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9689U -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09689U
CN203009689U CN 201220717048 CN201220717048U CN203009689U CN 203009689 U CN203009689 U CN 203009689U CN 201220717048 CN201220717048 CN 201220717048 CN 201220717048 U CN201220717048 U CN 201220717048U CN 203009689 U CN203009689 U CN 203009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elastomer
holding element
vibration damping
damp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170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留宽树
奥本泰典
中村由加里
梅本留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7170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09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09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096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振装置,包括:振动源;具有通孔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外周具有与通孔的轴方向垂直的环状的凹陷部;被振动体,该被振动体具有开口,所述弹性部件贯通设置于开口中且凹陷部与该开口嵌合;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设置于弹性部件的通孔内;第一夹持部件,该第一夹持部件被夹持在内嵌有筒状部件的弹性体与振动源之间;第二夹持部件,该第二夹持部件抵接在内嵌有筒状部件的弹性部件的与振动源的相反侧的端面上;以及紧固部件,该紧固部件从第二夹持部件的与弹性部件的相反侧抵接地插设于该第二夹持部件,并穿过筒状部件、第一夹持部件而固定在振动源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能够简化构造,得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拖拉机等车辆中,通常在驾驶室框架与车辆主体之间设置防振部件。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振动,这类振动传递到驾驶室,会给驾驶员等造成不适,因此,在以往的技术中,通过在驾驶室框架与车辆主体之间设置防振部件来减振,来缓解因振动而带来的不适。
日本特开2001-171565号专利文件中公开了这样一种防振部件设置构造:在车辆主体上设置有支撑架,驾驶室框架设置于该支持架上,并且在驾驶室框架与该支撑架的连接部设置防振部件,由此减轻驾驶室的振动。
然而,这种利用支撑架的构造较为复杂,采用的部件较多,拆装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该减振装置构造简单、采用的部件较少,且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振动源;具有通孔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外周具有与所述通孔的轴方向垂直的环状的凹陷部;被振动体,该被振动体具有开口,所述弹性部件贯通设置于所述开口中且所述凹陷部与该开口嵌合;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通孔内;第一夹持部件,该第一夹持部件被夹持在内嵌有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振动源之间;第二夹持部件,该第二夹持部件抵接在内嵌有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振动源的呈对向侧的端面上;以及紧固部件,该紧固部件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反侧抵接地插设于该第二夹持部件,并穿过所述筒状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而固定在所述振动源上。
可选地,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外周设置有圆筒状的导向部件。
可选地,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被振动体上。
可选地,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导向部件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导向部件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夹持所述被振动体。
可选地,在所述减振装置中,位于所述被振动体的下侧的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呈非接触状态,位于所述被振动体的上侧的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呈非接触状态。
此外,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弹性体,在该第一弹性体的轴方向的端面上、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部位形成有第一凸起部;以及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弹性体,在该第二弹性体的轴方向的端面上、在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部位形成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弹性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同轴设置,且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体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二弹性体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向地构成为该弹性部件的凹陷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构成所述通孔。
此外,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部件。
此外,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紧固部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振动源。
此外,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顶端小的锥状。
此外,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顶端小的锥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在该车辆中,所述振动源为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主体,所述被振动体为驾驶室框架。
此外,在所述车辆中,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所述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部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可以将驾驶室框架直接设置在车辆主体上,而无需在车辆主体上设置支撑架,因此,构造简单,采用的部件较少,成本较低,且能够得到良好的减振效果,避免驾驶员等因振动而产生不适感。
此外,通过设置导向部件,可以更好地抑制弹性部件的变形,提高弹性部件的耐久性。即使在驾驶室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摆动的情况下,因为导向部件能够抑制弹性部件的变形,所以不会发生被振动体在发生左右摇摆时强有力地接触到弹性部件上、对其施加较大作用力的情况,因而能够提高弹性部件的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设置成所述导向部件与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不接触,由此可以进一步抑制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传递,得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分体的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不仅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而且安装拆卸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强。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形成为顶端较小的锥状,这种形状使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具有更好的弹力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尤其是减轻驾驶室的振动,消除由这种振动造成的驾驶员等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减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对应于图1的弹性部件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减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减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为举例说明,不应据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变型、技术适用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减振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仅振动源110带有剖面线,其他部件的剖面线均省略表示。图2示意性表示与图1对应的弹性部件130,图2中省略示出被振动体150等而使第二弹性体134被表示成悬空状,这仅仅是为了便于对弹性部件130进行标注及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以驾驶员驾驶时的方向为基准,对方向进行说明。即,所谓的车辆前方为驾驶员驾驶时的前方,所说的车辆的后方为驾驶员驾驶时的后方,所说的车辆的左侧为驾驶员驾驶时的左手侧,所说的车辆的右侧为驾驶员驾驶时的右手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减振装置100包括:振动源110、弹性部件130、被振动体150、筒状部件160、第一夹持部件172、第二夹持部件174、以及紧固部件180。
弹性部件130具有通孔130a,弹性部件130的外周面上具有与通孔130a的轴方向垂直的环状的凹陷部130b。弹性部件130可以为例如橡胶部件、树脂部件等弹性好、成本低的部件,对弹性部件13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弹性好,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能够得到所要求的减振效果即可。
被振动体150具有开口150a。弹性部件130贯通设置于开口150a中且凹陷部130b与该开口150a嵌合。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50a为圆形通孔,凹陷部130b形成为圆环状,开口150a的边沿部与凹陷部130b相嵌合,且嵌合成能够对被振动体150在通孔130a的轴方向上的移动加以限制,由此实现减振。而且,在垂直于通孔130a的轴方向上,被振动体150也与弹性部件130接触,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减振效果。这里,开口150a的形状、凹陷部130b的形状仅为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例如方形等,只要能够嵌合成可对被振动体150在通孔130a的轴方向上的移动加以限制即可,由此达到减振的目的,并得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筒状部件160设置于弹性部件130的通孔130a内。第一夹持部件172被夹持在内嵌有筒状部件160的弹性部件130与振动源110之间。第二夹持部件174抵接在内嵌有筒状部件160的弹性部件130的与振动源110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即抵接在内嵌有筒状部件160的弹性部件130与振动源110的呈对向侧的端面上。由此,弹性部件130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件172、第二夹持部件174之间。
紧固部件180从第二夹持部件174的与弹性部件130的相反的一侧抵接于该第二夹持部件174,并在这种抵接状态下插设于第二夹持部件174、穿过筒状部件130及第一夹持部件172而固定在振动源110上。即,通过紧固部件180将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件172、第二夹持部件174之间的弹性部件130固定在振动源110上。
优选地,紧固部件18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振动源110。紧固部件180可以为例如螺栓等具有螺纹的大致呈杆状的部件。其原因在于,螺纹连接适于反复地进行安装拆卸、且安装拆卸操作较为简单、易于实施。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一实施例,该减振装置100构成为:弹性部件130包括第一弹性体132及第二弹性体134。第一弹性体132具有第一通孔132a,在该第一通孔132a的轴方向上、第一弹性体132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132c,该第一凸起部132c形成于所述端面的靠近第一通孔132a的部位。第二弹性体134具有第二通孔134a,在该第二通孔134a的轴方向上、第二弹性体134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二凸起部134c,该第二凸起部134c形成于所述端面的靠近第二通孔134a的部位。
而且,第一弹性体132与第二弹性体134同轴设置、即设置为第一弹性体132的轴线与第二弹性体134的轴线相同。这里,第一弹性体132设置为靠近第一夹持部件172,第二弹性体134设置为靠近第二夹持部件174,且同轴地设置为第一凸起部132c与第二凸起部134c呈对向,由此构成如图2所示的弹性部件130的凹陷部130b,相应地,第一通孔132a和第二通孔134a构成弹性部件130的通孔130a。
第一弹性体132优选形成为具有较好的弹力性的形状,以求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例如,第一弹性体132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凸起部132c相反侧的端部132d为如图2所示的越顶端越小的锥状。由此,可以减小第一弹性体132与第一夹持部件172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弹性体132对于振动的缓冲、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另外,第一弹性体132还可以形成为例如外周面大致呈圆周面的圆柱状。总地来说,第一弹性体132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具有较好的弹力性、能够得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即可。
此外,第二弹性体134也优选形成为具有较好的弹力性的形状,以求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例如,第二弹性体134可以形成为与第二凸起部134c相反侧的端部134d为如图2所示的越顶端越小的锥状。由此,可以减小第二弹性体134与第二夹持部件174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弹性体134对于振动的缓冲、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另外,第二弹性体134还可以形成为例如外周面大致呈圆周面的圆柱状。总地来说,第二弹性体134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具有较好的弹力性、能够得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即可。
此外,如图2所示,该减振装置100可以配置为:当由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构成的凹陷部130b与被振动体150的开口150a嵌合时,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具有间隙,具体地说,在对向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32c与第二凸起部134c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一来,由于在发生振动时,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的周围具备适当的供其进行弹性变形的空间,因此,能够得到更好的减振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紧固部件180与第二夹持部件174形成为不同的两个部件,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紧固部件180与第二夹持部件174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垫片190。垫片190位于第二夹持部件174的与弹性部件130相反的一侧、且介于第二夹持部件174与紧固部件180之间。垫片190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例如树脂、金属、橡胶等。在驾驶室的左右方向上的摇摆较大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减振装置中,被振动体150遇到摇摆之后会对弹性部件130施加一定的载荷使其发生变形,在驾驶室左右摇摆剧烈的情况下这种载荷也会随之变大,因而,容易导致弹性部件130变形加剧、耐久性下降。对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通过在减振装置中设置导向部件,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具有2个导向部件、即导向部件242、244,这里,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下面,结合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减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减振装置100具有导向部件242、244。该导向部件242、244的形状均为圆筒状。
通过设置导向部件242、244,可以提高弹性部件130(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的耐久性。即使在驾驶室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摆动的情况下,因为导向部件242、244能够抑制弹性部件130的变形,所以不会发生被振动体150强有力地接触到弹性部件130上的情况,因而能够提高弹性部件130的耐久性。
其中,导向部件242配置成套在第一弹性体132的外周,并设置在被振动体150的下侧,即减振装置150的靠近第一夹持部件172的一侧。导向部件244配置成套在第二弹性体134的外周,并设置在被振动体150的上侧,即减振装置150的靠近第二夹持部件174的一侧。这里,导向部件242、244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夹持着被振动体150,所述上下方向为面对图3看时图3的上下方向、即与紧固部件180的轴向平行方向。
通过将导向部件242、244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夹持被振动体150,由此,可以对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分别进行作用、限制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的动作,因而能够更为可靠地抑制弹性部件130(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的变形。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件242、244固定设置在被振动体150上,其通过例如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被振动体150上。此外,导向部件242、244还可以通过例如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被振动体150上。
通过将导向部件242、244固定设置在被振动体150上,由此,可以将被振动体150的横向上、即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动作切实地传递给导向部件242、244,以减小第一弹性体132、第二弹性体134的变形,使该变形最小化。
这里,导向部件242、244形成为圆筒状,这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作为该导向部件242、244的形状,只要导向部件的中空部的形状能够与弹性部件130的外周形状相适应即可,不受特别限定。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导向部件242、244这两个导向部件,但是,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导向部件,例如,只设置位于被振动体150的下侧、即减振装置150的靠近第一夹持部件172的一侧的导向部件242,或者,只设置位于被振动体150的上侧、即减振装置150的靠近第二夹持部件174的一侧的导向部件244。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向部件242设置为下端面与第一夹持部件172呈非接触状态,由此,可以抑制从振动源发出的振动的传递,提高减振效果。同样地,将导向部件244设置为下端面与第二夹持部件174呈非接触状态,由此,可以抑制从振动源发出的振动的传递,提高减振效果。因而,优选设置成导向部件242不与第一夹持部件172接触、且导向部件244不与第二夹持部件174接触,从而更为有效地抑制从振动源发出的振动的传递,提高减振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减振装置100的车辆,在该车辆中,上述振动源110为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主体,上述被振动体150例如为驾驶室框架。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振动源110为车辆的后车轮轴的轴箱,被振动体150为位于驾驶室框架的底侧面上的支架。
这种具有减振装置100的车辆,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尤其是减轻了驾驶室的振动,由此可以消除因这类振动引起的驾驶员等的不适感。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作为被振动体的一例的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所述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朝向车辆外侧的反射部件200。由此,可以对其他车辆投射来的灯光进行反射,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避免发生撞车等事故,提高安全性。这一效果在夜间等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尤为显著。这里,所谓的朝向车辆外侧可以为例如朝向车辆后侧、左侧、右侧、前侧等。
尽管上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前面所介绍的实施例,其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源;
具有通孔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外周具有与所述通孔的轴方向垂直的环状的凹陷部;
被振动体,该被振动体具有开口,所述弹性部件贯通设置于所述开口中且所述凹陷部与该开口嵌合;
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通孔内;
第一夹持部件,该第一夹持部件被夹持在内嵌有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振动源之间;
第二夹持部件,该第二夹持部件抵接在内嵌有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振动源的呈对向侧的端面上;以及
紧固部件,该紧固部件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反侧抵接地插设于该第二夹持部件,并穿过所述筒状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而固定在所述振动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外周设置有圆筒状的导向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被振动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导向部件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夹持所述被振动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被振动体的下侧的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呈非接触状态,
位于所述被振动体的上侧的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呈非接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
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弹性体,在该第一弹性体的轴方向的端面上、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部位形成有第一凸起部;以及
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弹性体,在该第二弹性体的轴方向的端面上、在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部位形成有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弹性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同轴设置,且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体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二弹性体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向地构成为该弹性部件的凹陷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构成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振动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顶端小的锥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顶端小的锥状。
11.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为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主体,所述被振动体为驾驶室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所述驾驶室框架支撑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部件。
CN 201220717048 2012-07-10 2012-12-21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9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17048 CN203009689U (zh) 2012-07-10 2012-12-21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34004 2012-07-10
CN201220334004.X 2012-07-10
CN 201220717048 CN203009689U (zh) 2012-07-10 2012-12-21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09689U true CN203009689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1704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9689U (zh) 2012-07-10 2012-12-21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096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122A (zh) * 2015-01-12 2015-05-13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装置及包含其的车载设备
CN105370800A (zh) * 2014-08-06 2016-03-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无声链
CN115087818A (zh) * 2020-02-17 2022-09-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以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800A (zh) * 2014-08-06 2016-03-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无声链
CN104613122A (zh) * 2015-01-12 2015-05-13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装置及包含其的车载设备
CN115087818A (zh) * 2020-02-17 2022-09-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以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115087818B (zh) * 2020-02-17 2023-07-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以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9689U (zh) 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KR100570591B1 (ko) 파워플랜트 마운트 장치
CN104209934A (zh) 辅助手柄及具有辅助手柄的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WO2012124692A1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5351444B2 (ja) パワートレイン支持装置
CN202192955U (zh) 汽车下摆臂
CN205220828U (zh) 一种变刚度半浮驾驶室前悬置
CN105270153B (zh) 发动机后悬置及四点式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03473036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5075604U (zh) 前下摆臂轴套及具有该轴套的前下摆臂安装组件
CN202100658U (zh) 汽车用发动机前悬置软垫总成
CN202439551U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连接件
CN204055144U (zh) 一种带减振功能的轮辋
CN201456980U (zh) 汽车前悬稳定杆连杆支架
CN211617412U (zh) 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
KR20120020753A (ko) 차량용 롤로드
CN202272081U (zh) 一种减振型驾驶室液压锁
KR101637260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서스펜션용 서브 프레임
CN201371733Y (zh) 一种叉车用动力传动装置全浮式减震系统
CN203496833U (zh) 副驾驶气囊安装结构
JP3541654B2 (ja) 防振装置
JP2015064098A (ja) 車両における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装置
KR100738379B1 (ko) 조향장치용 마운팅 부시의 회전 방지 구조
CN216137930U (zh) 一种汽车横梁总成冲压模具
CN214647524U (zh) 一种纯电动矿车驱动装置减震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