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9990A -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9990A
CN104999990A CN201410508844.7A CN201410508844A CN104999990A CN 104999990 A CN104999990 A CN 104999990A CN 201410508844 A CN201410508844 A CN 201410508844A CN 104999990 A CN104999990 A CN 104999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afety air
bag shell
airbag
ov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8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9990B (zh
Inventor
崔在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4999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9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包括:机罩板,所述机罩板具有附接表面,所述附接表面设置在其后端部分的下表面中;升高表面,所述升高表面设置在附接表面的后侧处并且相对于附接表面升高;以及中间表面,所述中间表面设置在附接表面和升高表面之间;安全气囊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附接至机罩板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以及撕裂线,所述撕裂线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中形成,撕裂线允许安全气囊外壳的一部分形成安全气囊门,其中撕裂线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所述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安装在车辆的机罩内从而当车辆撞击行人时保护行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与行人安全气囊模块的缓冲垫的结构相关的技术。当车辆与行人碰撞时并且当行人的头部有可能撞击车辆的机罩或前罩板时,行人安全气囊用于有效地保护行人的头部。行人安全气囊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即安装在减震器中的传感器检测行人并且发送检测信号,造成安装在车辆的机罩的下端的安全气囊展开。
展开的安全气囊避免了行人的头部直接撞击硬质区域,例如车辆的前罩板或前柱。
行人安全气囊需要平稳地展开而没有任何干扰并且在展开过程中必须没有损坏从而有效地保护行人。出于该原因,需要机罩板的后端不与行人安全气囊的展开干扰。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所述行人安全气囊系统避免了安全气囊缓冲垫绊在螺栓上或绊在机罩板的尖锐边缘上,所述螺栓设置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后部(在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的方向上)并且将安全气囊模块固定至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包括:机罩板,所述机罩板具有附接表面,所述附接表面设置在其靠近挡风玻璃的端部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中;升高表面,所述升高表面设置在附接表面的后侧处并且相对于附接表面升高;以及中间表面,所述中间表面以连续方式设置在附接表面和升高表面之间;安全气囊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附接至机罩板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安全气囊外壳的前端部固定至附接表面,而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使用螺栓固定至升高表面;和撕裂线,所述撕裂线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中形成并且采取临时切割线的形式,撕裂线允许安全气囊外壳的一部分形成安全气囊门,其中撕裂线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
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的上端部可以高于安全气囊外壳的前表面的上端部。
螺栓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固定至升高表面,即螺栓的头部从机罩板的下表面突出。
撕裂线的上端部可以设置成低于螺栓的头部的下端部。
安全气囊外壳的安全气囊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打开使得在安全气囊门的上端部和每个侧端部处的撕裂线撕裂并且安全气囊门围绕安全气囊门的下端部旋转。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内的安全气囊缓冲垫。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内部,其中保护盖的前端部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保护盖的后端部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后端部延伸,并且当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保护盖展开,因此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与螺栓直接接触。
保护盖可以被安装成使得保护盖的前端部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的上表面,保护盖的本体在安全气囊缓冲垫的上端部上向后延伸,并且保护盖的后端部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后端部。
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可以使用多个彼此隔开的螺栓固定至机罩板,并且多个彼此隔开的保护盖设置在对应于螺栓的位置中。
保护盖可以比安全气囊缓冲垫更宽从而从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各自侧突出,因此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与机罩板的后端部的拐角直接接触。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其中螺栓旋入机罩板并且穿过凸缘和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当车辆的机罩弹出打开并且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有可能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绊在螺栓上,所述螺栓设置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后部(在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的方向上)并且固定安全气囊模块,或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绊在机罩板的尖锐边缘上。
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车辆、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侧视图。
图4和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侧视图。
图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安全气囊缓冲垫和保护盖的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侧视图。
图1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安全气囊外壳的视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各个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机罩板100、安全气囊外壳200和撕裂线220。机罩板100具有附接表面102,附接表面102设置在其靠近挡风玻璃的端部的后端部的下表面101中;升高表面103,升高表面103设置在附接表面102的后侧处并且相对于附接表面102升高;以及中间表面104,中间表面104为弯曲表面并且将附接表面102的后端部连接到升高表面103的前端部。安全气囊外壳200安装在机罩板100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101上。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前端部固定至附接表面102,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固定至升高表面103,并且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使用螺栓B固定至升高表面103。撕裂线220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中以临时切割线的方式形成,使得安全气囊外壳200的一部分可以充当安全气囊门210。撕裂线220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B。
亦即,为了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绊在螺栓B上,机罩板100的后端部分具有阶梯结构并且螺栓B设置成高于安全气囊门210的撕裂线220,所述螺栓B固定安全气囊外壳并且设置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后部(在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的方向上)。该结构能够避免当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安全气囊缓冲垫与螺栓B(所述螺栓B设置成高于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头部BH干扰,因此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绊住。
具体地,当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机罩板100的后端部通过升降机升高并且安全气囊缓冲垫在升高位置处展开从而从机罩喷出。在机罩板100中,附接表面102设置在机罩板的靠近挡风玻璃的端部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101中,并且安全气囊外壳200安装在附接表面102的下方。此外,升高表面103设置在附接表面102的后侧处并且形成为高于附接表面102,并且为弯曲表面的中间表面104以连续方式设置在附接表面102的后端部和升高表面103之间。
安全气囊外壳200固定至机罩板100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101。具体地,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前端部固定至附接表面102,并且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固定至升高表面103。更具体地,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使用螺栓B固定至机罩板100的升高表面103。
安全气囊外壳200具有撕裂线220从而形成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打开的安全气囊门210。撕裂线220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表面中并且以临时切割线的形式形成,使得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表面的一部分充当安全气囊门210。具体地,撕裂线220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B使得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将不会绊在螺栓B的头部BH上。亦即,撕裂线220构造成保证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安全操作。亦即,撕裂线220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的头部BH的下端部。
亦即,由于通过采取机罩板100的后端部分具有阶梯结构的结构使得螺栓B设置成高于安全气囊缓冲垫并且由于撕裂线220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B,因此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充气完全不会与螺栓B干扰。
此外,如图所示,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可以高于前表面209的上端部。由于该结构,即使撕裂线220的上端部以较低位置形成,也可以充分保证安全气囊门210的高度。这归因于机罩板100的后端部的阶梯结构。
螺栓B以这样的姿势固定至升高表面,其中螺栓B的头部BH从机罩板100的下表面突出。该设置促进行人安全气囊和机罩板之间的组装并且也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绊在螺栓B上。亦即,同时实现了安全性和易组装性。
替代性地,如图11所示,当安全气囊开始工作时当在安全气囊门210的上端部和侧端部处的撕裂线220撕裂时,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安全气囊门210打开,并且安全气囊门210围绕下端部旋转。撕裂线220采取临时切割线的形式。亦即,撕裂线220可以为浅槽,所述浅槽在安全气囊外壳200中沿着安全气囊门210的轮廓形成。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充气时,撕裂线220撕裂并且门210打开。撕裂线220不在对应于安全气囊门210的下端部的位置中形成,使得安全气囊门210的下端部不撕裂并且充当安全气囊门210的旋转轴线。
图4显示了相比于上述结构额外包括保护盖600的结构。保护盖600可以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内部。保护盖600的前端部601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200,而保护盖600的后端部602围绕机罩板的后端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保护盖600安装成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后端部分。由于该结构,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保护盖600展开,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与螺栓B直接接触。
亦即,为了避免安全气囊绊在螺栓B上,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折叠时保护盖600覆盖在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外表面上,并且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保护盖600在螺栓B的头部BH上伸展,螺栓B固定安全气囊外壳200并且设置在行人安全气囊的后部(在行人安全气囊展开的方向上)。亦即,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保护盖600覆盖在螺栓B上,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撕裂或绊住。
保护盖600可以被安装成使得保护盖600的前端部601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200的上表面,保护盖600的本体向后伸展并且在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上端部上延伸,并且保护盖600的后端部602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后端部分。
如图4所示,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使用多个彼此隔开的螺栓B固定至机罩板100,并且可以存在多个彼此隔开的保护盖600从而对应于螺栓B。
如图5所示,保护盖600可以由织物片制成从而保护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整个表面。保护盖600可以替代性地由能够保护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表面的任何其它相似的材料制成。
图6显示了相比于上述结构额外包括凸缘P的结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凸缘P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并且螺栓B旋入机罩板100的同时穿过凸缘P和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分。
在该情况下,凸缘P和安全气囊外壳200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同时固定至机罩板100,即安全气囊外壳200的后端部首先被放置成与机罩板100接触,凸缘P然后被放置成在安全气囊外壳200的下方,并且螺栓B最终旋入机罩板100。在该情况下,所使用的螺栓的数目减少,造成如图7所示的保护盖600的数目的减少。
参考图8,保护盖600的后端部进一步延伸,并且保护盖600的宽度比安全气囊缓冲垫500更大。该结构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500与机罩板100的拐角直接接触。亦即,如图9所示,由于保护盖600具有比安全气囊缓冲垫更大的宽度并且延伸从而从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各自侧突出,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展开时,安全气囊缓冲垫500不容易绊在机罩板的拐角上。
图10显示了保护盖600与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统一的结构。亦即,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和保护盖600缝在一起从而形成两层织物。在该情况下,保护盖600的后端部602缝在内部系绳550的上端部上,所述内部系绳550设置在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内并且控制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的厚度。因此,保护盖600和安全气囊缓冲垫500统一成由两层织物形成的单个本体。安全气囊缓冲垫500和保护盖600可以替代性地以任何其它相似的结合方式(例如将两种材料胶合或融合在一起)而得到统一。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当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有可能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绊在螺栓上,所述螺栓设置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后部(在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的方向上)并且固定安全气囊模块;或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绊在车辆的机罩板的尖锐边缘上。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和“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包括:
机罩板,所述机罩板具有附接表面,所述附接表面设置在机罩板靠近挡风玻璃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中;升高表面,所述升高表面设置在附接表面的后侧上方;以及中间表面,所述中间表面以连续方式设置在附接表面和升高表面之间;
安全气囊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附接至机罩板的后端部分的下表面,安全气囊外壳的前端部固定至附接表面,而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至升高表面;以及
撕裂线,所述撕裂线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中以临时切割线的方式形成,撕裂线限定安全气囊外壳的一部分作为安全气囊门,其中撕裂线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安全气囊外壳的后表面的上端部高于安全气囊外壳的前表面的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螺栓以这样的方式固定至升高表面,即螺栓的头部从机罩板的下表面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撕裂线的上端部设置成低于螺栓的头部的下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安全气囊外壳的安全气囊门以这样的方式打开,即在安全气囊门的上端部和各自侧端部处的撕裂线撕裂并且安全气囊门围绕安全气囊门的下端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内的安全气囊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进一步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的内部,其中保护盖的前端部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保护盖的后端部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后端部延伸,并且当安全气囊缓冲垫展开时,保护盖展开,因此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与螺栓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保护盖被安装成使得保护盖的前端部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的上表面,保护盖的本体在安全气囊缓冲垫的上端部上向后延伸,并且保护盖的后端部围绕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后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使用多个彼此隔开的螺栓固定至机罩板,并且多个彼此隔开的保护盖设置在对应于螺栓的位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其中保护盖比安全气囊缓冲垫更宽从而从安全气囊缓冲垫的各自侧突出,因此避免安全气囊缓冲垫与机罩板的后端部的拐角直接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进一步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固定至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其中螺栓旋入机罩板并且穿过凸缘和安全气囊外壳的后端部。
CN201410508844.7A 2014-04-25 2014-09-28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Active CN104999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49824A KR101558763B1 (ko) 2014-04-25 2014-04-25 차량의 보행자 에어백 시스템
KR10-2014-0049824 2014-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9990A true CN104999990A (zh) 2015-10-28
CN104999990B CN104999990B (zh) 2018-11-16

Family

ID=5298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8844.7A Active CN104999990B (zh) 2014-04-25 2014-09-28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16425B1 (zh)
KR (1) KR101558763B1 (zh)
CN (1) CN1049999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464A (zh) * 2016-04-05 2017-10-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行人保护气囊的机动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6751B1 (ko) * 2013-12-18 2015-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보행자 에어백
JP6176124B2 (ja) * 2014-01-16 2017-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フード搭載構造
JP6406686B2 (ja) * 2014-02-19 2018-10-17 株式会社Subaru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457762B2 (en) * 2014-08-15 2016-10-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hood front cover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JP6298844B2 (ja) * 2016-03-31 2018-03-20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サイクリスト保護装置
DE102017004044A1 (de) * 2017-04-26 2018-10-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Airbaganordnung im Bereich eines Windlaufs
GB2562304B (en) * 2017-05-12 2020-04-22 Jaguar Land Rover Ltd An apparatus for housing an airbag on a vehicle
WO2018206452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An apparatus for housing an airbag on a vehicle
JP6933934B2 (ja) * 2017-08-09 2021-09-08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848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CN1669847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WO2007080690A1 (ja) * 2006-01-13 2007-07-19 Takata Corporation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102167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e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20100300792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Liang-Yann Yuan Airbag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8016066B1 (en) * 2010-06-10 2011-09-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edestrian air ba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7563B1 (en) * 2000-06-19 2002-10-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Windshield frame air bag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JP2003089333A (ja) 2001-09-18 2003-03-25 Toyota Motor Corp 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91379B2 (ja) * 2001-10-02 2006-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923286B2 (en) * 2002-02-26 2005-08-02 Toyoda Gosei Co., Ltd. Pedestrian protecting device
FR2859444B1 (fr) * 2003-09-09 2006-02-03 Plastic Omnium Cie Utilisation d'aile et d'un capot en combinaison avec un coussin gonflable, moyen de retenue et support d'aile, aile, module d'aile et capo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4548151B2 (ja) 2005-03-01 2010-09-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492529B2 (ja) 2005-12-02 2010-06-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87260B2 (ja) 2006-01-25 2008-1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848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CN1669847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WO2007080690A1 (ja) * 2006-01-13 2007-07-19 Takata Corporation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102167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e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20100300792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Liang-Yann Yuan Airbag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8016066B1 (en) * 2010-06-10 2011-09-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edestrian air ba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464A (zh) * 2016-04-05 2017-10-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行人保护气囊的机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16425B1 (en) 2015-04-28
KR101558763B1 (ko) 2015-10-12
CN104999990B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9990A (zh) 用于车辆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
CN103010145B (zh) 用于车辆的中央帘式安全气囊装置
US9132799B1 (en) Pedestrian airbag system for vehicle
JP417533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158653A (zh) 用于车辆的外部安全气囊的安装装置
CN101716922B (zh) 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US11518467B2 (en) Air bag device for saddled vehicle
US7988189B2 (en) Air bag cover and air bag device
US8596681B1 (en) Internal deployable vehicle panel assembly
CN105365738B (zh) 用于车辆仪表板的可充气保护机构
US10744972B2 (en) Pedestrian protecting device
US11279429B2 (en) Airbag device for riding type vehicle
US11173978B2 (en) Airbag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JP2006069349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非乗員保護装置
JP2006205934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非乗員保護装置
CN110103875B (zh) 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及车辆
US9365178B2 (en) Device for protecting passenger of vehicle
EP3003795B1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system and airbag
JP2014073720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613172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758117B2 (en) Bump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4884757B2 (ja) 自動車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509370A (en) Airbag mounted on a windscreen wiper
KR20130009326A (ko) 후드 에어백 장치
JP2009143414A (ja) 歩行者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