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9133Y -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9133Y
CN200949133Y CN 200620077354 CN200620077354U CN200949133Y CN 200949133 Y CN200949133 Y CN 200949133Y CN 200620077354 CN200620077354 CN 200620077354 CN 200620077354 U CN200620077354 U CN 200620077354U CN 200949133 Y CN200949133 Y CN 2009491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rafting
aspiration channel
fiber
hig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773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唐文辉
曹小华
倪远
Original Assignee
朱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朱鹏 filed Critical 朱鹏
Priority to CN 20062007735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91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91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91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在中罗拉和后罗拉之间设置有控制辊;该后罗拉牵伸面高于牵伸平面,且后皮辊相对后罗拉向后偏置;在所述前罗拉的前侧设置有吸风管,该吸风管的上方设置有集聚皮辊;所述吸风管上开有吸风槽,带孔皮圈套于该吸风管的吸风槽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能够实现对纤维的有效控制,避免纺纱三角区,既能克服牵伸高倍化所带来的不足,又降低了成纱毛羽,提高成纱强力和条干水平,具有优质高产的双重效果。

Description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的环锭细纱机,尤其涉及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大多采用三罗拉牵伸结构型式,它以中罗拉为界将整个牵伸装置分为前后两个牵伸区。在前牵伸区一般均为弹性钳口双皮圈牵伸型式,可以对纤维的运动进行很好的控制,但目前牵伸装置的后牵伸区缺少基本的控制环节和手段,因而纤维运动不能够很好地控制,使纤维变速点不能够向前钳口集中,纤维变速点分散使纱线产生不匀。
为了加强对后牵伸区纤维的控制,人们设计出V型牵伸结构,它是将后罗拉位置相对牵伸平面抬高一定高度,并将后上皮辊向后偏置一定的距离,使后牵伸区中纤维须条在后罗拉上形成包围弧,以增大后罗拉摩擦力界强度。在V型牵伸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后区纤维的控制,又出现了在后区增设纤维控制辊的结构型式,从而强化了对后牵伸纤维的控制作用,达到了改善成纱质量的效果。
即使是这种同时加强了对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纤维控制的牵伸装置,也很难实现对须条的高效牵伸,通常情况下总牵伸倍数总是难以突破60倍,严重制约着环锭细纱机生产效率的提高,继而影响着整个纺纱工艺流程的生产效能。
高倍牵伸情况下,喂入牵伸装置的粗纱定量加重,后牵伸区的牵伸力显著增大,加剧了对胶圈运动的干扰和阻力,使上下胶圈运动稳定性和同步性急剧下降;而前牵伸区的牵伸比大幅提高,前罗拉钳口对纤维的引导力变大,浮游纤维增多,浮游纤维的运动和变速也明显加快,使得成纱毛羽增多,强力下降。加之,纤维须条从后牵伸区和前牵伸区到达前罗拉钳口处时,输出纤维须条至加捻成细纱的加捻点之间又存在一个没有捻回的纺纱三角区,在该三角区纤维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其纤维各部所承受的张力也不相一致,纤维极易浮游和伸出该区域而变成毛羽或飞花,进一步恶化了高倍牵伸条件下的成纱毛羽和强力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它不仅能对牵伸区纤维进行有效的控制,且能有效避免纺纱三角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而且能充分提高牵伸倍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在中罗拉和后罗拉之间设置有控制辊;该后罗拉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后皮辊相对后罗拉向后偏置;在所述前罗拉的前侧设置有吸风管,该吸风管的上方设置有集聚皮辊;所述吸风管上开有吸风槽,带孔皮圈套于该吸风管的吸风槽位置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后牵伸区后罗拉牵伸面高于牵伸平面,且后皮辊向后偏置,从而构成了V型曲线牵伸,使得后牵伸区纤维须条在后罗拉上形成包围弧,大大增强了后罗拉钳口摩擦力界强度,显著增大对后区牵伸须条的控制和紧密程度。又由于在后牵伸区设置有控制辊,该控制辊作用于后区牵伸须条上,在后牵伸区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进一步加强了对后区纤维的控制。更由于在前罗拉钳口的前侧设置有吸风管及与之对应的集聚皮辊,使得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束一离开握持钳口即受到吸风槽负压气流的控制和压缩,纤维须条变得更加密实,避免了纺纱三角区的出现,减少了成纱毛羽,提高了成纱强力,克服了高倍牵伸所带来的不足。综合采用上述技术手段从而在保证成纱质量提高前提下,实现了牵伸装置牵伸倍数的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吸风管上的吸风槽倾斜于纤维束路径方向。这种倾斜的吸风槽,使纤维束在前进时能按自身轴线回转,从而牢牢地将纤维端嵌入纤维束中,使成纱毛羽进一步减少,强力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结构中吸风管、带孔皮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图1所示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中,后罗拉3和后皮辊2构成后罗拉牵伸对,在后罗拉钳口的后侧安装有粗纱导纱口19,后罗拉3的牵伸面(与纤维条接触的上表面)高于牵伸装置的牵伸平面,该牵伸平面位于前罗拉11和中罗拉5的共切面位置,也为纤维须条的通过面;本实施例中后罗拉牵伸面抬高于牵伸平面约为罗拉半径,后皮辊2相对后罗拉3向后偏置一定距离,从而构成V型曲线牵伸结构。中罗拉5和中上罗拉6构成中罗拉对,该中罗拉对采用双皮圈牵伸结构,它包括中上罗拉6、上短皮圈7、上销8以及中罗拉5、下销9和下皮圈10,双皮圈牵伸的上、下皮圈工作面对进入前牵伸区的纤维须条直接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界,阻止纤维提早变速,从而有效控制纤维运动,使其具有较大的牵伸能力。在中罗拉5和后罗拉3之间设置有一控制辊4,该控制辊4的截面为圆形杆状,该控制辊4还可以有二根。
前罗拉11和前皮辊12构成前罗拉对,在前罗拉11的前侧位置设置有吸风管16,该吸风管16与吸风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吸风管16的横截面呈“梨”形空管,这种截面形状有利于增加对纤维的握持和延长负压气流对纤维束的紧密作用时间。吸风管16上套有带孔皮圈18,为增加该带孔皮圈的张力,皮圈张力器17通过弹簧支承于吸风管16的外壁面上。在吸风管16的上方设置有集聚皮辊14,该集聚皮辊14通过带传动装置13与前皮辊12传动连接,集聚皮辊14搁置于带孔皮圈18上。
如图2所示,吸风管16上开有倾斜于纤维束路径方向的吸风槽20;这种倾斜的吸风槽,使得纤维束在前进时能按自身轴线回转。在吸风管16的吸风槽20位置上活动地套接有带孔皮圈18,该带孔皮圈18正巧复盖于吸风管16的吸风槽20位置上,带孔皮圈18采用纤维长丝织造的带有微型吸孔的网孔皮圈,当然也可是在通用胶圈上开有吸风孔而构成。
工作时,粗纱19经粗纱导纱口1进入后罗拉对并继续前行而到达后牵伸区,纤维牵伸须条在后牵伸区受到V型曲线牵伸和控制辊4的有效控制。继续前行的纤维须条经中罗拉牵伸对又进入了前牵伸区,纤维须条在前牵伸区受到双皮圈牵伸结构作用而被有效控制。经前牵伸区牵伸的纤维须条通过前罗拉牵伸钳口而被输出并到达带孔皮圈18上,此时吸风管16上的吸风槽20的负压气流对纤维束须条进行集聚密实,以提高纤维须条的轴向同向性和紧密度,从而完全消除了钳口加捻三角区,使成纱毛羽大幅下降,成纱强力等质量指标大幅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中,前、后牵伸区的纤维须条均得到有效、可靠的控制,从而保证了牵伸倍数的高倍化;甚至达到超大牵伸;同时吸风管16、带孔皮圈18和集聚皮辊14组成的纤维集聚装置的运用,既克服了牵伸高倍化所带来的不足,又降低了成纱毛羽,提高成纱强力和条干水平,具有优质高效的双重效果。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变换。如吸风管截面不限于“梨”型,还可是圆管形等相应形状;控制辊4的根数既可以是一、二根,也可以是更多根;集聚皮辊的驱动也不限于上述带传动,还可以是齿轮传动,甚至与前皮辊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传动连接关系;带孔皮圈18为织造网孔圈或带有吸风孔的通用胶圈;吸风管16上的吸风槽20既可是斜槽,也可是直槽或异型槽等结构形状等等。这些变换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11)、中罗拉(5)和后罗拉(3);在中罗拉(5)和后罗拉(3)之间设置有控制辊(4);该后罗拉(3)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后皮辊(2)相对后罗拉(3)向后偏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罗拉(11)的前侧设置有吸风管(16),该吸风管(16)的上方设置有集聚皮辊(14);所述吸风管(16)上开有吸风槽(20),带孔皮圈(18)套于该吸风管(16)的吸风槽(20)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16)上的吸风槽(20)倾斜于纤维束路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皮圈(18)为织造网孔圈或带有吸风孔的通用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辊(4)有一根或二根。
CN 200620077354 2006-09-17 2006-09-17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91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77354 CN200949133Y (zh) 2006-09-17 2006-09-17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77354 CN200949133Y (zh) 2006-09-17 2006-09-17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9133Y true CN200949133Y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9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773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9133Y (zh) 2006-09-17 2006-09-17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9133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825A (zh) * 2010-07-17 2010-12-15 朱爱萍 一种纱线变轨装置
CN10552540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制纯棉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工艺
CN105525403A (zh) * 2014-09-29 2016-04-27 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CN107447305A (zh) * 2017-09-19 2017-12-08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负压式紧密纺的集聚区同步横动牵伸装置
CN112481755A (zh) * 2020-10-27 2021-03-12 徐时平 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及紧密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825A (zh) * 2010-07-17 2010-12-15 朱爱萍 一种纱线变轨装置
CN10552540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制纯棉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工艺
CN105525403A (zh) * 2014-09-29 2016-04-27 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CN107447305A (zh) * 2017-09-19 2017-12-08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负压式紧密纺的集聚区同步横动牵伸装置
CN112481755A (zh) * 2020-10-27 2021-03-12 徐时平 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及紧密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9133Y (zh) 高倍牵伸紧密纺纱装置
CN102733031A (zh) 一种段彩纱纺纱方法及纺纱牵伸机构
CN103757762A (zh) 一种对须条进行整纤的纺纱方法
CN201670906U (zh) 一种生产双色纱的粗纱机
CN1948574B (zh) 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110067053A (zh) 一种紧密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01307515A (zh)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106757574A (zh) 一种具有集聚作用的纺纱牵伸装置
CN201128790Y (zh) 细纱机高倍牵伸机构
CN1962978A (zh) 双气流槽聚股线集聚装置
CN108977946B (zh) 一种细纱机后区大牵伸的均匀牵伸方法
CN200949132Y (zh) 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2632105Y (zh) 紧密环锭纺纤维集聚装置
CN2623708Y (zh) 细纱机四罗拉三皮圈牵伸机构
CN1195111C (zh) 气流槽聚纤维须条集聚装置
CN201343597Y (zh) 环锭细纱机中的罗拉装置
CN201220987Y (zh)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2589492Y (zh) 紧密纺纱专用机构
CN203007531U (zh) 一种前罗拉加湿装置
CN2716302Y (zh) 环锭细纱机
CN1566424A (zh) 紧密环锭纺纤维集聚装置
CN202786565U (zh) 一种双区气流控制牵伸装置
CN201896211U (zh) 环锭细纱机生产赛络紧密包芯纱的紧密纺装置
CN202786572U (zh) 一种前区气流集聚控制牵伸装置
CN2832844Y (zh) 一种并条机牵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u P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