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87295U - 马达驱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马达驱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87295U
CN202987295U CN 201220583068 CN201220583068U CN202987295U CN 202987295 U CN202987295 U CN 202987295U CN 201220583068 CN201220583068 CN 201220583068 CN 201220583068 U CN201220583068 U CN 201220583068U CN 202987295 U CN202987295 U CN 202987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ver
peristome
vehicle
drives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830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田范史
仓田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87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872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驱动车辆。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前副车架(25),其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配置在驱动轮之间的马达(8)的一部分的凹部空间(30),并在车辆下方支承马达;及配置在马达的下方,并与前副车架连接的后底罩(34),在马达的机壳(18)的下部附设识别编号,在后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39),识别编号位于凹部空间内,且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间内。由此,在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同时能够尽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马达以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进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Description

马达驱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驱动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如下的车辆:在车辆前部收容马达,并且在马达的下方设置底罩,在该底罩上形成开口部,能够从该开口部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中,在底罩上位于比马达的识别编号的打刻面更靠后方位置的部位构成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上形成有上述开口部。此外,底罩的后端部位于车辆下方且位于马达的后方,并与支承该马达的前副车架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625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因为在底罩上形成上述倾斜面,并在该面上设置开口部,因此存在从倾斜面的前缘向前方延伸的底罩的面接近地面侧,难以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情况。此外,配置于底罩上方的马达为了防止接触而需要与底罩间隔开一定程度,但由于在上述难以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情况下做成底罩能够确保最小离地高度的车身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将马达配置在底罩的上方,因此难以谋求低重心化。另外,也存在马达、底罩、及前副车架的相互距离远离,在底罩上方的有限空间中各部件所占据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同时能够尽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马达以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进而能够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的马达驱动车辆。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为:在以马达(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马达8)作为驱动源而行驶的马达驱动车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车辆1)中采用以下结构:具有:车架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副车架25),其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配置在左右的驱动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轮21、21)之间的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空间(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空间30),并且位于车辆下方并支承所述马达;以及配置在所述马达的下方,并与所述车架构件连接的底罩(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后底罩34),在所述马达的外周面附设识别编号(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识别编号显示部22),在所述底罩上形成能够从该底罩的外侧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39),所述识别编号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并且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车架构件中的与所述马达相对的面构成为沿所述马达外形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后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马达驱动车辆中,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前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使形成在底罩上并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车架构件中的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马达的凹部空间内,其中底罩位于车辆下方并与支承马达的车架构件连接,并在其上方配置马达,由此能够成为使底罩尽量接近车架构件的状态,因此能够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此外,马达的识别编号位于上述凹部空间内,由此马达接近底罩,能够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而且,通过将车架构件所形成的凹部空间用作开口部及识别编号的配置位置,能够集中配置马达、底罩及车架构件,从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马达易于接近车架构件,因此能够集中配置马达和车架构件,从而进一步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借助形成于开口部后方的倾斜面,从后方覆盖开口部,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借助形成于开口部前方的倾斜面,从前方覆盖开口部,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此外,流经底罩上方的行驶风沿该倾斜面流动,由此能够防止该行驶风从开口部向底罩的下方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车辆的前部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是设置于该马达驱动车辆的车辆前部的副车架的立体图。
图4是该马达驱动车辆的车辆前部的仰视图。
图5是从图4所示的状态取下了底罩的状态的车辆前部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马达驱动车辆
8   马达
21  前轮
22  识别编号显示部(识别编号)
25  前副车架(车架构件)
30  凹部空间
34  后底罩
39  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车辆1的前部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马达驱动车辆1的车身前部设置有用发动机罩2封闭的马达室3。在马达室3的前部,在夹着保险杠支架4的上下配置有前格栅5、6,在该前格栅5、6的后方配置有散热器7。
散热器7通过使包括马达8和控制马达8的动力控制单元(以下称为PCU(Power Control Unit))9的驱动机构的冷却液和作为行驶风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冷却液冷却。在散热器7的背后设置有散热器风扇10,在散热器7和散热器风扇10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护罩11。
马达8及PCU9位于散热器7的后方,马达8配置在马达室3的下部,PCU9配置在马达8的上方中马达室3的上部。仪表板上部12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PCU9的上方,仪表板下部13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马达8及PCU9的后方,仪表板下部13的上缘部与仪表板上部12的后端部相连。车室和马达室3被由上述仪表板上部12和仪表板下部13构成的仪表板14划分。
前窗玻璃15设置成从仪表板上部12的前部及马达罩2的后部向斜后上方立起。在该实施方式的车辆中,由于考虑使前方可视性良好来确保安全性及造型上的理由而使前窗玻璃15向前侧倾斜地延伸的关系,仪表板上部1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变长,配置成覆盖马达室3的上部并向前侧伸出。此外,图中附图标记16表示被保险杠支架4支承的保险杠外观面。
作为马达驱动车辆1的驱动源的马达8包括马达主体17和覆盖马达主体17的机壳18,马达8大致呈圆筒状,且配置成使旋转轴19朝向车宽方向。同时参照图2,旋转轴19是中空的轴,在其内部同轴地配置有与马达8一体地连接的变速箱的输出轴20,在该输出轴20上连接左右的前轮21、21,马达8配置在左右的前轮21、21之间。此外,在构成马达8外周面的机壳18的下部的后部,在朝向斜后方下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打刻有型式、制造编号等的平坦的识别编号显示部22。
在机壳18的后部的上侧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侧托架23,同时参照图5,在机壳18的前部的上侧设置有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侧托架24、24。后侧托架23与在配置在马达8后方且位于车辆下方的前副车架25上部设置的后侧安装构件26连接,前侧托架24、24分别与在配置在马达8前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梁27下部设置的前侧安装构件28、28连接。
后侧安装构件26及前侧安装构件28、28分别经由未图示的弹性构件而支承从后侧托架23及前侧托架24、24传递的马达8的负荷。
同时参照图3~图5,前副车架25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如图4、图5所示,前副车架25位于前轮21、21之间,前轮21、21被在前副车架25两侧支承的左右的臂部29、29支承。
前副车架25的前部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马达8的后部下侧的凹部空间30(为了便于说明,标注点的区域),前副车架25构成为其前部呈横截面向前方开放的大致弧状。更具体而言,前副车架25在其前部具有:从后方覆盖马达8的后部下侧的中央前表面部31;从中央前表面部31的右端部朝向车宽方向斜前方延伸,并从右侧覆盖马达8的后部下侧的右前表面部32;以及从中央前表面部31的左端部朝向车宽方向斜前方延伸,并从左侧覆盖马达8的后部下侧的左前表面部33,由这些各前表面部形成上述凹部空间30。
在车辆前后方向与马达8的下侧后部相对的中央前表面部31构成为沿马达8的外形的倾斜面。此外,同时参照图2、图5,中央前表面部31在上下方向与马达8部分地重叠,中央前表面部31也从下方覆盖马达8的后部下侧。这里,马达8位于比前副车架25的下端部更靠上方的位置,马达8的识别编号显示部22位于上述凹部空间30内。
参照图2、图4,在前副车架25的前部下表面连接有后底罩34的后端部,该后底罩34从前副车架25向前方延伸。在后底罩34的前端部及两侧端部连接有前底罩35,同时参照图1,前底罩35的前端与保险杠外观面16的下端连接。这里,使后底罩34的后端部与前副车架25前部下表面重合并通过螺纹接合而连接,后底罩34的后端部和前副车架25的前部下表面无间隙地紧贴。此外,后底罩34的前端部及两侧端部也与前底罩35的对应部的下表面重合并通过螺纹接合而连接,后底罩34和前底罩35也无间隙地紧贴。
参照图1、图2,后底罩34具有从散热器风扇10的下方向斜后下方缓慢地降低的第一倾斜面36,且在马达8的前端部下方附近的位置连接有从第一倾斜面36的后端部朝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平坦面37,平坦面37的后端部与前副车架25重叠。
这里,同时参照图4,在平坦面37中的位于识别编号显示部22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38,在该凹部38的上部形成有能够从下方目视识别编号显示部22的开口部39。从图2可知,开口部39以位于凹部空间30内的方式形成于凹部38上,严密而言开口部39的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间30内。借助该开口部39,使用者能够沿图2中箭头α所示的方向目视识别编号显示部22。
凹部38呈使长边方向沿车宽方向的浴缸型的形状,开口部39形成为使长边方向沿车宽方向的狭缝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说开口部39的周缘部形成为凹状。如图2所示,在凹部38中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40(相当于开口部39的周缘部的前部)构成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此外,从前壁部40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41也构成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缓慢地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另一方面,在凹部38中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壁部42(相当于开口部39的周缘部的后部)构成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此外,平坦面37中与前壁部40的下端连接并向前方延伸的部位以及与后壁部42的下端连接并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大致水平地延伸。
这里,参照图1、图2及图4来说明在该马达驱动车辆1中,从前格栅5、6导入并流经上述后底罩34上方的行驶风的流动。首先,由于马达8位于散热器7的后方,因此如图1、图2中W1所示,流经马达室3上方侧的行驶风易于沿马达8的外形向上方流动,难以向后底罩34侧流动。此外,由于在马达室3内凹部38的前壁部40构成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因此如图1、图2中W2所示,通过马达8的下方并向后底罩34侧流动的行驶风沿前壁部40朝向后上方,因此难以从开口部39流出。
另外,参照图4,由于马达8配置在车宽方向比较广的范围,因此如图4中W3所示,作为整体,行驶风由于马达8而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出,难以向后底罩34的后部侧流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车辆1中,后底罩34上方的行驶风难以向马达8的下方流动,此外即使在向马达8下方流动的情况下,也难以向后底罩34的下方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后底罩34上方的行驶风从开口部39向下方流出,该流出的风对被后底罩34整流的后底罩34下方的行驶风产生影响(产生紊流)的情况。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车辆1中采用以下结构:使形成在后底罩34上并能够目视马达8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3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副车架25所形成的凹部空间30内,其中后底罩34位于车辆下方并与作为支承马达8的车架构件的前副车架25连接,并在后底罩34的上方配置马达8。在该结构中,能够成为使后底罩34在上下方向尽量接近前副车架25的状态,因此能够易于确保后底罩34的最小离地高度。此外,通过使马达8的识别编号位于上述凹部空间30内,由此马达8接近后底罩34,因此能够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而且,通过将如上所述的凹部空间30用作开口部39及识别编号的配置位置,能够集中配置马达8、后底罩34及前副车架25,从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此外,在该马达驱动车辆1中,前副车架25中的与马达8相对的中央前表面部31构成沿马达8外形的倾斜面,因此马达8易于接近前副车架25,因此能够集中配置部件从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此外,在该马达驱动车辆1中,后底罩34中与开口部39的周缘部的后部相当的后壁部42构成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由此开口部39被从后方覆盖,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此外,后底罩34中与开口部39的周缘部的前部相当的前壁部40构成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由此开口部39被从前方覆盖,由此能够抑制雪附着或碎屑的影响。另外,流经后底罩34上方的行驶风沿前壁部40流动,由此能够防止该行驶风从开口部39向后底罩34的下方流出。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马达驱动车辆作为以蓄电装置为动力源进行驱动的电动汽车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包括使动力源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车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开口部39的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间30内的例子,但开口部39也可以完全位于凹部空间30内。此外,在形成开口部39时,可以不形成凹部38。

Claims (10)

1.一种马达驱动车辆,其以马达作为驱动源而行驶,
该马达驱动车辆的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构件,其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配置在左右的驱动轮之间的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空间,并且该车架构件位于车辆下方并支承所述马达;以及
底罩,其配置在所述马达的下方,并与所述车架构件连接,
在所述马达的外周面附设识别编号,
在所述底罩上形成能够从该底罩的外侧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
所述识别编号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并且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构件中的与所述马达相对的面构成为沿所述马达外形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后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前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前部构成为侧视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罩具有从散热器风扇的下方向斜后下方降低的第一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的前端部下方附近的位置连接有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后端部朝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平坦面,所述平坦面的后端部与所述车架构件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坦面中的位于所述识别编号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在所述凹部的上部形成有能够从下方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构件在其前部具有:从后方覆盖所述马达的后部下侧的中央前表面部;从所述中央前表面部的右端部朝向车宽方向斜前方延伸,并从右侧覆盖所述马达的后部下侧的右前表面部;以及从所述中央前表面部的左端部朝向车宽方向斜前方延伸,并从左侧覆盖所述马达的后部下侧的左前表面部,由这些各前表面部形成所述凹部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驱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位于散热器的后方,并且沿所述凹部空间的车宽方向配置。
CN 201220583068 2011-11-10 2012-11-02 马达驱动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872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6402A JP5778003B2 (ja) 2011-11-10 2011-11-10 モータ駆動車両
JP2011-246402 2011-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87295U true CN202987295U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5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830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87295U (zh) 2011-11-10 2012-11-02 马达驱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78003B2 (zh)
CN (1) CN2029872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17A (zh) * 2017-11-10 2020-06-1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驱动单元的支承的后桥副车架
CN11174664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CN111918815A (zh) * 2018-03-29 2020-1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35028B1 (fr) * 2015-04-16 2017-04-21 Renault Sas "ensemble de train arriere roulant integrant un moteur semi-por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7326836B2 (ja) * 2019-04-19 2023-08-16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および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3485B2 (ja) * 1993-12-07 2000-01-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電動機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3853109B2 (ja) * 1999-07-06 2006-1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ダーカバー
JP5091768B2 (ja) * 2008-05-29 2012-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車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17A (zh) * 2017-11-10 2020-06-1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驱动单元的支承的后桥副车架
CN111918815A (zh) * 2018-03-29 2020-1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74664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CN111746641B (zh) * 2019-03-29 2022-07-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8003B2 (ja) 2015-09-16
JP2013103509A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7295U (zh) 马达驱动车辆
US9033400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03079899B (zh) 具有碰撞能量吸收结构的机动车
CN107031718A (zh) 四轮车辆
CN102029893B (zh) 用于引导冷却空气的装置
JP5983058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パック搭載構造
CN103596788A (zh) 双轮辙车辆的被电动驱动的车轴
CN104097494A (zh) 车用电池包装置
CA2673393A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3857584A (zh) 用于电驱动的轿车的车身结构
CN10243142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的布置形式
CN208813315U (zh) 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及车辆
CN103043111A (zh) 车辆前部外围结构
JP2009208663A (ja) 乗用車のカウル構造
CN207023014U (zh) 自行式植保机
JP6021676B2 (ja) 電気動力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12224278A (ja) トラクタのキャビン
JP2010000862A (ja) 車両の補機配設構造
EP3393891A1 (en) Modular cabin for industrial vehicle
JP2010000863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9166747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01484517U (zh) 正三轮摩托车驾驶室
CN220616084U (zh) 一种机动三轮车
CN217124959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4236594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