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7453Y -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7453Y
CN201217453Y CNU2008200004248U CN200820000424U CN201217453Y CN 201217453 Y CN201217453 Y CN 201217453Y CN U2008200004248 U CNU2008200004248 U CN U2008200004248U CN 200820000424 U CN200820000424 U CN 200820000424U CN 201217453 Y CN201217453 Y CN 2012174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anel
assembly
vehicle
assembly features
vehic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04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利高里·托马斯·海德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Ford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Ford Motor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74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74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3/00Combined superstructure and frame, i.e. monocoqu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其具有车身组件和车身板件。车身组件具有车身装配特征。车身板件具有车身板件装配特征,其与车身铸件特征啮合,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组件。

Description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包括车身组件和车身板件,其中车身板件具有作为外部车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于与车身组件固定连接,通常采用的是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将造成车辆在装配或维修时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额外付出焊接费用或购买螺钉等配件的费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组件和车身板件,该组件形成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车身组件具有一体形成的装配特征。车身板件具有作为外部车面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的车身板件装配特征,其与车身装配特征啮合,不用焊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一种具有凹槽和聚合物车身板件的车身铸件。聚合物车身板件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二面延伸出来的凸出物。凹槽接收凸出物,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铸件。
本实用新型可使装配/维修车辆组件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车身总成的一示例车辆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具有车身结构的车身总成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车辆的第一区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内防护板结构沿5-5剖线的俯视剖面图。
图6是图5中的内防护板结构在示例性变形条件下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内防护板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图7中内防护板结构沿8-8剖线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图8中内防护板结构在示例性变形条件下的俯视剖面图。
图10是发动机支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是设置在车辆中的发动机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发动机支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3是车辆第二区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封闭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片断透视图。
图15是内防护板结构与封闭框架结构之间的接合部的片断分解透视图。
图16是闭合铰链的一个实施例的片断视图。
图17是闭合铰链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闭合铰链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9-22是车辆第三区的不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3-26是车辆第四区的不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7是地板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地板结构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9-36是可用于车身结构组件的各种装配特征的实施例。
图37A-37D是各种车辆构造的侧视图。
图38和39是示例性车身板件的透视图。
图40和41是车身板件的铰链盖部分的片断透视图。
图42-46是车身板件与车身结构之间连接的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予以披露,然而,应当理解,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各种不同的且可替换的形式来实现。附图并非按照比例,在说明特定组件的细节时,某些特征可能会被放大或缩小。因此,在此所披露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定性的,而仅作为权利要求书的代表性原则以及/或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原则。
参照图1和图2,其表示示例性车辆10。该车辆10可以是任何适合的类型,例如,像汽车之类的机动车辆。为了清楚起见,所示的车辆10没有表示诸如车轮、轮胎,以及传动组件等选择性组件。
车辆10可以包括车身总成12,该车身总成12具有车身结构14和多个车身板件16。为了更好的说明,在图2中将车身板件16的至少一个部分分解或除去,从而更好地表示车身结构14。
车身总成12和车身结构14可以包括上部18和下部20。上部18可形成发动机舱22的至少一部分和乘客车厢24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动机舱22设置在车辆10的前端;然而,发动机舱22可以设置在任何适合的部位,例如车辆10的后部。车身板件16可以装在上部18之上,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另外,上部18还可以可移动地装有一个或多个闭合装置,例如车门、发动机罩、举升门、后挡板、行李箱盖、掀背式车门等等。
一般情况下,下部20可以总体上设置在上部18的下方,也可以形成发动机舱22和/或乘客车厢24的至少一部分。下部20可以至少部分地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地板总成,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其表示表示车身结构14的分解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没有表示与乘客车厢24相结合的闭合装置,以更好地说明车身结构14中的其他组件。
车身结构14可以由一套组件构成。在装配车身结构14时,该套车身结构组件中的构件可与该套组件的至少另一个构件相扣接。该套组件中的相互扣接的构件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且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装配特征,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套车身结构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构件可以是铸件,且可以具有一体形成的装配特征。例如,一体形成的装配特征可以浇铸成作为结合的车身结构组件的一部分,从而提供一体结构。另外,该套车身结构组件中的构件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该套车身结构组件中的至少某些组件可由镁合金制成,以提供所需的强度、重量及可制造性等特性。
车辆10、车身总成12和/或车身结构14可以包括多个区。每个区可以包括该套车身结构组件的一个分套,且可包括作为上部18和下部20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车身结构14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辆10的前端的第一区30,可与第一区30相邻设置的第二区32,可与第二区32相邻设置的第三区34,可与第三区34相邻设置、且接近车辆10的后端的第四区36。
参照图4,其表示表示车辆10的第一区30的分解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所示的第一区30中没有表示车身板件,以更清楚地说明车身结构14下面的部分。第一区30至少可以部分地形成车辆10的发动机舱22,且可包括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00,前端结构102,第一内防护板结构104,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6,以及发动机支承结构108。
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00可以枢接在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之上用以保护或提供发动机舱22。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00可以包括多个用来增加结构强度的筋110,以及多个用于减轻重量及节省材料的开口112。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00可以是铸件。另外,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00上,以至少可以部分地隐藏发动机罩闭合结构110,并提供车辆外表面。
前端结构102可以设置在靠近车辆10的前端。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前端结构102可以横过车辆10的前端延伸,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气流开口114,可使气流流向发动机舱22。另外,前端结构102可以包括用来接收其他车辆组件例如车灯或门闩、且可接收前保险杠结构和/或车身板件的开口。
前端结构102可以包括用于接合另一车身结构组件的装配特征。例如,在图3中已经充分表示,前端结构102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前端装配特征116、118,其分别啮合或扣接到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4、106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将前端结构102结合到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4、106上。
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4、106可以具有能够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吸收能量从而保护司乘人员的结构。例如,内防护板结构104和106的结构可以为当足够的力被传递到内防护板结构时其可以变形(例如,折叠、弯曲、崩塌或其他形变)。
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4、106可以彼此分隔,设置在车辆10的相对两侧。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4、106总体上设置为互为镜像分布。为了简明起见,下面仅对第一内防护板结构104做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第二内防护板结构106可与其具有相似的属性。
内防护板结构104可以包括主体120,该主体120具有安装部122以及由安装部122延伸出来的臂部124。主体120可以由安装部122与臂部124整体成型为一体化部件。
安装部122可适应于装配到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上,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122可以包括榫眼状构造的装配特征126。
臂部124可以从安装部122向车辆10的前方延伸。臂部122可以具有远离安装部122的远端128。远端128可以与前端结构102啮合或扣接。另外,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130可以与远端128相接合。远端128和/或装配特征130可以具有凸形结构,凹形结构或二者的结合。臂部可以设置为朝向车辆10的上表面,用来帮助对抗后轮从地面的跳跃或抬起,以及帮助司乘人员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在该位置上,一个或多个乘员保护装置在车辆碰撞事故中起作用。
参照图4和图5,其更详细地表示了臂部124的一个实施例。臂部124可以包括多个凹部132。每个凹部13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口134。相邻凹部的开口134可以沿臂部124的相对向侧面设置。这样,臂部124的结构成为当足够的力量被传递到其上时,便会变形。另外,至少一个加固特征136可以部分地填充一个或多个凹部132,从而在正常情况下,帮助保持凹部的形状。
参照图5,其表示内防护板结构104的臂部124的横截面图。内防护板结构104和/或臂部1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障壁,用来帮助形成一个或多个凹部132。例如,内防护板结构104可以包括弯曲障壁140,该弯曲障壁140至少部分地形成一个或多个凹部132。这样,一个或多个弯曲障壁140可以隔开相邻的凹部132。凹部132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状。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凹部132可以从远端128向安装部122尺寸逐渐增大。而且,弯曲障壁1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比一个或多个其他的障壁强度更大,可以理想地对负载帮助导向或作出反应。
后障壁142可以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开口134的对面。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后障壁142是弯曲障壁140的一部分。
第一和第二纵向障壁144、146也可以至少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凹部132。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纵向障壁144、146可以设置为相互分隔,且沿着安装部122延伸。另外,第一和第二纵向障壁144、146可以设置在弯曲障壁140和/或后障壁142附近。
一个或多个预削弱区148,可以用来改变臂部124的承重特性。预削弱区148至少可以部分地延伸穿过一个或多个障壁。例如,多个预削弱区148可以设置在接近弯曲障壁140和/或开口134的第一和第二纵向障壁144、146中。
当受到足够的力量时,障壁140、142、144、146及凹部1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变形。而且,障壁140、142、144、146及凹部132还可以被设计为能够承受不同的负载或吸收不同数量的能量。例如,一个或多个障壁和/或凹部可以在比其他的障壁、部分障壁和/或凹部所能承受的较低的负载下产生扭曲或变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臂部124可以被设计为能承受较高的负载,与安装部122和远端128相比,该承受力更接近于安装部。此外,一般而言,臂部124可以被设计为在安装部122变形之前即可变形。
参见图6,其表示内防护板结构104的臂部124的一个变形状态示例。变形时,由于一个或多个凹部132的尺寸或体积会缩小,因此会导致臂部124的长度变短。臂部124的变形可以预先设定。例如,一个或多个障壁可能变形,使得凹部132沿预先设定的方向皱缩或折叠。图6中表示了多个部分皱缩的凹部132,其弯曲障壁140和部分皱缩的凹部向相关的开口132折叠。
参见图7和图8,其表示内防护板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150。该内防护板结构150可以包括主体152,该主体152包括安装部154和从安装部延伸出来的臂部156,主体152可以是安装部154和臂部152一体形成的一个整体部件。内防护板结构150还可以包括可调部件158,第一端板160,以及第二端板162。
安装部154可以适于安装到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上,下面将有更详细的说明。安装部154可以具有如上所述的与内防护板结构104类似的形状。
臂部156可以包括第一板件164,第二板件166,以及一套网状板件168。第一和第二板件164、166可以从安装部154延伸出来,且总体上对称设置,相互分隔。第一和第二板件164、166可以具有一定的形状,使其在下面将要更详细说明的预定情形下可以帮助臂部156变形。
网状板件168可以在第一板件164和第二板件166之间延伸。在该实施例中,网状板件168设置在一个波状格局中,使得相邻的网状板件168之间呈一定的角度配置。每一网状板件168可与另一网状板件相交或分隔。另外,一个或多个网状板件168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和第二板件164、166中的至少一个大致垂直。
一个或多个网状板件168可以具有孔170,孔170可沿轴线172设置。
可调部件158可以影响内防护板结构150的能量吸收特性。可调部件158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可调部件158被设计为管状通道。可调部件158可以在孔170中延伸,且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钢之类的金属。在可调部件158与一个或多个孔170之间可以设置诸如涂层、垫圈之类的分隔物,用来抑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偶腐蚀。
可调部件15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削弱区174。预削弱区174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态。例如,预削弱区174可被设计为多个呈锯齿状的缺口或孔洞,这些锯齿状缺口或空洞可以彼此分隔,至少是部分穿过可调部件158。例如,预削弱区174可被设计为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相互分隔,比如,在沿轴线172的方向上相互分隔。预削弱区174可以对可调部件158进行“调整”或设置,使其在受到足够力量的预定情形下发生变形,下面将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这样,可以用不同的可调部件来提供不同的反应特性以应用于不同的车型。另外,可调部件158可以被设定为在不同的负载极限下,使不同的区域发生变形。
第一和第二端板160、162可用来限制可调部件158。第一端板160可以设置在接近臂部156的远端和接近可调部件158的第一端的部位。第二端板162可以设置在可调部件的与第一端方向相对的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板160、162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钢之类的金属,且可被设计为能在车辆碰撞事故中经受住负载。另外,第一个第二端板160、162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连接到到内防护板结构150上,例如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或插入开口。例如,第二端板162可被装入接近安装部154的开口或凹部,如图7的隐藏线所示。
参照图9,其表示内防护板结构150的一个变形状态示例。当可调部件158变形时,臂部156的变形会得到促进;当可调部件158未变形时,臂部156的变形则受到抑制。这样,臂部156和可调部件158可以相结合以吸收能量。可调部件158的变形可受到其强度特性的影响。例如,可调部件158可以具有接近于预削弱区174的较低的抗变形性。
臂部156可以被设计为在预定条件下产生变形。例如,当受到足够力量时,第一和第二板件164、166及网状板件168可与可调部件158相结合,向前或向后折叠。这样,一个或多个网状板件168可以被设定为,当可调部件156的相关区域变形时,即产生相对于另一个网状板件的扭曲或折叠。
参照图10,其表示发动机支承结构108的一个实施例。发动机支承结构108可以包括第一架梁180,第二架梁182,以及托架184。
第一和第二架梁180、182可以从至少一个车身结构组件延伸出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架梁180、182可以被分隔设置且大致互相平行延伸。另外,第一和第二架梁180、182至少可以部分形成隧道或通道186,各种部件,例如传动器、传动轴,或导管可延伸到其中。
第一和第二架梁180、182可以具有相似的形状。例如,第一和第二架梁180、18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或互为镜像状的形状。为了简明起见,下面仅对第一架梁180作详细说明,因为不难理解,第二架梁182可具有与其相似的属性。
第一架梁180可以具有第一端部190和位于第一端部相对端的第二端部192。第一端部190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例如用联锁的配合特征和/或紧固件安装到车身结构的一部分上。另外,第一端部190可以包括多个分支,例如第一分支194、第二分支196。第一分支194和第二分支196可以相分隔,且可以帮助加强一部分车身结构。例如,第一和第二分支194、196的至少一个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如图3所示的多个区之间延伸。
第二端部192可以伸进发动机舱22。第二端部192可以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例如图2所说明的前端结构102相接合,或可以图4所示的悬臂方式与前端结构102相分隔。
托架184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架梁180和182上。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托架184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孔200、202,该两套孔设置在托架184的相对两边,用来容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架梁180和182。上述孔的构件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孔眼,或一面敞开的狭槽,如图10所示。
托架184还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204、206,该两个侧部总体上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孔200、202的上部和/或之间延伸。连接梁208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侧部204、206之间延伸。连接梁208和/或第一和第二侧部204、206可以结合起来支承发动机210,如图11中的虚线所示。另外,第一和第二侧部204、206可以被固定在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内防护板结构上,提供额外的支承结构。另外,托架184可以具有一定的形状,用来容纳或支承转向系统组件212,例如轴或转向器。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一样,托架184可以一体浇铸而成。如本实施例所示,转向系统组件总体上设置在朝向托架前部的位置;然而,本实用新型也考虑到了转向系统组件可以设置在任何适合的位置,例如朝向托架的后部。
参照图12,其表示发动机支承结构220的另一实施例。该发动机支承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架梁222、224以及托架226。
第一和第二架梁222、224可以包括多个外表面228和多个预削弱区230。预削弱区230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态。例如,预削弱区230可以是多个缺口或孔洞,可以相互分隔,且至少可以部分穿过架梁222和224。例如,预削弱区230可以设置在每个架梁222和224的两个端部之间。预削弱区230可以使架梁222和224在预定情形下发生变形,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另外,架梁222和224的结构可以在不同的负载极限下使不同的区域产生变形。
托架226可与图10所示的托架184具有类似的特征。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托架226具有形状如通孔的孔232。另外,孔232的一个或多个外表面可与架梁紧密配合,用来帮助定位托架226。
上述发动机支承结构108、220可以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帮助保护车中的乘客。托架与架梁端部之间的架梁可通过变形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另外,架梁222、224从第二端向第一端,可以具有逐渐增强的抗变形能力和/或轴向强度,从而提供理想的变形特征。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托架孔之间的架梁可以变形,此位置一般是在发动机的下面,从而提供了更多的面积或距离用于吸收能量。
参照图13和图14,其表示第二区32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清楚起见,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车身结构14位于下面的部分,第二区中没有表示出车身板件。第二区32至少可以部分地形成车辆10的乘客车厢24,例如设置在接近第一区30的前部。第二区32可以包括车顶结构250,车颈结构252,第一地板结构254,第一闭合框架结构256,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8,第一闭合结构260,以及第二闭合结构262。
车顶结构250至少可以部分地形成车辆10的车顶。例如,车顶结构250可以在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125、258之间延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车顶结构250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且可以包括天窗。
车顶结构250可以包括多个装配特征,用来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例如,车顶结构250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套车顶装配特征270、272,用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256、258相啮合或扣接。第一和第二套车顶装配特征270、272可以设置在车顶结构250的面向乘客车厢24的一个表面。车顶结构250还可以包括第三套车顶装配特征274,用来与设置在相邻区,例如第三区34的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套车顶装配特征274可以设置在沿着车顶结构250的背后的一个表面上。装配特征270、272、274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为详细的说明。
车颈结构252至少可以部分地将发动机舱22与乘客车厢24相隔离。车颈结构252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之间,且可具有一定形状用来容纳仪表板和支承结构荷载。
车颈结构252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车颈结构252可以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装配特征280、282,用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相啮合或扣接。车颈结构252还可以包括装配特征,用来与第一地板结构254相啮合或扣接。例如,车颈结构252可以包括接合区284,用来与第一地板结构254相啮合。接合区284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且可以重叠或者包括凸形和/或凹孔特征,例如槽榫接合式布局,用来抑制液体或气体的泄漏。车颈结构252可以包括向下延伸的长形的部分,用来与第一地板结构254相啮合。该长形部分总体上可以被设置在左边和右边乘客座位的前方,且总体上可以是对称式的,用来将左边和右边的手驱结构安装到司机被安置到的左边或右边的相应的座位旁。
第一地板结构254至少可以部分地形成乘客车厢24的地板。第一地板结构254可以设置在接近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256、258及车颈结构252的位置,或者是安装到以上结构之上。第一地板结构254和其它的下部20的组件将在下面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可以设置在车辆10的相对的两边。每一个闭合框架结构256、258至少可以部分形成容纳闭合结构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均围绕可容纳闭合结构的开口延伸,并形成该开口。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可以包括各种特征,用来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结合。例如,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256、258可以均包括上部装配特征290,结构装配特征292,车颈装配特征294,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以及铰链部分298。以上装配特征可以与相应的闭合框架结构一体形成。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的上部装配特征290可以啮合或扣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270、272。上部装配特征290可以具有与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170、272相适合的任何形状。
至少一个结构装配特征292可以与相邻区的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例如与第三区34向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结构装配特征292可以沿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的后表面设置,且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的车颈装配特征294可以与相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装配特征280、282相啮合或扣接。每一个车颈装配特征可以设置在闭合框架结构的侧面,该闭合框架结构位于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和铰链部分298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车颈装配特征294还可以接受仪表板的一部分。
参照图13和图14,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可以从闭合框架结构256、258延伸出来且一体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可以设置在位于A柱302和每个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的底面304之间的前表面300上。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可以被设计为凸榫状,该凸榫状结构可以大致是矩形,且可以从前表面300横向伸出,用来分配负载。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套筒306,用来接受紧固件。另外,加强筋308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套筒306之间延伸,用来提供更大的强度以及分配负载。或者,A柱30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通孔312,通过减少视觉障碍,为车辆的乘员提供可见度。
参照图15,其表示闭合框架结构与内防护板结构之间的一连接示例。此种连接可以不用将闭合框架结构焊接到内防护板结构上。在本实施例中,内防护板结构上有榫眼状的装配特征126,用来接受形如凸榫的内防护板装配特征296。此种形状可以提供一种稳定的装配结构,且可承受高负载,例如可能会受到的车辆碰撞事故中的高负载。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至少可以部分穿过装配特征126、296,进一步使内防护板结构与闭合框架结构相接合。
内防护板结构与闭合框架结构的其它表面可以结合起来帮助分配负载。例如,闭合框架结构的前表面300和内防护板结构的后表面310可以设置为相互邻接,将负载从内防护板结构传到闭合框架结构上。此外,前表面300和后表面310不可被直接附着或焊接载一起,以利于内防护板结构的移动或移位。在至少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紧固件可以位于臂部的下面,用来使内防护板结构与闭合框架结构进一步的接合。
再次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260、262可以被枢接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上。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闭合框架结构260、262均可以包括闭合铰链部分320。
闭合框架铰链部分298与闭合铰链部分320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铰链部分298、320可以是大致相互对准。每一个铰链部分298、320均可具有上壁322,下壁324,以及至少一个侧壁326,以上部分相结合可形成凹部328。上壁322和下壁324均可具有孔330。孔330可以总体上沿轴线分布。在至少一个其它的实施例,例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闭合框架和闭合铰链部分298’,320’可以具有单一的壁,该单一的壁包括孔330’。
参照图17和图18,其表示铰链298、320之间一种连接的示例。该连接可以包括各种组件,使得铰链部分298、320可以容纳铰链销340,也使得闭合结构可与闭合框架结构不用粘合即可枢接在一起。为了简明起见,在图18中,没有表示铰链销340。除了铰链销340之外,铰链部分的连接组件还可包括第一轴套342,第二轴套344,垫片346,以及封盖348。
第一轴套342可以被容纳到至少一个孔330中。第一轴套342可以包主体部分350和与主体部分350相靠近的凸缘部分352。主体部分350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350大致呈圆柱状,且包括通孔354,可用来接受铰链销340。凸缘部分352可以向外延伸,且可以帮助第一轴套342相对于铰链部分定位。凸缘部分352可以包括凹处356,该凹处356至少可以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其他的连接组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另外,主体部分350和/或凸缘部分352可以设置在轴套枢轴358的附近。
第二轴套344可以具有与第一轴套342相似的形状。第二轴套344可以包括主体部分360和凸缘部分362,主体部分360可以包括通孔364,用来接受铰链销340。凸缘部分362可与第一轴套342相啮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凸缘部分362至少可以部分地接受在凹部256上。
垫片346可以被设置到第一和第二轴套342、344之间。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垫片可以被设置到凹处356,且可包括通孔370。通孔370可以设置在孔轴372的附近,该孔轴372可以与垫片346的中心相偏移,且可以与轴套枢轴358相偏移。另外,垫片346可以包括凹口374,用来接受第二轴套344的凸缘部分362,如图18所示。当垫片346的周围表面376与凸缘部分352或第一轴套342的凹壁相啮合时,通孔370可以容纳第二轴套344。这样,可以方便垫片346与第一和第二轴套342、344的对准。例如,垫片346可以相对于第一轴套342旋转,以调整第二轴套的位置,从而帮助对准轴套342、344及调整未对准的孔330。垫片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尺寸(例如,厚度和/或通孔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调整需求。
封盖348可以被设置在接近第一轴套342的位置,且可以帮助控制与第一轴套342相邻的第二轴套和/或垫片346。封盖348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封盖348可以包括钩环状紧固件,便于安装到第一轴套342上,且可调整垫片346的旋转,重新定位第二轴套344。
参照图19-22,其表示第三区34的各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至少可以部分形成车辆10的乘客车厢24,如设置在与第二区32相邻部位的中间部分或后部部分。
参照图19,其表示第三区31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代表具有四个车门的车辆构造。第三区可以包括车顶结构400,第二地板结构402,第一闭合框架结构404,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6,第一闭合结构408,以及第二闭合结构410。
车顶结构400至少可以部分形成车辆10的车顶。例如,车顶结构400可以在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之间延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车顶结构400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且可包括天窗。
车顶结构400可以包括多个装配特征,用来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例如,车顶结构400可以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车顶装配特征420、422,用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404、406相啮合或扣接。第一套和第二套车顶装配特征可以设置在车顶结构400面向车乘客车厢24的表面上。车顶结构400还可以包括第三套和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424、426,用来与相邻区,例如第二区32和第四区36的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套和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424、426可以设置在沿着车顶结构40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相应部位。装配特征420、422、424、426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二地板结构至少可以部分形成乘客车厢24的地板。第二地板结构402可以设置在接近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404、406的位置,或安装到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402、406之上。第二地板结构402及其它的下部20组件的更多特征将在下面作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可以被设置在车辆10的相对的两边。每一个闭合框架结构404、406至少可以部分形成用来容纳一闭合结构的开口。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他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均可包括铰链部分298,上部装配特征430,以及第一和第二结构装配特征432、4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这些装配特征可以和与其相对应的闭合框架结构一体形成。
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的上部装配特征430可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420、422相啮合或扣接。上部装配特征430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使之与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420、422相一致。
第一和第二结构装配特征432、434可以与设置在相邻区,例如第二区32和第四区36的相对应的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结构装配特征432、434可以设置在沿着闭合框架结构404、406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相应部位,且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408、410可以被枢接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闭合框架结构404、406上。闭合结构408、410可以具有与闭合结构260、262相似的形状。这样,每一个闭合结构408、410均可以包括如上文所述的闭合铰链部分320。
参照图20,其表示第三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代表常规的厢式货车构造,该实施例可以包括后部结构440,该后部结构可以包括多个装配特征442,用来与第二区32的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特征442可以朝向车辆的前方,以便与车顶结构250和第二区32的第一及第二闭合框架结构256、258相啮合。例如,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442可以与第三套车顶装配特征274和结构装配特征292相啮合或扣接。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442可以被适应于与下部20,例如第一地板结构254相啮合。为了简明起见,在图20中,没有表示第二地板结构402。
参照图21,其表示第三区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代表具有至少一个闭合体的加长厢式货车的构造。上述第三实施例可以将车顶结构400,第二地板结构402,与闭合框架结构404、406相似的组件,以及闭合结构408、410相结合,与图20所示的后部结构440组合在一起。例如,后部结构装配特征442可以与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426及结构装配特征434相啮合。为了简明起见,图21中没有表示第二地板结构402。
参见图22,其表示第三区的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代表了加长的厢式货车的构造。上述第四实施例可以将车顶结构400’,第二地板结构402,以及边框结构404’、406’与后部结构440组合在一起。为了简明起见,在图22中没有表示第二地板结构40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边框结构404’、40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包括闭合开口。
参照图23-26,其表示第四区36的各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至少可以部分形成车辆10的后部部分。
参照图23,其表示第四区36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代表厢式车、运动两用车或掀背式车辆的构造。第四区36可以包括车顶结构500,第三地板结构502,第一侧面结构504,第二侧面结构506,后部结构508,以及后部闭合结构510。
车顶结构500至少可以部分形成车辆10的车顶,且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2、504之间延伸。车顶结构500可以包括多个装配特征,用来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例如,车顶结构500可以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车顶装配特征520、522,用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4、506相啮合或扣接。车顶结构500还可包括第三套和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524、526,用来与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套和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524、526可以设置在沿着车顶结构50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相应部位。装配特征520、522、524、526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三地板结构502可以设置在接近各种结构组件的部位,例如接近第一和第二闭合结构504、506和/或后部结构508的部位。第三地板结构502的更多特征将在下面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4、506可以设置在车辆10的相对的两边。每一个侧面结构504、506可以具有或不具有车窗开口。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4、506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他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4、506均可以包括上部装配特征530以及第一和第二结构装配特征532、534.这些装配特征可以与侧面结构一体形成。
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04、506的上部装配特征530可以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520、522相啮合或扣接在一起。上部装配特征530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与第一和第二车顶装配特征520、522相适合。这些装配特征可以与侧面结构一体形成。
第一和第二结构装配特征532、534可以与车身结构组件向啮合或扣接在一起。这些装配特征可以与侧面结构一体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结构装配特征532、534可以设置在沿着侧面结构520、522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相应部位,且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作更详细的说明。
后部结构508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后部结构508可以包括装配特征540,该装配特征540与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526和/或结构装配特征534相啮合或扣接在一起。另外,后部结构508还可以包括与第三地板结构502相啮合或扣接的装配特征。后部结构508还可以包括铰链部分298,该铰链部分298可以设置在接近开口542的任何边上,该开口542位于后部结构508上,用于安装各种闭合结构和/或枢接的车窗附件。
后部闭合结构510可以被枢接在后部结构508上。后部闭合结构510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举升门或者一个或多个车门。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闭合结构510可以包括闭合铰链部分320。
参照图24,第四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代表一种轿车的外形,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上部结构550,第一后侧结构552,第二后侧结构554,以及后部闭合结构556。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地板结构502,为了简明起见,该第三地板结构502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
上部结构550可以设置在接近车辆10的上表面或后表面的部位。上部结构550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上部结构550可以包括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前部装配特征560、562、56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前部装配特征564可以与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426相扣接。另外,上部结构550可以包括设置在接近开口566的一个或多个铰链结构298,以便于后部闭合结构556的枢接。
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552、554可以设置在车辆10的相对的两边。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552、554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它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52、554均可以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上部装配特征570、572以及一套乘客车厢装配特征574。这些装配特征可以与侧面结构一体形成。
第一和第二套上部装配特征570、572可以与相应的第一套和第二套前部接合状置560、562相啮合或扣接。上部装配特征570、572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与第一和第二前部装配特征560、562相适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和第二套上部装配特征570、572总体上可以被设置在沿着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52、554的上表面的部位。
乘客车厢装配特征574可以与车身结构组件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乘客车厢装配特征574可以设置在沿着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552、554的前表面的部位,且可以与结构装配特征434相扣接。乘客车厢装配特征574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后部闭合结构556可以被枢接在上部结构上。后部闭合结构556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行李箱盖。如上所述,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闭合结构556可以包括闭合铰链部分320和铰链连接件。
参照图25,第四区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代表了一种掀背式汽车的外形,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上部结构580和后部闭合结构582。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地板结构502,为了简明起见,该第三地板结构502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
上部结构580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上部结构580可以包括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前部装配特征560’、562’、56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和第二套前部装配特征560’、562’可以与第一套和第二套上部装配特征570、572相啮合或扣接,而第三套前部装配特征则与第四套车顶装配特征426相扣接。另外,上部结构580可以包括设置在接近开口566’的一个或多个铰链部分298,以便于枢接后部闭合结构582。
后部闭合结构582可以被枢接在上部结构580上。后部闭合结构582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掀背式车盖。如前所述,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后部闭合结构582可以包括闭合铰链部分320和铰链连接件。
参照图26,第四区的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代表了一种敞篷小型载货卡车的外形,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三地板结构502’,第一后侧结构600,第二后侧结构602,后部结构604,以及后部闭合结构606。
第三地板结构502’可以设置在接近各种结构组件的部位,例如接近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602、604以及后部结构608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地板结构502’的形状可以视为第三地板结构502的变化。例如,第三地板结构502’可以包括多个可啮合在后部结构604上的后端装配特征610。可以这样理解,两个第三地板结构502、502’都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600、602可以被设置到车辆10的相对的两边。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600、602均可以包括结构装配特征612,该结构装配特征612可以与后侧结构600、602一体形成。如果具有结构装配特征612,则其可设置在后侧结构600、602前表面的相应部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结构装配特征612可以与另一区上的装配特征,例如与后部结构440相啮合或扣接,且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600、602可以具有装配特征,用来与后部结构604和/或第三地板结构502’相扣接。
后部结构604可以包括各种装配特征,用来与其它的车身结构组件相接合。例如,后部结构604可以包括装配特征614,该装配特征614与多个后端装配特征610相啮合或扣接。另外,后部结构604还可包括便于枢接后部闭合结构606的特征。
后部闭合结构606可以枢接在第一和第二后侧结构600、602或后部结构604上,如图26所示。后部闭合结构606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构成,例如后挡板或侧护板。
参见图27,其表示联锁的地板总成700的一个实施例。该联锁的地板总成700可以包括一套地板结构组件。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套地板结构组件的构件可以是铸件,且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镁合金或铝合金。在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套地板结构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地板结构254、402、502。
该套地板结构组件的构件可以包括一套或多套装配特征,用来与另一套装配特征的至少一部分相扣接,从而将地板结构组件连接在一起。这些装配特征可以被一体浇铸而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不用焊接而接合。另外,互相扣接的装配特征可以使车辆的框架不必使用焊接的钢铁组件。装配特征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地板结构254可以包括第一套装配特征702以及至少一个通道。本实施例表示了第一通道,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具有更多的通道。例如,更多的通道可以设置在第一地板结构一个或多个侧面附近,从而帮助提高结构的刚性。这些侧面通道总体上可以沿纵向分布,且可以具有比第一通道704更小的尺寸,从而在司机座位的附近提供一个总体上比较平坦的地板表面。第一套装配特征702可以设置在接近第一地板结构254端部的部位,也可设置在接近第一通道704的部位。
第一通道704可以在第一地板结构254的相对的两端之间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704一般位于第一地板结构254的中间附近,且可提供一个通路,各种组件,例如变速器、驱动轴、或导管可以在其中延伸。
第二地板结构402可以包括第二套和第三套装配特征710、712,以及第二通道714。第二套装配特征710可以与第一套装配特征702相啮合或扣接。第二套和第三套装配特征710、712可以设置在接近第二地板结构402的相对两端的部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套和第三套装配特征710、7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接近第二通道714的部位。另外,第二套和第三套装配特征710、712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在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套装配特征710一般设置在第二地板结构402的最低的表面附近,而第三套装配特征712可以设置在第二地板结构的一个较高的的表面附近,且位于第二套装配特征710的上方。
第三地板结构502可以包括第五套装配特征720。第五套装配特征720可以设置在第三地板结构502的一端,且可以与第四套装配特征712相啮合或扣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地板结构502至少可以包括车辆10的车轮槽的一部分。
参见图28,其表示第一通道704与第二通道714之间界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道704的一部分可以被接受到第二通道714中,反之亦然。另外,第一通道704与第二通道7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通道装配特征730、732和/或封套734。如果有更多的通道,则可具有相似的装配特征。
第一套和第二套通道装配特征730、732可以相啮合或扣接,以帮助密封或抑制第一和第二地板254、402之间的流体泄漏。通道装配特征730、732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通道装配特征730、732可以包括具有任何形状的凸形或凹形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装配特征730呈肋状从第一通道704的上表面延伸出来,而第二套装配特征732则呈凹槽状设置在第二通道714的较低的表面,容纳第一套装配特征704。
至少一个封套734可以设置接近通道处。在本实施例中,封套734设置在第一通道704的相对的两边。封套734可以容纳和/或对第二通道714相对于第一通道进行定位。另外,封套734可以是波状或向上延伸,以帮助抑制流体进入第一和第二地板结构254、402之间。
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地板结构254、402、5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储藏间740。上述储藏间740可以一体形成在地板结构上,也可以从相关联的地板结构的上表面延伸出来。储藏间可以具有容纳诸如折叠座位、备用轮胎、储物箱等物件的形状。
关于可设置在车身结构组件上的装配特征的各种实施例,将不再做更多的说明。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形状相似的装配特征可以接合或扣接在一起,使车身结构组件相连接。这样,车身结构14或其一部分可以不需焊接而被组合。装配特征可以与车身结构组件一体形成,例如一体浇铸而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装配特征可以与发动机舱相结合,而第二套装配特征可以与车辆的其它部分,例如乘客车厢22相结合。在至少一个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套装配特征可以与发动机舱相结合,而第二套和第三套装配特征可以与乘客车厢相结合。例如,乘客车厢22可以包括第二套装配特征,例如楔形榫头装配特征,用来连接大多数车身结构组件,以及第三套装配特征,用来将至少可部分形成车顶结构的车身板件连接到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例如侧面结构或闭合框架结构上。另外,各套装配特征与一个或多个车身结构组件相结合,可使多套装配特征同时扣接,方便组装。
装配特征可被设定为用来扣接及抑制其向一个或多个方向偏移的形状。例如,装配特征可被设定为,用来抑制其沿着不同于装配特征被插入另一个装配特征的方向的多个轴或在多个方向产生偏移。
参见图29,其表示一套装配特征750的一个实施例。该装配特征可以设置在任何适合的部位,例如设置在车辆的车顶或上部结构与侧部结构之间的接触面。装配特征750可以包括凸形部分752,该凸形部分752被凹形部分754所容纳。凸形部分7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扩大的部分756,以方便凸形部分752与与凹形部分754的啮合或扣接。凹形部分75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用来容纳凸形部分752。以上开口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一个开口758;然而,本实用新型也考虑到,在实施例中可以具有多个扩大的开口,每个开口可以容纳一个扩大的部分756。凸形部分752可以被设计为能够相对于凹形部分754滑动或移动,从而确保多套装配特征在预定的条件或次序下相连接。
参照图30,其表示具有楔形榫头的装配特征800的一个实施例。该装配特征800可以包括凸形和凹形部分802、804。
凸形部分802可以从车身结构组件延伸出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凸形部件802可以包括第一表面810,第二表面812,第一接缝表面814,第二接缝表面816,以及连接表面818。
凸形部分802可以包括在相交平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棱边或表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凸形部分802可以具有大致为梯形的横截面。凸形部分802可以在多个方向渐缩。在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凸形部分802从前部向后部渐缩,因此前部的边长X比后部的边长X’长。这样,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可以沿着远离连接表面818的方向渐缩。
凸形部分802可以从顶部向底部渐缩,从而顶部的边长Y比底部的边长Y’长。这样,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可以沿着远离第一表面810的方向渐缩。当然,本实用新型还考虑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以上部件并不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渐缩,或者是,在不同于图30所示的方向上渐缩。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凸形部分可以从后向前或从底部向顶部渐缩。图31表示了凸形和凹形部分在朝向车身结构组件的方向上并不渐缩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与凸形和凹形部分结合在一起,并没有沿着从连接表面818’到端部840’的方向上渐缩。
凸形部分802还可以包括沟道820。该沟道820可以适应于容纳或提供一种粘合剂,使其与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的表面粘接在一起,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沟道820可以在第一和第二表面810、812之间延伸。另外,该沟道820可以变狭,或大致与凸形部分802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轮廓或者缩减度一致。在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沟道820包括第一和第二凹部830、832。第一和第二凹部830、832可以彼此相邻设置,且可具有适当的形状,使得第一凹部830与第二凹部832相比,具有较大的体积。另外,沟道820可以设置在与第二表面812相结合的凹口834上。
凹形部分804可以具有容纳位于另一个车身结构组件上的装配特征的凸形部分802的形状。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802可以设置在所接近的每个凹形部分804上。凹形部分804至少可部分地由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形成,该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与不同的凸形部分802相结合。另外,凹形部分804可以包括端部表面840和凸出物842。端部表面840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802延伸出来或在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之间延伸。凸出物842可以从端部表面840伸出,且可被凹口容纳,以便在装配凸形和凹形部分802、804时帮助定位。在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凸出物842与接缝表面814、816相分隔,以帮助限定凹形部分804。
壁架或盖板表面85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相结合。盖板表面850可以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凹形部分804的一端,且可从一个或多个凸形部分802延伸出来。例如,盖板表面至少可以部分地横过一个或多个凹形部分804的一端,如图30的右边所示。这样,盖板表面850可以帮助封闭装配特征,抑制流体进入相邻的装配特征的表面之间,且可增加强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凸出物842可以从盖板表面850延伸出来。
参照图32,其表示具有楔形凸榫的装配特征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装配特征800”可以包括具有梯形横截面的凸形和凹形部分802”、804”。凸形部分802”可以从车身结构组件延伸出来,且至少可以部分由第一和第二障壁806”、808”形成。第一和第二障壁806”、808”可以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如前所述,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可以相对渐缩。沟道820”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接缝表面814”、816”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障壁806”、808”可以从壁架或盖表面850”延伸出来,以帮助支承障壁,使其有助于分配负载。
参照图33和34,其表示具有楔形凸榫的装配特征的各种其它实施例。在图33中,凸形部分860和凹形部分862具有相似的形状。凸形部分860可以包括延伸特征864,该延伸特征864设置在车身结构组件与扩大区866之间,该扩大区866与凹形部分862相扣接。该扩大区866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该扩大区可以从延伸特征864向外沿一个或多个方向延伸。例如,在图34所示的实施例中,扩大区866’可以从延伸特征864’向外延伸,且沿凸形部分860’的上部的表面868’向外延伸,而且,可以包括非平面的表面,以便与具有相适应的形状的凹形部分862’相啮合。
以上所述的装配特征可以具有各种设置方式。例如,装配特征可以排成一行或多行,从而提供更多的接缝表面以及进一步分配负载。多个行可以被设计成任何适合的形态。例如,在图35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楔形凸榫的装配特征中设置了第一行870和第二行872。第一行870与第二行872可以具有使得每一行中的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都彼此对齐的位置。可选择地,装配特征的一个或多个行870’、872’至少可以具有一些与另一行的装配特征错开分布或互相补偿的的装配特征,如图3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各行可以设置为彼此相邻或彼此分隔。
一种粘合剂可以被用来帮助将接缝表面接合、填塞和/或密封在一起。为了简明,术语“粘合剂”用来泛指具有一种或多种上述功能的任何的材料。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热催化的乳香树脂材料可以被用来填充接合表面之间的任何缝隙。粘合剂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态。例如,粘合剂可以在装配特征互相扣接之前、当时或之后被使用到装配特征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如前所述,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合剂可以设置在沟道820上。另外,粘合剂可以方便车身结构组件的修理或更换。例如,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合剂可以在加热后被软化,从而使组件相分隔。
车身结构10可以被相互扣接或啮合的装配特征以任何适合的形态装配而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组件的分套可以装配起来构成各个总成,然后这些总成可以装配成车身结构。例如,车身结构组件可以被装配成上部18和下部20,然后,上部28和下部20可以被装配起来构成车身结构1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上部18可以任何适合的形态被附着在下部20上,例如通过啮合或扣接附加的装配特征或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组合件可以由车盖、侧部或不同区的车身结构组件装配在一起构成,然后,将多个组合件装配起来构成车身结构10。
使用相互扣接的组件装配车身结构可以减少或消除车身板件的冲压所需的设备及人力,以及将多种薄金属板组件相焊接组成车身结构的车身制造厂的业务所需的设备及人力。另外,相互扣接的组件可以使汽车装配厂能在一条普通的装配线上制造出多种类型的车身。例如,如图37a-37d所示的多种车型可以共享一个或多个车身结构组件。而且,相互扣接的车身结构可以使车辆被重新装配为另一种车辆类型。例如,通过更换可选择的第三区和第四区的车身结构组件以及车身板件,车辆可以从轿车结构880被装配为旅行汽车结构882、兼具运动功能的车辆结构884或皮卡结构886。本实用新型还预期,任何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被更换或重复利用,从而提供更多的车辆或车辆结构。
参照图38,其表示车身板件900的一个实施例。车身板件900可以被设计为能够覆盖至少一个车身结构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多个车身板件可以被设置在车身结构14的上部18上,且可构成车辆10的一个外表面。车身板件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且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可以由一种聚合物材料制成,且可被设计为折曲的形状,以方便安装或拆卸。另外,车身板件900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浇铸进去的颜色,从而减少或消除对车身板件上油漆或上涂层,也减少了相应的劳力、装置以及设备成本。
每个车身板件90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902以及与其相对的第二表面904。第一表面902可以构成车辆的一个外表面。第二表面可以朝向一个或多个车身结构组件。第二表面9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特征906,用来帮助车身板件900保持理想的形状,而且,通过啮合车身结构组件,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承。另外,每个车身板件9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特征908。装配特征908可以设置在接近任何适合的表面处。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特征906和装配特征908可以与车身板件900一体形成,且可以从第二表面904伸出或伸进。
装配特征908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凸形构造,凹形构造,或两者的接合。在图38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装配特征908从第二表面904延伸出来,设置在车身板件900的周界附近。这样,一个或多个装配特征908也可以加强车身板件900的局部的强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特征相对于车身板件的一侧或多侧可以呈大致连续的状态分布。例如,装配特征908’可以伸进或伸出车身板件900’,且可呈环状绕车身板件900’的一个部分延伸,如图39所示,从而提供密封,抑制湿气从车身板件900’与至少一个相连接的车身结构组件之间进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特征908’还可以包括第二环形908”,该第二环形908”可以容纳具有凸形和/或凹形结构的关联的车身装配特征。
再次参照图38,车身板件900可以包括一套铰链盖920。该套铰链盖920可以沿着车身板件900的一个侧面设置,且可被设计为至少能部分隐藏铰链区的形状。该套铰链盖920的构件可以相互分隔设置,形成缺口922。设置在另一个车身板件上的铰链盖的一部分可以伸进该缺口922,如图1清楚地所示。
该套铰链盖920的一个或多个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缘924,该凸缘从第二表面904延伸出去,进一步方便车身板件900的装配。凸缘924可以包括孔926,该孔926中可以伸进闭合铰链的铰链销340。当车身板件被安装到车身结构14上时,凸缘924可以被设置到关联的铰链部分,例如铰链部分298或320。例如,凸缘924可以被设置到铰链部分298、320的凹部328中,如图40所示。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缘924可以从铰链盖920延伸出来,且可以被设置到相对方向的至少可以部分形成凹部328的隔板上,如图41所示。
参照图42,其为表示车身板件900与车身结构组件之间连接件的放大视图。由于多个车身结构组件可以与至少一个车身板件相啮合,标记930被用来通指车身结构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车身板件900包括具有一凸形结构的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08,车身结构组件930包括具有一凹形结构的车身结构装配特征9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车身结构装配特征932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延伸到车身结构组件。
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08可以从车身板件900凸出,且可包括孔934.车身结构装配特征932可以被设计为具有至少一个孔938的凹槽状,孔938与孔934可沿轴向对准。紧固件940至少可以穿入车身结构组件930上的孔938与车身板件900上的孔934中的一个孔,从而抑制车身板件900的移位。通过设置在车身结构组件930上的开口,可以方便地安装紧固件94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紧固件940可以被插入面向发动机舱22或乘客车厢24的开口,而不是插入车身板件900上的开口。以上实施例可以防止车身板件的非故意的或未经允许的移动,因为接近紧固件可能是进入车辆的内部所必须的。
参照图43和44,其表示车身板件和车身结构组件之间接合件的更多的实施例。在图43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身板件900包括具有凹形结构的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08’,车身结构组件930包括具有凸形结构的车身结构装配特征932’。紧固件940至少可以穿入车身板件900上的一个孔934和车身结构组件930上的孔938,从而抑制车身板件900的移位。在图44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940’可以穿入车身结构装配特征932”上的一个孔,且可以啮合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08”,从而连接车身板件900或用其他方式抑制车身板件900的移位。
参照图45和图46,其为表示车身板件的更多视图。车身板件900可以包括弹性边缘950,该弹性边缘950至少可以部分形成车身板件900的一个边缘表面,且一般可以从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32、932’延伸出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边缘950可以包括向车身结构14延伸的端部952。
车身板件900可以适应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表面或组件的膨胀或收缩。例如,弹性边缘950可以伸向与接触车身结构组件,例如车窗954,且可以伸缩以适应移动和/或帮助车身板件900与车窗954保持接触,从而抑制水分渗入。另外,缺口954可以设置在车身板件装配特征932、932’和车窗954之间,用来调节膨胀或收缩。缺口956也可以设置在与边缘构件958相邻的部位,该边缘构件958与车身结构组件结合在一起。边缘构件958可以包括车窗凹槽960,用来容纳车窗954,可被设计为能够对车窗954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形状。边缘构件958可以任何适合的形态被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例如车身结构组件930上。
以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与技术可使车身板件不用焊接而被装配到车身结构上。而且,该连接结构与技术可以在车辆装配过程中提供灵活性,例如,无论在车身结构14的一部分被装配之前或之后,车身板件均可以被装配到一个或多个车身结构组件上。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提高设备或装配厂的利用率,并提供与此相关的成本优势。另外,连接结构与技术可以使车身板件容易拆卸与更换,从而使得车辆在最初装配之后其颜色与外形的变化成为可能。例如,车辆的购买者或经销商可以拆卸和更换车身板件,从而提供不同的车辆外观,或适应于安装不同的车身结构组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维修和/或更换车辆组件可得到改善。例如,更易被损坏的部分可以被设计为容易修理和/或取出的形状。
尽管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根据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仍可具有各种各样可替代的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车辆,包含:
形成车身结构一部分的车身组件,该车身组件具有一体形成的装配特征;以及
车身板件,其具有作为外部车面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的车身板件装配特征,其与车身装配特征啮合,不用焊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装配特征具有凸形构造并且车身板件装配特征具有凹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板件装配特征设置成凹槽状,其至少由与第二表面结合的第一和第二壁形成,其中第一和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孔并且,其中车身装配特征包括与第一孔共轴对准的第二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紧固件,其穿过第一孔并至少部分地穿过第二孔,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凹槽接近车身板件的周界在车身板件周围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板件装配特征设置在接近车身板件的周界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板件还包含弹性边缘,其至少部分形成车身板件的一个周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车窗,其具有设置在接近车身组件附近并与车身装配特征分隔的内部面以及与内部面排列相对设置的外部面,其中弹性边缘接触外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车窗和设置在车身组件上的边缘构件,该边缘构件具有用于接收车窗的车窗凹槽,其中弹性边缘接触边缘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组件还包含第一组铰链部分,并且车身板件还包含第一组盖部分,其相互分隔,并且隐藏第一组铰链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车身组件,其具有第二组铰链部分和具有第二组隐藏第二组铰链部分的第二盖部分的第二车身板件,其中第一和第二组铰链部分结合在一起至少部分地形成铰链,其中至少第一组盖部分中的一个构件在第二组盖部分的两个构件之间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一车身板件与第二车身板件枢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板件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并且车身组件是由镁合金制成的铸件。
14.一种车辆,包含:
具有凹槽的车身铸件;以及
聚合物车身板件,其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二表面伸出的凸出物;
其中凹槽接收凸出物,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铸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凸出物设置在接近车身板件的周界附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板件还包含设置在凸出物附近的弹性边缘,其中弹性边缘形成车身板件周界。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凹槽具有第一和第二壁,其中至少第一和第二壁中的一个包括障壁孔和包括与壁孔共轴对准的凸出孔的凸出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紧固件,其穿过障壁孔并至少部分地穿过凸出孔延伸,以将车身板件固定到车身铸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凸出物接近车身板件的周界在车身板件周围延伸。
CNU2008200004248U 2007-01-11 2008-01-10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453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22,125 US8177277B2 (en) 2007-01-11 2007-01-11 Vehicle having a body panel
US11/622,125 2007-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7453Y true CN201217453Y (zh) 2009-04-08

Family

ID=3961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042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453Y (zh) 2007-01-11 2008-01-10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177277B2 (zh)
CN (1) CN201217453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2891A (zh) * 2012-11-12 2014-05-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内饰板加强筋的布置结构
CN112590939A (zh) * 2020-12-25 2021-04-02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型承载式越野车侧围结构
CN112977634A (zh) * 2019-12-17 2021-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组件结构
CN114144350A (zh) * 2019-07-02 2022-03-04 卡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撞装置
US11833895B2 (en) 2019-05-20 2023-12-05 Canoo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vehicle platfor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8205B2 (en) 2007-01-11 2011-10-18 Ford Motor Company Vehicle hav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body structure
US7850226B2 (en) * 2007-01-11 2010-12-14 Ford Motor Company Vehicle hav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body structure
JP5246139B2 (ja) * 2009-02-26 2013-07-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US9387886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Hall David R Fasteners integrated into a vehicle frame
WO2021156164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Zephyros, Inc. Assembly assistant in the body in white production
US11505265B2 (en) * 2020-11-03 2022-11-22 Alpha Motor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vehicle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operational components and power supplies
USD1042226S1 (en) 2022-05-16 2024-09-17 Alpha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USD1014330S1 (en) 2021-04-30 2024-02-13 Alpha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US11970229B1 (en) 2021-04-30 2024-04-30 Alph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chassi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661A (en) 1900-10-18 1902-01-21 Truman W Whitney Vehicle-box.
US687114A (en) 1901-09-11 1901-11-19 James E Brown Corner-post and joint.
US732389A (en) 1902-11-15 1903-06-30 Richard Wheater Fastening for picks.
GB308062A (en) 1928-02-25 1929-03-21 Armstrong Siddeley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in vehicle roofs
US1833098A (en) 1928-12-10 1931-11-24 Voytko John Sewer tile
US2062177A (en) 1933-05-24 1936-11-24 Herron Zimmers Moulding Co Vehicle roof
US2192075A (en) 1935-08-01 1940-02-27 Gregoire Jean Albert Motor vehicle and its manufacture
US2382376A (en) 1943-09-09 1945-08-14 Trailer Company Of America Knockdown body for trailers
SE153794C1 (zh) 1950-01-03 1956-03-20 Conradty Fa C
DE1303268B (zh) 1966-07-14 Gain W
US4019298A (en) 1973-07-18 1977-04-26 Johnson Iv John J Beam suspension system
US4676545A (en) 1981-07-06 1987-06-30 Bonfilio Paul F Modular chassis for land, sea and air vehicles
DE3147298A1 (de) 1981-11-28 1983-06-01 Dr.Ing.H.C. F. Porsche Ag, 7000 Stuttgart "antriebsaggregat"
DE3423827A1 (de) 1984-06-04 1985-02-14 Stübbe GmbH, 2940 Wilhemshaven Tuer aus kunststoff fuer kraftfahrzeuge
US4573734A (en) 1984-12-10 1986-03-04 Gass Gene C Unisocket construction for front compartment of a unitized automobile body
US4700981A (en) * 1985-11-04 1987-10-20 Perfection Spring & Stamping Corp. Paint drain closure and vehicle panel
US4743062A (en) 1986-09-19 1988-05-1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Vehicle door assembly
DE3809456C2 (de) 1987-03-27 1995-06-14 Nissan Motor Fahrzeugaufbau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S63242777A (ja) 1987-03-30 1988-10-0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4794735A (en) 1987-08-25 1989-01-03 Itt Corporation Intrusion beam assembly for modular vehicle door
JPH0688493B2 (ja) 1987-09-09 1994-11-09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自動車用ドアの取付構造
US4900090A (en) 1987-10-08 1990-02-13 Roplas Sales Pty. Ltd. Slat assembled chai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US4866883A (en) * 1988-04-08 1989-09-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separable for access to door hardware
JPH0317374A (ja) 1989-06-15 1991-01-25 Honda Motor Co Ltd ドアガラスの昇降装置
JPH0750255Y2 (ja) 1989-10-12 1995-11-1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サ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DE4032808C2 (de) 1990-10-16 2003-04-30 Scharwaechter Gmbh Co Kg Einstellbare Türanlenkung
DE4032929C2 (de) 1990-10-17 2002-11-14 Scharwaechter Gmbh Co Kg Scharnierausbildung für Türen oder Klappen von Kraftfahrzeugen
JP3023526B2 (ja) 1992-01-08 2000-03-21 株式会社城南製作所 自動車のドア
DE4209333C2 (de) 1992-03-23 1997-04-10 Scharwaechter Gmbh Co Kg Mehrgelenkbeschlag für Fahrzeugtüren oder -klappen
US5921611A (en) 1992-07-13 1999-07-13 Joalto Design Inc. Upwardly retracting vehicle door
NZ247312A (en) 1993-03-31 1997-07-27 Interlock Hardware Dev Door hinge has pivotally linked leaves with a lug that interfits with a recess when the leaves are at a predetermined angle to each other
DE4335163A1 (de) 1993-10-15 1995-04-20 Vaw Ver Aluminium Werke Ag Scharniersäu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arniersäulenverbindung
CH688487A5 (de) 1993-12-14 1997-10-15 Alusuisse Lonza Services Ag Steckverbindung.
DE4404619C2 (de) 1994-02-14 1997-07-03 Daimler Benz Ag Zweiteiliger Dachaufbau für einen Geländewagen
US5611593A (en) 1994-03-16 1997-03-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tive floor panel assembly
GB2288288A (en) 1994-03-30 1995-10-11 Ford Motor Co A vehicle door
CA2161040A1 (en) 1994-10-21 1996-04-22 Delbert D. Derees Vehicle assembly method
FR2728846A1 (fr) 1995-01-03 1996-07-05 Plastic Omnium Cie Dispositif pour le positionnement precis d'une piece de carrosserie de vehicule sur un support, notamment une autre piece de carrosserie
US5806917A (en) 1995-12-22 1998-09-15 Joalto Design, Inc. Integrated motor vehicle door and chassis
EP0786398B1 (de) * 1996-01-29 1999-05-06 Micro Compact Car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Karosserietragstruktur und Montagelehre
ZA983068B (en) 1997-04-11 1998-10-13 Joalto Design Inc Vehicle chassis and body construction
JPH11182514A (ja) 1997-12-16 1999-07-06 Tokai Rubber Ind Ltd 部材同士の接合構造
US6178593B1 (en) 1998-10-23 2001-01-30 Robert J. Carlson Vertical pin automobile door hinge wear compensator
EP1541455B1 (en) 1998-12-11 2011-03-02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utomotive vehicle
US6276477B1 (en) 1999-01-27 2001-08-21 Ida Automotive Component car system
US6290279B1 (en) * 1999-06-25 2001-09-18 Collins & Aikman Product Corp. Insertable vehicle floor drain
US6336675B1 (en) 1999-07-02 2002-01-08 Edscha Ag Multipart hollow-body supporting arm
US6669267B1 (en) * 1999-10-15 2003-12-30 Donnelly Corporation Exterior accessory module for vehicular modular door
JP3755354B2 (ja) 1999-10-29 2006-03-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前端部構造
US6493919B2 (en) * 1999-12-09 2002-12-17 Lear Corporation Modular vehicle do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DE19959701A1 (de) 1999-12-10 2001-06-21 Daimler 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r Stoßenergieaufnahme bei Kraftfahrzeugen
US6431549B1 (en) 2000-01-21 2002-08-13 Freightliner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joints between components of vehicles
JP3436232B2 (ja) 2000-03-10 2003-08-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1301653A (ja) 2000-04-25 2001-10-31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組立方法および車体構造
ITBO20000448A1 (it) * 2000-07-21 2002-01-21 Baldussi Ezio Scocca per autoveicoli .
US6493920B1 (en) 2000-09-07 2002-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assembling a vehicle from preassembled modular components
US6371551B1 (en) 2000-10-24 2002-04-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steering column, instrument panel, and cowl body structure
DE10059912A1 (de) 2000-12-01 2002-06-20 Porsche Ag Fahrzeug mit einer Bodenaufbaustruktur
US6688673B2 (en) 2001-01-04 2004-02-10 Michael Kloepfer Truck/trailer box constructions
US6428087B1 (en) 2001-01-05 2002-08-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pillar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6484363B1 (en) 2001-02-05 2002-11-26 Stanley Chung Adjustable hinge
FR2823805B1 (fr) 2001-04-19 2004-03-12 Plastic Omnium Cie Ensemble de deux pieces de carrosserie a reunir bord a bord et une piece de carrosserie appartenant a un tel ensemble
US20020162224A1 (en) 2001-05-01 2002-11-07 Gianfranco Gabbianelli Hydroformed vehicle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TW502848U (en) 2001-10-31 2002-09-11 Au Optronics Corp Fastener for display frame
US20030168880A1 (en) 2001-11-07 2003-09-11 Burkel James Thomas Sectional removably attachable top
US6793274B2 (en) 2001-11-14 2004-09-21 L&L Products, Inc. Automotive rail/fra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JP3632850B2 (ja) 2002-01-16 2005-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
US6786521B1 (en) * 2002-05-01 2004-09-07 Elmer L. Jaffke Composite plug with mesh substrate for use during vehicle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239990B4 (de) 2002-08-27 2007-10-25 Daimlerchrysler Ag Kraftwagen-Karosserie mit einer Tragstruktur aus großformatigen Teilmodulen
DE10239989A1 (de) 2002-08-27 2004-03-18 Daimlerchrysler Ag Karosserie mit einer Tragstruktur aus zusammengesetzten Teilmodulen
DE10239992A1 (de) 2002-08-27 2004-03-18 Daimlerchrysler Ag Kraftwagen-Karosserie mit einer Tragstruktur aus großformatigen Teilmodulen
DE10239988A1 (de) 2002-08-27 2004-04-15 Daimlerchrysler Ag Karosserie für einen Kraftwagen
US6695393B1 (en) 2002-09-18 2004-02-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inetic energy absorbing rail for an automotive frame
ATE385940T1 (de) 2002-11-07 2008-03-15 Johnson Controls Tech Co Tragendes fahrzeugdachsystem
US6820924B2 (en) 2003-01-13 2004-11-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improving impact absorbing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components
US6827390B2 (en) * 2003-03-26 2004-12-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pillar and rear door hin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lacking a B-pillar
FR2855810B1 (fr) 2003-06-03 2005-07-29 Plastic Omnium Cie Support d'ai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20060131931A1 (en) 2003-09-05 2006-06-22 Kees Marijnissen Energy absorbing vehicle fender
US7216926B2 (en) 2003-10-22 2007-05-15 Hampel Lance T Vehicle cab
US20050098371A1 (en) * 2003-11-07 2005-05-12 Zabtcioglu Fikret M. Automotive post accident anti-entrapment system
US6988759B2 (en) 2003-11-25 2006-01-24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Multi-configuration vehicle door system
US6820918B1 (en) 2003-11-28 2004-11-23 Debono Joseph M. Door lift conversion kit for existing vehicles
US6896319B1 (en) 2003-12-01 2005-05-2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modular bod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US6974177B2 (en) * 2003-12-10 2005-12-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ual-axis door hinge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6942277B2 (en) * 2003-12-22 2005-09-13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hinge assembly
US6890014B1 (en) 2004-01-23 2005-05-10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Conversion vehicle
US7066533B2 (en) 2004-06-03 2006-06-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ubular front end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185945B2 (en) 2004-08-06 2007-03-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vehicles
DE102004053917B3 (de) 2004-11-05 2006-04-13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eitenwand eines Kraftfahrzeugs
US7261345B2 (en) 2005-02-03 2007-08-28 Akad Osman E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crash cushion
US7240700B2 (en) * 2005-04-04 2007-07-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Noise blocking drain plug
US7591502B2 (en) 2007-01-11 2009-09-22 Ford Motor Company Tunable inner fender structur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2891A (zh) * 2012-11-12 2014-05-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内饰板加强筋的布置结构
US11833895B2 (en) 2019-05-20 2023-12-05 Canoo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vehicle platform
US12103375B2 (en) 2019-05-20 2024-10-01 Canoo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vehicle platform
CN114144350A (zh) * 2019-07-02 2022-03-04 卡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撞装置
CN114144350B (zh) * 2019-07-02 2024-06-04 卡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撞装置
CN112977634A (zh) * 2019-12-17 2021-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组件结构
CN112590939A (zh) * 2020-12-25 2021-04-02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型承载式越野车侧围结构
CN112590939B (zh) * 2020-12-25 2021-11-16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型承载式越野车侧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7277B2 (en) 2012-05-15
US20080169666A1 (en)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7453Y (zh) 具有车身板件的车辆
CN101219681B (zh) 车身总成
US7591502B2 (en) Tunable inner fender structure
US8123284B2 (en) Vehicle body component and mating feature
US7677649B2 (en) Vehicle having an interlocking floor assembly
US8038205B2 (en) Vehicle hav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body structure
US7810876B2 (en) Vehicle having a rear end body structure
US7594690B2 (en) Vehicle having a closure system
US779856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717465B2 (en) Vehicle having an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US784960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ehicle
US6846037B2 (en) Rear end module for passenger motor vehicles
CN102548834B (zh) 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US7850226B2 (en) Vehicle hav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body structure
US831796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ehicle
US7618087B2 (en) Vehicle having a front end body structure
CN105292268A (zh)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EP1741619B1 (e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sliding-door vehicle
CN102730077A (zh) 机动车车身的支承结构装置
CN105730203B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US7571954B2 (en) Inner fender structure
CN102971206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3998330A (zh) 车身侧部构造
JP4532099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5799780B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