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5264U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55264U CN203255264U CN201190000581.9U CN201190000581U CN203255264U CN 203255264 U CN203255264 U CN 203255264U CN 201190000581 U CN201190000581 U CN 201190000581U CN 203255264 U CN203255264 U CN 2032552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frame section
- frame
- transverse member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8—Attaching arms to unsprung part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可以容易适应于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的改变,并且可以增加车辆的生产效率。在车辆的后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架(20)包括:第一框架部(21),设置有拖拽臂支架(30),该拖拽臂支架(30)可摆动地支撑悬架的拖拽臂(80);第二框架部(22),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第一框架部(21),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向构件(50);和第三框架部(23),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第二框架部(2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具有后侧框架,该后侧框架在车辆的后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可摆动地支撑悬架的拖拽臂(trailing arm)。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后侧框架,该后侧框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用作框架构件,例如在下列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
可摆动地支撑后轮悬架的拖拽臂的支撑部一般设置在后侧框架的前部,用于支撑后轮悬架的悬架横向构件设置在支撑部后面。
进一步,如果车辆发生后端碰撞,后侧框架具有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溃缩(collapsing)和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的功能。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5-247178号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的后侧框架通常由单一框架构件构成,该单一框架构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正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
然而,近年来,已经使用了许多种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并且根据这些条件,后侧框架的规格也不同。因此,需要提供具有多条用于后侧框架的生产线的车辆生产工厂,生产线的数量对应于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在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改变时,安装在车辆的后部下方的燃料箱的容量和轴距(wheel base)长度也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拖拽臂的后侧框架的前部的前后长度应该随着这些条件而改变。进一步,在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 改变时,后悬长度也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辆发生后碰撞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溃缩和变形的后侧框架的后部的前后长度应该随着这些条件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可以容易地适应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尺寸的条件的改变,并且可以增加车辆的生产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包括:第一框架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可摆动地支撑悬架的拖拽臂;第二框架部,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部,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向构件;和第三框架部,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部,其中,所述悬架横向构件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并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安装部的接近部的横向构件也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部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横向构件被配置成各所述横向构件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各所述安装部的一部分重叠。
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悬架横向构件的安装结构对后侧框架来说基本上是通用的。因此,用于安装悬架横向构件的部件的规格(形状、尺寸等等)对后侧框架来说也是通用的。相对于此,上述前部的规格根据燃料箱的容量和轴距长度而不同,上述后部的规格根据后悬长度而不同。因此,拖拽臂被支撑在其上的前部的规格和后部的规格根据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而不同。
利用这种结构,通过由与第一和第三框架部的构件分离的构件来构成第二框架部,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可以通用地使用第二框架部,从而对应于燃料箱的容量、轴距长度和后悬长度适当地选择第一和第三框架部并且将选择的第一和第三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相组合。因此,可以容易地适应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改变,并且增加车辆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的仰视图。
图2是说明车辆的下部的后部的放大仰视图。
图3是后侧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从下方看时拖拽臂的摆动支撑点的外周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B-B的截面图。
图7至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效果的说明性视图;其中
图7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轿式车辆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小型货车式(minivan-type)车辆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结构的视图;以及
图9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SUV式车辆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V的下部车身结构的仰视图;本实用新型的车辆V设置有:隔板(dash panel)1,该隔板1将车辆的前部的引擎室E和车舱(图中未显示)分隔;和底板2,该底板2形成车舱的底面。隔板1设置成从底板2上升。车辆V还设置有一对侧密封件3,在底板2的左侧和右侧,该一对侧密封件3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身的前侧,箭头(R)表示车身的后侧。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通道部4设置在隔板1和车辆V的下部的底板2的中心。通道部通过前端部连接于隔板1,并且从底板2突出到车身的内侧的车舱中。
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框架5设置在侧密封件3和底板2中的通道部4之间。底框架的前端部连接于左右一对前侧框架(前框架)6的后端部,在引擎室E中,该左右一对前侧框架6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在车辆V的下部,用于支撑用于前轮的悬架(附图中未显示)的悬架横向构件7设置在车辆的前侧的对应于引擎室E的位置。悬架横向构件7具有左右一对纵向构件7a和横向构件7b,该左右一对纵向构件主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横向构件7b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将纵向构件7a彼此连接。
加固部8在通道部4和底框架5之间,并且在隔板1的后端部和底板2的前端部的连接部X中。进一步,在连接部X中,扭矩箱9设置在底框架5和侧密封件3之间。
在通道部4中,三个节点板(gussets)10、11、12设置成随着通道部4在车身的外部的形状。
平坦的板构件13设置在节点板10至12中的前节点板10和中间节点板11之间,以关闭通道部4的前部。板构件1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联结到通道部4的下部,并且将通道部4的下部以基本线性方式彼此连接。
辅助构件14设置于板构件13的前端部,即在对应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连接部X的位置以及在对应于前节点板10的位置,该辅助构件14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将通道部4的下部彼此连接。引导构件15的后端部被联结到辅助构件14的前部。引导构件15具有基本平坦的形状,其前端部被联结到构成悬架横向构件7的横向构件7b。引导构件15以及板构件13形成基本连续板,当车辆行驶时,行驶气流被引导构件15和板构件13引导以在车辆的基本正下方从车辆的前侧流动至后侧。
通过引导构件15和板构件13,防止已从引擎室E流入通道部4中的具有低流速的热空气在通道部4的前部向下流动至通道部4的外部。因此,抑制具有高流速的行驶气流和具有低流速的热空气的干涉,并且可以增加车辆V的空气动力性能。
平面构件16设置在后节点板12下方,并且对应于节点板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并且将通道部4的下端部彼此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前端部连接于前侧框架6的左右底框架5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扩展,其朝着车辆的后侧平移。底框架5的后端部直接连接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的前端部,在车辆V的后部,该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框架6和后侧框架20通过底框架5连接到一起。
用作下述拖拽臂支撑部的拖拽臂支架30(在下文中简称为“支架30”)设置在连接于底框架5的后侧框架20的前部。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构件40设置在对应于连接部的位置,在该连接部,底框架5连接于后侧框架20。
图2是在车辆V的下部的后部的放大仰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后底板41设置在横向构件40的后部,横向构件42连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左右后侧框架20和载货室层(cargo room floor)43,该载货空间层43形成载货室的底面,该载货室形成在车舱的后部。被左右后侧框架20和横向构件40、42隔开的区域形成在后底板41下方,燃料箱FT设置在附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该区域中。
第三横向构件44设置在车身外部在载货室层43的外部,即在底面部,该第三横向构件44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左右后侧框架20,如图2所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用于后轮的车轮罩(wheel house)45设置在后侧框架20的外部、在对应于横向构件42、44的位置。
进一步,管状挤压箱(crush box)46设置在后侧框架20的后端部,如图2中的各个双点划线所示。左右挤压箱46通过缓冲梁47被连接,该缓冲梁47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 伸,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
下面将参考图3至6更具体地描述后侧框架20的结构。在附图中,箭头(IN)表示车辆内部的方向,箭头(OUT)表示车辆外部的方向。
后侧框架20由第一框架部21、第二框架部22和第三框架部23构成,该第一框架部21设置有拖拽臂支架30;在车辆的后侧,该第二框架部22连接于第一框架部21,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向构件50(参见图2),该悬架横向构件50用于支撑后轮的悬架(附图中未显示);在车辆的后侧,该第三框架部23连接于第二框架部22,并且具有安装于其后端部的挤压箱46。
在上述组件中,第二框架部22设置有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22b,用于将悬架横向构件50安装在车身上、在第二框架部的前后端部的底面上,螺栓60、61竖直地设置在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22b中。进一步,加强板62对应于螺栓60的位置被联结到第二框架部22,从而增加前侧的螺栓60的安装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悬架横向构件50具有左右一对纵向构件50a和横向构件50b、50c,该左右一对纵向构件50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该横向构件50b、50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纵向构件50a的前后部。在悬架横向构件50中,纵向构件50a的前后端部被安装在车身(第二框架部22的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22b)上,将橡胶衬套安装部51夹在两者之间,从而将悬架横向构件50弹性地支撑在车身上。
当悬架横向构件50被安装在预定位置中时,第二框架部22的螺栓60、61对应于衬套安装部51的位置而设置,通过例如螺栓60、61和螺母的紧固构件,纵向构件50a的前后端部和衬套底座51被紧固并且固定在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22b。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构件42、44设置在第二框架部22的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22b附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前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的接近部通过横向构件42彼此连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该左右后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b的接近部通过横向构件44彼此连接。这里所指的“接近部”是指接近至一定程度以使得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a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与横向构件42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而且是指接近至一定程度以使得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22b与横向构件44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换句话说,悬架横向构件安装部和横向构件彼此相对地布置,从而使它们至少部分重叠。
板状箱安装部70被安装在第三框架部23的后端部,挤压箱46(参见图2)的前端部通过箱安装部70而被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第三框架部23被制成比第一和第二框架部21、22更薄。因此,如果 车辆发生后碰撞,挤压箱46在冲击负载作用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溃缩并且变形,从而使得可以吸收冲击能量。在挤压箱46的溃缩变形之后,使得形成为具有小厚度的第三框架部2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溃缩并且变形,从而使得可以利用第三框架部23吸收未被挤压箱46所吸收的冲击能量。因此,抑制第二框架部22的变形,并且可以将穿入车舱的碰撞负载限制至最小。框架部21、22、23中的钢板厚度可以如下设定:第一框架部21中,1.8mm;第二框架部22中,1.8mm;第三框架部23中,1.6mm,但是这些值并没有限制。
然而,利用具有拖拽臂的后悬架,将拖拽臂的前端部的摆动枢轴点设定在尽可能高的位置,通常认为这样在使用者的行驶感觉和安全的方面是有优势的,并且已经认定将该点设定在更高的位置会更有优势。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开口21a形成在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部,如图4至6所示,后轮悬架的拖拽臂80的前端部通过开口21a设置在第一框架部21的闭合截面21A(在从图5所示的车辆的前侧看的截面图中,由第一框架部21的左右侧面、后底板41和第一框架21的下端面形成的闭合截面)内部。进一步,通过下述支架30的支撑,拖拽臂80的前端部的摆动枢轴点P被定位在闭合截面21A内部、在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部上方。因此,摆动枢轴点P可以被设定在比后轮的车轮中心位置更高的位置。
拖拽臂80的前端部连接于第一框架部21的支架30并且被支撑在作为摆动枢轴点P的连接部,从而能够与后轮一起在竖直方向上摆动。
如图4至6所示,环形部81和被固定到环形部81的紧固片83被设置在拖拽臂80的前端部,将橡胶衬套82夹在环形部81和紧固片83之间。在这些组件中,紧固片83通过例如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构件90被紧固到支架30,该支架30被安装在第一框架部21的闭合截面21A。
第一框架部21的上开口部分被后底板41覆盖并且被联结到该后底板41,第一框架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被联结到内板3a,如图5所示,该内板3a构成车身的内侧的侧密封件3。在本实施例中,闭合截面21A由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该第一框架部2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后底板41和侧密封件3的内板3a构成,支架30被安装在闭合截面21A内部。
如图3至6所示,支架30由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构成,该第一板31在前侧沿着大致上下方向延伸,该第二板32具有下述紧固座面部32a,并且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板31、32联结到一起,该支架30具有在侧视图中呈大致L形的形状。
如图4和6所示,第一板31具有在下端部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凸缘部31a、31b、 31c,这些凸缘部分别被联结到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部和侧密封件3的内板3a。
如图4至6所示,第二板32具有在下端部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凸缘32b、32c、32d,这些凸缘部分别被联结到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部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面部。
如图3至6所示,在第二板32中基本水平延伸的紧固座面部32a形成在支架30上,前端部容纳部32a1形成在紧固座面部32a上,该前端部容纳部32a1向上突出并且用于进一步向上布置拖拽臂80的前端部。
紧固座面部32a还具有安装孔32a2(参见图5),用于将紧固构件90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前端部容纳部32a1的两侧,在安装孔32a2的位置,紧固片83通过紧固构件90被紧固到紧固座面部32a。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0被安装使得拖拽臂80的摆动枢轴点P被定位在闭合截面21A内。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大负载施加于拖拽臂80的摆动枢轴点P,将第二板32的厚度设定成大于第一板31的厚度,以保证摆动枢轴点P的支撑刚度。进一步,如图5所示,加强板91布置在螺栓90被定位的紧固地点,该紧固是在三个组件,即紧固片83、第二板32和加强板91被堆叠的状态下进行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后侧框架20的前端部和前侧框架6的后端部通过底框架5被连接到一起。因此,如果车辆发生前碰撞,通过前侧框架6和底框架5,从车辆的前侧输入的冲击负载可以被有效并且直接传递到后侧框架20。如果车辆发生后碰撞,通过后侧框架20和底框架5,从车辆的后侧输入的冲击负载可以被有效并且直接传递到前侧框架6。实质上,如果车辆发生前碰撞或者车辆发生后碰撞,通过底框架5,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个框架(这里,前侧框架6和后侧框架20中的任何一个框架)输入的冲击负载可以被有效并且直接传递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个框架,并且该冲击负载可以更平稳地分散。
进一步,在用作拖拽臂80的支撑部的支架30设置在后侧框架20的前部的情况下,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后侧框架20的前端部直接连接于底框架5,可以通过利用简单结构增加后侧框架20的前部,即第一框架部21中的拖拽臂80的支撑刚度。
通过布置支架30使得开口21a形成于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并且拖拽臂80的摆动枢轴点P被定位在闭合截面21A内,可以将拖拽臂80的摆动枢轴点P相对于后轮的车轮中心位置设定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可以改善使用者的行驶感觉和操作稳定性。
然而,因为开口21a形成于第一框架部21的底面,所以可能减少拖拽臂80的支撑刚度,但是通过将后侧框架20的前端部直接连接于底框架5,可以利用简单结构有效地抑制拖拽臂80的支撑刚度的这种减少,如上文所述。
通常,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结构对后侧框架20来说基本上是通用的。因此,用于安装悬架横向构件50的部件的规格(形状、尺寸等等)基本上也是通用的。相对于此,支撑拖拽臂80的前部的规格和在车辆发生后碰撞时溃缩并且变形的后部的规格根据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而不同,因为前部的规格根据燃料箱FT的容量和轴距长度而不同,后部的规格根据后悬长度而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后侧框架20由第一框架部21、第二框架部22和第三框架部23构成,在该第一框架部21中设有拖拽臂80的支架30,该第二框架部22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向构件50,该第三框架部23连接于第二框架部22的后部。
通过由与第一和第三框架部21、23的那些构件分离的构件来构成第二框架部22,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可以通用地使用第二框架部22,以对应于燃料箱FT的容量、轴距长度和后悬长度适当地选择第一和第三框架部21、23,将选择的第一和第三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22组合,并且容易适应于改变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
图7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轿式车辆V1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12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小型货车式车辆V2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220的结构的视图。图9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用于SUV式车辆V3的情况下的后侧框架320的结构的视图。
比较V1至V3,例如,在车辆V2和V3中,轴距长度WB2和WB3彼此基本相等,车辆V1中的轴距长度WB1被设定成短于车辆V2和V3中的轴距长度。进一步,燃料箱FT(参见图1和2)的容量被设定成按车辆V1、V2、V3的顺序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后轮的车轮中心随着轴距长度WB的增加而向后平移。因此,在后侧框架220、320中,第一框架部221、321的前后长度被设定成大于后侧框架120的第一框架部121的前后长度。进一步,因为横向构件40(参见图1和2)通常布置在更前面以当燃料箱FT的容量增加时保证燃料箱FT的容纳空间,所以第一框架部221的前端部的位置被设定成比第一框架部121的前端部更朝向车辆的前端部,第一框架部321的前端的位置被设定成比第一框架部221的前端更朝向车辆的前端部。
因此,第一框架部221的前后长度被设定成大于第一框架部121的前后长度,第一框架部321的前后长度被设定成大于第一框架部221的前后长度。
车辆V1至V3具有不同的后悬长度OH1至OH3。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框架部123、 223、323的前后长度根据后悬长度OH1至OH3来设定。
参考图7至图9,第二框架部122、222、322的规格对车辆V1至V3来说基本是通用的。
因此,通过由分离构件来构成第一和第三框架部,可以通用地使用第二框架部122、222、322,以对应于车辆V1至V3的例如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例如,轿式、小型货车、SUV等等)适当地选择第一框架部121、221、321和第三框架部123、223、323,并且将选择的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122、222、322组合。因此,容易适应于上述条件的改变并且可以增加生产效率。
在第二框架部22中,通过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横向构件42、44来连接悬架横向构件50的左右安装部的接近部,可以通过利用简单结构增加第二框架部22中的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
进一步,通过悬架横向构件50的前后侧的安装部的接近部与各个横向构件42、44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加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的效果。
进一步,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框架部21、22的厚度设定成高于第三框架部23的厚度,可以增加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和增加拖拽臂80的支撑刚度。另外,因为第三框架部的厚度小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的厚度,所以可以减少车辆重量,并且如果车辆发生后碰撞,可以使得形成为小厚度的第三框架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溃缩并且变形,从而使得利用第三框架部可以吸收冲击能量。因此,可以抑制第二框架部的变形并且可以将输入到车舱的冲击负载限定成最小。
已参考图7至图9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用于例如轿式、小型货车和SUV的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样的车辆类别,而可以应用于例如小型汽车,敞篷车,以及例如卡车的大车辆。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上述实施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对应于拖拽臂支架30。同样地,横向构件对应于横向构件42、44。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特征,而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对上述实施例作如下概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在该下部车身结构中,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其中,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包括:第一框架部(21),设置有支撑部(30),所述支撑部(30)可摆动地支撑悬架的拖拽臂(80);第二框架部(22),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第一框架部(21),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 向构件(50);和第三框架部(23),在车辆的后侧连接于第二框架部(22)。
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悬架横向构件的安装结构对后侧框架来说基本是通用的。因此,用于安装悬架横向构件50的部件的规格(形状、尺寸等等)对于后侧框架来说基本上也是通用的。相对于此,上述前部的规格根据燃料箱的容量和轴距长度而不同,上述后部的规格根据后悬长度而不同。因此,拖拽臂(80)被支撑的前部的规格和后部的规格根据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而不同。
因此,利用上述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利用与第一和第三框架部21、23的构件分离的构件来构成的第二框架部22,不论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可以通用地使用第二框架部22,从而对应于燃料箱FT的容量、轴距长度和后悬长度适当地选择第一和第三框架部21、23,并且将选择的第一和第三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组合。因此,可以容易适应于例如车辆的车型、类别和尺寸的条件的改变并且增加车辆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较佳地,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部22a、22b设置于第二框架部2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接安装部的接近部的横向构件42、44也设置于该第二框架部2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这里所指的“接近部”是指接近至一定程度以使得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部22a、22b与横向构件42、44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换句话说,可以获得相对位置关系,以便实现在车辆纵向上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根据该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结构增加第二框架部22中的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较佳地,横向构件42、44分别设置在对应于安装部22a、22b的前部和后部,该安装部22a、22b设置在第二框架部22的前部和后部。
根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增加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较佳地,第一框架部21和第二框架部22被设定成具有大于第三框架部23的板厚的板厚。
根据该结构,可以增加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刚度和拖拽臂80的支撑刚度,因此可以增加悬架的安装刚度。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在所述下部车身结构中,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0)包括:
第一框架部(21),设置有支撑部(30),所述支撑部(30)可摆动地支撑悬架的拖拽臂(80);
第二框架部(22),在所述车辆的后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部(21),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悬架横向构件(50);和
第三框架部(23),在所述车辆的后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部(22),其中,
所述悬架横向构件(50)的安装部(22a,22b)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部(22)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并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安装部的接近部的横向构件(42,44)也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部(22)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和后部,
所述横向构件(42,44)被配置成各所述横向构件(42,44)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各所述安装部(22a,22b)的一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部(21)和所述第二框架部(22)被设定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三框架部(23)的板厚的板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48950 | 2010-06-30 | ||
JP2010-148950 | 2010-06-30 | ||
PCT/JP2011/003631 WO2012001932A1 (en) | 2010-06-30 | 2011-06-24 | Low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55264U true CN203255264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540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9000058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55264U (zh) | 2010-06-30 | 2011-06-24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55264U (zh) |
DE (1) | DE212011100114U1 (zh) |
WO (1) | WO201200193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9379A (zh) * | 2022-06-29 | 2022-09-06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模块化中后地板总成组合结构 |
CN115027566A (zh) * | 2021-03-04 | 2022-09-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结构 |
US12012152B2 (en) | 2021-03-04 | 2024-06-18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086709A1 (de) * | 2011-11-21 | 2013-05-23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Gruppe von Kraftfahrzeugen |
JP5790714B2 (ja) * | 2013-06-20 | 2015-10-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下部構造 |
KR101490923B1 (ko) * | 2013-08-09 | 2015-02-06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리어 사이드 멤버를 구비한 차체 |
FR3014072B1 (fr) * | 2013-12-02 | 2015-12-04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Structure de la partie arriere de la cais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dont les longeronnets comportent une allonge |
DE102014001307A1 (de) | 2014-01-31 | 2015-08-0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Radaufhängungslager,Radaufhängungslageranordnung sowie Kraftfahrzeug |
KR20220003385A (ko) | 2020-07-01 | 2022-01-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사이드멤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18280A (ja) * | 1989-09-30 | 1991-05-20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H1045021A (ja) * | 1996-07-31 | 1998-02-17 | Suzuki Motor Corp | 車体構造 |
JP4678473B2 (ja) | 2004-03-05 | 2011-04-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燃料タンク配設構造 |
-
2011
- 2011-06-24 DE DE212011100114U patent/DE212011100114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06-24 CN CN201190000581.9U patent/CN2032552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06-24 WO PCT/JP2011/003631 patent/WO201200193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27566A (zh) * | 2021-03-04 | 2022-09-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结构 |
CN115027566B (zh) * | 2021-03-04 | 2024-04-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结构 |
US12012152B2 (en) | 2021-03-04 | 2024-06-18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CN115009379A (zh) * | 2022-06-29 | 2022-09-06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模块化中后地板总成组合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01932A1 (en) | 2012-01-05 |
DE212011100114U1 (de) | 2013-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55264U (zh)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
CN108349539B (zh) | 前副车架结构 | |
CN101489856B (zh) | 后部车身结构 | |
CN108357565B (zh) | 用于电动机动车的前体结构和底盘 | |
JP3866677B2 (ja) | 車体の前部構造 | |
CN104583062A (zh) | 汽车的frp制舱室 | |
JP5494942B2 (ja)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2011037289A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
CN104968558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CN103347773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JP4244666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5515760B2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11608116B2 (en) |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10899388B2 (en) | Vehicle-body lower face structure | |
JP3185492U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2012011857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6156088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16222137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16141282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JP4214629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6171878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3551914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19123456A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JP4244663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10215005A (ja) | 車両の後部装備品配設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