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67795U -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67795U
CN202967795U CN 201220276844 CN201220276844U CN202967795U CN 202967795 U CN202967795 U CN 202967795U CN 201220276844 CN201220276844 CN 201220276844 CN 201220276844 U CN201220276844 U CN 201220276844U CN 202967795 U CN202967795 U CN 202967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case
cover
slit
head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68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本孝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67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677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在检查门顶箱时不必取下门顶罩。在电梯层站(3)设有通过导轨(21)保持门板(22)的门顶箱(7),在该门顶箱(7)上安装有覆盖门顶箱(7)内部的门顶罩(8)。门顶罩(8)可滑动地安装于门顶箱(7)。在门顶罩(8)上安装有形成有狭缝(14)的狭缝部件(13),在门顶箱(7)上设有与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卡合的螺钉(7A)。

Description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电梯层站的电梯的门顶箱(header case)与门顶罩(header cover)的组合体,尤其涉及能够减少检查门顶箱内时的门顶罩下落风险的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背景技术
在电梯层站设置有通过导轨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的门顶箱,为了防止灰尘、污垢、水滴进入该门顶箱内,门顶箱上安装有门顶罩。
以往,检查门顶箱内时,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先取下门顶罩之后,检查门顶箱内。
但是,从门顶箱取下门顶罩时,有时取下的门顶罩下落而发生意外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开平6-428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9327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点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门顶箱的检查作业时能够安全实施作业的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门顶箱,设置于电梯层站,通过导轨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门顶罩,安装于门顶箱,防止灰尘,污垢,水滴进入门顶箱内;门顶罩可滑动地安装于门顶箱,在门顶罩及门顶箱中的一个上设有向门顶罩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上设有与该狭缝卡合的具有头部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狭缝形成在安装于门顶箱的狭缝部件上,螺钉设在门顶罩上。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螺钉的头部大于狭缝的宽度,由此防止螺钉从狭缝脱落。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门顶罩及门顶箱中的一个上设有向门顶罩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在各狭缝的端部设有可使螺钉头部通过的大直径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一个狭缝的大直径部设在狭缝端部的向与该狭缝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偏离的位置,另一个狭缝的大直径部设在狭缝端部的向第二方向偏离的位置,该第二方向为,与该狭缝方向正交且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门顶箱上设有堵塞井道与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隙的门顶板,门顶板上设有固定件,当门顶罩移动到滑动方向末端时用于固定门顶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门顶罩可相对于门顶箱在上下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门顶罩可相对于门顶箱在水平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门顶箱,设置于电梯层站,通过导轨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门顶罩,安装于门顶箱,用于防止灰尘,污垢,水滴进入门顶箱内;门顶罩通过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门顶箱。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检查门顶箱内时,能够使门顶罩相对于门顶箱滑动打开,或者使门顶罩旋转打开。因此在检查门顶箱内时,不必从门顶箱取下门顶罩,也不会发生取下的门顶罩向下方下落而发生意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示意图。
图2的(a)是示出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主视图,图2的(b)是其侧视图。
图3的(a)是示出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主视图,图3的(b)是其侧视图。
图4是示出安装于门顶罩的狭缝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形成有狭缝的狭缝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门顶箱和具有狭缝部件的门顶罩的侧视图。
图7的(a)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主视图,图7的(b)是其侧视图。
图8的(a)是示出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主视图,图8的(b)是其侧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电梯井道
2:电梯井道墙
3:电梯层站
7:门顶箱
7A:螺钉
7a:头部
8:门顶罩
8A:卡合孔
9:门顶板
9A:固定件
11:轿厢
12:轿厢门
13:狭缝部件
14:狭缝
15:大直径部
18:铰链
20: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21:导轨
22: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电梯井道1内升降自如地设有电梯轿厢11,在构成电梯井道1的电梯井道墙2与电梯轿厢11之间设有门顶板9,用于堵塞该井道墙2与电梯轿厢11之间的间隙。该门顶板9设在电梯井道1内的除了最顶层之外的部分。
另外,升降于电梯井道1内的电梯轿厢11,在各电梯层站3停止。
而且,在各电梯层站3设置有门顶箱7,该门顶箱7通过导轨21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22,在门顶箱7上安装有门顶罩8,该门顶罩8用于防止灰尘、污垢、水滴等进入门顶箱7内。
另外,在各电梯层站3的地板上设置有门厅地坎6。而且,电梯井道1的底部形成底坑4,在这个底坑4中设置有阻尼器5。而且,从最底层层站3的门厅地坎6向下方延伸有护脚板10。
而且,在电梯轿厢11上设有轿厢门12,该轿厢门12与各层站3的门板20对置。
再有,在上述各构成要素中,由门顶箱7与门顶罩8构成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梯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20。
其次,下面说明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20。
如图2的(a)、(b)及图3的(a)、(b)所示,门顶箱7是通过导轨21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22的结构,其设置于各电梯层站3,门顶罩8在上下方向滑动自如、即移动自如地安装在该门顶箱7上。门顶罩8可以沿着门顶板9移动。而且,在门顶罩8的门顶箱7侧的面上,安装有一对狭缝部件13。
即,在门顶罩8上安装有一对狭缝部件13,在各狭缝部件13上形成有向门顶罩8的滑动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14。此时,狭缝部件13由独立于门顶罩8的部件形成,在门顶罩8与包含狭缝14的狭缝部件13之间形成有空间13a(参照图6)。
另一方面,在门顶箱7侧设有具有头部7a的螺钉7A,该螺钉7A卡合于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中。即,螺钉7A的头部7a具有大于狭缝14宽度的外径,插入于门顶罩8与狭缝部件13之间的空间13a内,这样螺钉7A卡合于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中从而不会脱落。
其次,进一步详细说明狭缝部件12。
如上所述,在门顶罩8的面向门顶箱7侧的面上设有一对狭缝部件13、13,在一个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端部(下端部)设有大直径部15,当门顶罩8移动到滑动方向末端时,该大直径部15能够使螺钉7A的头部7a通过。而且,在另一个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端部(下端部)设有大直径部15,当门顶罩8移动到滑动方向末端时,该大直径部15能够使螺钉7A的头部7a通过(参照图4及图5)。
此时,在一个狭缝部件13上(例如,图4的右侧狭缝部件13),在狭缝14的下端部,向与狭缝14方向正交的左方向(第一方向)偏离的位置形成有大直径部15,在另一个狭缝部件13上(图4的左侧狭缝部件13),在狭缝14的下端部,向与狭缝14方向正交且与第一方向相反侧的右方向(第二方向)偏离的位置形成有大直径部15。
即,从门顶箱7取下门顶罩8时,使门顶罩8向上滑动到滑动方向末端,首先使门顶罩8向左右的一方向移动,从一个狭缝部件13的大直径部15脱开一个螺钉7A,之后使门顶罩8向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从另一个狭缝部件13的大直径部15脱开另一个螺钉7A。
这样从门顶箱7取下门顶罩8时,需要使门顶罩8依次向左右两方向移动。
因此,能够防止设在门顶箱7侧的螺钉7A从对应的各狭缝部件13的大直径部15意外脱落。
其次,说明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首先,门顶箱7被门顶罩8覆盖(参照图2的(a)、(b))。其次,当对门顶箱7执行检查作业时,为了改善门顶箱7内的作业条件,使覆盖门顶箱7内部的门顶罩8相对于门顶箱7向上方滑动。此时,门顶罩8沿着门顶板9滑动。
另外,因为门顶箱7侧的螺钉7A与门顶罩8上的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卡合,所以门顶罩8容易且准确地向上方滑动。
门顶罩8移动到滑动末端(上端)时,使设在门顶罩8上部的卡合孔8A卡合于设在门顶板9上的固定件9A(参照图3的(a)、(b)。由此,能够将门顶罩8在滑动末端(上端)牢牢固定于门顶板9的固定件9A上。
其次,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结束后,使门顶罩8的卡合孔8A从门顶板9的固定件9A脱开,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方法,使门顶罩8沿着门顶板9向下方滑动。
这样能够将门顶罩8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由门顶罩8覆盖门顶箱7内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进行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时,可以不必从门顶箱7取下门顶罩8,而向上方滑动之后,将门顶罩8固定于门顶板9。因此,进行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时,不会发生门顶罩8下落或意外情况。
另外,设在门顶罩8上的一对狭缝部件13的大直径部15,由于错开设在狭缝14端部的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所以设在门顶箱7侧的螺钉7A不会从对应的狭缝部件13的大直径部15意外脱落。
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根据图7的(a)、(b)及图8的(a)、(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7的(a)、(b)及图8的(a)、(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图1至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了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7的(a)、(b)及图8的(a)、(b)所示,在电梯层站3设有通过导轨21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22的门顶箱7,在门顶箱7上安装有一对门顶罩8,该门顶罩8覆盖门顶箱7,且可相对于门顶箱7在水平方向滑动。
一对门顶罩8,可以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在各门顶罩8上设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狭缝部件1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朝向与门顶罩8的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朝向与门顶罩8的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即水平方向延伸。
再有,在图7的(a)、(b)及图8的(a)、(b)中,为了方便省略了门顶罩8的狭缝部件13。
另外,在门顶箱7上设有螺钉7,该螺钉7与安装于门顶罩8侧的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卡合。
其次,说明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首先,门顶箱7被一对门顶罩8覆盖(参照图7的(a)、(b))。其次,当对门顶箱7执行检查作业时,为了改善门顶箱7内的作业条件,使覆盖门顶箱7内部的一对门顶罩8相对于门顶箱7向左右方向的外侧滑动。此时,一对门顶罩8沿着门顶板9滑动。
另外,因为门顶箱7侧的螺钉7A与一对门顶罩8上的狭缝部件13的狭缝14卡合,所以能够使一对门顶罩8容易且准确地向左右方向的外侧滑动(参照图8的(a)、(b))。
这样通过使一对门顶罩8向左右方向的外侧滑动,门顶箱7被打开。
其次,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结束后,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方法,使一对门顶罩8沿着门顶板9向下方滑动。
这样能够将门顶罩8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由门顶罩8覆盖门顶箱7内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进行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时,无需从门顶箱7取下一对门顶罩8,即可使一对门顶罩8向左右方向的外侧滑动。因此,进行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时,不会发生一对门顶罩8下落或意外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及图7的(a)、(b)及图8的(a)、(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门顶罩8可滑动地安装于门顶箱7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9所示,也可以通过铰链18将门顶罩8安装于门顶箱7。
在图9中,当进行门顶箱7内的检查作业时,使门顶罩8通过铰链18旋转而打开。由此能够使门顶箱7内部开放,从而能够容易检查门顶箱7内部。

Claims (9)

1.一种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门顶箱,设置于电梯层站,通过导轨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以及 
门顶罩,安装于门顶箱,防止灰尘,污垢,水滴进入门顶箱内; 
门顶罩可滑动地安装在门顶箱, 
在门顶罩及门顶箱中的一个上设有向门顶罩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上设有与该狭缝卡合的具有头部的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狭缝形成在安装于门顶箱的狭缝部件上,螺钉设置在门顶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螺钉的头部大于狭缝的宽度,由此防止螺钉从狭缝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在门顶罩及门顶箱中的一个上设有向门顶罩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 
在各狭缝的端部设有可使螺钉头部通过的大直径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一个狭缝的大直径部设在狭缝端部的向与该狭缝的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偏离的位置, 
另一个狭缝的大直径部设在狭缝端部的向第二方向偏离的位置,该第二方向为,与该狭缝方向正交且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在门顶箱上设有堵塞井道与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隙的门顶板, 
门顶板上设有当门顶罩移动到滑动方向末端时固定门顶罩的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门顶罩可相对于门顶箱在上下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门顶罩可相对于门顶箱在水平方向滑动。 
9.一种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门顶箱,设置于电梯层站,通过导轨移动自如地保持门板; 
门顶罩,安装于门顶箱,防止灰尘,污垢,水滴进入门顶箱内; 
门顶罩通过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门顶箱。 
CN 201220276844 2011-08-31 2012-06-12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677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9309A JP2013049549A (ja) 2011-08-31 2011-08-31 エレベータのヘッダーケースとヘッダーカバーの組合体
JP2011-189309 2011-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67795U true CN202967795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011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684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67795U (zh) 2011-08-31 2012-06-12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49549A (zh)
CN (1) CN2029677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0100B1 (ja) * 2017-02-02 2018-06-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7402Y2 (zh) * 1971-05-28 1975-08-14
JPS5555578U (zh) * 1978-10-11 1980-04-15
JPS57131573U (zh) * 1981-02-06 1982-08-16
JP2577123B2 (ja) * 1990-08-27 1997-01-29 アロカ株式会社 装置本体外部取付け着脱式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JPH10248675A (ja) * 1997-03-07 1998-09-22 Shigeki Atsuya テーブル展開チェア
JP2007084327A (ja) * 2005-09-26 2007-04-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盤支持装置
JP2007236892A (ja) * 2006-03-09 2007-09-20 Sumitomo Fudosan Kk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JP2010132362A (ja) * 2008-12-02 2010-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足場台装置
JP2010284287A (ja) * 2009-06-11 2010-12-24 Tateyama Advanec Kk 陳列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49549A (ja)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6777U (zh) 电梯的带轿厢门锁定机构的卡合装置
CN107406235B (zh) 电梯门及打开具有两个滑动门板的电梯门的方法
CN104487310A (zh) 铁道车辆用的车门装置及铁道车辆
JP2018095457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2967795U (zh) 电梯的门顶箱与门顶罩的组合体
JP5888262B2 (ja) エレベータ乗場ドアの解錠装置
JP5600778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N206720534U (zh) 一种旁开门
US10023437B2 (en) Door system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KR20130003959U (ko) 작업장용 미닫이 도어
NZ587535A (en) Barrier assembly for balconies with a bi-fold window assembly and guide track on underside of handrail
JP2009286603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03482457A (zh) 一种电梯层门防撞装置
CN207090749U (zh) 电梯滑动导靴地坎
CN202967821U (zh) 新型电梯厅门防风隔音结构
CA3019703A1 (en) A glass panel arrangement and a guide track for supporting a glass panel
JP201002395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装置
JP201402462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S60102386A (ja) エレベ−タ−かごの前だれ装置
JP2011084385A (ja)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装置
JP2016215828A (ja) ホームドア装置
CN111017686A (zh) 一种中分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快门结构
CN205772709U (zh) 一种电梯前壁门缝密封结构
CN205602917U (zh) 一种电梯厅门的滑动导向装置
JP486232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敷居閉塞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