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8265U -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8265U
CN202038265U CN2011201328886U CN201120132888U CN202038265U CN 202038265 U CN202038265 U CN 202038265U CN 2011201328886 U CN2011201328886 U CN 2011201328886U CN 201120132888 U CN201120132888 U CN 201120132888U CN 202038265 U CN202038265 U CN 202038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occupant
endless belt
protecting
safe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28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乔
陆宏浩
王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Yanf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28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8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8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82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发生器、气袋、壳体和保持环,其特征在于:气袋上设有凹腔。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气袋正面的凹陷结构在乘员头部与气袋接触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确保乘员头部能完全处于凹陷区域内,防止乘员头部发生侧滑导致伤害,提高了保护性能,也避免了相邻乘员间的直接碰撞而导致伤害;其结构简单,仅需在原有乘员侧气囊的基础上改变气袋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被动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能中重要一环的安全气囊也慢慢成为了众多机动车的基本配置。气囊模块作为单独的结构单元,安装在方向盘内或副驾驶侧的仪表板下面,这种类型的气囊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碰撞时在驾驶员和方向盘之间或副驾驶侧乘员和仪表板之间提供充有气体的气囊,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目前,在现实的交通事故中,两车碰撞发生的几率非常高,同时,碰撞可能在不同重量、不同车身刚度、不同发动机仓构造的车辆之间发生。统计分析表明,两车发生100%正面碰撞的概率极低,对碰时,其偏置率,既,碰撞重叠区域,主要集中于30%-50%。一般来说,如果车辆在碰撞时为100%正面碰撞,乘员会由于加速度的作用而向正前方运动,正面的安全气囊打开后能完全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乘员受到的正面冲击,减小对乘员造成的伤害。然而,当车辆在碰撞时为正面偏置碰撞时,车辆的运动方向很可能会改变,乘员也很可能因此在接触安全气囊的过程中继续向左右两侧发生滑移,乘员头部滑出气囊的保护范围而导致伤害的增加。同时,在车辆发生正面偏置碰撞时,乘员可能会因为一次或多次的撞击,发生左右摇摆的情况,造成相邻的乘员间发生直接碰撞而造成伤害。
气囊模块一般包含发生器、气袋、壳体和保持环等零件,其中发生器是瞬间产生大量气体的源头,保持环起到了保护气袋及连接气袋和壳体的作用,最终由充满气体的气袋起到了保护乘员的作用。目前较常见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气袋结构和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气袋结构,参见图1和图2,其中A为乘员与气袋接触面,B为乘员运动方向,C为气体发生器充气端,该两种气袋结构虽然能较好地保护乘员,但仍然不能防止乘员头部在和气袋接触时发生侧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气囊中气袋的不合理结构,通过改善气袋的结构设计,使乘员侧气囊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发生器、气袋、壳体和保持环,其特征在于:气袋上设有凹腔。
所述的设有凹腔的气袋由若干裁片组成,所述的裁片包括前片、后片、环形带、连接拉片,所述的前片和后片分别为圆形,所述的连接拉片为采用在小圆片的边缘连接拉带的一端所构成;环形带一端的环形边缘缝接在前片的中间区域,环形带另一端的环形边缘缝接小圆片的边缘,拉带的另一端缝接在后片的中间区域上,前片与后片的外边缘再缝接在一起。
所述的环形带为采用一条矩形布条首尾相连成环状。
所述的小圆片的直径等于环形带的孔径。
所述的拉带至少设有三条均布在小圆片的边缘。
所述的后片上设有发生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气袋正面的凹陷结构在乘员头部与气袋接触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确保乘员头部能完全处于凹陷区域内,防止乘员头部发生侧滑导致伤害,提高了保护性能,也避免了相邻乘员间的直接碰撞而导致伤害;其结构简单,仅需在原有乘员侧气囊的基础上改变气袋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驾驶员侧气囊作用时气袋示意图。
图2为副驾驶员侧气囊作用时气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充气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图3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透示效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裁片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拉片与环形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拉片、环形带与前片的组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拉片、环形带与后片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气袋的制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气袋与乘员头部接触的区域形成一个可以起到防止头部侧滑的凹腔5,为此,本例中设计了若干裁片来制成气袋。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构成气袋的裁片主要包括前片1、后片2、连接拉片3、环形带4,其中,环形带4是由一片矩形条状布条首尾相连而成中空的圆筒状;所述的连接拉片3为在小圆片301的外圆周的边上连接至少三条拉带302的一端所构成,本例中小圆片301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四条拉带302。
再将上述裁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缝合:
如图8所示,将圆筒状的环形带4一端的环形边缘与连接拉片3的小圆片301的边缘缝合在一起,使环形带4形成另一端不封闭的柱状结构,气袋正面的凹腔5的尺寸大小由此环形带4的孔径、深度所决定。
如图9、图10所示,接着将缝合后的环形带4和连接拉片3分别与前片1和后片2缝合:环形带4另一端的环形边缘与前片1缝合,这样就在环形带4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空间在气袋充气时不会被充入气体,形成乘员头部与气袋正面接触的区域,又由于缝合时前片1的缝合圆周大于环形带4的环周,这样当通过后片2上所设的发生器安装孔充入气体后,前片1的缝合区域会陷在环形带内形成凹腔5,用于承受乘员头部的冲击,并防止侧滑。后片2的中间区域则与连接拉片3的四条拉带302的另一端缝合,用于在气袋充气时拉住环形带4。
最后,再将前片1和后片2的外边缘缝合,形成容纳气体发生器所产生气体的气袋,该气袋结构既可用于驾驶员侧气囊,也可用于副驾驶员侧气囊。
当乘员头部与充满气体的气袋接触时,由于受到拉带302的作用,拉带302和环形带4对前片1产生一定的拉力;同时前片1与环形带4连接后,在环形带4内形成一个不会被充入气体的空间,前片1与环形带4连接的区域会向环形带4内凹陷,从而使整个气袋前片的中间形成一个中间凹陷,而四周相对凸起的结构,用来限制乘员头部的可移动范围,阻止乘员头部侧滑出气袋的保护范围,同时将乘员与相邻乘员分隔开,防止乘员间发生头部的直接碰撞。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所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气袋上设凹腔的前提下,所做的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发生器、气袋、壳体和保持环,其特征在于:气袋上设有凹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有凹腔的气袋由若干裁片组成,所述的裁片包括前片(1)、后片(2)、环形带(4)、连接拉片(3),所述的前片(1)和后片(2)分别为圆形,所述的连接拉片(3)为采用在小圆片(301)的边缘连接拉带(302)的一端所构成;环形带(4)一端的环形边缘缝接在前片(1)的中间区域,环形带(4)另一端的环形边缘缝接小圆片(301)的边缘,拉带(302)的另一端缝接在后片(2)的中间区域上,前片(1)与后片(2)的外边缘再缝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带(4)为采用一条矩形布条首尾相连成环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圆片(301)的直径等于环形带(4)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带(302)至少设有三条均布在小圆片(301)的边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片(2)上设有发生器安装孔。
CN2011201328886U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38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28886U CN20203826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28886U CN20203826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8265U true CN202038265U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288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3826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826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8134A (zh) * 2014-07-08 2017-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7031557A (zh) * 2015-10-3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7791992A (zh) * 2016-08-31 2018-03-1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限定第二室的延伸跨越凹部的第二蒙皮的安全气囊
CN112706719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和车辆
CN114074634A (zh) * 2021-11-29 2022-02-22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用途
US20230202418A1 (en) * 2020-06-08 2023-06-2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Driver seat airbag devic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8134A (zh) * 2014-07-08 2017-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7031557A (zh) * 2015-10-3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7791992A (zh) * 2016-08-31 2018-03-1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限定第二室的延伸跨越凹部的第二蒙皮的安全气囊
CN107791992B (zh) * 2016-08-31 2022-04-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限定第二室的延伸跨越凹部的第二蒙皮的安全气囊
CN112706719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和车辆
WO2021077946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和车辆
US11851017B2 (en) 2019-10-25 2023-12-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and vehicle
CN112706719B (zh) * 2019-10-25 2024-04-0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和车辆
US20230202418A1 (en) * 2020-06-08 2023-06-2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Driver seat airbag device
US11919467B2 (en) * 2020-06-08 2024-03-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Driver seat airbag device
CN114074634A (zh) * 2021-11-29 2022-02-22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8265U (zh) 一种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
CN102826061B (zh) 用于车辆的外部安全气囊
KR101316389B1 (ko) 차량의 루프 에어백 장치
US10358106B2 (en) Airbag apparatus
US20170129439A1 (en) Airbag Device
CN105564358A (zh) 气囊装置
CN104602972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6740645B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顶棚的框状结构安全气囊气袋
CN103204129A (zh) 改进的防止头部和颈部受伤的驾驶员安全气囊
CN101535116A (zh) 车辆用机罩构造
CN101279600B (zh) 用于保护膝部及小腿的气囊装置
CN107472185A (zh) 用于车辆的气帘
CN104999990A (zh)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CN103025587A (zh) 侧面安全气囊及其制作方法
JP2014511305A (ja) 車両用の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
CN105946780B (zh) U型安全气囊袋
CN102975682A (zh) 安全气囊
CN103661229A (zh) 汽车安全气囊自适应排气孔结构
CN106515649A (zh) 非对称式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CN206749470U (zh) 一种实现遮阳板翻转定位的支轴机构
CN204405338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
CN102745166A (zh) 一种车用侧面安全气囊
CN101934812B (zh) 保护驾驶员腹部的方向盘及配备该方向盘的商用车
CN206938696U (zh) 一种车祸中防护碎屑的挡板
CN106394274B (zh) 机动车辆中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8, No. 88, Shengr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Yanfeng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afety System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426, Pu Pu Road, Cambridge Industrial Zone, Nan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Bailide (Shanghai)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