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6495U -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6495U
CN203626495U CN201320735496.8U CN201320735496U CN203626495U CN 203626495 U CN203626495 U CN 203626495U CN 201320735496 U CN201320735496 U CN 201320735496U CN 203626495 U CN203626495 U CN 203626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losure element
vehicle
open
automat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354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田功一
铃木信太郎
高柳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6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64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60R25/246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llenge trigger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9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Hertzian wav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08With time considerations, e.g. temporary activation, valid time window or time limit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6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174 - G07C9/00944
    • G07C2209/63Comprising locat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ata carrier, i.e. within the vehicle or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vehicle
    • G07C2209/64Comprising locat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ata carrier, i.e. within the vehicle or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vehicle using a proximity 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100,800)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包括: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102);接收部(306),配置成接收从无线电发射器传输的并指示用于识别车辆的识别信息的无线电信号;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其包括检测范围(205),该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车辆的沿在打开及关闭构件关闭的状态下从打开及关闭构件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上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以及控制部(301),配置成基于从无线电发射器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在识别信息与车辆相关联的状态下,在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到一种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以及一种包括在车辆中的结构构件。
背景技术
已开发了一种用于通过利用便携式无线电发射器打开及关闭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方法。例如,在下文中将被称作参考文献1的JP2005-307692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后门(即,后门)的自动打开及关闭系统。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打开及关闭系统中,在车辆的外部设置了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检测部以用于检测用户的例如与通过用户的手或臂打开及关闭后门的操作有关的动作(即,检测由用户做出的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在无线电发射器传输的信号中包括的ID与车辆保持的ID彼此匹配的状态下,在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检测部检测到由用户做出的预定的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情况下,后门打开件被控制以执行后门的打开及关闭操作。根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自动打开及关闭系统,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检测部由触摸传感器形成,该触摸传感器在用户触摸传感器时产生电容,并且所产生的电容转换成脉冲信号。代替地,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检测部由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用户的动作的传感器——例如,由红外线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热传感器或图像识别系统——形成。
此外,下文中将被称作参考文献2的JP2005-133529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操作装置。在参考文献2中公开的打开及关闭构件操作装置中,由用户做出的用于打开或关闭门的有意操作由设置在车辆的车身的下表面处——例如,设置在门槛罩板或后保险杠的下表面处——的腿部检测传感器检测,从而以非接触的方式打开或关闭门。该腿部检测传感器配置成向车辆的下方发射无线电波或红外辐射,从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用户的腿放置在车身与地面之间作为用户的有意操作。例如在无线电发射器传输的信号中包括的ID与车辆保持的ID彼此匹配的状态下,在腿部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的腿的情况下,致动器被操作以打开或关闭门。在参考文献2中公开的打开及关闭构件操作装置中,在用户仅仅靠近车辆时门被阻止打开或关闭,并且在用户将其腿有意放置在地面与车辆的下表面之间时门被打开或关闭。
在参考文献1中,为了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用户的与打开及关闭操作有关的动作,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检测部需要是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例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图像识别系统或热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当非接触式检测距离指定得较长以获得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优势时,在无意操作车辆(后门)的人只是在车辆附近穿过的状态下,后门打开及关闭操作可能被错误地执行(即,错误的门操作)。
在参考文献2中,腿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下表面处。因此,可以认为参考文献1中可能引起的上述错误操作在无意操作车辆的人仅是在车辆附近穿过的状态下不会发生。然而,由于腿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被限定在从车辆的下表面到地面,因此穿过检测范围的动物例如猫或狗的动作会被检测到。此外,在例如草或植物生长在腿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的情况下,这种草或植物可能会被错误地检测为用户的放置在检测范围中的腿(腿部)而作为用户的有意操作。腿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被指定为车辆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狭窄空隙。那么,动物可以穿过检测范围或者草或植物可以生长在检测范围内的地面上。此外,导致腿部检测传感器的反应的物体可以被放置在检测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错误地进行非接触式检测作为用于启动门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触发。即,取决于车辆的下侧处的地面的环境(例如,引起传感器反应的动物、草或物体),可能会发生腿部检测传感器的错误操作。
此外,在参考文献2中,腿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下表面处,即,设置在不能从车辆的侧表面观察到的位置处,从而不会产生用于门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上述触发,除非用户执行该有意操作。因此,参考文献2产生了如下效果:门的打开及关闭操作不会被开启,除非用户的腿例如有意地放在车辆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中,并且在无意操作门的人仅是靠近车辆的侧表面的状态下不会被开启。然而,为了产生上述效果,腿部检测传感器必须设置在充当由车辆的侧表面隐藏的区域的车辆的下表面处。因此,在有意操作门的用户试图使得腿部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其腿部作为用于打开及关闭门的有意操作的情况下,对用户而言,难以直接可见地确定腿部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因为腿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从车辆的侧表面看不到的部分处。用户可能不能正确地将其腿放置在腿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寻找看不到的检测范围以将其腿放置在检测范围中,这会使用户感到麻烦。
鉴于上述问题,在参考文献2中,腿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与定位在滑动门的关闭状态下的门外把手的附近对应的位置的下侧处,使得用户可以基于门外把手的位置识别腿部的位置。然而,即使腿部检测传感器的位置或大概位置可以在上述情况下间接识别,腿部检测传感器的位置仍不会被直接可见地确定。即,可见地确定并且充当腿部检测传感器的位置的指示的门外把手与腿部检测传感器的实际位置在物理上分离。因此,用户被限制仅猜测或假定腿部检测传感器的大概位置。由于用户被阻止直接观察作为检测目标的用户的腿部与用户假定定位腿部检测传感器的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用户可能基于假定腿部检测传感器要被定位的区域将其腿反复地放置在相同的位置以寻找腿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此外,在没有可见地确定的情况下,用户难以识别或发现用户的腿部尚未定位或放置的区域。用户在寻找检测范围时可能觉得麻烦。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以及一种包括在车辆中的结构构件,其减少了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非接触方式的打开及关闭操作中的一者或两者的错误操作并且易于执行打开及关闭操作中的一者或两者。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包括: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配置成自动打开及关闭安装在车辆上的打开及关闭构件;接收部,配置成接收从无线电发射器传输的并指示用于识别车辆的识别信息的无线电信号;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配置成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并且包括检测范围,该检测范围被指定为车辆的沿在打开及关闭构件关闭的状态下从打开及关闭构件朝向车辆的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上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该控制部配置成:基于从无线电发射器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在识别信息与车辆相关联的状态下,在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
因此,可以减少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非接触方式的错误操作,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打开及关闭操作。
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该电容传感器由非导电构件从车辆的车辆内部的外侧覆盖。
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为光学传感器。
该打开及关闭构件为侧门。
该检测范围配置成被指定为侧门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
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安装到带压条。
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安装到支柱。
该侧门包括:门板;窗玻璃,配置成打开及关闭;以及凹部,其形成在设置了门板的窗玻璃的区域处,并且包括朝向窗玻璃逐渐减小的厚度,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配置成设置在凹部处。
该打开及关闭构件为后门。
该检测范围配置成被指定为设置在车辆的后部的保险杠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
该打开及关闭构件为侧门,并且该光学传感器设置在相对于侧门的窗玻璃的车辆内部的内侧。
该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该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在窗玻璃完全打开的情况下由窗玻璃相对于车辆内部的外侧隐藏。
该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附接到后门的标志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额外的特征及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为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Ⅱ-Ⅱ截取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的侧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各自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各自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的侧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9为示出了图8中示出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的车辆的后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包括相同功能的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可能省略重复说明。
下文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辆100包括:侧门101,充当配置成要被打开及关闭的打开及关闭构件;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充当自动地打开及关闭侧门101的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以及中柱103。侧门101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带压条104。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例如由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操作信号来操作的致动器形成。
如图2所示,侧门101除包括上述带压条104之外,还包括:门板201;门饰板202,其设置在侧门101的车辆内侧处;窗玻璃203,其配置成被打开及关闭;以及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其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人的身体。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是检测电容变化的电容传感器。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也可以被称作电容传感器204。
电容传感器204安装到带压条104以在带压条104组装在侧门101上的状态下不暴露在车辆内部的外侧。该电容传感器204在由树脂制成的带压条104组装在侧门101上的状态下被带压条104覆盖,并从而防止被看见车辆100的人观察到。具体地,电容传感器204安装到非导电构件——例如,非金属构件——的后表面(即,在非导电构件组装在车辆100上的状态下,从车辆100的外侧观察时被隐藏的表面)。电容传感器204由带压条104(非导电构件)从车辆100的车辆内部的外侧覆盖。
根据本实施方式,指定了电容传感器204的灵敏度,以实现非接触式检测,并且在由带压条104覆盖的电容传感器204安装到侧门101的状态下,不检测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外侧。具体地,电容传感器204的检测范围205指定为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即,指定为侧门101附近的侧部。在电容传感器204运行的同时,在电容传感器204在以上述方式指定的检测范围205内检测到例如用户的手或肘部的物体的情况下,电容传感器204将检测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301。根据本实施方式,意在打开或关闭侧门101的用户通过使电容传感器204检测到物体(例如检测到用户的手或肘部)来输入用于启动侧门101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以作为检测信号。
上述最外位置206设置在车辆100相对于充当打开及关闭构件的侧门101的车辆内侧处的参考区域——例如门饰板202——的最外区域。“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外侧”对应于侧门101相对于充当侧门101的最外位置206的切线的虚线207的相反侧(即,虚线207的外侧)。因此,相对于虚线207更靠近侧门101的侧部对应于“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容传感器204配置成检测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
如图3所示,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包括: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电容传感器204,其设置在侧门101处并且充当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控制单元301;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其充当接收部并且接收并传输涉及无线电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以及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其检测侧门101的打开/关闭状态。
控制单元301充当控制整个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的控制部。控制单元301也可以控制车辆100的其他结构。控制单元301包括:CPU302,其执行例如包括各种计算、控制以及判定的操作;以及ROM303,其存储由CPU302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例如,图4中所示的程序)。控制单元301还包括:RAM304,其暂时存储CPU302的运行期间的数据和输入的数据;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05,其例如对应于闪存或SRAM。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以及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电连接到控制单元301。非易失性存储器305存储用于识别车辆100的ID(身份证明)。
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将ID信息请求信号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即,传送时间间隔)传送到车辆100的外侧。此外,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接收从预定的无线电发射器传送的ID信息信号。与车辆100分离设置的无线电发射器对应于包括无线功能的便携式装置。例如,该无线电发射器对应于包括通信功能如无线电通信的便携式钥匙、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该无线电发射器在存储部处包括ID信息(身份证明信息),其指示预定车辆(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0)的ID。当接收到ID信息请求信号时,该无线电发射器传输包括存储在存储部处的用于识别预定车辆的ID信息的ID信息信号。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相应地配置成接收该ID信息信号。
通过遵循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检测启动命令,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检测侧门101是打开(即,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即,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将表示侧门101的打开/关闭状态的打开/关闭状态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301。
基于控制单元301接收的操作信号,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驱动侧门101自动打开或关闭。例如,在该操作信号表示打开侧门101的指令的情况下,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进行操作以打开侧门101。另一方面,在该操作信号表示关闭侧门101的指令的情况下,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进行操作以关闭该侧门101。
图4为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侧门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程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处(下文将省略“步骤”),控制单元301控制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以传输ID信息请求信号。在S102处,控制单元301判定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是否接收到ID信息信号。即,在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接收到预定ID信息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301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确定ID信息信号被接收并且操作进行到S104。另一方面,在ID信息信号未从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传输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确定ID信息信号未被接收并且操作进行到S103。在S103处,控制单元301判定从S101中的操作开始是否已过去了传送时间间隔。例如,控制单元301参考时间测量装置例如定时器。在控制单元301确定从ID信息请求信号的传输开始已过去了传送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操作返回到S101。在传送时间间隔还未过去的情况下,操作返回到S102。
在S104中,控制单元301从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接收的ID信息信号中提取ID信息,以使该ID信息匹配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05中的ID。随后,控制单元301判定由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接收的ID信息是否等同于控制单元301保持的ID。即,判定无线电信号传输及接收部306接收的ID信息信号中包括的ID信息是否与车辆——即,车辆100保持的ID信息——相关联。在接收的ID信息信号中包括的ID信息等同于控制单元301(即,车辆100)的ID信息的情况下,操作进行到S105。另一方面,在ID信息不等同的情况下,操作返回到S101。
在S105中,控制单元301控制充当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电容传感器204进行操作,使得电容传感器204处于感测准备状态。在S106中,控制单元301判定电容传感器204是否检测到任何物体。例如,在有意打开或关闭侧门101的用户(例如,携带存储有车辆100的ID的无线电发射器的人)将其手放置在检测范围205内的情况下,电容传感器204检测到用户的手,之后将检测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301。当接收到来自电容传感器204的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301确定电容传感器204检测到由用户做出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启动命令。因此,操作进行到S108。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301在S106中未接收到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操作进行到S107。在图4中所示的程序中,在控制单元301接收到来自电容传感器204的上述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停止电容传感器204的运行。
在S107中,控制单元301判定从S105中的电容传感器204的运行启动开始是否已过去了预定时间。在控制单元301例如通过参考定时器确定预定时间还未过去的情况下,操作返回到S106。当预定时间已经过去时,操作返回到S101。在图4中图示的程序返回到S101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停止电容传感器204的运行。
在S108中,控制单元301将检测启动命令传输到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使得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检测侧门101是打开还是关闭(即,侧门101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随后,控制单元301获得表示来自打开/关闭状态检测传感器307的检测结果的打开/关闭状态信号。该打开/关闭状态信号充当表示在侧门101打开情况下的打开状态的信号以及充当表示在侧门101关闭情况下的关闭状态的信号。
在S109中,控制单元301基于在S108中获得的打开/关闭状态信号来判定侧门101是打开还是关闭。在侧门10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控制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以在S110中自动地打开侧门101。在侧门101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控制门打开及关闭驱动部102以在S111中自动地关闭侧门101。因此,在用于识别车辆100的无线电发射器保持的ID与从无线发射器接收无线电信号(ID信息信号)的车辆100保持的ID基于来自无线电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而彼此等同的情况下,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建立了检测范围205,该检测范围205限于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并且用户将用于侧门101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以非接触的方式输入到该检测范围205。在物体——即,用户有意地放置的用户的手或肘部——在检测范围205内被检测到的情况下,自动地执行侧门101的打开及关闭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线电发射器获得的ID信息和车辆100保持的ID彼此匹配的情况下,用于检测由用户做出的侧门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的操作的命令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的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充当车辆100的一部分的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因此,可以防止错误地检测到仅穿过车辆100附近并且未打算打开或关闭侧门101的人。由于安装了电容传感器204的带压条104的附近位于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即,更靠近车辆100),其中,该最外位置206对应于车辆100在其向外方向上(带压条104面向或背向)的最外位置,因此仅靠近车辆100穿过的人不大可能将其手放置在检测范围205中。即,穿过车辆100附近的人不大可能将其手放置到检测范围205,并且被阻止在无意的情况下例如将手放置到检测范围205。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的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有限区域,即,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使得可以减少如下情况:并非有意自动打开或关闭侧门101的人的预定操作被错误地检测为用于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容传感器204由带压条104隐藏和覆盖。因此,在不破坏车辆100的最初外观——即,电容传感器204附接到车辆100的车身之前的外观——的情况下,可以执行用于启动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的检测。在使用金属材料来覆盖或隐藏检测用于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电力线被金属材料屏蔽,使得电容无法测量。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充当非导电构件的带压条104被用来隐藏或覆盖电容传感器204。因此,在电容是可测量的同时,车辆100的设计性可以不被破坏。根据本实施方式,带压条104除了包括原先功能——即,滴水槽功能——之外,还包括覆盖或隐藏电容传感器204以与用户隔开的功能。即,在未设置用于隐藏或覆盖电容传感器204的特定结构以确保车辆100的外观的情况下,车辆100的设计性可以通过设置的并且包括简单配置的带压条104来维持和确保,而不管电容传感器204是否被安装到车辆100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设置在带压条104所设置的位置处。即,检测范围205被阻止建立在车辆100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例如,即使在动物突然在车辆100下穿过的情况下,在草或植物在停止的车辆100下生长的情况下,或者在引起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反应的物体放置在车辆100之下的情况下,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仍会被阻止通过对上述动物、草或物体反应而产生检测信号。可以消除与取决于车辆100下的地面环境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的错误操作有关的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充当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电容传感器204借助于带压条104而被防止暴露到车辆内部的外侧。即使在上述状态下,用户仍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出电容传感器204的大概位置。即,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电容传感器204被期望定位的区域。因此,在即使用户将其手放置在其确信为检测范围205的区域内而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仍未被启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基于视觉确认而在移动其手的同时找到检测范围205。可以防止用户将其手反复地放置到相同的位置或地方。此外,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其尚未放置手的区域。可以在通过移动其手而找到检测范围205的同时抑制用户感到不舒适。即,用户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其放置手的区域来找到检测范围205。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侧门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
尽管带压条104附近的位于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处的区域是用户在视觉上可确定的,但是用户通常不大可能将其手放置到上述区域。因此,设置在上述区域处使得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的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简化了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同时减少了无意打开或关闭侧门101的人被错误地检测到的错误检测。
用户在视觉上可确定的但用户通常不大可能放置其手的区域例如对应于包括中柱103、前柱和后柱的支柱。在充当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电容传感器204设置在例如中柱103处的情况下,电容传感器204可以由非导电的装饰物来覆盖以确保可设计性。即使在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柱中的每个支柱处——即,例如中柱103处——的情况下,检测范围205也指定为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
此外,用户在视觉上可确定的但用户通常不大可能放置其手的区域例如对应于门板201的凹部。如图5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门板201包括凹部501,该凹部501的厚度朝向窗玻璃203被插入的区域——即,设置带压条104的区域——逐渐减小。在图5中,电容传感器204设置成在凹部501处嵌入门板201中。即,电容传感器204由门板201覆盖并且从车辆内部的外侧隐藏。由于门板201由充当非导电材料的树脂制成,因此检测范围205形成在门板201的外侧区域,而电容传感器204被从外侧隐藏。
如图2和图5所示,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设置在带压条104或凹部501处,以在非接触方式的检测范围被扩大时减少错误检测。在以上述方式设置非接触传感器204的每个区域处,在侧门101的最外位置206与侧门101的端部表面之间形成空隙。上述空隙形成在车辆100的与充当侧门101的一部分的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因此,如上所述,该空隙对应于用户在无意的情况下未打算放置其手的区域,并且用户的手例如在该处出现的可能性低,而可以确保一定的大小和尺寸作为非接触方式的检测范围205。在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设置在支柱(例如中柱103)处的情况下,上述空隙同样能够适用和得到。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容传感器被用作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然而,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并不限于电容传感器,并且可以是例如光学传感器、热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或通过照相机进行图像识别的系统,只要实现非接触式检测并且检测范围被指定为车辆在检测范围延伸的一侧处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检测光线变化的光学传感器用作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在下文中,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也可以称作光学传感器204。
图6A为侧门101在窗玻璃203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截面图。图6B为侧门101在窗玻璃203完全打开状态下的截面图。如图6A和6B所示,光学传感器204在车辆100的车轮的相对侧处设置在门饰板202的上端202a处。具体地,如图6A所示,光学传感器204在窗玻璃203完全关闭状态下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内侧。根据本实施方式,门饰板202的上端202a在带压条104组装在侧门101上的状态下定位在与带压条104齐高或高于带压条104的高度处。因此,防止了光学传感器204被带压条104隐藏。光学传感器204可以将光线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极好地输出以用于检测,并且可以从车辆内部的外侧极好地输入预定光线。
根据本实施方式,光学传感器204通过将例如红外光的光发射到车辆内部的外侧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检测范围205内的物体。因此,在窗玻璃203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光学传感器204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穿过窗玻璃203发出光线以用于检测,并且检测从车辆内部的外侧穿过窗玻璃203输入的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传感器204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内侧处。因此,在如图6A所示的窗玻璃203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窗玻璃203相对于光学传感器204定位在车辆内部的外侧处,这使得难以从车辆内部的外侧看见光学传感器204。另一方面,在如图6B所示的窗玻璃20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光学传感器204暴露于车辆内部的外侧。然而,由于光学传感器204设置在门饰板202的上端202a处,因此光学传感器204可以容易地安装到侧门101。
此外,光学传感器204设置在相对于窗玻璃203的内侧处(即,车辆内侧处)。因此,作为降低光学传感器204的感测性能的原因的污染物——例如降雨、灰尘、污垢和泥——的粘附可以被减少。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光学传感器204可以结合在门饰板202中。图7A为侧门101在窗玻璃203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截面图。图7B为侧门101在窗玻璃203完全打开状态下的截面图。如图7A和7B所示,门饰板202的上端202a在带压条104安装到侧门101的情况下定位成比带压条104更高。光学传感器204结合在门饰板202的从带压条104突出的部分中。即,光学传感器204的光射出部和光接收部隐藏在门饰板202内。然而,此时,开口部202b设置在门饰板202处,使得设置在门饰板202内的光学传感器204可以将光输出到车辆内部的外侧以及将光从车辆内部的外侧输入到光学传感器204。
因此,在如图7B所示的窗玻璃20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光学传感器204由窗玻璃203隐藏,使得光学传感器204难以从车辆100的外侧被观察到。
下文将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作为由用户以非接触的方式自动打开或关闭的目标的车辆打开及关闭构件是侧门。代替地,车辆打开及关闭构件可以是车辆的后门或后备箱盖。此外,侧门可以是回转门或滑动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后门充当打开及关闭构件。
如图8所示,车辆800包括后门801和保险杠802。如图9所示,电容传感器204嵌入后门801的树脂制成的门板中。电容传感器204嵌入例如后门801的其处设置了车号牌的部分的上侧处的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容传感器204的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保险杠802的与最外位置803相比的内侧。即,检测范围205被指定成充当保险杠802的最外位置803的切线的虚线804的内侧,即,被指定成靠近后门801的侧部。
如上所述,将包括电容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设置在用户在视觉上可确定的但用户通常不大可能放置其手的区域是重要的。在如图8所示的车辆800的情况下,定位在车辆800中的最外侧处的构件为保险杠802。因此,位于保险杠802的与最外位置803相比的内侧处的区域是用户通常不大可能放置其手的区域。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设置最外位置以用于将检测范围205指定至侧门的最外位置或保险杠的最外位置不是必要的。在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侧部(例如车辆的前表面、后表面或侧表面)处的最外侧处定位的车辆的一部分的内侧处(面对该内侧设置安装有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结构构件例如打开及关闭构件如侧门和后门或中柱),用于启动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命令配置成由用户以非接触的方式输入到车辆。因此,实现非接触式检测的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配置成不检测车辆的在打开及关闭构件的关闭状态下在处于关闭状态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最外侧(即,后门或保险杠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外侧)处定位的部分的外侧。即,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被指定为车辆的沿从作为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目标的打开及关闭构件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的最外位置的内侧。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侧门101的最外位置206为沿从充当打开及关闭构件以及作为用于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目标的侧门101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的最外位置。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保险杠802的最外位置803为沿从充当打开及关闭构件以及用于自动打开及关闭操作的目标的后门801朝向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的最外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可以如图10中所示进行修改。具体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电容传感器204设置在后门801的充当装饰构件的标志801A处。此时,电容传感器204理想地整体地形成在标志801A处。代替地,嵌入后门801中的电容传感器204可以由作为与电容传感器204分离的构件的标志来覆盖,以便不被从车辆800的外侧观察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中,后门801的门板可以由树脂或金属制成。此外,电容传感器204可以设置在除标志801A外的装饰构件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减少车辆100的门101和车辆800的门801的非接触方式的错误操作,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打开及关闭操作。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车辆(100,800)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包括:
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102),配置成自动地打开及关闭所述车辆(100,800)上安装的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
接收部(306),配置成接收从无线电发射器传输的并指示用于识别所述车辆(100,800)的识别信息的无线电信号;
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配置成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并且包括检测范围(205),所述检测范围(205)被指定为所述车辆(100,800)的沿在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被关闭的情况下从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朝向所述车辆(100,800)的车辆内部的外侧的方向上的与最外位置相比的内侧;以及
控制部(301),其控制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102),
所述控制部(301)配置成:基于从所述无线电发射器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在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车辆(100,800)相关联的状态下,在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驱动部(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由非导电构件从所述车辆(100,800)的车辆内部的外侧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为光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为侧门(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检测范围(205)配置成被指定为所述侧门(101)的与最外位置(206)相比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安装到带压条(10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安装到支柱(10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侧门(101)包括门板(201);窗玻璃(203),配置成打开及关闭;以及凹部(501),其形成在设置了所述门板(201)的窗玻璃(203)的区域处,并且包括朝向所述窗玻璃(203)逐渐减小的厚度,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配置成设置在所述凹部(501)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为后门(8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检测范围(205)配置成被指定为所述车辆(800)的后部处设置的保险杠(802)的与最外位置(803)相比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打开及关闭构件为侧门(101),并且所述光学传感器(204)设置在与所述侧门(101)的窗玻璃(203)相对的车辆内部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1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204)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所述光发射部和所述光接收部在所述窗玻璃(20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由所述窗玻璃(203)相对于车辆内部的外侧隐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开及关闭构件(801)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300),其中,所述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204)设置在附接到所述后门(801)的标志(801A)处。
CN201320735496.8U 2012-11-21 2013-11-19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264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5339 2012-11-21
JP2012255339 2012-11-21
JP2013219859A JP2014122542A (ja) 2012-11-21 2013-10-23 車両用開閉体の自動開閉装置、および車両が有する構造体
JP2013-219859 2013-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6495U true CN203626495U (zh) 2014-06-04

Family

ID=4954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3549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26495U (zh) 2012-11-21 2013-11-19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56439B2 (zh)
EP (1) EP2736020A3 (zh)
JP (1) JP2014122542A (zh)
CN (1) CN203626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027A (zh) * 2015-06-03 2016-12-2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屏蔽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4764B2 (en) * 2011-12-09 2017-07-04 Flextronics Automotive, Inc. Vehicle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triggering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and radio frequency
US20150019083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Magna Closur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s-free operation of a power window of a vehicle
DE102014117896A1 (de) * 2014-12-04 2016-06-2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Hallstadt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einer Schiebetür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US9694735B2 (en) * 2015-01-26 2017-07-04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Usa, Inc. Vehicle emblem incorporating capacitive switch and LED lighting
JP6518484B2 (ja) * 2015-03-30 2019-05-22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自動開閉制御装置
JP6507917B2 (ja) 2015-08-04 2019-05-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検知装置
WO2018047594A1 (ja) * 2016-09-06 2018-03-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検出装置及び車輌用灯具
DE102017204078B4 (de) * 2017-03-13 2020-04-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Verschlusselements eines Fahrzeugs
JP2019173522A (ja) 2018-03-29 2019-10-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US11465557B2 (en) 2018-04-06 2022-10-11 Magna Closures Inc. Vehicle latch with integrated radar module
JP2020069580A (ja) * 2018-10-31 2020-05-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
US20220324309A1 (en) * 2021-04-13 2022-10-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losure panel of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7009B1 (en) * 1999-09-08 2002-04-23 Harald Philipp Capacitive closure obstruction sensor
US20030216817A1 (en) * 2002-05-16 2003-11-20 Richard Pudney Vehicle access system with sensor
US6856239B1 (en) * 2002-11-18 2005-02-1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proximity door opener
JP4576837B2 (ja) 2003-02-12 2010-11-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開閉体作動装置
JP2005307692A (ja) 2004-04-26 2005-11-04 Denso Corp 車両用パワーバックドア自動開閉システム
JP2006133529A (ja) 2004-11-05 2006-05-25 Yamaha Corp 電子打楽器
JP2006213206A (ja) * 2005-02-04 2006-08-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窓センサ
JP4809106B2 (ja) * 2006-04-14 2011-11-09 アスモ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US8091280B2 (en) * 2007-06-01 2012-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rms full vehicle closure activ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088574B2 (ja) * 2008-06-25 2012-12-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開閉機構
FR2936545B1 (fr) * 2008-10-01 2017-03-10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Dispositif de deverrouillage automatiqu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atique.
JP2009085961A (ja) * 2008-11-11 2009-04-23 Omron Corp 物体検知センサ及び開閉体挟み込み検知装置
DE102008063366B4 (de) * 2008-12-30 2022-04-2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Einrichtung zum berührungslosen Betätigen einer Heck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Heck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es und Kraftfahrzeug
JP5260401B2 (ja) * 2009-04-28 2013-08-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施解錠操作検出装置
US8362876B2 (en) * 2010-04-08 2013-01-29 Merten C William Interlock system and method
JP2013028903A (ja) 2011-07-27 2013-02-07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2013221851A (ja) * 2012-04-17 2013-10-28 Alpha Corp 光セン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027A (zh) * 2015-06-03 2016-12-2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屏蔽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56439B2 (en) 2015-10-13
EP2736020A2 (en) 2014-05-28
US20140142815A1 (en) 2014-05-22
JP2014122542A (ja) 2014-07-03
EP2736020A3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6495U (zh) 用于车辆的打开及关闭构件的自动打开及关闭装置
US825892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kits for automatically activating a garage door opener by reading an RFID tag associated with a garage
EP3815065B1 (en) Security alarm system comprising an rfid tag
US7283034B2 (en) Object sensor and controller
EP2787157B1 (en) Automatic door operat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10557300B2 (en) Garage door access remote
US20150279131A1 (en) Key fob and smartdevice gestures for vehicle functions
US86883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ctuating a locking element of a vehicle
US9536416B2 (en) Remind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tems left in a vehicle
US200800619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transmitter having a range limitation to control a movable barrier operator
US200900334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nsmitter With a Proximity Sensor
US20130099893A1 (en) Lock control system using rfid
EP2668726A1 (en) Wireless trainable transceiver device with integrated interface and gps modules
WO2009088835A3 (en) Bi-directional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teraction with vehicle systems
JP2016527419A (ja) 自動車用の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US200702363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lluminating a transmitter
US11542732B2 (en) Handle assembly for vehicular closure panels having integrated antenna and force sensor configuration
KR20140023538A (ko) 트렁크 자동 열림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45203A (zh) 一种车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779405A (zh) 一种车辆车尾门的智能开启方法、系统及车辆
KR102281648B1 (ko) 테일 게이트 스위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080098116A (ko) 유리 도어용 비접촉식 전자 개폐장치
KR101584068B1 (ko) 차량의 lf 안테나 위치 설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50011038A (ko) Light Sensing에 의한 도어 모듈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TWI604977B (zh) Indu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