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2667U -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2667U
CN203902667U CN201420265059.9U CN201420265059U CN203902667U CN 203902667 U CN203902667 U CN 203902667U CN 201420265059 U CN201420265059 U CN 201420265059U CN 203902667 U CN203902667 U CN 203902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gangway
longeron
support structure
mounting support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65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虎
赵建生
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65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2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2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26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该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并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第二端延伸并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中央通道纵梁,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二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安装支架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较弱,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如图1至3所示,其包括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和中央通道纵梁3’,其中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和中央通道纵梁3’之间焊接。在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上焊接有安装螺母板2’。
由于底盘系统前副车架的安装点的变化,前副车架和车身钣金件之间存在一个竖直方向的高度差,而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的材料为厚度为1.5mm的HC260YD+Z50/50,强度较高,导致不能冲压出满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要求的冲压深度,导致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的安装点为悬空设置,无法到达安装位置,因此无法实现前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良好安装结构,且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由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和中央通道纵梁3’之间为单板焊接而成,因此其强度和刚度较弱,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变形比较严重,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较弱,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并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延伸并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中央通道纵梁,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螺母板。
进一步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与安装螺母板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二延伸段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连接有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焊接段。
进一步地,后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叠置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且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第二延伸段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连接位置延伸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与中央通道纵梁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贴合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
进一步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与中央通道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沿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的周向排布焊点焊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该后安装支架结构为上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该后安装支架结构为上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并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延伸并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上;中央通道纵梁,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的第二端。由于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外叠加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通过改变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结构,增加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上的安装点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距离,使得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安装点可以满足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高度差要求,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安装点能够正常进行安装,进而使得前副车架与车身钣金件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安装结构,此外,通过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外叠加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结构,也可以改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改变车辆发生碰撞时力的传递路径,减小车辆变形,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20、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30、中央通道纵梁;40、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50、前悬架副车架总成;11、第一延伸段;12、第二延伸段;13、安装螺母板;14、焊接段;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中,以前副车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前后左右为本申请的参考方向,Z代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
如图4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该后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和中央通道纵梁30。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曲面延伸,形成与车身钣金件相配合的结构。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设置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底部,且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安装点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距离为高度差Z,从而使得前副车架能够通过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上的安装点实现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强度过高无法冲压出高度差Z而带来的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上的安装点高度过高无法实现安装的问题。
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11和第二延伸段12,第一延伸段11的第一端连接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一端,并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延伸段1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段11的第二端,第二延伸段12的第二端延伸并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中央通道纵梁30固定连接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二端。
优选地,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包覆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外侧,且第一延伸段11的上沿结构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形状相匹配,以便形成更加稳定的连接结构。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后,由于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外叠加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通过改变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结构,增加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上的安装点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距离,使得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在与车身钣金件之间完成装配之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安装点可以满足与前悬架副车架总成50之间的安装配合要求,保证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安装点能够正常进行安装,进而使得车身钣金件与前副车架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安装结构,此外,通过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外叠加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结构,也可以改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改变车辆发生碰撞时力的传递路径,减小车辆变形,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在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上设置有安装螺母板13,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21。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通过该安装螺母板13上的螺纹结构可以固定安装在前悬架副车架总成50上,从而使得车身钣金件通过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固定安装在前副车架上。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的安装孔21可以避免在安装螺栓结构时造成干涉,更加便于安装螺母板13的安装配合。
优选地,第二延伸段12从第一延伸段11的第二端沿水平方向向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延伸,一方面便于安装螺母板13的布置和安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受力结构,减小车辆碰撞时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变形。
为了使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之间有更加坚固的连接结构,优选地,第二延伸段12的第二端连接有沿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焊接段14,该焊接段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之间焊接。在第一延伸段11的第一端也可以包括沿其所配合的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表面延伸的焊接段14,以提高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第一延伸段11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之间的焊接结构的强度。
优选地,后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叠置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且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第二延伸段12与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连接位置延伸至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与中央通道纵梁30的连接位置。更优选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贴合在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在增强了前副车架的安装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也给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后安装点上所受到的碰撞力提供了传递路径,防止在前副车架的局部发生应力集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与中央通道纵梁30之间通过多个沿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的周向排布的三层焊点焊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该后安装支架结构为上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结合参见图4所示,在改变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结构之后,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后安装点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高度差Z达到了后安装点的安装要求,因此满足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后安装点的安装需要,使得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在与车身钣金件之间实现装配置后,能够通过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后安装点实现在前悬架副车架总成50上的安装,从而将前副车架与车身钣金件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该后安装支架结构为上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的后安装点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Z向高度问题,满足了车身钣金件的安装需要。
2.增强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局部的强度和刚度,在发生碰撞时,改进了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上的后安装点所受到的碰撞力的传递路径,防止后安装支架结构上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副车架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
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段(11)和第二延伸段(12),所述第一延伸段(1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一端,并沿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1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段(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延伸段(12)的第二端延伸并固定连接至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
中央通道纵梁(30),固定连接至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上设置有安装螺母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与所述安装螺母板(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12)沿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12)的第二端连接有沿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焊接段(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叠置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且从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支架(10)的第二延伸段(12)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的连接位置延伸至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30)的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贴合在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前延伸板(20)与所述中央通道纵梁(30)之间通过多个沿所述中央通道纵梁加强板(40)的周向排布焊点焊接在一起。
9.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支架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
10.一种汽车,包括后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支架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安装支架结构。
CN201420265059.9U 2014-05-22 2014-05-22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2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5059.9U CN203902667U (zh) 2014-05-22 2014-05-22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5059.9U CN203902667U (zh) 2014-05-22 2014-05-22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2667U true CN203902667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6505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2667U (zh) 2014-05-22 2014-05-22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26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0576A (zh) * 2015-07-21 2015-10-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0576A (zh) * 2015-07-21 2015-10-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8609U (zh)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106697058A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05523514U (zh) 汽车后轮罩减震器安装座的连接结构
CN205524506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204355147U (zh)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03902667U (zh)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CN211519676U (zh) 车身前地板总成、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CN104477240B (zh)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CN204415516U (zh) 前副车架安装结构与汽车
CN207433631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车辆
CN206501892U (zh) 一种右后纵梁端板总成
CN203283293U (zh) 汽车副车架
CN203623781U (zh)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CN205836941U (zh) 一种车身底盘框架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06012718U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04775532U (zh) 一种汽车中前围板与汽车地板的连接结构
CN208746084U (zh) 一种前副车架安装塔结构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CN204309894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及汽车
CN207579807U (zh) 一种汽车后横梁结构
CN203854750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和后减振器安装支架连接结构
CN206155569U (zh) 一种侧围外板加强结构
CN202966433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结构
CN206749923U (zh) 加强隔板、发动机舱纵梁及纯电动汽车
CN202966432U (zh) 用于汽车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7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qi Futi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ront subframe and its rear mounting bracket structure, automobi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Shuanghe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101300 Shuanghe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