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4266U -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4266U
CN203784266U CN201420050524.7U CN201420050524U CN203784266U CN 203784266 U CN203784266 U CN 203784266U CN 201420050524 U CN201420050524 U CN 201420050524U CN 203784266 U CN203784266 U CN 203784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gearbox shifting
rocking arm
bal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05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玉利
褚笑天
刘溪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05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4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4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42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以及汽车,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包括杠杆轴摇臂;与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旋转连接的变速箱换挡摇臂,变速箱换挡摇臂用于连接变速箱换挡单轴,杠杆轴摇臂相对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以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为轴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变速箱换挡单轴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以及汽车,使得单轴变速箱与双杆变速操纵系统的匹配成为可能,对应受影响的总布置、车身钣金连接部件等都可以不变动,减少了变速箱、车身的品种,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Description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择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是一套用于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对于手动变速箱,驾驶员控制操纵换挡。一般的车辆中,驾驶员的换挡操作均包括两个动作:选位(驾驶员的横向操作)、入/出挡(驾驶员的纵向操作)。而安装于变速箱的换挡部件却有两种:一种只有单根轴,使轴串动实现选位,使轴转动实现入/出挡;另一种有双根轴,一根选位轴和一根入/出挡轴,选位轴转动实现选位,入/出挡轴轴向运动实现换挡。与之对应的,与变速箱连接的换挡机构也有两种,与单轴变速箱匹配的叫做单杆操纵系统,与双轴变速箱匹配的叫双杆操纵系统。两种变速箱的区别很大,以致两种操纵系统的差别很大,一种操纵系统不能匹配两种变速箱,特别的,双杆操纵系统与单轴变速箱与无法匹配,这就为车辆改造、车辆设计带来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双杆操纵系统可以与单轴变速箱匹配的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包括:
可旋转的安装于壳体上的杠杆轴摇臂;
与所述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旋转连接的变速箱换挡摇臂,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用于连接变速箱换挡单轴,所述杠杆轴摇臂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轴向运动;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以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为轴旋转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变速箱换挡摇臂通过第一球节与所述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一端,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杠杆轴摇臂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所述第一球节的球心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上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垂直,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入挡拉杆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摆臂用于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以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为轴旋转,以使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安装支架,所述杠杆轴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节可旋转的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另一端套接,以使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所述壳体旋转且杠杆轴摇臂可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杠杆轴摇臂上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分别连接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本体固定套置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中部,所述第一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选位拉杆连接的第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平衡臂,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所述平衡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所述平衡臂的一端通过第三球节连接,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球节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平衡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上的第四安装孔内,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与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成30—9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成6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变速箱换挡单轴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以及汽车,使得单轴变速箱与双杆变速操纵系统的匹配成为可能,对应受影响的总布置、车身钣金连接部件等都可以不变动,减少了变速箱、车身的品种,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2为杠杆轴摇臂以及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3为平衡臂、第三球节、第四球节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4为变速箱换挡摇臂、摆臂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5为安装支架、第二球节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包括:
可旋转的安装于壳体(图中未示出)上的杠杆轴摇臂2;
与杠杆轴摇臂2可相对旋转连接的变速箱换挡摇臂3,变速箱换挡摇臂3相对杠杆轴摇臂2旋转的轴线与杠杆轴摇臂2相对壳体旋转的轴线在初始位置垂直,变速箱换挡摇臂3用于连接与在初始位置的杠杆轴摇臂2垂直的变速箱换挡单轴4,杠杆轴摇臂2相对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轴向运动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以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轴线为轴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旋转。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变速箱换挡摇臂3通过第一球节11与杠杆轴摇臂2可相对旋转连接,第一球节11的外壳固定连接于杠杆轴摇臂2的一端,变速箱换挡摇臂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球节11的可相对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第一安装孔21并与变速箱换挡摇臂3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杠杆轴摇臂2相对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轴向运动。第一球节11的球心在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轴线上,以保证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出入挡运动不影响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选位运动。
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变速箱换挡摇臂3上连接有摆臂7,摆臂7与变速箱换挡摇臂3垂直,摆臂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入挡拉杆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摆臂7用于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以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轴线为轴旋转,以使变速箱换挡单轴4沿自身轴线旋转。
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安装支架8,杠杆轴摇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节12可旋转的安装于安装支架8上,安装支架8与第二球节12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球节12的可相对外壳运动的球销与杠杆轴摇臂2的另一端套接,以使杠杆轴摇臂2可相对壳体旋转且杠杆轴摇臂2可轴向运动,同时杠杆轴摇臂2也可以以第二球节12为支点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固定于杠杆轴摇臂2上的旋转臂5。旋转臂5包括本体50以及与本体50分别连接的第一支臂51、第二支臂52。本体50固定套置于杠杆轴摇臂2的中部,第一支臂51的向外伸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选位拉杆连接的第三安装孔23。
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还包括平衡臂6,第二支臂52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平衡臂6的一端连接,平衡臂6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第二支臂52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平衡臂6的一端通过第三球节13连接,平衡臂6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球节14连接于壳体上,平衡臂6的一端与第三球节13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三球节13的可相对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第二支臂52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上的第四安装孔24内,平衡臂6的另一端与第四球节14的外壳固定连接,第四球节14的可相对外壳运动的球销与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第一支臂51、第二支臂52之间成30—9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其中,第一支臂51、第二支臂52之间成6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变速箱换挡单轴4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是一种使双杆操纵系统可以与单轴变速箱匹配的换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杠杆轴摇臂2可相对壳体旋转且杠杆轴摇臂2可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可以相对壳体沿自身轴线旋转以及轴向运动。旋转臂5的第一支臂51的向外伸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选位拉杆连接的第三安装孔23;摆臂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入挡拉杆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当旋转臂5的第一支臂51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选位拉杆连接,摆臂7的一端与出入挡拉杆连接,则通过选位拉杆推拉旋转臂5,旋转臂5带动杠杆轴摇臂2相对壳体旋转,杠杆轴摇臂2相对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轴向运动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轴向运动即可以实现选择变速箱不同的挡位,例如:旋转臂5的第一支臂51的向外伸出的一端受拉力运动则变速箱换挡单轴4向左翘起,旋转臂5的第一支臂51的向外伸出的一端受推力,则变速箱换挡单轴4向右压下,从而可以选择变速箱不同的挡位;通过出入挡拉杆使摆臂7上下摆动,摆臂7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3以变速箱换挡单轴4的轴线为轴旋转,变速箱换挡摇臂3带动变速箱换挡单轴4旋转,变速箱换挡单轴4旋转就可以实现挂入挡位或退出挡位。由此变速箱换挡单轴4既可以旋转也可以轴向运动,可实现选位以及入/出挡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使得单轴变速箱与双杆变速操纵系统的匹配成为可能,对应受影响的总布置、车身钣金连接部件等都可以不变动,减少了变速箱、车身的品种,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将手动单轴操纵变速器的选挡动作完全分离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双轴操纵,这样便于和双杆操纵系统匹配,也便于使用软轴操纵以隔离振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机构机构零件相对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旋转的安装于壳体上的杠杆轴摇臂;
与所述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旋转连接的变速箱换挡摇臂,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用于连接变速箱换挡单轴,所述杠杆轴摇臂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轴向运动;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以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为轴旋转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换挡摇臂通过第一球节与所述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一端,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杠杆轴摇臂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带动变速箱换挡摇臂轴向运动,所述第一球节的球心在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上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垂直,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入挡拉杆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摆臂用于带动所述变速箱换挡摇臂以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的轴线为轴旋转,以使所述变速箱换挡单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安装支架,所述杠杆轴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节可旋转的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另一端套接,以使杠杆轴摇臂可相对所述壳体旋转且杠杆轴摇臂可轴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杠杆轴摇臂上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分别连接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本体固定套置于所述杠杆轴摇臂的中部,所述第一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选位拉杆连接的第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臂,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所述平衡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与所述平衡臂的一端通过第三球节连接,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球节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平衡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伸入所述第二支臂的向外伸出的一端上的第四安装孔内,所述平衡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球节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球节的可相对所述外壳运动的球销与壳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成30—90度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成60度夹角。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换挡单轴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换挡机构。
CN201420050524.7U 2014-01-26 2014-01-26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4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0524.7U CN203784266U (zh) 2014-01-26 2014-01-26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0524.7U CN203784266U (zh) 2014-01-26 2014-01-26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4266U true CN203784266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052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4266U (zh) 2014-01-26 2014-01-26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4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629A (zh) * 2015-03-05 2015-05-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双工位挡位互换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629A (zh) * 2015-03-05 2015-05-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双工位挡位互换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9070A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CN201496522U (zh) 用于重型卡车的变速控制操纵器
CN201538240U (zh) 一种车用选挡机构总成
CN105546108A (zh) 线控换挡执行器及线控换挡装置
CN105697767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控换档装置
CN201902541U (zh) 汽车用手动换档器选档换向机构
CN105422831A (zh) 一种单轴式选换挡机构
CN202215722U (zh) 车辆用变速控制操纵器
CN201314374Y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
CN203784266U (zh) 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JPH02138572A (ja) 手動変速機の変速操作装置
CN201487184U (zh) 变速传动装置
CN207796003U (zh) 一种变速的功率输出器
CN205244363U (zh) 直驱式变速鼓换挡机构
CN205930283U (zh) 汽车变速摇臂运动方向转换装置
CN201412499Y (zh) 变速器连杆式换挡操纵机构
CN204459112U (zh) 一种纵置变速器及其换挡摇臂机构
CN202834029U (zh) 一种多功能变速换档控制器
CN202319910U (zh) 汽车操纵器
CN205780809U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远操转换机构
CN202790485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系统中的推杆驱动装置
CN201390155Y (zh) 变速操纵杆总成
CN106900284B (zh) 传动箱
CN204567299U (zh) 一种长头车杆式变速操纵机构
CN204942511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操纵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