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2670U - 车架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架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2670U
CN203902670U CN201420353406.3U CN201420353406U CN203902670U CN 203902670 U CN203902670 U CN 203902670U CN 201420353406 U CN201420353406 U CN 201420353406U CN 203902670 U CN203902670 U CN 203902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frame assembly
crossbeam
spare tyre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34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森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3534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2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2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26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1)、第二纵梁(12)、横梁以及连接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的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在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上的安装位置为,第一纵梁(11)或第二纵梁(12)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的摇柄通过孔为侧面工艺孔。该车架总成将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安装位置设置为,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使得摇柄的操作空间位于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侧面,操作人员转动手柄时不容易与牌照发生干涉,进而简化备胎的升降操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总成。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车架总成是整车的安装基础,其包括两根纵梁以及连接于这两根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整车的多数部件直接安装于车架总成上,因此车架总成的结构形式对于整车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用于将备胎升降器安装于车架总成上,该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位于车架总成的末端位置,其上开设摇柄通过孔。需要升降备胎时,操作人员将摇柄穿过摇柄通过孔,并使摇柄与备胎升降器作用,转动摇柄即可带动备胎升降。
然而,由于摇柄通过孔开设于两根纵梁之间的位置,而汽车的牌照也位于两根纵梁之间的位置处,导致操作人员转动摇柄时,摇柄容易与牌照发生干涉,致使备胎的升降操作较难进行。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备胎的升降操作较难进行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能够简化备胎的升降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车架总成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的安装位置为,所述第一纵梁或所述第二纵梁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的摇柄通过孔为所述侧面工艺孔。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多个所述横梁中,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靠近备胎安装位置的一端,且横梁安装位置的侧面具有所述侧面工艺孔的所述横梁为第五横梁,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五横梁相连。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五横梁形成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上具有链条通过孔。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多个所述横梁中,位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中段的所述横梁为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包括上板以及与所述上板相固定的下板,所述上板的末端和所述下板的末端均具有纵梁连接孔。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所述上板为平板结构,所述下板为拱形板结构,所述上板连接于所述下板的拱形顶部位置处。
优选地,上述车架总成中,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中,至少一者的前段内侧壁上具有加固板。
一种汽车,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以及连接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的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安装位置为,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的摇柄通过孔为前述的侧面工艺孔。需要升降备胎时,操作人员将摇柄插入第一纵梁侧面的侧面工艺孔或第二纵梁侧面的侧面工艺孔内,进而带动备胎升降器工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将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安装位置设置为,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以此将该侧面工艺孔作为摇柄通过孔,使得摇柄的操作空间位于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侧面,而牌照的位置则仍然位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车架总成使得操作人员转动手柄时不容易与牌照发生干涉,进而简化备胎的升降操作。
由于上述车架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车架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横梁和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横梁和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纵梁,12-第二纵梁,13-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1-链条通过孔,14-第一横梁,15-第二横梁,16-第三横梁,161-上板,162-下板,17-第四横梁,18-第五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能够简化备胎的升降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含该车架总成的汽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1、第二纵梁12、横梁以及连接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的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其中:
横梁为多个,且多个横梁均连接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横梁的具体数量根据车架总成的使用场合选择,各横梁可大致均匀布置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使得整个车架总成的受力相对均匀;
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在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上的安装位置为,第一纵梁11或第二纵梁12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的摇柄通过孔为该侧面工艺孔。
前述的侧面工艺孔设置于第一纵梁11的侧面或第二纵梁12的侧面上,该侧面工艺孔为传统技术中,加工车架总成时开设的工艺孔。
需要升降备胎时,操作人员将摇柄插入第一纵梁11侧面的侧面工艺孔内,或者第二纵梁12侧面的侧面工艺孔内,转动摇柄即可带动备胎升降器工作,以此实现备胎的升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将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在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上的安装位置设置为,第一纵梁11或第二纵梁12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以此将该侧面工艺孔作为摇柄通过孔,使得摇柄的操作空间位于第一纵梁11或第二纵梁12的侧面,而备胎的位置则仍然位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车架总成使得操作人员转动手柄时不容易与牌照发生干涉,进而简化备胎的升降操作。
一般地,横梁的数量可选为5个,此五个横梁沿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的延伸方向,由前到后依次为第一横梁14、第二横梁15、第三横梁16、第四横梁17和第五横梁18,其中:第一横梁14位于驾驶室所在的位置,第三横梁16连接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的中段处,第五横梁18与备胎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且第五横梁18的横梁安装位置(该横梁安装位置指的是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上用于安装横梁的位置)的侧面具有侧面工艺孔。
可选地,备胎升降器安装后,可与备胎安装位置具有较远的距离,此方式虽然不影响备胎的升降,但整个备胎升降器的传动行程会比较长,不利于整车布置。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与第五横梁18相连,以此缩短备胎升降器与备胎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与第五横梁18之间可采用焊接或铆接等连接方式,为了提高车架总成的结构强度,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可与第五横梁18形成一体式结构。
摇柄与备胎升降器之间的传动可通过链条实现,该链条与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链条运动时可能会与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相接触,进而导致两者之间具有磨损。为了缓解这一磨损,可在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上设置链条通过孔131,该链条通过孔131位于链条受力后的延伸方向上,使得链条穿过该链条通过孔131后尽量不与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接触。具体地,链条通过孔131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文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实施过程中,前述第三横梁16的结构强度要求相对较高,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横梁16包括上板161以及与该上板161相固定的下板162,上板161的末端和下板162的末端均具有纵梁连接孔。采用此结构后,整个第三横梁16的厚度较大,且第三横梁16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之间的连接孔数量有所增加,使得第三横梁16本身的结构强度,以及第三横梁16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12之间的连接强度均有较大的提升。
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上板161和下板162的结构可均选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将上板161设置为平板结构,将下板162设置为拱形板结构,上板161连接于下板162的拱形顶部位置处。此时,下板162的下方具有较大的空间,安装车架总成或者车架总成上的工作部件时,可从下板162下方的空间移动所需安装的零部件,使得车架总成的安装操作更加方便。
另外,为了提高车架总成前段的强度,可在第一纵梁11的前段内侧壁上增加加固板,也可在第二纵梁12的前段内侧壁上增加加固板,还可在第一纵梁11的前段内侧壁和第二纵梁12的前段内侧壁上同时增加加固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车架总成。由于上述车架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车架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车架总成,包括第一纵梁(11)、第二纵梁(12)、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之间的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在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上的安装位置为,所述第一纵梁(11)或所述第二纵梁(12)上具有侧面工艺孔的位置,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的摇柄通过孔为所述侧面工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中,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上靠近备胎安装位置的一端,且横梁安装位置的侧面具有所述侧面工艺孔的所述横梁为第五横梁(18),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与所述第五横梁(1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与所述第五横梁(18)形成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升降器安装支架(13)上具有链条通过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中,位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的中段的所述横梁为第三横梁(16),所述第三横梁(16)包括上板(161)以及与所述上板(161)相固定的下板(162),所述上板(161)的末端和所述下板(162)的末端均具有纵梁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61)为平板结构,所述下板(162)为拱形板结构,所述上板(161)连接于所述下板(162)的拱形顶部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中,至少一者的前段内侧壁上具有加固板。
8.一种汽车,包括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
CN201420353406.3U 2014-06-26 2014-06-26 车架总成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2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3406.3U CN203902670U (zh) 2014-06-26 2014-06-26 车架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3406.3U CN203902670U (zh) 2014-06-26 2014-06-26 车架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2670U true CN203902670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34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2670U (zh) 2014-06-26 2014-06-26 车架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2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72646U1 (ru) * 2016-11-16 2017-07-18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МАЗ" Ра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639165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吊挂式汽车备胎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72646U1 (ru) * 2016-11-16 2017-07-18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МАЗ" Ра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639165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吊挂式汽车备胎的安装结构
CN108639165B (zh) * 2018-06-20 2021-11-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吊挂式汽车备胎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5878B2 (en) Tunnel arrangement for a floor assembly of a vehicle body, and a floor assembly
JP2015054587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プレ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
CN203902670U (zh) 车架总成及汽车
CN105667602B (zh) 一种前舱盖铰链加强板结构
US9340084B2 (en) Drive axle for an industrial truck
CN104828141A (zh) 传动轴安装结构和具有该传动轴安装结构的车辆
JP6454202B2 (ja)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脱落防止ブラケット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JP2016124436A (ja) 車両のフロアアンダーカバー
CN202279150U (zh) 重型商用汽车改进的组合式横梁
CN205498529U (zh) 一种推力杆支架总成
CN206664700U (zh) 乘用车后扭力梁安装结构
CN202966432U (zh) 用于汽车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CN202966433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结构
CN204383616U (zh) 轻型卡车的备胎安装总成及轻型卡车
KR20120010915A (ko) 대쉬로워멤버 구조
CN206202419U (zh) 车架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车架
CN103770862B (zh) 车辆座垫安装板
CN107662646B (zh) 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
CN204899551U (zh) 车门玻璃升降电机支架及汽车
CN204150100U (zh)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及其转向器壳体
CN204323485U (zh) 底盘车架及汽车起重机
CN103661626A (zh) 一种带悬挂右支架安装结构的发动机前罩盖
CN209208460U (zh) 一种汽车悬置加强板
CN208344317U (zh) 一种汽车方向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