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9126U -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9126U
CN202089126U CN2011201638473U CN201120163847U CN202089126U CN 202089126 U CN202089126 U CN 202089126U CN 2011201638473 U CN2011201638473 U CN 2011201638473U CN 201120163847 U CN201120163847 U CN 201120163847U CN 202089126 U CN202089126 U CN 202089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bumper
antelabium
air dam
contro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3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雍格特
S·霍尔泽
L-P·A·E·M·瑞威坎普
L·范丹波诗
M·L·K·皮特斯
G·尼杰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Ing HCF Porsche AG
Apollo Vredestein BV
Original Assignee
Dr Ing HCF Porsche AG
Apollo Vredestein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Ing HCF Porsche AG, Apollo Vredestein BV filed Critical Dr Ing HCF Porsche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9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91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具有一个扰流器唇缘(11),该扰流器唇缘在该机动车辆前部的区域中跨过所述前部的整个宽度或者部分宽度而延伸,并且具有一个致动元件(12),通过该致动元件可以使该扰流器唇缘(11)在一个展开的工作位置与一个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在该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11)形成了这个前部的向下指向的延伸部并且起到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作用,而在该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中扰流器唇缘(11)被指向后部并且实质上不具有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作用,其中,对该扰流器唇缘(11)的一个在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是邻近车行道的部分(13)可以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背景技术
DE 103 25 653 A1披露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这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具有在机动车辆前部的区域中延伸跨过该前部的整个宽度或者部分宽度的一种扰流器唇缘。借助于一种致动元件,这个扰流器唇缘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移位,即在一个展开的工作位置与一个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在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形成了前部的一个向下导向的延伸部分。在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这种前扰流器的扰流器唇缘于是作为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装置起作用。在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中,这种前扰流器的扰流器唇缘被向后指向并且于是实质上不具有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作用。在此用于使扰流器唇缘在工作位置与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的致动元件是根据DE 103 25 653 A1而设计为一种气动致动元件。
当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种前扰流器的扰流器唇缘被移位至工作位置之中时,在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底部的邻近车行道部分与车行道之间存在一个相对小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例如车行道中的不平坦,力和力矩可以作用到扰流器唇缘上,从而导致该扰流器唇缘被损坏。在这种情况下,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前扰流器就必须全部被更换。这是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以此作为出发点,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目的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新型前扰流器。
这个目的是通过根据下述1的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来实现的。
下述2-1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1.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该前扰流器具有一个扰流器唇缘,该扰流器唇缘在该机动车辆的一个前部的区域中跨过所述前部的整个宽度或者部分宽度而延伸,并且该前扰流器具有一个致动元件,通过该致动元件可以使该扰流器唇缘在一个展开的工作位置与一个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在该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形成该前部的一个向下指向的延伸部并且起到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作用,而在该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是指向后部的并且实质上不具有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作用,其特征在于,对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是邻近车行道的部分可以进行更换。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除了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邻近车行道的、并且可以进行更换的这个部分之外,该扰流器唇缘还具有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一个部分,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底部的部分是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并且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相连接或者彼此紧固到一起。
3.根据前述2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一个末端处具有一个通道,在该通道中插入了一个弹簧弹性元件;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在该顶部的部分的所述末端处彼此相连接或者可拆卸地彼此紧固到一起,该末端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
4.根据前述2或3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该致动元件是借助于在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之间的一个区域来部分地定位的、并且是由在该扰流器唇缘的所述部分之间的所述区域来可拆卸地紧固的。
5.根据前述4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该致动元件的那个定位在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之间的区域通过一个伸出部接合进入在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中的一个凹陷内,并形成一种密封。
6.根据前述2至5之一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以及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并且优选地还有该致动元件的那个部分地定位在它们之间的区域是以如下的方式通过多个紧固元件而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到一起,即:在拆卸了这些紧固元件后,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该扰流器唇缘的那个部分可以从所述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上拆卸,并且优选地该致动元件的定位在它们之间的那个区域也可以被从该扰流器唇缘的这些部分上拆卸。
7.根据前述6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这些紧固元件被设计为螺纹连接。
8.根据前述6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这些紧固元件被设计为多个插入式连接,尤其是多个夹子连接或者多个铆钉连接或者多个球头销连接或者多个菌头连接。
9.根据前述2至8之一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多个伸出部与多个凹陷相互啮合,这些伸出部是形成于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的一个末端处,该末端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并且这些凹陷是形成于该扰流器唇缘的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上。
10.根据前述9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这些伸出部与这些凹陷相互啮合而没有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
11.根据前述9或10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凹陷形成一种燕尾形榫头连接或者销孔连接。
12.根据前述10或11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在这些伸出部与这些凹陷以一种形状配合的方式而没有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而相互啮合处的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和底部的部分的那些区域,关于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和底部的部分的有这些紧固元件与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起作用的那些区域是彼此相对偏置的。
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所述区域彼此相对被偏置大约90°。
14.根据前述2至13之一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以及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是由一种磁性材料制造的,并且因而所述部分被磁性地拉紧以便形成其力配合连接。
15.根据前述14所述的前扰流器,其中,所述部分是由一种磁性塑料或者一种磁性橡胶制造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部分进行更换,该部分是在扰流器唇缘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是邻近车行道的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扰流器具有一个扰流器唇缘,该扰流器唇缘的邻近车行道的一个底部的部分是可以进行更换的。其结果是,在该扰流器唇缘受损的情况下,由于只必须更换该扰流器唇缘的在底部处与行车道邻近的那个部分并且可以继续使用该前扰流器的其他子组件,可以确保所述扰流器唇缘的一种相对不昂贵的并且简单的修理。此外,为了确保该扰流器唇缘的不同的几何形状和/或颜色配置,该扰流器唇缘的在底部与车行道邻近的那个部分可以容易地在修车房或者由客户进行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除了所述扰流器唇缘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邻近车行道的、并且可以进行更换的这个部分之外,该扰流器唇缘还具有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一个部分,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底部的部分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并且还是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相连接或者彼此紧固到一起,并且该致动元件优选地借助于在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该扰流器唇缘的底部的部分之间的一个区域是被部分地定位的并且是在扰流器唇缘的所述部分之间的所述区域可拆卸地紧固的。
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与底部的部分的这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可拆卸式连接允许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受损的底部的部分的一种特别简单的更换。
如果该致动元件同样被可拆卸地紧固到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和底部的部分上,那么一旦更换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受损的底部的部分,则在已更换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受损的底部的部分之后可以继续使用该致动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在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的一个末端处(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形成的多个伸出部与在该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该扰流器唇缘的那个部分上形成的多个凹陷相互啮合而没有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其中,在这些伸出部与这些凹陷以一种形状配合的方式没有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而相互啮合处的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和底部的部分的那些区域关于该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和底部的部分的具有这些紧固元件与该致动元件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起作用的那些区域是偏置的。
扰流器唇缘的这两个部分与致动元件的这种可拆卸的紧固是特别优选的。在更换该扰流器唇缘的一个受损的底部的部分时,这首先使之有可能令该顶部的部分以及该致动元件是可再次使用的;并且其次,在该前扰流器在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与展开的工作位置之间转换时,该扰流器唇缘可以跨过该前部的宽度并且因此相对于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横向地伸展而在该扰流器唇缘的两个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显现在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的说明之中。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而并不限制于此。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g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一个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不同视图;
图2a至图2d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一个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不同视图;
图3a至图3d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一个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不同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一个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细节;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一个第五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细节;并且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案
在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这种类型的一个前扰流器具有一个扰流器唇缘,该扰流器唇缘在一个机动车辆前部的区域中延伸跨过所述前部的整个宽度或者部分宽度。
这种扰流器唇缘可以通过一个致动元件(优选地是一个气动致动元件)在一个展开的工作位置与一个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在该扰流器唇缘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形成该前部的一个向下指向的延伸部并且起到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作用,在该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被向后指向并且实质上不具有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作用。
图1a至图1g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前扰流器10的一个第一实施方案的一个截面图,即前扰流器10的一个扰流器唇缘11和一个致动元件12的多个细节。
扰流器唇缘11具有一个部分13,按照本实用新型在此该部分在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处、邻近车行道、并且是可以进行替换。假如前扰流器10在工作过程中在底部的与车行道邻近的部分13的区域中受损,前扰流器10就能够以一种简单的并且有成本效益的方式通过更换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来修理。因此在受损的情况下,全部需要更换的只是扰流器唇缘邻近车行道的底部的部分13,而不必更换整个前扰流器10或者其整个扰流器唇缘11。
除了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与车行道邻近的那个部分13之外,在图1a至图1g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前扰流器10的扰流器唇缘11还具有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一个部分14。前扰流器10的扰流器唇缘11的所述两个部分13和14被可拆卸地彼此连接或者可拆卸地彼此紧固到一起,即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方式。以下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在底端上具有一个加厚的部分,该加厚的部分也被称为密封条15。密封条15配备有一个通道16,通道中插入了一个弹簧弹性体元件17。所述弹簧弹性体元件17尤其为一个挠性弹性元件并且可任选的是延展性弹性元件,例如基本上从DE 103 25 653 A1中已知的一个条形件。
可以通过一个此类的弹簧弹性体元件17将力施加到扰流器唇缘11上。在将扰流器唇缘11从不工作位置转换进入工作位置中时,扰流器唇缘11是与所述力相反地扩展的,并且在将扰流器唇缘11从工作位置转换进入不工作位置中时,由于所述力使扰流器唇缘11收回。
在密封条15的区域中,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以及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以及还有致动元件12(通过该致动元件可以使扰流器唇缘11在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与展开的工作位置之间移位)是可拆卸地彼此相连接或可拆卸地彼此紧固到一起。
根据图1a至图1c,致动元件12通过在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与底部的部分13之间的一个区域被部分地定位、并且由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与14之间的所述区域可拆卸地紧固,其中定位于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与14之间的致动元件12的那个区域与一个隆起物或者伸出部18相接合进入被引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中的一个凹陷或者凹槽19中,即密封条15中。
通过致动元件12的部分18与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密封条15中的凹槽19中的接合,在致动元件12与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之间提供了一种密封,所述密封防止了水或者污染物侵入扰流器唇缘11的部分14与致动元件12之间。
根据图1e,邻近于凹槽19(致动元件12借助于伸出部18接合在该凹槽中),在密封条15上形成了多个筒状紧固衬套20;在该前扰流器的完成装配的状态下,所述紧固衬套延伸通过致动元件12定位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与14之间的那个区域(见图1d)并且通过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见图1c)。
可以将出于安装目的的多个盖状紧固元件21插入所述筒状紧固衬套20中,其中,在图1a至图1g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盖状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带有多个倒钩状伸出部22的多个夹子状紧固元件,这些倒钩状伸出部在装配的状态下接合在这些对应的筒状紧固衬套20的一个凹切23的后面。
凹槽19(致动元件12借助于伸出部18接合到其中并形成一种密封)以及这些筒状紧固衬套20(这些夹子状紧固元件21接合到其中)被形成(如已经说明的)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密封条15上,准确地说是在密封条15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在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后面的、并且在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大致竖直地延伸的。
多个伸出部24被形成在密封条15的一个表面中,该表面相对于密封条是偏置的、在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实质上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因此是大约偏置90°的,并且如图1d和1e可看的最清楚,这些伸出部在对应外形的凹陷中接合了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确切地说没有致动元件12的区域的中间安排。
在图1a至图1g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伸出部24的外形被确定为一种燕尾形榫头的方式,这样使得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与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之间提供了一种燕尾形榫头连接,其中致动元件12的任何区域或者部分都没有在所述燕尾形榫头连接的区域中延伸。
通过所述燕尾形榫头连接,有可能在展开的工作位置与收缩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的过程中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进行良好的力传输;并且因而在其移位进入展开的工作位置时,扰流器唇缘11就可以相对于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而横向地伸展,确切的说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图2a至图2d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25的一个第二实施方案。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相同的子组件以下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并且以下仅说明图2a至图2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不同于图1a至图1g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细节。
在图1a至图1g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夹子状紧固元件21,通过这些紧固元件可以首先将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并且其次将致动元件12可拆卸地紧固到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上。
与其相比,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多个有球形末端的销轴元件,这些有球形末端的销轴元件的多个球状紧固头26接合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密封条15中的多个凹陷27内。与图1a至图1g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这些紧固衬套20类似,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并且在其中接合进入了这些紧固元件21的紧固头26的所述凹陷27在凹槽19附近被引入密封条15中,致动元件12的伸出部18接合到该凹槽中而形成一种密封;然而在图2a至图2b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并不存在穿过致动元件12以及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两者的衬套。与其相反,在图2a至图2b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多个球头销紧固元件21穿过致动元件12以及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
同样在图2a至图2b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多个伸出部24被形成在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的密封条15中,所述伸出部伸入到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中的多个对应凹陷中,其中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伸出部24穿过多个凹陷28(见图2b)。此外,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伸出部24不是将外形确定为一种燕尾形榫头的方式,而是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伸出部24与这些凹陷28一起形成了一种“销-孔式连接”,这种连接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与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之间。这还以简单的方式确保了在被移位到展开的工作位置中时扰流器唇缘11可以相对于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横向地伸展,确切地说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是没有相对运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1a至图1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再次,致动元件12的任何部分都没有定位在该销-孔式连接的区域中。
如图1a至图1g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密封条15的这些伸出部24(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伸出部与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的这些凹陷28一起形成了销-孔式连接)同样被形成在密封条15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大致水平地并且垂直于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后面的表面而延伸,并且在该处于后面的表面处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和14通过这些紧固元件21并通过致动元件12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被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到一起。
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与图1d至图1g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通过一个伸出部29接合到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一个凹陷30中,确切地说在密封条15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是在工作位置中处于扰流器11的前面的并且大致平行于该密封条15的后表面延伸,在该后表面处部分13与致动元件12通过这些紧固元件21被可拆卸地紧固到扰流器唇缘11的部分14上。
其结果是,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前面的那个表面上,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提供了一种密封,这样使得水或其他污染物都不能侵入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
此外,这有助于将这两个部分13和14固定到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前面的那一侧上。
图3a至图3d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扰流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3a至图3d仅示出了与扰流器唇缘11一起的部分13和14,而没有示出致动元件12。
同样对于图3a至图3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相同的子组件以下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并且以下仅说明图3a至图3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不同于图1a至图1g以及图2a至图2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细节。
与图1a至图1g以及图2a至图2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相比,在图3a至图3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和14的可拆卸的紧固、以及致动元件12(图3a至图3d中未示出)到这些部分13和14的可拆卸的紧固不是通过在图1a至图1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被设计为多个紧固夹、以及在图2a至图2d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被设计为多个球头销的多个分离的紧固元件21发生的,而是通过被整体地形成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那个部分14的密封条15上的多个菌头状或者筒状紧固元件21而发生的。
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被拉到被整体地形成在密封条15上的这些菌头状或者筒状紧固元件21上。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扰流器唇缘11的部分14的密封条15上的这些菌头状或者筒状紧固元件21穿透了在扰流器唇缘11的部分13中的多个凹陷31。
在密封条15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是处于底部的并且相对于所述扰流器唇缘实质上被偏置了90°),当该扰流器唇缘如确切地从图3a和图3b中可见再次通过由多个伸出部24与多个凹陷28形成的一种燕尾形榫头连接在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与展开的工作位置之间转换时,为了在机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传输力,这两个部分13和14通过在密封条15上形成的这些伸出部24与在部分13上形成的这些凹陷28再次彼此连接到一起。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变体实施方案,其中,与图3d相比,在扰流器唇缘11的在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上形成的伸出部29不但伸入到在扰流器唇缘11的部分14上的一个凹陷30中而且完全地穿透一个此类的凹陷30。
图5示出了一个变体实施方案,与图3d相比,在密封条15的多个菌头状或者筒状伸出部21的区域中存在另外的多个紧固元件32以便确保在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与14之间的额外的固定。
图6中的变体实施方案是图4与图5中的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一个组合。
扰流器唇缘11的这两个部分13和14优选地由一种可弹性地延伸的材料制造,例如由一种橡胶或者另一种类似橡胶的材料制造。这在从收回的不工作位置进入到展开的工作位置的移位时确保了扰流器唇缘11的可伸展性。
在此可以将磁性的颗粒植入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和14的材料中。因而例如可能将锶铁氧体粉末植入由橡胶制成的这些部分13和14中。通过这种方式,在安装时并且在装配的状态下,这两个部分13和14被磁性地并且因而力配合地吸引。这进一步改进了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与14的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在安装时并且在装配的状态下,这两个部分13和14被磁性地并且因而力配合地牵拉。这进一步改进了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与14的连接。
参考数字清单
10前扰流器
11扰流器唇缘
12致动元件
13底部的部分
14顶部的部分
15密封条
16通道
17弹簧弹性体元件
18伸出部
19凹陷
20紧固衬套
21紧固元件
22倒钩状锚定元件
23凹切
24伸出部
25前扰流器
26紧固头
27凹陷
28凹陷
29伸出部
30凹陷
31凹陷
32紧固元件

Claims (20)

1.一种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该前扰流器具有一个扰流器唇缘,该扰流器唇缘在该机动车辆的一个前部的区域中跨过所述前部的整个宽度或者部分宽度而延伸,并且该前扰流器具有一个致动元件,通过该致动元件可以使该扰流器唇缘在一个展开的工作位置与一个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之间移位,在该展开的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形成该前部的一个向下指向的延伸部并且起到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作用,而在该收回的不工作位置中该扰流器唇缘是指向后部的并且实质上不具有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空气引导作用,其特征在于,对该扰流器唇缘(11)的一个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是邻近车行道的部分(13)可以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除了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并且邻近车行道的、并且可以进行更换的这个部分(13)之外,该扰流器唇缘(11)还具有在所述扰流器唇缘的工作位置中处于顶部的一个部分(14),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与底部的部分(13)是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并且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彼此相连接或者彼此紧固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一个末端处具有一个通道(16),在该通道中插入了一个弹簧弹性元件(17);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与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在该顶部的部分(14)的所述末端处彼此相连接或者可拆卸地彼此紧固到一起,该末端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元件(12)是借助于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与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之间的一个区域来部分地定位的、并且是由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所述部分(13,14)之间的所述区域来可拆卸地紧固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元件(12)的那个定位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与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之间的区域通过一个伸出部(18)接合进入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中的一个凹陷(19)内,并形成一种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以及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是以如下的方式通过多个紧固元件(21)而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到一起,即:在拆卸了这些紧固元件(21)后,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该扰流器唇缘(11)的那个部分(13)可以从所述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14)上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以及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并且还有该致动元件(12)的那个部分地定位在它们之间的区域是以如下的方式通过多个紧固元件(21)而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到一起,即:在拆卸了这些紧固元件(21)后,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该扰流器唇缘(11)的那个部分(13)可以从所述扰流器唇缘的顶部的部分(14)上拆卸,并且该致动元件(12)的定位在它们之间的那个区域也可以被从该扰流器唇缘(11)的这些部分(13,14)上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多个插入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是多个夹子连接或者多个铆钉连接或者多个球头销连接或者多个菌头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被设计为多个插入式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紧固元件(21)是多个夹子连接或者多个铆钉连接或者多个球头销连接或者多个菌头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伸出部(24)与多个凹陷(28)相互啮合,这些伸出部是形成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的一个末端处,该末端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是处于底部的,并且这些凹陷是形成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在该扰流器唇缘(11)的工作位置中处于底部的那个部分(13)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这些伸出部(24)与这些凹陷(28)相互啮合而没有该致动元件(12)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24)与所述凹陷(28)形成一种燕尾形榫头连接或者销孔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在这些伸出部(24)与这些凹陷(28)以一种形状配合的方式而没有该致动元件(12)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而相互啮合处的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和底部的部分(13)的那些区域,关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和底部的部分(13)的有这些紧固元件(21)与该致动元件(12)的一个区域的中间安排起作用的那些区域是彼此相对偏置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彼此相对被偏置大约90°。
1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器唇缘(11)的顶部的部分(14)以及该扰流器唇缘(11)的底部的部分(13)是由一种磁性材料制造的,并且因而所述部分(13,14)被磁性地拉紧以便形成其力配合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前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是由一种磁性塑料或者一种磁性橡胶制造的。
CN2011201638473U 2010-05-21 2011-05-19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91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1187.7 2010-05-21
DE102010021187.7A DE102010021187B4 (de) 2010-05-21 2010-05-21 Frontspoiler eines Kraftfahrzeu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9126U true CN202089126U (zh) 2011-12-28

Family

ID=4490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384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9126U (zh) 2010-05-21 2011-05-19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0447B2 (zh)
CN (1) CN202089126U (zh)
DE (1) DE102010021187B4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493A (zh) * 2014-07-09 2016-01-27 井上株式会社 扰流器
CN105644635A (zh) * 2015-12-28 2016-06-08 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防漏水扰流板及其安装方法
CN106103254A (zh) * 2014-03-21 2016-11-09 麦格纳国际公司 可展开空气动力型侧板系统
CN108463377A (zh) * 2015-12-23 2018-08-28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汽车的混合的/复合的吸收能量的下部构件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CN113788078A (zh) * 2021-10-29 2021-12-14 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风阻力的新能源车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0564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Hendrickson Usa, L.L.C. Air flow control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NL2009835C2 (en) * 2012-11-19 2014-05-21 Apollo Vredestein Bv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olded article of a rubber polymer to which another articl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US9266571B2 (en) 2013-03-05 2016-02-23 Joseph D'Arcy Speed-adaptive wing for drag reduction
US9108686B2 (en) 2013-11-26 2015-08-18 Honda Motor Co., Ltd. Air guide assembly for vehicle
NL2012011C2 (en) * 2013-12-20 2015-06-26 Apollo Vredestein Bv Vehicle front spoiler.
US10118654B2 (en) * 2014-10-08 2018-11-06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erodynamic device to be fastened under a vehicl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such an aerodynamic device
WO2016077506A1 (en) 2014-11-11 2016-05-19 Bent Image Lab, Llc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DE102015222454A1 (de) * 2015-11-13 2017-05-18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Fahrzeug mit Frontspoiler
US10802695B2 (en) 2016-03-23 2020-10-13 Youar Inc. Augmented reality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102016214834A1 (de) 2016-08-10 2018-02-1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eckspoiler und Fahrzeug mit einem derartigen Heckspoiler
FR3061124A1 (fr) * 2016-12-22 2018-06-29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Systeme aerodynamique retractab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9109372B4 (de) * 2019-04-09 2023-06-22 Apollo Tyres Global R&D B.V. Frontspoiler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9112924B4 (de) * 2019-05-16 2022-05-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spoi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1672A (ja) * 1982-05-06 1983-11-08 Aisin Seiki Co Ltd エアバランスパネル昇降装置
DE3613302A1 (de) * 1986-04-19 1987-10-29 Daimler Benz Ag Bugverkleidung fuer kraftwagen
JPS63110078A (ja) 1986-10-27 1988-05-14 Tsutomu Miwa 下垂式エヤダムスカ−ト
US5454619A (en) * 1994-06-09 1995-10-03 Haraway, Jr.; William M. Aerodynamically responsive vehicular safety spoiler system
JP3640912B2 (ja) * 2001-10-12 2005-04-20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スポイラ、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US6742831B2 (en) * 2001-10-19 2004-06-01 Clayton B. Ree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downward force exerted on a spinning vehicle
DE10160748B8 (de) 2001-12-11 2005-09-29 Dr.Ing.H.C. F. Porsche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eine Luftleiteinrichtung umfassenden Frontpartie
DE10325653A1 (de) 2003-06-06 2004-12-23 Dr.Ing.H.C. F. Porsche Ag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7661753B2 (en) * 2007-11-05 2010-02-16 Chrysler Group Llc Adjustable aerodynamic splitter
DE102008020082A1 (de) 2008-04-22 2009-10-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bauteil und Karosserievorbau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7775582B2 (en) * 2008-12-09 2010-08-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Pivotally deployable air dam utilizing active material actuation
US7770962B1 (en) * 2009-04-13 2010-08-10 Maxwell John B Dynamic automobile wing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3254A (zh) * 2014-03-21 2016-11-09 麦格纳国际公司 可展开空气动力型侧板系统
US10189517B2 (en) 2014-03-21 2019-01-29 Magna Exteriors, Inc. Deployable aerodynamic side panel system
CN106103254B (zh) * 2014-03-21 2019-07-05 麦格纳国际公司 可展开空气动力型侧板系统
US10807657B2 (en) 2014-03-21 2020-10-20 Magna Exteriors Inc. Deployable aerodynamic side panel system
US11414140B2 (en) 2014-03-21 2022-08-16 Magna Exteriors Inc. Deployable aerodynamic side panel system
CN105270493A (zh) * 2014-07-09 2016-01-27 井上株式会社 扰流器
CN105270493B (zh) * 2014-07-09 2018-11-30 井上株式会社 扰流器
CN108463377A (zh) * 2015-12-23 2018-08-28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汽车的混合的/复合的吸收能量的下部构件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CN105644635A (zh) * 2015-12-28 2016-06-08 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防漏水扰流板及其安装方法
CN113788078A (zh) * 2021-10-29 2021-12-14 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风阻力的新能源车体
CN113788078B (zh) * 2021-10-29 2022-09-02 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风阻力的新能源车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21187A1 (de) 2011-11-24
DE102010021187B4 (de) 2021-12-30
US20120013145A1 (en) 2012-01-19
US8430447B2 (en) 2013-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9126U (zh) 机动车辆的前扰流器
KR102419475B1 (ko) 탈착 가능한 하부면을 갖는 자동차 스포일러
CN103687758B (zh) 用于将刮水片与刮水臂铰接地连接的联接装置以及转接器
US9038699B2 (en) Blin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9845119B2 (en) Attachment part, spoiler arrangement and motor vehicle
CN102529836B (zh) 外饰件安装方法
US20090064440A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WO2006124498A3 (en)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CA2612743A1 (en) A screening module retaining assembly
CN104736892A (zh) 具有被挤出的滑动衬片体的张紧或者导向轨
CN101351350A (zh) 机动车范围内的导流板
PL1768883T3 (pl) Pojazd kolejowy z odkształcalną kabiną kierowcy z dedykowanym złączem naprawczym
WO2010037354A1 (de) Automobil-glasscheibe
CN102015346B (zh) 用于车辆前脸结构的侧会聚器、相应前脸结构及组装这种结构的方法
CN103796878A (zh) 散热器格栅夹持件、以及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
CN208484525U (zh) 车门门缝条、车门和汽车
CN204306181U (zh) 自锁式拉链头
CN204312478U (zh) 一种搭扣
JP4700325B2 (ja) 連結構造
CN202986761U (zh) 汽车天窗框架回管结构
CN216343263U (zh) 一种t型环槽铆钉连接组件
CN204623291U (zh) 一种汽车雾灯下装饰盖板安装结构
CN204998449U (zh) 一种天窗装饰条卡接结构
CN211969335U (zh) 一种副驾出风口饰板标识结构
JP2004136792A (ja) 車両用モ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