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5479U - 车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5479U
CN204095479U CN201420528666.XU CN201420528666U CN204095479U CN 204095479 U CN204095479 U CN 204095479U CN 201420528666 U CN201420528666 U CN 201420528666U CN 204095479 U CN204095479 U CN 20409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weather strip
sealing
open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286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沢田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60J7/0435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at the outside of the roof to fully ope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1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corner parts or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4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ontact between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2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for movable panels i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挡风条的密封功能失效的车顶装置。挡风条(20)具有:挡风条主体(21),其在开口(11)的整周范围上安装于车顶(10),并将开口(11)的开口缘与面板(12、13)的周缘之间密封;边界挡风条(25),其在可动面板(12)与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安装于该固定面板(13),并将可动面板(12)与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密封;以及连接部(26),其将挡风条主体(21)以及边界挡风条(25)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为一体。

Description

车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成为由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面板覆盖形成于车顶的开口的车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样的车顶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顶装置。如图11所示,覆盖形成于车顶的开口的多个面板中,在配置于车辆的前方的前面板91的缘部遍及整周地固设有面板框体92。在该面板框体92遍及整周地安装有挡风条93。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车辆的后方的后面板96的缘部也遍及整周地固设有面板框体97。在该面板框体97,在除前缘部以外的周围安装有挡风条98。
而且,在前面板91与后面板96均处于全闭状态时,挡风条93与开口的靠近车辆的前方的开口缘以及面板框体97的前缘液密地接触,挡风条98与开口的靠近车辆的后方的开口缘液密地接触。据此,前面板91以及后面板96的边界部均能够遍及开口的整周地确保密封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51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676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车顶装置中,在前面板91以及后面板96的边界部的侧部密封功能失效。这是因为难以确保挡风条93与挡风条98的前端之间的密封功能。因此,存在例如允许雨水等从该侧部漫入的可能性。
此外,还公知有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车顶装置那样遍及开口的整周地在车顶安装有挡风条的车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前方以及后方的可动面板以及固定面板的边界部的密封功能由例如安装于固定面板的前缘部的其他挡风条来确保,按照专利文献1的车顶装置来看在边界部的侧部密封功能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挡风条的密封功能失效的车顶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顶装置具备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适于覆盖形成于车顶的开口的多个面板,上述多个面板包括:能够开闭所述开口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地配置在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并且以关闭所述开口的状态被固定,车顶装置具备挡风条,该挡风条具有:挡风条主体,其在所述开口的整周范围上安装于所述车顶,并将所述开口的开口缘与所述多个面板的周缘之间密封;边界挡风条,其在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安装于该第二面板,并将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密封;以及连接部,其分别将所述挡风条主体以及所述各边界挡风条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连接为一体。
根据该结构,对上述第一面板而言,其周缘与上述开口的开口缘之间以及其与上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被单一的上述挡风条密封,同样地,对上述第二面板而言,其周缘与上述开口的开口缘之间以及其与上述第一面板的边界部被单一的上述挡风条密封。因此,能够避免包括上述第一面板与上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在内、在上述开口的整周上密封功能失效的情况。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优选:上述挡风条主体具有一对沿着上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缘部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侧部挡风条,上述各侧部挡风条由具有安装于上述车顶的安装部、连接于该安装部并与上述开口的开口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上述安装部并和上述第一面板与上述第二面板的周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优选上述连接部至少留下上述第一密封部而将上述侧部挡风条与上述个边界挡风条的顶端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第一密封部即便在上述连接部的位置也能够维持剖面形状,进而能够抑制上述第一密封部与上述开口的开口缘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变动。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优选上述连接部还留下上述安装部而将上述侧部挡风条与上述各边界挡风条的顶端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第一密封部与上述安装部均能够在上述连接部的位置维持剖面形状,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第一密封部与上述开口的开口缘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变动。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优选上述边界挡风条由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上述连接部具有在上述边界挡风条的剖面形状与至少上述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的渐变部。
根据该结构,利用上述渐变部能够抑制上述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形状剧变的情况。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优选上述第二密封部以其两端连接于上述安装部并与该安装部配合的方式形成中空剖面,上述边界挡风条具有:面板安装部,其安装于上述第二面板;第三密封部,其连接于该面板安装部,并和上述第一面板的与上述第二面板对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缘端液密地接触;以及第四密封部,其连接于上述面板安装部,并和上述第二面板的与上述第一面板对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缘端液密地接触,上述第四密封部以悬臂连接于上述面板安装部并与该面板安装部配合的方式形成非中空剖面,上述渐变部在上述第二密封部所形成的中空的剖面形状与上述第四密封部所形成的非中空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
根据该结构,利用上述渐变部,能够将作为相互不同的剖面形状彼此的上述第二密封部与上述第四密封部平缓地连接。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优选上述第二面板具有构成为固定于上述车顶的金属制的底板,上述底板具有接受上述连接部从处于全闭状态的上述第一面板所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接受部。
根据该构成,利用作为金属制的上述底板的一部分的上述接受部接受上述连接部从上述第一面板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降低例如上述连接部的弹性变形的姿势不稳定而导致密封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对上述车顶装置而言,所述挡风条主体具有一对沿着所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缘部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侧部挡风条,所述各侧部挡风条由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顶的安装部、连接于该安装部并与所述开口的开口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面板的周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所述连接部在夹持所述边界挡风条的前后方向的范围上以挤入整个所述侧部挡风条的方式与所述侧部挡风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避免挡风条的密封功能失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固定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2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2的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形态的俯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方式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车顶;11…开口;12…可动面板(面板、第一面板);13…固定面板(面板、第二面板);12a、13a…缘部;20…挡风条;21…挡风条主体;22…侧部挡风条;25…边界挡风条;25a…密封侧卡合突起部(面板安装部);25b…第三密封部;25c…第四密封部;26、51…连接部;27…渐变部;31…安装部;32…第一密封部;33…第二密封部;41…底板;41b…接受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车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文中,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方以及下方分别称为“上方”以及“下方”。另外,将车辆的宽度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朝向车厢内侧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以及朝向车厢外侧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分别称为“车内侧”以及“车外侧”。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车顶10形成有近似四边形的开口11。该开口11的开口缘包括大致遍及其整周而向下方延伸的近似方筒状的车身侧凸缘部11a。而且,在车顶10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有例如由玻璃板构成的近似方形的可动面板12以及固定面板13。作为第一面板的可动面板12被安装为能够开闭开口11的前部。即,可动面板12被安装为后侧部位能够进行以其前侧部位为支点上升的上倾动作、以及向前后方向的滑动动作。在由可动面板12进行开闭开口11前部的动作过程中,采用保持上倾状态进行滑动动作的所谓的外滑式。此外,可动面板12包括沿其周缘部的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方环状的缘部12a。
另一方面,作为第二面板的固定面板13被安装为总是关闭开口11的后部。此外,固定面板13包括沿其周缘部的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方环状的缘部13a。
另外,在车顶10设置有一对分别沿着开口11的宽度方向两缘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轨14。并且,在车顶10设置有沿着开口11的前缘部延伸并在宽度方向上将两导轨14的前端彼此连接的前外壳16,和沿着开口11的后缘部延伸并在宽度方向上将两导轨14的后端彼此连接的后外壳17。各导轨14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前外壳16以及后外壳17例如均由树脂材料构成。
此外,在两导轨14支承有一对功能部件(省略图示),上述一对功能部件分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两功能部件以跨在它们之间的状态连接以及支承有上述可动面板12。可动面板12伴随着两功能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在车顶10设置有挡风条20。该挡风条20具有沿着开口11的周缘部的近似方环状的挡风条主体21、沿着固定面板13的前缘部而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边界挡风条25、以及将挡风条主体21以及边界挡风条25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为一体的模具成形的连接部26。而且,挡风条主体21具有一对沿着开口11的宽度方向两缘部而在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侧部挡风条22,以及一对沿着开口11的前后方向两缘部而在宽度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前后部挡风条23。各侧部挡风条22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经由模具成形的角部24在一对侧部挡风条22的顶端被连接。此外,各侧部挡风条22由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具有一定剖面的挤压材料构成,各前后部挡风条23以及边界挡风条25均由在宽度方向上大致具有一定剖面的挤压材料构成。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各侧部挡风条22安装于导轨14,并在宽度方向各侧对开口11的车身侧凸缘部11a以及面板12、13的缘端之间进行密封。即,固定面板13的缘部13a的宽度方向两端缘以及后端缘包括大致遍及它们的全长而向下方延伸的面板侧凸缘部13b。另外,各导轨14具有大致遍及其长度方向近似全长而向上方立设的近似长条状的被安装壁15。
另一方面,侧部挡风条22具有夹着被安装壁15的上部的剖面大致为夹状的安装部31、从该安装部31弯向车外侧的第一密封部32、以及从安装部31弯向车内侧的第二密封部33。安装部31例如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固体材料构成,第一密封部32以及第二密封部33例如均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海绵材料构成。
第一密封部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部31的上端以及比被安装壁15更靠车外侧的下端,且第一密封部32成形为在自由状态下朝向车身侧凸缘部11a向车外侧凸的、剖面大致为弓形的形状。第一密封部32与安装部31配合而形成近似D字形的中空剖面,并在车身侧凸缘部11a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与上述车身侧凸缘部11a液密地接触。
另一方面,第二密封部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部31的上端以及比被安装壁15更靠车内侧的下端,且第二密封部33成形为在自由状态下朝向面板侧凸缘部13b而向车内侧凸的、剖面大致为弓形的形状。第二密封部33也与安装部31配合而形成近似D字形的中空剖面,并在面板侧凸缘部13b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与上述面板侧凸缘部13b液密地接触。
如图7所示,可动面板12的缘部12a的宽度方向两端缘以及前端缘包括大致遍及它们的全长而向下方延伸的面板侧凸缘部12b。第二密封部33在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的面板侧凸缘部12b也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与面板侧凸缘部12b液密地接触。
此外,在前外壳16设置有与被安装壁15相同的被安装壁(省略图示),在车辆的前方的前后部挡风条23配设有与安装部31、第一密封部32以及第二密封部33相同的安装部、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因此,对该前后部挡风条23而言,前外壳16的被安装壁的上部被安装部夹着,第一密封部与车身侧凸缘部11a液密地接触,且第二密封部与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的面板侧凸缘部12b液密地接触。
另外,在后外壳17也设置有与被安装壁15相同的被安装壁(省略图示),在车辆的后方的前后部挡风条23配设有与安装部31、第一密封部32以及第二密封部33相同的安装部、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因此,对该前后部挡风条23而言,后外壳17的被安装壁的上部被安装部夹着,第一密封部与车身侧凸缘部11a液密地接触,且第二密封部与固定面板13的面板侧凸缘部13b液密地接触。
边界挡风条25安装于固定面板13的前缘部,对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与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间隙)进行密封。即,如图5所示,在固定面板13的缘部13a的前端缘从下侧部向车辆的前方突出地设置有剖面大致为钩状的面板侧卡合突起部13c。
另一方面,边界挡风条25以与固定面板13的面板侧卡合突起部13c交错地卡合的方式从上侧部向车辆的后方突出地设置有剖面大致为钩状的作为面板安装部的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另外,边界挡风条25具有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弯向车辆的前方的第三密封部25b、以及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第四密封部25c。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例如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固体材料构成,第三密封部25b以及第四密封部25c例如均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海绵材料构成。
第三密封部25b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的上端以及下端,且第三密封部25b成形为在自由状态下朝向可动面板12的面板侧凸缘部12b而向车辆的前方凸的、剖面大致为弓形的形状。第三密封部25b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配合而形成近似D字形的中空剖面,并在面板侧凸缘部12b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与面板侧凸缘部12b液密地接触。另一方面,第四密封部25c处于一端连接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的上端的悬臂支承的状态,并成形为在自由状态下朝向固定面板13的缘部13a而向车辆的后方延伸的剖面大致为唇状。即,第四密封部25c即便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配合也形成非中空剖面,并与面板侧凸缘部13b液密地接触。
如图2所示,各连接部26例如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并成形为朝向车外侧宽度逐渐扩大的俯视大致为T字形的形状。连接部26的车外侧的末端在夹着边界挡风条25的前后方向的范围内以挤入第二密封部33的一部分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密封部33。而且,连接部26的车内侧的末端连接于边界挡风条25的前端。连接部26在其前侧部与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所对置的缘部12a紧贴,并在后侧部与固定面板13所对置的缘部13a紧贴。
各连接部26支承于固定面板13。即,如图3所示,固定面板13具备沿其周缘部而配置于下方的、由钢板构成的近似方框状的底板41。该底板41构成为将固定面板13固定于车顶10。而且,结合图6所示,底板41在与连接部26对置的缘部13a的角部具有比该缘部13a更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突出的支承壁部41a。连接部26载置于该支承壁部41a。
另外,各连接部26在与之对置的缘部13a的角部具有与面板侧卡合突起部13c交错地卡合的剖面大致为钩状的卡合突起部26a。通过卡合突起部26a与面板侧卡合突起部13c卡合而将各连接部26固定于固定面板13。
此外,如图3所示,底板41具有从支承壁部41a的前端向上方立起的爪状的接受部41b。该接受部41b沿着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的缘部12a所紧贴的连接部26的前侧部大致向弓形侧弯曲而成。如图7所示,接受部41b插入连接部26,接受连接部26从可动面板12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这是为了例如使连接部26的弹性变形的姿势更稳定。即,连接部26被两面板12、13的缘部12a、13a、底板41限制位置,从而能够确保其与各面板12、13的密封功能。
如图3所示,底板41在夹于两支承壁部41a间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具有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壁部41c。而且,在该延伸突出壁部41c的前端部固定有例如由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近似带状的上下密封部29。该上下密封部29与其上端部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的下表面液密地接触。此外,上下密封部29可以一体地设置于边界挡风条25。
如上所述,侧部挡风条22的第二密封部33与安装部31配合而形成中空剖面,边界挡风条25的第四密封部25c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配合而形成非中空剖面。图2所示的连接部26的后侧部如向图8~图6的变化所示,具有在第二密封部33所形成的中空的剖面形状与第四密封部25c所形成的非中空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的渐变部27。因此,连接部26能够抑制第二密封部33的剖面形状剧变的情况。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可动面板12而言,处于全闭状态时,其面板侧凸缘部12b与开口11的车身侧凸缘部11a之间,以及其与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被单一的挡风条20、即挡风条主体21的前部、边界挡风条25以及两连接部26在整个周向上密封。即,可动面板12覆盖形成于挡风条20的前部的一个开口并与该开口紧贴。同样地,对固定面板13而言,其面板侧凸缘部13b与开口11的车身侧凸缘部11a之间,以及其与可动面板12的边界部被单一的挡风条20,即挡风条主体21的后部、边界挡风条25以及两连接部26在整个周向上密封。即,固定面板13覆盖形成于挡风条20的后部的一个开口并与该开口紧贴。因此,能够避免包括可动面板12与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在内、开口11的整周密封功能失效的情况。而且,能够抑制开口11漏水、漏气。
此外,在可动面板12进行开闭动作时,上述各功能部件的一部分从面板侧凸缘部12b与侧部挡风条22之间向上方突出。在可动面板12进行开闭动作的各功能部件的移动范围中,设定为上述突出的部位不会到达边界挡风条25。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包括可动面板12以及固定面板13的边界部在内、边开口11的整周密封功能失效的情况。
(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6留下第一密封部32而将侧部挡风条22与边界挡风条25的顶端连接。因此,第一密封部32即便在连接部26的位置也能够维持剖面形状,进而能够抑制上述第一密封部32与车身侧凸缘部11a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变动。
(3)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6还留下安装部31而将侧部挡风条22与边界挡风条25的顶端连接。因此,第一密封部32与安装部31均能够在连接部26的位置维持剖面形状,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第一密封部32与车身侧凸缘部11a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变动。
(4)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6具有在边界挡风条25的剖面形状与至少第二密封部33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的渐变部27,从而能够抑制第二密封部33的剖面形状剧变的情况。而且,能够抑制第二密封部33与固定面板13的面板侧凸缘部13b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剧变。
(5)在本实施方式中,渐变部27在第二密封部33所形成的中空的剖面形状与第四密封部25c所形成的非中空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因此,利用渐变部27能够将作为相互不同的剖面形状彼此的第二密封部33与第四密封部25c平缓地连接。
(6)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作为金属制的底板41的一部分的接受部41b接受连接部26从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降低例如连接部26的弹性变形的姿势不稳定而导致密封性能降低的可能性。特别是,底板41是金属制的,从而使支承壁部41a延伸突出来配置接受部41b也能够确保足够的支承强度。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也可以是在夹着边界挡风条25的前后方向的范围、以挤入侧部挡风条22的整体的方式连接于该侧部挡风条22的模具成形的接触部51。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51也在其前侧部与处于全闭状态的可动面板12所对置的缘部12a紧贴,并在后侧部与固定面板13所对置的缘部13a紧贴。另外,连接部51具有按照安装部31的方式夹着被安装壁15的上部的中间安装部52,并具有按照第一密封部32的方式与车身侧凸缘部11a液密地接触的中间密封部53。
·也可以是在夹着边界挡风条25的前后方向的范围以挤入侧部挡风条22的安装部31以及第二密封部33的方式连接于侧部挡风条22的模具成形的连接部。即便如此进行变更,第一密封部32在连接部的位置也能够维持剖面形状,进而能够抑制第一密封部32与车身侧凸缘部11a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变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挡风条41的接受部4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侧部挡风条22的安装部31与边界挡风条25的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之间进一步渐变的渐变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在第二密封部33所形成的中空的剖面形状与第四密封部25c所形成的非中空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的渐变部2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边界挡风条25的第四密封部25c与密封侧卡合突起部25a配合而形成中空剖面亦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侧部挡风条22也可以经由适当的托架而安装于车顶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侧的前后部挡风条23也可以经由适当的托架而安装于车顶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侧的前后部挡风条23经由适当的托架可以安装于车顶10,也可以安装于固定面板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覆盖开口11的面板在前后方向上也可以并列设置3张以上。主要是,可动面板(第一面板)以及固定面板(第二面板)在前后方向上交替配置即可。而且,在各邻接的可动面板与固定面板间设置边界挡风条25即可。

Claims (7)

1.一种车顶装置,具备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适于覆盖形成于车顶的开口的多个面板,所述车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面板包括:能够开闭所述开口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地配置在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并且以关闭所述开口的状态被固定,
所述车顶装置具备挡风条,该挡风条具有:挡风条主体,其在所述开口的整周范围上安装于所述车顶,并将所述开口的开口缘与所述多个面板的周缘之间密封;边界挡风条,其在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安装于该第二面板,并将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界部密封;以及连接部,其分别将所述挡风条主体以及所述各边界挡风条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端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条主体具有一对沿着所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缘部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侧部挡风条,
所述各侧部挡风条由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顶的安装部、连接于该安装部并与所述开口的开口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面板的周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
所述连接部至少留下所述第一密封部而将所述侧部挡风条以及所述各边界挡风条的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留下所述安装部而将所述侧部挡风条以及所述各边界挡风条的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界挡风条由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
所述连接部具有在所述边界挡风条的剖面形状与至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的渐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以其两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与该安装部配合的方式形成中空剖面,
所述边界挡风条具有:面板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第二面板;第三密封部,其连接于该面板安装部,并和所述第一面板的与所述第二面板对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缘端液密地接触;以及第四密封部,其连接于所述面板安装部,并和所述第二面板的与所述第一面板对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缘端液密地接触,
所述第四密封部以悬臂连接于所述面板安装部并与该面板安装部配合的方式形成非中空剖面,
所述渐变部在所述第二密封部所形成的中空的剖面形状与所述第四密封部所形成的非中空的剖面形状之间渐变。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板具有构成为固定于所述车顶的金属制的底板,
所述底板具有接受所述连接部从处于全闭状态的所述第一面板所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接受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条主体具有一对沿着所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缘部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侧部挡风条,
所述各侧部挡风条由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顶的安装部、连接于该安装部并与所述开口的开口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面板的周缘液密地接触的第二密封部的剖面大致一定的挤压材料构成,
所述连接部在夹持所述边界挡风条的前后方向的范围中以挤入整个所述侧部挡风条的方式与所述侧部挡风条连接。
CN201420528666.XU 2013-09-17 2014-09-15 车顶装置 Active CN2040954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2091A JP6268841B2 (ja) 2013-09-17 2013-09-17 ルーフ装置
JP2013-192091 2013-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5479U true CN204095479U (zh) 2015-01-14

Family

ID=5157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28666.XU Active CN204095479U (zh) 2013-09-17 2014-09-15 车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93249B2 (zh)
EP (1) EP2848442B1 (zh)
JP (1) JP6268841B2 (zh)
CN (1) CN2040954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128A (zh) * 2018-07-26 2018-11-1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用挡风隔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8519B1 (ja) * 2014-11-20 2015-05-13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16190523A (ja) * 2015-03-31 2016-11-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7183903B2 (ja) 2019-03-26 2022-12-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ルーフ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DE102020134022A1 (de) * 2020-12-17 2022-06-23 Webasto SE Öffenbares Fahrzeugdach mit Dichtungsanordnung an Festdachelement
DE102021111972A1 (de) * 2021-05-07 2022-11-10 Webasto SE Öffenbares Fahrzeugdach mit Deckelelement, Festdachelement und Dichtungsanordnung
DE102022112770A1 (de) 2022-05-20 2023-11-23 Webasto SE Dach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dach und Fahrzeugdach mit einer Dachöff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47799A (en) * 1947-04-16 1951-04-03 Gen Motors Corp Window mounting
JPH0717153B2 (ja) * 1989-07-12 1995-03-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H07223441A (ja) * 1994-02-10 1995-08-22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US5566510A (en) * 1994-10-26 1996-10-22 Gencorp Inc. Molded glass run channel corner assembly
DE29720053U1 (de) * 1997-11-12 1999-03-18 Baedje K H Meteor Gummiwerke Dichtungsverbindungselement, Dichtungsendstück und Dichtung
US6658802B2 (en) * 2000-10-24 2003-12-09 Northwest Rubber Extruders, Inc. Seal for fixed window of motor vehicle with curved concave corners
JP4147957B2 (ja) * 2003-01-31 2008-09-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DE10345855A1 (de) * 2003-09-30 2005-05-19 Webasto Ag D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 außen geführtes Fahrzeug-Schiebedach
JP2005162099A (ja) * 2003-12-04 2005-06-23 Aisin Seiki Co Ltd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168588A (ja) * 2004-12-17 2006-06-29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用のシール構造
JP5351485B2 (ja) 2008-10-16 2013-11-27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5609556B2 (ja) 2010-11-05 2014-10-2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ルー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128A (zh) * 2018-07-26 2018-11-1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用挡风隔堵
CN108820128B (zh) * 2018-07-26 2023-07-1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用挡风隔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8841B2 (ja) 2018-01-31
EP2848442A3 (en) 2015-04-01
US9193249B2 (en) 2015-11-24
EP2848442A2 (en) 2015-03-18
US20150076868A1 (en) 2015-03-19
EP2848442B1 (en) 2016-04-13
JP2015058746A (ja) 201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5479U (zh) 车顶装置
CN105522902B (zh) 挡风雨条
US20130221705A1 (en)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EP2711220B1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wheather strip
JP5968750B2 (ja) グラスランとベルトラインのウェザストリップの接続構造
CN103448519A (zh) 车门装饰件上部结构
CN203995607U (zh) 车顶装置
EP2700524A2 (en) Sunroof device
JP2017024432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3625253A (zh) 天窗装置
JP2012162100A (ja)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6390967B2 (ja)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5717784B2 (ja)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構造
CN104827982B (zh) 安装于机动车用罩上的挡风雨条
JP5110382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CN211869120U (zh) 一种汽车车门
JP5973889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5487188B2 (ja) ドアシール機構
CN103522881B (zh) 折叠式顶篷
JP2010234998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04161061U (zh) 一种用于连接汽车天窗与车体顶衬的连接构件及车顶总成
JP6081717B2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CN204279022U (zh) 车辆用天窗装置
US20040182010A1 (en) Seal element for a movable vehicle component
CN219467505U (zh) 天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