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9279U - 印刷配线基板 - Google Patents

印刷配线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9279U
CN204259279U CN201420734940.9U CN201420734940U CN204259279U CN 204259279 U CN204259279 U CN 204259279U CN 201420734940 U CN201420734940 U CN 201420734940U CN 204259279 U CN204259279 U CN 204259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housing parts
substrate
opposite sid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49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田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9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9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Printing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配线基板,即使在焊盘处形成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焊盘从基板剥离。由于在中继基板中形成有贯通焊盘以及基板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管脚状的端子插入到贯通孔中,并将端子与焊盘锡焊。在中继基板中,利用阻焊膜覆盖与焊盘连接的配线部,并且设置了从焊盘朝向与配线部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加强图案,并且该加强图案也被阻焊膜覆盖。因此,即使在因贯通孔而导致焊盘的宽度尺寸变窄从而引起焊盘与基板之间的接合面积变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对焊盘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从基板剥离。

Description

印刷配线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插入到形成于焊盘的孔中的印刷配线基板。
背景技术
在各种设备中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印刷配线基板用于给马达供电等。并且,在印刷配线基板中,在形成于基板上的焊盘处形成贯通基板以及焊盘的贯通孔,并在将端子插入到该贯通孔后,再将端子锡焊到焊盘(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9-171810号
如果像专利文献1的结构那样在焊盘形成贯通孔的话,则由于焊盘形成为环状,因此焊盘与基板之间的接合面积变小。因此,如将焊盘的外形尺寸缩小的情况和将贯通孔扩大的情况等,如果使焊盘的宽度尺寸变窄的话,就会存在焊盘从基板剥离的问题。例如,如果在将端子插入到焊盘的贯通孔时端子与焊盘接触,则会存在因此时产生的负载导致焊盘从基板剥离的问题。而且,在端子为连接器部件的端子的情况下,由于拆装连接器时会对焊盘施加负载,因此焊盘从基板剥离的风险增大。由此,在以往的印刷配线基板中,存在无法采用缩小焊盘外形尺寸的结构和扩大贯通孔的结构等缩小焊盘宽度尺寸的结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提供了这样一种印刷配线基板:即使是在焊盘处形成有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焊盘从基板剥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配线基板的特征是,印刷配线基板包括:基板;配线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面;焊盘,其由与所述配线部相同的导体层形成,且形成于所述配线部的端部;贯通孔,其贯通所述焊盘以及所述基板且供端子插入;加强图案,其由所述导体层形成且从所述焊盘朝向与所述配线部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阻焊膜,其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侧覆盖所述配线部以及所述加强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形成有贯通焊盘以及基板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将端子插入到贯通孔中并能够将端子和焊盘锡焊。并且,利用阻焊膜覆盖与焊盘连接的配线部,还设置了从焊盘朝向与配线部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加强图案,该加强图案也被阻焊膜覆盖。因此,即使在因贯通孔导致焊盘的宽度尺寸变窄,从而引起焊盘与基板之间的接合面积变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对焊盘施加了负载而导致焊盘从基板剥离。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所述基板为刚性基板的情况时很有效。刚性基板与柔性基板的情况不同,无法通过柔性基板的变形来缓解对焊盘施加的负载。但是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阻焊膜将配线部以及加强图案覆盖,因此焊盘不易剥离。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所述焊盘以及所述配线部沿与所述配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列多个的情况时很有效。该结构的情况下,焊盘的宽度尺寸变得较小。但是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阻焊膜覆盖配线部以及加强图案,因此焊盘不易剥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加强图案的宽度比所述配线部的宽。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缩短加强图案,加强图案与基板之间的接合面积也依旧宽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焊盘从基板剥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端部。如果即使缩短加强图案,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焊盘从基板剥离的话,则能够缩短焊盘与基板中加强图案所在一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所述端子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插入并被锡焊到所述焊盘的情况时很有效。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将端子插入贯通孔时容易对焊盘施加负载。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利用阻焊膜覆盖配线部以及加强图案,因此焊盘不易剥离。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所述端子为形成于连接器部件的端子的情况时很有效。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容易在拆装连接器时对焊盘施加负载。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阻焊膜覆盖配线部以及加强图案,因此焊盘不易从基板剥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端子被所述基板支承。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拆装连接器时的力容易施加到焊盘,但通过本实用新型,即使是这种结构焊盘也不易从基板剥离。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形成有贯通焊盘以及基板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将端子插入到贯通孔来将端子和焊盘锡焊。并且,利用阻焊膜覆盖与焊盘连接的配线部,并且设置了从焊盘朝向与配线部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加强图案,该图案也被阻焊膜覆盖。因此,即使是因贯通孔而引起焊盘的宽度尺寸变窄从而导致焊盘与基板的接合面积变窄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因对焊盘施加了负载而导致焊盘从基板剥离。
附图说明
图1为装设有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西式马桶的说明图。
图2(a)、图2(b)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立体图。
图3(a)、图3(b)为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减速齿轮组等的说明图。
图4(a)、图4(b)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分解图。
图5(a)、图5(b)为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第一壳体部件的立体图。
图6(a)、图6(b)、图6(c)为示出了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第二壳体部件的Z方向的另一侧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a)、图7(b)为设置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减速齿轮组的立体图。
图8(a)、图8(b)、图8(c)为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电连接部分的说明图。
图9(a)、图9(b)、图9(c)、图9(d)为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的中继基板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电动开闭装置
2 马达
3 输出部件
4 减速齿轮组
5 壳体
7 旋转检测部
51 第一壳体部件
52 第二壳体部件
53 第三壳体部件
77 中继基板
81 第一连接器部件
811 端子
770 基板
770a 贯通孔
772 焊盘
776 加强图案
775 配线部
778 阻焊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开闭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说明而将彼此正交的方向作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将与输出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L平行的方向作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以电动开闭装置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为Y方向,以电动开闭装置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为X方向。并且,以X方向的一侧为X1,以X方向的另一侧为X2,以Y方向的一侧为Y1,以Y方向的另一侧为Y2,以Z方向的一侧为Z1,以Z方向的另一侧为Z2。并且,以输出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L延伸的方向为Z方向进行说明。并且,以输出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L延伸的方向的一侧为L1,而以另一侧为L2。并且,将输出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L延伸的方向的一侧L1与Z方向的一侧Z1设为相同方向,将旋转中心轴线L延伸的方向的另一侧L2与Z方向的另一侧Z2设为相同方向。
(西式马桶的说明)
图1为装设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西式马桶的说明图。图1所示的西式马桶100具有马桶主体110、覆盖马桶主体110的马桶座120、覆盖马桶座120的马桶盖130以及水箱140等。在马桶座120以及马桶盖130中分别设置有电动开闭装置1,并且马桶座120以及马桶盖130通过电动开闭装置1的后文所述的输出部件来驱动,并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此外,还存在只在马桶座120以及马桶盖130中的一方设置电动开闭装置1的情况和只在马桶座120设置电动开闭装置1,并通过马桶座120来将马桶盖130从关闭姿势切换到打开姿势的情况等。
(电动开闭装置1的整体结构以及固定结构)
图2(a)、图2(b)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立体图,图2(a)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立体图,图2(b)为从Z方向的另一侧Z2观察到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立体图。图3(a)、图3(b)为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减速齿轮组等的说明图,图3(a)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减速齿轮组等的俯视图,图3(b)为沿着减速齿轮组的齿轮中心等将电动开闭装置1剖切时的剖视图。也就是说,图3(b)为沿位置Po-Pb-Pd-Pe-Pf-Pg-Ph,即沿减速齿轮组的齿轮中心等,在Z方向上将电动开闭装置1剖切时的剖视图。
如图2(a)、图2(b)以及图3(a)、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闭装置1大体包括马达2、输出部件3、降低马达2的转速并传递到输出部件3的减速齿轮组4、将马达2、输出部件3以及减速齿轮组4保持在内侧的壳体5。马达2具有构成定子的主体部21和从主体部2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210突出的马达轴22。在马达轴22上固接有马达小齿轮24。
壳体5具有第一壳体部件51、从Z方向的一侧Z1覆盖第一壳体部件51并与第一壳体部件51对置的第二壳体部件52以及从Z方向的另一侧Z2覆盖第一壳体部件51并与第一壳体部件51对置的第三壳体部件53。在壳体5中,第一壳体部件51、第二壳体部件52以及第三壳体部件53被固定在端部的螺丝504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件51、第二壳体部件52以及第三壳体部件53均由树脂制成。例如,第一壳体部件51以及第三壳体部件53由含有玻璃纤维的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树脂构成,而第二壳体部件52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树脂构成。并且,第一壳体部件51、第二壳体部件52以及第三壳体部件53均为树脂成型品。
输出部件3由沿Z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构成,且从Z方向的一侧Z1朝向另一侧Z2具有第一筒部31、直径比第一筒部31大的凸缘部32以及直径比第一筒部31小的第二筒部33。在凸缘部32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减速齿轮组4的最后一级齿轮(四号齿轮44)啮合的齿轮3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件3能够从旋转中心轴线L的一侧L1以及另一侧L2这两侧旋转输出。更为具体地说,在第一筒部31中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第一连接用凹部310,在第一连接用凹部310中从Z方向的一侧Z1嵌入有驱动图1所示的马桶座和马桶盖的驱动轴(未图示)。此时,以壳体5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501与西式马桶100的框架(未图示)抵接的状态,从Z方向的一侧Z1将自攻螺丝等紧固螺丝固定到壳体5的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从而将壳体5固定于框架。
在第二筒部33中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第二连接用凹部330,并且能够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将驱动图1所示的马桶座和马桶盖的驱动轴(未图示)嵌入到第二连接用凹部33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用凹部310的内径比第二连接用凹部330的内径大。因此,能够根据驱动轴外径尺寸,来决定驱动轴是连接到第一连接用凹部310还是连接到第二连接用凹部330。在将驱动轴嵌入到第二连接用凹部330时,以壳体5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502与西式马桶100的框架(未图示)抵接的状态,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将自攻螺丝等紧固螺丝固定到壳体5的第二螺丝固定部531x、531y,从而将壳体5固定于框架。
(第一壳体部件51的详细结构)
图4(a)、图4(b)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分解图,图4(a)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将电动开闭装置1中的第二壳体部件52取下后的状态的分解图,图4(b)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将电动开闭装置1中的第二壳体部件52以及第三壳体部件53取下后的状态的分解图。图5(a)、图5(b)为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第一壳体部件51的立体图,图5(a)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第一壳体部件51的立体图,图5(b)为从Z方向的另一侧Z2观察到的第一壳体部件51的立体图。
如图3(a)、图3(b)、图4(a)、(b)以及图5(a)、图5(b)所示,第一壳体部件51为将厚度方向朝向Z方向的板状部件,并且第一壳体部件51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板状部511、相对于板状部511设置于Y方向的另一侧Y2的外侧圆筒部512以及沿着板状部511的端部形成的侧板部513。外侧圆筒部51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端部成为开放端,而在外侧圆筒部512的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形成有底板部514。在底板部514中形成有在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上与输出部件3的第一连接用凹部310重叠的圆形的开口部514a。
在第一壳体部件51中,与外侧圆筒部512形成同轴状的内侧圆筒部515从比底板部514的开口部514a的开口缘稍靠外周侧位置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延伸,内侧圆筒部515借助第一筒部31,将输出部件3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使内侧圆筒部515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端部与形成于凸缘部32与第一筒部31之间的台阶部325对置,来限制输出部件3朝Z方向的一侧Z1移动。
内侧圆筒部515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端部成为开放端,且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槽512a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外侧圆筒部512与内侧圆筒部515之间。在槽512a配置有图3所示的环状的施力部件6。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6为由螺旋弹簧构成的辅助弹簧,施力部件6的一端与输出部件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壳体部件51连接。因此,在输出部件3围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时,施力部件6扭转变形。因此,如果预先以朝向一个方向扭转变形的状态使施力部件6(螺旋弹簧)与输出部件3以及与第一壳体部件51连接,则施力部件6在输出部件3朝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产生反作用力,而在输出部件3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产生作用力。由此,例如图1所示的马桶座120和马桶盖130在从直立姿势切换到平躺姿势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产生反作用力,而在马桶座120和马桶盖130从平躺的姿势切换到直立姿势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6产生作用力。因此,能够顺畅地切换马桶座120和马桶盖130的姿势。并且,马桶座120和马桶盖130还能够保持独自立起的状态。另外,在外侧圆筒部512的内周面形成有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沿Z方向延伸的肋状突部512c,肋状突部512c成为作为施力部件6的螺旋弹簧在扩径时的承接部。
在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Y方向的一侧Y1形成有供螺丝291、292固定的孔511a、511b,该螺丝291、292通过孔511a、511b固定于马达2的主体部2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210。因此,马达2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51,而马达轴22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孔511c朝向Y方向的一侧Y1突出。在马达轴22处固接有马达小齿轮24。
如图5(a)、图5(b)所示,在板状部511中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511e,相对于开口部511e,在Y方向的另一侧Y2形成有直径比开口部511e大的开口部511f。并且,在板状部511中的Y方向的另一侧Y2的与开口部511f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的孔511r。
并且,在板状部51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形成有臂部511g,该臂部511g位于与开口部511f在Z方向的另一侧Z2重叠的位置。臂部511g在与开口部511f的中心重叠的位置弯曲,并在该弯曲部分511i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轴孔511h。在臂部511g的基部的Z方向的另一侧Z2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筒部511s,在臂部511g的顶端部分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筒部511t。
在板状部51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与开口部511e、511f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筒部511u。并且,在板状部51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Y方向的另一侧Y2的与开口部511f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筒部511v。
在板状部511的Z方向一侧Z1的面上,且在X方向的一侧X1的与开口部511f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呈筒状突出的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而在X方向的另一侧X2的与孔511c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呈筒状突出的第一螺丝固定部511y。第一螺丝固定部511y与侧板部513之间通过加强肋511z而相连。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位于Z方向上相同的位置。
(第三壳体部件53的详细结构)
在图2(b)、图3(a)、图3(b)以及图4(a)、图4(b)中,第三壳体部件53具有以厚度方向朝向Z方向并沿着Y方向延伸的板状部531、相对于板状部531设置于位于Y方向的另一侧Y2的端部的外侧圆筒部532以及沿着板状部531的端部形成的侧板部533,侧板部533形成为从板状部531的端部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直立的形状。外侧圆筒部532的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成为开放端,而在外侧圆筒部53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有底板部534。在底板部534形成有在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上与输出部件3的第二连接用凹部330重叠的圆形的开口部534a。
在第三壳体部件53的底板部534(参照图3(a)、图3(b))中,与外侧圆筒部532形成为同轴状的内侧圆筒部535从比开口部534a的开口缘稍靠外周侧的位置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延伸,且内侧圆筒部535借助第二筒部33将输出部件3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使内侧圆筒部535的靠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与凸缘部32对置,来限制输出部件3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移动。
内侧圆筒部535的靠Z方向的一侧Z1的端部成为开放端。因此,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槽532a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外侧圆筒部532与内侧圆筒部535之间。在槽532a的内部,与外侧圆筒部532以及与内侧圆筒部535连接的用于加强的板状连接部536形成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
在第三壳体部件53中,位于槽532a内部的比板状连接部536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的止动部537(参照图4(b))形成在周向上分开的两个部位,而位于输出部件3的凸缘部32中的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凸部327(参照图7(a))形成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因此,输出部件3的旋转被限制在凸部327达到与两个止动部537干涉的角度范围(被两个止动部537夹持的角度范围)内。
在第三壳体部件53的板状部531中的靠Y方向的一侧Y1的面形成有承接马达2的主体部21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部(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端部)的圆形的凹部531c。在板状部531的靠Y方向的一侧Y1的面,相对于凹部531c在Y方向的另一侧Y2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带有开口部的筒部531e,筒部531e贯通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开口部511e并从板状部511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参照图3(a))。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上,且在Y方向的另一侧Y2的与筒部531e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筒部531u,筒部531u在Z方向的另一侧Z2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筒部511u重叠。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的与筒部531u重叠的位置形成为凸部531s。
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上,且在X方向的另一侧X2的与筒部531u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筒部531t,筒部531t在Z方向的另一侧Z2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筒部511t重叠。在板状部53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上,且在Y方向的另一侧Y2的与筒部531t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开口的筒部531v,筒部531v在Z方向的另一侧Z2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筒部511v重叠。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的与筒部531v在Z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形成为凸部531r。
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上,且在X方向的另一侧X2的与筒部531v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的圆柱部531m,在圆柱部531m的末端面形成有凸部531n。该圆柱部531m在Z方向的另一侧Z2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臂部511g的筒部511s重叠,凸部531n嵌入到筒部511s(参照图5(b))的内侧。
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Y方向的一侧Y1的与外侧圆筒部532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呈筒状突出的第二螺丝固定部531x,在板状部531的靠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X方向的一侧X1以及Y方向的一侧Y1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呈筒状突出的第二螺丝固定部531y。
并且,在板状部531中靠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Z方向上与凹部531c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凸部561,在X方向的一侧X1的与凸部561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凸部562。凸部56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凸部56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以及底板部534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位于Z方向上相同的位置。第二螺丝固定部531x、531y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与凸部56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与凸部56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以及与底板部534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位于Z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并构成与输出部件3的旋转中心轴线L正交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为将电动开闭装置1固定于框架时与框架抵接的面。由此可靠地规定了壳体5的姿势,因此能够抑制输出部件3的旋转中心轴线L倾斜。
(第二壳体部件52的详细结构)
图6(a)、图6(b)、图6(c)为示出了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第二壳体部件52的Z方向的另一侧Z1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a)为示出了一号齿轮41与旋转检测部7相对于第二壳体部件52的位置关系等的说明图,图6(b)为示出了一号齿轮41相对于第二壳体部件52的位置关系等的说明图,图6(c)为旋转检测部7的分解图。
在图2(a)、图3(a)、图3(b)、图4(a)、图4(b)以及图6(a)、图6(b)、图6(c)中,第二壳体部件52具有以厚度方向朝向Z方向且沿Y方向延伸的板状部521和沿着板状部521的端部形成的侧板部523,侧板部523形成为从板状部521的端部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立起的形状。在板状部521中,Y方向的另一侧Y2的端部形成为沿第一壳体部件514的外缘的圆弧状。
在板状部521中,且在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重叠的位置形成有供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嵌入的开口部521x,在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第一螺丝固定部511y重叠的位置形成有供第一螺丝固定部511y嵌入的开口部521y。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贯通开口部521x、521y,并且比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还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
这里,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形成有:凸部551,所述凸部551在Z方向上的与马达轴22重叠的位置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以及凸部552,所述凸部552在Z方向上的与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e重叠的位置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并且,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与凸部55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凸部552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底板部514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处于Z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凸部551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凸部552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底板部514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以及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的Z方向的一侧Z1的面构成与输出部件3的旋转中心轴线L正交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为将电动开闭装置1固定于框架时与框架抵接的面。由此可靠地规定了壳体5的姿势,因此能够抑制输出部件3的旋转中心轴线L倾斜。并且,由于第一螺丝固定部511x、511y由从第一壳体部件51朝向第二壳体部件52的开口部521x、521y突出的筒部构成,因此不会对第二壳体部件52施加过大的负载。因此,第二壳体部件52不必具有较大的强度。由此,第二壳体部件52可构成得薄一些,并且,可利用低廉的通用树脂构成。
马达小齿轮24与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由用于降低噪声的斜齿构成。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Z方向的一侧Z1的与马达小齿轮24重叠的位置(在Z方向的另一侧Z2的与凸部55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凹部521c,凹部521c的底部在Z方向的一侧Z1支承马达小齿轮24。并且,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Z方向的一侧Z1的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开口部511e以及与形成于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e重叠的位置(与凸部552在Z方向的另一侧Z2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轴孔521e。
并且,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Z方向的一侧Z1的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轴孔511h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开口的筒部521h。并且,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筒部521h的周围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基板按压部526(基板按压部526a、526b、526c)。
在板状部5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上,且在X方向的另一侧X2以及在Y方向的另一侧Y2形成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圆柱部521r,圆柱部521r在Z方向的一侧Z1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孔511r重叠。在圆柱部521r形成有凸部521w,凸部521w嵌入到第一壳体部件51的孔511r中(参照图5(a))。
(减速齿轮组4的结构)
图7(a)、图7(b)为设置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减速齿轮组4的立体图,图7(a)为从Z方向的一侧Z1观察到的减速齿轮组4的立体图,图7(b)为从Z方向的另一侧Z2观察到的减速齿轮组4的立体图。
如图3(a)、图3(b)以及图7(a)、图7(b)所示,设置于电动开闭装置1的减速齿轮组4具有按照从马达小齿轮24朝向输出部件3的传递路径的顺序依次排列的一号齿轮41、二号齿轮42、三号齿轮43以及四号齿轮44。
一号齿轮41具有与马达小齿轮24啮合的大径齿轮411以及与大径齿轮411同轴地形成为一体的小径齿轮412,且大径齿轮411与小径齿轮412一体旋转。一号齿轮41被支轴410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410贯通第一壳体部件51的开口部511e,并且支轴410的两端被第二壳体部件52的轴孔521e和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e保持。在这种状态下,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二壳体部件52之间,而一号齿轮的小径齿轮412不仅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二壳体部件52之间,而且还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
二号齿轮42具有与一号齿轮41的小径齿轮412啮合的大径齿轮421和与大径齿轮421同轴地设置的小径齿轮422,且大径齿轮421与小径齿轮422一体旋转。二号齿轮42被支轴420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420的两端被第一壳体部件51的筒部511u和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u保持。因此,二号齿轮42整体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
三号齿轮43具有与二号齿轮42的小径齿轮422啮合的大径齿轮431和与大径齿轮431同轴地形成的小径齿轮432,且大径齿轮431与小径齿轮432一体旋转。三号齿轮43被支轴430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430的两端被第一壳体部件51的筒部511t和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t保持。因此,三号齿轮43整体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
四号齿轮44具有与三号齿轮43的小径齿轮432啮合的大径齿轮441以及与大径齿轮441同轴地形成为一体的小径齿轮442,且大径齿轮441与小径齿轮442一体旋转。形成于输出部件3的凸缘部32的外周面的齿轮320与小径齿轮442啮合。这里,齿轮320的外径比小径齿轮442的外径大。四号齿轮44被支轴440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440的两端被第一壳体部件51的筒部511v和第三壳体部件53的筒部531v支承。因此,四号齿轮44整体位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
在这样构成的减速齿轮组4中,一号齿轮41、二号齿轮42、三号齿轮43以及四号齿轮44的齿面涂覆了润滑脂,一号齿轮41、二号齿轮42、三号齿轮43以及四号齿轮44均构成为带有润滑脂的齿轮。并且,马达小齿轮24以及输出部件3的齿轮320的齿面也涂覆了润滑脂。
二号齿轮42由形成大径齿轮421的杯状的第一旋转部件和形成小径齿轮422的第二旋转部件构成,在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部件之间构成有扭矩限制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小径齿轮422与大径齿轮421一体旋转,但在向大径齿轮421施加过大的负载时,小径齿轮422的旋转不会传递到大径齿轮421。
(旋转检测部的结构)
如图3(a)、图3(b)、图6(a)、图6(b)、图6(c)以及图7(a)、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闭装置1具有检测输出部件3的旋转位置的旋转检测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设置有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所述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与四号齿轮44的小径齿轮442啮合,并将四号齿轮44的旋转传递给旋转检测部7,旋转检测部7根据由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检测到的四号齿轮44的旋转位置,来检测输出部件3的旋转位置。
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具有圆盘状的齿轮部701、从齿轮部701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的第一轴部703、从齿轮部701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第二轴部704。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的第一轴部703的端部被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52的筒部521h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的第二轴部704的端部被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筒部511h支承为能够旋转。
旋转检测部7具有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二壳体部件52之间的装配基板71和装配于装配基板71上的分压器72(检测器)。省略分压器72的详细说明,但分压器72具有电阻图案和由相对于电阻图案滑动的电刷构成的滑动部分。装配基板71通过导线79而与中继基板77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基板77与马达2的主体部21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面重叠配置。
装配基板71通过第二壳体部件52的基板按压部526(基板按压部526a、526b、526c)而被保持在第二壳体部件52与第一壳体部件51之间,并以在Z方向的一侧Z1覆盖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板状部511的开口部511f(参照图5(a)、图5(b)等)的方式配置。但是,在装配基板71中形成有开口部710,所述开口部710位于在Z方向上与开口部511f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的第一轴部703的端部贯通开口部511f以及贯通分压器72的孔720,并插入到第二壳体部件52的筒部521h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部70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平坦面,截面呈D形状。并且,分压器72的孔720也具有D形状的开口形状。因此,在将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的第一轴部703的端部贯通分压器72的孔720的状态下,分压器72的电刷随着旋转检测用从动齿轮70一起移位。
(隔壁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闭装置1中,旋转检测部7在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二壳体部件52之间具有分压器72,该分压器72在一号齿轮41的径向外侧,且配置在与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相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部7位于比一号齿轮41靠上方的位置(Y方向的另一侧Y2)。
一号齿轮41、二号齿轮42、三号齿轮43以及四号齿轮44构成为涂覆了润滑脂的带润滑脂的齿轮,由此,旋转检测部7在带润滑脂的齿轮的径向外侧配置在与带润滑脂的齿轮相邻的位置。但是,减速齿轮组4中仅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与马达小齿轮24一同配置在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二壳体部件52之间,二号齿轮42、三号齿轮43以及四号齿轮44配置在第一壳体部件51与第三壳体部件53之间。并且,在旋转检测部7与马达小齿轮24之间存在有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由此,只有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为与旋转检测部7相邻的带润滑脂的齿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图6(b)所示,在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与旋转检测部7之间设置有隔壁9。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9由从位于第二壳体部件52中的第一壳体部件51所在的一侧的面朝向第一壳体部件51突出的板状的凸部构成。因此,隔壁9从被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与旋转检测部7相邻的带润滑脂的齿轮)与旋转检测部7夹持的对置区域延伸到与连接大径齿轮411的中心与旋转检测部7的中心的线交差的X方向的一侧X1以及另一侧X2。并且,隔壁9连续延伸到设置于X方向上的两侧的侧板部523的内表面(壳体内壁),隔壁9的两端与第二壳体部件52的侧板部523相连。这里,被大径齿轮411和旋转检测部7夹持的对置区域为被连接大径齿轮411的X方向的一侧X1的端部与旋转检测部7的X方向的一侧X1的端部的线以及连接大径齿轮411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的端部与旋转检测部7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的端部的线夹持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隔壁9的凸部具有以沿着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的方式弯曲的圆弧部90。
隔壁9与第二壳体部件52的筒部521h相连,隔壁9与筒部521h相连的部分成为用于配置装配基板71的角部分的缺口91。因此,尽管隔壁9的与筒部521h相连的部分降低了相当于缺口91的深度的大小,但隔壁9也处于从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覆盖旋转检测部7的状态。因此,润滑脂不易附着于旋转检测部7,从而能够抑制因附着了润滑脂而产生的旋转检测部7误检测等的不良状况。并且,由于隔壁9由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52中的与第一壳体部件51对置的面的凸部构成,因此不必另外追加构成隔壁9的部件。并且,由于旋转检测部7以重力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比隔壁9以及一号齿轮41的大径齿轮411(带有润滑脂的齿轮)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润滑脂因自重而附着于旋转检测部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检测部7具有分压器72,因此如果分压器72的接点附着了大量的润滑脂,则会产生重大不良状况,因而设置隔壁9抑制润滑脂附着的效果显著。
(中继基板77的结构)
图8(a)、图8(b)、图8(c)为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电连接部分的说明图,图8(a)为第一连接器部件周边的立体图,图8(b)为将第一连接器部件拆卸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c)为中继基板77等的说明图。图9(a)、图9(b)、图9(c)、图9(d)为示出了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闭装置1的中继基板77的说明图,图9(a)为示出了将第一连接器部件连接到中继基板7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b)为中继基板77的俯视图,图9(c)为放大表示中继基板77的第二端部的俯视图,图9(d)为放大表示端子的说明图。另外,在图9(b)与图9(c)中,在形成有阻焊膜的区域打上了朝向右上倾斜的倾斜虚线。
参照图7(a)、图7(b)等进行说明的中继基板77为刚性印刷配线基板,且中继基板77从连接有导线79的第一端部77e经过马达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朝向Y方向的一侧Y1延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继基板77的第二端部77f实施与外部的控制部等之间的电连接。
具体地说,如图2(b)以及图8(a)、图8(b)、图8(c)所示,在壳体50中,通过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51的外侧以及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52的外侧的凹部,而形成存在于壳体5的外侧的X方向的一侧X1以及Y方向的一侧Y1的凹部509,并在该凹部509实施连接器80的电连接。连接器80具有设置于电动开闭装置1侧的第一连接器部件81和相对于第一连接器部件81拆装的第二连接器部件82,第一连接器部件81与中继基板77的第二端部77f电连接。中继基板77固定于第三壳体部件53的内侧。
如图9(a)、图9(b)、图9(c)、图9(d)所示,中继基板77为单面基板,且只在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的一面以及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的另一面77t中的一面77s形成有配线775以及焊盘772、776、777。配线部775以及焊盘772、776、777由形成于作为中继基板77的基材的玻璃环氧树脂、酚醛纸基板以及环氧纸基板等刚性的基板770的一面77s的相同导体层构成。该中继基板77通过光刻工序以及蚀刻工序将贴附在基板770的铜箔塑成图案来形成配线部775以及焊盘772、776、777后,再通过在规定区域形成阻焊膜778来进行制造。阻焊膜778形成于中继基板77的一面77s中除焊盘772、776、777之外的整面。阻焊膜778与融化了的焊锡之间的可湿性低,因此具有限定设置焊锡的区域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继基板77中,焊盘772、776、777中的形成于第一端部77e的焊盘777用于连接图7(a)所示的导线79。在焊盘777的中央形成有贯通焊盘777以及基板770的贯通孔770c,导线79的端部从中继基板77的另一面77t侧插入到贯通孔770c中,并在一面77s侧被锡焊到焊盘777。
形成于中继基板77的大致中央的矩形的焊盘776用于连接马达2的端子29(参照图7(b))。在焊盘776的中央形成有贯通焊盘776以及基板770的贯通孔770b,马达2的端子从中继基板77的另一面77t侧插入贯通孔770b中,并在一面77s侧被锡焊到焊盘776。在中继基板77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77a。在该贯通孔77a中嵌入有从马达2的主体部21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面的中央朝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的突部28(参照图7(b))。
(防止焊盘772剥离)
在中继基板77中,沿第二端部77f排列的合计五个焊盘772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器部件81的管脚状的端子811。在第一连接器部件81中,五个端子811排成一列,焊盘772以及与焊盘772连接的配线部775在与配线部775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排列五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焊盘772中的位于焊盘772的排列方向的一侧的三个焊盘772通过配线部775、焊盘777以及导线79与分压器72电连接,位于排列方向的另一侧的两个焊盘772通过配线部775以及焊盘776与马达2电连接。这里,相邻的焊盘772之间的间隔d形成得比焊盘772的排列方向上的外形尺寸w(宽度尺寸)窄。并且,焊盘772具有焊盘772的排列方向上的外形尺寸w比焊盘772的配线部775的延伸方向上的外形尺寸s窄的长圆形状。
在焊盘772的中央形成有贯通焊盘772以及基板770的贯通孔770a,端子811从中继基板77的另一面77t侧插入到贯通孔770a中,并在一面77s侧被锡焊到焊盘772。在这种状态下,端子811被基板770(中继基板77)支承,且不与壳体5抵接。这里,多个端子811中的至少一个如图9(d)所示那样在中途部分具有弯曲部812,该弯曲部812在将端子811锡焊到焊盘772之前的期间用于防止端子811从贯通孔770a脱落。
在五个焊盘772的各自当中形成有从焊盘772朝向与配线部775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加强图案773。加强图案773由与构成焊盘772以及配线部775的导体层(铜箔)相同的层构成,并与焊盘772以及配线部775同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图案773以与配线部775不同的方向,相对于焊盘772形成在与配线部775相反的一侧,在焊盘772的周边,加强图案773、焊盘772以及配线部775位于同一直线上。该加强图案773与焊盘772形成为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加强图案773只与一个焊盘772连接,而不与其他焊盘772连接。在加强图案773中,位于与焊盘772相反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在焊盘772所在的一侧具有中心的圆环状。并且,加强图案773的宽度尺寸与焊盘772的排列方向上的外形尺寸w(宽度尺寸)相同,比配线部775的宽度尺寸t宽。在本实施方式中,焊盘772设置于基板770中的加强图案773所在的一侧的端部,而其他焊盘772等未处于基板770中的加强图案773所在的一侧的端部与焊盘772之间。并且,加强图案773与基板770的端部分离,因此不易产生加强图案773与其他导电部分短路的情况。
在这样构成的中继基板77中,阻焊膜778不仅覆盖配线部775还覆盖加强图案773。并且,阻焊膜778在形成有焊盘772的区域形成为与构成焊盘772的导体层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宽度尺寸的开口部,焊盘772的边(导体层的边)与阻焊膜778的边重叠。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继基板77中,形成有贯通焊盘772以及基板770的贯通孔770a,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器部件81的管脚状的端子811插入到贯通孔770a中,并能够将端子811与焊盘772锡焊。并且,利用阻焊膜778覆盖与焊盘772连接的配线部775,并且设置了从焊盘772朝向与配线部775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加强图案773,该加强图案773也被阻焊膜778覆盖。因此,即使在因贯通孔770a而导致焊盘772的宽度尺寸变窄从而引起焊盘772与基板770之间的接合面积变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导致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例如,在将端子811插入到贯通孔770a时,即使端子811与焊盘772接触从而对焊盘772施加了负载,焊盘772也不易从基板770剥离。由此,即使采用缩小焊盘772的结构或采用扩大贯通孔770a的直径的结构等,也能够获得较高的可靠性。
并且,在将设置了防脱用的弯曲部812的端子811插入到贯通孔770a中时,弯曲部812容易向焊盘772施加负载,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对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并且,由于端子811从基板770的另一面77t侧朝向一面77s插入,因此如果端子811与焊盘772接触,则焊盘772承接从基板770剥离方向的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尤其,由于端子811形成于第一连接器部件81,因此在拆装连接器80时容易对焊盘772施加负载。尤其在将第二连接器部件82结合到第一连接器部件81时,焊盘772承接从基板770剥离的方向的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并且,端子811被基板770(中继基板77)支承,且不与壳体5抵接。因此,在相对于第一连接器部件81拆装第二连接器部件82时的力容易施加到焊盘772,但通过本实施方式,即使是这种结构,焊盘772也不易从基板770剥离。并且,由于基板770(中继基板77)的一面77s中的除形成有焊盘772的部分以外的部位被第三壳体部件53支承,而基板770(中继基板77)的另一面77t中的除形成有焊盘772的部分之外的部位被第一壳体部件51支承,因此在相对于第一连接器部件81拆装第二连接器部件82时,能够避免基板770(中继基板77)变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基板77以及基板770为刚性基板,因此与柔性基板不同,无法利用柔性基板的变形来缓解对焊盘772施加的负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基板77为单面基板,因此焊盘772并不形成为通过贯通孔与另一面77t侧的导体图案相连的结构。由此,无法通过另一面77t侧的导体图案来抑制焊盘772剥离,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焊盘772以及配线部775在与配线部775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因此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通过扩大焊盘772的宽度尺寸来扩大焊盘772与基板770之间的接合面积。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阻焊膜778覆盖配线部775以及加强图案773,因此能够抑制因向焊盘772施加了负载而引起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
并且,加强图案773的宽度尺寸与焊盘772的排列方向上的外形尺寸w(宽度尺寸)相同,而比配线部775的宽度尺寸t宽。由于加强图案773与基板770之间的接合面积宽,因此即使缩短加强图案773,也能进一步抑制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由于即使缩短加强图案773,也能进一步抑制焊盘772从基板770剥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焊盘772设置于基板770的端部。因此,能够缩短焊盘772与基板770中的加强图案773所在一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将连接器80的连接部位配置在壳体5的最外侧,由此能够确保配置图7(b)等所示的减速齿轮组4的空间较大。由此,提高了减速齿轮组4的布局自由度。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开闭装置1驱动马桶座和马桶盖,但也可是对向洗衣机的洗涤槽投放洗涤物的入口的盖体进行开闭驱动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配线基板包括:
基板;
配线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面;
焊盘,其由与所述配线部相同的导体层形成,且形成于所述配线部的端部;
贯通孔,其贯通所述焊盘以及所述基板,且供端子插入;
加强图案,其由所述导体层形成,且从所述焊盘朝向与所述配线部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阻焊膜,其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侧覆盖所述配线部以及所述加强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刚性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盘以及所述配线部在与所述配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排列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图案的宽度比所述配线部的宽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插入并被锡焊到所述焊盘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为形成于连接器部件的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被所述基板支承。
CN201420734940.9U 2013-12-06 2014-11-28 印刷配线基板 Active CN2042592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2630 2013-12-06
JP2013252630A JP6325240B2 (ja) 2013-12-06 2013-12-06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9279U true CN204259279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4940.9U Active CN204259279U (zh) 2013-12-06 2014-11-28 印刷配线基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25240B2 (zh)
CN (1) CN20425927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6544Y2 (zh) * 1977-12-03 1982-12-04
JPS5517308U (zh) * 1978-07-19 1980-02-04
JPS61140193A (ja) * 1984-12-13 1986-06-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02299807A (ja) * 2001-03-30 2002-10-11 Seiko Epson Corp 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53014A (ja) * 2002-10-30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部品実装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25240B2 (ja) 2018-05-16
JP2015109395A (ja)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250B (zh) 电动执行机构
JP2016036243A (ja) 駆動装置
US11462969B2 (en) Rotary apparatus
US20120237286A1 (en) Rotary connector
US6700244B2 (en) Three-in-one structural combination magneto motor power system
JP2012070509A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204259279U (zh) 印刷配线基板
KR20090092244A (ko)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CN204741371U (zh) 齿轮马达以及自动开闭单元
WO2021117477A1 (ja) 端子台
JP2023175944A (ja) 接続端子と電気的に接続されたセンサー、回転装置及び車両
CN204259325U (zh) 基板定位结构
JP4428640B2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ブラシホルダへの半田付け方法
JP7104499B2 (ja) 回転装置
JP2013046458A (ja) 基板を有する装置およびモータ装置
CN210423478U (zh) 一种制动器及电动机
CN106099570A (zh) 一种汽车插件结构
KR20090092524A (ko) 편평형 진동 모터
CN102044936B (zh) 电机及盘片驱动装置
WO2023127380A1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213637434U (zh) 一种滑环互联装置
JP2019054601A (ja) 回転装置及び回転装置における筐体の分離方法
KR20110132734A (ko) 코일 접속부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모터
JP6999337B2 (ja) 回転装置
CN100342620C (zh) 微型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