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4085U -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4085U
CN203714085U CN201420019080.0U CN201420019080U CN203714085U CN 203714085 U CN203714085 U CN 203714085U CN 201420019080 U CN201420019080 U CN 201420019080U CN 203714085 U CN203714085 U CN 203714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frame
pipe
tube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90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杏华
关新
项忠霞
李力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0190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4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4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40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前轮、后轮、脚蹬、鞍座、曲柄、中轴和链传动部分,车架包括横梁、车架前管、中间管和后管,车架前管的下端设有前叉架,后管的下端设有后叉架,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前管和后管之间均分别由一转动副相连,横梁的前端与车架前管之间由一转动副相连,中间管与横梁之间设有一移动副,该移动副由设置在横梁上的一水平方向的导向槽和设置在车架中间管上的紧固螺栓构成,紧固螺栓穿过导向槽,紧固螺栓与中间管之间形成一转动副,横梁还包括车架定位块。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具有节省材料、质轻且强度高、携带方便、安全环保、折叠及展开均很方便,折叠后形状规则的特点。

Description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严重,自行车以其环保、健身、方便等特点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停车面积不足、占用人行道停车以及自行车被盗等。面对当今这种拥挤的交通状况以及环保方便等问题,急需一种轻巧且便于携带的交通工具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给折叠自行车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普通自行车相比,折叠自行车有很多优点:1)使用寿命长,并便于保管。车体老化和丢车是最让人们烦心的问题,拥有折叠自行车后,就可以把它放在家里、办公室或汽车后备箱里,再也不用担心被盗和风吹日晒雨淋等问题。2)骑乘轻松。把手、坐垫无须任何工具可自由调整高低,男女老幼,皆可骑乘,轮盘飞轮尺寸比较大,同等骑行频率下,速度可等同或超过大轮径普通自行车,由于车身轻于普通自行车,骑行更加轻便。3)实用便捷。折叠自行车能做到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折叠、展开,且折叠后规整、体积小,携带、收藏方便。4)一车多用。交通、休闲、运动皆适宜,放置在汽车后备箱,郊游时既可享受汽车的便利,又可拥有在大自然中骑行的乐趣等等。
现在生产折叠自行车的厂家很多,但种类基本雷同。广泛采用的折叠方式主要是将车架大梁折叠,前后车轮能叠在一起,车把侧放倒,座管压到底,脚踏板能折叠。折叠后虽然体积缩小了,但外形不规则,必须提着行走,不便于携带,收纳、展开都很费事,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另外,车架、车把强度不够;反复折叠后的使用耐久性明显不足;有的折叠车脚蹬的接地角不符合要求(标准值>25°);安全装置不够完善;有的轮箍小的车车体不稳;有的车把窄且低,使骑行姿势不自然;还有的折叠、组装操作均较为复杂;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具有节省材料、质轻且强度高、携带方便、安全环保、折叠及展开均很方便,折叠后形状规则的特点,应该会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前轮、后轮、脚蹬、鞍座、曲柄、中轴和链传动部分,所述车架包括横梁、车架前管、车架中间管和车架后管,所述车架前管的下端设有前叉架,所述车架后管的下端设有后叉架,所述车架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前管和所述车架后管之间均分别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横梁的前端与车架前管之间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车架中间管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一移动副,该移动副由设置在横梁上的一水平方向的导向槽和设置在车架中间管上的紧固螺栓构成,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导向槽,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车架中间管之间形成一转动副,所述横梁还包括车架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其中,所述导向槽的后端设有上凹的锁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折式折叠方式,不但展开、折叠方便,而且折叠后的形状规则、体积小,解决了大部分现有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不易携带的问题,同时,设计过程中通过三维ANSYS Workbench对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选用了改变壁厚,改变管径,改变材料的方法对车架进行了结构改进,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能有效的减少车架的质量,实现了节省材料、质轻、折叠方便、折叠后形状规则且便于携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折叠自行车的原理简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横梁4的俯视图。
其中:1-把套,2-车把,3-车架前管,4-横梁;5-车架中间管,6-车架后管;7-鞍座;8-后轮;9-链传动件;10-中轴;11-曲柄;12-脚蹬;13-前叉架;14-前轮;15-螺栓,16-后叉架,17-导向槽,18-车架定位块,19-锁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2、前轮14、后轮8、脚蹬12、鞍座7、曲柄11、中轴10和链传动部分9,所述车架包括横梁4、车架前管3、车架中间管5和车架后管6,所述车架前管3的下端设有前叉架13,所述车架后管6的下端设有后叉架16,如图2所示,所述车架中间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前管3和所述车架后管6之间均分别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横梁4的前端与车架前管之间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车架中间管5与所述横梁4之间设有一移动副,如图1所示,该移动副由设置在横梁4上的一水平方向的导向槽17和设置在车架中间管5上的紧固螺栓15构成,所述紧固螺栓15穿过导向槽17,所述紧固螺栓15与所述车架中间管5之间形成一转动副,所述横梁4还包括车架定位块18。
如图1所示,车架前管3与横梁4的连接、车架前管3与车架中间管5的连接及车架中间管5与紧固螺栓15的连接、紧固螺栓15与横梁中水平方向的导向槽17的连接、车架中间管5和车架后管6的连接均为活动连接,旋松紧固螺栓15后,通过收拢车架前管3、横梁4、车架中间管5和车架后管6即可实现车架的折叠。在理想折叠情况下,车架后管6、车架中间管5与车架前管3靠在一起,横梁4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状,折叠后的车架接近杆状,这种对折式折叠方式代替了一般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形式,折叠很方便,折叠后比现有折叠自行车体积减小了,形状更规则,便于携带。
其中,由图3横梁4的俯视图可知,横梁4包括前后两侧部分4a和4b,在前后两侧部分之间设有连接部分,当车架展开后,车架后管6与该连接部分靠在一起,该连接部分作为车架定位块18,为了定位可靠同时不损伤车架后管6,该定位块18加工为圆柱形,其与车架后管6之间为弧面接触。另外,如图1所示,由于导向槽17的后端设有上凹的锁定槽19,当车架展开后,紧固螺栓15恰好嵌在该锁定槽19中,因此展开后的车架是非常稳定的。
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的鞍座高度可变,所述鞍座7安装在横梁4的立管上,立管高度可变,可以调节鞍座与中轴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需求,高座时,鞍座距离中轴620mm,低座时,鞍座距离中轴520mm。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2)

1.一种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2)、前轮(14)、后轮(8)、脚蹬(12)、鞍座(7)、曲柄(11)、中轴(10)和链传动部分(9),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横梁(4)、车架前管(3)、车架中间管(5)和车架后管(6),所述车架前管(3)的下端设有前叉架(13),所述车架后管(6)的下端设有后叉架(16),所述车架中间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前管(3)和所述车架后管(6)之间均分别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横梁(4)的前端与车架前管之间由一转动副相连,所述车架中间管(5)与所述横梁(4)之间设有一移动副,该移动副由设置在横梁(4)上的一水平方向的导向槽(17)和设置在车架中间管(5)上的紧固螺栓(15)构成,所述紧固螺栓(15)穿过导向槽(17),所述紧固螺栓(15)与所述车架中间管(5)之间形成一转动副,所述横梁(4)还包括车架定位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7)的后端设有上凹的锁定槽(19)。
CN201420019080.0U 2014-01-13 2014-01-13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4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080.0U CN203714085U (zh) 2014-01-13 2014-01-13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080.0U CN203714085U (zh) 2014-01-13 2014-01-13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4085U true CN203714085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3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908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4085U (zh) 2014-01-13 2014-01-13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40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305A (zh) * 2014-01-13 2014-04-30 天津大学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CN106379463A (zh) * 2016-11-09 2017-02-08 天津大学 电动折叠三轮车
CN109178180A (zh) * 2018-11-14 2019-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可折叠多形态电动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305A (zh) * 2014-01-13 2014-04-30 天津大学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CN106379463A (zh) * 2016-11-09 2017-02-08 天津大学 电动折叠三轮车
CN109178180A (zh) * 2018-11-14 2019-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可折叠多形态电动车
CN109178180B (zh) * 2018-11-14 2020-05-05 上海交通大学 可折叠多形态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4085U (zh)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CN203268251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2225970U (zh) 一种骑踏两用的滑板车
CN202728474U (zh) 一种大主动轮前驱可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102765450A (zh) 一种大主动轮前驱可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101574992B (zh) 两轮与多轮的无把摇摆自行车
CN205737930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刹车系统
CN204077940U (zh) 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CN205554439U (zh) 一种小型家庭用两轮电动车
CN202029970U (zh) 缩折式避震电动自行车
CN204415627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伸缩的三轮电动自行车
CN103754305A (zh) 新型实用折叠自行车
CN204279851U (zh) 镁合金助力自行车
CN204124273U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CN207843162U (zh) 运动型多功能山地自行车
CN202896792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CN205931095U (zh) 一种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1545124U (zh) 便携便存电动代步车
CN205737872U (zh) 一种三轮车
CN203844938U (zh) 电动车
CN204726592U (zh) 城市自行车用的碳纤维车架
CN204021107U (zh) 娱乐代步车
CN204713285U (zh) 镁合金变速折叠碟刹越野自行车
CN204870409U (zh) 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
CN210555357U (zh) 一种老年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