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3882U - 一种导纱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纱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3882U
CN203513882U CN201320561566.2U CN201320561566U CN203513882U CN 203513882 U CN203513882 U CN 203513882U CN 201320561566 U CN201320561566 U CN 201320561566U CN 203513882 U CN203513882 U CN 203513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zzle
yarn
connecting rod
guide wire
cub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615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金
苏旭中
徐伯俊
谢春萍
刘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205615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3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3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38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导纱钩装置,包括上导纱钩、下导纱钩、连接杆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为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圆弧形开口;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通过所述连接杆上下分层固定,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纱线接头方便;可实现多纱线的束缚,防止纺纱中的纱线溢出;可有效减小纱线与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捻陷作用;减少了该纺纱段纱线的波动,使得纱线更加紧密光滑,减少纱线张力及断头;接头、换管更为方便;接头简单,接头过程中不易断头;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前后位置可自由调节,使下导纱钩与锭子同心,同时可通过调节上导纱钩的位置来改变纺纱段纱线张力,改善成纱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导纱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导纱钩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纺纱技术,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同时加捻三角区中因边纤维与中心纤维的长度、伸长率及应力差异,加捻成纱过程中使纤维沿径向内外转移,反复包卷。一方面边纤维的头尾端不易被包卷入纱条而形成毛羽;同时边纤维与中心纤维受张力不同,在拉伸时不同时断裂,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每根单纤维的强力而降低单纱强度。因此,对于环锭纺纱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大幅减少成纱毛羽、降低纱线残余扭矩一直是纺纱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 
导纱钩是环锭纺细纱机纺纱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对纱条捻度的传递、控制纺纱气圈的稳定性、减少细纱毛羽和断头都至关重要。前罗拉到导纱钩之间的纱段称纺纱段,它所具有的强力称纺纱强力,纺纱强力很大程度作用在导纱钩上。因此,实际纺纱过程中要求导纱钩应具有耐磨,光滑,纱线与导纱钩之间的摩擦系数尽可能小,以减小纱线的捻陷作用。目前,常用的导纱钩有螺旋形、带有阻挡壁的螺旋形结构等。这些形状的导纱钩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头过程中首先要将纱线牵引进导纱钩的外弧线,再将纱线按弧线旋进导纱钩中心。这样的接头方式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接头难度较大,且通常在将纱线旋进导纱钩时纱线容易断头。每台机器中有上千锭,由于接头复杂造成接头时间大为延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且具有开口的导纱钩引入到环锭纺中,该装置可实现纺纱过程中的接头简化,解决现有导纱钩接头困难,接头过程中易断头及因气圈导致纱线纺纱段松散等问题,提高纱线综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给出一种具有双层结构且具有开口的导纱钩,以解决现有导纱钩接头困难、接头过程中易断头及因气圈导致纱线纺纱段松散等问题,提高纱线综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导纱钩、下导纱钩、连接杆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为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圆弧形开口;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通过所述连接杆上下分层固定,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在通过距离调整装置与连接杆连接。 
所述连接杆向上单向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上导纱钩为铁质长方体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所述上导纱钩的四个拐角为45°圆弧形结构,面向纱线一端含有开口,所述开口棱角为45°圆弧形结构,所述开口宽度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其中外口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宽度在1-2mm之间;在所述开口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40-350°之间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直径在6-8mm之间,所述圆弧结构内壁为陶瓷材质;所述上导纱钩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 
所述下导纱钩为长方体铁质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面向纱线的一端含有开口,所述开口棱角为圆弧形结构,在所述开口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00-320°之间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直径在5-7mm之间,所述圆弧结构内壁为陶瓷材质,所述开口宽度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其中外口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宽度在1-2mm之间,所述开口的外口中心轴和内口中心轴之间错开3-4mm的距离,所述外口右边缘与内口右边缘采用弧形结构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结构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所述外口左边缘与内口左边缘采用弧形与直线形相结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弧形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所述直线的长度在6-8mm之间,所述下导纱钩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 
所述连接杆分上下两个支杆,所述上下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在25-40mm之间,所述上下两个支杆插入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背向纱线一端的圆形开孔内,并通过将螺丝拧进螺孔内将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固定在支杆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为长方体固定块,所述长方体固定块横向侧面中间开有圆孔;所述固定装置两端为长方体块包括左长方体块和右长方体块,所述左长方体块和右长方体块横向截面中间部位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连接杆长方体固定块横向侧面中间的圆孔直径相同,所述固定装置下端为连接体将两端的长方体块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上端开放,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中间空心结构的几何尺寸与连接杆上的长方体固定块的几何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杆通过其上的长方体固定块嵌入到导纱板固定装置的中间空心结构中,并通过一种圆柱形小铁杆依次穿过固定装置的右长方体块、连接杆上的固定块和固定装置的左长方体块的横向侧面的圆孔实现导纱板上的固定装置和连接杆上的固定块的连接,继而实现导纱杆与导纱板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下导纱钩一方面面向纱线的一端含有开口,便于纱线接头,另一方面开口采用外口大、内口小,且内外口交错,以及内外口之间的弧形连接可实现多纱线的束缚,防止 纺纱中的纱线溢出,同时圆弧形开孔内壁为光滑的陶瓷结构,可有效减小纱线与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捻陷作用;上导纱钩位于下导纱钩上方25-40mm处,破坏了下导纱钩与前罗拉之间的气圈,减少了该纺纱段纱线的波动,使得纱线更加紧密光滑,减少纱线张力及断头;连接杆与导纱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使得导纱钩围绕导纱板自由向上翻动,使得接头、换管更为方便;由上导纱钩、下导纱钩、连接杆和固定装置组成的导纱钩装置,在接头过程只需轻轻将纱线推进导纱钩位于纱线一端的开口内,接头简单,接头过程中不易断头;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可通过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实现导纱钩前后位置的自由调节,使下导纱钩与锭子同心,同时可通过调节上导纱钩的位置来改变纺纱段纱线张力,改善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纱钩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纱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导纱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长方体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与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导纱钩装置,包括上导纱钩4、下导纱钩5、连接杆6以及固定装置37。 
如图2、4所示,其中,上导纱钩4为长方体铁质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四个拐角11、12、13和14为45°圆弧形结构,上导纱钩4面向纱线的一端含有开口,开口棱角18和19为45°圆弧形结构,开口宽度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外口17的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16的宽度在1-2mm之间,在开口沿着上导纱钩4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40-350°之间的圆弧结构15,圆弧结构15的直径在6-8mm之间,圆弧结构15的内壁为陶瓷材质。 
如图3、4所示,其中,下导纱钩5为长方体铁质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下导纱钩5面向纱线的一端含有开口,开口棱角27和28为圆弧形结构,在开口沿着下导纱钩5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00-320°之间的圆弧结构24,圆弧结构24的直径在5-7mm之间,圆弧结构24的内壁为陶瓷材质,开口宽度沿着下导纱钩5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外口26的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25的宽度在 1-2mm之间,开口的外口中心线和内口中心线之间错开3-4mm的距离,外口右边缘与内口右边缘采用弧形结构29连接,弧形结构29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外口左边缘与内口左边缘采用弧形30与直线31相结合的方式连接,弧形30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直线31的长度在6-8mm之间。 
如图4-7所示,连接杆6分上下两个支杆32和33,上下两个支杆32和33之间的距离在25-40mm之间,上导纱钩4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45,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46,下导纱钩5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47,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48,上下两个支杆32和33可分别插入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背向纱线一端的圆形开孔45和47内,并通过将螺丝拧进螺孔46和48内将上导纱钩4和下导纱钩5固定在上支杆32和下支杆33上,同时可通过调节上导纱钩4和下导纱钩5插入到上下两个支杆32和33内的距离实现导纱钩前后距离的调节,继而实现纺纱段角度的调节;连接杆6另一端为长方体固定块36,长方体固定块36横向侧面中间开有圆孔42,导纱板7上焊接有固定装置37,固定装置37两端为长方体块包括左长方体块38和右长方体块40,左长方体块38和右长方体块40横向截面中间部位开有圆孔43和44,圆孔43和44的直径与长方体固定块横向侧面中间的圆孔42直径相同,固定装置37下端为连接体39将两端的长方体块连接,固定装置37上端开放,中间为空心结构,中间空心结构的几何尺寸与连接杆上的长方体固定块36的几何尺寸相同。 
安装使用时,首先,上下两个支杆32和33可分别插入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背向纱线一端的圆形开孔45和47内,并通过将螺丝拧进螺孔46和48内将上导纱钩4和下导纱钩5固定在上支杆32和下支杆33上,实现将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分别固定在上支杆32和下支杆33上;其次,连接杆6通过其上的长方体固定块36嵌入到导纱板7上的固定装置37的中间空心结构中,并通过一种圆柱形小铁杆41依次穿过固定装置37的右长方体块38、连接杆上的固定块36和固定装置的左长方体块40的横向侧面的圆孔44、42和43内实现导纱板7上的固定装置37和连接杆6上的固定块36的连接,继而实现连接杆6与导纱板7之间的连接,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可实现连接杆6围绕导纱板7向上转动,最高翻转角度可达90°。纺纱过程中,粗纱1经牵伸后由成对输出罗拉2和3送出,而后进入上导纱钩4的圆弧结构15内,继而进入下导纱钩5的圆弧结构24内,而后由沿着纲领10运动的钢丝圈9带动而卷绕在纱管8上,完成纺纱过程。 

Claims (5)

1.一种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导纱钩、下导纱钩、连接杆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为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圆弧形开口;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通过所述连接杆上下分层固定,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纱钩、下导纱钩通过距离调整装置与连接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向上单向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纱钩为铁质长方体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所述上导纱钩的四个拐角为45°圆弧形结构,面向纱线一端含有开口,所述开口棱角为45°圆弧形结构,所述开口宽度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其中外口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宽度在1-2mm之间;在所述开口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40-350°之间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直径在6-8mm之间,所述圆弧结构内壁为陶瓷材质;所述上导纱钩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
所述下导纱钩为长方体铁质空心结构,长度在20-30mm之间,宽度在10-20mm之间,厚度在5-8mm之间,面向纱线的一端含有开口,所述开口棱角为圆弧形结构,在所述开口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上8-10mm处开有圆心角度在300-320°之间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直径在5-7mm之间,所述圆弧结构内壁为陶瓷材质,所述开口宽度沿着上导纱钩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其中外口宽度在4-5mm之间,内口宽度在1-2mm之间,所述开口的外口中心轴和内口中心轴之间错开3-4mm的距离,所述外口右边缘与内口右边缘采用弧形结构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结构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所述外口左边缘与内口左边缘采用弧形与直线形相结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弧形的圆心角在130-135°之间,所述直线的长度在6-8mm之间,所述下导纱钩背向纱线的一端带有圆形开孔,且在上部靠近背向纱线的一端开有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分上下两个支杆,所述上下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在25-40mm之间,所述上下两个支杆插入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背向纱线一端的圆形开孔内,并通过将螺丝拧进螺孔内将上导纱钩和下导纱钩固定在支杆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为长方体固定块,所述长方体固定块横向侧面中间开有圆孔;所述固定装置两端为长方体块包括左长方体块和右长方体块,所述左长方体块和右长方体块横向截面中间部位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连接杆长方体固定块横向侧面中间的圆孔直径相同,所述固定装置下端为连接体将两端的长方体块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上端开放,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中间空心结构的几何尺寸与连接杆上的长方体固定块的几何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杆通过其上的长方体固定块嵌入到导纱板固定装置的中间空心结构中,并通过一种圆柱形小铁杆依次穿过固定装置的右长方体块、连接杆上的固定块和固定装置的左长方体块的横向侧面的圆孔实现导纱板上的固定装置和连接杆上的固定块的连接,继而实现导纱杆与导纱板之间的连接。
CN201320561566.2U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导纱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3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1566.2U CN203513882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导纱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1566.2U CN203513882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导纱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3882U true CN203513882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15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3882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导纱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38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92A (zh) * 2013-09-10 2013-12-25 江南大学 一种导纱钩装置
CN105668329A (zh) * 2016-03-22 2016-06-15 周盈裕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EP4023799A1 (en) * 2020-12-23 2022-07-0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Guide element for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workstation, equipped therewith,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92A (zh) * 2013-09-10 2013-12-25 江南大学 一种导纱钩装置
CN103469392B (zh) * 2013-09-10 2015-09-02 江南大学 一种导纱钩装置
CN105668329A (zh) * 2016-03-22 2016-06-15 周盈裕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CN105668329B (zh) * 2016-03-22 2018-11-06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EP4023799A1 (en) * 2020-12-23 2022-07-0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Guide element for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workstation, equipped therewith,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75683A1 (zh) 一种纺纱方法
CN203513882U (zh) 一种导纱钩装置
CN201670921U (zh) 一种短纤维包金属长丝包芯纱的生产装置
CN204608261U (zh) 一种环锭纺用解捻装置
CN107366070B (zh) 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01686788U (zh) 多股纺纱装置
CN103469392B (zh) 一种导纱钩装置
CN203429314U (zh) 一种适用于环锭纺包芯纱的导丝装置
CN203238385U (zh) 一种恒张力导纱器
CN202297921U (zh) 一种新型的捻线松筒一体设备
CN201506877U (zh) 一种嵌入式纺纱的系统定位装置
CN204570141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加捻装置
CN204342941U (zh) 一种可改变环锭纺纺纱段捻度传递的装置
CN204661928U (zh) 一种可减小捻陷效应的导纱钩
CN101718018B (zh) 缆型纺包芯纱装置
CN204401206U (zh) 可三孔紧密赛络双芯纺的细纱机
CN201538849U (zh) 一种导丝钩
CN208328222U (zh) 一种防多股线混并的倍捻机
CN202247086U (zh) 一种长丝短纤骨架纱的细纱牵伸装置
CN205420651U (zh) 一种减小赛络纺捻合点跳动的装置
CN203683791U (zh) 一种在环锭纺纺纱段产生摩擦捻度的捻度装置
CN205152466U (zh) 一种芯丝位置可调的包芯纱导丝轮装置
CN204570128U (zh) 一种环锭纺纱线生产装置
CN203741477U (zh) 一种环锭纺后区解捻装置
CN204474840U (zh) 一种阻燃包芯纱平稳性芯丝喂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