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1194U -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1194U
CN204211194U CN201420659225.3U CN201420659225U CN204211194U CN 204211194 U CN204211194 U CN 204211194U CN 201420659225 U CN201420659225 U CN 201420659225U CN 204211194 U CN204211194 U CN 204211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ross bar
plastics compound
compound bag
feed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92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维刚
宋夫前
唐金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OY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92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1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1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11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它包括平台(1)和输送装置(4);它包括位于平台(1)和输送装置(4)之间的第一横杆(2),所述的第一横杆(2)上设有用于吸附平台(1)上的纸塑复合袋的吸盘装置(3);所述的第一横杆(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横杆(2)上的吸盘装置(3)去吸附纸塑复合袋且将纸塑复合袋输送到输送装置(4)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解除吸盘(304)与纸塑复合袋吸附的往复转动机构(6);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检测纸塑复合袋厚度的检测机构(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出现两个袋子被缝合在一起,造成纸塑复合袋报废。

Description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装置,具体来说是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装置,一般采用人工分拣纸塑复合袋,将一个袋子接着一个袋子通过输送装置,设在输送装置一侧的缝合机,进行对纸塑复合袋开口进行缝合,上述的过程存在的缺点是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非常低,导成纸塑复合袋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人工分拣的过程中有于纸塑复合袋的边角处或者中缝处容易出现胶水,导致两个纸塑复合袋容易相互粘合在一起,经过缝合机处理后,发生两个纸塑复合袋被相互缝合在一起,导致两个袋子报废,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人工分拣纸塑复合袋存在的缺陷,使得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效率提高,同时通过检测纸塑复合袋的厚度,避免出现两个袋子因相互粘合最终被缝合在一起,造成纸塑复合袋报废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它包括用于放置纸塑复合袋的平台和用于输送纸塑复合袋的输送装置;它包括位于平台和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上设有用于吸附平台上的纸塑复合袋的吸盘装置;所述的吸盘装置包括套设在第一横杆上的套件、与套件轴向滑动连接且相对于第一横杆竖直设置的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靠近平台的那端上设有吸盘;所述的第一横杆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横杆上的吸盘去吸附纸塑复合袋且将纸塑复合袋输送到输送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输送装置上方还设有用于解除吸盘与纸塑复合袋吸附的往复转动机构;所述的输送装置上方还设有用于检测被吸盘吸附到输送装置上的纸塑复合袋厚度的检测机构;所述的检测机构连接有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去驱动第一横杆上的吸盘装置,通过吸盘装置的吸盘吸附纸塑复合袋,接着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将吸盘吸附的纸塑复合袋,转移到输送装置上,通过输送装置上的往复转动机构,实现解除吸附在吸盘装置上的纸塑复合袋,再经过输送装置对纸塑复合袋的输送,重复上述的工作流程,即 实现了将逐个纸塑复合袋传输到输送装置上的输送过程,再通过输送装置上的用于检测纸塑复合袋厚度的检测机构,如出现厚度异常(出现两个纸塑复合袋粘合在一起),则启动报警器报警,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将两个相互粘合的袋子从输送装置上取出;最后位于输送装置一侧的缝合机针对纸塑复合袋的开口进行缝合操作;整一个工作流程,实现了针对逐个纸塑复合袋的自动传输工作,客服了背景技术中的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了纸塑复合袋开口缝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把两个纸塑复合袋缝合在一起所引起的纸塑复合袋的报废。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盘装置为多个且间隔地分布在第一横杆上。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采用多个吸盘装置是为了保证对施加的纸塑复合袋的吸附力足够大,避免造成对纸塑复合袋的吸附力不够,以免因为对纸塑复合袋吸附力不够造成纸塑复合袋从平台上转移到输送装置的过程中滑落,造成纸塑复合袋不能被转移到输送装置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柱和吸盘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吸盘的吸盘基座;所述的连接柱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顶住套件,另一端顶住吸盘基座。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置弹簧,使得吸盘向下运动去吸附纸塑复合袋的过程具有一个缓冲过程,这样的缓冲过程能够保护吸盘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有具有与第一横杆的轴线纵向垂直的且上端为开口的滑槽的支架、驱动第一横杆在滑槽上滑动的连杆机构;所述支架的上端靠近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挡块,所述支架的上端另一侧设有用于推顶第一横杆使得第一横杆沿着挡块的斜面滑动的推顶机构。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诠释了第一驱动机构的详细结构,第一驱动机构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首先是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第一横杆向下移动,即通过第一横杆上的吸盘装置向下运动去吸附纸塑复合袋,然后再通过连杆机构使得第一横杆向上移动,相当于实现了针对纸塑复合袋的上提操作,再通过推顶机构推动第一横杆,使得第一横杆沿着挡块的斜面滑动,即将纸塑复合袋转移到输送装置上,即实现了纸塑复合袋从平台转移到输送装置的过程,结构简单,运行平稳。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输送装置的首端上是否出现纸塑复合袋的检测装置;所述的往复转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横杆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二横杆上间隔设有长条块;所述的第二横杆连接有驱动第二横杆转动使得长条块远离第二横杆的那端作贴合或者远离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检测装置连接。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输送装置的首端出现纸塑复合袋的时候,启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横杆转动使得第二横杆上的长条块远离第二横杆的那端去贴合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的纸塑复合袋,由于纸塑复合袋受到长条块的施加的力,从而使得纸 塑复合袋从吸盘装置上的吸盘上脱离,之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横杆转动使得第二横杆上的长条块远离第二横杆的那端去远离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为下次解除纸塑复合袋与吸盘之间的吸附做准备,上述的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运行平稳。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有架设在输送装置上的第三横杆;所述的第三横杆的轴线与第一横杆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检测机构可转动地设在第三横杆。采用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机构的转动,实现了检测机构到输送装置的竖直距离的微调,由于每种纸塑复合袋的厚度存在略微的差异,上述可微调的距离实现了该检测机构能够应对各种纸塑复合袋,实现当一个纸塑复合袋通过该检测机构的时候,该检测机构不会启动报警,当多个纸塑复合袋重叠在一起通过该检测机构的时候,该检测机构就会启动报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有基板和杠杆;所述的基板与第三横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基板的一表面与杠杆铰接,该表面上设有警报触发开关,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杠杆的首端延伸出基板外,该端的侧面上铰接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该轴承的最低点到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2-1.5mm;所述杠杆的末端位于警报触发开关的正下方;所述的基板与杠杆之间设有用于拉住杠杆的螺栓。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该检测机构的结构,位于杠杆的首端的轴承,通过预设定轴承的最低点到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的垂直距离,该距离恰好适合一个纸塑复合袋通过,即一个纸塑复合袋通过该检测机构的时候不与轴承接触,或者不足以使轴承发生转动,带动杠杆的末端向上移动去触发警报触发开关,但是当多个纸塑复合袋同时通过该检测机构的时候(即多个纸塑复合袋粘接在一起),使得轴承发生转动,带动杠杆的末端向上移动去触发警报触发开关闭合,从而启动报警器报警。
作为,所述的杠杆与基板的一表面之间设有用于杠杆复位的拉簧。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杠杆的末端向上移动触发警报触发开关闭合过程中,拉簧发生形变,利用拉簧的形变之后产生的恢复力使得杠杆重新回到初始位置状态,取代了依靠重力实现杠杆的复位,复位更加迅速,复位效果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正下方的基板上设有簧片;所述杠杆的末端上设有用于触发簧片使得警报触发开关闭合的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与杠杆螺接。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首先明确了一点,通过了调节螺母去顶簧片,簧片再去实现警报触发开关的闭合,该过程避免了杠杆直接与警报触发开关的接触,而是利用调节螺母、簧片的结合,去实现警报触发开关的闭合,因簧片具有弹性效果,在调节螺母向上移动通过簧片去实现警报触发开关闭合的过程中,能够减小调节螺母对警报触发开关造成的冲击,延长警报触发开关的 使用寿命,同时簧片的表面积较大,在调节螺母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通过调节螺母去触发警报触发开关闭合的准确性,其次,还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螺母与杠杆的螺接,保证了调节螺母的长度可调,这个可调节的长度实现了调节螺母到簧片之间的距离的可调,保证了调节螺母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通过簧片实现警报触发开关的闭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平台,2、第一横杆,3、吸盘装置,301、套件,302、连接柱,303、吸盘基座,304、吸盘,305、弹簧,4、输送装置,501、滑槽,502、支架,503、连杆机构,504、挡块,505、推块,601、第二横杆,602、长条块,7、检测机构,701、基板,702、杠杆,703、警报触发开关,704、轴承,705、螺栓,706、拉簧,707、簧片,708、调节螺母,8、报警器,9、第三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它包括用于放置纸塑复合袋的平台1和用于输送纸塑复合袋的输送装置4;所述的平台1与输送装置4呈直线排列;它还包括位于平台1和输送装置4之间的第一横杆2;所述的第一横杆2上设有用于吸附平台1上纸塑复合袋的吸盘装置3;所述的吸盘装置2为多个且间隔地分布在第一横杆2上;所述的吸盘装置3包括套设在第一横杆2上的套件301、与套件301滑动连接的相对于第一横杆2竖直设置的连接柱302;所述的连接柱302上套设有弹簧305;所述的弹簧305的一端顶住套件301,另一端顶住吸盘基座303;所述的连接柱302远离套件301的那端上设有吸盘基座303;所述的吸盘基座303上设有吸盘304;所述的输送装置4设在第一横杆2的远离平台1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横杆2两端分别设有驱动第一横杆2用于将吸盘装置3吸附的纸塑复合袋输送到输送装置4的第一驱动机构5;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设有具有与第一横杆2的轴线纵向垂直的且上端为开口的滑槽501的支架502、驱动第一横杆2在滑槽501上滑动的连杆机构503;所述支架502的上端靠近输送装置4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挡块504,所述支架502的上端另一侧设有用于推顶第一横杆2使得第一横杆1沿着挡块504的 斜面滑动的推顶机构;所述的推顶机构为推块505,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解除吸盘装置3与纸塑复合袋吸附的往复转动机构6;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输送装置4的首端上是否出现纸塑复合袋的检测装置;这里的检测装置即位于输送装置的首端的输送表面的正上方的红外信号发送器,位于输送装置的的首端的输送表面的正下方的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的往复转动机构6包括与第一横杆2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杆601,所述的第二横杆601上间隔设有长条块602;所述的第二横杆601连接有驱动第二横杆601转动使得长条块602远离第二横杆601的那端作贴合或者远离输送装置4的输送表面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检测装置连接;当输送装置4的首端上出现纸塑复合袋的时候,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发送器发出的信号较弱,从而去驱动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检测被吸盘304吸附到输送装置4上的纸塑复合袋厚度的检测机构7;所述的检测机构7连接有报警器8;它还包括有架设在输送装置4上的第三横杆9;所述的第三横杆9的轴线与第一横杆2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检测机构7可转动地设在第三横杆9;所述的检测机构7包括有基板701和杠杆702;所述的基板701与第三横杆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基板701的一表面与杠杆702铰接,该表面上设有警报触发开关703,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703与报警器8连接;所述杠杆702的首端延伸出基板701外,该端的侧面上铰接有轴承704;所述的轴承704位于输送装置4的上方,该轴承704的最低点到输送装置4的输送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2-1.5mm;所述杠杆702的末端位于警报触发开关703的正下方;所述的基板701与杠杆702之间设有用于拉住杠杆702的螺栓705;所述的杠杆702与基板701的一表面之间设有用于杠杆702复位的拉簧706;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703正下方的基板701上设有簧片707;所述杠杆702的末端上设有用于触发簧片707使得警报触发开关703闭合的调节螺母708;所述的调节螺母708与杠杆702螺接。

Claims (9)

1.一种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它包括用于放置纸塑复合袋的平台(1)和用于输送纸塑复合袋的输送装置(4);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平台(1)和输送装置(4)之间的第一横杆(2),所述的第一横杆(2)上设有用于吸附平台(1)上的纸塑复合袋的吸盘装置(3);所述的吸盘装置(3)包括套设在第一横杆(2)上的套件(301)、与套件(301)轴向滑动连接且相对于第一横杆(2)竖直设置的连接柱(302);所述的连接柱(302)靠近平台(1)的那端上设有吸盘(304);所述的第一横杆(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横杆(2)上的吸盘(304)去吸附纸塑复合袋且将纸塑复合袋输送到输送装置(4)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解除吸盘(304)与纸塑复合袋吸附的往复转动机构(6);所述的输送装置(4)上方还设有用于检测被吸盘(304)吸附到输送装置(4)上的纸塑复合袋厚度的检测机构(7);所述的检测机构(7)连接有报警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装置(2)为多个且间隔地分布在第一横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302)和吸盘(304)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吸盘(304)的吸盘基座(303);所述的连接柱(302)上还套设有弹簧(305);所述的弹簧(305)的一端顶住套件(301),另一端顶住吸盘基座(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有具有与第一横杆(2)的轴线纵向垂直的且上端为开口的滑槽(501)的支架(502)、驱动第一横杆(2)在滑槽(501)上滑动的连杆机构(503);所述支架(502)的上端靠近输送装置(4)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挡块(504),所述支架(502)的上端另一侧设有用于推顶第一横杆(2)使得第一横杆(1)沿着挡块(504)的斜面滑动的推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输送装置(4)的首端上是否出现纸塑复合袋的检测装置;所述的往复转动机构(6)包括与第一横杆(2)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杆(601),所述的第二横杆(601)上间隔设有长条块(602);所述的第二横杆(601)连接有驱动第二横杆(601)转动使得长条块(602)远离第二横杆(601)的那端作贴合或者远离输送装置(4)的输送表面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检测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架设在输送装置(4)上的第三横杆(9);所述的第三横杆(9)的轴线与第一横杆(2)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检测机构(7)可转动地设在第三横杆(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机构(7)包括有基板(701)和杠杆(702);所述的基板(701)与第三横杆(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基板(701)的一表面与杠杆(702)铰接,该表面上设有警报触发开关(703),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703)与报警器(8)连接;所述杠杆(702)的首端延伸出基板(701)外,该端的侧面上铰接有轴承(704);所述的轴承(704)位于输送装置(4)的上方,该轴承(704)的最低点到输送装置(4)的输送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2-1.5mm;所述杠杆(702)的末端位于警报触发开关(703)的正下方;所述的基板(701)与杠杆(702)之间设有用于拉住杠杆(702)的螺栓(7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702)与基板(701)的一表面之间设有用于杠杆(702)复位的拉簧(70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报触发开关(703)正下方的基板(701)上设有簧片(707);所述杠杆(702)的末端上设有用于触发簧片(707)使得警报触发开关(703)闭合的调节螺母(708);所述的调节螺母(708)与杠杆(702)螺接。
CN201420659225.3U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1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225.3U CN204211194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9225.3U CN204211194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1194U true CN204211194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92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1194U (zh) 2014-11-06 2014-11-06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11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9272A (zh) * 2016-08-12 2016-12-14 汕头市山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纸张高速复合系统
CN111912666A (zh) * 2020-09-03 2020-11-10 浙江中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9272A (zh) * 2016-08-12 2016-12-14 汕头市山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纸张高速复合系统
CN111912666A (zh) * 2020-09-03 2020-11-10 浙江中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9645B2 (ja) 果実袋開口装置
CN104057462B (zh) 一种抓取机构
CN109178525B (zh) 一种块状物料双工位贴标自动化生产流程
CN103273312A (zh) 一种快速接头自动组装机
CN204211194U (zh) 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CN207061264U (zh) 送料装置
CN101537895B (zh) 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
WO2018018888A1 (zh) 一种废弃泥浆袋自动处理设备
CN115223787A (zh) 一种直接缝铁心生产用的自动叠片设备
CN106742322B (zh) 套袋机构及具有其的装袋机
CN108551511A (zh) 手机组件焊接检测装置
CN203918452U (zh) 全自动滚槽、封口及检测生产加工设备
CN106141670B (zh) 自动组装机
CN107649876A (zh) 汽车减振器复原阀总成自动分装机
CN206798618U (zh) 一种导板转移桁架机器人
CN206536204U (zh) 一种剃须刀蟹钳和按钮的组装机构
CN112407561A (zh) 一种防滑式气瓶货架
CN204137413U (zh) 多功能测试选别包装机
CN204022008U (zh) 一种检测纸塑复合袋是否相互粘合的双重检测机构
CN107867558B (zh) 送料装置
CN207372656U (zh) 汽车减振器复原阀总成自动分装机
CN115196107A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包装装置
CN204196328U (zh) 一种用于缝合纸塑复合袋开口的上料装置
CN205186690U (zh) 一种水泥开袋装置
CN205589634U (zh) 自动贴标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