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8694U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8694U
CN202548694U CN201090001178.3U CN201090001178U CN202548694U CN 202548694 U CN202548694 U CN 202548694U CN 201090001178 U CN201090001178 U CN 201090001178U CN 202548694 U CN202548694 U CN 202548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icture display
display face
state
hous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900011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中启介
冈本敦
岩井章人
福增一人
西胁匡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225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971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225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992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225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992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8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86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outside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两个壳体(1、2)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下述三种状态:两个壳体(1、2)互相重叠的全部关闭状态、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第二壳体(2)以露出两个壳体(1、2)的图像显示面且使第二壳体(2)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第一壳体(1)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以及两个壳体(1、2)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将第二壳体(2)相对于第一壳体(1)的姿势分别保持在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以及全部开启状态中。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一对互相连结的壳体所构成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人们熟知在互相连结的一对壳体构成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给两个壳体分别配置图像显示面并通过两个图像显示面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参考专利文献1、2)。
在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两个壳体例如能够在一对壳体互相重叠而下侧壳体(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第一图像显示面)被上侧壳体(第二壳体)覆盖而仅露出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第二图像显示面)的单面露出状态(全部关闭状态)和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而露出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的双面露出状态之间互相进行相对移动。
在双面露出状态中,第二壳体被设定为使第二图像显示面相对于第一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参考专利文献1),或者被设定为使第二图像显示面和第一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发明专利第322276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9-71588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机构互相连结的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在双面露出状态下,第二壳体只能设定为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中的任意一个,而不能选择性地设定为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
另外在全部关闭状态下,连接机构从两个壳体的两侧过于突出,从而使设备的宽度变大。另外,就外观而言,在全部开启状态下存在从用户侧可看到较大的连接机构的缺点。
再者,在从全部关闭状态转换为全部开启状态的过程中,需要指定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的移动轨迹,以使两个壳体互相之间不产生干扰。由于这种移动轨迹是通过连接机构的操作实现的,因此在全部开启状态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产生大的间隙,从而在采用两个图像显示面来显示大画面图像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图像在两个图像显示面之间具有较大间断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为两个壳体互相重叠而仅露出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的全部关闭状态、使第二壳体以相对于第一壳体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以及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三种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在全部关闭状态下能够使连结机构不会向两个壳体的两侧大幅突出、而且在全部开启状态下从用户侧不会看到较大的连结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在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下能够将两个图像显示面作为一个屏幕优异地显示图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手段
在本发明的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
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结为能够相对于彼此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全部关闭状态是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暴露的状态,倾斜状态是第二壳体从全部关闭状态移动以露出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状态,全部开启状态是第二壳体从倾斜状态移动以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暴露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以及全部开启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换的状态转换装置,该状态转换装置在倾斜状态下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的姿势软锁定,并且在全部开启状态下将第二壳体的端部可拆卸地接合在第一壳体的端部。
进一步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连结臂,其基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一壳体连结,并且其顶端部通过与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第二壳体连结,连结臂将两个壳体连结为使两个壳体能够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之间相对移动,其中,全部关闭状态是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暴露的状态,倾斜状态是第二壳体从全部关闭状态移动以露出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状态,全部开启状态是第二壳体从倾斜状态移动以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暴露的状态;
偏置装置,使第二壳体绕第二枢轴相对于连结臂向单一方向旋转偏置;
阻挡装置,设置在连结臂上,抵抗由偏置装置引起的旋转偏置而在倾斜状态的倾斜角度下阻挡第二壳体;
软锁定装置,在连结臂绕第一枢轴旋转至倾斜状态的旋转角度时,将连结臂软锁定在该旋转角度下;以及
接合装置,在连结臂绕第一枢轴旋转至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而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状态下,接合装置使第二壳体的端部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的端部接合。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在全部关闭状态下,偏置装置对第二壳体施加旋转偏置力,然而由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和第一壳体的表面在其表面区域接触,由此阻挡了旋转偏置力,从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保持稳定的姿势。
在倾斜状态下,连结臂被软锁定装置软锁定,从而保持在倾斜状态的旋转角度。另外,在该状态下,偏置装置作用于第二壳体的旋转偏置力被连结臂上的阻挡装置阻挡。因此,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保持稳定的姿势。
在全部开启状态下,在偏置装置作用于第二壳体的的旋转偏置力被连结臂上的阻挡装置阻挡的状态下,第二壳体的端部可拆卸地接合在第一壳体的端部。由此,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保持稳定的姿势。
在具体方式中,所述连结臂分别配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个端部,每个连结臂的基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一壳体的侧部连结且顶端部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二壳体的后部连结。
由此,在两个壳体处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左右一对连结臂位于第二壳体的后部,从而从用户的视线来看,两个连结臂得以隐藏。
在另一具体方式中,所述偏置装置为在倾斜状态下将第二壳体向缩小其图像显示面的开启角度的方向对进行旋转偏置的装置。
由此,第二壳体在从全部关闭状态转换至倾斜状态的过程中受到由旋转偏置引起的上升方向的力,从而使从全部关闭状态向倾斜状态转换的用户操作变得简单。
在另一具体方式中,所述阻挡装置由形成在连结臂的基端部和顶端部之间并在倾斜状态下与第二壳体的后表面的一部分抵接的阻挡面构成。
由此,在从倾斜状态向全部开启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二壳体的背面被连结臂的阻挡面阻挡,并且第二壳体以稳定的姿势移动。
在另一具体方式中,所述软锁定装置由铰链单元构成,其中,所述铰链单元使连结臂相对于第一壳体在以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为中心的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向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偏置。
由此,在使第二壳体从全部关闭状态移动至倾斜状态的过程中,当连结臂进入所述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时,该连结臂向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偏置,同时第二壳体随着向倾斜状态偏置,因此,如果在全部关闭状态下稍微向后侧按压第二壳体,那么,与由所述偏置装置引起的偏置相结合,第二壳体会自动移动至倾斜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至少两个状态,即,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以及从该全部关闭状态移动第二壳体以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
其中,所述连结机构包括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结为可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连结臂,两个壳体中的一个或两个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连结臂。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连结机构包括在与两个壳体的连结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配置在两个壳体的两个端部配置的一对连结臂,每个连结臂在与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交的面上呈弯曲成L字状的L字形状,并包括在该L字形状的角部相交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第一臂部的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一壳体连结,并且第二臂部的端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第二壳体连结。
另外,在第一壳体的两侧面的后端部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一对连结臂中的第一臂部,并且在第二壳体的背面的两侧部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一对连结臂中的第二臂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全部关闭状态下,一对连结臂中的第一臂部收容在第一壳体的收容部中,并且一对连结臂中的第二臂部收容在第二壳体的收容部中,当从全部关闭状态向全部开启状态转换时,连结臂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分别从每个收容部脱离,从而连结臂进行旋转。
另外在全部开启状态下,一对连结臂大体上全部隐藏在两个壳体的后表面的后方。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至少两个状态,即,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并且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以及从该全部关闭状态移动第二壳体以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并且,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用于使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下向第一壳体滑动的滑动机构。
例如,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结机构和第二壳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便携式电子设备,从全部关闭状态转换至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之后,通过将第二壳体拉向第一壳体,能够缩小第一图像显示面和第二图像显示面之间的间隔。由此将两个图像显示面作为一个屏幕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在两个图像显示面中显示的图像中不会存在大的间断。
具体方式中,所述连结机构包括基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一壳体连结、并且顶端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第二壳体连结的连结臂,该连结臂可在全部关闭状态的旋转角度和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之间旋转,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二壳体的滑动部件,连结臂的顶端部枢轴支撑在该滑动部件上,在连结臂和第二壳体上分别形成有在全部开启状态下互相滑动接触的阻挡面和滑动面,在滑动部件滑动的过程中,第二壳体的滑动面在连结臂的阻挡面上滑动。
根据该具体方式,第二壳体2在全部开启状态下的滑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
在另一具体方式中,在形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机壳壁中,随着滑动机构在全部开启状态下的滑动而互相接近或分开的两个端面壁是由金属板形成的。
根据该具体方式,两个壳体在全部开启状态下互相接近时,两个金属板彼此是互相相对的,因此与不采用金属板而是使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机壳彼此互相相对的普通结构相比,能够将第一图像显示面和第二图像显示面的间隔缩小相当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机壳的厚度和金属板的厚度之差的距离。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重叠而仅露出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的全部关闭状态、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以及使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三个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和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下,连结机构不会向两个壳体的两侧大幅突出,而且在全部开启状态下会从用户看不到较大的连结机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下将两个图像显示面作为一个屏幕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能够优异地显示几乎没有间断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全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全部关闭状态下的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倾斜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倾斜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的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的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9是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翻转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图10的状态进一步分解一部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图11的状态进一步分解一部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13是构成第一壳体的前面机壳和构成第二壳体的前面机壳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构成第一壳体的前面机壳和构成第二壳体的前面机壳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壳体上的磁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壳体上的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放大显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从图6的状态下分解一部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2是从图8的状态下分解一部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从便携式电子设备从转动全部开启状态(a)转换至滑动全部开启状态(b)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从便携式电子设备从转动全部开启状态(a)转换至滑动全部开启状态(b)的另一剖视图;
图25是放大表示图24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6是放大显示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中两个壳体的抵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从全部关闭状态经过倾斜状态达到滑动全部开启状态的过程的前半部分的一系列侧视图;
图28是表示上述过程的后半部分的一系列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倾斜状态(a)和滑动全部开启状态(b)放置在桌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在表面具有第一图像显示面11的第一壳体1、在表面具有第二图像显示面21的第二壳体2、以及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互连结的连结机构3。
另外,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指定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组成要素的每个部分,将以图中的箭头S表示的用户视线观察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的“前(接近看图者的一侧)”、“后”、“左”、“右”在其他的附图中也称为“前”、“后”、“左”、“右”,而不受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姿势的限制。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2的表面的右侧部和后侧端部上配置有用于移动游标的游标键24、用于挂机操作的END键25a、用于摘机操作的TALK键25b、用于表示主画面的HOME键25c、用于表示菜单画面的菜单键25d、以及用于返回上一步操作的BACK键25e。其中,END键25a和TALK键25b为机械开关,并设置在形成于前面机壳的凹部中。与此相对地,HOME键25c、菜单键25d以及BACK键25e为软件意义上的键,并经过在前面机壳上设置的贯通孔而操作其下的触摸面板。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1的背面配置有摄像头9。
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1的表面的前侧端部配置有四个操作键16a、16b、16c、16d。这些操作键为软件意义上的键,并经过在前面机壳上设置的贯通孔而操作其下的触摸面板。
如图17所示,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配置有与第一图像显示面11面对的第一触摸面板13和第一显示器12,并配置有与摄像头9面对的相机91。另外,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5,可通过取下电池盖14来更换电池15。
另一方面,如图17所示,在第二壳体2的内部,配置有与第二图像显示面21面对的第二触摸面板23和第二显示器22。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构成第一壳体1的前面机壳1a的后侧端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构成前面机壳1a的一部分的、由不锈钢制成的金属板101,在构成第二壳体2的前面机壳2a的前侧端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构成前面机壳2a的一部分的、由不锈钢制成的金属板201。另外,金属板101、201还可以通过配装结构分别固定于前面机壳1a的后侧端部和前面机壳2a的前侧端部。
如图26所示,金属板101、201的端部和触摸面板13、23的端部通过双面胶102、202互相粘结固定。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下述的四种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壳体2的内表面覆盖第一壳体1的表面、并且第二壳体2的表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将第二壳体2向后侧移动来露出两个壳体1、2的表面、且使第二壳体2的表面相对于第一壳体1的表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将第二壳体2向后侧转动来使两个壳体1、2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以及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两个壳体1、2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状态下将第二壳体2向第一壳体1滑动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
如图9和图10所示,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互相连结的连结机构3包括U字形状的连结部件32,该部件由向左右延伸的臂连结部32a和从臂连结部32a的两端部突出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连结臂31、31构成。
连结臂31在与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垂直的面上呈现以L字形状弯曲的L字状,其由在该L字形状的角部相交的第一臂部35和第二臂部36构成。
右连结臂31的基端部(第一臂部35的基端部)通过集成有螺纹和凸轮机构的公知的铰链单元4与第一壳体1的右侧面的后侧端部连结,左连结臂31的基端部(第一臂部35的基端部)通过未集成有螺纹和凸轮机构的假铰链单元41与第一壳体1的左侧面的后侧端部连结。
另外,右连结臂31的顶端部(第二臂部36的顶端部)通过第一铰链部件5与第二壳体2的背面的右端部连结,左连结臂31的顶端部(第二臂部36的顶端部)通过第二铰链部件51与第二壳体2的背面的左端部连结。
如图18所示,两个铰链部件5、51容纳在第二壳体2的后部中。
铰链单元4、41构成将连结臂31的基端部连结至第一壳体1的第一枢轴,并且铰链部件5、51构成将连结臂31的顶端部连结至第二壳体2的第二枢轴,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是互相平行的。
另外,集成在第一壳体1中的电子部件和集成在第二壳体2中的电子部件通过柔性导线7互相连接。该柔性导线7从第二壳体2的内部经过连结臂31的内部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在其长度包括了可允许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作相对移动的裕度。
由此,第二壳体2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进行在图27(a)至(d)以及图28(a)至(c)中所示的一系列的相对移动。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倾斜状态下,铰链单元4将连结部件32相对于第一壳体1软锁定,并且在以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作为中心的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将连结部件32向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进行偏置。另外,铰链单元4在包含如图5和图6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在内的一定角度范围内将连结部件32向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的旋转角度进行偏置。
另外,在图5和图6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连结部件32被第一壳体1阻挡,由此将连结部件32保持在转动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
如图9所示,在第一铰链部件5中以其旋转轴(第二枢轴)为中心安装有扭转弹簧6,通过该扭转弹簧6使第二壳体2向缩小图28(b)所示的倾斜状态下的开启角度θ的方向进行旋转偏置。
另外,如图10所示,在第一壳体1的两个侧面后端部设置有凹形的收容部103、103,以收容连结部件32的连结臂31、31的第一臂部35、35。
另一方面,在第二壳体2的背面两侧部设置有凹形的收容部204、203、203,以收容连结部件32的臂连结部37和第二臂部36、36。
另外,如图10所示,在连结部件32的两个连结臂31、31面对第二壳体2的部分分别形成有用于阻挡第二壳体2的阻挡面33,并且在第二壳体2的背面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有与阻挡面33滑动接触的滑动面29。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倾斜状态或者图5和图6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如图23(a)所示,第二壳体2的滑动面29与连结臂31的阻挡面33抵接,从而阻挡第二壳体2相对于连结臂31的转动,由此,将第二壳体2相对于连结臂31的姿势限定在倾斜状态或者转动全部开启状态。
如图12所示,在构成第二壳体2的背面面板28上配置有能够向前后方向滑动的U字形状的滑动部件83,并且固定有覆盖该滑动部件83的U字形状的支撑部件81。在滑动部件83的左右两个端部突出设置有支撑臂部84、84,在每个支撑臂部84上设置有滑动引导部85。另外,在支撑部件81的左右两个端部突出设置有滑动部82、82。
另外,如图17所示,安装在支撑臂部84、84上的滑动引导部85、85夹在在支撑部件81的滑动部82、82和背面面板28之间,以引导背面面板28上的滑动部件83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
由此,构成使第二壳体2相对于支撑臂部84、84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机构8,从而第二壳体2能够在图5、图6和图21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和图7、图8和图22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之间进行前后滑动。
另外,在背面面板28上设置有磁体88,并且如图15所示,在滑动部件83的中心部形成有围绕磁体88的框部89。如图16所示,在该框部89的磁体88的前侧和后侧形成有一对突片86、87。
当滑动部件83如上所述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时,如图20所示,在一对突片86、87中的一个突片与磁体88接触。
结果,在图5和图6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以及图7和8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中,一对突片86、87中的一个吸附在磁体88上,通过磁吸引力,第二壳体2在转动全部开启状态或者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中保持滑动位置。
如图24(a)(b)所示,在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互相相对的第一壳体1的后侧端面和第二壳体2的前侧端面分别形成有互相可拆卸地接合的凸部10和凹部20。在图24(a)和25(a)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凸部10和凹部20互相脱离,在图24(b)和图25(b)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凸部10和凹部20互相接合。
结果,在图24(b)和图25(b)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凸部10和凹部20的接合而互相连结,从而保持在第一图像显示面11和第二图像显示面21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状态。
在如图24(a)和图25(a)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下,构成第一壳体1的金属板101和构成第二壳体2的金属板201之间设置有尺寸足够(例如数mm)的间隙T。然而在如图24(b)和图25(b)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两个金属板101、201是互相抵接的或者仅相隔微小的距离(例如0.1mm)而互相相对。
在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中,图26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例如设定为如下:a:2.55mm、b:0.2mm、c:0.05mm、d:0.15mm、e:1.1mm、f:0.3mm、g:0.2mm、h:0.5mm、i:0.05mm。
其中,尺寸a为从机壳的端面到显示器12、22的图像显示区的距离,尺寸b为从图像显示面11、21的外缘到图像显示区的距离,尺寸h为金属板101、201的厚度,尺寸i为从金属板101、201的机壳表面凹进去的量。
根据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下述的四种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重叠而仅露出第二图像显示面21的全部关闭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的将第二壳体2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向后侧移动以露出第一图像显示面11和第二图像显示面21双方且第二图像显示面21相对于第一图像显示面11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的将第二壳体2从所述倾斜状态向后侧移动以使第一图像显示面11和第二图像显示面21双方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的将第二壳体2从所述转动全部开启状态向第一壳体1滑动以在第一图像显示面11和第二图像显示面21互相接近的情况下使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全部关闭状态下,连结臂31、31的第一臂部35、35收容在图10所示的第一壳体1的收容部103、103中,并且连结部件32的臂连结部37和第二臂部36、36收容在第二壳体2的收容部204、203、203中,从而连结机构3不会从两个壳体1、2的两侧面或者后端面突出,而是设备整体得以紧密地收容。
另外,在图3所示的倾斜状态、图5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以及图7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中的任意状态下,大体上连结机构3整体隐藏在两个壳体1、2的背面之后,从而通常在用户的视线(图1的箭头S)中看不见连结机构3的突出部分。
如图27(a)至(d)和图28(a)至(d)所示,将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从全部关闭状态经过倾斜状态和转动全部开启状态转换至滑动全部开启状态的过程中,如果在图27(a)所示的全部关闭状态下将第二壳体2向后侧压迫使其稍微移动,那么如图27(b)至(d)所示,通过所述扭转弹簧6的偏置,第二壳体2向虚线箭头所指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与此相对应地,连结臂31向实线箭头所指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第二壳体2向后侧移动,而第二图像显示面21保持向上或者斜向上倾斜。
然后稍微经过了图27(d)的状态之后,如图28(a)所示,由于所述铰链单元4的偏置,连结臂31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如图28(b)所示,在倾斜状态的旋转角度下被软锁定。另外,第二壳体2由于扭转弹簧6的偏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由于滑动面29与连结臂31的阻挡面33抵接而保持在图28(b)所示的倾斜状态姿势。
由此,如果用户在图27(a)所示的全部关闭状态下将第二壳体2向后按压使其稍微移动,第二壳体2会自动移动至如图28(b)所示的倾斜状态。
接下来,如果在图28(b)所示的倾斜状态下将第二壳体2向后按压以将连结臂31向顺时针方向稍微旋转,那么连结臂31由于铰链单元4的偏置而旋转至图28(c)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并在第二壳体2的滑动面29与连结臂31的阻挡面33抵接的情况下在该旋转角度下被第一壳体1阻挡。
第二壳体2随着该连结臂31的旋转而向后侧转动,最终第一图像显示面11和第二图像显示面21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并且,如果从如图28(c)所示的转动全部开启状态使第二壳体2向第一壳体1侧靠近,则如图23(a)(b)所示,第二壳体2的滑动面29在连结臂31的阻挡面33上滑动,由此第二壳体2水平移动至图28(d)所示的滑动全部开启位置,并最终与第一壳体1抵接。
结果,如图7所示,第一图像显示面11与第二图像显示面21互相接近,并且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形成一个大的屏幕。
在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如图24(b)所示,第一壳体1的凸部10与第二壳体2的凹部20互相接合,以连结两个壳体1、2。由此,即使在该状态下对第二图像显示面21实施较强的触摸操作,第二壳体2也会相对于第一壳体1保持一定的姿势。
如图26所示,提供了在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使两个壳体1、2的金属板101、201彼此互相面对的结构。因此,与不采用金属板101、201、而是使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机壳彼此互相面对的普通结构相比,能够将第一显示器12和第二显示器22的间隔缩小相当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机壳的厚度(1.2mm×2)与金属板的厚度(0.5mm×2)之差(1.4mm)的距离。
另外,在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图29(a)所示以倾斜状态放置在桌上的情况,或者如图29(b)所示以滑动全部开启状态放置在桌上的情况下,连结臂31的角部比第一壳体1的背面更加突出,从而第一壳体1的前侧端部和连结臂31的角部成接地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了部件相对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配置和连结臂31的L字形状,使得重心G在任意状态下都在第一壳体1侧而不是在连结臂31的接地点处,由此达到两个壳体1、2的姿势稳定的效果。
从而,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图29(a)所示以倾斜状态下放置在桌上的情况下时,能够在观察后侧的第二壳体2的显示器12的同时操作前侧的第一壳体1的触摸面板13。
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图29(b)所示以滑动全部开启状态下放置在桌上的情况下,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呈根据连结臂31的角部的突出量向用户侧稍微倾斜的姿势,例如通过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形成一个屏幕,从而能够通过大屏幕欣赏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互相足够地接近,使得两个图像显示面11、21能够显示几乎不间断的图像。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            11:第一图像显示面;
2:第二壳体;            21:第二图像显示面;
29:滑动面;             3:连结机构;
31:连结臂;             35:第一臂部;
36:第二臂部;           33:阻挡面;
4:铰链单元;            5:铰链部件;
6:扭转弹簧;            7:柔性导线;
8:滑动机构;            83:滑动部件;
88:磁体;               101:金属板;
201:金属板。

Claims (15)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下述三种状态:所述两个壳体互相重叠的全部关闭状态、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所述第二壳体以露出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倾斜状态、以及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全部开启状态,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将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姿势分别保持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所述倾斜状态以及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中。
2.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结为能够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之间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全部关闭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暴露的状态,所述倾斜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以露出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状态,所述全部开启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倾斜状态移动以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暴露的状态,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所述倾斜状态以及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换的状态转换装置,所述状态转换装置在所述倾斜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姿势软锁定,并且在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接合。
3.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连结臂,其基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壳体连结,并且其顶端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二壳体连结,所述连结臂将所述两个壳体连结为使所述两个壳体能够在全部关闭状态、倾斜状态和全部开启状态之间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全部关闭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暴露的状态,所述倾斜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以露出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开启角度倾斜的状态,所述全部开启状态是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倾斜状态移动以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暴露的状态;
偏置装置,使所述第二壳体绕所述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连结臂向单一方向旋转偏置;
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连结臂上,抵抗由所述偏置装置引起的旋转偏置而在所述倾斜状态的倾斜角度下阻挡所述第二壳体;
软锁定装置,在所述连结臂绕所述第一枢轴旋转至所述倾斜状态的旋转角度时,将所述连结臂软锁定在该旋转角度下;以及
接合装置,在所述连结臂绕所述第一枢轴旋转至所述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而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齐的状态下,所述接合装置使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臂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个端部,每个连结臂的所述基端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部连结且所述顶端部通过所述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装置为在所述倾斜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壳体向缩小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的开启角度的方向进行旋转偏置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连结臂的所述基端部和所述顶端部之间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表面的一部分抵接的阻挡面。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锁定装置包括铰链单元,其中,所述铰链单元使所述连结臂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在以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为中心的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向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偏置。
8.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至少两个状态,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包括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以及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其中,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连结臂,所述连结臂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结为能够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和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并且所述两个壳体中的一个或两个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连结臂。
9.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至少两个状态,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包括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以及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一对连结臂,在与所述两个壳体的连结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两个壳体的两个端部,每个连结臂在与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相交的平面上呈弯曲成L字状的L字形状,并包括在该L字形状的角部相交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的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壳体连结,并且所述第二臂部的端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二壳体连结,
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面的后端部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一对连结臂中的所述第一臂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的两侧部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一对连结臂中的所述第二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连结臂的角部彼此通过臂连结部互相连结以形成一体的连结部件,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的后端部具有凹形的收容部以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下收容所述臂连结部。
1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结机构互相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两个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面,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选择性地设定至少两个状态,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包括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图像显示面且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图像显示面露出的全部关闭状态以及从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移动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全部开启状态,其中,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使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两个壳体的图像显示面在同一平面上露出的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下向所述第一壳体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结机构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基端部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壳体连结、并且顶端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枢轴平行的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二壳体连结的连结臂,所述连结臂能够在所述全部关闭状态的旋转角度和所述全部开启状态的旋转角度之间旋转,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滑动部件,所述连结臂的所述顶端部枢轴支撑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在所述连结臂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形成有在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下互相滑动接触的阻挡面和滑动面,在所述滑动部件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滑动面在所述连结臂的所述阻挡面上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机壳壁中,随着所述滑动机构在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下的滑动而互相接近或分开的两个端面壁是由金属板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壳体在其随着所述滑动机构在所述全部开启状态下的滑动而互相接近或分开的相对部还分别设置有能够彼此可拆卸地接合的接合机构。
CN201090001178.3U 2009-09-28 2010-09-24 便携式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86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2557 2009-09-28
JP2009222556A JP5097185B2 (ja) 2009-09-28 2009-09-28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9222559A JP5199211B2 (ja) 2009-09-28 2009-09-28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9-222556 2009-09-28
JP2009222557A JP5199210B2 (ja) 2009-09-28 2009-09-28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9-222559 2009-09-28
PCT/JP2010/066525 WO2011037176A1 (ja) 2009-09-28 2010-09-24 携帯型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8694U true CN202548694U (zh) 2012-11-21

Family

ID=4379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900011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8694U (zh) 2009-09-28 2010-09-24 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331B2 (zh)
KR (1) KR101442665B1 (zh)
CN (1) CN202548694U (zh)
WO (1) WO20110371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981A (zh) * 2013-01-18 2013-05-08 罗格朗(北京)电气有限公司 盖板结构
CN103533223A (zh) * 2013-10-21 2014-01-22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476501B (zh) * 2013-06-18 2015-03-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影像擷取裝置及方法
CN104777880A (zh) * 2014-01-15 2015-07-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整角度承载座的保护壳
WO2020048230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CN11682019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折叠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775A (zh) * 2012-05-07 2013-11-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576753B (zh) * 2012-08-06 2016-09-07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连杆机构
US8738101B1 (en) 2013-02-06 2014-05-27 Makor Issues And Rights Ltd. Smartphone-tablet hybrid device
WO2014175198A1 (en) * 2013-04-24 2014-10-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6391361B2 (ja) * 2014-08-21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4869192B (zh) * 2015-05-06 2018-10-26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KR101896258B1 (ko) 2016-09-21 2018-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64891B (zh) 2017-05-24 2019-07-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撐件的電子裝置
CN109857201A (zh) * 2019-03-31 2019-06-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US20220326741A1 (en) * 2021-04-07 2022-10-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pa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4464B2 (ja) 1989-04-11 1999-01-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小型電子機器
JP2549003B2 (ja) * 1990-07-03 1996-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手帳型電子機器
JP3222764B2 (ja) 1996-05-17 2001-10-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US5847698A (en) * 1996-09-17 1998-12-08 Dataventures, Inc. Electronic book device
JP3105832B2 (ja) 1997-06-30 2000-11-06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KR100841306B1 (ko) 2002-12-26 2008-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디스플레이를 갖는 폴더형 단말기
WO2005020046A1 (ja) 2003-08-21 2005-03-03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US6961234B2 (en) 2003-09-04 2005-1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play support mechanism
JP2005108201A (ja) 2003-09-12 2005-04-21 Makoto Kida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る上扉開閉式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4466826B2 (ja) 2003-12-10 2010-05-26 株式会社アマチ 携帯型電話機
KR20050081289A (ko) * 2004-02-13 2005-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형 표시 장치
EP1589728B1 (en) 2004-04-22 2007-12-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 transform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70182663A1 (en) * 2004-06-01 2007-08-09 Biech Grant S Portable, folding and separable multi-display computing system
JP4546304B2 (ja) * 2005-03-25 2010-09-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4655772B2 (ja) * 2005-06-21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US20070268264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JP5009099B2 (ja) 2007-08-30 2012-08-22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携帯情報端末
JP4729545B2 (ja) * 2007-09-13 2011-07-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機
CN101388918B (zh) 2007-09-14 2013-10-09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KR20090036191A (ko) * 2007-10-09 2009-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멀티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009104242A (ja) 2007-10-19 2009-05-14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US20090170574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Motorola Inc Methods and slider form factor devices with contiguous surfaces when open
US8265719B2 (en) 2008-03-04 2012-09-11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Link mechanism
KR20110048569A (ko) * 2008-08-29 2011-05-11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자동-슬라이드 키패드를 구비한 장치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981A (zh) * 2013-01-18 2013-05-08 罗格朗(北京)电气有限公司 盖板结构
TWI476501B (zh) * 2013-06-18 2015-03-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影像擷取裝置及方法
CN103533223A (zh) * 2013-10-21 2014-01-22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4777880A (zh) * 2014-01-15 2015-07-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整角度承载座的保护壳
TWI507854B (zh) * 2014-01-15 2015-11-11 Wistron Corp 具可調整角度承載座之保護殼
CN104777880B (zh) * 2014-01-15 2018-01-0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整角度承载座的保护壳
WO2020048230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CN11682019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折叠屏设备
CN116820191B (zh) * 2023-08-30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折叠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88726A1 (en) 2012-07-26
US8885331B2 (en) 2014-11-11
KR101442665B1 (ko) 2014-09-22
KR20120080182A (ko) 2012-07-16
WO2011037176A1 (ja)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8694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KR100626970B1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TWI308020B (zh)
US2005028807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rotating display and camera
US8776318B2 (en) Slide-tilt mechanism
JP2006191632A (ja) 本体回転型携帯端末機
WO2011065472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WO2012108325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733678B2 (ja) 携帯機器
KR20100049035A (ko) 전자기기용 스탠드 힌지
JP4252021B2 (ja) 携帯電話機
JP4633849B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EP1887762A2 (en)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game function
JP519921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097185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46693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566273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0690717B1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회전 가능한 슬라이딩 장치
JP546693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19921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094945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120852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70502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573060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KR20070073669A (ko) 꺽음형 휴대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