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6921U - 驱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26921U CN202926921U CN 201220556864 CN201220556864U CN202926921U CN 202926921 U CN202926921 U CN 202926921U CN 201220556864 CN201220556864 CN 201220556864 CN 201220556864 U CN201220556864 U CN 201220556864U CN 202926921 U CN202926921 U CN 2029269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armature
- rotary component
- jut
- 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便产生从电枢朝移动凸轮部件的突起部泄漏的漏磁通也能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在移动凸轮部件(52)形成突起部(130),其形成环状且朝电枢(43)侧突出,通过抵接于电枢(43)限制电枢(43)向与磁轭(41)侧相反的方向移动。突起部(130)具备:内周圆筒面(131);外周圆筒面(132);能与电枢(43)抵接的环状的端面(133);连接内周圆筒面(131)和端面(133)的内周缘的锥状的内周倒角(134);及连接外周圆筒面(132)和端面(133)的外周缘的锥状的外周倒角(135)。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9623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所谓的被称作电子控制联接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这种驱动力传递装置以下述方式构成。经由电磁离合器装置的引导离合器将与外侧旋转部件和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差相应的转矩传递至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机构将该转矩转换为相对于主离合器的沿轴向的推压力,并利用被推压的主离合器在外侧旋转部件与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
在电磁离合器装置中,通过电枢被朝磁轭侧吸引,形成为能够在外侧引导离合器与内侧引导离合器之间传递转矩的状态。在该电枢的与磁轭在轴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构成凸轮机构的移动凸轮部件。由于移动凸轮部件是转矩传递部件,因此一般由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即,移动凸轮部件是磁性材料。因此,存在通过电枢的磁通向移动凸轮部件侧泄漏的可能性。当该漏磁通大时,存在朝电磁离合器装置的线圈供给电流时电枢并非被朝磁轭侧吸引、而被朝移动凸轮部件侧吸引的顾虑。
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移动凸轮部件中的电枢侧形成有突起,以便减小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所能够接触的面积。由此,在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的轴向间的大部分形成有空间部,从而能够减少漏磁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6239号公报
然而,根据移动凸轮部件的靠电枢侧的突起的形状不同,可能因漏磁通而磁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电枢被吸附于移动凸轮部件,且无法凭借向磁轭侧吸引电枢的吸引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的顾虑。这样,电磁离合器装置无法发挥功能,结果,驱动力传递装置无法发挥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方案1)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圆筒形状的外侧旋转部件;轴状的内侧旋转部件,该内侧旋转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同轴地配置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内;主离合器,该主离合器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电磁离合器装置,该电磁离合器装置具备引导离合器,该引导离合器能够通过利用磁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而传递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转矩;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离合器与所述引导离合器之间,且将经由所述引导离合器传递的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的相位差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使移动凸轮部件轴向移动,由此来推压所述主离合器;以及润滑油,该润滑油填充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其中,在所述移动凸轮部件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电枢侧突出,并通过抵接于所述电枢来限制所述电枢的朝向与所述磁轭侧相反的方向的移动,所述突起部具备:内周圆筒面;外周圆筒面;环状的端面,该环状的端面能够抵接于所述电枢;锥状的内周倒角,该锥状的内周倒角将所述内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内周缘连接;以及锥状的外周倒角,该锥状的外周倒角将所述外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外周缘连接,所述端面的径向长度被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2)优选形成为: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内周圆筒面的内径被设定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外周圆筒面的外径被设定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1的效果)剩磁通密度越大,则因漏磁通被磁化的移动凸轮部件所产生的对电枢的吸引力越大。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在1.3mm以上,能够充分减小突起部与电枢之间的剩磁通密度,因而能够将电枢可靠地朝磁轭侧吸引。并且,若使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增大,则由于润滑油的挤压效应,需要较大的力以便使电枢从突起部离开。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在2.0mm以下,能够充分减小因润滑油的挤压效应产生的吸附力,因此能够将电枢可靠地朝磁轭侧吸引。也就是说,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结果,能够使驱动力传递装置可靠地发挥功能。
(技术方案2的效果)尤其是在突起部的内周圆筒面的内径处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且突起部的外周圆筒面的外径处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构成图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移动凸轮部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部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移动凸轮部件的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与用于将电枢从移动凸轮部件侧向磁轭侧吸引的吸引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5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突起部与磁轭的轴向之间,电枢和引导离合器之间的轴向间隙、与用于将电枢从移动凸轮部件侧朝磁轭侧吸引的吸引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标号说明
1…驱动力传递装置;10…外壳(外侧旋转部件);20…内传动轴(内侧旋转部件);30…主离合器;40…电磁离合器装置;41…磁轭;42…电磁线圈;43…电枢;44…引导离合器;50…凸轮机构;51…支承凸轮部件;52…移动凸轮部件;53…凸轮从动件;130…突起部;131…内周圆筒面;132…外周圆筒面;133…端面;134…内周倒角;135…外周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进行说明。驱动力传递装置例如适用于在四轮驱动车中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传递驱动力的辅助驱动轮侧的驱动力传递系统。更详细而言,在四轮驱动车中,驱动力传递装置1例如连结于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的传动轴与后差速器之间。驱动力传递装置1能够改变从传动轴传递来的驱动力的传递比例并将其传递至后差速器。例如当在前轮与后轮产生旋转差的情况下,该驱动力传递装置1以降低旋转差的方式发挥作用。
驱动力传递装置1由所谓的电子控制联接器构成。如图1所示,该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作为外侧旋转部件的外壳10;作为内侧旋转部件的内传动轴20;主离合器30;构成引导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装置40;以及凸轮机构50。
外壳10以能够相对于圆筒形状的孔盖(未图示)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孔盖的内周侧。该外壳10整体形成为圆筒形状,且由配置于车辆前侧的前壳体11与配置于车辆后侧的后壳体12形成。
前壳体11例如由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非磁性材料的铝合金形成,且形成为有底筒状。前壳体11的圆筒部的外周面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孔盖的内周面。此外,前壳体11的底部连结于传动轴(未图示)的车辆后端侧。也就是说,前壳体11以其有底筒状的开口侧朝向车辆后侧的方式配置。进而,在前壳体11的内周面中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内花键11a,且在该内周面的开口附近形成有内螺纹。
后壳体12形成为圆环状,且以与前壳体11一体的方式配置于前壳体11的开口侧的径向内侧。在后壳体12的车辆后方侧遍及整周形成有环状槽。在该后壳体12的环状槽底的一部分具备由作为非磁性材料的例如不锈钢形成的环状部件12a。后壳体12中的除环状部件12a以外的部位由以磁性材料即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以下称为“铁系材料”)形成,以便形成磁回路。在后壳体12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螺纹紧固于花键11a的内螺纹。另外,通过将前壳体11的内螺纹紧固于后壳体的外螺纹,并使前壳体11的开口侧端面与后壳体的阶梯部的端面抵接,由此对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进行固定。
内传动轴20形成为在外周面的轴向中央部具备外花键20a的轴状。该内传动轴20液密地贯通后壳体12的中央的贯通孔,且以能够相对于外壳10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在外壳10内。进而,内传动轴20在相对于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而其轴向位置被限制的状态下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壳体11及后壳体12。此外,内传动轴20的车辆后端侧(图1的右侧)与差速器齿轮(未图示)连结。另外,在由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液密地限定出的空间内以规定的填充率填充有润滑油。
主离合器30在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之间传递转矩。该主离合器30是由铁系材料形成的湿式多板式的摩擦离合器。主离合器30配置于前壳体11的圆筒部内周面与内传动轴20的外周面之间。且主离合器30配置在前壳体11的底部与后壳体12的车辆前方端面之间。该主离合器30由内侧主离合器片31与外侧主离合器片32构成,且内侧主离合器片31与外侧主离合器片32在轴向交替配置。内侧主离合器片31在其内周侧形成有内花键31a,且该内花键31a嵌合于内传动轴20的外花键20a。外侧主离合器片32在其外周侧形成有外花键32a,且该外花键32a嵌合于前壳体11的内花键11a。
电磁离合器装置40利用磁力将电枢43朝磁轭41侧吸引而使引导离合器44彼此卡合。也就是说,电磁离合器装置40将外壳10的转矩传递至构成凸轮机构50的支承凸轮部件51。该电磁离合器装置40由磁轭41、电磁线圈42、电枢43及引导离合器44构成。
磁轭41形成为环状,以能够相对于后壳体12相对旋转的方式隔开间隙地被收纳于后壳体12的环状槽。磁轭41被固定于孔盖。并且,磁轭41的内周侧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后壳体12。电磁线圈42通过卷绕导线而形成为圆环状,且被固定于磁轭41。
电枢43由铁系材料形成。该电枢43在外周侧具备外花键,且形成为圆环状。电枢43配置于主离合器30与后壳体12的轴向之间。进而,电枢43的外周侧嵌合于前壳体11的内花键11a。当对电磁线圈42供给电流时,电枢43以被朝磁轭41侧吸引的方式发挥作用。
引导离合器44在外壳10与支承凸轮部件51之间传递转矩。该引导离合器44由铁系材料形成。引导离合器44配置于前壳体11的圆筒部内周面与支承凸轮部件51的外周面之间。此外,引导离合器44配置于电枢43与后壳体12的车辆前方端面之间。该引导离合器44由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与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构成,且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与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在轴向交替配置。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在其内周侧形成有内花键,且该内花键嵌合于支承凸轮部件51的外花键。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在其外周侧形成有外花键,且该外花键嵌合于前壳体11的内花键11a。
进而,当对电磁线圈42供给电流时,如由图1的箭头所示,形成有通过磁轭41、后壳体12的外周侧、引导离合器44、电枢43、引导离合器44、后壳体12的内周侧及磁轭41的磁回路。这样,电枢43被朝磁轭41侧吸引,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与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摩擦卡合。进而,将外壳10的转矩传递至支承凸轮部件51。另一方面。当切断对电磁线圈42的电流供给时,对电枢43的吸引力消失,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与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之间的摩擦卡合力被解除。
凸轮机构50设置于主离合器30与引导离合器44之间,并将经由引导离合器44传递的基于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之间的旋转差的转矩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推压主离合器30。该凸轮机构50由支承凸轮部件51、移动凸轮部件52及凸轮从动件53构成。
支承凸轮部件51形成为在外周侧具备外花键的圆环状。在该支承凸轮部件51的车辆前方端面形成有凸轮槽。支承凸轮部件51相对于内传动轴20的外周面隔开间隙设置,并经由推力轴承60被支承于后壳体12的车辆前方端面。因而,支承凸轮部件51的车辆后方端面经由垫片61抵接于推力轴承60的滚道板。也就是说,支承凸轮部件51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内传动轴20及后壳体12相对旋转,且在轴向被限制。此外,支承凸轮部件51的外花键嵌合于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的内花键。
移动凸轮部件52的大部分由铁系材料形成,且形成为在内周侧具备内花键的圆环状。移动凸轮部件52配置于支承凸轮部件51的车辆前方。在移动凸轮部件52的车辆后方端面以在轴向与支承凸轮部件51的凸轮槽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凸轮槽。移动凸轮部件52的内花键嵌合于内传动轴20的外花键20a。因而,移动凸轮部件52与内传动轴20一起旋转。此外,形成为移动凸轮部件52的车辆前方端面能够抵接于主离合器30中的配置于车辆最后方的内侧主离合器片31的状态。当移动凸轮部件52向车辆前方移动时,则向车辆前方推压该内侧主离合器片31。此处,移动凸轮部件52的详细情况参照图2~图3后述。
凸轮从动件53形成为球状,且夹装于支承凸轮部件51和移动凸轮部件52的彼此对置的凸轮槽。也就是说,当在支承凸轮部件51与移动凸轮部件52之间产生旋转差时,借助凸轮从动件53及各凸轮槽的作用,移动凸轮部件52向在轴向相对于支承凸轮部件51分离的方向(车辆前方)移动。支承凸轮部件51与移动凸轮部件52之间的扭转角度越大,则移动凸轮部件52相对于支承凸轮部件51的轴向分离量越大。
(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基本动作)
其次,对以上述结构构成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对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产生旋转差的情况进行说明。当对电磁离合器装置40的电磁线圈42供给电流时,以电磁线圈42基点,形成在磁轭41、后壳体12、电枢43循环的环状的磁回路。
这样,通过形成磁回路,电枢43被朝磁轭41侧即轴向后方被吸引。结果,电枢43推压引导离合器44,从而内侧引导离合器片44a与外侧引导离合器片44b摩擦卡合。这样,外壳10的旋转转矩经由引导离合器44传递至支承凸轮部件51,支承凸轮部件51旋转。
此处,由于移动凸轮部件52与内传动轴20花键嵌合,因此移动凸轮部件52与内传动轴20一起旋转。因而,在支承凸轮部件51与移动凸轮部件52产生旋转差。这样,借助凸轮从动件53及各凸轮槽的作用,移动凸轮部件52相对于支承凸轮部件51沿轴向(车辆前侧)移动。移动凸轮部件52将主离合器30朝车辆前侧推压。
结果,内侧主离合器片31与外侧主离合器片32互相抵接而形成摩擦卡合状态。这样,外壳10的旋转转矩经由主离合器30传递至内传动轴20。这样,能够降低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之间的旋转差。另外,通过控制对电磁线圈42供给的电流量,能够控制主离合器30的摩擦卡合力。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对电磁线圈42供给的电流量,能够控制在外壳10与内传动轴20之间传递的转矩。
(移动凸轮部件的详细结构)
其次,参照图2~图3对移动凸轮部件5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移动凸轮部件52能够将经由支承凸轮部件51传递的转矩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且由以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材料形成。例如,移动凸轮部件52由包括铁、镍、铜、钼、碳等的合金构成。
如图2所示,移动凸轮部件52形成为圆环状,且具有朝车辆前方侧扩径的阶梯状内周面。在该阶梯内周面的大径侧形成有内花键110。并且,在移动凸轮部件52的车辆后方端面以在轴向与支承凸轮部件51的凸轮槽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凸轮槽120。此外,在移动凸轮部件52的车辆后方端面中的外周缘形成有环状的突起部130。也就是说,突起部130形成为环状且向电枢43(如图1所示)侧突出。该突起部130通过抵接于电枢43来限制电枢43的朝向与磁轭41侧相反的方向的轴向移动。
该突起部130是在突起部130与磁轭41的轴向之间、用于能够容易地在电枢43与引导离合器44之间形成期望的轴向间隙的部位。也就是说,通过对突起部130的突出量进行调整,能够使轴向间隙成为期望值。例如能够应对引导离合器44的片数的变动等。
该突起部130具备:内周圆筒面131,其在轴向直径相同;外周圆筒面132,其在轴向直径相同;环状的端面133,其形成为与轴正交的平面状,且能够抵接于电枢43;锥状的内周倒角134,其将内周圆筒面131与端面133的内周缘连接;以及锥状的外周倒角135,其将外周圆筒面132与端面133的外周缘连接。也就是说,当电枢43向移动凸轮部件52的突起部130侧移动时,电枢43抵接于端面133,而不与其他部位抵接。尤其是内周倒角134及外周倒角135不与电枢43抵接。
此处,突起部130以下述方式设计。内周圆筒面131的内径Di设定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外周圆筒面132的外径Do设定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并且,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通过以这种方式设计,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40发挥功能,结果,作为驱动力传递装置1也能够可靠地发挥功能。
优选形成为,内周圆筒面131的内径Di设定于97mm以上107mm以下的范围。外周圆筒面132的外径Do设定于101mm以上111mm以下的范围。通过以这种方式设计,能够使电磁离合器装置40更好地发挥功能。更优选形成为,内周圆筒面131的内径Di设定为101.9mm,外周圆筒面132的外径Do设定于105.8mm以上106.2mm以下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突起部130的径向长度Wa设定于1.95mm以上2.15mm以下的范围。通过以这种方式设计,能够使电磁离合器装置40更好地发挥功能。
(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的理由)
其次,对通过在上述的范围设计突起部130能够使电磁离合器装置40可靠地发挥功能的理由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4~图5对通过将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定在2.0mm以下而得到的作用进行说明。
此处,当对电磁线圈42供给电流时,如图1的箭头所示,形成通过磁轭41、后壳体12的外周侧、引导离合器44的外周侧、电枢43、引导离合器44的内周侧、后壳体12的内周侧及磁轭41的磁回路。此外,由于从电枢43向移动凸轮部件52泄漏的漏磁通而形成有通过磁轭41、后壳体12的外周侧、引导离合器44的外周侧、电枢43、移动凸轮部件52、内传动轴20、后壳体12的内周侧及磁轭41的剩磁回路。
进而,在电枢43抵接于移动凸轮部件52的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状态下,当对电磁线圈42供给电流时,由于剩磁回路的存在而产生的移动凸轮部件52对电枢43的吸附力F如(1)式所示。在(1)式中,B是剩磁回路的剩磁通密度,S是突起部130与电枢43之间的抵接面积,μ是导磁率。
此处,若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变短,则抵接面积S变小。结果,剩磁通密度B变大。根据(1)式,由漏磁通产生的吸附力F与剩磁通密度B的平方成比例,且与突起部130和电枢43之间的抵接面积S成比例,因此,与抵接面积S相比,剩磁通密度B的影响较大。因而,构成如下关系: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越短,则吸附力F越大。
针对该关系进行实验。解析条件如下。移动凸轮部件52使用93.5Fe-4Ni-1.5Cu-0.5Mo-0.5C的合金,磁轭41使用S10,后壳体12使用S10C,电枢43使用SPH270C,引导离合器44使用SPS85(SK5M)。并且,突起部130的内周圆筒面131的内径Di为101.9mm,外周圆筒面132的外径Do为106.1mm。
并且,实验步骤为:在使电枢43与突起部130的端面133抵接之后,对电磁线圈42供给4A的初始电流,从而使移动凸轮部件52磁化,然后切断对电磁线圈42供给的电流。之后,使对电磁线圈42供给的供给电流逐渐变大,并计测电枢43朝磁轭41侧移动时的供给电流(以下称为“吸引电流”)。其中,将供给电流的最大值设定为4A。此处,该实验步骤是设想存在如下情况而进行的步骤:当在制造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单元之后进行输送或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时,电枢43朝移动凸轮部件52侧移动,之后通过对电磁线圈42供给4A的电流而进行控制。
进而,在上述实验中,计测使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变化时的吸引电流。具体而言,针对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为1.04mm、1.05mm、1.42mm、1.53mm的情况进行了实验。此处,在移动凸轮部件52的突起部130与磁轭41的轴向之间,将电枢43与引导离合器44之间的轴向间隙设定为1.0mm。
图4示出结果。如图4所示,当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为1.05mm时,吸引电流为4A,当径向长度Wb不足1.05mm时,即便使供给电流变为4A也无法吸引。并且,构成如下关系:当径向长度Wb在1.05mm以上时,径向长度Wb越大则吸引电流越线性地变小。
下一实验为:在移动凸轮部件52的突起部130与磁轭41的轴向之间,在使电枢43与引导离合器44之间的轴向间隙变化的情况下,计测吸引电流。
图5示出结果。如图5所示,轴向间隙越大则吸引电流越大。并且,也如图4所示,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越长则吸引电流越大。进而,可知:当将吸引电流设定在1.3A以下的情况下,当将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定在1.3mm以上时,在轴向间隙为0.01mm以上0.8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将电枢43朝磁轭41侧吸引。
此处,将吸引电流设定为1.3A以下的理由在于:在施加控制电流之前作为预备电流施加的电流为1.3A。并且,将轴向间隙的最大值设定为0.8mm的理由在于:该值是对轴向上的零件尺寸公差的偏差的最小值进行累计时的最大间隙。
也就是说,在将电磁线圈42的控制电流设定在1.3A以下、且将轴向间隙设定在0.8mm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将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定在1.3mm以上,能够可靠地将电枢43朝磁轭41侧吸引。
并且,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越大,则由于润滑油的挤压效应,为了使电枢43从突起部130离开需要越大的力。因此,在上述的内周圆筒面131的内径Di及外周圆筒面132的外径Do的范围,通过将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设定在2.0mm以下,能够充分减小因润滑油的挤压效应而产生的吸附力。
综上,通过将突起部130的端面133的径向长度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40发挥功能,结果,作为驱动力传递装置1也能够可靠地发挥功能。
Claims (2)
1.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圆筒形状的外侧旋转部件;
轴状的内侧旋转部件,该内侧旋转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同轴地配置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内;
主离合器,该主离合器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
电磁离合器装置,该电磁离合器装置具备引导离合器,该引导离合器能够通过利用磁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而传递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转矩;
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离合器与所述引导离合器之间,且将经由所述引导离合器传递的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的相位差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使移动凸轮部件轴向移动,由此来推压所述主离合器;以及
润滑油,该润滑油填充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
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凸轮部件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电枢侧突出,并通过抵接于所述电枢来限制所述电枢的朝向与所述磁轭侧相反的方向的移动,
所述突起部具备:内周圆筒面;外周圆筒面;环状的端面,该环状的端面能够抵接于所述电枢;锥状的内周倒角,该锥状的内周倒角将所述内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内周缘连接;以及锥状的外周倒角,该锥状的外周倒角将所述外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外周缘连接,
所述端面的径向长度被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内周圆筒面的内径被设定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
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外周圆筒面的外径被设定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36685 | 2011-10-28 | ||
JP2011236685A JP5909992B2 (ja) | 2011-10-28 | 2011-10-28 | 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26921U true CN202926921U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821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568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6921U (zh) | 2011-10-28 | 2012-10-26 | 驱动力传递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09992B2 (zh) |
CN (1) | CN20292692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7510A (zh) * | 2016-08-04 | 2018-02-13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断续器和差动器 |
CN109455088A (zh) * | 2017-09-06 | 2019-03-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驱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
CN109952221A (zh) * | 2016-09-15 | 2019-06-28 | Ntn株式会社 | 动力传递装置 |
CN110651132A (zh) * | 2017-05-24 | 2020-01-03 | 巴鲁法蒂股份公司 | 用于车辆的冷却风扇的双电枢运动传递装置的转子 |
CN112334680A (zh) * | 2018-07-06 | 2021-02-05 | 株式会社电装 | 转动体凸轮及使用转动体凸轮的离合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1800007509A1 (it) * | 2018-07-30 | 2020-01-30 | Giovanni Quarta | Pinza per freno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32684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クラッチ装置 |
JP2010096239A (ja) * | 2008-10-15 | 2010-04-30 | Jtekt Corp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2011
- 2011-10-28 JP JP2011236685A patent/JP59099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26 CN CN 201220556864 patent/CN2029269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7510A (zh) * | 2016-08-04 | 2018-02-13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断续器和差动器 |
CN109952221A (zh) * | 2016-09-15 | 2019-06-28 | Ntn株式会社 | 动力传递装置 |
CN109952221B (zh) * | 2016-09-15 | 2022-03-29 | Ntn株式会社 | 动力传递装置 |
CN110651132A (zh) * | 2017-05-24 | 2020-01-03 | 巴鲁法蒂股份公司 | 用于车辆的冷却风扇的双电枢运动传递装置的转子 |
CN110651132B (zh) * | 2017-05-24 | 2021-05-28 | 巴鲁法蒂股份公司 | 用于车辆的冷却风扇的双电枢运动传递装置的转子 |
CN109455088A (zh) * | 2017-09-06 | 2019-03-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驱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
CN112334680A (zh) * | 2018-07-06 | 2021-02-05 | 株式会社电装 | 转动体凸轮及使用转动体凸轮的离合器装置 |
CN112334680B (zh) * | 2018-07-06 | 2024-03-01 | 株式会社电装 | 转动体凸轮及使用转动体凸轮的离合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09992B2 (ja) | 2016-04-27 |
JP2013096427A (ja) | 2013-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26921U (zh) | 驱动力传递装置 | |
US9200684B2 (en) |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nit, four-wheel-drive vehicl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four-wheel-drive vehicle | |
JP2003090356A (ja) | 回転伝達装置 | |
CN106151309B (zh) | 电磁式摩擦卡合装置 | |
CN103486153B (zh) | 驱动力传输设备 | |
CN114110122A (zh) | 一种差速系统 | |
US9651097B2 (en) | Friction clutch assembly | |
JP5504900B2 (ja) | カム機構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 |
US20140034440A1 (en)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2010025170A (ja) | 駆動力断続装置、駆動力断続装置の制御方法、四輪駆動車両及び四輪駆動車両の制御方法 | |
JP2015129574A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 |
JP4513457B2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US11815171B2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JP2013221541A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4952238B2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11122680A (ja) | 電磁クラッチ | |
JPH11208303A (ja) | 車両用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5540716B2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15121279A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12107732A (ja) | 電磁クラッチ | |
JP2013036548A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CN111717010A (zh) | 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设备 | |
JP2002340038A (ja) | 電磁クラッ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ップリング | |
JP2008164006A (ja)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20085217A (ja) | 電磁クラッチ機構、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電磁クラッチ機構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