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3967U - 制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3967U
CN203333967U CN2013203046737U CN201320304673U CN203333967U CN 203333967 U CN203333967 U CN 203333967U CN 2013203046737 U CN2013203046737 U CN 2013203046737U CN 201320304673 U CN201320304673 U CN 201320304673U CN 203333967 U CN203333967 U CN 203333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 unit
outsourcing
wire rope
rope core
bra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046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进
徐建军
纪俊祥
许立兵
陈晨
王燕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LI 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LI 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LI 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LI RO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046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3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3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39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制绳技术先制备绳芯再对该绳芯编织外包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制备出的绳缆强度或耐磨度低、厂区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绳设备,包括设备驱动系统和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包括设备安装台、绳缆编织装置以及绳缆收集装置,所述绳缆编织装置包括绳芯编织装置和外包编织装置,所述绳缆收集装置包括定滑轮和卷绕装置。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呈环形结构将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包围起来,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等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所述卷绕装置的卷绕速度与编织所述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使用该制绳设备,可同时制备绳芯和外包,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过程实时调整,制备出的绳缆耐磨度高,设备占地面积少,人力成本低。

Description

制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缆编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覆有包覆层的绳缆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为使得编织好的绳缆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通常会在编织好的承重绳(即绳芯)外加一层包覆层(即外包)。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编织绳芯-卷绕绳芯-将绳芯牵引至外包编织设备-给绳芯编织外包”的工艺流程来制备该绳缆,编织过程必须按照顺序,采用对应每个生产流程的不同的设备来进行,因此制绳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编织不同型号的绳芯或是外包时,所用到的设备也不相同,导致设备种类较多,占用了较多的厂区空间。 
绳芯或外包在编织过程中,如果设备的编织速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就会导致间距和捻度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设备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编织出来的绳芯或外包的间距和捻度不变。 
在一定间距内,外包被编织得越密集则该外包的耐磨性越好。但外包编织越密集,编织时所需要的绳股数就越多,当绳股数过多时,会导致编织成的外包在使用过程中,各绳股受到的侧向力不均衡,受到较大侧向力的绳股对受到较小侧向力的绳股挤压,二者之间相互摩擦,反而降低了包覆层的使用寿命。还有,若 外包编织得过于紧凑,则会导致绳芯与外包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在使用时,绳芯还会对外包的内壁产生摩擦,使得外包的磨损程度增加,降低了外包的使用寿命。编织绳芯或外包时,编织设备可能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编织出来的同一根绳芯或外包的紧密程度不一致。在给绳芯编织外包时,绳芯的两端被张紧,因此无法准确判断该绳芯上是否有编织紧密程度与要求不符的地方,因此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需要调节外包编织的紧密程度,导致编织出来的绳缆的强度或耐磨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制绳技术先制备绳芯,再对该绳芯编织外包的复杂过程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制备出的绳缆强度或耐磨度降低、厂区空间利用率较低、人力需求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绳设备,包括设备驱动系统和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包括设备安装台、绳缆编织装置以及绳缆收集装置,所述绳缆编织装置包括绳芯编织装置和外包编织装置,所述绳缆收集装置包括定滑轮和卷绕装置。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及设置在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上、数目为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两倍的编织绳芯用股盘架,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及设置在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上、数目为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两倍的编织外包用股盘架。所述绳缆编织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台上,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呈环形结构将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包围起来,且所述设备安装台的中心线、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中心线以及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绳缆收集装置中的定滑轮设置在所述直线上并且位置高于所述绳缆编织 装置,所述绳缆收集装置中的卷绕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侧。且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等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所述卷绕装置的卷绕速度与编织所述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 
使用该制绳设备,可以同时制备绳芯和外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对工作过程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制备出的绳缆具有足够的耐磨度,同时还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人力成本。 
所述设备驱动系统中用以驱动绳缆编织装置的部分包括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和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电机驱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转动。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电机驱动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转动。优选地,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的齿数比,等于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数目的反比,且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所述主动齿轮来带动所述绳芯编织 装置和所述外包编织装置来运转,不仅能够节约需要使用的电机,同时还能保证绳芯的编织速度与外包的编织速度一定相同,提高了该制绳设备生产时的精确度。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台上安装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部分为设备安装台内圈,所述设备安装台上安装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部分为设备安装台外圈;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之间存在宽度至少为一人宽的间隙。该间隙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其中自由活动,对该制绳设备进行组装或检修,且该间隙的存在使得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之间的距离增大,避免了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发生交叉,导致编织失败,甚至出现安全故障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上表面的高度,且这两个面之间的高度差不超过半人高,即所述设备安装台为内圈高外圈低的结构。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内圈为较高部分,其上设置有所述绳芯编织装置;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为较低部分,其上设置有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工作人员在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先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内圈上安装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再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上安装所述外包编织装置。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高外圈低的结构,可以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该制绳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是否出现出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下表面高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的上表面,且这两个面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一人高;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一侧设置有攀爬装置,该攀爬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上表面齐平,且该攀爬装置与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相连接;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攀爬装置用以方便工作人员到达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上,所述支撑柱 用以支撑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部分,同时为工作人员入到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内圈附近进行作业提供了空间。工作人员在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可站在地面,由各支撑柱间的空隙进入到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内圈附近,将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内圈上,再通过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台一侧的攀爬梯,将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上的外侧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用以避免工作人员在组装或者检修该制绳设备时出现坠落等问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所述护栏还可以防止安装在所述外圈上的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出现故障,从而导致部分构件脱离安装位置飞出坠落伤人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制绳设备的生产速度由中控系统进行控制,且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和所述外包编织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测速系统,所述测速系统与中控系统对接。所述测速系统在该制绳设备的生产速度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情况或是出现故障时会自动报警,因此在使用该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时刻紧盯生产过程,只需在生产出现问题,系统报警时对该制绳设备进行调整或维修,操作简便且工作强度不大。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制绳效率、提高制造出的绳缆的耐磨度,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劳动力,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节约了厂房空间,增大了厂房空间的利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动作执行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的设备安装台以及绳缆编织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的设备驱动系统中齿轮分布的示意图,其中,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的另一种设备安装台的立体图,其中,安装绳芯编织装置的内圈的高度高于安装外包编织装置的外圈的高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绳设备的再一种设备安装台的立体图,其中,安装外包编织装置的外圈的高度高于安装绳芯编织装置的内圈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如图1所示的制绳设备,包括设备安装台1、绳缆编织装置2以及绳缆收集装置3,绳缆编织装置2设置在设备安装台1上,绳缆收集装置3包括定滑轮31和卷绕装置32,其中定滑轮31设置在设备安装台1的中心线上并且位置高于绳缆编织装置2,卷绕装置32设置在设备安装台1的外侧。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等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卷绕装置32的卷绕速度与该制绳设备编织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该制绳设备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相等,可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判断出该制绳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易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出现问题;卷绕装置32的卷绕速度与该制绳设备编织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则保证了制备出的绳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张力条件下,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绳缆编织装置2包括绳芯编织装置21和外包编织装置22。绳芯编织装置21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及设置在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上的数目为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数目两倍的编织绳芯用股盘架212。外包编织装置22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 221及设置在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上的数目为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数目两倍的编织外包用股盘架222。外包编织装置22呈环形结构将绳芯编织装置21包围起来,且设备安装台1的中心线、绳芯编织装置21的中心线以及外包编织装置22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图2所示的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的数目为6,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的数目为12。当然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也可以设置成4个、8个、12个以及16个等,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也可以设置成6个、8个、16个以及24个等,在实际生产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工作人员只需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选择,合理搭配进行使用。 
该制绳设备的设备驱动系统中用以驱动绳缆编织装置的部分,包括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和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所机驱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转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电机驱动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转动。优选地,如图3所示,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的齿数比,等于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数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数目的反比,且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之 间设置有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分别与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啮合,主动齿轮4由电机驱动,从而带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进行转动。图3所示的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的个数为12,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的个数为36,则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的齿数比为3:1。当然地,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213的个数也可以设置为4个、6个、8个以及16个等,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223的个数也可以设置为6个、8个、12个以及16个等,在在实际生产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工作人员只需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选择,合理搭配进行使用。 
优选地,如图4所示,设备安装台1为内圈高外圈低的结构,内圈11为较高部分,其上用于设置如图2所示的绳芯编织装置21。外圈12为较低部分,其上用于设置如图2所示的外包编织装置22。内圈11的上表面与外圈1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半人高,当然地,该高度差也可以低于半人高,只要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即可。工作人员在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先在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上安装如图2所示的绳芯编织装置21,再在设备安装台1的外圈12上安装如图2所示的外包编织装置22。设备安装台1内圈高外圈低的结构,可以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该制绳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是否出现出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进一步地,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与外圈12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为一人宽,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其中自由活动,对该制绳设备进行检修。当然地,该间隙大小也可以大于一人宽。且该间隙的存在使得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之间的距离增大,避免了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发生交叉,导致编织失败,甚至出现安全故障等问题。 
优选地,如图5所示,设备安装台1为内圈低外圈高的结构,且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的上表面与外圈12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一人高。当然地,该高度差也可以大于一人高。内圈11为较低部分,其上用于设置如图2所示的绳芯编织装置21。外圈12为较高部分,其上用于设置如图2所示的外包编织装置22。设备安装台1的一侧设置有攀爬梯13,攀爬梯13的上表面与外圈12的上表面齐平,且攀爬梯13与外圈12相连接。设备安装台1的外圈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121。工作人员在组装该制绳设备时,可站在地面,由各支撑柱121间的空隙进入到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附近,将如图2所示的绳芯编织装置21安装在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上,再通过设置在设备安装台1一侧的攀爬梯13,将外包编织装置22安装在设备安装台1的外圈12部分上。进一步地,设备安装台1的内圈11与外圈12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为一人宽,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其中自由活动,对该制绳设备进行检修,当然地,该间隙大小也可以大于一人宽。且该间隙的存在使得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之间的距离增大,避免了编织绳芯的绳股与编织外包的绳股发生交叉,导致编织失败,甚至出现安全故障等问题。进一步地,设备安装台1用于安装外包编织装置22的外圈12上靠近其边缘处设置有护栏122。护栏122用以避免工作人员在组装或者检修该制绳设备时出现坠落等问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护栏122还可以防止安装在外圈12上的如图2所示的外包编织装置22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部分构件脱离安装位置飞出坠落伤人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该制绳设备的生产速度由中控系统进行控制,且绳芯编织装置21和外包编织装置22上分别设置有测速系统,该测速系统与中控系统对接。由中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面板上进行设定即可开始工 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绳芯编织装置21和外包编织装置22上分别设置有测速系统,且该测速系统与中控系统对接,因此,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直观地监测到该制绳设备的运转情况,同时方便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调整。 
在使用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大小的设备安装台1,将绳芯编织装置21的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呈环形设置在设备支撑台1的内圈11上,且相邻两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均相切;再将绳芯编织装置21的编织绳芯用股盘架212安装在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211上。将外包编织装置22的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呈环形设置在设备支撑台1的外圈12上,且相邻两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均相切;再将外包编织装置22的编织外包用股盘架222安装在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221上。最后将该制绳设备的各控制系统与中控系统相连,在中控系统上设定该制绳设备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等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卷绕装置32的卷绕速度与该制绳设备编织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 
在使用时,将缠绕有编织绳芯的绳股的股盘安装在编织绳芯用股盘架212上,再将缠绕有编织外包的绳股的股盘安装在编织外包用股盘架222上,最后将所有绳股的绳头牵引出来,穿过定滑轮31,最终固定到卷绕装置32上。然后启动该制绳设备,使该制绳设备按照设定好的速度进行运转,生产出所需的绳缆。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时刻紧盯生产过程,只需在生产过程出现问题,系统报警时对该制绳设备进行调整或维修,操作简便且工作强度不大。 

Claims (8)

1.一种制绳设备,包括设备驱动系统和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包括设备安装台、绳缆编织装置以及绳缆收集装置,所述绳缆编织装置包括绳芯编织装置和外包编织装置,所述绳缆收集装置包括定滑轮和卷绕装置;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以及设置在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上、数目为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两倍的编织绳芯用股盘架,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若干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以及设置在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上、数目为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两倍的编织外包用股盘架;所述绳缆编织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台上,所述外包编织装置呈环形结构将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包围起来,且所述设备安装台的中心线、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中心线以及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绳缆收集装置中的定滑轮设置在所述直线上并且位置高于所述绳缆编织装置,所述绳缆收集装置中的卷绕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侧;且编织一圈绳芯的速度等于编织一圈外包的速度,所述卷绕装置的卷绕速度与编织所述外包的编织速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驱动系统中用以驱动绳缆编织装置的部分包括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和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所述编织绳芯 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电机驱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转动;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该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连为一体,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个数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的数目相同,且相邻两个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相互啮合,电机驱动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转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的齿数比,等于所述编织绳芯用传动支撑盘数目与所述编织外包用传动支撑盘数目的反比,且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和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均布在用以驱动绳芯编织装置的齿轮与用以驱动外包编织装置的齿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台上安装所述绳芯编织装置的部分为设备安装台内圈,所述设备安装台上安装所述外包编织装置的部分为设备安装台外圈;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之间存在宽度至少为一人宽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上表面的高度,且这两个面之间的高度差不超过半人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下表面高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内圈的上表面,且这两个面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一人高;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一侧设置有攀爬装置,该攀爬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上表面齐平,且该攀爬装置与所述设备安装台的外圈相连接;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台外圈上的外侧设置有护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绳设备的生产速度由中控系统进行控制,且所述绳芯编织装置和所述外包编织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测速系统,所述测速系统与中控系统对接。 
CN2013203046737U 2013-05-30 2013-05-30 制绳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33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46737U CN203333967U (zh) 2013-05-30 2013-05-30 制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46737U CN203333967U (zh) 2013-05-30 2013-05-30 制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3967U true CN203333967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0467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33967U (zh) 2013-05-30 2013-05-30 制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39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5574A (zh) * 2013-05-30 2013-08-21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 制绳设备
CN107407024A (zh) * 2015-06-10 2017-11-28 宝马股份公司 编织机
CN112663224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山东三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弯折高强夹芯绳的成型装置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5574A (zh) * 2013-05-30 2013-08-21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 制绳设备
CN103255574B (zh) * 2013-05-30 2015-01-07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 制绳设备
CN107407024A (zh) * 2015-06-10 2017-11-28 宝马股份公司 编织机
CN107407024B (zh) * 2015-06-10 2019-07-16 宝马股份公司 编织机
US10526733B2 (en) 2015-06-10 2020-0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raiding machine
CN112663224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山东三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弯折高强夹芯绳的成型装置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3967U (zh) 制绳设备
CN106522208A (zh) 螺旋桩机智能电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174317B (zh) 停车设备的升降传动系统及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
CN103255574B (zh) 制绳设备
CN105565194A (zh) 起重机钢丝绳绕绳装置及绕绳方法
CN208280020U (zh) 一种新型智能钢绞线穿束机
CN106192499B (zh) 超大型立式转锭绳机
CN102320529A (zh) 一种自排绳起升机构
CN206041353U (zh) 一种紧线器
CN106253133B (zh) 一种导线滑车
CN206407856U (zh) 一种卷扬机用电子排绳机构
CN111585211B (zh) 一种电力塔搭建用的便携式提升装置
CN205275087U (zh) 一种抓斗机钢丝绳更换装置
CN104659708A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电动绞磨
CN104929400A (zh) 自动旋转塔式停车系统
CN201634284U (zh) 一种进电卷缆装置
CN111130011B (zh) 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施工的便捷封网装置及封网方法
CN102126642A (zh) 预应力结构预紧缠绕机器人
CN209730773U (zh) 一种防拉电缆
CN204917803U (zh) 塔机排绳装置
CN204625053U (zh) 一种卷扬机用排绳装置
CN107022840B (zh) 一种多股大扭矩绳缆编织机
CN204608496U (zh) 超大型立式转锭绳机
CN201152033Y (zh) 舞台用升降架
CN211579390U (zh) 一种ftu导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10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