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5640U - 底座悬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底座悬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5640U
CN203995640U CN201420443952.6U CN201420443952U CN203995640U CN 203995640 U CN203995640 U CN 203995640U CN 201420443952 U CN201420443952 U CN 201420443952U CN 203995640 U CN203995640 U CN 203995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upper shell
main spring
support arm
moun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39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一领
毛向阳
阎礁
王朝营
黄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439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5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5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5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其中:还包括主簧和支臂;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主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尼龙底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尼龙底座,在上壳体内设置主簧,通过主簧上的第一安装孔来固定支臂,利用支臂来固定连接动力总成,从而使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施加在上壳体上,减轻了底座的载荷,从而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减少了油耗。

Description

底座悬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尤其涉及一种底座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底座悬置总成是汽车上连接动力总成和车身的重要组成,其能够降低动力总成传递到车身的振动。
现有技术中的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底座的结构限制了动力总成的-Z向定位,由于底座承受所有-Z向载荷,因此底座必须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钢板或铝合金材料。上述钢板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重量高,增加了整车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悬置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底座重量,减少油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其中:还包括主簧和支臂;
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主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尼龙底座。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上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上一体成型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用于固定与车身相连的螺栓。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流道,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且所述流道位于所述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和所述主簧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将所述流道夹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主簧之间。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臂的材质为铝合金。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和所述上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尼龙底座,在上壳体内设置主簧,通过主簧上的第一安装孔来固定支臂,利用支臂来固定连接动力总成,从而使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施加在上壳体上,减轻了底座的载荷,从而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减少了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的结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1和底座2,其中,该底座悬置总成还包括主簧3和支臂4。
所述主簧3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所述主簧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4的第一安装孔31,所述支臂4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41;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的下方,且所述底座2与所述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为尼龙底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主簧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31,其内部轮廓需要与支臂4的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1为梯形孔,支臂4插入第一安装孔31的部分外轮廓为梯形。支臂4上设置第二安装孔41,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动力总成与支臂4固定相连后,主簧3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缓来自动力总成的振动。
通过支臂4来传递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通过上壳体上的-Z向限位来承受-Z向载荷,而不采用底座2来承载-Z向载荷,因此,使底座2可以采用机械强度较低的尼龙材料,可降低底座重量300g左右,降低了油耗。
优选的是,支臂4的材料为铝合金,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重量又不会太重。支臂4的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可以根据车身上的配置空间来进行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与所述上壳体1为一体铸造成型,以对上壳体1起到加强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11的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提高上壳体1强度的同时,还要满足工艺的可实施性。
在上壳体1上还一体成型有钩状部12,用于固定与车身相连的螺栓。该钩状部12是上壳体1的一部分,与上壳体1一体铸造成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第一螺栓5连接车身6与上壳体1,是车身6和上壳体1相连的第一点,第二螺栓7和第三螺栓8分别穿过上壳体1和底座2,是车身和上壳体1相连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在夹紧上壳体1和底座2的同时,又能连接上壳体1与车身。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还包括流道9,流道9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内,且所述流道9位于所述主簧3和所述底座2之间,所述底座2和所述主簧3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流道9夹紧在二者之间。流道9连通主簧3内的上下液腔,底座悬置总成内的液体通过流道9时产生阻尼,降低动力总成传来的振动。
上壳体1、主簧3、支臂4和底座2装配完成后,作为总成件提供到总装装配线,利用上述三个螺栓装配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尼龙底座,在上壳体内设置主簧,通过主簧上的第一安装孔来固定支臂,利用支臂来固定连接动力总成,从而使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施加在上壳体上,减轻了底座的载荷,从而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减少了油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簧和支臂;
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主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尼龙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上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一体成型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用于固定与车身相连的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道,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且所述流道位于所述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和所述主簧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将所述流道夹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主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的材质为铝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1420443952.6U 2014-08-07 2014-08-07 底座悬置总成 Active CN203995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3952.6U CN203995640U (zh) 2014-08-07 2014-08-07 底座悬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3952.6U CN203995640U (zh) 2014-08-07 2014-08-07 底座悬置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5640U true CN20399564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3952.6U Active CN203995640U (zh) 2014-08-07 2014-08-07 底座悬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5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1070A (zh) * 2017-03-27 2017-07-0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1070A (zh) * 2017-03-27 2017-07-0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9061A (zh) 一种越野汽车大马力发动机悬置
CN203995640U (zh) 底座悬置总成
CN105270090B (zh) 一种后驱电动车承载式后桥装置
CN202345329U (zh) 一种平衡轴支架
CN207808953U (zh) 汽车摆臂
CN202541252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用支架
CN203272742U (zh) 变速箱支架减震装置
CN202368731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CN201970817U (zh) 汽车抗震左右摆臂
CN202806905U (zh) 重型车驾驶室翻转轴总成
CN201309510Y (zh) 翼子板支架
CN202429248U (zh) 一种重型自卸车后平衡轴新型整体横梁
CN202541251U (zh) 改进的汽车空调压缩机用支架
CN206520451U (zh) 断开式平衡轴
CN201309509Y (zh) 新型翼子板支架
CN202152071U (zh) 一种载重汽车车桥平衡轴支承座
CN201856621U (zh) 发动机悬挂支架铝合金压铸件
CN201538209U (zh) 一种滑板式橡胶支座
CN109131292B (zh) 一种汽车集成控制阀固定机构
CN204548085U (zh) 油室壳体
CN102135150B (zh) 一种载重汽车单桥复合悬架空心弹簧及安装方法
CN202826983U (zh) 一体化球墨铸铁桥壳
CN100395944C (zh) 数码发电机组的减震垫
CN204161336U (zh) 汽车手刹总成
CN207328161U (zh) 电动汽车前置快充插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