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4915U -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 Google Patents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4915U
CN203134915U CN2012205564825U CN201220556482U CN203134915U CN 203134915 U CN203134915 U CN 203134915U CN 2012205564825 U CN2012205564825 U CN 2012205564825U CN 201220556482 U CN201220556482 U CN 201220556482U CN 203134915 U CN203134915 U CN 203134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ck
sprocket system
loaded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564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安怀
袁军
张�杰
晏先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ILANS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ILANS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ILANS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ILANS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5564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4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4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49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特别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序中对小密极板自动进行包封配组的设备。它公开了一种包封配组机是由包括机架、送纸装置、送板装置、切纸装置、极板输送装置和收片装置顺序衔接而成的流水线装置,该流水线装置在电气控制系统作用下自动协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串联的双列式送纸装置和极板输送装置、与极板输送装置垂直相接的送板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合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极板的周转次数,实现了铅合金汽车极板的自动包封配组,完成了该项生产流程从低效率劳动向自动化、高效率和环保化作业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生产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Description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加工设备,其特征是一种汽车型蓄电池极板自动包封配组机,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领域的铅合金极板的自动包封配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需要用隔板将正极板包覆起来,使隔板充当第三极板,同时要将包覆隔板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配组,这个过程称为包封配组。
目前,国内的包板和配组方式一部分厂家采用手工操作,但这样很容易损伤隔板,从而造成蓄电池质量下降。而且手工包板和配组效率低下,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
另外一部分厂家采用包封配组机,自动化程度高的组装线一般采用吸片式配组机或包封配组机法,这种设备采用八组成直线式排列的吸片式送板机构,其中七组送板机构为正负板并列式上板,且输送装置平行于送板机构,上板后的极板由送板机构进入输送装置进行配组前须经由一段与输送装置垂直的过渡装置,配组贯穿整个输送过程,这样的结构导致效率较低,达不到后续装配线的生产要求,不能满足客户高效生产的需求;而且设备复杂程度较高,安装和动作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设备成本,故障率较高;而且这种包封配组机环保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血铅事件的曝光,国家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环保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生产出一种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的包封配组机已成为市场亟不可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包封配组机复杂程度、故障率高,极板包封配组时效率低的不足,减少铅粉尘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自动包封配组机,采用串联的双列式的送纸装置和极板输送装置,与极板输送装置垂直相接的送板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合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极板的周转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自动包封配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纸装置、切纸装置、送板装置、极板输送装置、收片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送板装置、极板输送装置、收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送纸装置装于所述机架前端,为平行布置的双层结构,包括第一送纸机构和第二送纸机构,所述走纸机构后端与所述切纸装置相衔接,
所述极板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包纸机构、后段输送机构和叠片机构,
所述前段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分别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链轮系和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链轮系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链轮系和第二链轮系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为包括传感器检测机构,该传感器检测机构的控制信号线接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送板装置包括正极板送板机构、负极板送板机构和送板装置传动系统,所述送板装置传动系统设于正、负极板送板机构下方,
所述正极板送板机构包括分别第一安装座、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所述第一安装座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其中,第三、第四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且链轮系末端衔接所述第一吸片机构,所述第一吸片机构位于第一轨道上方,以向所述第一轨道传送第一组正极板;第五和第六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且链轮系末端衔接所述第二吸片机构,所述第二吸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以向所述第二轨道传送第二组正极板;所述第一步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以带动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做步进吸片动作;送片时,两列正极板底边分别挂于所述第三链轮系和第五链轮系,极耳边分别挂于所述第四链轮系和第六链轮系,
所述包纸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上辊机构、下辊机构、第七链轮系和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七链轮系将动力传递至下辊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正上方,第三检测机构的控制信号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正极板经过上辊机构与下辊机构之间隙包覆隔板纸后进入后段输送机构;
所述包纸机构的后端为后段输送机构,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过渡轮系、第二从动轴机构、第三轨道、第四轨道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过渡轮系装于所述后段输送装置前端,由所述第二从动轴机构带动;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接于过渡轮系后部,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处于同一直线,包括第八链轮系、第九链轮系、第四检测机构和第五检测机构,所述第八链轮系和第九链轮系均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四检测机构、第五检测机构均为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电气控制线均接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负极板送板机构包括第三送板机构和第四送板机构,
所述第三送板机构包括装于机架的第三安装座、第三驱动机构、第二步进机构、第三吸片机构和第一计数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极板叠经由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送至第三吸片机构;所述第三吸片机构装于第三安装座、在所述第二步进机构带动下做步进吸片动作;所述第一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传感器计数机构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第四送板机构包括装于机架的第四安装座、第四驱动机构、第三步进机构、第四吸片机构和第二计数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器和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极板叠经由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送至第四吸片机构;所述第四吸片机构装于第四安装座、在所述第四步进机构带动下做步进吸片动作;所述第二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传感器计数机构的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叠片机构设于所述后段输送装置与所述收板装置之间,包括推板机构、叠片装置和定位机构,所述推板机构与所述叠片装置在极板输送方向上顺序设置,所述定位机构设于叠片装置垂直正上方;所述推板机构为气缸推板机构;所述叠片装置为步进式上升机构。
所述前段输送装置还包括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为左右对称件,分别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装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尾部。
所述过渡轮系为圆形皮带过渡轮系。
所述送板装置传动系统包括装于机架底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从动轴机构、前分配轴机构、后分配轴机构和通过联轴器将第五主动轴、前分配轴和后分配轴连接起来的换向器;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驱动电机、装于第五驱动电机伸出轴端的第三带轮系;第五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五从动轴、依次设于第五从动轴的第三带轮系和第七链轮系,第五从动轴通过第一联轴器接入换向器;前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装于换向器的前分配轴、依次装于前分配轴的若干个感应凸轮和第十三链轮系,若干个感应凸轮对应若干个传感器,当传感器接收到感应凸轮的信号时,各机构依次动作;后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装于换向器的后分配轴和第十四链轮系、第十五链轮系;换向器为三面带凸台的方形座。
所述包纸机构第七链轮系和所述第二从动轴机构均由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
所述叠片机构为凸轮步进式上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采用串联的双排送纸装置和极板输送装置、结构新颖的切纸装置、与输送装置垂直设置的送板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合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极板的周转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池的合格率,同时减少了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包封配组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包封配组机送纸装置示意图。
图3为包封配组机极板输送装置示意图。
图3A为包封配组机前段输送装置示意图。
图3B为包封配组后段输送装置示意图。
图3C为包封配组机过渡装置示意图。
图3D为包封配组机叠片机构示意图。
图4为包封配组机收片装置示意图。
图5为包封配组机送板装置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6为包封配组机第一、第二送板机构示意图。
图7为包封配组机第三送板机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分别如下:
1001--送纸装置,1002--极板输送装置,1003--收板装置,1004--送板装置,1005--切纸装置,1006--机架,1007--电气控制系统,2001--第一送纸机构,2002--第一纸带检测机构,2003--第二送纸机构,2004--第二纸带检测机构,2005--第一托辊机构,2006--第二托辊机构,2007--托板,3001--前段输送机构,3002--包纸机构,3003--后段输送机构,3004--叠片机构,3005--第一带轮系,3006--第一编码器机构,3007--第二带轮系,3008--第二编码器机构,3009--第三带轮系,3010--第四带轮系,3011--第七链轮系,3012--第五带轮系,3013--第二驱动机构,3014--前方钢,3015--后方钢,3019--第一从动轴,3020--第一链条调节机构,3021--第一链轮系,3022--第二链轮系,3023--压板机构,3026-第二从动轴,3027--第十链轮系,3028--第十一链轮系,3029--第十二链轮系,3030--第一圆形带过渡轮系,3031--第二圆形带过渡轮系,3032--第三圆形带过渡轮系,3033--第四圆形带过渡轮系,3034--第三从动轴,3035--感应盘,3036--第八链轮系,3037--第九链轮系,3038--第二安装座,3039--上胶辊机构,3040--第一齿轮,3041--下胶辊机构,3042--第二齿轮,3043--第四安装座,3044--纵向移动气缸,3045--第一横向移动气缸,3046--第二横向移动气缸,3047--第一推板,3048--第二推板,3049--第五安装座,3050--直线导轨,3051--滑动座,3052--第一托板座,3053--第二托板座,3054--第四从动轴,3055--第一凸轮,3056--第二凸轮,4001--第一定位块,4002--第二定位块,4003--第三定位块,4004--第四定位块,5001--第五驱动电机,5002--第五从动轴,5003--第一联轴器,5004--换向器,5005--前分配轴,5006--第二联轴器,5007--感应凸轮,5008--第十三链轮系,5009--后分配轴,5010--第三联轴器,5011--第十四链轮系,5012--第十五链轮系,5013--第一送板通道,5014--第二送板通道,5015--第三送板机构,5016--第四送板机构,6001--第一外安装板,6002--第二中间安装板,6003--第二外安装板,6004--第六从动轴,6005--第一偏心盘机构,6006--第二偏心盘机构,6007--第三偏心盘机构,6008--第一步进轴,6009--第一步进杆,6010--第二步进杆,6011--第七从动轴,6012--第一超越离合器,6013--第三链轮系,6014--第四链轮系,6015--第五链轮系,6016--第六链轮系,6017--第八从动轴,6018--第一连杆,6019--第二连杆,6020--第一吸片机构,6021--第二吸片机构,7001--第三外安装板,7002--第四外安装板,7003--第三驱动电机,7004--第九从动轴,7005--第四偏心盘机构,7006--第五偏心盘机构,7007--第十从动轴,7008--第三连杆,7009--第四连杆,7010--第三吸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串联的双排送纸装置1001和极板输送装置1002,极板输送装置1002垂直正上方设有的切纸装置1005,与极板输送装置1002垂直设置的送板装置1004,极板输送装置1002末端相连的收板装置1003和电气控制系统1007,以及整机机架1006;其中送纸装置1001、极板输送装置1002和送板装置1004是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关键部件,各部件通常均装于机架1006上。
结合图1、图2所示,送纸装置1001装于机架前端,为平行布置的双层结构,包括装于底层的第一送纸机构2001、第一纸带检测机构2002、第二送纸机构2003、第二纸带检测机构2004和位于顶层的走纸机构;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托辊机构2005、第二托辊机构2006和托板2007,第一托辊机构2005固定于托板2007头部,第二托辊机构2006固定于托板2007中部,第一托辊机构2005和第二托辊机构2006均可转动,托板2007为凹形板,托板2007后端和切纸机构1005相接,其宽度为两个隔板纸宽度;第一送纸机构2001和第二送纸机构2003同时工作,两列隔板纸经过相应的检测机构和托辊机构进入托板,
结合图1、图3所示,极板输送装置1002装于机架前方钢3014和后方钢3015上,包括前段输送机构3001、后段输送机构3003、包纸机构3002和叠片机构3004,
结合图3、图3A所示,前段输送机构300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压板机构3023;第一驱动机构装于机架底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装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系3005和第一从动轴3019,第一从动轴3019上依次装有第一编码器机构3006、第一带轮系3005、第一链条调节机构3020以及第一链轮系3021、第二链轮系3022,当第一从动轴3019转动时,第一编码器得到信号,将信号传至第二从动轴3026,第一链条调节机构3030为手柄式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套和以螺栓方式装于固定套的带手柄的圆形调节盘,手动转动第一链条调节机构3020,可调整第一链条相对于第二链条的位置;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并行布置,包括第一链轮系3021和第一检测机构,第二轨道包括第二链轮系3022和第二检测机构,第一、第二链条均为带耳单排链条;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为感应轴式传感器,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分别带动正极板经过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时,触碰感应轴,感应轴旋转,传感器得到信号,实现检测漏片的功能;压板机构3033为左右对称件,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分别装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尾部,当极板进入包纸机构时防止极板翘起,保证极板顺利的进入包纸机构3002,
结合图3、图3B所示,后段输送机构3003包括过渡轮系、第二从动轴机构、第三轨道、第四轨道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二从动轴3026、依次装于第二从动轴3026的第二编码器机构3008、第十链轮系3027、第十一链轮系3028和第十二链轮系3029;过渡轮系包括第一圆形带过渡轮系3030、第二圆形带过渡轮系3031、第三圆形带过渡轮系3032和第四圆形带过渡轮系3033;第三从动轴3034上依次装有感应盘机构3035、第八链轮系3036和第九链轮系3037,感应盘机构为圆周方向带凸块的圆盘;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平行设置,第三轨道衔接于第一轨道,第四轨道衔接于第二轨道,包括第十链轮系3027和第十一链轮系3028,第十、第十一链条为带耳单排链条;第四、第五检测机构为感应轴式传感器,传感器电气控制线接入电气控制系统,第十、第十一链条带动极板经过检测机构时,触碰感应轴,感应轴旋转,传感器得到信号,从而实现检测漏片的功能,
结合图3、图3C所示,包纸机构3002位于前段输送装置3001与后段输送装置3003之间、切纸装置1005正下方,前段输送机构3001的极板经过包纸机构3002包覆隔板后进入后段输送机构3003,包括第二安装座3038、上辊机构、下辊机构、第七链轮系3011和第三检测机构,第二安装座3038以螺栓方式与前方钢3014和后方钢3015相连,上辊机构和下辊机构通过轴承装于第二安装座3038上;上辊机构包括上胶辊3039和装于上胶辊3039轴端的第一齿轮3040;下辊机构装于上辊机构正下方,包括下胶辊3041、第二齿轮3042和第七链轮系3011,第二驱动电机5001通过第七链轮系3011将运动传递至下辊机构,下胶辊机构通过啮合齿轮将运动传递至上胶辊机构;第五检测机构为传感器检测装置,设于第二安装座3038正上方,传感器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
结合图3、图3D、图4所示,叠片机构3004设于后段输送装置3003与收板装置1003之间,包括推板机构、叠片机构和定位机构,推板机构和叠片机构在极板运输方向上顺序安装,定位机构嵌于收板装置1003头端、叠片机构垂直正上方;推板机构包括第四安装座3043、纵向移动气缸3044、平行布置的第一横向移动气缸3045和第二横向移动气缸3046、与第一、第二横向移动气缸3045、3046伸出端直接相连的第一推板3047和第二推板3048,纵向移动气缸3044为三杆气缸,装于第四安装座3060上方、伸出杆方向竖直向下,第一横向移动气缸3045和第二横向移动气缸3046均为双杆气缸,通过连接板与纵向移动气缸3044相连,伸出杆方向平行于走板方向;叠片机构包括以螺栓方式装于前方钢3014和后方钢3015的第五安装座3049、装于第五安装座3049内侧的直线导轨3050、沿直线导轨3050滑动的滑动座3051、装于滑动座顶部的第一托板座3052和第二托板座3053以及第四从动轴机构,滑动座3051沿直线导轨3050上下移动;第四从动轴机构包括第四从动轴3054、以键连接方式依次装于第四从动轴3054上的第一凸轮3055、第二凸轮3056和第四带轮系3010,当第四从动轴3054转动时,第一、第二凸轮3055、3056推动滑动座3051沿直线导轨3050上下移动,当第一凸轮3055最高点碰触行程开关,推板机构得到信号动作,将极板叠从叠片机构推出;定位机构包括装于收板装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块4001、4002、4003、4004,四个定位块均为弹簧定位机构;当第四从动轴机构转动时,第一、第二凸轮3055、3056推动滑动座3051上下滑动,当滑动座3051上升至最高位时,两组配组都完成,推板机构将两叠极板推至收板装置1003,
结合图5所示,送板装置1004包括正极板送板机构、负极板送板机构和送板装置传动系统;送板装置传动系统设于正、负极板送板机构下方,包括装于机架底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从动轴机构、前分配轴机构、后分配轴机构和通过联轴器将第五主动轴、前分配轴5005和后分配轴5009连接起来的换向器5004;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驱动电机5001、装于第五驱动电机5001伸出轴端的第三带轮系3009;第五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五从动轴5002、依次设于第五从动轴5002的第三带轮系3009和第七链轮系3011,第五从动轴5002通过第一联轴器5003接入换向器5004;前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5006装于换向器5004的前分配轴5005、依次装于前分配轴5005的十一个感应凸轮5007和第十三链轮系5008,十一个感应凸轮对应十一个传感器,当传感器接收到感应凸轮5007的信号时,各机构依次动作;后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5010装于换向器5004的后分配轴5009和第十四链轮系5011、第十五链轮系5012;换向器5004为三面带凸台的方形座,
结合图5、图6所示的正极板送板机构的整体布置图,正极板送板机构包括装于机架的第一安装座、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6013、6014、6015、6016;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其中,第三、第四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第一组正极板底边挂于第三链轮系6013,第一组正极板的极耳边挂于第四链轮系6014,链轮系末端衔接第一吸片机构,第一吸片机构位于第一轨道上方,以向第一轨道传送第一组正极板。第五和第六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第二组正极板底边挂于第五链轮系6015,极耳边挂于第六链轮系6016,链轮系末端衔接第二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位于第二轨道,以向第二轨道传送第二组正极板。第一步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以带动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做步进吸片动作;第一安装座包括左侧装有直线导轨的第一外安装板6001、第一中间安装板6002和右侧装有直线导轨的第二外安装板6003,第一外安装板6001和第一中间安装板6002之间为第一送板通道5013,第一中间安装板6002和第二外安装板6003之间为第二送板通道5014;第一步进机构包括第六、第七、第八从动轴机构和第一步进轴机构,第六从动轴机构包括第六从动轴6004、分别穿于第六从动轴6004两端的第一偏心盘机构6005和第三偏心盘机构6007、位于第一外安装板6001和第一中间安装板6002之间的第二偏心盘机构6006、第十三链轮系5008;第七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七从动轴6011、装于第七从动轴6011轴端的第一超越离合器6012以及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6013、6014、6015、6016;第一步进轴机构包括第一步进轴6008、与第一步进轴6008键连接的第一、第二步进杆6009、6010,第一步进杆6009设于第二外安装板6003外侧,第二步进杆6010设于第一外安装板6001与第一中间安装板6002之间,第一步进杆6009与第一超越离合器6012连接,第二步进杆6010与第三偏心盘机构6007连接;第八从动轴机构包括第八从动轴6018和装于第八从动轴两端的长条形状的第一、第二连杆6018、6019,第一、第二连杆6018、6019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吸纸机构相连;第一吸纸机构6020和第二吸纸机构6021分别装于第一外侧板6001和第二外侧板6003的直线导轨上,在第六从动轴机构的带动下、第八从动轴机构的限制作用下,第一吸纸机构6020和第二吸纸机构6021沿直线导轨前后滑动,实现吸片动作;当第二驱动电机5001转动时,第十三链轮系5008带动第六从动轴6004转动,位于第六从动轴6004上的第一偏心盘机构6005和第三偏心盘机构6007通过第一连杆6018、第二连杆6019带动第一、第二吸片机构6021、6022沿直线导轨前后运动,同时第二偏心盘机构6006通过第二步进杆6010带动第一步进轴机构做间歇运动,第一步进杆6009通过第一超越离合器6012带动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6013、6014、6015、6016步进运动,从而实现步进送板,
结合图5、图7所示,第三送板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装于第三安装座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步进机构、第三吸片机构和第一计数机构;第三安装座包括平行放置的第三外安装板7001和第四外安装板7002,第三外安装板7001和第四外安装板7002外侧均装有直线导轨;第三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驱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7003和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第三驱动电机7003通过链传动将运动传递至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第九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九从动轴7004、装于第九从动轴7004两轴端的第四偏心盘机构7005、第五偏心盘机构7006和第十四链轮系5011;第十从动轴机构包括第十从动轴7007和装于第十从动轴7007两轴端的呈对称布置的长条形状的第三连杆7008、第四连杆7009,第三连杆7008一端和第四偏心盘机构7005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吸纸机构7010连接,第四连杆7009一端与第五偏心盘机构7006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吸片机构7010连接;第三吸板机构7010装于第三外安装板7001和第四外安装板7002外侧的直线导轨上,在第十从动轴机构的带动下沿直线导轨滑动;第一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
第四送板机构位于第三送板机构右侧,包括装于机架的第四安装座、第四驱动机构、第三步进机构、第四吸片机构和第二计数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器和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极板叠经由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送至第四吸片机构;第四吸片机构装于第四安装座、在第四步进机构带动下做步进吸片动作;第二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传感器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由于第四送板机构的结构与第三送板机构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其方案,故不赘述。
本铅酸蓄电池极板自动包封配组机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将待包板的正极板叠放入第一、第二送板机构5013、5014的送板通道,两列正极板的底边分别搭放在第三链轮系6013和第五链轮系6015,极耳分别搭放在第四链轮系6014和第六链轮系6016,将负极板放入第三送板机构5015和第四送板机构5016的齿形链条上;将两盘隔板纸分别叠放至第一送纸机构2001和第二送纸机构2003,启动设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切纸装置1005动作,同时带动第一从动轴3019转动,从而将运动传至第一、第二链轮系3021、3022;第一编码器机构3006检测第一从动轴3019转动后,将信号传至第二从动轴3026,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带轮系3007带动第二从动轴3026转动,从而带动各过渡轮系运动;同时第二从动轴3026转动后,第二编码器机构3008检测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切纸装置1005,在切纸装置1003拉力作用下,第一盘隔板纸穿过第一检测机构2002、经由托板2007左通道进入切纸装置1005,第二盘隔板纸穿过第二检测机构2004、经由托板2007右通道进入切纸装置1005;
第二驱动电机5001通过第三带轮系3009带动第五从动轴5002转动,第七链轮系3011将运动传至包纸机构3002、第十三链轮系5008将运动传递至第一、第二送纸机构2001、2003、第十三、十四链轮系将运动传递至第三、第四送板机构5015、5016,第一偏心盘机构6005、第三偏心盘机构6007通过第一连杆6018、第二连杆6019带动第一吸纸机构6020和第二吸纸机构6021沿直线导轨完成吸片、放片动作,第二偏心盘机构6006连接第二步进杆6010、通过第一步进杆6009和第一超越离合器6012带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链轮系6013、6014、6015、6016做步进运动,第一吸纸机构6020将步进上片的正极板放至第一轨道、第二吸纸机构6021将步进上片的正极板放至第二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带耳单节距链条带动正极板运动,当两列正极板通过包纸机构3002时,极板不带极耳边顶着被切断的隔板纸,使切断的隔板纸包覆在极板的上下面,然后经圆形带过渡轮系过渡作用后进入后段输送机构3003;第三送板机构5015和第四送板机构5016的负极板在第三驱动电机7003和第四驱动电机作用下,步进上片,同时第三吸片机构7010和第四吸片机构沿直线导轨来回运动,将极板放置在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上;第二驱动机构3024驱动后段输送机构3003带动位于其上的正、负极板进入叠片机构的第一托板座3052和第二托板座3053上,当极板数量达到配组数量后,第一凸轮3055、第二凸轮3056转动至最高位置,滑动座3051同时升至最高位置,在配组后的极板叠上升过程中,定位机构将极板叠夹紧,推片机构气缸得到信号,将两叠极板推至收片装置1003,已包封配组完的极板由收片装置1003送出进行收片,至此,完成了整个包封配组过程。
本铅酸蓄电池极板自动包封配组机,结构简单、方便、合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极板的周转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纸装置、切纸装置、送板装置、极板输送装置、收片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送板装置、极板输送装置、收片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送纸装置装于所述机架前端,为平行布置的双层结构,包括第一送纸机构和第二送纸机构,所述走纸机构后端与所述切纸装置相衔接, 
所述极板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包纸机构、后段输送机构和叠片机构, 
所述前段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分别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链轮系和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链轮系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链轮系和第二链轮系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为包括传感器检测机构,该传感器检测机构的控制信号线接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送板装置包括正极板送板机构、负极板送板机构和送板装置传动系统,所述送板装置传动系统设于正、负极板送板机构下方, 
所述正极板送板机构包括分别第一安装座、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所述第一安装座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步进机构,第一吸片机构,第二吸片机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链轮系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其中,第三、第四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且链轮系末端衔接所述第一吸片机构,所述第一吸片机构位于第一轨道上方,以向所述第一轨道传送第一组正极板;第五和第六链轮系位置为上下对应,且链轮系末端衔接所述第二吸片机构,所述第二吸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以向所述第二轨道传送第二组正极板;所述第一步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以带动第一吸片机构和第二吸片机构做步进吸片动作;送片时,两列正极板底边分别挂于所述第三链轮系和第五链轮系,极耳边分别挂于所述第四链轮系和第六链轮系, 
所述包纸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上辊机构、下辊机构、第七链轮系和 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七链轮系将动力传递至下辊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正上方,第三检测机构的控制信号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正极板经过上辊机构与下辊机构之间隙包覆隔板纸后进入后段输送机构; 
所述包纸机构的后端为后段输送机构,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过渡轮系、第二从动轴机构、第三轨道、第四轨道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过渡轮系装于所述后段输送装置前端,由所述第二从动轴机构带动;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接于过渡轮系后部,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处于同一直线,包括第八链轮系、第九链轮系、第四检测机构和第五检测机构,所述第八链轮系和第九链轮系均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四检测机构、第五检测机构均为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电气控制线均接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负极板送板机构包括第三送板机构和第四送板机构, 
所述第三送板机构包括装于机架的第三安装座、第三驱动机构、第二步进机构、第三吸片机构和第一计数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极板叠经由第一齿形链传动机构送至第三吸片机构;所述第三吸片机构装于第三安装座、在所述第二步进机构带动下做步进吸片动作;所述第一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传感器计数机构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第四送板机构包括装于机架的第四安装座、第四驱动机构、第三步进机构、第四吸片机构和第二计数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器和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极板叠经由第二齿形链传动机构送至第四吸片机构;所述第四吸片机构装于第四安装座、在所述第四步进机构带动下做步进吸片动作;所述第二计数机构为传感器计数机构,传感器计数机构的控制线装入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叠片机构设于所述后段输送装置与所述收板装置之间,包括推板机构、叠片装置和定位机构,所述推板机构与所述叠片装置在极板输送方向上顺序设置,所述定位机构设于叠片装置垂直正上方;所述推板机构为气缸推板机构;所述叠片装置为步进式上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所述前段输送装置还包括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为左右对称件,分别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装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所述过渡轮系为圆形皮带过渡轮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所述送板装置传动系统包括装于机架底部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从动轴机构、前分配轴机构、后分配轴机构和通过联轴器将第五主动轴、前分配轴和后分配轴连接起来的换向器;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驱动电机、装于第五驱动电机伸出轴端的第三带轮系;第五从动轴机构包括第五从动轴、依次设于第五从动轴的第三带轮系和第七链轮系,第五从动轴通过第一联轴器接入换向器;前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装于换向器的前分配轴、依次装于前分配轴的若干个感应凸轮和第十三链轮系,若干个感应凸轮对应若干个传感器,当传感器接收到感应凸轮的信号时,各机构依次动作;后分配轴机构包括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装于换向器的后分配轴和第十四链轮系、第十五链轮系;换向器为三面带凸台的方形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所述包纸机构第七链轮系和所述第二从动轴机构均由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所述叠片机构为凸轮步进式上升机构。 
CN2012205564825U 2012-10-26 2012-10-26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34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564825U CN203134915U (zh) 2012-10-26 2012-10-26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564825U CN203134915U (zh) 2012-10-26 2012-10-26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4915U true CN203134915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4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5648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34915U (zh) 2012-10-26 2012-10-26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49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339A (zh) * 2012-10-26 2013-01-23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N104071599A (zh) * 2014-05-20 2014-10-01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上片的方法
CN113526098A (zh) * 2021-05-28 2021-10-22 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极板配组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339A (zh) * 2012-10-26 2013-01-23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N102891339B (zh) * 2012-10-26 2015-05-13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N104071599A (zh) * 2014-05-20 2014-10-01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上片的方法
CN104071599B (zh) * 2014-05-20 2016-08-24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上片的方法
CN113526098A (zh) * 2021-05-28 2021-10-22 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极板配组装置
CN113526098B (zh) * 2021-05-28 2023-02-03 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极板配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1339A (zh)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N201745768U (zh) 装箱机移动机械手
CN104466269B (zh) 一种全自动包片机
CN104300162B (zh) 一种电池组自动装配设备
CN101954586B (zh) 全自动螺丝组装设备
CN204687349U (zh) 一种杯型口罩焊接机
CN203134915U (zh) 铅酸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机
CN102390752B (zh) 新型贴胶机构
CN201540926U (zh) 蓄电池极板配组包封机
CN201890767U (zh) 弹簧床芯全自动生产线的弹簧传送装置
CN204800269U (zh) 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CN104681882A (zh) 全自动蓄电池包片配组机
CN103066245A (zh) 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耳切耳刷边框机
CN102569912A (zh) 蓄电池正负极板包片机
CN110577003B (zh) 一种安瓿瓶包装用贴标装置
CN201160096Y (zh) 一种自动滚切分板机
CN109860683A (zh) 一种软包电池焊接及贴胶带设备
CN202226418U (zh) 覆膜机的进纸设备
CN202296293U (zh) 一种自动放料机
CN204896947U (zh) 电子元件自动检测封料装置
CN207404407U (zh) 一种医院用物流系统
CN106427169A (zh) 一种具有双模治具机构的贴合机
CN102339992A (zh) 蓄电池极板包片装置
CN105436693A (zh) 自动焊接机
CN203774407U (zh) 一种蓄电池包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1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