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0987Y -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0987Y
CN201220987Y CNU2008200382345U CN200820038234U CN201220987Y CN 201220987 Y CN201220987 Y CN 201220987Y CN U2008200382345 U CNU2008200382345 U CN U2008200382345U CN 200820038234 U CN200820038234 U CN 200820038234U CN 201220987 Y CN201220987 Y CN 20122098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in
drafting
drafting device
l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382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曹小华
王平
唐文辉
王婵娟
倪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382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098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098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098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具有前罗拉和前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和后皮辊的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和中上罗拉,在中上罗拉和前皮辊之间设有上销,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上皮圈套于中上罗拉和上销上,下皮圈套于中罗拉和下销上,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罗拉和前罗拉的隔距S之比L/S=1.1~1.6。该高倍牵伸结构能最大限度地缩短纤维浮游区长度,延伸皮圈控制面,能有效提高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保证成纱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锭细纱机,尤其涉及用于环锭细纱机的双皮圈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大多采用双皮圈三罗拉牵伸结构型式,它包括由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对、中罗拉和中上罗拉组成的中罗拉对,以及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罗拉对。上述三罗拉对以中罗拉为界将整个牵伸装置分为前、后两个牵伸区。后牵伸区主要为简单罗拉牵伸结构,而前牵伸区一般采用双皮圈牵伸,分别套于上、下销上的上、下皮圈工作面对纱条直接接触,组成一个柔和而又有一定压力、前缘平齐的皮圈钳口,达到控制纤维运动的目的,具有较为理想的牵伸能力。
但是,由于上、下销前缘曲率半径和上、下皮圈厚度的存在,加之相互重叠设置的上、下皮圈销前缘占据着较大的空间,使得双皮圈钳口不能最大限度地延伸至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位置,而在双皮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间形成一段纤维须条缺乏有效控制的浮游区。在此浮游区一方面未被控制的短纤维数量增多,容易出现纤维间的相互分散;另一方面双皮圈钳口摩擦力界相对较短,纤维在皮圈部分的摩擦长度缩短,既不利于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也不利于纤维的稳定变速。双皮圈钳口不能向前伸展,也制约着前胶辊前冲量的增大,削弱着前区摩擦力场布置,难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前钳口输出纱条加捻三角区的目的,纱条条干、毛羽及强力等质量指标无法有效改善,制约着高效工艺的实施。双皮圈钳口的不能前伸,也使得前胶辊和中上罗拉之间的隔距与前、中罗拉间的隔距无法合理错开,上述两隔距的数值的相同或相近,既不利于前胶辊的合理前冲、中上罗拉相对中罗拉的合理后移,以及在前、中罗拉实现纤维须条的多段包围弧,也不利增强前、中罗拉对的合理加压,限制着牵伸倍数和加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纺纱机械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大幅度提高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只有环锭细纱机实现高倍牵伸才能实现粗纱重定量,也才能提高纺纱全流程的生产效率。然而传统环锭细纱机牵伸倍数的增大,又会带来牵伸波和牵伸力的增大,从而明显恶化成品纱的质量。因此,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难以适应高效、大牵伸的纺纱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它不仅能有效缩短浮游区长度,延伸皮圈控制面,而且能提高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保证成纱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具有前罗拉和前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和后皮辊的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和中上罗拉,在中上罗拉和前皮辊之间设有上销,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上皮圈套于中上罗拉和上销上,下皮圈套于中罗拉和下销上,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罗拉的隔距S之比L/S=1.1~1.6。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上、下销前边缘错开设置而保持一定的前冲距离,一方面上销前缘端部能最大限度地伸至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位置,从而延伸了皮圈的控制面,缩短了主牵伸区的浮游区长度,扩大了主牵伸区摩擦力场范围,使主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靠近而集中,对纤维变速稳定十分有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减少了前区牵伸波,对大幅提高和稳定成纱质量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上销的前冲也为前皮辊前冲量增大创造条件,这不仅有效增强前区摩擦力场布置,也缩小前钳口前侧输出纱条加捻三角区,使纱条条干、紧密度、纱条强力和毛羽得到显著改善。又由于中上罗拉和前皮辊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罗拉隔距S之比L/S采用了大于1.1,而小于是1.6的隔距结构,使前罗拉至中罗拉之间形成了多段纤维包围弧,十分有利于对纤维的有效控制;同时这种结构也使得前皮辊和中上罗拉能骑跨于前罗拉和中罗拉上,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压紧力,保证了牵伸力和握持力的稳定和增大。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结构型式,既加强和稳定了纤维控制力,又满足了纤维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最大限度集中、且波动性的小要求,从而保证细纱机牵伸装置牵伸倍数的大幅提高,并完全满足成纱质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上罗拉和前皮辊的隔距L与中罗拉和前罗拉的隔距S之比L/S=1.15~1.25。所述上销前缘相对下销前缘的前冲距离K=4~6mm。该隔距比和上销前冲量更加合理,使用效果和工艺适应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后罗拉的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后皮辊相对后罗拉向后偏置。这种结构在后牵伸区形成了V型曲线牵伸,使纤维须条在后罗拉上形成包围弧,拓展了后罗拉钳口摩擦力界的强度分布,增大对牵伸须条的控制和紧密度,提高了牵伸须条的内在结构和纤维伸直平行度。该结构与前牵伸区结构的共同作用,从而较为完善协调地增强整个牵伸装置的摩擦力场布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设置有控制辊。后牵伸区的控制辊作用于后牵伸区须条上,在后牵伸区建立了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对后牵伸区实行更加合理的调控,最大限度地挖掘细纱机牵伸装置前、后区牵伸潜力,保证了细纱牵伸装置牵伸能力的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倍牵伸装置,前罗拉1和前皮辊3组成前牵伸罗拉对,后罗拉11和后皮辊8构成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和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形成中罗拉牵伸对。在后罗拉钳口的后侧安装有粗纱导纱口9,后罗拉11的牵伸面(与纤维条接触的上表面)高于牵伸装置的前部牵伸平面,该前部牵伸平面位于前罗拉1和中罗拉13的共切位置,也为纤维须条的通过面,后罗拉牵伸面抬高于前部牵伸平面约为罗拉半径。后皮辊8相对后罗拉11向后偏置一定距离,从而在后牵伸区形成V型曲线牵伸结构。在后罗拉11与中罗拉13之间的后牵伸区内还设置有控制辊8,该控制辊8的截面呈圆形。
在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之间设置有上销4,该上销4的宽度较常用上销宽,以便能使上销最大限度地前伸,在中罗拉13和前罗拉1之间设有下销14。中罗拉牵伸对采用长、短双皮圈牵伸结构,上皮圈5套于中上罗拉6和上销4上,下皮圈12套于中罗拉13和下销14上,相对设置的上、下皮圈采用错开的钳口结构,即上销4(或上皮圈5)的前缘相对下销14(或下皮圈12)前缘向前延伸。
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为L,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为S,该隔距均为两者轴心线间的距离,两隔距比在L/S=1.1~1.6之间选择确定,优先选择范围L/S=1.15~1.25之间。由于两隔距大小存在差异,形成前皮辊3相对前罗拉1向具有的前冲量a,中上罗拉6相对中罗拉13的后移量b。前冲量a选择在a=4~10mm间;后移量b=3~10mm间。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的隔距L=60mm,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S为51mm,前皮辊的前冲量a=7mm,后皮辊的后移量b=2mm。当然,该数值应该根据纤维长度、工艺设计等参数在上述范围中选择确定,以获得最佳的工艺效果。由于L>S并选择在合理范围内,所以该结构一方面在前罗拉和中罗拉上形成了两个纤维包围弧,更有利于对纤维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前皮辊和中上罗拉相对前罗拉和中罗拉的骑跨结构,这样既增强了摇架加压的稳定可靠性,也保证了摇架加压压力的协调增大,极利于牵伸倍数和牵伸力的提高。
上销4(或上皮圈5)的前边缘相对下销14(或下皮圈12)前边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该数值同样应根据纺纱工艺条件进行选择确定。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K=5mm。使上销前缘最大限度地伸入到前皮辊3和前罗拉1所形成的前罗拉钳口的后侧,从而显著缩短了纤维浮游区长度,使纤维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保证牵伸倍数的提高。
工作时,粗纱10经粗纱导纱口9,依次进入后罗拉钳口、控制辊7、错口的中罗拉双皮圈钳口以及前罗拉钳口被加捻成成品细纱2。纤维须条在整个牵伸装置的牵伸过程中,经过了后牵伸区的V型曲线牵伸、控制辊及中上罗拉后移所形成的中罗拉包围弧,以及前牵伸区的双皮圈错开钳口、上销前缘控制区及前皮辊前移所形成的前罗拉包围弧和前罗拉钳口,使纤维在牵伸全过程中得到多重、有效的控制,为实现高倍牵伸、大牵伸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罗拉座18通过罗拉座支管19固定安装于细纱机墙板上,在罗拉座18上可转动地依次安装有前罗拉1、中罗拉13和后罗拉11,其中后罗拉11安装位置明显高于前牵伸区的牵伸面,前、后罗拉直径为φ27mm,中罗拉直径为φ30mm。后皮辊8相对后罗拉11向后具有较大偏置角度。摇架16通过摇架支管17安装于罗拉座18上,摇架采用弹簧加压摇架。在摇架16的皮辊支承爪上依次卡接有前皮辊3、中上罗拉6和后皮辊8。粗纱导纱口9固定安装于罗拉座18上,在后罗拉11的前侧还安装有棒形控制辊7;上销4及上皮圈5的前缘相对下销14及下皮圈12向前延伸,而接近前罗拉钳口。下皮圈12的张力架20弹性安装于罗拉座18上,以给下皮圈12提供可靠的张力。摇架16的前端活动支承有清洁辊15,该清洁辊15与前皮圈3相接触,以清洁去除前皮辊3上的飞绒等短纤维。该结构中,前罗拉1和中罗拉13的隔距S=45mm,前皮辊3与中上罗拉6的隔距L=54mm,前皮辊前冲量a=6mm,后皮辊后移量b=3mm,上销4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量为4mm。
上述举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只要采用前皮辊与中上罗拉隔距大于前、中罗拉隔距,以及上销前缘前冲的结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包括具有前罗拉(1)和前皮辊(3)的前牵伸罗拉对,具有后罗拉(11)和后皮辊(8)的后牵伸罗拉对,在前牵伸罗拉对及后牵伸罗拉对之间设置有中罗拉(13)和中上罗拉(6),在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之间设有上销(4),中罗拉(13)和前罗拉(1)之间设有下销(14),上皮圈(5)套于中上罗拉(6)和上销(4)上,下皮圈(12)套于中罗拉(13)和下销(14)上,其特征在于:上销(4)前缘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距离K至少为3mm,所述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L与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S之比L/S=1.1~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上罗拉(6)和前皮辊(3)的隔距L与中罗拉(13)和前罗拉(1)的隔距S之比L/S=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销(4)前缘相对下销(14)前缘的前冲距离K=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皮辊(3)相对前罗拉(1)的前冲量a=4~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上罗拉(6)相对中罗拉(13)的后移量b=3~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11)的牵伸面高于前部牵伸平面,且后皮辊(8)相对后罗拉(11)向后偏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罗拉(11)和中罗拉(13)之间设置有控制辊(7)。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罗拉(11)和中罗拉(13)之间设置有控制辊(7)。
CNU2008200382345U 2008-07-09 2008-07-09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098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82345U CN201220987Y (zh) 2008-07-09 2008-07-09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82345U CN201220987Y (zh) 2008-07-09 2008-07-09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0987Y true CN201220987Y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382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0987Y (zh) 2008-07-09 2008-07-09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098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2028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可增强牵伸区纤维控制的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09610053A (zh) * 2018-11-21 2019-04-12 东华大学 一种超大牵伸的纺纱方法
CN114808211A (zh) * 2022-04-14 2022-07-29 杭州畅志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度环锭纺纱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2028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可增强牵伸区纤维控制的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06592028B (zh) * 2016-12-14 2018-10-02 江南大学 一种可增强牵伸区纤维控制的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09610053A (zh) * 2018-11-21 2019-04-12 东华大学 一种超大牵伸的纺纱方法
CN109610053B (zh) * 2018-11-21 2020-07-28 东华大学 一种超大牵伸的纺纱方法
CN114808211A (zh) * 2022-04-14 2022-07-29 杭州畅志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度环锭纺纱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7515A (zh)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201220987Y (zh) 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1948574B (zh) 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201704458U (zh) 一种皮圈下销
CN103806145B (zh) 一种包含有大握持力皮辊的大握持距纺纱装置及其方法
CN108977946B (zh) 一种细纱机后区大牵伸的均匀牵伸方法
CN204325610U (zh) 一种细纱机牵伸结构
CN101694027A (zh) 重定量高均匀度细纱工艺生产方法
CN101638818B (zh)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CN201162091Y (zh) 一种适用于进口纺机的下销
CN200949132Y (zh) 环锭细纱机的高倍牵伸装置
CN202492635U (zh) 纺羊绒四皮圈牵伸传动装置
CN201567403U (zh) 环锭细纱机依纳v型牵伸后区压力辊装置
CN204058738U (zh) 一种一体化压力棒上销
CN2771233Y (zh) 一种胶圈下销
CN201148488Y (zh) 异型曲面压力棒隔距块
CN204550871U (zh) 一种可实现须条分梳的喇叭口装置
CN204058733U (zh) 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
CN201080517Y (zh) 环锭细纱机四罗拉牵伸机构
CN201128791Y (zh) 具有中后罗拉的牵伸装置
CN101775674B (zh) 下压式集聚纺纱装置
CN2928886Y (zh) 两面双区控制压力棒装置
CN204125605U (zh) 一种压力棒表面带有皮辊的压力棒隔距块
CN2913399Y (zh) 一种三皮圈曲线牵伸装置
CN203768536U (zh) 大握持力皮辊、大握持距纺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