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5038U - 吊具 - Google Patents

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5038U
CN202465038U CN2011201992133U CN201120199213U CN202465038U CN 202465038 U CN202465038 U CN 202465038U CN 2011201992133 U CN2011201992133 U CN 2011201992133U CN 201120199213 U CN201120199213 U CN 201120199213U CN 202465038 U CN202465038 U CN 202465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rossbeam
limit
shaped hole
waist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992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爱强
李文平
解庆伟
刘洪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992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5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5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50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横梁;第一和第二吊钩组件,所述第一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左端,所述第二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右端;和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可以吊运不同宽度的车身。

Description

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焊装线上车身的吊装是通过人工操作吊具来实现。已有的吊具为了便于实现人工操作、以及吊装车身时吊挂牢固、无晃动,会按照一种车身宽度设计制造为专用吊具。随着车身品种的拓展,车身宽度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宽度的车身需要交叉变换生产。因此,当车身宽度发生变化时,已有的吊具无法实现有效吊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吊运不同宽度的车身的吊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横梁;第一和第二吊钩组件,所述第一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左端,所述第二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右端;和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吊具通过设置可以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从而可以改变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之间的距离。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可以吊运不同宽度的车身。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吊具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横梁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横梁的底部的左端形成有左腰形孔且右端形成有右腰形孔,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吊钩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左腰形孔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吊钩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右腰形孔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横梁包括上槽钢和下槽钢,其中所述上槽钢和所述下槽钢开口相对地相连且在所述上槽钢和所述下槽钢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穿过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中的一个可枢转地相连;吊钩支架,所述吊钩支架可枢转地与所述基座相连;和多个吊钩,所述多个吊钩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吊钩支架上。
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与一个所述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和第一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移动轴上且分别设在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与所述一个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和第三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和第四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轴上且分别设在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
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水平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横梁的内壁相切;和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限位轴承且与一个所述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轴承和所述限位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
所述吊具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底部且设在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旋转轴形成有旋转轴通孔,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一体形成为一个三连杆机构,其中所述三连杆机构穿过所述旋转轴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和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的吊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1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10包括横梁100、第一吊钩组件200、第二吊钩组件300、第一连杆机构400和第二连杆机构500。第一吊钩组件200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A(图1中的箭头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横梁100的左端,第二吊钩组件300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A可移动地设在横梁100的右端。第一连杆机构400分别与横梁100和第一吊钩组件200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连杆机构500分别与横梁1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10通过设置可以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从而可以改变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之间的距离。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10可以吊运不同宽度的车身。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100内可以限定有容纳腔,横梁100的底部的左端可以形成有左腰形孔110,且横梁100的底部的右端可以形成有右腰形孔(图中未示出),左腰形孔110和所述右腰形孔可以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吊钩组件200的一端可以穿过左腰形孔110且可以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第二吊钩组件300的一端可以穿过所述右腰形孔且可以伸入所述容纳腔内。这样,第一吊钩组件200可以沿左腰形孔110移动,第二吊钩组件300可以沿所述右腰形孔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横梁100可以包括上槽钢130和下槽钢140,其中上槽钢130和下槽钢140可以开口相对地相连,且在上槽钢130和下槽钢140之间可以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槽钢具有结构强度大的优点,可以承受不同宽度的车身的重量。具体而言,上槽钢130可以开口朝下地设置,下槽钢140可以开口朝上地设置,上槽钢130的两个腿可以分别与下槽钢140的两个腿焊接在一起。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座210、吊钩支架220和多个吊钩230。基座210的一端211可以穿过左腰形孔110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且可以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其中基座210可以与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一端中的一个可枢转地相连。吊钩支架220可以可枢转地与基座210相连,多个吊钩230可以间隔开地设在吊钩支架220上。具体而言,第一吊钩组件2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可以穿过左腰形孔110,且第一吊钩组件200的基座210可以与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相连;第二吊钩组件3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可以穿过所述右腰形孔,且第二吊钩组件300的基座210可以与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基座210可以形成有通孔,吊钩支架220可以穿过所述通孔。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两个吊钩230,且这两个吊钩230可以分别设在基座210的两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吊具10还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以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移动轴610、第一轴承620和第二轴承630,第一移动轴610可以与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即第一移动轴610可以与这个基座210的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211相连。第一轴承620和第二轴承630可以套装在第一移动轴610上且可以分别设在左腰形孔110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第一轴承620和第二轴承630的滚动来实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移动,并进而改变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以设在横梁100的左端,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以设在横梁100的右端。这样,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移动轴610可以与第一吊钩组件2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且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轴承620和第二轴承630可以分别设在左腰形孔110的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一移动轴610可以与第二吊钩组件3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且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一轴承620和第二轴承630可以分别设在所述右腰形孔的两侧。具体地,第一移动轴610的轴向方向可以与左腰形孔110和所述右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第二移动轴640、第三轴承650和第四轴承(图中未示出),第二移动轴640可以平行于第一移动轴610,第二移动轴640可以与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即第二移动轴640可以与这个基座210的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211相连。第三轴承650和所述第四轴承可以套装在第二移动轴640上且可以分别设在左腰形孔110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吊具10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图1只示出了一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以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限位轴承710和限位轴720,限位轴承710可以水平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限位轴承710可以与横梁100的内壁相切,限位轴720可以穿过限位轴承710,且限位轴720可以与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由于限位轴承710可以与横梁100的内壁相切,因此限位轴承710不能沿横梁100的宽度方向移动,只能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且穿过限位轴承710的限位轴720与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因此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不能沿横梁100的宽度方向移动,只能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两个限位轴承710和两个限位轴720。其中这两个限位轴承710可以分别水平地设在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的两侧,一个限位轴720可以穿过一个限位轴承710,且另一个限位轴720可以穿过另一个限位轴承710,这两个限位轴720可以分别与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的左部和右部相连。具体地,一个基座210的一端211可以具有左突出部212和右突出部213,其中一个限位轴720可以与左突出部212相连,另一个限位轴720可以与右突出部213相连。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可以设在横梁100的左端,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限位轴720可以与第一吊钩组件2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以设在横梁100的右端,且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限位轴720可以与第二吊钩组件300的基座210的一端21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轴承620、第二轴承630、第三轴承650、所述第四轴承和限位轴承710都可以是深沟球轴承。具体地,第一轴承620、第二轴承630、第三轴承650、所述第四轴承和限位轴承710的两个侧面都可以设有防尘盖,从而防止灰尘进入第一轴承620、第二轴承630、第三轴承650、所述第四轴承和限位轴承71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吊具10还可以包括旋转轴800,旋转轴800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横梁100的底部,且旋转轴800可以设在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之间,其中旋转轴800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二端相连。换言之,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吊钩组件200的基座210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二端可以与旋转轴800相连;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吊钩组件300的基座210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二端可以与旋转轴800相连。具体地,旋转轴800可以是两个,一个旋转轴800可以与第一连杆机构400的第二端相连,另一个旋转轴800可以与第二连杆机构500的第二端相连,这样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可以各自独立地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且,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800旋转来自动地改变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之间的距离。
第一连杆机构400和第二连杆机构500都可以是二连杆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旋转轴800可以形成有旋转轴通孔,第一连杆机构400和第二连杆机构500可以一体形成为一个三连杆机构,其中所述三连杆机构可以穿过所述旋转轴通孔。换言之,旋转轴800可以套装在所述三连杆机构的中间的连杆上,所述三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吊钩组件200可枢转地相连,所述三连杆机构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二吊钩组件300可枢转地相连。这样,第一吊钩组件200和第二吊钩组件300可以同时沿横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吊具10还可以包括吊耳,所述吊耳可以与起重机的吊钩相连,以使起重机可以带动吊具10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具10可以吊运不同宽度的车身。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和第二吊钩组件,所述第一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左端,所述第二吊钩组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横梁的右端;和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可枢转地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横梁的底部的左端形成有左腰形孔且右端形成有右腰形孔,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吊钩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左腰形孔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吊钩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右腰形孔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上槽钢和下槽钢,其中所述上槽钢和所述下槽钢开口相对地相连且在所述上槽钢和所述下槽钢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穿过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中的一个可枢转地相连;吊钩支架,所述吊钩支架可枢转地与所述基座相连;和多个吊钩,所述多个吊钩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吊钩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与一个所述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和第一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移动轴上且分别设在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二移动轴与所述一个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和第三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和第四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轴上且分别设在所述左腰形孔和所述右腰形孔中的一个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 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水平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横梁的内壁相切;和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限位轴承且与一个所述基座的所述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轴承和所述限位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底部且设在所述第一吊钩组件和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形成有旋转轴通孔,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一体形成为一个三连杆机构,其中所述三连杆机构穿过所述旋转轴通孔。 
CN2011201992133U 2011-06-13 2011-06-13 吊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5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92133U CN202465038U (zh) 2011-06-13 2011-06-13 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92133U CN202465038U (zh) 2011-06-13 2011-06-13 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5038U true CN202465038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9921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5038U (zh) 2011-06-13 2011-06-13 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503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954A (zh) * 2013-05-14 2013-08-28 黄石市华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多功能吊具
CN103738841A (zh) * 2013-12-23 2014-04-23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吊具
CN104942793A (zh) * 2015-06-19 2015-09-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抓具
CN105883576A (zh) * 2016-05-20 2016-08-24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吊装专用吊具
CN110422755A (zh) * 2019-08-22 2019-11-08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多功能的驾驶室货厢通用吊装系统
CN110862006A (zh) * 2019-10-24 2020-03-06 安徽坤源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铝薄板移动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954A (zh) * 2013-05-14 2013-08-28 黄石市华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多功能吊具
CN103738841A (zh) * 2013-12-23 2014-04-23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吊具
CN103738841B (zh) * 2013-12-23 2016-02-03 柳州桂泰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吊具
CN104942793A (zh) * 2015-06-19 2015-09-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抓具
CN105883576A (zh) * 2016-05-20 2016-08-24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吊装专用吊具
CN105883576B (zh) * 2016-05-20 2017-09-22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吊装专用吊具
CN110422755A (zh) * 2019-08-22 2019-11-08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多功能的驾驶室货厢通用吊装系统
CN110862006A (zh) * 2019-10-24 2020-03-06 安徽坤源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铝薄板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5038U (zh) 吊具
CN102785115B (zh) 翻转移动平台三自由度90/180度翻转机
CN102785113A (zh) 分移动翻转双气囊三自由度90/180度翻转机
CN204417049U (zh) 低起升手动液压托盘车
CN203602256U (zh) 起重龙门架
CN106044553A (zh) 一种复合钢板生产运输设备
CN205892687U (zh) 一种模具翻转装置
CN103332483A (zh) 一种顶升移栽机
CN201494534U (zh) 一种搬运车
CN102785118A (zh) 移动/转动双平台4/2自由度双臂大型件90/180度翻转机
CN202785251U (zh) 一种起重机吊具
CN103287989A (zh) 一种可多方位移动的龙门吊架
CN203306710U (zh) 一种顶升移栽机
CN103058069A (zh)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
CN208617244U (zh) 具有防风防撞功能的龙门吊
CN202717267U (zh) 重型工件输送结构
CN101927439A (zh) H型钢90度翻转机构
CN203767441U (zh) 一种承载小车、车组、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108726126A (zh) 立体分段流水线式抬梁运输车
CN105386373A (zh) 用于关节型磁浮道岔可动梁间的拨叉装置
CN205166927U (zh) 一种智能提升机械手
CN205170175U (zh) 大型铸件的两点式吊具
CN204251218U (zh) 起重机用防摆装置
CN203667807U (zh) 客车用车桥桥壳半壳专用吊具
CN203638976U (zh) 一种可多方位移动的龙门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