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9313U -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9313U
CN203419313U CN201320421617.1U CN201320421617U CN203419313U CN 203419313 U CN203419313 U CN 203419313U CN 201320421617 U CN201320421617 U CN 201320421617U CN 203419313 U CN203419313 U CN 203419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rame
fixed
plastic handle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16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前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4216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19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9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93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该纸箱提手穿扣机是由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外罩、电气控制箱、与机架固定的塑料提手进料装置、塑料提手送料装置、塑料提手分料装置、塑料提手定型装置、塑料提手变形装置和纸箱折合装置、塑料托扣送扣装置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组成、纸箱传送装置和塑料提手穿扣装置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纸箱提手穿扣机从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上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塑料提手穿扣作业要求。

Description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二)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箱、盒的包装定位、打孔和塑料提手穿扣都由手工进行,依靠人工手工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等,这种方法不仅人工成本高,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下,更主要的是在纸箱、盒的包装定位和塑料提手穿扣过程中易造成包装箱、盒体的损坏,难以达到产品的外观要求,影响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作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该装置解决了纸箱提手穿扣机从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上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塑料提手穿扣作业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外罩和电气控制箱,其特征是:该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还包括与机架固定的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纸箱传送装置和塑料提手穿扣装置; 
所述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提手进料装置、塑料提手送料装置、塑料提手分料装置、塑料提手定型装置、塑料提手变形装置和纸箱折合装置组成;所述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托扣送扣装置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组成;
所述塑料提手进料装置是由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和吹风定型组件组成;进料组件是由进料口、存料斗和出料口组成,进料口固定设置在存料斗的上端,进料口与存料斗的内腔相通,出料口倾斜设置在存料斗的下端,出料口与存料斗之间成一定的倾斜夹角;吹风定型组件是由旋涡式鼓风机、进气口、上进气道、下进气道和出气口组成,上进气道放置在机架上,进气口设置在上进气道的下端,进气口通过软管与旋涡式鼓风机连接,下进气道与上进气道的内腔相通,且为一整体,在上进气道和下进气道的下端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口;
所述塑料提手送料装置是由设置在机架上的送料组件、定位板和停料台,定位板和停料台均平行的倾斜固定设在机架上,在定位板的中间设有轨道;送料组件是由送料电机、固定在送料电机轴上的送料电机带轮、传动轮、偏心轮、传动连杆、送料台、滑轮组成,送料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送料电机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轮连接,传动轮通过传动轴与偏心轮连接,传动连杆一端与偏心轮相连,传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送料台的固定,送料台的左端斜靠在停料台下端,送料台的右端与滑轮固定,滑轮活动设在定位板中间的轨道中,滑轮可以在轨道中斜方向上下滑动;
所述塑料提手分料装置是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分料电机、吸料组件和分料组件组成;吸料组件是由吸料轮、吸料被动轮和吸气管道组成,吸料轮和吸料被动轮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吸料轮的内部设有空腔,在吸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吸料槽,吸料槽的大小和深度与所吸附的塑料提手相匹配,在吸料槽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料轮内部的空腔相通,吸气管道的上端设有吸气口,吸气口通过气管与旋涡式吸气泵连接,吸气管道的下端与与吸料轮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多个吸气孔均与吸料轮的内部空腔相通;分料组件是由分料被动轮、分料主动轮、分料从动调节轮、支架和拉簧组成,分料被动轮和分料主动轮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分料主动轮和分料从动调节轮的两侧设有支架,支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分料主动轮和分料从动调节轮均固定设在两侧的支架上,分料电机通过皮带同时与吸料被动轮和分料被动轮连接,分料主动轮通过皮带与分料从动调节轮连接,分料主动轮与分料从动调节轮之间连接的皮带与吸料轮的外周壁紧密接触;所述拉簧的右端固定在支架上,左端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塑料提手定型装置是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型电机、与定型电机轴固定的定型电机带轮、输送组件和定型组件组成;输送组件设有结构相同的两组,平行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组是由固定机架上的上主动齿轮Ⅰ、下主动齿轮Ⅰ、上主动带轮Ⅰ、下主动带轮Ⅰ、上从动带轮Ⅰ、下从动带轮Ⅰ、上调节轮Ⅰ和下调节轮Ⅰ组成,另一组是由固定机架上的上主动齿轮Ⅱ、下主动齿轮Ⅱ、上主动带轮Ⅱ、下主动带轮Ⅱ、上从动带轮Ⅱ、下从动带轮Ⅱ、上调节轮Ⅱ和下调节轮Ⅱ组成,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Ⅰ和上主动带轮Ⅰ与另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Ⅱ和上主动带轮Ⅱ同轴,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Ⅰ和下主动带轮Ⅰ同轴,另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Ⅱ和下主动带轮Ⅱ同轴,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Ⅰ与另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Ⅱ同轴,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Ⅰ与另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Ⅱ同轴,一组的上调节轮Ⅰ和另一组的上调节轮Ⅱ同轴,一组的下调节轮Ⅰ和另一组的下调节轮Ⅱ同轴,定型电机带轮通过皮带与上主动带轮Ⅰ连接,上主动带轮Ⅰ通过上调节轮Ⅰ与上从动带轮Ⅰ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Ⅰ与下主动齿轮Ⅰ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Ⅰ通过下调节轮Ⅰ与下从动带轮Ⅰ通过皮带连接,另一组中的上主动带轮Ⅱ通过上调节轮Ⅱ与上从动带轮Ⅱ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Ⅱ和下主动齿轮Ⅱ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Ⅱ通过下调节轮Ⅱ与下从动带轮Ⅱ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带轮Ⅰ和上从动带轮Ⅰ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和下从动带轮Ⅰ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Ⅰ和上从动带轮Ⅰ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和下从动带轮Ⅰ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上主动带轮Ⅱ和上从动带轮Ⅱ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和下从动带轮Ⅱ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Ⅱ和上从动带轮Ⅱ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和下从动带轮Ⅱ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定型组件设有两组,与输送组件相对应,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Ⅰ、上定型块Ⅰ和下定型块Ⅰ组成,另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Ⅱ、上定型块Ⅱ和下定型块Ⅱ组成,两组中的“Г”型挡块Ⅰ和“Г”型挡块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其上端分别设在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吸料轮上吸料槽的两端,上定型块Ⅰ和下定型块Ⅰ以及上定型块Ⅱ和下定型块Ⅱ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一组上定型块Ⅰ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Ⅰ的上表面上以及另一组上定型块Ⅱ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Ⅱ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弯曲的斜面,使上定型块Ⅰ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Ⅰ的上表面之间以及上定型块Ⅱ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Ⅱ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形成螺旋状的定型轨道,一组上定型块Ⅰ与下定型块Ⅰ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和另一组中上定型块Ⅱ的下表面与下定型块Ⅱ的上表面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均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一组上定型块Ⅰ与下定型块Ⅰ之间的定型轨道和另一组上定型块Ⅱ与下定型块Ⅱ之间定型轨道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长度相匹配;
所述塑料提手变形装置是由变形组件和推料组件组成;变形组件是由变形气缸、定位气缸、“Π”形状的变形压块、上模块、下模块和定位针组成,“Π”形状的变形压块固定设在变形气缸下端的气缸轴上,定位针与定位气缸下端的气缸轴固定,下模块固定设在机架的底端,上模块固定设在下模块的上方,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轨道槽,在上模块的中间设有棘齿,定位针插入上模块中的定位孔中,在下模块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滑槽;推料组件是由推料气缸和“コ”形状的推料块组成,推料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推料块的右端与推料气缸的气缸轴固定,推料块左端的两侧前爪通过轴承分别设在下模块两侧面上的滑槽中,推料气缸可以沿下模块两侧面的滑槽左右移动;
所述纸箱折合装置是由固定在机架上的折合气缸、活动块、左右转向块、左右连杆和“Λ”形状的左右折合眼手组成;活动块固定设在折合气缸下端的折合气缸轴上,在活动块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转向块,左转向块一端与活动块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左连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左连杆的下端与左折合眼手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左折合眼手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架上,右转向块一端与活动块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右连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右连杆的下端与右折合眼手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右折合眼手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架上,左右连杆对称设置,左右折合眼手对称设置,在两侧机架的外侧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轨道槽,活动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在两侧机架外侧的左右轨道槽中,活动块可以沿左右轨道槽中上下滑动;
所述塑料托扣送扣装置是由固定在机架上的送扣电机、送扣电机带轮以及进扣组件和送扣组件组成;进扣组件是由左右立式料斗、左右被动链轮和左右压扣轮组成,左右立式料斗均固定在机架上,左右立式料斗相对的内侧均设有料槽,左右立式料斗的内侧料槽的形状与塑料托扣左右两端的形状相匹配,左右被动链轮分别通过轴固定在左右立式料斗的下部,与左被动链轮同轴固定有左压扣轮,与右被动链轮同轴固定有右压扣轮,左压扣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立式料斗的中间,左压扣轮轮外缘的右端超出左立式料斗料槽的内侧壁,右压扣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右立式料斗的中间,右压扣轮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的内侧壁,左右压扣轮的轮外缘均呈齿状,送扣电机带轮通过链条与左被动链轮和右被动链轮连接,送扣电机通过送扣电机带轮带动左被动链轮和右被动链轮作相向转动,左被动链轮在送扣电机的带动下作顺时针转动,右被动链轮作逆时针转动;送扣组件是由轨道座板、轨道左侧板、轨道右侧板、轨道底板、送扣顶针、送扣气缸和定位组件组成,轨道座板固定在机架上,轨道左侧板和轨道右侧板分别与轨道座板固定连接,轨道底板固定在轨道左侧板和轨道右侧板之间,在轨道底板上设有轨道槽,在轨道左侧板和轨道右侧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顶针滑槽,送扣顶针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送扣顶针的两端轴承分别设在轨道左侧板和轨道右侧板上的顶针滑槽中,送扣顶针通过轴承可以沿滑槽移动,送扣气缸固定在轨道座板上,送扣气缸的气缸轴与送扣顶针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有两结构相同的左右两组,分别设在轨道底板上靠近左右立式料斗处,每组定位组件是由球形钢珠和弹簧组成,弹簧设在在轨道底板上的槽口中,球形钢珠安装在弹簧的上方;
所述塑料托扣定位装置是由该塑料托扣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轨道块、轨道槽盖板和托扣定位组件组成;定位轨道块的上表面设有托扣轨道槽,托扣轨道槽的深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在托扣轨道槽上设有轨道槽盖板,在定位轨道块内设有提手穿扣槽,在定位轨道块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口,在托扣轨道槽末端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托扣定位组件,所述多个托扣定位组件均是由定位球形钢珠和定位弹簧组成,定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设在定位轨道块上的定位槽口的底部,定位球形钢珠设在定位弹簧的上方,定位球形钢珠的上端伸出定位槽口,伸出槽定位槽口的高度与轨道槽的深度相匹配;
所述纸箱传送装置是由与机架固定的上箱组件、固定在机架内的输送组件和与机架固定的定规组件组成;上箱组件是由第一上箱支杆、第二上箱支杆、第三上箱支杆和第四上箱支杆组成,第二上箱支杆和第三上箱支杆固定在第一上箱支杆和第四上箱支杆之间,第一上箱支杆、第二上箱支杆、第三上箱支杆和第四上箱支杆分别通过副锁块与各自的架杆的一端活动固定,架杆的另一端通过副锁块与托杆活动固定,托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主锁块与前后上箱支承杆分别活动固定,前后上箱支承杆分别与机架的前后板固定连接;输送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左输送组件和右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固定的位置与上箱组件中的第一上箱支杆和第四上箱支杆之间距离相对应;主传动组件是由与电动机分别相连的大链轮Ⅰ和小链轮Ⅰ以及左右主动轮组成,大链轮Ⅰ与左主动轮的轴固定连接,小链轮Ⅰ与右主动轮的轴固定,左右主动轮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的中板和后板固定连接;左输送组件是由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和被动轮Ⅰ组成,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轴,第二从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的前后板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左主动轮相连,第二从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三从动轮相连,第三从动轮的轴端固定有大链轮Ⅱ,第四从动轮的轴端固定有小链轮Ⅱ,大链轮Ⅱ和小链轮Ⅱ通过链条连接,第四从动轮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Ⅰ连接;右输送组件是由第一右从动轮、第二右从动轮和被动轮Ⅱ组成,第一右从动轮和第二右从动轮同轴,第二右从动轮和第一右从动轮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的前后板固定连接,第一右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右主动轮相连,第二右从动轮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Ⅱ连接;定规组件是由挡规主架、左右挡规支杆和定规杆组成;左右挡规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规主架上,定规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活动固定在左右挡规支杆上;
所述塑料提手穿扣装置是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穿扣气缸、穿扣支架、定边组件和定型组件组成;定边组件是由“”形状的定边块、“Γ”形状的定位块、定边块拉簧和棘齿组成,所述“”形状的定边块设在穿扣支架的左侧,其上边的右端从穿扣支架中间的孔伸出,下边位于穿扣支架的下方,其下边和穿扣支架下端之间槽口的宽度与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形状的定边块的上端通过轴与穿扣支架固定, 所述“Γ”形状的定位块设在“”形状的定边块的左侧,其上边位于“”形状的定边块的上方,“Γ”形状的定位块的上端固定设在机架上,在穿扣支架和“”形状的定边块之间设有定边块拉簧,定边块拉簧的一端固定在穿扣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形状的定边块的中部,所述棘齿固定设在与“”形状的定边块的右端,棘齿左端的位置与“”形状的定边块上边右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型组件是由下端设有斜面的定型块、定型轴承和定型拉簧组成,定型块设在“”形状的定边块的左端,定型块的中部通过轴固定在机架上,定型轴承固定在穿扣支架的下端,定型轴承的左端与定型块的右边接触,所述定型拉簧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与定型块的中部固定。
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与存料斗的侧壁之间成135°夹角。 
所述定位板和停料台均与送料台(5-9)均成128°夹角。 
所述左压扣轮轮外缘的右端超出左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的长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右压扣轮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年长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安装塑料提手的纸箱由纸箱传送装置输送到塑料提手穿插扣装置中,经过纸箱折合装置对纸箱进行折合;待穿扣的塑料提手分别经过塑料提手进料装置、塑料提手送料装置、塑料提手分料装置、塑料提手定型装置、塑料提手变形装置,最后到达塑料提手穿扣装置中;待安装的塑料托扣分别经过塑料托扣送扣装置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最后进入也到达塑料提手穿扣装置,当纸箱、塑料提手和塑料托扣全部进入塑料提手穿扣装置时,塑料提手穿扣装置开始工作,将塑料提手穿过纸箱和塑料托扣上孔,塑料提手穿扣工作完成,最后,纸箱由传送装置中的输送带输出到机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纸箱提手穿扣机从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上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塑料提手穿扣作业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变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变型装置中的推料块与下模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左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左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中左立式料斗和左压扣轮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右立式料斗和右压扣轮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中的送扣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右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的左视图;
图26是图24的俯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定位装置中定位轨道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的A—A剖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30是图29的A—A剖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上箱组件主视图;
图32是图31的俯视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输送组件的主传动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输送组件的左输送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输送组件的右输送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的定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穿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的左视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穿扣装置的“”形状的定边块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9的左视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穿扣装置的定型块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的左视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的原理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3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是由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罩2、电气控制箱3、与机架1固定的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纸箱传送装置12和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组成。图2、图3和图43可知,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和纸箱折合装置9组成。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组成。 
由图2、图3、图4、图5、图6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是由套在机架1上的机架外罩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组件和吹风定型组件组成。进料组件是由进料口4-1、存料斗4-2和出料口4-3组成,进料口4-1固定设置在存料斗4-2的上端,进料口4-1与存料斗4-2的内腔相通,出料口4-3倾斜设置在存料斗4-2的下端,出料口4-3的侧壁与存料斗4-2的侧壁之间成135°夹角,纸箱的塑料提手从进料组件中的进料口4-1进入到存料斗4-2中,再从出料口4-3出来,放置在下一工序的塑料提手送料装置中的送料台上。吹风定型组件是由旋涡式鼓风机4-4、进气口4-5、上进气道4-6、下进气道4-7和出气口4-8组成,上进气道4-6放置在机架1上,进气口4-5设置在上进气道4-6的下端,进气口4-5通过软管与旋涡式鼓风机4-4连接,下进气道4-7与上进气道4-6的内腔相通,且为一整体,下进气道4-7的深度比上进气道4-6要深,在上进气道4-6和下进气道4-7的下端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口4-8,多个出气口4-8的位置位于下一工序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中的送料台5-9的正上方,主要作用是对从出料口4-3出来放置在送料台5-9上的塑料提手进行吹风定型,使塑料提手按序摆放在送料台5-9上,为塑料提手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作好准备。由于塑料提手从出料口4-3出来后,许多塑料提手杂乱摆放,且弯曲变形,如果不对塑料提手进行定型,就会使后续工序无法进行自动化作业,吹风定型组件对从出料口4-3出来放置在送料台5-9上的塑料提手进行吹风定型,使塑料提手按序摆放在送料台5-9上,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 
由图2、图3、图7、图8可见,本实施例的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安装在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的下方,是由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料组件、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组成;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均平行的倾斜固定设在机架1上,在定位板5-1的中间设有轨道5-3。送料组件是由送料电机5-4、固定在送料电机5-4轴上的送料电机带轮5-5、传动轮5-6、偏心轮5-7、传动连杆5-8、送料台5-9、滑轮5-10组成,送料电机5-4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送料电机带轮5-5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6连接,传动轮5-6通过传动轴与偏心轮5-7连接,传动连杆5-8一端与偏心轮5-7相连,传动连杆5-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送料台5-9的固定,送料台5-9的左端斜靠在停料台5-2下端,送料台5-9的右端与滑轮5-10固定连接,滑轮5-10活动设在定位板5-1中间的轨道5-3中,滑轮5-10可以在轨道5-3中斜方向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均与送料台5-9均成128°夹角,送料台5-9设置在上一工序的塑料提手进料装置中出气口4-8的下方,在工作中,送料电机5-4转动,通过送料电机带轮5-5带动传动轮5-6转动,传动轮5-6通过传动轴带动偏心轮5-7转动,偏心轮5-7通过传动连杆5-8带动送料台5-9沿停料台5-2向斜上方或斜下方移动,从而带动送料台5-9上的塑料提手进入下一工序的塑料提手分料吸料装置6中的吸带轮6-2上,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实际操作中,纸箱的塑料提手从上一工序的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中的出料口4-3进入到本装置中的送料台5-9上,经过上一工序的吹风定型后,通过送料电机5-4上的送料电机带轮5-5带动传动轮5-6转动,传动轮5-6通过传动轴带动偏心轮5-7转动,偏心轮5-7通过传动连杆5-8带动送料台5-9沿停料台5-2向斜上方移动,从而带动送料台5-9上的塑料提手进入下一工序的塑料提手分料吸料装置中的吸带轮6-2上,进行下一步操作。定位板5-1可以有效保证送料台5-9的移动和定位,送料台5-9通过滑轮5-10在定位板5-1的轨道5-3中上下移动,滑动灵活,保证了送料台5-9在送料过程中运行平稳可靠。 
由图2、图3、图9、图10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安装在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的左方、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的上方,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分料电机6-1以及吸料组件和分料组件组成。吸料组件是由吸料轮6-2、吸料被动轮6-3和吸气管道6-4组成,吸料轮6-2和吸料被动轮6-3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吸料轮6-2的内部设有空腔,在吸料轮6-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吸料槽6-5,吸料槽6-5的大小和深度与所吸附的塑料提手相匹配,在本装置中,吸料槽6-5的大小和深度与所吸附的一个塑料提手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相匹配,也就是吸料槽6-5中只能吸附一个塑料提手。在吸料槽6-5上设有多个吸气孔6-6,吸气孔6-6与吸料轮6-2内部的空腔相通,吸气管道6-4的上端设有吸气口6-7,吸气口6-7通过气管与旋涡式吸气泵连接,吸气管道6-4的下端与与吸料轮6-2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多个吸气孔6-6均与吸料轮6-2的内部空腔相通,本装置中,旋涡式吸气泵固定在机架1上,在工作时,通过吸气管道6-4使吸料槽6-5的上多个吸气孔6-6形成负压,在吸气孔6-6上产生吸附作用,使塑料提手吸附在吸气孔6-6上。本装置的分料组件是由分料被动轮6-8、分料主动轮6-9、分料从动调节轮6-10、支架6-11和拉簧6-12组成,分料被动轮6-8和分料主动轮6-9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分料主动轮6-9和分料从动调节轮6-10的两侧设有支架6-11,支架6-1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分料主动轮6-9和分料从动调节轮6-10均固定设在两侧的支架6-11上,分料电机6-1通过皮带同时与吸料被动轮6-3和分料被动轮6-8连接,分料主动轮6-9通过皮带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连接,分料主动轮6-9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之间连接的皮带与吸料轮6-2的外周壁紧密接触;拉簧6-12的右端固定在支架6-11上,左端固定在机架1上,本装置中的拉簧6-12的作用,就是使分料主动轮6-9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之间连接的皮带与吸料轮6-2的外周壁紧密接触,便于使多余的塑料提手从吸料槽6-5中分离。在工作时,旋涡式吸气泵启动,通过与吸料轮6-2内腔相通的吸气管道6-4吸气,吸料轮6-2外周壁上吸料槽6-5中的吸气孔6-6产生吸附作用,使若干个塑料提手被吸附在吸料轮6-2外周壁上吸料槽6-5中;同时分料电机6-1工作,带动吸料被动轮6-3和分料被动轮6-8转动,由于吸料被动轮6-3与吸料轮6-2同轴,分料被动轮6-8与分料主动轮6-9同轴,这样,通过吸料被动轮6-3和分料被动轮6-8带动吸料轮6-2和分料主动轮6-9转动,吸料轮6-2的转动带动吸附在吸料轮6-2外周壁上吸料槽6-5中的塑料提手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此时分料主动轮6-9带动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分料主动轮6-9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之间连接的皮带与吸料轮6-2的外周壁紧密接触,当吸附在吸料轮6-2上的塑料提手与分料主动轮6-9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之间连接的皮带接触时,在皮带的磨擦作用下,由于吸料槽6-5的大小和深度与所吸附的塑料提手相匹配,吸附在吸料槽6-5外面的塑料提手在皮带的作用下落下,只有吸附在吸料槽6-5内的一个塑料提手继续随吸料轮6-2旋转,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 
由图2、图3、图11、图12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安装在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的左下方,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定型电机7-1和与定型电机7-1轴固定的定型电机带轮7-2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组件以及定型组件组成。输送组件设有结构相同的两组,两组平行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组是由固定机架1上的上主动齿轮Ⅰ7-3、下主动齿轮Ⅰ7-4、上主动带轮Ⅰ7-5、下主动带轮Ⅰ7-6、上从动带轮Ⅰ7-7、下从动带轮Ⅰ7-8、上调节轮Ⅰ7-9和下调节轮Ⅰ7-10组成,另一组是由固定机架1上的上主动齿轮Ⅱ7-3’、下主动齿轮Ⅱ7-4’、上主动带轮Ⅱ7-5’、下主动带轮Ⅱ7-6’、上从动带轮Ⅱ7-7’、下从动带轮Ⅱ7-8’、上调节轮Ⅱ7-9’和下调节轮Ⅱ7-10’组成,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Ⅰ7-3和上主动带轮Ⅰ7-5与另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上主动带轮Ⅱ7-5’同轴,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Ⅰ7-4和下主动带轮Ⅰ7-5同轴,另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Ⅱ7-4’和下主动带轮Ⅱ7-6’同轴,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Ⅰ7-7与另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Ⅱ7-7’同轴,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Ⅰ7-8与另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Ⅱ7-8’同轴,一组的上调节轮Ⅰ7-9和另一组的上调节轮Ⅱ7-9’同轴,一组的下调节轮Ⅰ7-10和另一组的下调节轮Ⅱ7-10’同轴。在本装置中,定型电机带轮7-2通过皮带与上主动带轮Ⅰ7-5连接,上主动带轮Ⅰ7-5通过上调节轮Ⅰ7-9与上从动带轮Ⅰ7-7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Ⅰ7-3与下主动齿轮Ⅰ7-4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Ⅰ7-6通过下调节轮Ⅰ7-10与下从动带轮Ⅰ7-8通过皮带连接,在本装置中,通过调节上调节轮Ⅰ7-9和下调节轮Ⅰ7-10的位置,可调节皮带的松紧度。另一组中的上主动带轮Ⅱ7-5’通过上调节轮Ⅱ7-9’与上从动带轮Ⅱ7-7’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下主动齿轮Ⅱ7-4’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Ⅱ7-6’通过下调节轮Ⅱ7-10’与下从动带轮Ⅱ7-8’通过皮带连接,通过调节上调节轮Ⅱ7-9’和下调节轮Ⅱ7-10’的位置,可调节皮带的松紧度。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保证塑料提手的定型效果。由图11、图12可见,本装置中的定型组件也设有两组,与输送组件的两组相对应;本装置中的定型组件中的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Ⅰ7-11、上定型块Ⅰ7-12和下定型块Ⅰ7-13组成,另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Ⅱ7-11’、上定型块Ⅱ7-12’和下定型块Ⅱ7-13’组成。两组中的“Г”型挡块Ⅰ7-11和“Г”型挡块Ⅱ7-11’的下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其上端分别设在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吸料轮6-2上吸料槽6-5的两端,其目的主要是挡住吸附在吸料槽6-5中的塑料提手,使其进入本装置中的定型轨道中进行定型。本装置中,上定型块Ⅰ7-12和下定型块Ⅰ7-13以及上定型块Ⅱ7-12’和下定型块Ⅱ7-13’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在其中一组的上定型块Ⅰ7-12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Ⅰ7-13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相同的弯曲斜面,上定型块Ⅰ7-12和下定型块Ⅰ7-13安装后,使上定型块Ⅰ7-12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Ⅰ7-1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定型轨道,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同样,另一组上定型块Ⅱ7-12’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Ⅱ7-13’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相同的弯曲斜面,上定型块Ⅱ7-12’和下定型块Ⅱ7-13’安装后,使上定型块Ⅱ7-12’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Ⅱ7-1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定型轨道,上定型块Ⅱ7-12’与下定型块Ⅱ7-13’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均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一组中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的定型轨道和另一组中上定型块Ⅱ7-12’与下定型块Ⅱ7-13’之间的定型轨道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长度相匹配,保证了塑料提手一端位于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的定型轨道中,另一端位于上定型块Ⅱ7-12’与下定型块Ⅱ7-13’之间的定型轨道中,使塑料提手在皮带的带动下在定型轨道中进行定型。本装置在工作中,定型电机7-1启动,在定型电机带轮7-2的带动下,上主动带轮Ⅰ7-5旋转,带动同轴的上主动齿轮Ⅰ7-3和另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上主动带轮Ⅱ7-5’转动,由于上主动齿轮Ⅰ7-3和另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Ⅱ7-3’分别与下主动齿轮Ⅰ7-4和另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Ⅱ7-4’ 通过齿轮啮合,这样,在运行中,输送组件中一组的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呈相对运动,另一组中的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也呈相对运动。从上一工序中的吸附在吸料轮6-2上吸料槽6-5中的塑料提手转动到其两端分别固定设有“Г”型挡块Ⅰ7-11和“Г”型挡块Ⅱ7-11’的位置,塑料提手的两端被“Г”型挡块Ⅰ7-11和“Г”型挡块Ⅱ7-11’挡下,使塑料提手的一端位于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另一端位于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在皮带的带动下,带动塑料提手进入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的定型轨道和上定型块Ⅱ7-12’与下定型块Ⅱ7-13’之间定型轨道,由于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保证了塑料提手在定型轨道的定型效果,使塑料提手能够平整的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 
由图2、图3、图13、图14、图15可见,本实施例的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变型装置8安装在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的左侧,是由变形组件和推料组件组成。本装置的变形组件是由变形气缸8-1、定位气缸8-2、“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上模块8-4、下模块8-5和定位针8-6组成,“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固定设在变形气缸8-1下端的气缸轴上,定位针8-6与定位气缸8-2下端的气缸轴固定,下模块8-5通过螺丝固定设在机架1的底端,上模块8-4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上模块8-4位于下模块8-5的上方,上模块8-4和下模块8-5之间形成有轨道槽8-7,塑料提手从上一工序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中定型轨道出来后,就放置在上模块8-4和下模块8-5之间的轨道槽8-7中,定位针8-6穿过上模块8-4中的定位孔压在塑料提手上,保证塑料提手处于定位状态。本装置中,在上模块8-4的中间设有棘齿8-8,棘齿8-8的作用是在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工序中需要,在下模块8-5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滑槽8-9。由图中可见,推料组件是由推料气缸8-10和“コ”形状的推料块8-11组成,推料气缸8-10固定在机架1上,推料块8-11的右端与推料气缸8-10的气缸轴固定连接,推料块8-11左端的两侧前爪通过轴承分别设在下模块8-5的两侧面上的滑槽8-9中,推料块8-11在推料气缸8-10的作用下,沿下模块8-5两侧面的滑槽8-9左右移动,将变形后的塑料提手推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在本装置中,塑料提手的两端分别从上一工序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中的上主动齿轮上主动齿轮Ⅰ7-3、下主动齿轮Ⅰ7-4之间以及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下主动齿轮Ⅱ7-4’之间的皮带带出来,进入上模块8-4和下模块8-5之间的轨道槽8-7中,定位气缸8-2动作,带动定位针8-6的下端穿过上模块8-4中间的定位孔压住停在轨道槽8-7中的塑料提手,使塑料提手处于定位状态,此时变形气缸8-1动作,带动“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向下运动,“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向下压塑料提手的两端,使塑料提手的两端贴住下模块8-5的两侧面,这时,塑料提手由平整状态变形为“Π”形状,保证了塑料提手变形上的技术要求。同时,推料气缸8-10动作,带动推料块8-11沿下模块8-5两侧面的滑槽8-9向左运动,推动下模块8-5上的塑料提手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 
由图2、图3、图16、图17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折合装置9安装在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的左侧,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折合气缸9-1、活动块9-2、左右转向块9-3和9-4、左右连杆9-5和9-6、“Λ”形状的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组成。活动块9-2通过螺丝固定在折合气缸9-1下端的折合气缸轴上,在活动块9-2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转向块9-3和9-4,左转向块9-3一端与活动块9-2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左连杆9-5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左连杆9-5的下端与左折合眼手9-7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左折合眼手9-7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右转向块9-4的一端与活动块9-2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右连杆9-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右连杆9-6的下端与右折合眼手9-8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右折合眼手9-8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架1上,左右连杆9-5和9-6对称设置,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对称设置,在两侧机架1的外侧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轨道槽9-9和9-10,活动块9-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在两侧机架1外侧的左右轨道槽9-9和9-10中,活动块9-2可以沿左右轨道槽9-9和9-10中上下滑动。本装置中,折合气缸9-1带动活动块9-2的两端沿左右轨道槽9-9和9-10上下移动,活动块9-2的两端带动左右转向块9-3和9-4分别沿左右轨道槽9-9和9-10上下移动,左右转向块9-3和9-4的一端分别与活动块9-2的两端固定,左右转向块9-3和9-4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连杆9-5和9-6连接,左右连杆9-5和9-6又分别通过轴与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的中部连接,当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的纸箱通过纸箱传送装置传送到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之间时,折合气缸9-1向下运动,左右连杆9-5和9-6带动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转动,由于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的一端通过轴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使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围绕轴转动,这样,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的另一端的弯曲,从而使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的另一端分别勾住纸箱上的孔,进行折合。完成折合动作后,折合气缸9-1开始向上运动,带动活动块9-2沿机架两侧的轨道槽向上运动,带动左右转向块9-3和9-4以及左右连杆9-5和9-6向上移动,使左右折合眼手9-7和9-8与纸箱上的孔脱离。纸箱折合后,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 
由图1、图2、图3、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安装在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的右侧下方,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送扣电机10-1、送扣电机带轮10-2、进扣组件和送扣组件组成。进扣组件是由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左右被动链轮10-5和10-6以及左右压扣轮10-7和10-8组成,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均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相对的内侧均设有料槽,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的内侧料槽的形状与塑料托扣左右两端的形状相匹配,也就是,在操作中,塑料托扣的左端放入左立式料斗10-3内侧的料槽中,塑料托扣的右端放入右立式料斗10-4内侧的料槽中。在本装置中,左右被动链轮10-5和10-6分别通过轴固定在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的下部,与左被动链轮10-5同轴固定有左压扣轮10-7,与右被动链轮10-6同轴固定有右压扣轮10-8,图20中,左压扣轮10-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立式料斗10-3的中间,左压扣轮10-7轮外缘的右端超出左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约2毫米,其超出的长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图21中,右压扣轮10-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右立式料斗10-4的中间,右压扣轮10-8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右压扣轮10-8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约2毫米,其超出的长度也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左右压扣轮10-7和10-8的轮外缘均呈齿状,呈齿状的目的就是可以带动塑料托扣向下运动。在本装置中,送扣电机带轮10-2通过链条与左被动链轮10-5和右被动链轮10-6连接,送扣电机10-1通过送扣电机带轮10-2带动左被动链轮10-5和右被动链轮10-6作相向转动,左被动链轮10-5在送扣电机10-1的带动下作顺时针转动,右被动链轮10-6作逆时针转动。送扣组件是由轨道座板10-9、轨道左侧板10-10、轨道右侧板10-11、轨道底板10-12、送扣顶针10-13、送扣气缸10-14和定位组件组成,轨道座板10-9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上,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分别与轨道座板10-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轨道底板10-12通过螺丝固定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之间,在轨道底板10-12上设有轨道槽10-17,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顶针滑槽10-19,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10-18,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轴承10-18分别设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上的顶针滑槽10-19中,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通过轴承10-18可以沿滑槽10-19移动,送扣气缸10-14固定在轨道座板10-9上,送扣气缸10-14的气缸轴与送扣顶针10-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本装置中,定位组件有两结构相同的左右两组,分别设在轨道底板10-12上靠近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处,每组定位组件是由球形钢珠10-15和弹簧10-16组成,弹簧10-16设在在轨道底板10-12上的槽口中,球形钢珠10-15安装在弹簧10-16的上方。在实际工作中,本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的塑料托扣的左右两端分别装入左右立式料斗10-3和10-4的料槽中,由于左右压扣轮10-7和10-8的外缘齿轮向下转动,将塑料托扣压入进扣组件的底端,然后送入送扣组件轨道槽的入口处,此时,送扣气缸10-14开始工作,由送扣气缸10-14的气缸轴推动送扣顶针10-13沿滑槽10-19向左移动,推动塑料托扣沿轨道槽10-17向左运动,在塑料托扣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两组定位组件中的球形钢珠10-15时,球形钢珠10-15向下压,弹簧10-16收缩,在塑料托扣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钢珠10-15后,球形钢珠10-15在其下方弹簧10-16的弹力作用下,又向上弹起,挡住塑料托扣回弹。如此循环往复。塑料托扣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中。 
由图2、图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安装在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的左端,是由定位轨道块11-1、轨道槽盖板11-2和托扣定位组件组成。定位轨道块11-1的上表面设有托扣轨道槽11-3,托扣轨道槽11-3的深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目的是为了保证塑料托扣在托扣轨道槽11-3移动时不会产生重叠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在托扣轨道槽11-3上设有轨道槽盖板11-2,在定位轨道块11-1内设有提手穿扣槽11-4,在定位轨道块11-1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口11-5,在托扣轨道槽11-3末端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托扣定位组件,多个托扣定位组件均是由定位球形钢珠11-6和定位弹簧11-7组成,定位弹簧11-7的下端固定设在定位轨道块11-1上的定位槽口11-5的底部,定位球形钢珠11-6设在定位弹簧11-7的上方,定位球形钢珠11-6的上端伸出定位槽口11-5,伸出槽定位槽口11-5的高度与托扣轨道槽11-3的深度相匹配。在本装置中,本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是固定安装在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托扣送扣装置的轨道槽10-17的末端。塑料托扣从上一工序由塑料托扣送扣装置中的送扣顶针沿轨道槽10-17推入本塑料托扣定位装置,进入本装置中定位轨道块11-1上的托扣轨道槽11-3中,当塑料托扣到托扣定位组件中定位球形钢珠11-6边上时,由于定位球形钢珠11-6伸出定位槽口11-5一定的高度,挡住了塑料托扣,保证了塑料托扣的定位目的,另外,当本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的塑料托扣送扣装置出现故障,多送入塑料托扣,使塑料托扣产生重叠现象时,多余的塑料托扣挤压定位球形钢珠11-6,使定位球形钢珠11-6下方的定位弹簧11-7收缩,使多余的塑料托扣穿过定位球形钢珠11-6,使其排到本纸箱提手穿扣机的外面,有效地防止了塑料托扣由于挤压产生堵死现象。在本装置中,当塑料托扣靠近达定位球形钢珠11-5时,此时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通过纸箱传送装置也已传送到指定位置,塑料托扣穿扣装置13开始穿扣。 
由图1、图2、图29、图30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纸箱传送装置12是由机架1、与机架组件固定的上箱组件和固定在机架组件内的输送组件以及与机架组件固定的定规组件组成。本装置中,定义图30中下端的机架1为机架前板,定义图30中上端的机架1为机架后板,图30中左端的机架1为机架左板,图30中右端的机架1为机架右板。由图29、图30、图31、图32可见,上箱组件是由第一上箱支杆12-1、第二上箱支杆12-3、第三上箱支杆12-4和第四上箱支杆12-2组成。第二上箱支杆12-3和第三上箱支杆12-4固定在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之间,第一上箱支杆12-1、第二上箱支杆12-3、第三上箱支杆12-4和第四上箱支杆12-2分别通过副锁块12-5与各自的架杆12-6的一端活动固定,架杆12-6的另一端通过副锁块12-5与托杆12-7活动固定,托杆12-7的两端分别通过主锁块12-8与前后上箱支承杆12-9和12-10分别活动固定,前后上箱支承杆12-9和12-10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通过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箱体的宽度可以调节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之间的距离,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可以通过架杆12-6在托杆12-7上下移动,调整到合适的宽度后,再由副锁块12-5锁定。根据箱体的高度可以调节第二上箱支杆12-3和第三上箱支杆12-4在架杆12-6上下移动的距离,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再由第二上箱支杆12-3和第三上箱支杆12-4上的副锁块12-5锁定。由图30、图33、图34、图35可见,包装箱体通过上箱组件输送到输送组件上,本装置中的输送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左输送组件和右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固定的位置与上箱组件中的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之间距离相对应。主传动组件是由与电动机分别相连的大链轮Ⅰ12-11和小链轮Ⅰ12-12以及左右主动轮12-13和12-14组成,大链轮Ⅰ12-11与左主动轮12-13的轴固定连接,小链轮Ⅰ12-12与右主动轮12-14的轴固定,左右主动轮12-13和12-14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左输送组件是由第一从动轮12-15、第二从动轮12-16、第三从动轮12-17、第四从动轮12-18和被动轮Ⅰ12-19组成,第一从动轮12-15和第二从动轮12-16同轴,第二从动轮12-16和第一从动轮12-15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12-15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左主动轮12-13相连,第二从动轮12-16通过皮带与第三从动轮12-17相连,第三从动轮12-17的轴端固定有大链轮Ⅱ12-20,第四从动轮12-18的轴端固定有小链轮Ⅱ12-21,大链轮Ⅱ12-20和小链轮Ⅱ12-21通过链条连接,第四从动轮12-18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Ⅰ12-19连接;右输送组件是由第一右从动轮12-22、第二右从动轮12-23和被动轮Ⅱ12-24组成,第一右从动轮12-22和第二右从动轮12-23同轴,第二右从动轮12-23和第一右从动轮12-22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右从动轮12-22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右主动轮12-14相连,第二右从动轮12-23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Ⅱ12-24连接。在装置中,电动机通过大链轮Ⅰ12-11和小链轮Ⅰ12-12带动左右主动轮12-13和12-14转动,通过左右主动轮12-13和12-14分别带动左输送组件和右输送组件转动,也就是左主动轮12-13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12-15,第一从动轮12-15带动同轴上的第二从动轮12-16转动,再通过第三从动轮12-17上大链轮Ⅱ12-20由链条传动第四从动轮12-18的小链轮Ⅱ12-21,再由第四从动轮12-18通过皮带带动被动轮Ⅰ12-20转动。右主动轮12-14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右从动轮12-22,第一右从动轮12-22带动同轴上的第二右从动轮12-23转动,再由第二右从动轮12-23通过皮带带动被动轮Ⅱ12-24转动。包装箱体通过输送组件到定规组件进行定位。由图29、图36可见,定规组件固定在输送组件上,是由挡规主架12-25、左右挡规支杆12-26和12-27和定规杆12-28组成;左右挡规支杆12-26和12-2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规主架12-25上,定规杆12-28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活动固定在左右挡规支杆12-26和12-27上。在本装置中,包装箱体在输送过程中,由定规组件进行定位,由定规杆12-28对包装箱体的上端进行定位,为保证包装箱体稳定运行,左右挡规支杆12-26和12-27对包装箱体进行左右定位,以保证包装箱体在进行穿扣作业时准确定位,不至偏移。由定规组件对包装箱体进行定位后,再进入下一工序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进行穿扣。在实际工作中,包装箱体放置在上箱组件中,根据箱体的宽度和高度对上箱组件中的第一上箱支杆和第四上箱支杆、第二上箱支杆和第三上箱支杆高度,再将包装箱体置于输送组件的皮带上,由输送组件将包装箱输送到定规组件进行定位,再进入最后工序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进行穿扣装箱。 
由图2、图3、图37、图38可见,本实施例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安装在纸箱传送装置的后端,是由包括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穿扣气缸13-1、穿扣支架13-2、定边组件和定型组件组成。定边组件是由“”形状的定边块13-3、“Γ”形状的定位块13-4、定边块拉簧13-5和棘齿8-8组成,“”形状的定边块13-3位于穿扣支架13-2的左侧,穿扣支架13-2的中间设有孔,“”形状的定边块13-3上边的右端从穿扣支架13-2中间的孔伸出,下边位于穿扣支架13-2的下方,其下边和穿扣支架13-2下端之间的槽口宽度与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也就是下边和穿扣支架13-2下端之间的槽口宽度与“Π”形状的塑料提手上边的厚度一致,“”形状的定边块13-3与穿扣支架13-2下端之间的槽口宽度仅能让一个“Π”形状塑料提手的上边进入。本装置中,“”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端通过轴与穿扣支架13-2固定,“”形状的定边块13-3 可以绕轴转动,图37中可以看到,“Γ”形状的定位块13-4设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左侧,其上边位于“”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方,“Γ”形状的定位块13-4的上端固定设在机架1上,在本装置中,“Γ”形状的定位块13-4的主要作用就是:当“Π”形状的塑料提手的上边进入穿扣支架下端与“”形状的定边块之间的槽口中时,位于“Γ”形状的定位块下部直角边的阻挡,保证了“”形状的定边块的位置不会移动,使“”形状的定边块处于稳定状态,保证穿扣作业的进行。图37中,在穿扣支架13-2和“”形状的定边块13-3之间设有定边块拉簧13-5,定边块拉簧13-5的一端固定在穿扣支架13-2上,另一端固定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中部,设置定边块拉簧13-5主要是便于“”形状的定边块13-3及时复位。由图37可以看到,棘齿8-8固定设在与“”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右端,棘齿8-8左端的位置与“”形状的定边块13-3上边右端的位置相对应,在本装置中,棘齿8-8 固定设在塑料提手变形装置5中上模块8-4的中间,“”形状的定边块13-3上边的右端和棘齿8-8的左端均设斜面,其斜面的方向一致,其目的是为了使“”形状的定边块13-3向下移动时,保证“”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右端与棘齿左端接触时不致阻挡其向下移动。图37、图38中,定型组件是由下端设有斜面的定型块13-6、定型轴承13-7和定型拉簧13-8组成。由图37可以看出,定型块13-6设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左端,定型块13-6的中部通过轴固定在机架1上,定型轴承13-7固定在穿扣支架13-2的下端,定型轴承13-7的左端与定型块13-6的右边接触,定型拉簧13-8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定型块13-6的中部固定,本装置中,定型块13-6的作用就是:当穿扣气缸13-1向上运动恢复到启动时的位置时,定型块13-6的上边的右端靠近穿扣支架13-2的上端的左侧,穿扣支架13-2的上端在定型块13-6的上端阻挡下,在塑料提手在送入穿扣支架13-2与“”形状的定边块13-3之间的槽口时,保证“”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位置不移动,使“”形状的定边块13-3处于稳定状态,便于穿扣作业的进行。图39和图40是本实施例的“”形状的定边块13-3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9中可以看出,定边块13-3呈“”形状。图41、图42是本实施例的定型块13-6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1可见,定型块13-6的下端设有斜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工”字型的塑料提手通过从上一工序塑料提手变形装置中进行变形,由“工”字型的平整状态变形为“Π”形状,“Π”形状的塑料提手由下模块两侧面的滑槽进入本装置中进行穿扣作业。“Π”形状的塑料提手的上边进入穿扣支架13-2与“”形状的定边块13-3之间的槽口中,“Π”形状的塑料提手的两侧下端进入定型块13-6与机架1之间的槽口中,此时穿扣气缸13-1开始工作,向下运动,带动穿扣支架13-2和“”形状的定边块13-3以及塑料提手同时向下移动,同时,固定在穿扣支架13-2下端的定型轴承13-7与定型块13-6下端的斜面产生抵触,使定型块13-6围绕其中间的轴转动,沿定型块13-6下端的斜面将定型块13-6的下端向左推开,“”形状的定边块13-3以及塑料提手继续向下移动,当“”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边移动到棘齿8-8的下方时,待穿扣的纸箱通过纸箱传送装置到达指定位置,待穿扣的塑料托扣也已到达,此时,穿扣支架13-2和“”形状的定边块13-3之间的塑料提手穿过该装置下方机架1上的孔,使“Π”形状的塑料提手两侧下端插入纸箱和塑料托扣的孔中,完成穿扣作业。穿扣完成后,穿扣气缸13-1向上运动,由于棘齿8-8挡住“”形状的定边块13-3上边的右端,使“”形状的定边块13-3围绕其上端的轴转动,这们,“”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下边向左翘起,使“”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下边从塑料提手上边的下方脱开,此时,穿扣气缸13-1继续向上运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边与棘齿8-8脱离,定型块13-6和“”形状的定边块13-3分别在定型拉簧13-8和定边块拉簧13-5的作用下,使定型块13-6和“”形状的定边块13-3同时复位,如此往复,穿扣完成后,再由纸箱传送装置12将穿好塑料托扣和提手的纸箱从纸箱提手穿扣机中输送到指定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安装塑料提手的纸箱由纸箱传送装置12输送到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经过纸箱折合装置10对纸箱进行折合;待穿扣的塑料提手分别经过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最后到达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中;待安装的塑料托扣分别经过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最后进入也到达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当纸箱、塑料提手和塑料托扣全部进入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时,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开始工作,将塑料提手穿过纸箱和塑料托扣上孔,塑料提手穿扣工作完成,最后,穿扣作业完成后的纸箱由纸箱传送装置12输送到指定位置。本实施例中,解决了纸箱提手穿扣机从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上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输送、定型、送料、定位、穿扣、纸箱传送过程全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高质量的塑料提手穿扣作业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纸箱无需进行折合作业,可以省掉纸箱折合装置,待穿扣的纸箱经纸箱传送装置直接进入塑料提手穿扣装置中进行穿扣作业。在实际工作中,还有纸箱在进行穿扣时,可以直接将塑料提手穿在纸箱上,无需安装塑料托扣,可以省掉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 

Claims (4)

1.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罩(2)和电气控制箱(3),其特征是:该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还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纸箱传送装置(12)和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
所述纸箱塑料提手穿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和纸箱折合装置(9)组成;所述纸箱塑料托扣组合装置是由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和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组成;
所述塑料提手进料装置(4)是由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组件和吹风定型组件组成;进料组件是由进料口(4-1)、存料斗(4-2)和出料口(4-3)组成,进料口(4-1)固定设置在存料斗(4-2)的上端,进料口(4-1)与存料斗(4-2)的内腔相通,出料口(4-3)倾斜设置在存料斗(4-2)的下端,出料口(4-3)与存料斗(4-2)之间成一定的倾斜夹角;吹风定型组件是由旋涡式鼓风机(4-4)、进气口(4-5)、上进气道(4-6)、下进气道(4-7)和出气口(4-8)组成,上进气道(4-6)放置在机架(1)上,进气口(4-5)设置在上进气道(4-6)的下端,进气口(4-5)通过软管与旋涡式鼓风机(4-4)连接,下进气道(4-7)与上进气道(4-6)的内腔相通,且为一整体,在上进气道(4-6)和下进气道(4-7)的下端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口(4-8);
所述塑料提手送料装置(5)是由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料组件、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组成;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均平行的倾斜固定设在机架(1)上,在定位板(5-1)的中间设有轨道(5-3),送料组件是由送料电机(5-4)、固定在送料电机(5-4)轴上的送料电机带轮(5-5)、传动轮(5-6)、偏心轮(5-7)、传动连杆(5-8)、送料台(5-9)、滑轮(5-10)组成,送料电机(5-4)固定在机架(1)上,送料电机带轮(5-5)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6)连接,传动轮(5-6)通过传动轴与偏心轮(5-7)连接,传动连杆(5-8)一端与偏心轮(5-7)相连,传动连杆(5-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送料台(5-9)的固定,送料台(5-9)的左端斜靠在停料台(5-2)下端,送料台(5-9)的右端与滑轮(5-10)固定,滑轮(5-10)活动设在定位板(5-1)中间的轨道(5-3)中,滑轮(5-10)可以在轨道(5-3)中斜方向上下滑动;
所述塑料提手分料装置(6)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分料电机(6-1)和吸料组件以及分料组件组成;吸料组件是由吸料轮(6-2)、吸料被动轮(6-3)和吸气管道(6-4)组成,吸料轮(6-2)和吸料被动轮(6-3)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吸料轮(6-2)的内部设有空腔,在吸料轮(6-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吸料槽(6-5),吸料槽(6-5)的大小和深度与所吸附的塑料提手相匹配,在吸料槽(6-5)上设有多个吸气孔(6-6),吸气孔(6-6)与吸料轮(6-2)内部的空腔相通,吸气管道(6-4)的上端设有吸气口(6-7),吸气口(6-7)通过气管与旋涡式吸气泵连接,吸气管道(6-4)的下端与与吸料轮(6-2)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多个吸气孔(6-6)均与吸料轮(6-2)的内部空腔相通;分料组件是由分料被动轮(6-8)、分料主动轮(6-9)、分料从动调节轮(6-10)、支架(6-11)和拉簧(6-12)组成,分料被动轮(6-8)和分料主动轮(6-9)同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分料主动轮(6-9)和分料从动调节轮(6-10)的两侧设有支架(6-11),支架(6-1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分料主动轮(6-9)和分料从动调节轮(6-10)均固定设在两侧的支架(6-11)上,分料电机(6-1)通过皮带同时与吸料被动轮(6-3)和分料被动轮(6-8)连接,分料主动轮(6-9)通过皮带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连接,分料主动轮(6-9)与分料从动调节轮(6-10)之间连接的皮带与吸料轮(6-2)的外周壁紧密接触;拉簧(6-12)的右端固定在支架(6-11)上,左端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塑料提手定型装置(7)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定型电机(7-1)、与定型电机(7-1)轴固定的定型电机带轮(7-2)、输送组件和定型组件组成;输送组件设有结构相同的两组,平行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组是由固定机架(1)上的上主动齿轮Ⅰ(7-3)、下主动齿轮Ⅰ(7-4)、上主动带轮Ⅰ(7-5)、下主动带轮Ⅰ(7-6)、上从动带轮Ⅰ(7-7)、下从动带轮Ⅰ(7-8)、上调节轮Ⅰ(7-9)和下调节轮Ⅰ(7-10)组成,另一组是由固定机架(1)上的上主动齿轮Ⅱ(7-3’)、下主动齿轮Ⅱ(7-4’)、上主动带轮Ⅱ(7-5’)、下主动带轮Ⅱ(7-6’)、上从动带轮Ⅱ(7-7’)、下从动带轮Ⅱ(7-8’)、上调节轮Ⅱ(7-9’)和下调节轮Ⅱ(7-10’)组成,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Ⅰ(7-3)和上主动带轮Ⅰ(7-5)与另一组的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上主动带轮Ⅱ(7-5’)同轴,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Ⅰ(7-4)和下主动带轮Ⅰ(7-5)同轴,另一组的下主动齿轮Ⅱ(7-4’)和下主动带轮Ⅱ(7-6’)同轴,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Ⅰ(7-7)与另一组的上从动带轮Ⅱ(7-7’)同轴,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Ⅰ(7-8)与另一组的下从动带轮Ⅱ(7-8’)同轴,一组的上调节轮Ⅰ(7-9)和另一组的上调节轮Ⅱ(7-9’)同轴,一组的下调节轮Ⅰ(7-10)和另一组的下调节轮Ⅱ(7-10’)同轴,定型电机带轮(7-2)通过皮带与上主动带轮Ⅰ(7-5)连接,上主动带轮Ⅰ(7-5)通过上调节轮Ⅰ(7-9)与上从动带轮Ⅰ(7-7)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Ⅰ(7-3)与下主动齿轮Ⅰ(7-4)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Ⅰ(7-6)通过下调节轮Ⅰ(7-10)与下从动带轮Ⅰ(7-8)通过皮带连接,另一组中的上主动带轮Ⅱ(7-5’)通过上调节轮Ⅱ(7-9’)与上从动带轮Ⅱ(7-7’)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齿轮Ⅱ(7-3’)和下主动齿轮Ⅱ(7-4’)通过齿轮啮合,下主动带轮Ⅱ(7-6’)通过下调节轮Ⅱ(7-10’)与下从动带轮Ⅱ(7-8’)通过皮带连接,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Ⅰ(7-5)和上从动带轮Ⅰ(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Ⅰ(7-6)和下从动带轮Ⅰ(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平行安装,上主动带轮Ⅱ(7-5’)和上从动带轮Ⅱ(7-7’)之间连接的皮带与下主动带轮Ⅱ(7-6’)和下从动带轮Ⅱ(7-8’)之间连接的皮带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定型组件设有两组,与输送组件相对应,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Ⅰ(7-11)、上定型块Ⅰ(7-12)和下定型块Ⅰ(7-13)组成,另一组是由“Г”型挡块Ⅱ(7-11’)、上定型块Ⅱ(7-12’)和下定型块Ⅱ(7-13’)组成,两组中的“Г”型挡块Ⅰ(7-11)和“Г”型挡块Ⅱ(7-11’)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其上端分别设在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吸料轮上吸料槽的两端,上定型块Ⅰ(7-12)和下定型块Ⅰ(7-13)以及上定型块Ⅱ(7-12’)和下定型块Ⅱ(7-13’)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在一组上定型块Ⅰ(7-12)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Ⅰ(7-13)的上表面上以及另一组上定型块Ⅱ(7-12’)的下表面上和下定型块Ⅱ(7-13’)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弯曲的斜面,使上定型块Ⅰ(7-12)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Ⅰ(7-13)的上表面之间以及上定型块Ⅱ(7-12’)的下表面和下定型块Ⅱ(7-13’)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形成螺旋状的定型轨道,一组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和另一组中上定型块Ⅱ(7-12’)的下表面与下定型块Ⅱ(7-13’)的上表面之间定型轨道的宽度均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一组上定型块Ⅰ(7-12)与下定型块Ⅰ(7-13)之间的定型轨道和另一组上定型块Ⅱ(7-12’)与下定型块Ⅱ(7-13’)之间定型轨道之间的距离与塑料提手穿扣机中塑料提手的长度相匹配;
所述塑料提手变形装置(8)是由变形组件和推料组件组成;变形组件是由变形气缸(8-1)、定位气缸(8-2)、“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上模块(8-4)、下模块(8-5)和定位针(8-6)组成,“Π”形状的变形压块(8-3)固定设在变形气缸(8-1)下端的气缸轴上,定位针(8-6)与定位气缸(8-2)下端的气缸轴固定,下模块(8-5)固定设在机架(1)的底端,上模块(8-4)固定设在下模块(8-5)的上方,上模块(8-4)和下模块(8-5)之间设有轨道槽(8-7),在上模块(8-4)的中间设有棘齿(8-8),定位针(8-6)插入上模块(8-4)中的定位孔中,在下模块(8-5)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滑槽(8-9);推料组件是由推料气缸(8-10)和“コ”形状的推料块(8-11)组成,推料气缸(8-10)固定在机架(1)上,推料块(8-11)的右端与推料气缸(8-10)的气缸轴固定,推料块(8-11)左端的两侧前爪通过轴承分别设在下模块(8-5)两侧面上的滑槽(8-9)中,推料块(8-11)在推料气缸(8-10)的作用下,可以沿下模块(8-5)两侧面的滑槽(8-9)左右移动;
所述纸箱折合装置(9)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折合气缸(9-1)、活动块(9-2)、左右转向块(9-3、9-4)、左右连杆(9-5、9-6)和“Λ”形状的左右折合眼手(9-7、9-8)组成;活动块(9-2)固定设在折合气缸(9-1)下端的折合气缸轴上,在活动块(9-2)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转向块(9-3、9-4),左转向块(9-3)一端与活动块(9-2)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左连杆(9-5)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左连杆(9-5)的下端与左折合眼手(9-7)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左折合眼手(9-7)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架(1)上,右转向块(9-4)一端与活动块(9-2)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右连杆(9-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右连杆(9-6)的下端与右折合眼手(9-8)的中部通过轴连接,右折合眼手(9-8)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架(1)上,左右连杆(9-5、9-6)对称设置,左右折合眼手(9-7、9-8)对称设置,在两侧机架(1)的外侧分别对称设有左右轨道槽(9-9、9-10),活动块(9-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在两侧机架(1)外侧的左右轨道槽(9-9、9-10)中,活动块(9-2)可以沿左右轨道槽(9-9、9-10)中上下滑动;
所述塑料托扣送扣装置(10)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送扣电机(10-1)、送扣电机带轮(10-2)以及进扣组件和送扣组件组成;进扣组件是由左右立式料斗(10-3、10-4)、左右被动链轮(10-5、10-6)和左右压扣轮(10-7、10-8)组成,左右立式料斗(10-3、10-4)均固定在机架(1)上,左右立式料斗(10-3、10-4)相对的内侧均设有料槽,左右立式料斗(10-3、10-4)的内侧料槽的形状与塑料托扣左右两端的形状相匹配,左右被动链轮(10-5、10-6)分别通过轴固定在左右立式料斗(10-3、10-4)的下部,与左被动链轮(10-5)同轴固定有左压扣轮(10-7),与右被动链轮(10-6)同轴固定有右压扣轮(10-8),左压扣轮(10-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立式料斗(10-3)的中间,左压扣轮(10-7)轮外缘的右端超出左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右压扣轮(10-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右立式料斗(10-4)的中间,右压扣轮(10-8)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左右压扣轮(10-7、10-8)的轮外缘均呈齿状,送扣电机带轮(10-2)通过链条与左被动链轮(10-5)和右被动链轮(10-6)连接,送扣电机(10-1)通过送扣电机带轮(10-2)带动左被动链轮(10-5)和右被动链轮(10-6)作相向转动,左被动链轮(10-5)在送扣电机(10-1)的带动下作顺时针转动,右被动链轮(10-6)作逆时针转动;送扣组件是由轨道座板(10-9)、轨道左侧板(10-10)、轨道右侧板(10-11)、轨道底板(10-12)、送扣顶针(10-13)、送扣气缸(10-14)和定位组件组成,轨道座板(10-9)固定在机架(1)上,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分别与轨道座板(10-9)固定连接,轨道底板(10-12)固定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之间,在轨道底板(10-12)上设有轨道槽(10-17),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顶针滑槽(10-19),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10-18),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轴承(10-18)分别设在轨道左侧板(10-10)和轨道右侧板(10-11)上的顶针滑槽(10-19)中,送扣顶针(10-13)的两端通过轴承(10-18)可以沿滑槽(10-19)移动,送扣气缸(10-14)固定在轨道座板(10-9)上,送扣气缸(10-14)的气缸轴与送扣顶针(10-1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有两结构相同的左右两组,分别设在轨道底板(10-12)上靠近左右立式料斗(10-3、10-4)处,每组定位组件是由球形钢珠(10-15)和弹簧(10-16)组成,弹簧(10-16)设在在轨道底板(10-12)上的槽口中,球形钢珠(10-15)安装在弹簧(10-16)的上方;
所述塑料托扣定位装置(11)是由该塑料托扣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轨道块(11-1)、轨道槽盖板(11-2)和托扣定位组件组成;定位轨道块(11-1)的上表面设有托扣轨道槽(11-3),托扣轨道槽(11-3)的深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在托扣轨道槽(11-3)上设有轨道槽盖板(11-2),在定位轨道块(11-1)内设有提手穿扣槽(11-4),在定位轨道块(11-1)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口(11-5),在托扣轨道槽(11-3)末端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托扣定位组件,所述多个托扣定位组件均是由定位球形钢珠(11-6)和定位弹簧(11-7)组成,定位弹簧(11-7)的下端固定设在定位轨道块(11-1)上的定位槽口(11-5)的底部,定位球形钢珠(11-6)设在定位弹簧(11-7)的上方,定位球形钢珠(11-6)的上端伸出定位槽口(11-5),伸出定位槽口(11-5)的高度与轨道槽(11-3)的深度相匹配;
所述纸箱传送装置(12)是由与机架(1)固定的上箱组件、固定在机架(1)内的输送组件和与机架(1)固定的定规组件组成;上箱组件是由第一上箱支杆(12-1)、第二上箱支杆(12-3)、第三上箱支杆(12-4)和第四上箱支杆(12-2)组成,第二上箱支杆(12-3)和第三上箱支杆(12-4)固定在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之间,第一上箱支杆(12-1)、第二上箱支杆(12-3)、第三上箱支杆(12-4)和第四上箱支杆(12-2)分别通过副锁块(12-5)与各自的架杆(12-6)的一端活动固定,架杆(12-6)的另一端通过副锁块(12-5)与托杆(12-7)活动固定,托杆(12-7)的两端分别通过主锁块(12-8)与前后上箱支承杆(12-9、12-10)分别活动固定,前后上箱支承杆(12-9、12-10)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固定连接;输送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左输送组件和右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固定的位置与上箱组件中的第一上箱支杆(12-1)和第四上箱支杆(12-2)之间距离相对应;主传动组件是由与电动机分别相连的大链轮Ⅰ(12-11)和小链轮Ⅰ(12-12)以及左右主动轮(12-13、12-14)组成,大链轮Ⅰ(12-11)与左主动轮(12-13)的轴固定连接,小链轮Ⅰ(12-12)与右主动轮(12-14)的轴固定,左右主动轮(12-13、12-14)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1)固定连接;左输送组件是由第一从动轮(12-15)、第二从动轮(12-16)、第三从动轮(12-17)、第四从动轮(12-18)和被动轮Ⅰ(12-20)组成,所述第一从动轮(12-15)和第二从动轮(12-16)同轴,第二从动轮(12-16)和第一从动轮(12-15)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12-15)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左主动轮(12-13)相连,第二从动轮(12-16)通过皮带与第三从动轮(12-17)相连,第三从动轮(12-17)的轴端固定有大链轮Ⅱ(12-20),第四从动轮(12-18)的轴端固定有小链轮Ⅱ(12-21),大链轮Ⅱ(12-20)和小链轮Ⅱ(12-21)通过链条连接,第四从动轮(12-18)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Ⅰ(12-19)连接;右输送组件是由第一右从动轮(12-22)、第二右从动轮(12-23)和被动轮Ⅱ(12-24)组成,第一右从动轮(12-22)和第二右从动轮(12-23)同轴,第二右从动轮(12-23)和第一右从动轮(12-22)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前后板固定连接,第一右从动轮(12-22)通过皮带与主传动组件中的右主动轮(12-14)相连,第二右从动轮(12-23)通过皮带与被动轮Ⅱ(12-24)连接;定规组件是由挡规主架(12-25)、左右挡规支杆(12-26、12-27)和定规杆(12-28)组成;左右挡规支杆(12-26、12-2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规主架(12-25)上,定规杆(12-28)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活动固定在左右挡规支杆(12-26、12-27)上;
所述塑料提手穿扣装置(13)是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穿扣气缸(13-1)、穿扣支架(13-2)、定边组件和定型组件组成;定边组件是由“”形状的定边块(13-3)、“Γ”形状的定位块(13-4)、定边块拉簧(13-5)和设在塑料提手变形装置中上模块(8-4)中间的棘齿(8-8)组成,“”形状的定边块(13-3)设在穿扣支架(13-2)的左侧,其上边的右端从穿扣支架(13-2)中间的孔伸出,下边位于穿扣支架(13-2)的下方,其下边和穿扣支架(13-2)下端之间的槽口宽度与塑料提手的厚度相匹配,“”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端通过轴与穿扣支架(13-2)固定, “Γ”形状的定位块(13-4)设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左侧,其上边位于“”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上方,“Γ”形状的定位块(13-4)的上端固定设在机架(1)上,在穿扣支架(13-2)和“”形状的定边块(13-3)之间设有定边块拉簧(13-5),定边块拉簧(13-5)的一端固定在穿扣支架(13-2)上,另一端固定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中部,棘齿(8-8)固定设在与“”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右端,棘齿(8-8)左端的位置与“”形状的定边块(13-3)上边右端的位置相对应;定型组件是由下端设有斜面的定型块(13-6)、定型轴承(13-7)和定型拉簧(13-8)组成,定型块(13-6)设在“”形状的定边块(13-3)的左端,定型块(13-6)的中部通过轴固定在机架(1)上,定型轴承(13-7)固定在穿扣支架(13-2)的下端,定型轴承(13-7)的左端与定型块(13-6)的右边接触,定型拉簧(13-8)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定型块(13-6)的中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其特征是:出料口(4-3)的侧壁与存料斗(4-2)的侧壁之间成13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5-1)和停料台(5-2)均与送料台(5-9)均成128°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其特征是:左压扣轮(10-7)轮外缘的右端超出左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的长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右压扣轮(10-8)轮外缘的左端超出右立式料斗料槽内侧壁年长度与塑料托扣的厚度相匹配。
CN201320421617.1U 2013-07-16 2013-07-16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9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1617.1U CN203419313U (zh) 2013-07-16 2013-07-16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1617.1U CN203419313U (zh) 2013-07-16 2013-07-16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9313U true CN203419313U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1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161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9313U (zh) 2013-07-16 2013-07-16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19313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0525A (zh) * 2013-07-16 2013-10-16 王前宏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N103921998A (zh) * 2014-04-10 2014-07-16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的提手限位机构及输送装置
CN10422814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王前宏 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提手扣送扣及脱扣装置
CN10422945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王前宏 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提手扣吸附和推扣装置
CN105035640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厦门翰林彩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纸箱提手的自动选料装置
CN105035432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厦门翰林彩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纸箱提手的自动安装设备和安装方法
CN105523240A (zh) * 2016-01-12 2016-04-27 孟钧 纸箱提手的预穿插装置
CN108839387A (zh) * 2018-07-02 2018-11-20 合肥丹盛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箱装置及其翻箱方法
CN109051754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兰明吾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穿扣机
CN113928664A (zh) * 2021-10-28 2022-01-14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0525B (zh) * 2013-07-16 2015-05-20 王前宏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N103350525A (zh) * 2013-07-16 2013-10-16 王前宏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N103921998A (zh) * 2014-04-10 2014-07-16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的提手限位机构及输送装置
CN103921998B (zh) * 2014-04-10 2015-11-25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的提手限位机构及输送装置
CN104228147B (zh) * 2014-09-18 2017-04-12 王前宏 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提手扣送扣及脱扣装置
CN10422945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王前宏 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提手扣吸附和推扣装置
CN10422814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王前宏 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提手扣送扣及脱扣装置
CN105035640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厦门翰林彩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纸箱提手的自动选料装置
CN105035432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厦门翰林彩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纸箱提手的自动安装设备和安装方法
CN105035640B (zh) * 2015-07-14 2017-06-06 厦门翰林彩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纸箱提手的自动选料装置
CN105523240A (zh) * 2016-01-12 2016-04-27 孟钧 纸箱提手的预穿插装置
CN108839387A (zh) * 2018-07-02 2018-11-20 合肥丹盛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箱装置及其翻箱方法
CN109051754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兰明吾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穿扣机
CN109051754B (zh) * 2018-08-21 2020-04-07 兰明吾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穿扣机
CN113928664A (zh) * 2021-10-28 2022-01-14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9313U (zh)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N103350525B (zh) 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
CN205997421U (zh) 高速纸杯或纸碗成型机
CN108356517A (zh) 万向轮自动装配机
CN204183184U (zh) 机器人卡扣自动装配系统
CN202462959U (zh) 纸板进料机构
CN103231108A (zh) 蓄电池电极板板栅切割机
CN105633766B (zh) 一种电子凸轮插针机
CN106144037A (zh) 一种电池包装机
CN105472957B (zh) 自动插件机
CN109129207A (zh) 一种光伏玻璃自动喷砂流水线
CN203791558U (zh) 一种新型自动装配铆轮机
CN203392510U (zh) 一种全自动纸箱提手穿扣机的塑料托扣送扣装置
CN109279307B (zh) 一种烟用三元可调节滤棒传动装置
CN207129683U (zh) 一种码垛夹具
CN105945573A (zh) 一种滑轮组件自动装配系统
CN205526491U (zh) 一种装饰板整理机构
CN214491529U (zh)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真空上料设备
CN208199938U (zh) 自动压印收纸型卡片印刷机
CN205767424U (zh) 塑料吹瓶机自动分距进坯机构
CN204565874U (zh) 一种滚子输送装置
CN105692285A (zh) 一种自动换料系统
CN208234933U (zh) 一种高炉生产打料除尘系统
CN206394970U (zh) 一种自动折盒机
CN201427111Y (zh) 一种弹簧的逐一分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