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2461U -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2461U
CN204202461U CN201420621855.1U CN201420621855U CN204202461U CN 204202461 U CN204202461 U CN 204202461U CN 201420621855 U CN201420621855 U CN 201420621855U CN 204202461 U CN204202461 U CN 204202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micro
metal
organic polymer
strength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18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丘
李宗涛
汤勇
丁鑫锐
万珍平
邓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206218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2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2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24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18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pplying coatings, e.g. radiation-absorbing, radiation-reflecting; by surface treatment, e.g. polishing
    • F28F13/185Heat-exchange surfaces provided with microstructures or with porous coatings
    • F28F13/187Heat-exchange surfaces provided with microstructures or with porous coat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vaporator surfaces or condenser surfaces, e.g. with nucleation si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该微结构为金属薄片,其中一面为阵列分布的微结构面,另一面为光滑平面;微结构尺寸为50nm-50um;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锥体、圆柱体、矩形或者三角形结构。制备方法以光刻蚀技术所获得表面具有锥状微结构的薄片为模板,经过1-2次转印操作,将模板上的结构复制至有机高分子薄膜表面;在超过金属熔点的温度条件下将熔融态金属灌注于薄膜表面,温度为150℃-300℃;待降温、冷却后,去除胶体,得到表面具有图形化强化沸腾微结构的金属基体。本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制备效率高,样品一致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化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进展,能源的不断消耗,节约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更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能源的利用和传递中,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对于提高整个传热系统的效率和降低设备的投资与运行费用至关重要。目前,强化沸腾传热的主要方法是改善传热表面结构。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强化沸腾传热的微尺度多孔表面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纳米尺度凹陷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加热壁面的比表面积,改变固液界面的浸润特性,提高汽泡成核密度及脱离频率,从而提高沸腾换热能力。强化传热沸腾的纳米多孔金属表面更是在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热导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目前,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结构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模板法和脱合金法。模板法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批量生产;而脱合金法主要用来制备纳米多孔块体金属材料,且上述两种所得微结构为孔状,形貌控制存在随机性,不可精密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包括金属薄片7,金属薄片7的其中一个面为阵列分布的微结构面,另一个面为光滑平面;
所述微结构尺寸为50nm-50um。
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锥体、圆柱体、矩形或者三角形结构。
上述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如下:
(1)以表面具有阵列分布凸起结构的薄片作为初始模板1,对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平面进行压印,压印温度为60℃-150℃℃,同时对初始模板1和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进行加热固化,待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脱模后,该初始模板1的凸起结构转印至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表面,得到具有与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相应的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完成第一次转印;
(2)将第一次转印获得的表面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作为表面具有凹陷结构的新模板4,置于旋涂机上,通过旋涂的方式获得与初始模板1相同的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完成第二次转印;
第一次转印的完成的新模板4与第二次转印完成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的组分材料不同,目的是防止新模板4与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发生粘连,影响脱模;
在旋涂机上旋涂方法为:旋涂机旋涂参数设置转速为500-2000r/s,旋涂时间为30s-200s,点胶量为0.5-2mL,在60℃-150℃的温度下固化30min;完成第一次旋涂;
(3)重复步骤2中旋涂方法2-5次,以增加薄膜的厚度;其中,最后一次旋涂是在前一次旋涂完成,并置于80℃-120℃恒温环境中5-20min后进行;其中,最后1次旋涂完成后,在60℃-150℃条件下固化30min;薄膜固化后,进行脱模操作,获得具有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
(4)将步骤3中所获得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置于恒温平台9上,平台温度为150℃-300℃,把熔点为150℃-300℃的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均匀灌注、平铺在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凸起结构的表面,形成金属溶液层6,金属溶液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渗入到各凸起之间的空隙中,在金属溶液层6上表面施加压力,使其形成平整表面;
(5)待金属溶液层6冷却固化后,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即获得具有强化沸腾微结构的金属薄片7。
所述初始模板1的基体为蓝宝石片或硅片。
金属薄片7厚度为0.1mm-20mm。
步骤(5)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具体是,将其泡入有机溶剂或者酸性溶液内,使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分解,经超声波清洗处理。
本发明成本低,操作简单,既能明显改善模板法制作强化金属表面微纳结构工艺复杂的弊端,又能避免脱合金法制作微纳结构时分布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微结构形貌复制比高,可通过对初始模板的调整实现对表面积、表面浸润性等强化沸腾关键表面参数进行调控,以满足不同强化沸腾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包括金属薄片7,金属薄片7的其中一个面为阵列分布的微结构面,另一个面为光滑平面;
所述微结构尺寸为50nm-50um。
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锥体、圆柱体、矩形或者三角形等类似结构,布满整个面。
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以表面具有阵列分布凸起结构的薄片作为初始模板1,对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平面进行压印,压印温度为60℃-150℃℃,同时对初始模板1和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进行加热固化,待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脱模后,该初始模板1的凸起结构转印至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表面,得到具有与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相应的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完成第一次转印;
(2)将第一次转印获得的表面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作为表面具有凹陷结构的新模板4,置于旋涂机上,通过旋涂的方式获得与初始模板1相同的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完成第二次转印;
第一次转印的完成的新模板4与第二次转印完成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的组分材料不同,目的是防止新模板4与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发生粘连,影响脱模;
在旋涂机上旋涂方法为:旋涂机旋涂参数设置转速为500-2000r/s,旋涂时间为30s-200s,点胶量为0.5-2mL,在60℃-150℃的温度下固化30min;完成第一次旋涂;
(3)重复步骤(2)中旋涂方法2-5次,以增加薄膜的厚度;其中,最后一次旋涂是在前一次旋涂完成,并置于80℃-120℃恒温环境中5-20min后进行;其中,最后1次旋涂完成后,在60℃-150℃条件下固化30min;薄膜固化后,进行脱模操作,获得具有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
(4)将步骤(3)中所获得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置于恒温平台9上,平台温度为150℃-300℃,把熔点为150℃-300℃的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均匀灌注、平铺在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凸起结构的表面,形成金属溶液层6,金属溶液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渗入到各凸起之间的空隙中,在金属溶液层6上表面施加压力,使其形成平整表面;
(5)待金属溶液层6冷却固化后,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即获得具有强化沸腾微结构的金属薄片7。金属薄片7厚度为0.1mm-20mm。
所述初始模板1的基体为蓝宝石片或硅片。采用光刻蚀技术所获得。
步骤(5)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具体是,将其泡入有机溶剂或者酸性溶液内,使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分解,经超声波清洗处理。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薄片(7),金属薄片(7)的其中一个面为阵列分布的微结构面,另一个面为光滑平面;
所述微结构尺寸为50nm-5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矩形或者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薄片(7)厚度为0.1mm-20mm。
CN201420621855.1U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2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1855.1U CN204202461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1855.1U CN204202461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2461U true CN204202461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6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185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2461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24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9342A (zh) * 2014-10-24 2015-02-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0709A (zh) * 2015-09-10 2015-12-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局部可控亲疏水性的多孔传热表面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9342A (zh) * 2014-10-24 2015-02-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9342B (zh) * 2014-10-24 2016-08-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0709A (zh) * 2015-09-10 2015-12-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局部可控亲疏水性的多孔传热表面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2684A (zh) 一种近眼显示器衍射光栅波导的制备方法
CN103149615A (zh) 一种多层金属光栅的制备方法
CN109186817A (zh) 一种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3789A (zh) 金属基底上制备高深宽比金属微光栅的方法
CN104181769B (zh) 一种火山口型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的制备方法
CN102897709B (zh) 一种低成本微纳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4359342A (zh)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02461U (zh) 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
CN103738913A (zh) 一种准三维微、纳米柱阵列的制作方法
CN109272845A (zh) 一种页岩气水两相可视化微观孔隙模型及制作方法
CN104849783A (zh) 基于纳米压印工艺的可见与近红外光吸收体及其加工方法
CN108913104A (zh) 一种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019A (zh)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
CN103579434B (zh) 无残余层纳米压印技术制备图案化蓝宝石衬底的方法
CN102494972A (zh) 一种微观驱油用二维热固化多孔介质模型及制造方法
CN106393526A (zh)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高纵横比结构制造方法
CN106098963B (zh) 具有随机金字塔形貌绒面的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9607A (zh) 一种基于模板电诱导成形的微透镜阵列制造方法
CN104245267B (zh) 脱模处理方法和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
WO2019006799A1 (zh) 纳米线栅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CN204575880U (zh) 一种基于纳米压印工艺的可见与近红外光吸收体
CN102921887A (zh) Eps白模制造工艺
CN102243436B (zh) 一种几何约束下的电场诱导微复型方法
CN104385593B (zh) 基于雾化技术的光固化快速原型件表面粗糙度降低方法
CN111304701B (zh) 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辅助超精密电铸脱模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