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7675U -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07675U
CN202507675U CN2011205750805U CN201120575080U CN202507675U CN 202507675 U CN202507675 U CN 202507675U CN 2011205750805 U CN2011205750805 U CN 2011205750805U CN 201120575080 U CN201120575080 U CN 201120575080U CN 202507675 U CN202507675 U CN 202507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accommodation section
ink supply
main body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750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田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07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076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靠地进行墨盒的电触点部和打印机侧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墨盒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包括具有电触点部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墨盒容纳部包括能够容纳墨盒的容纳部主体、以及经由铰链部可转动地被容纳部主体支承的盖部。在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墨水导入部以及具有弹性的电连接器。盖部包括能够在与铰链部相反的一侧与容纳部主体卡合的卡合部、以及在墨盒被安装并且卡合部与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从第二表面侧朝向第一表面侧推压墨盒的弹性部件。

Description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背景技术
为了在墨盒与喷墨打印机之间通过电导通来检测墨盒有无安装或者进行与墨盒有关的信号的收发,而在墨盒中设置电触点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触点部在与墨水供应口相同的表面上被配置在周围被壁包围的共同的凹部内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许第408835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电触点部以平面排列的方式配置在与突出形成的墨水供应口的基部的表面相同的表面上,因此当取下并倾斜了墨盒时,附着在供应口的墨水顺着壁面附着到电触点,从而可能引起接触不良和短路连接。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墨盒的电触点部和打印机侧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并防止动作不良的墨盒以及墨水供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可作为以下的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墨水供应系统,包括墨盒以及与所述墨盒相对应地设置的墨盒容纳部,所述墨盒能够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中,所述墨水供应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和具有电触点部的基板,
所述墨盒容纳部包括容纳部主体和盖部,所述容纳部主体能够容纳所述墨盒,所述盖部经由铰链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容纳部主体支承,
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墨水导入部和具有弹性的电连接器,所述墨水导入部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墨水供应口连接以导入墨水,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电触点部接触,
所述盖部包括卡合部和弹性部件,所述卡合部能够在与所述铰链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并且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二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侧推压所述墨盒。
根据适用例1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当墨盒被容纳在墨盒容纳部中时,设置在墨盒容纳部的盖上的弹性部件向设置在容纳部主体上的电连接器的方向推压墨盒的电触点部,从而电连接被可靠地进行。此外,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对置并非表示严格平行的状态,就算其中任一表面略微倾斜只要以接近平行的状态对置即可,另外,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也可以部分对置而并非完全对置。
[适用例2]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部推压所述墨盒的力大于由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墨水导入部和所述电连接器推回的力。
根据适用例2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由于盖部推压墨盒的力大于由容纳部主体的墨水导入部和电连接器推回的力,因此墨盒的电触点部和容纳部主体的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地进行。
[适用例3]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部的所述弹性部件向使所述墨盒的所述电触点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电连接器接触的方向施力。
根据适用例3的墨水供应系统,盒的电触点部和容纳部主体的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地进行。
[适用例4]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与所述墨盒的墨水颜色有关的信息表示部,所述信息表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弹性部件不抵接的部分,
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盖部具有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能够从外表侧看到所述信息表示部的窗口部。
根据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由于能够从盖部的外表侧通过窗口部确认与墨盒的墨水颜色有关的信息,因此能够确认是否安装了与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正确颜色的墨盒。
[适用例5]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在外表侧上设有表示部,所述表示部表示有关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墨盒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根据适用例5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能够对比墨盒的墨水颜色和墨盒容纳部的墨水颜色,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安装了与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正确颜色的墨盒。
[适用例6]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表示部,所述表示部表示有关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墨盒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根据适用例6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在将墨盒插入到容纳部主体时能够确认是否是与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正确颜色的墨盒,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安装不同颜色的墨盒的错误。
[适用例7]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靠所述第二表面侧的部分具有凹部,
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嵌合的盖侧凹部。
根据适用例7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由于在墨盒被插入容纳部主体中并且关闭盖部时盖侧凹部与墨盒的凹部嵌合,因此盖部能够夹持墨盒。从而墨盒被定位,能够有效地发挥通过盖推压墨盒的作用,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电触点部和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
[适用例8]如上述适用例1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三表面具有包围所述第一表面的周围的周壁,当所述墨盒被容纳到所述容纳部主体中时,所述第三表面通过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定位部被定位。
根据适用例8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由于墨盒通过容纳部主体的定位部被定位,因此电触点部和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可靠且容易地进行。
[适用例9]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从所述第三表面的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界形成至所述周壁的顶端,
所述墨盒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内底面具有能够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嵌合的主体侧凸部,
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以隔着所述基板而在所述电触点部的排列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多个,
所述主体侧凸部设置在与所述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所述墨盒被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时,通过所述凹部和所述主体侧凸部的嵌合,进行所述电触点在排列方向上的定位,以使所述电触点部与所述电连接器接触。
根据适用例9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容易且可靠地在触点的排列方向上定位电触点部,从而可靠地进行电触点部和电连接器的电连接。
[适用例10]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在第一表面上具有电触点部和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
所述电触点部被安装在从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载置台上,以使所述电触点部在所述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的状态下比所述墨水供应口处于更上方。
根据适用例10所述的墨盒,当以使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的方式放置墨盒时,电触点部位于比墨水供应口更靠重力方向上方的位置,因此防止了墨水附着到电触点,另一方面,当以使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上的方式放置墨盒时,电触点部位于从第一表面突出的载置台上,因此,就算墨水从供应口顺着第一表面流过来,也可防止墨水附着到电触点,从而可防止电连接发生不良。另外,由于电触点部与放置墨盒的表面不接触,因此防止了由墨水、灰尘引起的接触不良。
[适用例11]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周壁,所述周壁包围所述第一表面的周围,并且在将所述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时,所述周壁具有与所述墨水供应口的顶端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比所述墨水供应口更向下突出。
根据适用例11所述的墨盒,当以使墨盒的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的方式放置墨盒时,由于有周壁存在,电触点部不与放置墨盒的表面接触,并且被周壁包围,因此防止了灰尘等异物附着到电触点部,可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适用例12]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周壁一体地形成,当所述墨盒被容纳到墨盒容纳部中时,所述第三表面通过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的一部分抵接而被定位。
根据适用例12所述的墨盒,通过墨盒被定位,电触点部也被定位。
[适用例13]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靠近第二表面的位置具有凹部,所述凹部通过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的一部分抵接而被定位。
根据适用例13所述的墨盒,通过墨盒被定位,电触点部也被定位。
[适用例14]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墨水供应口的周围配置有突起,所述突起与设置于打印机侧的对应的墨盒容纳部上的用于防止误插入的突起嵌合部嵌合。
根据适用例14所述的墨盒,突起具有防止误插入的效果,还能够防止附着在供应口的墨水向电触点部侧流动。
[适用例15]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最外侧与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最内侧之间设置有沟槽。
根据适用例15所述的墨盒,由于具有沟槽,因此墨水通过毛细管作用而易于被引入到沟槽中,从而能够防止墨水向供应口外流出。
[适用例16]如上述适用例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所述最外侧的顶端比最内侧的顶端更突出。
根据适用例16所述的墨盒,能够防止墨水向比供应口的最外侧的外侧流出。
[适用例17]一种墨水供应系统,包括墨盒以及与所述墨盒相对应地设置的墨盒容纳部,所述墨盒能够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中,所述墨水供应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
所述墨盒容纳部包括容纳部主体和盖部,所述容纳部主体能够容纳所述墨盒,所述盖部经由铰链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容纳部主体支承,
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墨水供应口连接以导入墨水的墨水导入部,
所述盖部包括窗口部,与置于打印机外部的墨罐连接的供应管经过所述窗口部而与所述墨盒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1D是墨盒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图1A~1D所示的墨盒100被容纳在设置于打印机内的墨盒容纳部200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在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被关闭并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时从上方观看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里侧的平面图;
图5A和5B是墨盒容纳部200的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墨水供应系统1000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墨盒、101…墨水供应口、102…电触点部、200…墨盒容纳部、210…墨盒容纳部主体、211…电连接器、220…盖、223a、223b…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作用,以下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和墨水供应系统进行说明。
图1A~1D是示出墨盒的图,图1A是墨盒100的顶面图,图1B是示出墨盒100的侧面的一部分和局部剖面(图1A的D-D剖面)的图,图1C是墨盒100的底面图,图1D是在图1B的B-B剖面图中省略了上部分的图。
墨盒100具有:包括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101以及具有电触点部102的基板103的第一表面(底面)100a;与第一表面100a对置的第二表面(顶面)100b;连接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的第三表面(侧面)100d;以及与第三表面100d一体形成并包围第一表面100a的周围的周壁100c。
在第一表面100a上形成有载置台104和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101,设置有电触点部102的基板103被载置在该载置台104上。电触点部102被安装在从第一表面100a沿重力方向朝下突出的载置台104的下述位置,所述位置是指在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的状态(图1B所示的状态)下比墨水供应口101更靠上方的位置。
从而,当以使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的方式放置墨盒100时,电触点部102位于比墨水供应口101更靠重力方向上方的位置,因此防止了墨水附着到电触点部102,并且墨水供应口101更为突出从而电触点部102与放置墨盒的表面不接触,因此防止了由墨水、灰尘引起的接触不良。另一方面,即使在以使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上的方式放置墨盒时,由于电触点部102位于从第一表面100a突出的载置台104上,因此就算墨水从供应口101顺着第一表面100a流过来,也能够防止墨水附着到电触点部102。
另外,墨盒100包括周壁100c,周壁100c包围第一表面100a的周围,并且在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时具有与墨水供应口101的顶端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比墨水供应口101更向下突出。从而即使在将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地放置墨盒时,由于有周壁100c存在,电触点部102不与放置墨盒的表面接触,并且被周壁包围,因此防止了灰尘等异物附着到电触点部102,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载置台104的一端104a与基板103的一边103a抵接,并且载置台104的凸起104b与基板的缺口103b嵌合,从而基板103通过三点被定位并被安装在载置台104上。
另外,在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的状态下,第一表面100a从载置台104朝向墨水供应口101向下倾斜地形成。从而,易于将基板103的载置台104设置到比墨水供应口101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墨盒的内部容纳有保持墨水的泡沫材料等负压发生部件110,但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表面100a倾斜,因此构成了墨水容易向墨水供应口101流动的结构。
墨水供应口101在墨水供应口的最外侧101a与墨水供应口的最内侧101b之间设置有沟槽101c。如O形圈那样的在中心部开有通孔101e的具有弹性的密封件101d被插在最内侧101b的内部,并被形成在墨水供应口101内部的突部101f限制。下述的墨水导入部212被插入该密封件101d的通孔101e中。
如此,由于具有沟槽101c,因此,附着在墨水供应口101的墨水通过毛细管作用而易于被引入到沟槽101c中,能够防止墨水向供应口的周围流出。
另外,墨水供应口101的最外侧101a的顶端比最内侧101b的顶端更向外(图1B的下方)突出。因此,能够防止墨水向比墨水供应口101的最外侧101a的外侧、即向载置台(基板载置台)104的方向流出,并且即使将墨水供应口101朝下地放置墨盒,墨水供应口的墨水和被聚集在墨水供应口101的沟槽101c中的墨水也难以附着到放置墨盒的表面。
在第一表面100a的墨水供应口101与载置台104之间沿盒体的短边方向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肋106,从而即使在第一表面100a朝上时,从墨水供应口101漏出的墨水也难以向载置台104的方向移动。
此外,在第一表面100a上沿周壁100c的内侧形成有沟槽105,并且沟槽105的一部分与肋106连接,从而该沟槽105具有诸如在第一表面100a倾斜时收集顺着肋106流过来的墨水和流出到第一表面100a的墨水的功能。
此外,也可以沿着墨水供应口101的周围配置突起(没有图示),该突起与设置在打印机侧的对应的墨盒容纳部200上的用于防止误插入的突起嵌合部嵌合。突起具有防止误插入的效果,但也可以防止附着在供应口101的墨水向电触点部102侧流动。
墨盒100的与第一表面100a对置的第二表面100b是在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时成为顶面的表面,如图1A所示,墨水的颜色信息等的信息表示部108通过印刷或粘附贴纸被设置在该第二表面100b上。此外,在第二表面100b上设置有用于使墨盒100的内部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孔109,该通气孔109在墨盒被使用前由密封胶材料封堵,并在使用时去除该密封胶材料。此外,密封胶材料可以与信息表示部108形成为一体,也可以通过撕开线仅使通气孔109侧被撕掉。
此外,在连接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的第三表面100d(侧面)上形成有凹部107a、107b。如图1C所示,凹部107a隔着基板103设置在两侧,并且在将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时从第一表面100a沿上下方向延伸至第二表面100b。同样地,如图1C所示,凹部107b隔着墨水供应口101设置在两侧,并且在将墨水供应口101沿重力方向朝下时沿上下方向延伸。当墨盒100被容纳在墨盒容纳部200中时,后述的盖220的凹部225a、225b(图4)分别嵌合到这些凹部107a、107b的上部。另外,凹部107a、107b的下部形成在周壁100c上,并与设置在后述的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上的定位凸部214a、214b(图5A和5B)分别嵌合,由此在电触点部102的排列方向上定位墨盒100,并且向墨水导入部212导引墨水供应口101。另外,也可以在第三表面100d的至少从靠近第二表面100b的位置到与第二表面100b的边界的区域设置凹部107a、107b,以在墨盒100被容纳到墨盒容纳部主体210中并被后述的盖220向下推压时,可靠地夹持墨盒的上部以有效地作用向下的推压力。
如上所述,形成在第三表面100d上的凹部107a、107b被定位到盖220的凹部225a、225b或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凸部214a、214b(图5)。并且,第三表面100d的周壁100c还通过形成在墨盒容纳部主体210上的定位部210f(图2、图5)被定位。
图2是示出图1A~1D所示的墨盒100被容纳在设置于打印机内的墨盒容纳部200中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被关闭并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定时的平面图,图2是图3的A-A剖面图。图4是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里侧的平面图,图5A和5B是墨盒容纳部200的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说明图,图5A是将墨盒容纳部主体210从上部观看的平面图,图5B是图5A的C-C剖面图。
墨水供应系统1000包括墨盒100以及与墨盒100相对应地设置的墨盒容纳部200,墨盒100可安装到该墨盒容纳部200中。
墨盒容纳部200包括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和盖部220,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可容纳墨盒100,盖部220经由铰链部220a可转动地被墨盒容纳部主体210支承。
在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设置有墨水导入部212和具有弹性的电连接器211,墨水导入部212在墨盒100被安装的状态下与墨盒100的墨水供应口101连接以导入墨水,电连接器211在墨盒100被安装的状态下与电触点部102接触。
盖部220包括卡合部220b和弹簧223a、223b,卡合部220b可在与铰链部220a相反的一侧与形成在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狭槽210a的壁上的卡定部210b卡合,弹簧223a、223b在墨盒被安装并且卡合部220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的状态下从第二表面100b侧朝向第一表面100a侧推压墨盒100。铰链部220a被容纳在形成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铰链插入部210c中,并且可转动地被轴210e支承。铰链部220a和卡合部220b也可以在图2中设置在左右相反侧。
在墨盒100被安装在墨盒容纳部200中、并且盖部220的卡合部220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的状态下,盖部220推压墨盒100的力(箭头Q方向)大于由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墨水导入部212和电连接器211推回的力(箭头P方向)。
盖部220的弹簧223a、223b是在墨盒100被安装在墨盒容纳部200中并且盖部220的卡合部220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的状态下向将墨盒100推压到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墨水导入部212的方向施力的弹性部件。
在墨盒100被安装在墨盒容纳部200中并且盖部220的卡合部220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的状态下,盖部220的弹簧223a、223b向使墨盒100的电触点部102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电连接器211接触的方向(箭头Q1、Q2方向)施力。
墨盒容纳部200的盖部220具有在墨盒100被安装在墨盒容纳部200中并且盖部220的卡合部220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卡合的状态下可从外表侧看到墨盒100的信息表示部108的窗口220c。
盖部220在外表侧设置有表示部224,表示部224表示有关与墨盒容纳部200对应的墨盒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另外,在墨盒容纳部200的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也设置有表示部213,表示部213表示有关与墨盒容纳部200对应的墨盒100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墨盒100具有连接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的第三表面100d,在第三表面100d的至少靠第二表面100b侧的部分形成有凹部107a、107b。
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具有可与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嵌合的盖侧凹部225a、225b。
墨盒的凹部107a、107b形成在第三表面100d的从第二表面100b的边界至第一表面100a的边界的部分,但只要如上述形成在第三表面100d的至少靠第二表面100b侧的部分即可。如果盖侧凹部225a嵌合于凹部107a,并且盖侧凹部225b嵌合于凹部107b,则盖220变成夹持墨盒100的上部的状态,因此易于有效地发挥通过弹簧223a、223b从第二表面100b侧向第一表面100a侧推压的作用。
在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形成有可与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嵌合的主体侧凸部214a、214b。
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被设置成隔着基板103而在电触点的排列方向上对置,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凸部214a、214b设置在与凹部107a、107b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墨盒100被安装到墨盒容纳部200时,通过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和容纳部主体的凸部214a、214b的嵌合,进行电触点102在排列方向上的定位,以使电触点部102与电连接器211接触。
如图3所示,墨盒100和墨盒容纳部200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墨盒容纳部200也可以共用于多个墨盒100。墨盒例如分别容纳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等颜色的墨水。也可以包括多个黑色的墨盒。
接下来,对墨盒100被容纳到墨盒容纳部20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由于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的外表侧具有表示部224,因此能够识别与墨盒容纳部200相对应的墨盒的颜色信息。当墨盒容纳部200的盖220被打开时,能够通过作为容纳部主体的内部深处的面的内底面210d的表示部213来再次确认应安装的墨盒的颜色信息。
当墨盒100被插入墨盒容纳部主体210中时,墨水导入部212与墨水供应口101连接。当墨盒100被插入至墨盒100的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附近时,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与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主体侧凸部214a、214b嵌合而被定位。
接下来,当向关闭的方向旋转盖220时,盖侧凹部225a、225b与墨盒100的凹部107a、107b嵌合,墨盒100的第三表面100d的靠近第二表面100b的部分被盖220夹持。当盖220被关闭并且卡合部220b与容纳部主体的卡定部210b卡合时,安装在盖220里侧的弹簧223a、223b从第二表面100b侧向第一表面100a或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210d的方向推压墨盒100。此时,与墨水导入部212推压被墨水供应口101的突部限制的弹性密封件101d而要向箭头P2方向上推墨盒100的力和具有弹性的电连接器211向箭头P1方向上推电触点部102的力的总和相比,弹簧223a、223b通过卡定部210b和卡合部220b的卡合而被限制从而向箭头Q1、Q2方向推压的力更大。从而,墨盒的电触点部102与容纳部主体的电连接器211可靠地接触,防止了连接不良。
如果电连接器211被形成为在电触点部102的长边方向上弯曲,则接触会更可靠。另外,第一表面100a稍许倾斜,但被形成为在墨盒100被容纳在墨盒容纳部200中时使得基板的平面与墨盒的周壁100c的顶端面或墨盒容纳部主体210的内底面210d大致平行,从而电触点部102易于与电连接器211接触。
然而,如果以使基板103与倾斜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该基板103或者将载置台104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并且使电连接器211的小丘形状变尖,则接触时能够擦拭电触点部102上的灰尘,能够良好地连接。
在盖220被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窗口220c看到墨盒100的信息表示部108,因此通过与盖上的表示部224进行对比,能够再次确认是否安装了与墨盒容纳部200对应的颜色的墨盒。
此外,墨水导入部212也可以是如特许第4088353号公报的图10A所示的墨水导入部,以取代如图2所示的针状的墨水导入部。在此情况下,针状管被插入弹簧中,并且供应口的内部具有向供应口方向被弹簧推压的球阀,因此墨水导入部推压墨盒的力变大,但由于如上述那样增大了从盖侧用弹簧推压的力,因此防止了电触点部与电连接器的接触不良。
图6是通过连接墨盒100与置于打印机外部的大容量墨罐而构成连续供应系统时的说明图。图6是墨盒容纳部200的平面图。与大容量墨罐连接的管310穿过盖220的窗口220c而与墨盒100的通气孔109连接并被密封。由于能够如此利用盖220的窗口220c,因此能够省略对墨盒容纳部200进行开孔加工的工夫。

Claims (17)

1.一种墨水供应系统,包括墨盒以及与所述墨盒相对应地设置的墨盒容纳部,所述墨盒能够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中,所述墨水供应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和具有电触点部的基板,
所述墨盒容纳部包括容纳部主体和盖部,所述容纳部主体能够容纳所述墨盒,所述盖部经由铰链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容纳部主体支承,
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墨水导入部和具有弹性的电连接器,所述墨水导入部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墨水供应口连接以导入墨水,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电触点部接触,
所述盖部包括卡合部和弹性部件,所述卡合部能够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并且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二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侧推压所述墨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部推压所述墨盒的力大于由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墨水导入部和所述电连接器推回的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部的所述弹性部件向使所述墨盒的所述电触点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电连接器接触的方向施力。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与所述墨盒的墨水颜色有关的信息表示部,所述信息表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弹性部件不抵接的部分,
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盖部具有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墨盒容纳部中并且所述盖部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主体卡合的状态下能够从外表侧看到所述信息表示部的窗口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在外表侧上设置有表示部,所述表示部表示有关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墨盒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表示部,所述表示部表示有关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相对应的墨盒的墨水颜色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靠所述第二表面侧的部分具有凹部,
所述墨盒容纳部的所述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嵌合的盖侧凹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三表面具有包围所述第一表面的周围的周壁,当所述墨盒被容纳到所述容纳部主体中时,所述第三表面通过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定位部被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从所述第三表面的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界形成至所述周壁的顶端,
所述墨盒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所述内底面具有能够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嵌合的主体侧凸部,
所述墨盒的所述凹部以隔着所述基板而在所述电触点部的排列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多个,
所述主体侧凸部设置在与所述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所述墨盒被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时,通过所述凹部和所述主体侧凸部的嵌合,进行所述电触点在排列方向上的定位,以使所述电触点部与所述电连接器接触。
10.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在第一表面上具有电触点部和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
所述电触点部被安装在从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载置台上,以使所述电触点部在所述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的状态下比所述墨水供应口处于更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周壁,所述周壁包围所述第一表面的周围,并且在将所述墨水供应口沿重力方向朝下时,所述周壁具有与所述墨水供应口的顶端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比所述墨水供应口更向下突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周壁一体地形成,当所述墨盒被容纳到墨盒容纳部中时,所述第三表面通过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的一部分抵接而被定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靠近第二表面的位置具有凹部,所述凹部通过与所述墨盒容纳部的一部分抵接而被定位。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墨水供应口的周围配置有突起,所述突起与设置于打印机侧的对应的墨盒容纳部上的用于防止误插入的突起嵌合部嵌合。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最外侧与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最内侧之间设置有沟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供应口的所述最外侧的顶端比最内侧的顶端更突出。
17.一种墨水供应系统,包括墨盒以及与所述墨盒相对应地设置的墨盒容纳部,所述墨盒能够安装到所述墨盒容纳部中,所述墨水供应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用于排出墨水的墨水供应口,
所述墨盒容纳部包括容纳部主体和盖部,所述容纳部主体能够容纳所述墨盒,所述盖部经由铰链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容纳部主体支承,
在所述容纳部主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墨水导入部,所述墨水导入部在所述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与所述墨盒的所述墨水供应口连接以导入墨水,
所述盖部包括窗口部,与置于打印机外部的墨罐连接的供应管经过所述窗口部而与所述墨盒连接。
CN2011205750805U 2011-09-16 2011-12-29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76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809A JP5909952B2 (ja) 2011-09-16 2011-09-16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JP2011-202809 2011-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07675U true CN202507675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0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7508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7675U (zh) 2011-09-16 2011-12-29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09952B2 (zh)
CN (1) CN202507675U (zh)
RU (1) RU123721U1 (zh)
TW (1) TWM4365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152A (zh) * 2014-12-02 2016-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7972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韦丹梅 便于出墨的打印机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5596A1 (fr) * 1999-07-14 2001-01-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ouche d'encre, imprimante a jet d'encre, procede de remplacement d'une cartouche d'encre
JP4475768B2 (ja) * 2000-08-04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媒体を有す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3300350A (ja) * 2002-04-10 2003-10-2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4665500B2 (ja) * 2004-12-13 2011-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83679A (ja) * 2005-09-26 2007-04-05 Sony Corp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4513823B2 (ja) * 2007-03-30 2010-07-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収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152A (zh) * 2014-12-02 2016-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7972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韦丹梅 便于出墨的打印机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6568U (en) 2012-09-01
RU123721U1 (ru) 2013-01-10
JP5909952B2 (ja) 2016-04-27
JP2013063548A (ja)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1670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A2812003C (e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and board mounted o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CN102582258B (zh)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0581829C (zh) 墨盒、以及具有该墨盒和喷墨打印设备的系统
CN203391476U (zh) 墨盒以及打印机
US10457055B2 (en) Replaceable cartridge with lid manifold
BR0301949B1 (pt) bloco de pressão de tinta, carregador de tinta sólida, impressora de tinta com mudança de fase e método de alimentação de bastões de tinta sólida.
AU2006252199A1 (e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and board mounted o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CN202507675U (zh) 墨水供应系统以及墨盒
BR0302112B1 (pt) Sistema de detecção do nível de abastecimento de tinta para um carregador de tinta sólida e método para monitoração de bastões de tinta
CN106985534A (zh) 液体供应设备
CN101844447A (zh) 图像记录设备
EP3300900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liquid-consuming device
BR0301734B1 (pt) carregador de tinta sólida e placa de encaixe para uso com uma impressora a jato de tinta sólida.
CN201456564U (zh)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BR0302012B1 (pt) carregador de tinta sàlida para alimentar bastÕes de tinta sàlida e bloco de pressço para bastÕes.
CN203666132U (zh) 一种墨盒
TW201600346A (zh) 液體收容體、液體消耗裝置及電連接體
CN213322276U (zh) 墨水瓶及打印机
US8066358B2 (en) Over-molded fluid interconnect
CN112423990B (zh) 无人参与的储存器再填充
AU2011100736A4 (e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AU2011100735B4 (en) Ink Cartridge
AU2013200733A1 (en) Ink cartridge, ink supply system and circuit board
AU2013219239A1 (en)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