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9912U -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09912U CN204309912U CN201420799651.7U CN201420799651U CN204309912U CN 204309912 U CN204309912 U CN 204309912U CN 201420799651 U CN201420799651 U CN 201420799651U CN 204309912 U CN204309912 U CN 2043099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portion
- cross sill
- sill body
- fixed part
- mounting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50571 SUOX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该地板下横梁结构包括:下横梁本体,该下横梁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突起部和第二固定部,突起部包括:第一、二支撑部和第一连接部;两个连接板,分别与下横梁本体的前、后端连接;位于下横梁本体前端的油箱安装支架,包括:第三、四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之上,通过第一、二、三、四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安装支架与下横梁本体之间构成封闭空间;位于下横梁本体下端的座椅支架安装板,其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与突起部配合构成封闭空间;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片式的固定结构,加强了地板强度,同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下方布置的横梁,需要承受较大的外力,多采用高强度钢板材料。此外,横梁跨于纵梁之间,长度较长。同时,为了构成足够大的封闭截面,横梁的深度也较深。目前,横梁通常被设计为一根整体的样式,以至于在其成形时,钢材坯料在很长的区域内进行深拉延,材料的流动难以控制,易产生拉裂、起皱等缺陷,成形性较差。所以,有时为了避免横梁的成形缺陷,不得已要缩短横梁长度,导致其两端无法连接在纵梁上,不利于构成连续闭合的受力回路,对车身的整体强度、刚度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整车的安全和舒适性下降。
通常,汽车的油箱被安放在车辆下方的中后部,后排座椅和安全带也位于车辆后部。为了方便就近布置,它们的安装点常被设置在后部地板上,通过焊接在地板上的安装支架来实现连接。因为地板常使用较薄的钢板材料来制作,以便减轻重量和降低成形难度,所以将安装点设计在地板上虽然方便了布置,但也会导致其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较差。一方面,安装点易振动失稳,会导致座椅、油箱发生较大的振动,产生噪音,影响乘坐舒适性;另一方面,安装点易断裂失效,会导致诸如安全带安装点拉脱、碰撞中座椅及油箱的位移过大、日常使用中安装点耐久差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等问题,进而影响整车的安全性。上述常见的设计方法,将各安装点的布置局限在地板上,而往往忽略了借助附近的高强度地板横梁来实现强度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包括:下横梁本体,所述下横梁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突起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突起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下横梁本体的前、后两端平滑连接;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前端的第一油箱安装支架,包括:第三支撑部、第二连接部与第四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本体与所述第一油箱安装支架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的下端,所述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与所述突起部配合构成一封闭空间;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
可选地,所述地板下横梁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后端的第二油箱安装支架,包括:第五支撑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六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六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五支撑部、第六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本体与所述第二油箱安装支架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
可选地,所述下横梁本体的截面呈“几”字形。
可选地,所述下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油箱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油箱安装支架的材料为钢材。
可选地,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
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后地板以及后地板纵梁,所述后地板纵梁包括:后地板中纵梁,其中后地板中纵梁的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相应区域进行拼焊,拼焊后的整体与所述后地板焊接,构成一封闭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中,将下横梁结构设计为分片式,即将一体化的结构分解为下横梁本体和两侧的连接板,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分片后的零件体积减小,尤其是长度方向上的减小有利于深拉延过程中的材料流动的均匀性,能降低成形难度,减少制造缺陷;另一方面,将油箱、后排座椅及安全带的安装固定点集成在下横梁主体上,通过焊接支架的连接,提高了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在车身上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1、下横梁本体;11、第一固定部;12、突起部;121、第一支撑部;122、第一连接部;123、第二支撑部;13、第二固定部;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一油箱安装支架;41、第三支撑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四支撑部;5、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6、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7、第二油箱安装支架;8、后地板中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包括:下横梁本体1,该下横梁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部11、突起部12以及第二固定部13,所述突起部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3之间,所述突起部12包括:第一支撑部121、第一连接部122与第二支撑部123;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下横梁本体1的前、后两端平滑连接;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1前端的第一油箱安装支架4,包括:第三支撑部41、第二连接部42与第四支撑部43,其中所述第三支撑部41与第一支撑部121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43与第二支撑部12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2位于第一连接部122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3、第三支撑部41、第四支撑部43之间的固定连接,下横梁本体1与所述第一油箱安装支架4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5,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1的下端,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3上,与所述突起部12配合构成一封闭空间;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6,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下横梁结构设计为分片式,即将一体化的结构分解为下横梁本体和两侧的连接板,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分片后的零件体积减小,尤其是长度方向上的减小有利于深拉延过程中的材料流动的均匀性,能降低成形难度,减少制造缺陷;另一方面,将油箱、后排座椅及安全带的安装固定点集成在下横梁本体上,通过焊接支架的连接,提高了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地板下横梁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1后端的第二油箱安装支架7,其包括:第五支撑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六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1连接,所述第六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2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3、第五支撑部、第六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同第一油箱安装支架),所述下横梁本体1与所述第二油箱安装支架7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油箱安装支架,将油箱稳定的固定在了安装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下横梁本体1的截面呈“几”字形。
进一步地,下横梁本体1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连接板、油箱安装支架、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以及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等非主要受力件采用一般钢材制作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突起部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以便于在涂装车间充分进液漏液。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还包括后地板以及后地板纵梁,所述后地板纵梁包括:后地板中纵梁8,其中后地板中纵梁8的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3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23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相应区域进行拼焊,拼焊后的整体与所述后地板焊接,构成一封闭空间,有利于提升车身后下部抗拉和抗扭能力,改善强度和模态。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横梁本体,所述下横梁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突起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突起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
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下横梁本体的前、后两端平滑连接;
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前端的第一油箱安装支架,包括:第三支撑部、第二连接部与第四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本体与所述第一油箱安装支架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
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的下端,所述后排座椅支架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与所述突起部配合构成一封闭空间;
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下横梁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梁本体后端的第二油箱安装支架,包括:第五支撑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六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六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五支撑部、第六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本体与所述第二油箱安装支架之间构成一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本体的截面呈“几”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油箱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油箱安装支架的材料为钢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后地板以及后地板纵梁,所述后地板纵梁包括:后地板中纵梁,其中后地板中纵梁的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相应区域进行拼焊,拼焊后的整体与所述后地板焊接,构成一封闭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99651.7U CN204309912U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99651.7U CN204309912U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09912U true CN204309912U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32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99651.7U Active CN204309912U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099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66470A (zh) * | 2016-07-28 | 2016-09-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舱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
CN106428229A (zh) * | 2015-11-02 | 2017-02-2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地板加强梁总成结构 |
-
2014
- 2014-12-16 CN CN201420799651.7U patent/CN2043099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8229A (zh) * | 2015-11-02 | 2017-02-2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地板加强梁总成结构 |
CN105966470A (zh) * | 2016-07-28 | 2016-09-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舱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
CN105966470B (zh) * | 2016-07-28 | 2017-12-2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舱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3063758A (ja) | 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5589329U (zh) | 汽车用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103523099B (zh) | 乘用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 |
CN204309912U (zh) | 一种汽车地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 |
CN104029620A (zh) | 汽车后座椅靠背骨架的分体式结构及装配方法 | |
CN204775505U (zh) | 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 | |
CN203623781U (zh) |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 |
CN203544124U (zh) | 副车架延伸件及全框副车架 | |
CN205836941U (zh) | 一种车身底盘框架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 | |
CN204196729U (zh) | 一种汽车第三排座椅固定加强横梁 | |
CN204488930U (zh) |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 |
CN203381521U (zh) | 一种汽车 | |
CN204340702U (zh) |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 |
CN202022248U (zh) | 汽车驾驶室地板骨架、汽车驾驶室及汽车 | |
CN203581127U (zh) | 一种汽车前上构件总成 | |
JP2010247717A (ja) | 自動車の側方荷重の吸収構造 | |
JP2016124320A (ja) | 自動車用ロアア−ムの衝撃吸収構造 | |
CN203318130U (zh) | 一种发动机支座总成结构 | |
CN104369770A (zh) | 一种后地板车架 | |
CN204488964U (zh) | 一种驾驶室地板总成 | |
CN106314548B (zh) | 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 | |
CN204567799U (zh) | 一种汽车地板的下横梁 | |
CN203528604U (zh) | 一种后地板车架 | |
CN203666548U (zh) | 一种轿车门内饰板 | |
CN102107677A (zh) | 上控制臂支架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