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2602U - 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2602U
CN203912602U CN201420190844.2U CN201420190844U CN203912602U CN 203912602 U CN203912602 U CN 203912602U CN 201420190844 U CN201420190844 U CN 201420190844U CN 203912602 U CN203912602 U CN 203912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driving
output
belt whee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08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佑希
田中佑二
山形浩司
冈田干夫
吉田有作
上北千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2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26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割机,在收割机中的发动机的输出部位,对飞轮与输出用带轮的结构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耐久性良好的传动结构。在发动机(70)的动力被传递到行驶装置和作业装置的收割机中,具有设置在发动机(70)的输出轴(71)上的飞轮(72)、以及卷绕有从发动机(70)导出动力的传动带(74B)的输出用带轮(73),输出用带轮(73)在相比卷绕有传动带(74B)的外周面更靠半径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侧的部位与飞轮(72)连结。

Description

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该收割机具有位于行驶车体的前部并收割收获物的收割部、左右一对行驶装置、以及作业装置,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该收割部、行驶装置以及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收割机的一例,以玉米收割机为例进行说明。
玉米在植立的茎秆的穗部结有内包很多种子(果实)的簇状部。该簇状部以在处于苞叶内部的棒状的穗秆周围很多种子排列在外面的形态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该簇状部称为收获对象的玉米作物,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将该玉米作物作为收获物进行收割。
在以往的玉米收割机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使行驶车体行驶的同时将植立的玉米的茎秆部分在地面附近切断,将切断后的茎秆向后方输送的同时在输送中途从茎秆的穗部将收获对象的作物部分捋下来并收割,剩余的茎秆部分进一步被输送到车体后方,落到在车体的后端部配置的碎断机,由碎断机碎断并撒向田地(参照专利文献1)。虽然在该专利文献1中未明确记载,但可认为在上述玉米收割机的行驶车体上搭载有发动机,该发动机动力被传递到收割部和输送部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2135号公报(0033段、参照图1、图3)
通常在收割机中从发动机被输出的动力采用图18的参考图所示那样的结构,上述情况是已知的。在该结构中,动力传递系统构成为,在设置于输出轴的飞轮072上安装输出用带轮073,经由卷绕在该输出用带轮073上的传动带向所需要的部位传递动力。
上述结构那样的以往的飞轮072与输出用带轮073的连结如图所示进行,即在相比输出用带轮073外周部所具有的带卷绕部位更靠外侧的部位设置有锷状的凸缘部073C,在将该凸缘部073C贴靠在飞轮072上的状态下拧紧连结螺栓072b。
在如上所述在飞轮上安装了输出用带轮的结构中,必然使得输出用带轮的直径比飞轮小。因此,在需要从输出用带轮向传动带传送较大的动力的情况下,采取了设置对传动带施加较强的张力的张紧带轮来提高输出用带轮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等对策。
但是,在如上所述由张紧带轮来提高向传动带压接的压接力时,存在如下趋势:导致传动带的耐久性降低、较大的弯曲力矩作用于输出轴这样的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割机中的发动机的输出部位对飞轮和输出用带轮的结构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耐久性良好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的技术方案在如下方面具有结构上的特征以及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收割机具有:位于行驶车体的前部并收割收获物的收割部、左右一对行驶装置、以及作业装置,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收割部、所述行驶装置以及所述作业装置,所述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的飞轮、以及卷绕有从所述发动机导出所述动力的传动带的输出用带轮,所述输出用带轮在相比卷绕有所述传动带的外周面更靠半径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侧的部位与所述飞轮连结。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可以在相比传动带被卷绕的输出用带轮的外周面更靠半径方向上的内侧将输出用带轮与飞轮连结。因此,输出用带轮的外周面的外径不受与飞轮连结的输出用带轮的连结部位的位置的限制,可以将传动带被卷绕的外周面的位置设定为任意大小。
其结果是,可以将在输出用带轮的外周面卷绕传动带的部位的外径设定为足够大。在此,若考虑伴随着旋转的输出用带轮和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则存在如下的相关关系。
即,第一,因输出用带轮的大径化而使得与传动带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以谋求增加在这方面的摩擦力。
第二,旋转中的输出用带轮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可认为是接触面处的摩擦系数与由作用于传动带的离心力的反作用产生的向心力之积。在带的材质和截面积恒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根据旋转半径与角速度之积而变动,因此,摩擦力也根据输出用带轮的旋转半径或角速度的变化而变动。这样,若增大旋转半径或角速度,则摩擦力也增大,若角速度不变,则借助旋转半径的大径化,摩擦力也增大。
基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理由,伴随着输出用带轮的大径化,旋转中的输出用带轮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可以不增大由张紧带轮产生的带张力的大小地增大能够传递的动力的大小。其结果是,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避免传动带的耐久性降低以及避免因大的弯曲力矩作用于输出轴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飞轮和所述输出用带轮形成为直径相同或直径大致相同。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可以将输出用带轮增大到与飞轮相同程度而易于进行带传动。另外,在维护作业时,从输出用带轮的横向外侧进行带的装卸作业等,但在该情况下,可以使难以拆下的最里侧的传动带处于将其临时卷绕在飞轮的外周的临时放置状态等而具有容易进行维护作业的优点。
〔技术方案3〕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飞轮和所述输出用带轮在各自的相对面上具有限制半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由插接结构构成的嵌合部。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插接结构将输出用带轮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嵌合于飞轮之后进行螺栓的装卸操作,因此,容易简单地进行装卸操作。另外,由于输出用带轮嵌合于飞轮,因此,可以使输出用带轮位于尽可能地靠近发动机主体侧的位置,在容易减轻对输出轴施加的弯曲力矩这方面也是有利的。
〔技术方案4〕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输出用带轮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容易良好地将较大的输出向所需要的行驶系统传动的优点。
〔技术方案5〕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输出用带轮上卷绕有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
〔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容易良好地将较大的输出向所需要的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动的优点。
〔技术方案6〕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输出用带轮由在所述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带卷绕部位的多楔带轮(多連プーリ)构成。
〔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伴随着输出用带轮的大径化,可以增大每一根传动带的传递动力的大小,因此,当在相同的传动对象的带轮上使用多条传动带进行动力传递时,可以减少传动带的使用条数来谋求降低成本,而且容易进行维护,在这方面是有利的。
〔技术方案7〕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输出用带轮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和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
〔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容易良好地将较大的输出向所需要的作业装置驱动系统或行驶系统传动的优点。
〔技术方案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输出用带轮上,所述行驶系统的传动带卷绕在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侧的带卷绕部位,所述作业装置驱动系统的传动带卷绕在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的带卷绕部位。
〔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即便将需要较大的输出的作业装置驱动系统的传动带卷绕在远离发动机的一侧,也可以使用大径的输出用带轮减轻对输出轴施加的弯曲力矩且毫无障碍地进行支承,能够增大传动带的配置结构的自由度。
〔技术方案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具有:对所述传动带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的张紧带轮、以及以双支承状态支承该张紧带轮的支承轴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
〔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双支承状态稳定性好地支承张紧带轮,不需要的扭转或振动施加于传动带的可能性小,容易进行稳定的动力传递。
〔技术方案1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张紧带轮支承装置由支承所述支承轴的一端侧的摆动臂、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轴的另一端侧并对所述摆动臂向带张紧方向施力以使其摆动的施力机构构成。
〔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将对摆动臂向带张紧方向施力以使其摆动的施力机构有效用作张紧带轮支承装置的一部分来谋求结构的简化。
〔技术方案1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施力机构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系统的变速箱连结。
〔技术方案1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将变速箱用作支承所述张紧带轮支承装置的一部分的机构来谋求结构的简化。
〔技术方案1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施力机构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车体的主架连结。
〔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将行驶车体的主架用作支承张紧带轮支承装置的一部分的机构来谋求结构的简化。
〔技术方案13〕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输出轴在水平方向突出,所述传动带卷绕在所述输出用带轮和位于发动机的下方的输入用带轮上,所述收割机具有支承所述发动机的下部的防振支承件,该防振支承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所述输出轴突出的一侧的一端部以及与该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在所述输出轴突出的一侧的一端部具有针对压缩力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振件,在相反侧的端部具有在压缩以及拉伸这两个方向上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振件。
〔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由几乎都是压缩方向上的负荷引起的振动进行作用时的输出轴突出的一侧的端部,通过针对压缩力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振件,可以发挥良好的防振作用。而且,在输出轴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向压缩侧倾斜了时因反作用而使得拉伸力进行作用时的所述相反侧的端部,通过在压缩以及拉伸这两个方向都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振件良好地被缓冲,因此,具有容易良好地进行发动机的防振支承的优点。
〔技术方案14〕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振支承件从沿着所述输出轴的轴心的方向看时分开地配设成,在所述轴心的一侧和另一侧,存在相互具有相同的缓冲作用的一对防振件。
〔技术方案1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针对输出轴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和与该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发动机的倾斜,防振支承件稳定性好地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即便在输出轴的轴心的一侧与另一侧之间,分开的防振件也有效地进行作用,可以稳定性好地进行防振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玉米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玉米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玉米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传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发动机等相对于车架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发动机搭载台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使用了第二防振支承件的发动机安装部位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了第一防振支承件的发动机安装部位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从输出用带轮向副轴传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输出用带轮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从发动机向散热器传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2是表示从发动机向剩余秸秆处理装置以及变速器传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3是表示从输出用带轮向副轴以及变速器传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14是表示张紧带轮支承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旋转检测器的安装部件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XVI-XVI线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座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输出用带轮的安装结构的截面的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行驶车体
3 收割部(收割处理装置;作业装置)
4 送料装置(作业装置)
5 剩余秸秆处理装置(作业装置)
6 储存回收装置
10 车架
10A 主架
11 行驶装置
25 变速器
25a、75a 输入用带轮
25b 变速箱
70 发动机
71 输出轴
72 飞轮
73 输出用带轮
73a 带卷绕部位
73b 带卷绕部位
74A、74B 传动带
84 防振件
84A 防振件
84B 防振件
85 防振支承件
96 张紧带轮
97 支承轴
100 张紧带轮支承装置
101 摆动臂
102 施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的一例,基于附图说明玉米收割机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收割机具有由左右一对行驶装置11支承车架10并构成为自行行驶式的行驶车体1。左右一对行驶装置11由支承车架10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前轮11F(相当于前行驶装置)和支承车架10的后部的左右一对后轮11R(相当于后行驶装置)构成。
在车架10的前端部,经由驾驶室支承台12设置有具有驾驶室20的驾驶部2,在该驾驶部2的后方的车架10上设置有动力部7。而且,行驶车体1由设置于动力部7的发动机70来驱动作为非转向轮的左右一对前轮11F,从而自行行驶。另外,后轮11R设置成由液压操作式的转向缸(未图示)自如地转向操作。
行驶车体1具有:位于前部的作为收割部的收割处理装置3;从收割处理装置3的后部到行驶车体1的上方以朝向后上方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输送装置的送料装置4;位于车架10的后部的作为回收部的储存回收装置6;处于车架10的下部且位于前轮11F与后轮11R之间的前后中间部的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
在该玉米收割机中,在收割作业时,借助前轮11F的驱动使行驶车体1行驶,由收割处理装置3收割的收获物利用送料装置4朝向储存回收装置6输送并被储存在储存回收装置6中。而且,在收割时残留于田地的茎秆利用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进行碎断处理。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是绕沿着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的横轴芯被驱动而旋转的众所周知的锤刀式的碎断装置,将在收割时残留于田地的茎秆细微地碎断。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驾驶室20的左侧出入口设置有开闭门21,在该开闭门21的横向外侧设置有驾驶部踏板22以及乘降用踏板13。乘降用踏板13能够绕沿着上下方向的摆动轴芯摆动地被安装,该乘降用踏板13构成为,能够切换到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位于前轮11F的横向外侧的使用位置、以及如图2中虚线所示位于前轮11F的后侧的容纳位置。
设置有该乘降用踏板13以及驾驶部踏板22的行驶车体1的左侧是已经结束收获玉米作业的已处理地侧,行驶车体1的右侧是还未进行收获玉米作业的未处理地侧。因此,在操纵者、辅助作业者相对于玉米收割机进行乘降时,使乘降用踏板13处于使其伸出到前轮11F的横向外侧的使用位置,从而可以从已处理地侧相对于机体进行乘降。
在与在行驶车体1中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沿前后方向较长地配设的送料装置4的左横侧部相当的部位,具有作业用平台14。该作业用平台构成为,供与进行车体操纵的操纵者不同的另外的作业者(辅助作业者)搭乘来进行监视送料装置4的搬出状况等辅助作业,或者在机体停止时从驾驶室20出来的操纵者可以搭乘于该作业用平台来确认送料装置4、储存回收装置6的状况等。
即,乘降用踏板13、驾驶部踏板22以及作业用平台14分别设置于行驶车体1的相同的左横侧部(已处理地侧),并且,作业用平台14配置成其前端位于驾驶部踏板22的后端附近。而且,位于乘降用踏板13的上端部的驾驶部踏板22和作业用平台14虽然存在稍微的高度差,但设置在相互不妨碍换乘这种程度的高度位置。
在乘降用踏板13以及作业用平台14上,设置有用于供作业者支撑身体的保护部件13A、14A。作业用平台14位于用于储存向发动机70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未图示)的上方,具有覆盖燃料箱的上方的覆盖功能。
在动力部7具有:发动机70、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26、吸入燃烧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27以及空气粗滤器28等。如图3所示,散热器26以及空气滤清器27以位于发动机70的上方的状态配备。
发动机70相对于送料装置4配置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由此,如图2所示,作业用平台14和发动机70以隔着送料装置4在机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开的状态配备在俯视时相互相向的位置。
〔收割处理装置〕
构成收割部的收割处理装置3,绕沿着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的横轴心x1(参照图3)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架10的驾驶室支承台12的上部附近。而且,该收割处理装置3被设置成由支承于车架10下部的左右一对液压操作式的升降用液压缸15自如地驱动而升降。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收割处理装置3形成有沿横向排列的3列导入路径r1,在夹着各条导入路径r1的位置具有左右一对收割辊30、位于其上部的左右一对环状输送链31等。虽未详细论述,但收割辊30以处于与导入路径r1平行的姿势的旋转轴芯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将被导入的玉米的作为收获对象的部位的玉米作物(簇状部)从植立茎秆扯掉以使其分离,从而将其作为收获物。
另外,在多个收割辊30和多个环状输送链31的后方位置,具有将收获物向横向的中央位置移送的螺旋输送机构32。该螺旋输送机构32将通过3列导入路径分别从植立茎秆被分离的收获物向横向的中央位置移送。而且,该螺旋输送机构32将收获物从其输出口供给到设置于送料装置4的输送始端部的投入口(未图示)。
在收割处理装置3的前端部设置有分草体33,以便将植立的茎秆部分彼此的左右的缠绕解开并导入到导入路径r1。另外,在收割处理装置3的下部具有剩余秸秆导向件34,该剩余秸秆导向件34对通过收割处理装置3的收割作业除掉了玉米作物后的剩余秸秆即植立茎秆进行作用,将植立于收获对象范围的剩余秸秆朝向比该收获对象范围更狭窄的左右前轮1的间隔宽度内导入。
〔送料装置〕
如图1以及图4所示,送料装置4在越到后方侧越朝向上方的倾斜姿势的送料装置箱40内,以多个输送板41a隔开设定间隔地架设并支承于左右一对环状转动链41的状态配备。
该送料装置4作为输送装置起作用,伴随着送料装置驱动轴42的驱动将从投入口供给的收获物由输送板(未图示)推压以使其移动的同时进行输送。在送料装置箱40的后端部(输送终端部)形成有向机体后方开口的收获物排出口43,将输送来的收获物从收获物排出口43向机体后方排出到储存回收装置6的上方。
如图4所示,在送料装置4的后部,将与收获物一同由送料装置4排出的非收获物、例如叶屑和茎秆屑等向与收获物的排出方向不同的方向扒出的扒出装置44、以及对由扒出装置44扒出的非收获物进行碎断处理的碎断装置45配置在送料装置箱40的后端侧的内部。
因此,根据该结构,由送料装置4输送的收获物(簇状部)从收获物排出口43被排出,相比之下,因收割处理装置3收割时的秆切断等而混入到收获物中并被输送的非收获物,受到输送板的推出作用而被输出到收获物排出口43的后方。被输出到了收获物排出口43的后方的非收获物被扒出装置44接收并向后方被扒出。由扒出装置44扒出的非收获物被供给到碎断装置45。被供给的非收获物由碎断装置45碎断,并利用由旋转刀(未图示)的旋转获得的排出作用向后上方排出。
如图4所示,在送料装置4中的收获物排出口43的下方侧部位,设置有作为提供风力分选用的风的排尘风扇46。
该排尘风扇46向从收获物排出口43向储存回收装置6的收获物接收口6A落下而被供给的中途的收获物吹送风,以便能够将混在收获物中的叶屑、茎秆屑等吹散。
〔储存回收装置〕
储存回收装置6构成为具有:用于储存玉米作物的储存箱60、以及支承该储存箱60的箱支承台61。
如图1至图3所示,储存箱60能够绕沿着行驶车体1的前后方向的摆动轴心p1摆动地枢轴支承于箱支承台61,该箱支承台61在比送料装置4的后端更靠后方侧的位置被固定在车架10上。
如上所述被支承的储存箱60借助设置于该储存箱60与箱支承台61之间的伸缩缸62进行动作,通过绕所述摆动轴心p1的起伏摆动,能够变更到立起姿势或倒伏姿势。在底面位于车架10上的立起姿势下能够储存收获物,在底面自车架10离开并大致立起的倒伏姿势下,能够将所储存的收获物向行驶车体1的横向侧方排出。
储存箱60在自车架10的顶面离开的储存箱60的上部侧,绕相比车架10的左横向端部向横向外侧离开的位置处的摆动轴心p1起伏摆动,从而能够变更到所述立起姿势或倒伏姿势。
该储存箱60在倒伏姿势下的收获物排出方向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上被设定在与后述的向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52所配设的一端侧即右侧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左侧端部的横向外侧。
〔剩余秸秆处理装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车架10的下部设置在前轮11F与后轮12F之间的前后中间部的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具有与收割处理装置3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的收获对象范围的宽度相同程度的左右方向宽度、即与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宽度相同程度的左右方向宽度。
这是为了在沿着位于行驶车体1的前部且具有与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宽度相同程度的收获对象范围的收割处理装置3的收割踪迹进行行驶移动时,遍及收割处理装置3的整个收获对象范围将残留于田地的茎秆细微地碎断。
该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经由悬吊链51与设置在车架10上的升降缸(未图示)连结,伴随着升降缸的升降动作,该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能够调节高度地被悬吊支承。
另外,在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的、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侧即右侧端部(相当于第一横向端部)设置有驱动力传递部52,以便从设置在车架10的上部的发动机70将驱动力传递到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
向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52如图3所示构成。
即,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的具有切断刀53a的驱动旋转轴53伴随着升降缸的伸缩动作而上下移动地被悬吊支承。经由作为动力传递部件的传动带54将驱动力传递到该驱动旋转轴53的中继输入轴55被枢轴支承在车架10下侧的固定位置,驱动力传递部52构成为具有从横向外侧覆盖所述驱动旋转轴53和中继输入轴55的罩体56。动力从设置在车架10上部的发动机70经由副轴75被传递到中继输入轴55。
〔动力传递结构〕
基于图4,对向上述各装置进行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发动机70以输出轴71的轴线方向沿着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的状态设置,在车架10上,被设置在后述的发动机搭载台80的上侧。
在输出轴71延伸出的发动机70的一端侧(行驶车体1的内方侧),与一并飞轮72安装有输出用带轮73。
输出用带轮73由在其外周部具有第一卷绕部位73a和第二卷绕部位73b的多楔带轮构成,该第一卷绕部位73a由用于卷绕针对行驶系统的传动带74A的多个带槽构成,该第二卷绕部位73b由用于卷绕针对作业装置驱动系统的传动带74B的多个带槽构成。
卷绕在输出用带轮73的第一卷绕部位73a的多条传动带74A,挂设在配设于车架10的下方侧且比发动机70更靠前方侧的下方的变速器25的输入用带轮25a、以及所述输出用带轮73的第一卷绕部位73a。
自输入用带轮25a输入的发动机动力在变速器25的变速箱25b的内部适当地变速,并将驱动力输出到左右的前轮11F、11F。在此所说的变速器25是包括变速箱25b及其内部的变速机构(未图示)的总称。
卷绕在输出用带轮73的第二卷绕部位73b的多条传动带74B,挂设在输入用带轮75a、以及所述输出用带轮73的第二卷绕部位73b,所述输入用带轮75a设置于在车架10的下方侧且发动机70的下方配设的副轴75。
在所述输出轴71中的、向与朝向发动机70的一端侧即行驶车体1的内方侧延伸出的轴部分71a相反的一侧(行驶车体1的外方侧)延伸出的轴部分71b,设置有能够将用于驱动散热器风扇26a的动力导出到散热器26的冷却输入用带轮78。将作为动力传递部件的传动带79卷绕在该冷却输入用带轮78和散热器风扇26a的输入带轮26b上,发动机动力作为散热器风扇26a的驱动力被传递。
沿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副轴75构成为,所述输入用带轮75a设置在轴线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能够从副轴75的左右方向上的各端部将发动机动力向传动下游侧传递。
在副轴75的各端部中的、与行驶车体1的右端部相当的部位,设置有输出齿轮75b,从该输出齿轮75b向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输出驱动力。即,将与输出齿轮75b啮合的输入齿轮55a设置在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的驱动传递部52所具有的中继输入轴55上,从该中继输入轴55的输出带轮55b经由传动带54向驱动旋转轴53的输入带轮53b传递发动机动力。
在副轴75的各端部中的、与行驶车体1的左端部相当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收割部即收割处理装置3的作为输出部的输出带轮75c、以及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送料装置4的作为输出部的输出带轮75d。
在用于将驱动力输入到收割处理装置3的输出带轮75c上,收割用传动部件76跨设在该收割用的输出带轮75c与收割处理装置3的输入轴35的一端部所具有的输入部即输入用链轮35a之间。
该收割用传动部件76具有卷绕在所述输出带轮75c上的传动带76a以及卷绕在所述输入用链轮35a上的传动链76b,并挂设在中间位置的惰轮轴76c所具有的中继带轮76d以及中继链轮76e之间。
被传递到了收割处理装置3的输入轴35的动力,自与输入用链轮35a相反的一侧的传动链轮35b经由传动链36传送到螺旋输送机构32的驱动轴32a、以及收割辊30和环状输送链31的驱动轴37。
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送料装置4的作为输出部的输出带轮75d上,送料装置用传动部件77从向该送料装置4传递驱动力的输出带轮75d跨设至送风风扇46的输入部即风扇驱动轴47、以及送料装置4的输入部即送料装置驱动轴42。
送料装置用传动部件77具有:卷绕在所述输出带轮75d上的传动带77a、以及卷绕在送料装置4的输入部即送料装置驱动轴42的输入用链轮42a上的传动链77b。
传动带77a挂设在所述输出带轮75d与风扇驱动轴47的输入带轮47a之间,传动链77b挂设在风扇驱动轴47的输出用链轮47b和送料装置驱动轴42的输入用链轮42a、以及扒出装置44的输入用链轮44a上。送料装置4的扒出装置44和碎断装置45也由传动链77c连结。
〔发动机搭载结构〕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车架10构成为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左右一对主架10A、10A、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跨设在上述主架10A、10A彼此之间的多个横架10B。在该车架10的上侧,在与前轮11F和后轮11R之间相当的前后方向位置,从车架10的左右一对主架10A、10A中的、行驶车体1的右侧位置的主架10A朝向右横向侧方突出地设置有发动机搭载台80。
发动机70在该发动机搭载台80的上侧以输出轴71朝向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的状态设置。
发动机搭载台80具有:从主架10A朝向右横向侧方突出的前后一对发动机支承架80A、80B、将该前后一对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突出端彼此连结的端部支承架80C。上述各支承架80A、80B、80C彼此通过焊接相互被固定,并且,也通过焊接而固定于主架10A。
在构成发动机搭载台80的前后一对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后方侧位置,也设置有从主架10A朝向右横向侧方突出的后部侧的散热器支承架81B。该散热器支承架81B的突出端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端部支承架80C,散热器支承架81B的基部侧通过焊接而固定于主架10A。另外,在发动机支承架80A、80B中的前部侧的发动机支承架80A的前方侧部位,通过焊接而固定有朝向前方侧一体地突出形成的前部侧的散热器支承架81A。
在该前部侧的散热器支承架81A的顶面侧设置有一个部位的安装座81a,在所述后部侧的散热器支承架81B的左右两个部位的顶面也设置有安装座81b、81b。由前后的散热器支承架81A、81B构成对散热器搭载台82进行支承的散热器支承台81。
散热器搭载台82以各支柱82a、82b、82b的下端分别搭载于散热器支承台81的各安装座81a、81b、81b上的状态通过螺栓被连结。
在构成发动机搭载台80的前后一对发动机支承架80A、80B各自的上部,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部位朝向行驶车体上方突出设置有发动机座83。如图6至图8所示,各发动机座83经由作为防振件的缓冲橡胶84与发动机70的下部连结,构成对发动机70进行防振的防振支承件85。
对于设置于各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防振支承件85而言,在从主架10A朝向右横向侧方突出的突出方向(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上位于靠近主架10A的内侧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以及位于远离主架10A的外侧的第二防振支承件85B分别构成为规格不同的结构。
对于设置于各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防振支承件85而言,位于靠近主架10A侧的前后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85A彼此由相互相同的规格构成,位于远离主架10A侧的前后的第二防振支承件85B、85B彼此由相互相同的规格构成。即,各防振支承件85在左右方向上使用规格不同的防振支承件,在前后方向上使用规格相同的防振支承件。
上述防振支承件85中的、位于靠近主架10A侧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如图8所示构成。
即,在设置于各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发动机座83、83的顶面83a与发动机70之间,夹入了规定厚度的第一缓冲橡胶84A。而且,将连结螺栓86a插通于在发动机座83、83的顶面83a以及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上分别形成的螺栓孔中,并通过螺母86b进行连结固定。
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在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与发动机座83的顶面83a之间针对上下方向上的压缩力具有有效的缓冲作用。
上述防振支承件85中的、位于远离主架10A侧的第二防振支承件85B如图7所示构成。
在设置于各发动机支承架80A、80B的发动机座83、83的顶面83a上,焊接固定有规定厚度L1的金属制的衬垫87。而且,在该衬垫87的顶面87a与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之间,夹入有上部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即,如图6的分解图以及图7所示,第二缓冲橡胶84B成为一分为二为由带台阶的圆盘状部件构成的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以及由扁平的圆盘状部件构成的下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的结构,该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具有大径部分84Ba和小径部分84Bb。
金属制的衬垫87的规定厚度L1的尺寸被设定为如下程度,即该金属制的衬垫87的规定厚度L1与第二缓冲橡胶84B的大径部分84Ba的相同方向厚度之和,与第一缓冲橡胶84A的相同方向厚度相等。由此,在第一防振支承件85A和第二防振支承件85B所处的部位,各自的发动机座83、83的顶面83a、83a的高度位置与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70a的位置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尺寸相互相同。
下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被夹在发动机座83、83的底面83b与设置于下侧的垫板88之间。在衬垫87以及发动机座83的顶面上形成有允许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的小径部分84Bb插通的通孔87b、83c。
因此,在将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的大径部分84Ba的朝下的台阶部贴靠在衬垫87的顶面87a上的状态下,小径部分84Bb插通到衬垫87的通孔87b、以及发动机座83的通孔83c中。而且,在小径部分84Bb的底面与下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的顶面相接的状态下,使用插通于下侧的垫板88和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的连结螺栓86c、以及螺母86d进行连结固定。
另外,跨过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和下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嵌合地插入有套环89,该套环89对连结螺栓86c的插通进行引导并且抑制第二缓冲橡胶84B在径向上的变形。
上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中的、其外周面和与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相向的面交叉的角部,如图7所示以按照越到半径方向外方侧越远离固定托架70a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被倒角。
同样地,下侧的第二缓冲橡胶84B中的、其外周面和与垫板88相向的面交叉的角部,如图7所示以按照越到半径方向外方侧越远离垫板88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被倒角。
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二防振支承件85B在发动机70侧的固定托架70a与衬垫87的顶面87a之间、以及发动机座83的底面83b与垫板88之间分别存在第二缓冲橡胶84B,因此,针对上下方向上的压缩以及拉伸这两个方向具有有效的缓冲作用。
〔输出用带轮安装结构〕
对在发动机70的输出轴71中的、朝向发动机70的一端侧即行驶车体1的内方侧延伸出的轴部分71a上设置的输出用带轮73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输出轴71的一端侧即朝向行驶车体1的内方侧延伸出的轴部分71a上安装有一体旋转的飞轮72。
在该飞轮72上,在与发动机70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进去的嵌合凹部72a,输出用带轮73的外周缘嵌入该嵌合凹部72a,并且,连结用螺栓72b被安装在该嵌合凹部72a与输出用带轮73的相向安装面73c之间,用于安装该连结用螺栓72b的螺纹孔72c形成在周向的多个部位。
输出用带轮73在圆筒状的外周部的与飞轮72相对的相对面侧,一体地形成有相比外周部延伸到了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朝内凸缘状的相向安装面73c。在该相向安装面73c上,形成有与形成于所述飞轮72的用于安装连结用螺栓72b的螺纹孔72c相向的安装孔73d。
使形成于该输出用带轮73的相向安装面73c的安装孔73d与形成于飞轮72的安装用螺纹孔72c相向,利用连结用螺栓72c拧紧地连结,从而可以将输出用带轮73经由飞轮72与输出轴71连结并固定。
在该安装状态下,成为输出用带轮73的外周端缘与形成于飞轮72的嵌合凹部72a的内周面嵌合的状态,由该嵌合凹部72a和输出用带轮73的外周端缘构成由插接结构形成的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可以在使输出用带轮73整体与发动机70靠近了与飞轮72的嵌合凹部72a处的嵌合量相当的量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作用于该输出用带轮73的带张力引起的施加于输出轴71的弯曲力矩。
形成于输出用带轮73的外周部的多个带槽中的、卷绕向行驶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A的第一卷绕部位73a形成在靠近飞轮72的一侧,卷绕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B的第二卷绕部位73b形成在自飞轮72离开的一侧。
〔旋转检测器的安装结构〕
在发动机70的设置有所述飞轮72这一侧的端部,如图8以及图10所示,设置有用于检测形成于飞轮72的周面的齿轮部来检测转速的旋转检测器110。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用于将该旋转检测器110安装于发动机70的安装金属件111由侧视时形成为L字形的铸造件构成。
图中的附图标记112表示用于安装旋转检测器110的安装用孔、附图标记113表示用于固定旋转检测器110的螺栓孔、附图标记114表示用于相对于预先设置于发动机70的定点突起部(未图示)进行对位的作为定位部的定位孔、附图标记115表示用于相对于发动机70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安装孔。定点突起部通过在形成于发动机70的侧壁部的凹孔部固定顶出销等而构成,但也可以一体形成于发动机70的侧壁部。
如上所述,由铸造件构成安装金属件111,从而可以使安装金属件111相对于发动机70进行安装的安装面111A和与其正交的检测器安装部位的底面111B交叉的角部构成为大致直角。因此,可以在使定位部114极其接近所述角部的部位形成定位部114。即,在通过板材的压印加工等来构成安装金属件111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弯折加工而需要在所述角部设置一定程度的弯曲部,从而难以使定位部114足够靠近角部而形成,但通过由铸造件构成安装金属件111,不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良情况。
〔来自发动机的带传动结构〕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为了将动力向作为作业装置的收割处理装置3、送料装置4及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以及散热器26等分配供给,以具有与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宽度相同程度的轴线方向长度的方式形成的副轴75,在发动机70的下方设置在比车架10更靠下侧的位置。
如图5以及图9所示,该副轴75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方向上,左侧的端部位于车架10的左侧的主架10A的下方附近。如上所述,在该左侧端部具有向收割处理装置3输出动力的输出带轮75c、以及向送料装置4输出动力的输出带轮75d。右侧的端部相比车架10的右侧的主架10A向外方延伸出,并设置成到达发动机70的右外侧端部附近。如上所述,在该右侧端部具有向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输出动力的输出齿轮75b。
从发动机70向上述副轴75传动的传动结构如下所述构成。
如图9以及图13所示,由三条V带构成的传动带74B卷绕在发动机70侧的输出用带轮73和位于副轴75的中间部的输入用带轮75a上。
在传动带74B的与松缓侧相当的前侧部分,第二张紧带轮90以朝向带的张紧侧施力的状态设置。即,第二张紧带轮90支承于板状的摆动臂91的自由端部,该摆动臂91具有外嵌在副轴75的中间部的凸起部92,从而绕副轴75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设置。摆动臂91由螺旋弹簧93向使第二张紧带轮90向张紧侧摆动的方向被施力,该螺旋弹簧93在设置于该摆动臂9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销91a与车架10的一部分之间张设。
如图9所示,在车架10的左右一对主架10A、10A彼此的下侧架设的横架10B、以及用于在车架10的下方支承变速器25和副轴75的支承架10C,在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和中间位置,利用连结板94通过焊接被固定。而且,用于轴支承副轴75的中间部的轴支承部95通过螺栓与所述连结板94中的中间位置的连结板94的横侧面连结。所述第二张紧带轮90的摆动臂91的凸起部92配设在所述轴支承部95的横侧部。
副轴75在输入用带轮75a和左侧(在图9中为右侧)的输出带轮75c、75d之间被一分为二,通过联轴器75e连结在一起。
从发动机70向变速器25传动的传动结构如下所述构成。
如图12至图14所示,由两条V带构成的传动带74A卷绕在发动机70侧的输出用带轮73和变速器25的输入用带轮25a上。该传动带74A设置有对与该传动带74A的松缓侧相当的前侧部分进行作用的第一张紧带轮96。
第一张紧带轮96由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支承,该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以双支承状态能够使其摆动地支承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并且,使第一张紧带轮96对传动带74A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
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构成为,具有支承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一端侧的摆动臂101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另一端侧的施力机构102,从而以双支承状态对支承轴97进行支承。
所述摆动臂101由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板材形成,将基端侧枢轴支承于在变速箱25b的上部设置的枢轴支承轴25c而自如地摆动。在该摆动臂101的自由端侧的扁平的板面部分,通过焊接而一体地固定有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一端侧。
支承轴97形成为越处于自摆动臂101的板面部分离开的一侧越成为小径的三级阶梯轴,第一张紧带轮96的凸起部使用滚珠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径的大小处于中间的中间径轴部分。施力机构102侧的弹簧承接部件103的筒部外嵌在支承轴97的前端侧的小径轴部分,第一张紧带轮96的凸起部被夹在该弹簧承接部件103的筒部与支承轴97的大径轴部分之间,限制其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施力机构102构成为具有:在车架10侧将基端侧枢轴支承于支点销104而摆动自如地构成的杆105;在形成于该杆105的自由端侧的螺杆部分105a安装的调节螺母106;在杆105的长度方向滑动移动自如地嵌合并插入杆105的弹簧承接部件103;以及在该弹簧承接部件103与所述调节螺母106之间安装于杆105的螺旋弹簧107。
根据该结构,将调节螺母106靠近支点销104地拧入,由此,弹簧承接部件103被螺旋弹簧107推压而向靠近支点销104的一侧移动,对该弹簧承接部件103的筒部外嵌的支承轴97进行作用以使其向传动带74A的张紧侧移动。
由此,第一张紧带轮96处于被向传动带74A的张紧侧施力的状态。
如图6以及图13、14所示,施力机构102的支点销104通过焊接固定在设置于车架10下方侧的横向连结板98的前面侧。横向连结板98在车架10的右侧的主架10A的内方侧的横侧面、将该主架10A与位于车架10下方的支承架10C连结的纵板99的内方侧的面、发动机搭载台8的前部侧的发动机支承架80A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承架10C的上部通过焊接被固定,从而使它们构成一体。
杆105将U字形的连结金属件108相对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支点销104,由此,杆105绕支点销104的轴心被枢轴支承。安装了U字形的连结金属件108的支点销104的前端侧,利用被固定在横向连结板98上的压板109防止U字形的连结金属件108脱落。
〔其他实施方式之1〕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发动机70进行防振的防振支承件85,例示了如下结构:对于位于靠近主架10A侧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而言,在支承第一缓冲橡胶84A的发动机座83的顶面83a上形成有供连结螺栓86a插通的螺栓孔,但并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支承第一缓冲橡胶84A的发动机座83的顶面83a上形成供连结螺栓86a插通的切口83d。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2〕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发动机70进行防振的防振支承件85,例示了通过位于靠近主架10A侧的第一防振支承件85A和位于远离主架10A侧的第二防振支承件85B的组合而构成的防振支承件,但也可以构成为,无论是靠近主架10A侧的防振支承件还是远离主架10A侧的防振支承件都由第二防振支承件85B构成。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3〕
在实施方式中,副轴75示出了如下的分支传动轴:使动力分支到作为传递动力的对象的作业装置的收割处理装置3、送料装置4及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以及散热器26等多种作业装置,但不一定限于上述结构。即,也可以是不将动力分配到多个作业装置而仅变更传动方向或改变传动位置等被用作中继轴的副轴。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4〕
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传动带74B直接跨设在输出用带轮73和副轴75之间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输出轴71与副轴75之间设置一根或两根以上的中间轴,将传动带74B跨设在中间轴所设置的带轮上,在设置于该中间轴的另外的带轮与副轴75之间跨设另外的传动带来进行动力传递。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5〕
在实施方式中,在将输出用带轮73安装于飞轮72时,使用将输出用带轮73的外周缘嵌合在形成于输出用带轮73的嵌合凹部72a的插接结构进行嵌合,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在输出用带轮73侧设置嵌合凹部并使飞轮72的外周缘等嵌合于该凹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飞轮72与输出用带轮73的相对面形成为并未形成有上述那样的嵌合凹部72e的平坦面。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输出用带轮73的外径比飞轮72的外径稍小而直径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飞轮72的外径与输出用带轮73的外径相同,或输出用带轮73的外径比飞轮72的外径大。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6〕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结构:形成于输出用带轮73外周部的多个带槽中的、卷绕向行驶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A的第一卷绕部位73a在靠近飞轮72侧形成,卷绕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B的第二卷绕部位73b在自飞轮72离开的一侧形成,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卷绕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B的第二卷绕部位73b在靠近飞轮72侧形成,卷绕向行驶系统进行传动的传动带74A的第一卷绕部位73a在自飞轮72离开的一侧形成。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7〕
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卷绕在第一卷绕部位73a的传动带74A由两条V带构成,卷绕在第二卷绕部位73b的传动带74B由两条V带构成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卷绕在第一卷绕部位73a的传动带74A由一条或三条以上的V带或平带构成,卷绕在第二卷绕部位73b的传动带74B由一条、两条或四条以上的V带或平带构成。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8〕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示出了如下构成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即具有支承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一端侧的摆动臂101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另一端侧的施力机构102,从而以双支承状态对支承轴97进行支承,但并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等任意结构:通过绕同一轴心摆动自如地构成的一对摆动臂101来支承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两端侧;或者使绕一轴心摆动自如地构成的摆动臂101的自由端侧分支成两支,通过该被分支了的部分对支承轴97的两端侧进行支承。在该情况下,作为施力机构102,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等适当结构:在摆动臂101与车架10之间或在摆动臂101和与车架10相连设置的部件之间设置拉伸弹簧或推压弹簧,以便对摆动臂101向传动带74A的张紧侧施力。
另外,使该第一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支承轴成为双支承的结构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也可以用作第二张紧带轮90的支承装置。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之9〕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从副轴75的右侧的端部输出的动力的供给对象装置和从左侧的端部输出的动力的供给对象装置分别为特定的作业装置,但作为作业装置,可以采用任意的装置。另外,右侧和左侧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配置变更,例如左右颠倒配置等。
〔其他实施方式之10〕
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作为前行驶装置的前轮11F、以及作为后行驶装置的后轮11R的行驶装置11,但行驶装置11并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前行驶装置或后行驶装置或双方也可以由半履带构成而不是由车轮构成。
另外,行驶装置11也可以不分离为前行驶装置和后行驶装置地由一系列的履带行驶装置构成。或者也可以使用6轮以上的多轮型的行驶装置11。在上述情况下,需要将剩余秸秆处理装置5设置在比行驶装置11更靠后方侧的位置。
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于用于收割玉米的玉米收割机之外,还可以适用于大豆收割机、收割谷物等的联合收割机等各种收割机,也可以适用于不具有驾驶室这种结构的收割机。

Claims (26)

1.一种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位于行驶车体(1)的前部并收割收获物的收割部(3)、
左右一对行驶装置(11)、以及
作业装置(3、4、5),
发动机(70)的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收割部(3)、所述行驶装置(11)以及所述作业装置(3、4、5),
所述收割机具有:
设置在发动机(70)的输出轴(71)上的飞轮(72)、以及
卷绕有从所述发动机(70)导出所述动力的传动带(74A、74B)的输出用带轮(73),
所述输出用带轮(73)在相比卷绕有所述传动带(74A、74B)的外周面更靠半径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侧的部位与所述飞轮(72)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轮(72)和所述输出用带轮(73)形成为直径相同或直径大致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轮(72)和所述输出用带轮(73)在各自的相对面上具有限制半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由插接结构构成的嵌合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轮(72)和所述输出用带轮(73)在各自的相对面上具有限制半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由插接结构构成的嵌合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B)。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用带轮(73)由在所述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带卷绕部位(73a、73b)的多楔带轮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用带轮(73)由在所述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带卷绕部位(73a、73b)的多楔带轮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和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B)。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卷绕有向行驶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A)和向作业装置驱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带(74B)。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上,所述行驶系统的传动带(74A)卷绕在靠近所述发动机(70)的一侧的带卷绕部位(73a),所述作业装置驱动系统的传动带(74B)卷绕在远离所述发动机(70)的一侧的带卷绕部位(73b)。
15.如权利要求1~8、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传动带(74A)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的张紧带轮(96)、以及以双支承状态支承该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传动带(74A)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的张紧带轮(96)、以及以双支承状态支承该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传动带(74A)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的张紧带轮(96)、以及以双支承状态支承该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传动带(74A)施加朝向张紧方向的作用力的张紧带轮(96)、以及以双支承状态支承该张紧带轮(96)的支承轴(97)的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由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一端侧的摆动臂(101)、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另一端侧并对所述摆动臂(101)向带张紧方向施力以使其摆动的施力机构(102)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带轮支承装置(100)由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一端侧的摆动臂(101)、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轴(97)的另一端侧并对所述摆动臂(101)向带张紧方向施力以使其摆动的施力机构(102)构成。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臂(101)和所述施力机构(102)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97)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系统的变速箱(25b)连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臂(101)和所述施力机构(102)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97)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系统的变速箱(25b)连结。
23.如权利要求19、2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臂(101)和所述施力机构(102)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97)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车体(1)的主架(10)连结。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臂(101)和所述施力机构(102)中的任一方的、与连结在所述支承轴(97)上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行驶车体(1)的主架(10)连结。
25.如权利要求1~8、11~13、16~19、21、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71)在水平方向突出,所述传动带(74A、74B)卷绕在所述输出用带轮(73)和位于发动机(70)的下方的输入用带轮(25a、75a)上,
所述收割机具有支承所述发动机(70)的下部的防振支承件(85),
该防振支承件(85)设置在所述发动机(70)的所述输出轴(71)突出的一侧的一端部以及与该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在所述输出轴(71)突出的一侧的一端部具有防振件(84A),在相反侧的端部具有防振件(84B),该防振件(84A)针对压缩力具有缓冲作用,该防振件(84B)在压缩以及拉伸这两个方向上具有缓冲作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支承件(85)从沿着所述输出轴(71)的轴心的方向看时分开地配设成,在所述轴心的一侧和另一侧,存在相互具有相同的缓冲作用的一对防振件(84)。
CN201420190844.2U 2013-04-19 2014-04-18 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26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8796A JP6104031B2 (ja) 2013-04-19 2013-04-19 収穫機
JP2013-088796 2013-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2602U true CN203912602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0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084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2602U (zh) 2013-04-19 2014-04-18 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04031B2 (zh)
CN (1) CN2039126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715A (zh) * 2018-05-20 2018-11-16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双带夹持脱麻机的夹持输送装置
CN114206095A (zh) * 2019-07-31 2022-03-18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辆以及联合收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507A (ja) * 1989-06-05 1991-01-14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キヤビン取付構造
JPH0725460Y2 (ja) * 1989-09-05 1995-06-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エンジンの動力取り出し装置
JP2501290Y2 (ja) * 1989-10-20 1996-06-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機のエンジン搭載構造
JPH0571024U (ja) * 1992-03-04 1993-09-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原動部構造
JP2008032135A (ja) * 2006-07-28 2008-02-14 Yanmar Co Ltd 補機駆動装置
JP2010203568A (ja) * 2009-03-05 2010-09-16 Yanmar Co Ltd 走行車両
JP5446548B2 (ja) * 2009-07-28 2014-03-1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5825712B2 (ja) * 2011-08-02 2015-12-0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715A (zh) * 2018-05-20 2018-11-16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双带夹持脱麻机的夹持输送装置
CN114206095A (zh) * 2019-07-31 2022-03-18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辆以及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04031B2 (ja) 2017-03-29
JP2014209889A (ja) 2014-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60610A1 (en) Dual-functional combine harvester
CN203761845U (zh) 联合收割机及其收割部驱动结构
CN205385705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912602U (zh) 收割机
CN105766238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1658094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482632U (zh) 玉米收割机
JP4968446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5161159U (zh) 玉米收割机
CN203261777U (zh) 联合收割机的前处理装置
CN111480458B (zh) 收割机
CN203482633U (zh) 玉米收获机
CN101617590A (zh) 收割收获机
CN203985070U (zh) 玉米收获机
CN204929696U (zh) 收获机
CN203181561U (zh) 车轮行驶式联合收割机
CN202635102U (zh) 联合收割机
JP5608131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4482357U (zh) 玉米收获机
CN102217457A (zh) 联合收割机以及作业机的姿态控制装置
CN205022371U (zh) 作业机械
CN204206764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482354U (zh) 玉米收获机
JP4904788B2 (ja) 収穫機
CN107426966A (zh) 联合收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