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3256U -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3256U
CN204383256U CN201420845838.6U CN201420845838U CN204383256U CN 204383256 U CN204383256 U CN 204383256U CN 201420845838 U CN201420845838 U CN 201420845838U CN 204383256 U CN204383256 U CN 204383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op frame
described back
square bearer
should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58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镇浩
安成哲
朴赞旭
金明燮
金润浩
金东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Transy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Dymos Inc filed Critical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8458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3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3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3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可包括:座椅靠背下方框架,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在其下方端部处联接至座椅垫框架使得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其通过铰接轴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上方端部并且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和倾斜模块,其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两者以用于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向前和向后倾斜。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增加到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大大改进乘客的舒适度,因此改进车辆的市场价值。特别地,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部件的数目大大减少并且结构得以简化,因此可以减少其重量和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而言涉及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可以改进乘客在后排座椅中的乘坐舒适度。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垫和头枕,所述座椅靠背支撑乘客的上身,所述座椅垫支撑乘客的下身,所述头枕支撑乘客的头部。座椅靠背具有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由一个连续的单元组成作为其整体结构,并且座椅垫具有座椅垫框架,所述座椅垫框架由一个连续的单元组成作为其整体结构。
一些豪华车辆的后排座椅具有座椅靠背倾斜功能,该功能用于当座椅垫框架向前滑动时通过向后推动座椅靠背框架从而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并且所述后排座椅具有向前和向后调节头枕的角度的功能,并且具有用于支撑乘客腿部的腿部支撑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改进乘客的舒适度。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后排座椅仅可以使座椅靠背倾斜而不具有用于支撑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的肩部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因此它们不能充分改进乘客的舒适度。
如果在座椅靠背倾斜之后有可能单独调节与乘客的上方胸部对应的部分的角度从而适应乘客身体的形状,则乘客可以更舒适地阅读书籍或使用个人的便携式终端等。
上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背景,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实用新型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的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4-0013848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考虑了相关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所述肩部支撑器可以通过向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额外提供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来进一步改进乘客的舒适度,并且因此可以改进市场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包括:座椅靠背下方框架,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在其下方端部处联接至座椅垫框架使得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座椅靠背上方框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通过铰接轴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上方端部因此允许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向前和向后倾斜;和倾斜模块,所述倾斜模块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两者以用于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向前和向后倾斜。
所述倾斜模块可以包括:旋转管,所述旋转管与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整体结合并且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的下方端部的两侧彼此连接;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安装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侧面;致动杆,所述致动杆连接至所述驱动马达从而通过来自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上下移动;和杆支架,所述杆支架使所述旋转管和所述致动杆彼此连接。
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可以安装成当所述致动杆向上移动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围绕所述铰接轴向前倾斜,而当所述致动杆向下移动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向后倾斜。
所述旋转管可以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的后方,使得当来自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旋转管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平稳地向前倾斜。
为了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平稳地向前倾斜,所述致动杆可以设置在所述旋转管的后方,所述致动杆的上方端部和所述杆支架的下方端部可以通过旋转轴彼此联接,使得所述杆支架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且所述杆支架的上方端部可以整体地联接至所述旋转管。
所述杆支架可以以向后突出的弧形形状形成从而允许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的平稳向前倾斜。
限制所述旋转管向后旋转的止动表面可以在所述铰接轴后方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顶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增加到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大大改进乘客的舒适度,因此可以改进车辆的市场价值。特别地,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部件的数目大大减少并且结构得以简化,因此可以减少其重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呈现的详细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其它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在操作之前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倾斜模块的图;和
图3为可调节肩部支撑器操作之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垫和头枕,所述座椅靠背支撑乘客的上身,所述座椅垫支撑乘客的下身,所述头枕支撑乘客的头部。座椅靠背具有座椅靠背框架作为其整体结构,并且座椅垫具有连续座椅垫框架作为其整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进一步具有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所述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可以调节乘客肩部的位置。亦即,如图1至3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包括: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在其下方端部处联接至座椅垫框架使得座椅靠背下方框架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通过铰接轴12联接至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的上方端部从而允许上方框架13向前和向后倾斜;和倾斜模块20,所述倾斜模块20联接至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和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用于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向前和向后倾斜。
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和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构成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10。当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相对于座椅垫框架向前和向后倾斜时,执行座椅靠背的倾斜功能,并且当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围绕铰接轴12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向前和向后倾斜时,实现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倾斜模块20包括:旋转管21,所述旋转管21与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整体地结合并且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的下方端部的两侧彼此连接;驱动马达23,所述驱动马达23通过马达安装支架22安装至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的侧面;致动杆24,所述致动杆24连接至驱动马达23从而通过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上下移动;和杆支架25,所述杆支架25使旋转管21和致动杆24彼此连接。
驱动马达23具有用于向致动杆24传递动力的整体齿轮箱26。例如,驱动马达23的轴整体地联接至齿轮箱26中的小齿轮的中心并且致动杆24作为齿条工作,使得当小齿轮与致动杆24接合时,致动杆24可以通过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上下移动。
当致动杆24向上移动时,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围绕铰接轴12向前倾斜,并且当致动杆24向下移动时,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向后倾斜。亦即,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通过由致动杆24施加以推动旋转管21的力而向前倾斜并且充当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并且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通过由致动杆24施加以拉动旋转管21的力而倾斜返回。
如上所述,相比于被构造成当致动杆24拉动旋转管21时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向前倾斜的结构,当致动杆24推动旋转管21时用于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向前倾斜的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用于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向前倾斜从而执行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所消耗的动力。因此,可以使用具有小容量的马达使得可以减少成本和重量。
此外,旋转管21可以设置在铰接轴12的后方,使得当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传递至旋转管21时,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平稳地向前倾斜。
亦即,为了实现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向前倾斜,并且为了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向前倾斜,接收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的旋转管21向前推动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因此,为了允许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通过由旋转管21施加的推力平稳地向前倾斜,旋转管21可以设置在铰接轴12的后方,所述铰接轴12为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的倾斜中心。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平稳地向前倾斜,致动杆24可以设置在旋转管21的后方,致动杆24的上方端部和杆支架25的下方端部通过旋转轴27彼此联接使得杆支架25围绕旋转轴27旋转,并且杆支架25的上方端部整体地联接至旋转管21。
如果需要的话,杆支架25的上方端部和旋转管21可以联接成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
杆支架25可以以向后突出的弧形形状形成从而允许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平稳的向前倾斜。
限制旋转管21向后旋转的止动表面11a在铰接轴12后方的位置处形成在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的顶部上。
下文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操作。
图1至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操作之前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在图中所示的状态下,当后排座椅中的乘客操作开关并且驱动马达23开动时,接收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的致动杆24向上移动。
联接至致动杆24的杆支架25向前推动旋转管21同时向上移动和旋转,并且向前推动旋转管21的力传递至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使得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围绕铰接轴12向前倾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可以忠实地执行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并且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向前倾斜,如图3中所示。
此外,当向前倾斜的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通过来自驱动马达23的动力向后返回时,旋转管21与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的顶部上的止动表面11a形成接触,使得其在进行可调节肩部支撑器的功能之前返回至最初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由于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除了倾斜之外可以额外地执行可调节肩部支撑件的功能,可以大大改进乘客的舒适度以及增加车辆的市场价值。
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中,座椅靠背下方框架11和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直接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0。特别地,用于使座椅靠背上方框架13倾斜的倾斜模块20的部件的数目大大减少,因此结构得以简化。因此,可以减少其重量和制造成本。
尽管出于说明的目的已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种修改、增加和删减是可能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靠背下方框架,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在其下方端部处联接至座椅垫框架使得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
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其通过铰接轴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上方端部并且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和
倾斜模块,其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两者以用于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向前和向后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模块包括:
旋转管,其与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整体结合并且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的下方端部的两侧彼此连接;
驱动马达,其安装至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侧面;
致动杆,其连接至所述驱动马达从而通过来自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上下移动;和
杆支架,其使所述旋转管和所述致动杆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安装成当所述致动杆向上移动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围绕所述铰接轴向前倾斜,而当所述致动杆向下移动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向后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的后方,使得当来自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旋转管时,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平稳地向前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平稳地向前倾斜,
所述致动杆设置在所述旋转管的后方,
所述致动杆的上方端部和所述杆支架的下方端部通过旋转轴彼此联接,使得所述杆支架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且
所述杆支架的上方端部整体地联接至所述旋转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支架以向后突出的弧形形状形成从而允许所述座椅靠背上方框架的平稳向前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限制所述旋转管向后旋转的止动表面在所述铰接轴后方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座椅靠背下方框架的顶部上。
CN201420845838.6U 2014-12-26 2014-12-26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Active CN204383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838.6U CN204383256U (zh) 2014-12-26 2014-12-26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838.6U CN204383256U (zh) 2014-12-26 2014-12-26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3256U true CN204383256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5838.6U Active CN204383256U (zh) 2014-12-26 2014-12-26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32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9833A (zh) * 2017-01-25 2017-04-26 礼恩派(嘉兴)有限公司 靠背组件以及包括该靠背组件的座椅
CN108394323A (zh) * 2017-02-08 2018-08-1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枢转上部座椅靠背支承件的座椅靠背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9833A (zh) * 2017-01-25 2017-04-26 礼恩派(嘉兴)有限公司 靠背组件以及包括该靠背组件的座椅
CN108394323A (zh) * 2017-02-08 2018-08-1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枢转上部座椅靠背支承件的座椅靠背结构
CN108394323B (zh) * 2017-02-08 2021-06-2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枢转上部座椅靠背支承件的座椅靠背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713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motorcycle tour-pack and backrest
CN204870639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
CN100462253C (zh) 车辆用座椅
US6439636B1 (en) Vehicle electric reclining seats
US9809131B2 (en)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CN101638066B (zh) 倾斜车辆座垫的装置
US20150258914A1 (en) Seat cushion extension apparatus
CN104080646B (zh) 倾斜座椅组件
WO2006127131A3 (en) Recliner spinal traction device
EP1717094A3 (en) Power seat operation switch
WO2005108152A3 (de) Fahrzeugsitz mit zugangserleichterung
CN108698525A (zh) 座椅结构
EP1568536A3 (en) Vehicle seat
CN210652763U (zh) 座盆倾角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JP202011125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04383256U (zh)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CN101267962B (zh) 包括具有座垫向前运动功能的折叠放平机构的第二排座椅组件
CN102551394A (zh) 脚凳装置
CN2042791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后排座椅
CN110494323B (zh) 车辆座椅托架、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N2709237Y (zh) 可调节座椅
KR101470215B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숄더 어저스터
KR200475520Y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숄더 어저스터
EP1953036A3 (en) Automobile seat
KR101470216B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숄더 어저스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