器马达结构
JP6052720B2 (ja) 自己保持型ソレノイド
SE455551B (sv) Magnetkerna samt sett for tillverkning av densamma
CN202656096U (zh) 一种采血针自动化装配设备中的组装定位治具
JP5246145B2 (ja) 電磁継電器の接点接触圧調整方法
WO2009157460A2 (ja) 小型自己保持型ソレノイド
JPWO2016151760A1 (ja) マグネット吸着式温度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058535A1 (zh) 一种智能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