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5396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25396U
CN203225396U CN 201320163294 CN201320163294U CN203225396U CN 203225396 U CN203225396 U CN 203225396U CN 201320163294 CN201320163294 CN 201320163294 CN 201320163294 U CN201320163294 U CN 201320163294U CN 203225396 U CN203225396 U CN 20322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assembly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632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峰
黄建勋
马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632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2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2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253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外壳、收容于绝缘外壳内的金属壳体、部分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支撑块、连接部件及与连接部件连接的线缆;连接部件包括插头部、收容于插头部内的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线缆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另端,其中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离的第一遮蔽壳及第二遮蔽壳,第一遮蔽壳包括第一卡片及第二卡片,第二遮蔽壳包括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且自所述第一缺口弯折延伸有一抵接片,组装时,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分别与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对应配合,而抵接片位在第一卡片内侧面,且位在没焊接线缆之印刷电路板另表面,俾利金属壳体之第一遮蔽壳及第二遮蔽壳间的焊接且不会压迫到线缆而造成线缆损伤。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尤其指一种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 消费性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轻薄化, 因此, 电子设备内部用于安装连接器的空间越来越小, 而用于与移动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线缆连接器也要求越来越小型轻薄。传统的外部线缆连接器,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582214号所揭示的一种线缆连接器, 其插入部件包括设有舌板的基座、收容于基座内的端子及与端子焊接且位于基座后方的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上一端与端子相焊接, 另端则与线缆相焊接, 在印刷电路板焊接有端子及线缆的同一面上并安装有电子元器件, 而一金属遮蔽壳体则包覆在插入部件的外围, 且所述遮蔽壳体系由上、下两部分卡扣组装。这样的设计虽不影响其使用, 但是由于遮蔽壳体系由上、下两部分卡扣组装, 为设置卡扣机构, 结构将较为复杂且不易小型化。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进来克服所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其具有金属壳体, 该金属壳体可通过焊接方式组装第一遮蔽壳及第二遮蔽壳, 而可有效提供一结构简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且可避免金属壳体压迫到线缆而造成线缆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包括绝缘外壳、收容于绝缘外壳内的金属壳体、部分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连接部件, 及与连接部件电性连接的线缆,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有插头部、收容于插头部内的导电端子及可与导电端子连接的印刷电路板, 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线缆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后端,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离的第一遮蔽壳及第二遮蔽壳, 所述第一遮蔽壳包括第一卡片及第二卡片, 所述第二遮蔽壳包括与所述第一卡片及第二卡片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 且自所述第一缺口弯折延伸有一抵接片, 组装时, 第一遮蔽壳之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系与第二遮蔽壳之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应配合, 而抵接片则位在第一卡片内侧面, 且位在没有焊接线缆之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抵接片仅位在第一卡片与印刷电路板之第二表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遮蔽壳在一侧缘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片, 两个第一卡片间形成一缺口, 而第二遮蔽壳一侧缘上对应所述两个第一卡片则设置有两个第一缺口, 且两个第一缺口间设置有一卡止片, 所述卡止片系与所述第一遮蔽壳之缺口相对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遮蔽壳一端延伸有一连接部, 而第二遮蔽壳对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一卷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部件之插头部未被金属壳体所包覆, 而印刷电路板则被包覆于金属壳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通过镶埋成型形成于金属壳体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绝缘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线缆包括有一注塑件, 所述绝缘支撑块部分位于金属壳体内部, 部分暴露于金属壳体与注塑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印刷电路板之第二表面未设置电子元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将金属壳体之第一遮蔽壳与第二遮蔽壳以其第一卡片及抵接片焊接之方式, 其中抵接片位在第一卡片内侧面, 且位在没有焊接线缆之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如此可避免线缆被压伤, 且结构简单,制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金属壳体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件组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去除绝缘外壳时的部分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外壳5、收容于绝缘外壳5内的金属壳体2、部分收容于金属壳体2内的连接部件1, 与连接部件1电性连接的线缆3,以及通过镶埋成型形成于金属壳体2与连接部件1之间的绝缘支撑块4。所述连接部件1包括有位于前端的插头部10、收容于插头部10内的导电端子11及位在连接部件1后端的印刷电路板12, 所述印刷电路板12包括有第一表面121及与第一表面121相对的第二表面122, 所述导电端子11之尾端系焊接接印刷电路板12的第一表面121前端, 线缆3之导线31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2的第一表面121后端, 而印刷电路板12之第二表面122未安装有电子元器件。
请参图3所示, 所述金属壳体2包括分离的第一遮蔽壳21及第二遮蔽壳22, 所述第一遮蔽壳21一侧缘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片211、211’, 两个第一卡片211、211’间形成一缺口213, 而在相对的另侧缘上则设置有两个第二卡片212、212’, 两个第二卡片212、212’间形成另一缺口213’;而第二遮蔽壳22一侧缘上对应所述两个第一卡片211、211’则设置有两个第一缺口221、221’, 且自所述其中一第一缺口221’向下弯折延伸有一抵接片220;另, 在两个第一缺口221、221’间设置有一卡止片223, 而对应所述两个第二卡片212、212’则设置有两个第二缺口222、222’, 且两个第二缺口222、222’间设置有一卡止片223’, 所述卡止片223、223’系与所述第一遮蔽壳21之缺口213、213’相对应配合。再, 第一遮蔽壳21一端朝后延伸有一连接部24, 而第二遮蔽壳22后端对应所述连接部214设置有一卷压部224。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 在安装制造过程中, 第一步, 组装连接部件1,先将导电端子11插入插头部10内固持,再将印刷电路板12固定在插头部10后端并使导电端子11的焊接端与印刷电路板12之第一表面121的前端焊接。一外接线缆3的导线31焊接于印刷电路板12第一表面121后端上。第二步, 连接部件1、线缆3与金属壳体2的安装, 将金属壳体2第一遮蔽壳21之第一卡片211、211’、第二卡片212、212’与缺口213、213’分别与第二遮蔽壳22之第一缺口221、221’、第二缺口222、222’及卡止片223、223’对应配合包覆在连接部件1之印刷电路板12及线缆3之多个导线31外部, 而抵接片220则位在第一卡片211’内侧面, 且位在没有焊接线缆2之印刷电路板12的第二表面122一侧, 并将抵接片220与第一卡片211’相焊接。同时将第一遮蔽壳21之连接部214与第二遮蔽壳之卷压部224弯曲拧紧。第三步, 注塑, 部分安装完成后之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辅助工具将绝缘材料注入, 以镶埋成型的方法形成绝缘支撑块4,使得绝缘支撑块4填充印刷电路板12与金属壳体2之间的空间(诸如金属壳体2与线缆3之间及金属壳体2安装连接部件1后端多余的空间), 其中绝缘支撑块4部分位于金属壳体2内部, 部分暴露于金属壳体2与线缆3之注塑件32之间;最后, 将线缆3穿过绝缘外壳5的收容部(未标号), 将安装了连接部件1、线缆3及、金属壳体2及绝缘支撑块4的部分组件组装并固定在绝缘外壳5的收容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将金属壳体2之第一遮蔽壳21与第二遮蔽壳22以其第一卡片211’及抵接片220焊接之方式, 其中抵接片220位在第一卡片211’内侧面, 且位在没有焊接线缆3之印刷电路板12的第二表面12一侧, 如此可避免制造组装过程中线缆3之导线31被压伤, 且结构简单, 制程方便。

Claims (8)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外壳、收容于绝缘外壳内的金属壳体、部分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连接部件, 及与连接部件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有插头部、收容于插头部内的导电端子及可与导电端子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线缆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离的第一遮蔽壳及第二遮蔽壳, 所述第一遮蔽壳包括第一卡片及第二卡片, 所述第二遮蔽壳包括与所述第一卡片及第二卡片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 且自所述第一缺口弯折延伸有一抵接片, 组装时, 第一遮蔽壳之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系与第二遮蔽壳之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应配合, 而抵接片则位在第一卡片内侧面, 且位在没有焊接线缆之印刷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仅位在第一卡片与印刷电路板之第二表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壳在一侧缘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片, 两个第一卡片间形成一缺口, 而第二遮蔽壳一侧缘上对应所述两个第一卡片则设置有两个第一缺口, 且两个第一缺口间设置有一卡止片, 所述卡止片系与所述第一遮蔽壳之缺口相对应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壳一端延伸有一连接部, 而第二遮蔽壳对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一卷压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之插头部未被金属壳体所包覆, 而印刷电路板则被包覆于金属壳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通过镶埋成型形成于金属壳体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绝缘支撑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有一注塑件, 所述绝缘支撑块部分位于金属壳体内部, 部分暴露于金属壳体与注塑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第二表面未设置电子元器件。
CN 201320163294 2013-04-03 2013-04-03 线缆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3294 CN203225396U (zh) 2013-04-03 2013-04-03 线缆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3294 CN203225396U (zh) 2013-04-03 2013-04-03 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25396U true CN203225396U (zh) 2013-10-02

Family

ID=4925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632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5396U (zh) 2013-04-03 2013-04-03 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25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863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247918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3158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795654B (zh)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2412456A (zh) 电连接器
CN2596616Y (zh) 模组连接器(十一)
CN203942046U (zh) 线缆连接装置
CN10202508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326157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990720B (zh)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CN103167722B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造具有端子的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CN204966744U (zh) 电连接器
CN105337106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253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197021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3277712U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
CN102801060B (zh) 磁性模组的制造方法及利用此种磁性模组制造的电连接器
CN105006698B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1616538U (zh) 线缆组合体及其应用的线缆连接器
CN202997098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23340Y (zh) 电连接器
CN203225388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2749523U (zh) 一种微型同轴连接器
CN11149039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4241901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