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0679U -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00679U
CN202500679U CN2012200168973U CN201220016897U CN202500679U CN 202500679 U CN202500679 U CN 202500679U CN 2012200168973 U CN2012200168973 U CN 2012200168973U CN 201220016897 U CN201220016897 U CN 201220016897U CN 202500679 U CN202500679 U CN 20250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connecting tube
exhaust gas
gas
cylind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168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168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0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0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006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歧管、第一连接管、缸盖、EGR阀、第二连接管、进气歧管,所述的EGR阀的出气口与进气歧管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缸盖中的水套内部设有缸盖废气通道,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一端与排气歧管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另一端与EGR阀的进气口相连通。废气通过设在缸盖内的缸盖废气通道,利用水套的冷凝水对废气进行冷却,省去了单独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简化布置,成本低廉,适用于低价格轿车的小型汽油机。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能源的短缺,很多国家都把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作为国家的纲要提出。节能和环保是汽车发展的方向,随着人们的关注,对汽车油耗和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但为了做到成本与油耗、排放的均衡,更多的新技术因为成本原因无法适应目前国内小型汽油机,其中EGR(Exhaust 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技术是低成本、低排放、低油耗的优选方案。
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发动机的排放和油耗,近几年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将一部分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再分配给各缸燃烧,降低了进气中的氧含量,从而降低燃烧温度,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但要求与新鲜空气混合的废气温度不能太高。
目前已经公开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中,多采用EGR废气冷却装置对废气进行冷却,使进入气道的混合气温度大大降低,但冷却装置成本较高,造成EGR系统的成本较高,无法适用于低价格的轿车;且小型汽油机的布置空间有限,由于发动机进气侧周围零部件较多,EGR废气冷却装置布置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以达到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适用于低价格轿车的小型汽油机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歧管、第一连接管、缸盖、EGR阀、第二连接管、进气歧管,所述的EGR阀的出气口与进气歧管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缸盖中的水套内部设有缸盖废气通道,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一端与排气歧管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另一端与EGR阀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的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相连通,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与排气歧管相连通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所述的进气歧管与缸盖连接端的法兰端面上设有废气主通道和废气分通道,废气主通道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废气主通道另一端与废气分通道相连通,废气分通道与进气歧管相连通。
所述的法兰端面上废气主通道与废气分通道相连通处为空腔。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具有以下优点:废气通过设在缸盖内的缸盖废气通道,利用水套的冷凝水对废气进行冷却,省去了单独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简化布置,成本低廉,适用于低价格轿车的小型汽油机;废气主通道与废气分通道相连通处的空腔,稳定气流、减小压力波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再循环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再循环系统进气歧管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连接缸盖端的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歧管、2.缸盖、20.缸盖废气通道、3.EGR阀、4.进气歧管、5.三元催化器、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法兰、9.废气主通道、10.废气分通道、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歧管1、第一连接管6、缸盖2、EGR阀3、第二连接管7、进气歧管4,缸盖2中的水套内设有缸盖废气通道20,排气歧管1与三元催化器5相连通,三元催化器5与排气歧管1相连通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气孔,即在三元催化器的前段设有气孔,气孔与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相连通,第一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缸盖废气通道20的一端相连通,缸盖废气通道20的另一端与EGR阀3的进气口相连通,EGR阀3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进气歧管4相连通。
其中,第一连接管与三元催化器上的气孔相接通,进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的初始温度低,使混合气体温度大大降低;废气通过设在缸盖内的缸盖废气通道,利用水套的冷凝水对废气进行冷却,省去了单独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简化布置,成本低廉,适用于低价格轿车的小型汽油机,并提高了EGR阀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选优的,在进气歧管4与缸盖2连接端的法兰8端面上设有废气主通道9和废气分通道10,废气主通道9一端与第二连接管7相连通,废气主通道9另一端与废气分通道10相连通,废气分通道10与进气歧管4相连通;进一步的,法兰8端面上废气主通道9与废气分通道10相连通处为空腔11。
其中,废气分通道的结构实现了废气与新鲜空气的充分均匀混合,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放,经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流场分析,各气缸的EGR率差异值小于5%,优于一般工程应用中的推荐值各气缸的EGR率差异值小于8%;通过法兰端面上废气主通道与废气分通道相连通处为空腔,可使废气进入进气歧管之前通过该空腔进行缓冲,稳定气流、减小压力波动。
为使废气冷却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均为波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EGR阀通过电控系统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开关,根据需要接通或关闭废气通道,根据需要确定进入进气歧管气道内部进行混合的废气量。废气通过废气分通道进入到进气歧管的气道内部,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然后一同进入到气缸内部参与燃烧,完成整个废气循环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歧管(1)、第一连接管(6)、缸盖(2)、EGR阀(3)、第二连接管(7)、进气歧管(4),所述的EGR阀(3)的出气口与进气歧管(4)通过第二连接管(7)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盖(2)中的水套内部设有缸盖废气通道(20),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20)一端与排气歧管(1)通过第一连接管(6)相连通,所述的缸盖废气通道(20)另一端与EGR阀(3)的进气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歧管(1)与三元催化器(5)相连通,所述的三元催化器(5)与排气歧管(1)相连通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与第一连接管(6)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歧管(4)与缸盖(2)连接端的法兰(8)端面上设有废气主通道(9)和废气分通道(10),废气主通道(9)一端与第二连接管(7)相连通,废气主通道(9)另一端与废气分通道(10)相连通,废气分通道(10)与进气歧管(4)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8)端面上废气主通道(9)与废气分通道(10)相连通处为空腔(1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均为波纹管。
CN2012200168973U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68973U CN202500679U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68973U CN202500679U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00679U true CN202500679U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7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1689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0679U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006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323A (zh) * 2015-04-17 2015-07-01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Egr冷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323A (zh) * 2015-04-17 2015-07-01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Egr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5377U (zh) 柴油机egr系统
CN103016190B (zh) 一种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用缸盖
CN105257372A (zh) 一种多氧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84147U (zh) 下置式废气再循环系统装置
CN20153520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废气再循环通道结构
CN203742766U (zh) 四驱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CN202500679U (zh)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3114393U (zh) 柴油机水冷排气管
CN102937057A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3009062U (zh) 一种集成egr通道的气缸盖
CN204572192U (zh) 一种天然气汽车
CN201786441U (zh) 带旁通机构的egr冷却器
CN201125796Y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CN204327320U (zh) 一种基于egr冷却器汽化甲醇的柴油机燃醇系统
CN204627799U (zh) Egr冷却结构
CN202991275U (zh) 一种带有感温阀的egr冷凝器总成
CN109441656A (zh) 一种多回路冷却的气缸盖
CN202500680U (zh)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102943706B (zh) 一种柴油机中冷器装置
CN210637158U (zh) 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
CN108331687A (zh) 一种发动机环保节油装置
CN203532106U (zh) 一种纯氧发动机
CN203488279U (zh) 一种egr发动机总成
CN203441569U (zh) 紧耦合式水套防爆内燃机排气歧管净化器
CN201747482U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空气混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