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4221Y - 联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联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4221Y
CN201344221Y CNU2008201347847U CN200820134784U CN201344221Y CN 201344221 Y CN201344221 Y CN 201344221Y CN U2008201347847 U CNU2008201347847 U CN U2008201347847U CN 200820134784 U CN200820134784 U CN 200820134784U CN 201344221 Y CN201344221 Y CN 20134422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hannels
fluid
inlet channel
projection
coupl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47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S·卡尔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Corp filed Critical Eat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422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422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78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F16D65/84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853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with closed cool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8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with full-face force-applying member, e.g.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04Structure
    • F16D2065/1328Structure internal cavities, e.g. cooling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78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F16D2065/784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the coolant not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brak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传力的、可用作离合器和/或制动器的联接器组件,该联接器组件包括至少部分封闭可旋转盘片的外壳。该外壳具有带环形传力面的平板部分,该传力面被可旋转盘片接合。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该传力面相反的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多个凸起延伸到流过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流通路径中。冷却流体入口包括具有大横截面部分的通道,该大横截面部分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具有小横截面的入口通道的部分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肋条在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和径向靠内的部分中延伸。

Description

联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和改进的可用作离合器和/或制动器的联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4,262,789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用作制动器的联接器组件在。这种已知的联接器组件采用冷却流体(水)来冷却铜制耐磨平板,该平板接合一转子以减缓转子与外壳之间的相对旋转。在美国专利No.3,530,965和No.5,577,581中公开了其它的已知联接器组件。
这些已知的联接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联接器组件从脱开状态到接合状态时会产生热量。有人建议联接器组件的部件可以接触冷却流体(水)以将热量从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传递到冷却流体中。尽管这些已知的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与冷却流体流接触,但仍有在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中积累热量的倾向。在非常恶劣的运转状态下,热量的积累将可能在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上的热点处有过热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联接器组件,该联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冷却流体流道以加快热量从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传递出去。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传力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可旋转盘片、外壳、冷却流体通道、入口、出口和多个凸起,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封闭所述可旋转盘片,所述外壳具有带传力面的平板部分,所述传力面被所述可旋转盘片上的环形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所述外壳与所述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所述传力面相反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流体被引导穿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冷却流体被引导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出口流出,所述多个凸起延伸到流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中,以改进所述外壳的平板部分与流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之间热量的传递。
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在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间隔开的位置设置的多个肋条,每个所述肋条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之间延伸。
该多个凸起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肋条的相邻肋条之间的凸起,设置在相邻肋条之间的每个所述凸起具有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肋条的至少一些所述肋条的纵向中心轴线横向的纵向中心轴线。
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所述多个凸起的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长度,所述多个凸起的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所述多个凸起从面向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延伸,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侧面与无凸起的所述传力面相对。
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流体被引导进入冷却流体通道所通过的所述入口包括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横截面积,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大,所述入口通道有效地引导流体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多个凸起的至少一些凸起具有相对的渐缩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并且具有在第一方向从所述入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第二方向从所述入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冷却流体通道也具有环形构型,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凸起,这些多个间隔开的凸起设置在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之间,并且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间隔开。
上述多个凸起包括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多个肋条。
从联接器组件的部件到冷却流体流的对流热交换通过在间隔区域加快沿着通道流动的冷却流体的速度来加快。当联接器组件在接合状态时,在旋转的盘片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倾向于比在盘片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产生更多的热量。为了消除这些热量,旋转的盘片的径向靠外的部分的冷却流体流量可能大于旋转的盘片的径向靠内的部分附近的冷却流体流量。
联接器组件可以包括至少部分被外壳封闭的可旋转盘片。外壳可以具有带传力面的平板部分,传力面与盘片上的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外壳与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外壳还可以具有至少部分由与传力面相反的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的冷却流体通道中。
为了改进热量传递并且使热点的出现最小化,多个凸起延伸到流过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中。在冷却流体流中通过伸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肋条而产生湍流。
通向冷却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可以具有相对较大的横截面积部分,该部分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流体连通。入口可以具有相对较小的横截面积部分,该部分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联接器组件具有多种不同的特征,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内容,这些特征可以有利地共同应用。但是,这些特征也可以分开应用或者与先有技术的多种特征组合。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用于冷却流体通道之径向靠内的部分和径向靠外的部分和的冷却流体入口,而不设有伸入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凸起。另一示例,凸起可以包括或不包括肋条。
尽管本文所公开的联接器组件用作制动器,人们应该理解该联接器组件也可以用作离合器。人们还可以预料到该联接器组件可以是离合器和制动器组件的组合。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和阅读随后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的特征将会更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联接器组件的正面立视图;
图2是总体沿着图1的线2-2看的放大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联接器组件的结构;
图3是总体沿着图2的线3-3看的部分剖视图,示出了耐磨平板与联接器组件的外壳的另一部分的关系;
图4是总体沿着图3的线4-4看的剖视图,示出了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与图1和2的联接器组件的外壳一部分的关系;
图5是总体沿着图4的线5-5看的平面图,示出了在图1和2的联接器组件的外壳中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的一侧面的结构;
图6是图5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总体沿着图5的线7-7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延伸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凸起的结构;和
图8是图7中的一个凸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联接器组件10(图1和2)被用于在可旋转输入构件12和固定构件14(图2)之间传递力。在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实施例中,联接器组件10被用作制动器,并且力通过联接器组件10在固定构件14和输入构件12之间传递,以保持输入构件不旋转。如果联接器组件10被用作离合器,在从输入构件12通过联接器组件10传递到构件14的力的作用下,构件14可以旋转。可以理解的是,联接器组件10可以是制动器和离合器组件的组合。
联接器组件10(图2)包括可旋转的环状盘片18,输入构件12与该环状盘片18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实施例中,输入构件12是连接到旋转输入轴(未示出)的齿轮。齿轮12的边缘上环状阵列的齿与相对应的在盘片18的径向靠内的部分20形成的齿啮合。环状的摩擦垫或构件24和26被安装在盘片18的两轴向相反的侧面上并与该盘片和输入构件12同轴。
盘片18至少部分被外壳组件32封闭。外壳组件32与构件14固定连接。如前所述,当联接器组件10被用作制动器时,构件14是固定的。但是,如果联接器组件10被用作离合器,外壳组件32和构件14是可旋转的。
外壳组件32包括盖体或圆柱体38、可动压板40(图2至6)和安装法兰或固定压板42(图2)。环状活塞46(图2)被安装在盖体或圆柱体38中形成的环状腔室48中。盖体或圆柱体38和安装法兰42固定互连,这样它们不能相对轴向运动或旋转。但是,压板40在从活塞46传递到压板40的力的作用下,可沿着径向延伸的支撑柱52运动。
当腔室48由合适的流体(如空气)施压时,活塞46牢固地将压板40压靠到摩擦垫24上,该摩擦垫24被设置在盘片18的左侧面上(如图2所示)。这种力导致盘片沿着输入构件12上的齿轴向运动而将右摩擦垫26(如图2所示)压靠到安装法兰或压板42上。因为安装法兰或压板42固定连接固定构件14,这导致了盘片18在压板40和安装法兰或压板42之间被牢固地夹紧,以减缓该盘片相对于外壳组件32的旋转。
该环状的可动压板40包括基座56(图3和4)和平板部分60。该环状的平板部分60与基座56固定连接并且同轴。该平板部分60与基座56配合形成了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64。
该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64具有在压板40的基座56中形成的入口68(图2、图3和图4)。流过该入口68的流体被引导沿着基座56中的入口通道70(图4)流动。该入口通道70与冷却流体通道64(图2和3)流体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中,被引导通过冷却流体通道64的冷却流体是水。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不同的冷却流体。
流体被引导从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64通过出口通道76(图2和4)到出口74(图4),该出口74与冷却流体通道64流体连通。流体从冷却流体通道64流动穿过出口通道76和出口74。该出口通道76位于与入口通道70正对的位置。
当联接器组件10在脱开状态(图2)时,输入构件12和盘片18通过与输入构件连接的驱动轴(未示出)旋转。在这个时候,摩擦垫24与压板40的耐磨平板部分60隔开。同样地,摩擦垫26与固定的安装法兰或压板42隔开。
当操作联接器组件10从脱开状态到接合状态时,活塞64(图2)使压板40向着旋转的盘片18轴向运动。这导致了压板40的耐磨平板部分60与旋转的盘片18上的摩擦垫24滑动接合。压板40的耐磨平板部分60与旋转的盘片18上的摩擦垫24的滑动接合导致了当摩擦垫沿着耐磨平板部分表面滑动时热量的产生。这些热量通过耐磨平板部分60被传递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的冷却流体(水)。
尽管耐磨平板部分60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但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中,耐磨平板部分60由铜或铜合金制成。耐磨平板部分60的铜材能有效传递热量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的冷却流体中。被传递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的冷却流体的热量是通过从出口74流出的冷却流体(水)自联接器组件传递出去。这防止了耐磨平板部分60和联接器组件10的其它部件的过热。
冷却流体通道64被做成能加快热量从耐磨平板部分60传递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冷却流体流上。通过减小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的深度(也就是轴向长度)加快了热量传递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的流体的速度。因为冷却流体通道中的流体的单位体积流动速率是恒定的,减小冷却流体通道的深度就加快了冷却流体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传热速率。另外,通过在冷却流体通道64的径向靠外的部分中提供比在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中更大的冷却流体流来改善热量的传递。
除了通过减小冷却流体通道64的深度来促进的热量传递之外,热量传递通过增加湍流的区域来改进。这种增加的湍流加快了沿着平板部分60的内侧流动的冷却流体与沿着压板40的基座56的内侧流动的冷却流体之间的混合。尽管冷却流体通道64的横截面积减小了,但是流过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单位体积流动速率没有减小。当然,这导致了流体流过冷却流体通道64速度的加快。
冷却流体通道64具有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对应于压板40的平板部分60的环状结构。冷却流体以相反的方向,也就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从入口68(图2、图3、图4、图5和图6)流动到出口74(图2和图4)。在冷却流体从入口通道70(图)流入冷却流体通道64(图5)之后,冷却流体流立即被分成向一个方向流动的液流和与之相反方向流动的液流。
冷却流体通道64被轴向凸出的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分成环状的径向靠外冷却流体通道部分82(图5-7)和环状的径向靠内冷却流体通道部分84。该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冷却流体通道部分82和84具有相等的径向长度。因此,从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的径向靠外侧面90(图7)到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环形的径向向内侧面92的距离等于从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的环形的径向靠内侧面94到冷却流体通道64的环形的径向向外侧面96的距离。
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配合压板40的耐磨平板部分60(图3)与压板的基座56限定了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冷却流体通道部分82和84(图5)。耐磨平板部分60的平状、轴向向内的主侧面接合轴向凸出的壁部或肋条86以阻止流体越过壁部或肋条86。
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图7)具有环形底面100。该底面100从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的外侧面90延伸到基座56的向内侧面92。同样地,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具有在基座56上形成的环形底面102。该环形底面102从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的径向靠内侧面94延伸到基座56的径向向外侧面96。
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上的底面100与耐磨平板60的向内平状主侧面间隔的距离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上的底面102与该主侧面间隔的距离相等。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上的底面100设置成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上的底面102共面。因此,径向靠外和内通道部分82和84在其全部范围上具有相等的均匀深度。但是,也可以使一通道部分82或84比另一通道部分深。
在图1-7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深度约为千分之190英寸。通过减小冷却流体通道64的深度而流过冷却流体通道的流体的单位体积流动速率保持不变,则冷却流体通道64中流体的流动速度加快。应该理解,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可以具有与前述具体深度不同的深度。例如,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深度可以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深度不同。作为选择,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可以具有相等的深度,并且该深度与本文之前所述的具体深度不同。
多个凸起110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底面100轴向地向上或向外延伸(如图7所示)。同样地,多个凸起112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底面102轴向地向上或向外延伸(如图7所示)。凸起110和112总体具有相同的构型。然而,沿着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中心轴线共轴的众环测量,其长度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是增加的(见图6)。
凸起110和112沿着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的长度方向被分成多组。因此,在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中凸起组118与凸起组116(图7)交替设置。同样地,在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中凸起组124与凸起组122也交替设置。在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中的凸起组116径向偏置于在径向靠外通道部分中的凸起组118。同样地,在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中的凸起组122径向偏置于在径向靠内通道部分中的凸起组124。
尽管每个凸起组116、118、122和124中具有相同数目的凸起110或112,但是在不同的凸起组中可以具有不同数目的凸起。例如,在凸起组116中可以具有比在凸起组118中更多数目的凸起110。同样地,在凸起组122中可以具有比在凸起组124中更多数目的凸起112。
通过提供凸起组116、118、122和124(图7)中相互径向偏置的凸起,流过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的流体稍微转向,从而增加了流体流动中的湍流并且加快了热量从压板60(图3和4)传递到在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中流动的冷却流体。当然,如果希望,凸起组116中的凸起可以与凸起组118中的凸起径向对齐。同样地,凸起组122中的凸起可以与凸起组124中的凸起径向对齐。
凸起110和112具有细长结构,并且它们的纵向中心轴线总体沿着绕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环延伸。凸起110和112具有直线的纵向中心轴线。但是,凸起110和112可以具有弓形的纵向中心轴线。如果希望,凸起110和112的纵向中心轴线可以具有弓形结构,该弓形结构的曲率中心与环状的壁部或肋条86的曲率中心重合。
凸起110和112具有相反的轴向渐缩端部。凸起110(图8)具有大体上是矩形的主体部分130。凸起110在主体部分130的相反端具有轴向渐缩端部132和134。该主体部分130通过围绕凸起110延伸的弓形倒角侧面区域136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底面100连接。
凸起110具有平的上侧面138(如图8所示),该上侧面138平行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底面100延展。凸起110的平的上侧面138设置成与壁部或肋条86的平的环形上侧面140(如图7所示)在同一平面上。凸起112具有与凸起110同样的构型。凸起112具有平的上侧面144(如图7所示),该上侧面144配置成与壁部或肋条86的平的环形上侧面140在同一平面上。
当联接器组件10(图2)在脱开状态时,耐磨平板部分60的平的内侧面刚好接触凸起110上的平的上侧面138、壁部或肋条86上的平的上侧面140、以及凸起112(图7)上的平的上侧面144或者与其稍微地隔开。当联接器组件10在接合状态时,耐磨平板部分60(图3)的平的内侧面贴合凸起110上的平的上侧面138、壁部或肋条86上的平的上侧面140、以及凸起112(图7)上的平的上侧面144。因此,当联接器组件10在接合状态时,耐磨平板部分60由耐磨平板部分的平的内侧面与壁部或肋条86,以及凸起110和凸起112的之间的接合而被支承。当操作联接器组件10到接合状态时,这使得耐磨平板部分60的外侧面或上侧面(如图3和4所示)与摩擦垫24(图2)均匀地滑动接合。
在冷却流体沿着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图7)流动的过程中,凸起110减少了用于冷却流体流动的区域。因此,冷却流体绕着凸起110的流动速度加快。凸起110的端部132和134(图8)是渐缩的,端部采用这种样式为的是提高冷却流体绕着凸起110的端部132和134流动的平稳性。通过提高流体流动的平稳性,使得在流体流动中邻近凸起110的端部132和134的相对滞流区域最小化。
如果滞流区域在流体流过的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中形成,热点可能在耐磨平板部分60上与滞流区域邻近的部分中出现。因此,如果凸起110具有钝的端部132和134,而不是所示的渐缩端部,将有在流体流动中出现滞流区域的趋势,特别是在凸起110的下游端部附近。通过使凸起110的端部132和134逐渐变尖,使得这种相对滞流区域最小化并导致在耐磨平板部分60中热点的最小化。
在图1-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凸起110和112(图7)与压板40的基座56形成一个整体部分。耐磨平板部分60(图3)的内侧面面向凸起110和112并且具有无凸起的平展表面。但是,如果希望,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侧面可以具有凸起。在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侧面上的凸起可以与压板40的基座56上的凸起交替设置。作为选择,压板40的基座56上的凸起110和112可以省略并且仅在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侧面上具有凸起。
无论凸起110和112是在基座56上形成还是在耐磨平板部分60上形成,这些凸起既可以与基座又/或者可以与耐磨平板部分60整体形成。但是,如果需要,凸起也可以与基座56和/或耐磨平板部分60分开成形并且附到基座和/或耐磨平板部分上。
在图1-8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全部凸起110和112具有总体相同的构型。凸起110和112相互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长度。也就是,凸起沿着绕径向靠外通道部分和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的中心轴线环形方向的长度。如果希望,凸起110和112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可以预料到,凸起110和112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构型并且不同于示例说明的构型。例如,凸起110和/或112可以在平行于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的底面100和/或102的平面上具有泪珠状横截面的结构。可以想象,凸起110中一些凸起可以具有一种构型而凸起110中其它的凸起可以具有不同的构型。当然,凸起112中的一些凸起也可以具有一种构型而凸起112中其它的凸起则可以具有另外的构型。
除了凸起110和112之外,还有多个肋条150(图7)伸入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因此,肋条150是在冷却流体通道64的径向向内外侧面92与壁部或肋条86上的径向向外内侧面90之间延伸的凸起。此外,肋条150在壁部或肋条86的径向向内侧面94与冷却流体通道64的径向向外侧面96之间延伸。尽管肋条150沿着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64的半径延伸,如果需要,肋条150也可以相对于冷却流体通道64的半径偏斜。
肋条150的高度比壁部或肋条86的高度低,壁部或肋条86把冷却流体通道64分隔成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壁部或肋条86被耐磨平板部分60接合并且与耐磨平板部分配合以阻止流体在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之间流动。但是,肋条150与耐磨平板部分60间隔开,也就是,肋条150的上侧面(如图7所示)与耐磨平板部分60的下侧面或内侧面间隔开。
尽管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中的肋条150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中的肋条150径向对齐,但是一通道部分中的肋条可以偏置于另一通道部分中的肋条。如果需要,肋条150可以偏置一距离,该距离足够多个凸起110和/或112在以冷却流体通道64的曲率中心为起点的大体上相等的径向距离上设置在相邻的肋条中。
在冷却流体沿着径向靠外和内通道部分82和84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流体从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侧面与肋条150的上侧面之间的有限空间流过肋条150。肋条150加快了冷却流体的速度并且导致冷却流体中出现湍流。在冷却流体流中由肋条150引起的湍流使得冷却流体冲击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侧面。这种湍流加快了肋条的区域中流体的混合。
另外,肋条150减小了冷却流体通道64在肋条150位置的横截面积。因此,在肋条150位置的冷却流体的流通面积减少到肋条的上侧面(如图7所示)与耐磨平板部分60的内主侧面之间的面积。通过减少用于冷却流体流的面积,当冷却流体越过肋条150时,冷却流体的速度加快。冷却流体的速度的加快进一步增加了肋条150附近的冷却流体流中的湍流。
尽管人们知道使用肋条150与凸起110和112的组合是有利的,但是人们应该理解,无论是有还是没有凸起110和112,均可以使用肋条150。作为选择,无论是有还是没有肋条150均可以使用凸起110和112。尽管优选利用壁部或肋条86把冷却流体通道64分成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但是壁部或肋条86可以省略。
当操作联接器组件10从图1的脱开状态到接合状态时,压板40的耐磨平板部分60压紧盘片18上旋转摩擦垫24。盘片18的径向靠外的部分以比该盘片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更快的速度旋转。因此,当操作联接器组件10从脱开状态到接合状态时,耐磨平板部分60的径向靠外的部分附近产生的热量多于耐磨平板部分的径向靠内的部分附近产生的热量。
为了加快在操作联接器到接合状态过程中产生最大热量的耐磨平板部分60的径向靠外的部分的冷却,入口68(图4)能有效地引导比到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更大流量的冷却流体到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图5-7)。为了使得更多的流体流过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入口通道70的圆柱形的径向靠外起始部分160(图4)比入口通道70的圆柱形的径向靠内第二部分162具有更大的直径。
入口通道70的相对较大直径的起始部分160通过多个连接通道166(图4)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流体连通。同样地,入口通道的相对较小直径的第二部分162通过多个连接通道168与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流体连通。冷却流体流从入口68进入入口通道70(图4)。相对较大流量的冷却流体从入口流通通道70的起始部分160被引导到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相对较小流量的冷却流体从入口流通通道70的相对较小的第二部分162被引导到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
入口通道70的圆柱形的起始部分160配置成与入口通道的圆柱形的第二部分162同轴。但是,入口通道70的第二部分162的中心轴线可以偏离于入口通道的起始部分160的中心轴线。如果需要,入口通道70的起始部分160可以设置在入口通道的第二部分162的一侧,从而得到通向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一条流体流通路径和一条通向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第二,单独的流体流通路径。
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沿两相反的方向从连接通道166(图4和6)延伸到出口通道76。因此,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向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从入口通道70延伸到出口通道76。同样地,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也沿两相对的方向从入口通道70延伸到出口通道76。因此,该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向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如图3所示)从入口68延伸到出口74(图4)。在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中,冷却流体流被平均地划分为径向靠外通道部分的顺时针流动部分和逆时针流动部分。同样地,在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中,冷却流体流被平均地划分为径向靠内通道部分的顺时针流动部分和逆时针流动部分。
出口通道76(图4)具有与入口通道70同样的结构。因此,圆柱形的出口通道76具有直径比径向靠内的部分或出入口部分176大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或出口部分174。在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中流动的冷却流体被引导穿过连接通道180到出入口部分176。同样地,冷却流体被引导从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穿过连接通道182到出口通道76的出口部分174。
出口通道76的圆柱形的出口部分174设置成与出口通道的圆柱形的出入口部分176同轴。但是,出口通道76的入口部分出176的中心轴线可以偏离于出口通道的出口部分174的中心轴线。如果需要,出口通道76的出入口部分176可以设置在出口通道的出口部分174的一侧,从而得到通向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一条流体流通路径和一条通向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的第二,单独的流体流通路径。
入口和出口通道70和76提供了比流动到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4的流体更大比例的流体流动到径向靠外通道部分82,该入口和出口通道70和76可以结合与冷却流体通道64结构不同的冷却流体通道一起应用。因此,入口和出口通道70和76可以结合没有凸起110和112和/或肋条150的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通道部分82和84一起应用。
当联接器组件10处于图2的脱开状态时,盘片18上的摩擦垫24和26与径向可动压板40和固定安装法兰或压板42稍微地隔开。这使得盘片18相对于固定构件14和外壳组件32自由旋转。
当联接器组件10从脱开状态到接合状态操作时,活塞46使压板40向安装法兰或压板42轴向运动,以使盘片18在压板40和安装法兰或压板42之间被牢固地夹紧。
安装法兰或压板42的结构与压板40的结构类似。因为安装法兰或压板42的部件与压板40的部件相同,所以相同的标记将表示相同的部件,安装法兰或压板42的相关标记所接的后缀字母“a”是为了避免混淆。
安装法兰或压板42包括基座56a和耐磨平板部分60a。该耐磨平板部分60a和基座56a固定相连并且配合形成了冷却流体通道,该冷却流体通道具有与图3-7的冷却流体通道64同样的结构。安装法兰或压板42中的冷却流体通道被与图5-7的壁部或肋条86对应的壁部或肋条分成径向靠外和径向靠内冷却流体通道部分,对应于图2-7的冷却流体通道部分82和84。在冷却流体通道部分中提供了凸起,这些凸起对应于图5-7的凸起110和112。另外,在安装法兰或压板42中的冷却流体通道部分中提供了肋条,这些肋条对应于图5-7的肋条150。
安装法兰或压板42具有冷却流体入口68a和冷却流体出口74a。设与图4的通道70和76对应的入口和出口通道,该入口和出口通道与安装法兰和压板42中的冷却流体入口68a和74a相连接。
由前述的说明书看出,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和改进的联接器组件10,该联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冷却流体流道以加快热量从联接器组件的部件传递出去。从联接器组件10的部件到冷却流体流的对流热交换通过在间隔区域加快沿着通道64流动的冷却流体的速度来加快。当联接器组件在接合状态时,在旋转的盘片18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倾向于比在盘片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产生更多的热量。为了消除这些热量,旋转的盘片18的径向靠外的部分附近的冷却流体流量可能大于旋转的盘片的径向靠内的部分附近的冷却流体流量。
联接器组件10可以包括至少部分被外壳32封闭的可旋转盘片18。外壳32可以具有带传力面的平板部分60,传力面与盘片18上的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外壳与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外壳32还可以具有至少部分由与传力面相反的平板部分60的侧面所限定的冷却流体通道64。
为了改进热量传递并且使热点的出现最小化,多个凸起110和112延伸到流过冷却流体通道64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中。通过伸到冷却流体通道64中的肋条150可以在冷却流体流中产生湍流。
通向冷却流体通道64的流体入口68可以具有相对较大的横截面积部分160,该部分160与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82流体连通。入口68可以具有相对较小的横截面积部分162,该部分162与冷却流体通道64的径向靠内的部分84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联接器组件10具有多种不同的特征,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内容,这些特征可以有利地共同应用。但是,这些特征也可以分开应用或者与先有技术的多种特征组合。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用于冷却流体通道64之径向靠内的部分和径向靠外的部分82和84的冷却流体入口68,而不设有伸入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凸起110和112。作为另一例子,凸起可以包括或不包括肋条150。
尽管本文所公开的联接器组件10用作制动器,人们应该理解该联接器组件也可以用作离合器。人们还可以预料到该联接器组件可以是离合器和制动器组件的组合。

Claims (23)

1.一种用于传力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可旋转盘片、外壳、冷却流体通道、入口、出口和多个凸起,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封闭所述可旋转盘片,所述外壳具有带传力面的平板部分,所述传力面被所述可旋转盘片上的环形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所述外壳与所述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所述传力面相反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流体被引导穿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冷却流体被引导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出口流出,所述多个凸起延伸到流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中,以改进所述外壳的平板部分与流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之间热量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在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间隔开的位置设置的多个肋条,每个所述肋条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肋条的相邻肋条之间的凸起,设置在相邻肋条之间的每个所述凸起具有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肋条的至少一些所述肋条的纵向中心轴线横向的纵向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所述多个凸起的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长度,所述多个凸起的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从面向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延伸,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侧面与无凸起的所述传力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流体被引导进入冷却流体通道所通过的所述入口包括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横截面积,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大,所述入口通道有效地引导流体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的至少一些凸起具有相反的渐缩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并且具有在第一方向从所述入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第二方向从所述入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具有环形构型,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凸起,所述多个间隔开的凸起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之间,并且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包括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多个肋条。
11.一种用于传力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可旋转盘片、外壳、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封闭所述可旋转盘片,所述外壳具有带环形的传力面的平板部分,所述传力面与所述可旋转盘片上的环形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所述外壳与所述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所述传力面相对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流体被引导穿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冷却流体被引导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出口流出,流体被引导进入冷却流体通道所通过的所述入口包括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通道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通道部分,所述第一入口通道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入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入口通道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入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在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间隔开的位置设置的多个肋条,每个所述肋条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侧面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侧面之间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肋条的相邻肋条之间的多个凸起,设置在相邻肋条之间的每个所述凸起具有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弓形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肋条的至少一些所述肋条的纵向中心轴线横向的纵向中心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的第一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多个凸起的一个凸起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多个凸起的所述一个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长度;和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中的第二多个凸起,所述第二多个凸起的一个凸起具有沿着第二多个凸起的所述一个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面向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延伸到所述冷却流体通道中的多个凸起,所述平板部分的所述侧面与无凸起的所述传力面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把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隔开的弓形的壁部;延伸过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的第一多个肋条,和延伸过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的第二多个肋条。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入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流体被引导从冷却流体通道流出所通过的所述出口包括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通道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二出口通道部分,所述第一出口通道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出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三平面上的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出口通道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四平面上的第四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横截面积比所述第四横截面积大。
19.一种用于传力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可旋转盘片、外壳、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入口、出口、壁部和多个凸起,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封闭所述可旋转盘片,所述外壳具有带环形的传力面的平板部分,所述传力面与所述可旋转盘片上的环形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所述外壳与所述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所述传力面相对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流体被引导穿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冷却流体被引导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出口流出,所述壁部把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隔开,流体被引导进入冷却流体通道所通过的所述入口包括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横截面积,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大,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具有在第一方向从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成流体连通的开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第二方向从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成流体连通的开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具有在第一方向从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成流体连通的开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第二方向从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成流体连通的开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有效地引导冷却流体在第一方向流到所述出口,所述冷却流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有效地引导冷却流体在第二方向流到所述出口,所述多个凸起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一侧面延伸到流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中以改进所述平板部分与冷却流体流之间热量的传递,所述多个凸起包括沿着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延伸到冷却流体流动路径中的第一多个凸起,和沿着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延伸到冷却流体流动路径中的第二多个凸起。
20.一种用于传力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可旋转盘片、外壳、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入口、壁部、第一多个肋条和第二多个肋条,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封闭所述可旋转盘片,所述外壳具有带环形的传力面的平板部分,所述传力面与所述可旋转盘片上的环形侧面区域接合以减缓所述外壳与所述盘片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环状的冷却流体通道至少部分由与所述传力面相对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所限定,流体被引导穿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壁部具有环状的构型并且把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隔开,所述壁部被与所述传力面相反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接合,所述第一多个肋条从所述壁部伸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所述第二多个肋条从所述壁部伸过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多个肋条和与所述传力面相反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间隔开,以使冷却流体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流过所述第一多个肋条并且使冷却流体沿着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流过所述的第二多个肋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多个肋条的肋条之间的第一多个凸起,和设置在第二多个肋条的肋条之间的第二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和第二多个凸起被与所述传力面相反的所述平板部分的侧面接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凸起的第一凸起被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外的部分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多个凸起的第二凸起被设置在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径向靠内的部分中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凸起的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流体被引导进入冷却流体通道所通过的所述入口包括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外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的所述径向靠内的部分成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横截面积,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大,所述入口通道有效地引导流体从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第二部分。
CNU2008201347847U 2007-09-10 2008-09-10 联接器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4221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00119 2007-09-10
US11/900,119 US8794414B2 (en) 2007-09-10 2007-09-10 Coupling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4221Y true CN201344221Y (zh) 2009-11-11

Family

ID=4026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4947.8A Active CN101849117B (zh) 2007-09-10 2008-09-09 联接组件
CNU20082013478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4221Y (zh) 2007-09-10 2008-09-10 联接器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4947.8A Active CN101849117B (zh) 2007-09-10 2008-09-09 联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794414B2 (zh)
EP (1) EP2198177B1 (zh)
JP (1) JP5321986B2 (zh)
CN (2) CN101849117B (zh)
AT (1) ATE542059T1 (zh)
CA (1) CA2698893C (zh)
MX (1) MX2010002701A (zh)
RU (1) RU2485368C2 (zh)
TW (1) TWI431207B (zh)
WO (1) WO20090344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886A (zh) * 2014-06-12 2016-02-10 伊顿公司 盘式制动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72755A (zh) * 2020-10-14 2021-0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重载车辆水冷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2680B2 (en) * 2012-07-16 2014-06-17 Eaton Corporation Multi-chambered, liquid-cooled disc brake
US9140324B2 (en) * 2009-04-24 2015-09-22 Eaton Corporation Fluid cooled coupling assembly
US9062731B2 (en) * 2009-04-24 2015-06-23 Eaton Corporation Water cooled brake
US8960380B2 (en) * 2012-01-12 2015-02-24 Oil States Industries, Inc. Liquid-cooled brake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heat transfer insert
US9657828B2 (en) * 2014-10-01 2017-05-23 E-Aam Driveline Systems Ab Driveline component having differential and park lock mechanism
AU201612928S (en) * 2016-05-31 2016-06-09 Advanced Braking Pty Ltd Brake cover plate
US11365763B2 (en) * 2018-12-06 2022-06-21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Inc. Cover plate and seal carrier that eliminates bearing endplay
KR102534414B1 (ko) * 2021-04-14 2023-05-26 주식회사 시트라 플렉시블 커플링 및 이의 테스트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4178A (en) * 1957-02-28 1960-04-26 Roy S Sanford Liquid cooled brake mechanism
US3044582A (en) * 1958-06-16 1962-07-17 Wagner Electric Corp Brake system
US2986238A (en) * 1958-10-14 1961-05-30 Roy S Sanford Frictional mechanism
US3047105A (en) * 1959-10-28 1962-07-31 Wagner Electric Corp Friction device
US3530965A (en) 1969-04-09 1970-09-29 Wilson John H Clutch or brake fluid cooling system
US3648814A (en) * 1970-03-16 1972-03-14 Byron Jackson Inc Liquid cooled clutch
DE2039287A1 (de) 1970-08-07 1972-02-10 Klaue Hermann Fluessigkeitsgekuehlte Vollbelagscheibenbremse,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JPS4947761A (zh) * 1972-02-18 1974-05-09
US4013148A (en) 1976-01-09 1977-03-22 Jacob Kobelt Internally liquid cooled disc brake
US4262789A (en) 1979-04-30 1981-04-21 Eaton Corporation Water cooled brake having mixed boundary contact between the torque transmitting surfaces
US4422540A (en) 1981-03-27 1983-12-27 Sommer Co. Clutch/brake unit with modular heat exchanger
DE3467914D1 (en) 1983-09-01 1988-01-14 Eaton Corp Spring engaged fluid released multi-disc brake assembly
US4828089A (en) 1985-05-07 1989-05-09 Eaton Corporation Brake/clutch with direct liquid cooling
US5178248A (en) 1991-11-06 1993-01-12 Eaton Corporation Coupling assembly
US5257684A (en) 1992-10-19 1993-11-02 Eaton Corporation Coupling assembly
US5358077A (en) 1993-02-04 1994-10-25 Deconti John P One piece liquid cooled disc brake assembly
DE4426540A1 (de) 1993-08-18 1995-03-23 Bergische Stahlindustrie Bremse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Schienenfahrzeuge
JPH0845226A (ja) * 1994-07-04 1996-02-16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ベルト駆動型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5577581A (en) 1995-02-08 1996-11-26 Eaton Corporation Coupling assembly
US6148980A (en) 1998-01-07 2000-11-21 Eaton Corporation Force transmitting assembly
US6637568B2 (en) 2001-04-17 2003-10-28 Eaton Corporation Clutch-brake assembly
US6637668B2 (en) * 2001-10-24 2003-10-28 Magarl, Llc Thermostatic control valve with fluid mixing
SE0200218D0 (sv) * 2002-01-28 2002-01-28 Haldex Brake Prod Ab Torque Plate
RU2253058C1 (ru) * 2003-08-22 2005-05-27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АМИ" Дисковая колодка с жидкост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US7374027B2 (en) 2005-10-31 2008-05-20 Warner Electric Technology Llc Balanced flow cooling water jacke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886A (zh) * 2014-06-12 2016-02-10 伊顿公司 盘式制动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17886B (zh) * 2014-06-12 2019-03-29 伊顿公司 盘式制动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72755A (zh) * 2020-10-14 2021-0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重载车辆水冷制动系统
CN112172755B (zh) * 2020-10-14 2021-10-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重载车辆水冷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0002701A (es) 2010-05-10
WO2009034438A1 (en) 2009-03-19
CA2698893C (en) 2014-10-21
JP2010539409A (ja) 2010-12-16
JP5321986B2 (ja) 2013-10-23
CA2698893A1 (en) 2009-03-19
TW200918778A (en) 2009-05-01
US8794414B2 (en) 2014-08-05
US20090065320A1 (en) 2009-03-12
EP2198177B1 (en) 2012-01-18
RU2485368C2 (ru) 2013-06-20
CN101849117A (zh) 2010-09-29
EP2198177A1 (en) 2010-06-23
ATE542059T1 (de) 2012-02-15
RU2010114185A (ru) 2011-10-20
CN101849117B (zh) 2014-04-02
TWI431207B (zh) 201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4221Y (zh) 联接器组件
CN201763848U (zh) 流体冷却的联接组件
KR101324927B1 (ko) 토크 전달 장치
RU230003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ачи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роликовой бесступенчатой коробки передач
CN102448616B (zh) 用于高压清洁装置的旋转式喷嘴
JPH04300427A (ja) 湿式摩擦締結要素
US20010011621A1 (en) Hydrodnamic clutch device
JP3884119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インペラシェル
KR101231698B1 (ko) 유체역학적 기계, 특히 유체역학적 리타더
CN201268302Y (zh) 汽车用水冷刮片式液涡流缓行器
JP2003508708A (ja) 流体カップリング
US6540053B2 (en) Hydrodynamic clutch device
CN103133577A (zh) 离合器的摩擦盘
CN219837155U (zh) 一种连铸辊降温结构
CN220910282U (zh) 一种湿式离合器
CN106090177A (zh) 一种用于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定子泵阻轮
CN209557548U (zh) 一种湿式离合动力输出装置和拖拉机
KR100441125B1 (ko) 복합관에 사용되는 내관의 돌기 성형장치
CN208123294U (zh) 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双离合器和汽车
KR200227646Y1 (ko) 복합관에 사용되는 내관의 돌기 성형장치
CN116816934A (zh) 一种防转环及窄小密封腔体用机械密封装置
RU2296886C2 (ru) Вентилирующее и перемеш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526744Y2 (ja) シールリング
US20090194382A1 (en)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