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0016U -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6U
CN201980016U CN2011201150309U CN201120115030U CN201980016U CN 201980016 U CN201980016 U CN 201980016U CN 2011201150309 U CN2011201150309 U CN 2011201150309U CN 201120115030 U CN201120115030 U CN 201120115030U CN 201980016 U CN201980016 U CN 201980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wall
spoke
thicke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50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XING WH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XING WH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XING WH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XING WH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150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0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0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00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该轮辋包括一深槽部、二胎圈座和二轮缘部;在至少一个轮缘部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至少一个胎圈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第二壁面上。采用该结构后能够在保证强度前提下,优化轮辋断面结构,让受力较大的轮缘部位的材料厚度适当增厚,而受力较小部位的材料厚度可适量减薄;同时还能够降低使用轮辐的高度,节约了轮辐原材料,从而降低了车轮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居于车桥与轮胎之间来传递旋转负荷及支撑负荷的重要部件,一般由轮辋及轮辐构成,轮辐起与车桥连接的作用,轮辋起装配轮胎的作用。车轮按配用轮胎的种类分为有内胎车轮与无内胎车轮两大类。无内胎车轮由于重量轻、节能环保及安全性能好,已逐渐取代有内胎车轮。在欧洲卡、客车辆无内胎车轮使用已得100%,美国得到90%以上,日本也已得到85%以上,最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增加,节能减排任务的日趋严重,我国无内胎车轮的使用每年在以30%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再经过5-7年的时间我国卡、客车的无内胎化将得到85%以上。现在汽车用无内胎车轮的轮辋制造工艺是由等厚的平板经卷园后再经过由成型模具几次旋转滚压制造而成。此种工艺存在以下不好之处:1、在旋转滚压成型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被拉伸,在转弯处,尤其是在一些R尺寸较小部位(如胎圈座R、槽底R)会出现厚度小于正常材料厚度。此减薄量一般在12-15%之间。由于减薄的存在,轮辋在使用过程中,在减薄处强度低,易损坏或出现变形,变形后轮胎与轮辋配合密封不好,发生漏气;2、车轮在实际实际使用时车轮上受力不是均布状态,受力较大的部位是两端轮缘部位、胎圈座R部位即深槽部位,其余部位受力较小。由于现有工艺是采用等厚度平板材制造,这样的车轮往往产生受力较大的部位不能使材料加厚从而提高强度的目的,而受力较小的部位又不能使材料减薄来得到减轻重量的目的;其次这种结构的车轮由于轮辐焊接位置较深入轮辋内部,造成轮辐高度很高,从而加重了车轮的重量,使整车重量加重,增加了油耗。不符合当今节能减耗得潮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能够在保证强度前提下,优化轮辋断面结构,让受力较大的轮缘部位的材料厚度适当增厚,而受力较小部位的材料厚度可适量减薄;同时还能够降低使用轮辐的高度,节约了轮辐原材料,从而降低了车轮重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该轮辋包括处于中间的一深槽部、紧接在深槽部两侧的二胎圈座和分别连接在二胎圈座外侧的二轮缘部;深槽部两侧的胎圈座和轮缘部分别对称于该深槽部的中心线;在至少一个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至少一个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第二壁面上。
所述的轮辋设有采用钢坯热轧、锻造、铸造和旋压形成的断面形状。
所述的轮辋,在其中一侧的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同一侧的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该侧的第二壁面上。
所述的轮辋,在两侧的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加厚部;在两侧的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其中一侧的第二壁面上。
所述的第一壁面为直面、曲面或圆弧面。
所述的第二壁面为直面。
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
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
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制造轮辋的原材料采用钢坯通过热轧、锻造、铸造和旋压后轧制成具有符合GB3487要求的无内胎外轮廓断面的型材条料,再用此型材条料通过卷园、焊接等工序再制造成轮辋。轮辋原材料型材在轧制时把轮缘部位半径方向内壁及胎圈座内壁加厚,在胎圈座圆弧R内侧形成两个壁面相交的一台阶,从车轮工作状态做参照看,其中此台阶的一个壁面平行于车轮使用中心线或与车轮使用中心线成一角度,另一个壁面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相对于车轮中心线倾斜成一角度。轮辐焊接在此台阶处的胎圈座加厚形成的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至少一个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至少一个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第二壁面上。该结构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根据车轮受力的大小,在保证强度前提下,优化了轮辋断面结构,型材断面结构采用不等厚设计并制造:由于采用热轧型材制造,受力较大轮缘部位材料厚度可适当轧厚,受力较小部位材料厚度可减薄。
二是,轮辐装配位置在轮缘下部与胎圈座下部材料加厚新增的台阶处,与原有结构比较,降低了使用轮辐的高度,节约了轮辐原材料,从而降低了车轮重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10;该轮辋包括处于中间的一深槽部7、紧接在深槽部7两侧的二胎圈座2、4和分别连接在二胎圈座外侧的二轮缘部1、3,深槽部7有两侧槽壁5、6;深槽部7两侧的胎圈座2、4和轮缘部1、3分别对称于该深槽部的中心线(即胎圈座2和胎圈座4对称于该深槽部的中心线,轮缘部1和轮缘部3对称于该深槽部的中心线)。
在轮缘部1中,与胎圈座2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胎圈座2中,与轮缘部1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轮缘部1的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1a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当然也可以是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壁面1a为直面,当然也可以是曲面或圆弧面;胎圈座2的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2b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当然也可以是形成一个角度,第二壁面2b为直面;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1a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2b一体相交接并形成一个增厚部20。
在轮缘部3中,与胎圈座4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胎圈座4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轮缘部3的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3a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当然也可以是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壁面3a为直面,当然也可以是曲面或圆弧面;胎圈座4的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4b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当然也可以是形成一个角度,第二壁面4b为直面;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3a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4b一体相交接并形成一个增厚部40。
轮辐10焊接在其中一侧的第二壁面2b上,形成焊接处9,当然也可以焊在另一侧的第二壁面4b上。
所述的轮辋设有采用钢坯热轧、锻造、铸造和旋压形成的断面形状。
当然,也可以是仅在轮辋的一侧的轮缘部和胎圈座中设置第一加厚部和第二加厚部。
其中,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当然,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同样,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当然,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制造轮辋的原材料采用钢坯通过热轧、锻造、铸造和旋压后轧制成具有符合GB3487要求的无内胎外轮廓断面的型材条料,再用此型材条料通过卷园、焊接等工序再制造成轮辋。轮辋原材料型材在轧制时把轮缘部位半径方向内壁及胎圈座内壁加厚,在胎圈座圆弧R内侧形成两个壁面相交的一台阶,从车轮工作状态做参照看,其中此台阶的一个壁面平行于车轮使用中心线或与车轮使用中心线成一角度,另一个壁面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相对于车轮中心线倾斜成一角度。轮辐焊接在此台阶处的胎圈座加厚形成的壁面上。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该轮辋包括处于中间的一深槽部、紧接在深槽部两侧的二胎圈座和分别连接在二胎圈座外侧的二轮缘部;深槽部两侧的胎圈座和轮缘部分别对称于该深槽部的中心线;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至少一个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第二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设有采用钢坯热轧、锻造、铸造和旋压形成的断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在其中一侧的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厚部;在同一侧的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该侧的第二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在两侧的轮缘部中,与胎圈座相接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加厚部;在两侧的胎圈座中,与轮缘部相接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二加厚部;该第一加厚部在轮缘部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一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垂直或形成一个角度;该第二加厚部在胎圈座内壁形成增厚的第二壁面并与车轮中心线平行或形成一个角度;第一加厚部的第一壁面与第二加厚部的第二壁面一体相交接;轮辐焊接在其中一侧的第二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壁面为直面、曲面或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壁面为直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轮缘部的第一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两侧的胎圈座的第二加厚部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相同。
CN2011201150309U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0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50309U CN201980016U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50309U CN201980016U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0016U true CN201980016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503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0016U (zh) 2011-04-18 2011-04-18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0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3765A (zh) 货车后轮铝合金旋压轮毂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08172B (zh) 一种加工旋压一体式铝合金汽车车轮的加工工艺
CN207711700U (zh) 一种塑料与金属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鼓刹轮毂
CN201970790U (zh) 一种带有凹槽的无内胎车轮轮辋
CN201980016U (zh) 一种轮辐焊接在轮缘内侧的无内胎车轮
CN201161527Y (zh) 一种无辐式无内胎车轮轮辋
CN105904914A (zh) 无内胎不等厚无焊缝整体式钢制车轮及其加工工艺
CN203344621U (zh) 一种无内胎轮圈及车轮
CN205523391U (zh) 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
CN205615260U (zh) 汽车轮毂
CN202498963U (zh) 改进的铸造铝合金车轮
CN203078213U (zh) 无内胎载重汽车车轮
CN105109269A (zh) 双胎钢制汽车车轮
CN204955911U (zh) 双胎钢制汽车车轮
CN207140674U (zh) 一种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
CN202016371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轮辋
CN212555682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工程车轮辋
CN201610045U (zh) 一种汽车车轮钢圈
CN203766402U (zh) 轻型轮辋型材
CN217917463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轮毂的平衡连接件
CN203318026U (zh) 半表面车轮轮辋
CN202242770U (zh) 增强型真空车轮
CN202879147U (zh) 改进的车轮平衡配重结构
CN207549863U (zh) 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
CN214822320U (zh) 一种双轮辐加固型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Positive group Langfang Wheel Co., Ltd.

Assignor: Zhengxing Wheel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299000011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ubeless wheel with spoke welded on inner side of wheel flan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3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