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3588A - 落地式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3588A
CN1993588A CNA2005800267897A CN200580026789A CN1993588A CN 1993588 A CN1993588 A CN 1993588A CN A2005800267897 A CNA2005800267897 A CN A2005800267897A CN 200580026789 A CN200580026789 A CN 200580026789A CN 1993588 A CN1993588 A CN 199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ministry
air conditioner
type 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6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3588B (zh
Inventor
今中俊行
原口和哉
长谷川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3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3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35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机,该落地式空调机可确保维护保养过滤器时的安全性、并能减少零部件数量。该落地式空调机(1)通过过滤器(11)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其特征在于,具备风扇(3)、壳体(4)以及前面下部面板(9)。壳体(4)在内部收容风扇(3)。前面下部面板(9)安装成可相对于壳体(4)自由开闭,并相对于壳体(4)朝向外侧打开。另外,前面下部面板(9)具有容纳过滤器(11)的过滤器容纳部(91)和安全肋部(97)。其中,过滤器容纳部(91)通过打开前面下部面板(9),可进行空气过滤器(11)的装卸。安全肋部(97)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当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而在壳体(4)与过滤器容纳部(91)之间产生空间(S)时,可阻止从壳体(4)的外部通过空间(S)接近风扇(3)。

Description

落地式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机,特别是涉及通过过滤器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的落地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落地式空调机利用送风机吸入室内空气,通过过滤器减少灰尘等,将通过热交换等被调节为预定温度的调节空气送到室内。在这里,过滤器随着驱动空调机,逐渐污染而产生堵塞,因此,一般情况下,用户要定期地对过滤器进行清扫/更换。为了使这种过滤器的定期的清扫作业简单化,以往,曾设计出具有可自由拆卸过滤器的结构的面板的空调机。在这种空调机中,可将过滤器从本体上卸下,进行清扫/更换。例如,存在如下的装置,即,像以下的专利文献1、图11及图12中所示的那样,将可容纳过滤器的吸入面板配置在吸入落地式空调机100、200本体的室内空气的位置。该吸入面板191、291在下端部使用铰链而安装在本体上,可以通过向本体的外侧转动而打开。这样,在吸入面板191、291打开的状态下,取出容纳在内部的过滤器111、211,由用户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更换。
然而,对于这种落地式空调机,由于送风机设置在过滤器附近,所以如果不采取任何安全上的对策,在打开吸入面板的状态下,有可能会接近旋转中的送风机。换句话说,在吸入面板打开的状态下,有可能与配置在本体内部的送风机接近,因此,对于空调机结构等知识比空调技术相关人员缺乏的用户等,有可能误将手指或手等与旋转中的送风机接触。为了改善这一点,在下文专利文献1所示的落地式空调机100中,如本申请的图11所示,采用如下结构:在送风机103自身安装防止接触用网197,由此,用户可安全地进行过滤器111、211的装卸等。另外,如图12所示,在落地式空调机200中,采用了通过设置可对吸入面板291的打开进行传感检测的限位开关来确保安全性的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限位开关297设置在落地式空调机200的本体侧,可感知吸入面板291打开的状态。由此,在吸入面板291打开的状态下,通过限位开关297感知这种状态,从而可使本体内部的控制部(未图示)进行停止送风机203旋转的控制,可确保安全性。
这样,在以往的落地式空调机100、200中,从确保在吸入面板191、291相对于空调机本体打开的状态下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设置有防止接触用网197或限位开关297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732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落地式空调机100、200中,防止接触用网197或限位开关297等与吸入面板191、291分开设置。因此,在落地式空调机100、200的制造中,吸入面板191、291需要另外的确保安全性用的部件。因而,就需要用于制造确保安全性的各部件本身所需的部件制造成本及所需的时间、进而需要用于组合这些部件彼此的制造装置及制造工序所需的组装成本及所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确保维护保养过滤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减少零部件数量的落地式空调机。
本发明第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通过过滤器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该落地式空调机具备送风机、壳体以及面板。壳体在内部收容有送风机。面板被安装成可相对壳体自由开闭,并相对于壳体朝向外侧打开。另外,面板具有容纳过滤器的过滤器容纳部和安全部。其中,过滤器容纳部可通过打开面板进行过滤器的装卸。安全部与过滤器容纳部形成为一体,在打开面板而在壳体与过滤器容纳部之间产生空间时,可阻止通过该空间从壳体的外部接近送风机。此外,这里的面板的开闭例如包括面板的侧端部为铰链进行开闭的情况以及使面板整体相对于壳体向外侧滑动而进行开闭的情况等。
在以往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在维护保养过滤器时,为了在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确保安全性,必须相对于送风机设置防止接触用网或者设置用于使面板打开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运转停止的限位开关等的、与面板分开的部件。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防止接触用网或限位开关等来确保安全性的对策是不可缺少的。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为了进行过滤器的维护保养等,即使在面板相对于壳体打开的状态下,借助于安全部,也能阻止通过过滤器容纳部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从壳体的外部接近送风机。因此,即使在打开面板的状态下进行过滤器的维护保养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维护保养者的手等接触旋转中的送风机的危险性,从而可确保安全性。另外,该确保安全性用的安全部与容纳过滤器的过滤器容纳部形成为一体。因而,不需要为了确保安全性而设置另外的部件,能够削减零部件数目。从而,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通过将确保安全性用的安全部与过滤器容纳部形成一体,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零部件数目。
本发明第2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形成为,在与过滤器容纳部的端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面板打开的方向、即打开方向上的宽度。
在这里,安全部形成为,在与过滤器容纳部的端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面板的打开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在过滤器容纳部相对于壳体的打开空间的宽度与安全部在打开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更有效地覆盖过滤器容纳部与壳体之间所产生的打开空间。因此,在过滤器容纳部相对于壳体的打开空间的宽度与安全部在打开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更有效地阻止接近送风机。此外,安全部具有与装卸过滤器所需的过滤器容纳部的打开空间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作为该安全部在打开方向上的宽度,由此,可实现进行过滤器的装卸作业和确保安全性这两者。例如,作为安全部在打开方向的宽度,只要是具有与装卸过滤器所需的过滤器容纳部的打开空间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即可,安全部不需要大到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可使安全部紧凑化。
本发明第3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或第2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在壳体的外侧从面板打开的方向观察时,位于与送风机不重叠的位置,并且安全部被配置在从与打开面板时形成的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送风机重叠的位置。
在这里,安全部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在壳体的外侧从面板打开的方向观察时,被配置在与送风机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安全部可位于在打开面板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打开空间中的、送风机与壳体外部之间,可覆盖送风机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从与打开面板时所形成的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安全部被配置在与送风机重叠的位置。因此,安全部可位于在打开面板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打开空间中的、过滤器容纳部与壳体之间,从而可更可靠地阻止接近送风机。因此,能更可靠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4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至第3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被设置成从过滤器容纳部朝向与面板打开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在面板打开而在面板与壳体之间产生空间的状态下,安全部位于该空间中。
在这里,安全部被设置成从过滤器容纳部朝向与面板打开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位于在打开面板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空间中。因此,安全部在通过打开面板所产生的打开空间中,能够位于可更有效地阻止接近送风机的位置。因此,能更可靠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5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至第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壳体具有卡定单元。安全部具有用于限制面板相对于壳体的打开程度的、与卡定单元卡定的被卡定单元。作为这里的卡定单元及被卡定单元,例如,包括壳体为凸形状、安全部为与之对应的凹形状从而相互卡定的情况,以及壳体为凹形状、安全部为与之对应的的凸形状从而相互卡定的情况等。
在这里,通过使壳体所具有的卡定单元和安全部所具有的被卡定单元相互卡定,从而可限制面板相对于壳体的打开程度。因此,不仅可通过安全部抑制接近送风机,也能抑制面板相对于壳体过度地打开,因此,能更加可靠地确保安全性。
本发明第6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5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是以至少与面板打开时所形成的安全部的轨道对应的方式在安全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设置的长孔。另外,壳体的卡定单元是在安全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长孔并固定在壳体上的贯通件。
在这里,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是在安全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设置的长孔。并且,固定在壳体上的贯通件以贯通该长孔的方式设置,该长孔设置成至少可与面板开闭时的安全部的轨道对应。因此,在面板打开时,在面板通过贯通件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与壳体的卡定单元卡定。因此,能可靠地确保安全性,并可提高面板的开闭操作性。另外,例如,在将长孔对应于面板开闭时的安全部的轨道设置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在面板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使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与壳体的卡定单元卡定,而且,在打开面板时,可以由贯通件导向来打开。
本发明第7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6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贯通件是具有垫圈的带垫圈的螺钉。另外,在面板打开时所形成的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上,垫圈的直径大于长孔在与安全部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这里的带垫圈的螺钉可以是将垫圈部分与螺钉部分形成为一体的部件,另外,也可以是垫圈与螺钉分开的部件。
在这里,作为带垫圈的螺钉,使用具有直径大于上述长孔的宽度的垫圈的带垫圈螺钉。因此,安全部的长孔附近的部分可位于壳体中固定有螺钉的附近的部分与垫圈之间,从而,可提高面板的开闭安全性。
本发明第8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5至第7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与过滤器容纳部以及安全部形成为一体。
在这里,关于面板,不仅将安全部与过滤器容纳部形成为一体,除此之外,还与安全部的被卡定单元形成为一体。因此,可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目。
本发明第9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至第8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在送风机的外侧,位于壳体的内侧。
在这里,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安全部在送风机的外侧,位于壳体的内侧。因此,在关闭面板时,安全部可位于壳体的侧面与送风机之间。因此,在关闭面板时,可将安全部容纳在壳体的内部。
本发明第10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至第9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中,面板的一端成为铰链而安装于壳体上。
在这里,由于过滤器容纳部的一端成为铰链而安装在壳体上,因此,可使面板相对于壳体转动而自由地开闭。
本发明第1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形成为,在第10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安全部被设置成,在过滤器容纳部打开的状态下,在从与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安全部与壳体至少一部分朝向面板的打开方向连续。
在这里,即使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面板与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重叠,在从与安全部的打开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安全部配置在朝向面板的打开方向其一部分连续并可见的位置。因此,即使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也能可靠地阻止通过过滤器容纳部与壳体之间所产生的打开空间中的该连续并可见的部分接近送风机。因此,能更可靠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通过将确保安全性用的安全部与面板形成为一体,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零部件数目。
在本发明第2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在面板相对于壳体的打开宽度与安全部在打开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更有效地阻止接近送风机。
在本发明第3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能更可靠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第4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能更有效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第5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不仅可以通过安全部抑制接近送风机,而且也能抑制面板相对于壳体过度地打开,因此,能更加可靠地确保安全性。
在本发明第6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能确保安全性,并可提高面板的开闭操作性。
在本发明第7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可以使安全部的长孔附近的部分位于壳体中固定有螺钉的附近的部分与垫圈之间,因此,可提高面板的开闭稳定性。
在本发明第8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可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目。
在本发明第9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在关闭面板时,可将安全部容纳在壳体的内部。
在本发明第10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可使面板相对于壳体转动而自由地开闭。
在本发明第11方面的落地式空调机中,能更可靠地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落地式空调机的外观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风扇3附近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落地式空调机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落地式空调机的下方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落地式空调机的外观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前面下部面板关闭状态的内部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7是表示前面下部面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8是表示从前面下部面板装卸空气过滤器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前面下部面板的打开卡定机构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前面下部面板的打开卡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11是以往的带防止接触用网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图。
图12是以往的带限位开关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图。
符号说明
1落地式空调机;3送风机(多叶片风扇、涡轮风扇、横流风扇);4壳体;9面板(前面下部面板);11过滤器;91过滤器容纳部;97安全部;46卡定单元、带垫圈的螺钉;46a垫圈、垫圈部;47卡定单元、贯通件、贯通部件;98h、99h被卡定单元、长孔;OS空间(打开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落地式空调机1进行说明。
<落地式空调机的概略结构>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落地式空调机1的外观正面图。并且,图2表示风扇3附近的概略结构,图3表示俯视图,图4表示落地式空调机1的下方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5表示侧面图,图6表示落地式空调机1的内部结构的侧剖面图。下面,提到“上下方向”时是指图1和图2中正面观察时的上下方向,即室内的高度方向(参照实线箭头D2),提到“左右方向”或“横向”时,是指图1和图2中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参照实线箭头D1)。另外,提到“前后方向”时是指图3、图4等中所示的实线箭头D3所示的方向。
该落地式空调机1配置在室内的地面F上,主要由热交换器2、风扇3、壳体4及前面下部面板9等构成。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2收容在壳体4的内部,与被吸入到壳体4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如图6所示,热交换器2占据落地式空调机1的上半部分的位置,配置在与吹出部5相同的高度。另外,如落地式空调机1的侧视时的剖面图(沿图1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即图6所示,热交换器2被设置成上方朝向落地式空调机1的背面41侧倾斜。
<风扇>
如图2所示,风扇3收容在壳体4的内部。如图1所示,风扇3使室内的空气从吸入部6通过空气过滤器11(参照图7和图8)并吸入到壳体4内后,经过热交换器2送到吹出部5。风扇3是配置成在与落地式空调机1的正面平行的面内旋转的横流风扇,如图6所示,该风扇3设置在热交换器2的下方。另外,如落地式空调机1的俯视时的剖面图(沿图1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即图4所示,风扇3位于吸入部6(后述)的附近,配置在肋容纳导向件48、49(后述)之间。如图2所示,风扇3收容在风扇壳体30中。风扇壳体30具有沿着风扇3的侧面包围风扇3的圆周的大约四分之三的圆弧状的侧面32,并配置成与风扇3的侧面对置。风扇壳体30包围风扇3的侧面的左半部分和右侧的下半部分。另外,在风扇壳体30上设有开口33,通过风扇转子34的旋转,将室内空气吸入到落地式空调机1的内部。另外,在风扇壳体30上设置有风扇壳体出口31。风扇壳体出口31是使空气从风扇3朝向上方的热交换器2排出的部分,该风扇壳体出口31配置在与风扇3的没有被风扇壳体30包围的右侧的上半部分面对的位置。风扇壳体出口31设置成从风扇3的旋转中心向右方偏心。另外,风扇3在图2中向左旋转,将空气送向热交换器2(参照图2的空白箭头A1和实线箭头A2)。
<壳体>
壳体4是收容热交换器2和风扇3等的、在上下方向D2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如图3所示,壳体4主要由本体壳体40和前面上部面板45等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壳体40由背面41、左侧面42、右侧面43以及肋容纳导向件48、49构成为一体。背面41覆盖落地式空调机1的背面侧的上下方向的全部。左侧面42覆盖落地式空调机1的、从正面看时左侧面的背面侧上下方向的全部。右侧面43覆盖落地式空调机1的、从正面看时右侧面的背面侧上下方向的全部。如图4所示,肋容纳导向件49从正面看时,是从背面41的右端部附近朝向近前侧延伸的板状部件,与右侧面43平行地设置,在该肋容纳导向件49与右侧面43之间形成肋容纳空间S。该肋容纳导向件49设置成从本体壳体40的下端面延伸到与前面下部面板9相同的高度。另外,如图4和图7所示,在肋容纳导向件49上,一体地形成有用带垫圈的螺钉46螺纹连接的贯通部件47。该贯通部件47如图4和图7所示,在左右方向D1(厚度方向)上贯通前面下部面板9的安全肋部97的长孔98h、99h,并且与带垫圈的螺钉46螺纹连接。该带垫圈的螺钉46如图9所示,由螺钉部46b与垫圈部46a构成。此外,作为垫圈部46a,使用直径比长孔98h、99h的宽度大的部件。由此,能够使安全肋部97的长孔98h、99h附近的部分位于肋容纳导向件48、49与垫圈部46a之间。因而,安全肋部97不会向比肋容纳导向件48、49更靠内侧移动,也不会向比垫圈部46a更靠外侧移动,从而可提高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闭稳定性。另外,正面看时左侧的肋容纳导向件48也与肋容纳导向件49相同,从正面看时设置在背面41的左端部附近,利用与肋容纳导向件49相同的结构设置。
如图3所示,前面上部面板45成为具有凹进部44的形状。另外,如图1所示,前面上部面板45具有吹出部5、水平挡板部7以及垂直挡板部8。落地式空调机1通过水平挡板部7和垂直挡板部8确定经调节后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前面上部面板45是在壳体4的前面上部,沿着壳体4的上下方向D2的大致整体进行设置的平坦部分。另外,在前面上部面板45的上部设有显示部15。显示部15显示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和运转的设定等信息。另外,凹进部44是沿着前面上部面板45的侧端设置的、在上下方向D2上较长的凹部,并且分别设置在前面上部面板45的两侧。
<前面下部面板>
前面下部面板9通过将过滤器容纳部91、安全肋部97形成为一体而构成。
如图4所示,过滤器容纳部91主要由前面92、凹进部93、倾斜面94、左侧面部分95、右侧面部分96等构成。前面92是在过滤器容纳部91的前面沿着上下方向D2的大致整体进行设置的平坦部分。凹进部93是沿着前面下部面板9的前面92的侧端设置的、在上下方向D2上较长的凹部,并且分别设置在前面下部面板9的两侧。凹进部93如图4所示,由侧面930和曲面931构成。在侧面930与曲面931之间,设置有后述的第1吸入口61和第2吸入口62,可以从这里将室内空气吸入到落地式空调机1的内部。倾斜面94是与凹进部93的侧方邻接并沿着前面的上下方向D2整体进行设置的倾斜的面。倾斜面94分别设置在前面下部面板9的两侧端部。左侧面部分95如图4所示,构成前面下部面板9的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具有后述的侧面吸入口66。
另外,如图8所示,在左侧面部分95设置有用于将空气过滤器11引导到容纳位置的过滤器容纳导向件95g。右侧面部分96与左侧面部分95相同,构成前面下部面板9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具有后述的侧面吸入口67。另外,如图8所示,在右侧面部分96,也设置有用于将空气过滤器11引导到容纳位置的过滤器容纳导向件95g。换句话说,在将空气过滤器11相对于过滤器容纳部91装卸的情况下,过滤器容纳部91的过滤器容纳导向件95g与过滤器容纳导向件96g共同动作,可使空气过滤器11相对于过滤器容纳部91滑动地将该空气过滤器11引导到容纳位置。另外,由于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的前面下端安装,所以在下端部分形成可相对于壳体4自由开闭的铰链。即,前面下部面板9能够以铰链部分为支点做打开动作,从而可朝向外侧打开。另外,在该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在前面下部面板9与壳体4之间形成打开空间OS。
如图4所示,安全肋部97由利用合成树脂等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的左安全肋98和右安全肋99构成。
左安全肋98是从左侧面部分95向后方D3延伸的板状部件。该左安全肋98形成为随着接近后方而左右方向D1的厚度变薄,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在前后方向D3上的最大打开宽度形成为与安全肋部97在前后方向D3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图7表示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打开的状态的右侧面图,图8表示空气过滤器11的装卸情况,图9表示安全肋部97的长孔放大图,分别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的那样,在从左侧面观察时,左安全肋98形成有以前面下部面板9的铰链部分为支点的大致圆弧状的长孔98h。换句话说,长孔98h以沿着带垫圈的螺钉46和贯通部件47在前面下部面板9开闭时的通过轨道的方式设置在左安全肋98上。该长孔98h被设置成在左安全肋98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上述壳体4的贯通部件47如图9所示,通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长孔98h,从而限制安全肋部97的动作范围,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的开度。另外,如贯通部件47及带垫圈的螺钉46的剖面图(沿图7中所示的C-C线的剖面图)即图10所示,带垫圈的螺钉46与贯通部件47螺纹连接,由此,左安全肋98位于垫圈部46a与肋容纳导向件48之间,限制左右方向D1的运动,使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闭动作稳定化。另外,在前面下部面板9关闭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左安全肋98容纳在上述肋容纳空间S中。
右安全肋99与左安全肋98同样,是从右侧面部分96向后方D3延伸的板状部件。在从右侧面观察时,该右安全肋99也形成有以前面下部面板9的铰链部分为支点的大致圆弧形状的长孔99h。另外,对于上述贯通部件47及带垫圈的螺钉46,也与左安全肋98同样。在前面下部面板9关闭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右安全肋99也容纳在上述肋容纳空间S中。
此外,对于前面下部面板9与壳体4的卡定机构将在后面描述。
<吹出部>
吹出部5设置在壳体4的前面上部面板45上,将通过热交换器2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吹出部5由第1吹出口51和第2吹出口52构成。
第1吹出口51与第2吹出口52是沿着前面上部面板45的两侧设置的、具有在高度方向D2上较长的形状的长方形开口。第1吹出口51与第2吹出口52设置在前面上半部分。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第1吹出口51与第2吹出口52隔着前面上部面板45与凹进部44,第1吹出口51设置在左侧,第2吹出口52设置在右侧。
此外,构成吹出部5的吹出口并不限于第1吹出口51与第2吹出口52,也可以是隔开距离配置在横向D1上的2个以上的吹出口。
<吸入部>
吸入部6是将室内的空气向壳体4内吸入的部分,如图1、表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即图4及外观侧面图即图5所示,该吸入部6设置在前面下部面板9上。吸入部6由第1吸入口61、第2吸入口62以及侧面吸入口66、67构成。
第1吸入口61与第2吸入口62是设置在凹进部93的侧面930上的开口,第1吸入口61设置在左侧的凹进部93上,第2吸入口62设置在右侧的凹进部93上。如图6和图1所示,第1吸入口61由三个开口62a、62b、62c构成,在上下方向D2上并列配置着。
侧面吸入口66、67是分别设置在落地式空调机1的前面下部面板9上的、在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D2上较长的开口。侧面吸入口66、67如图4所示,在宽度方向D3上位于风扇3与前面92之间。此外,在图5中,虽然示出了正面观察时设置在右侧的右侧面部分96上的侧面吸入口67,但是,设置在左侧的左侧面部分95的侧面吸入口66也是同样的。
此外,与第1吸入口61、第2吸入口62以及侧面吸入口66、67对置地设置有覆盖壳体4的下方的空气过滤器11。
<壳体与面板的卡定机构>
在图7、图9以及图10中,示出了从壳体4的左侧面看到的卡定机构,但是,右侧面侧也是同样的。
在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在前面下部面板9与壳体4之间,产生打开空间OS。这样,在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壳体4与前面下部面板9的卡定机构,可以使上述安全肋部97位于打开空间OS中,从而可阻止从壳体4的外部接近风扇3。
具体地说,在该壳体4与前面下部面板9的卡定机构中,如图10所示,在前面下部面板9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安全肋部97位于打开空间OS中,贯通部件47的外侧一端部分与相对应的长孔98h、99h的端部在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闭方向DO上卡定,从而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度。此外,如图7所示,设置在安全肋部97上的长孔98h、99h的长度/形状调整形成为,在前面下部面板9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安全肋部97与壳体4的右侧面43配置成从侧面观察时能够形成朝前后方向D3连续并可见的部分。
此外,长孔98h、99h不仅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度,而且,由于沿着贯通部件47贯通的部分,所以,也能作为开闭导向件而发挥作用。此外,设置在安全肋部97上的长孔98h、99h的位置越是配置在接近安全肋部97中的铰链部分的一侧,就越能缩短长孔98h、99h在打开方向上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的落地式空调机的特征>
(1)在以往那种落地式空调机中,在维护保养过滤器时,为了确保打开面板的状态下的安全性,相对于风扇设置防止接触用网,或者,设置用于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使风扇的运转停止的限位开关。因此,需要与面板分开的部件。从而,就需要用于制造各部件本身所需的部件制造成本及所需的时间、进而需要用于组合这些部件彼此的制造装置及制造工序所需的组装成本及所用时间,这就成为抑制生产率提高的一个原因。另外,在安装上述的防止接触网或限位开关等的制造工序中,也存在需要复杂的作业的情况,因此提高生产率或维持良好的生产效率就更加困难。
与此相对,在上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中,为了空气过滤器11的维护保养等,即使在打开前面下部面板9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安全肋部97,来阻止通过前面下部面板9与壳体4之间的打开空间S从壳体4的外部接近风扇3。因此,即使在打开前面下部面板9对空气过滤器11进行维护保养时,也能抑制维护保养者的手等接触旋转中的风扇3的危险性,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该确保安全性用的安全肋部97与容纳空气过滤器11的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为了确保安全性而设置另外的部件,从而能够削减零部件数目。由此,通过将确保安全性用的安全肋部97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从而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零部件数目。
(2)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在关闭前面下部面板9的状态下,安全肋部97以在上下方向D2上的宽度大于在前后方向D3上的宽度的形状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因此,在将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的打开宽度设置成与安全肋部97在前后方向D3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能更可靠地覆盖打开空间S。因此,可更有效地阻止接近风扇3。
(3)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通过将壳体4的肋容纳导向件48、49所具有的贯通部件47和带垫圈的螺钉46与安全肋部97所具有的长孔98h、99h相互卡定,从而可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的打开程度。因此,在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的状态下,安全肋部97不仅可以抑制向风扇3的接近,而且也能抑制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过度地打开。因此,能更加可靠地确保安全性。
另外,如果安全肋部97具有与装卸空气过滤器11所需的前面下部面板9的打开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作为该安全肋部97在前后方向D3的宽度,则能够实现确保安全性和可进行空气过滤器11的装卸作业这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肋部97只要具有与装卸空气过滤器11所需的前面下部面板9的打开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作为该安全肋部97在前后方向D3的宽度即可,从而可防止安全肋部97形成必要限度以上的大小。
(4)另外,安全肋部97从前面下部面板9的过滤器容纳部91中的正面看时的两侧端部附近向后方D3延伸,在前面下部面板9关闭的状态下,被容纳在设置于壳体4中的肋容纳空间S内。由此,能抑制壳体4及前面下部面板9的横向D1宽度的扩大化,从而可使落地式空调机1小型化。
(5)另外,对于安全肋部97的长孔98h、99h,在前面下部面板9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安全肋部97与壳体4的右侧面43(左侧面42也同样)的至少一部分在与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重叠,在从与安全肋部97的打开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安全肋部97配置在朝向前后方向D3其一部分是连续并可见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前面下部面板9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也能可靠地阻止从在前面下部面板9与壳体4之间所形成的打开空间S中的上述重叠部分附近接近风扇3。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变更。
(A)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作为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度的卡定功能的一个例子,以通过带垫圈的螺钉46和贯通部件47与沿着它们在开闭时的轨道设置在安全肋部97上的长孔98h、99h进行卡定的卡定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设置在安全肋部97上的长孔98h、99h,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只要是可对应于垫圈部46a的外径或内径、螺钉部46b的大小(粗细),来对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闭动作进行导向的形状即可,不需要特别地沿着开闭轨道设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从而能充分地进行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度限制。
此外,通过将安全肋部97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从而与以往的将过滤器容纳部91与安全肋部97分开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可提高前面下部面板9本身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不容易发生故障和破损等。
(B)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作为壳体4与前面下部面板9的卡定机构,以通过与壳体4的肋容纳导向件48、49的贯通部件47螺纹连接的带垫圈的螺钉46和形成在安全肋部97上的长孔98h、99h进行卡定的卡定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
与此相对,作为这里的卡定机构,是可以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相对于壳体4的开度的机构,只要是不随之增加零部件数目的机构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卡定机构。
例如,作为第1例,也可以在壳体4的肋容纳导向件48、49中,设置在与打开轨道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朝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形状部,在安全肋部97中设置大致圆弧状凹部,该凹部以对应于前面下部面板9的打开轨道延伸的方式形成与壳体4的凸形状部对应的凹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获得上述实施方式的确保安全性和减少零部件数目的效果,而且,可以做成在进行空气过滤器11的更换时不能从外部看到开闭部的结构,从而可提高外观设计性。
另外,作为第2例,也可以在安全肋部97中,设置在与打开轨道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朝向内侧突出形成的凸形状部,在壳体4的肋容纳导向件48、49中,设置大致圆弧状凹部,该凹部以对应于前面下部面板9的打开轨道延伸的方式形成与安全肋部97的凸形状部对应的凹形状。对于这种情况,也能获得与第1例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第1例及第2例的任一例中,安全肋部97也可以是与过滤器容纳部91一体形成并以铰链附近部分为一个顶点的大致三角形状的肋。即使是这种大致三角形状的肋,也能够防止从壳体4的外部通过上述打开空间S接近风扇3。
另外,例如,也可以采用与图4所示的壳体4的左侧面43或右侧面42螺纹连接、与安全肋部97的长孔98h、99h卡定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贯通部件47,而是通过将带垫圈的螺钉46直接与肋容纳导向件48、49、壳体4的左侧面43或右侧面42螺纹连接,从而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限制前面下部面板9的开度。
(C)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如图1~6所示,以整体大致为长方体形状的落地式空调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作为落地式空调机1的形状,并不限于这种长方体形状,也可以是圆柱形状的落地式空调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采用在下方呈放射状设置多个下部面板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做成将室内空气从多个部位呈放射状吸入、将经过调节后的空气从上方的面板部分放射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下部面板还可以呈放射状向外侧打开,进行空气过滤器11的装卸。另外,在各下部面板中,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通过安全肋部97、贯通部件47及带垫圈的螺钉46进行卡定的卡定机构同样的机构。由此,对于呈放射状设置的下部面板,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D)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以风扇3(多叶片风扇)设置在壳体4的下方的落地式空调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
在这里,作为设置在该落地式空调机1中的风扇3,其种类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涡流风扇或横流风扇等。
(E)在上述落地式空调机1中,带垫圈的螺钉46如图9所示,可以采用螺钉部46b与垫圈部46a成为一体的结构。
与此相对,也可以是垫圈与螺钉部分开的带垫圈的螺钉。
根据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由于能确保对过滤器进行维护保养时的安全性,同时,能减少零部件数目,所以,应用于通过过滤器吸入调节前的空气、排出调节后的空气的落地式空调机中特别有用。

Claims (11)

1.一种落地式空调机(1),该落地式空调机(1)通过过滤器(11)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其特征在于,该落地式空调机(1)具备:
送风机(3);
在内部收容所述送风机(3)的壳体(4);以及
面板(9),该面板(9)可自由开闭地安装在所述壳体(4)上,相对于所述壳体(4)向外侧打开,
所述面板(9)具有容纳所述过滤器(11)的过滤器容纳部(91)和安全部(97),
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通过打开所述面板(9)可进行所述过滤器(11)的装卸,
所述安全部(97)与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当打开所述面板(9)而在所述壳体(4)与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之间产生空间(OS)时,所述安全部(97)能阻止通过所述空间(OS)从所述壳体(4)的外部接近所述送风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在与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的端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所述面板(9)打开的方向、即打开方向上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在所述面板(9)关闭的状态下,在所述壳体(4)的外侧从所述面板(9)打开的方向观察时,位于与所述送风机(3)不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安全部(97)被配置在从与打开所述面板(9)时形成的所述安全部(97)的打开轨道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送风机(3)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被设置成从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朝向与所述面板(9)的打开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面板(9)打开而在所述面板(9)与所述壳体(4)之间产生空间(OS)的状态下,所述安全部(97)位于所述空间(OS)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具有卡定单元(46、47),
所述安全部(97)具有被卡定单元(98h、99h),该被卡定单元(98h、99h)用于限制所述面板(9)相对于所述壳体(4)的打开程度,并且与所述卡定单元(46、47)卡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的被卡定单元(98h、99h)是以至少与所述面板(9)打开时形成的所述安全部(97)的轨道对应的方式在所述安全部(97)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设置的长孔(98h、99h),
所述壳体(4)的卡定单元(46、47)是在所述安全部(97)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长孔(98h、99h)并固定在所述壳体(4)上的贯通件(46、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件(46)是具有垫圈(46a)的带垫圈的螺钉(46),
在所述面板打开时(9)所形成的所述安全部(97)的打开轨道平面上,所述垫圈(46a)的直径大于所述长孔(98h、99h)在与所述安全部(97)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的被卡定单元(98h、99h)与所述过滤器容纳部(91)以及所述安全部(97)形成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板(9)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安全部(97)在所述送风机(3)的外侧,位于所述壳体(4)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9)的一端成为铰链而安装于所述壳体(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部(97)被设置成,在打开所述面板(9)的状态下,在从与所述安全部(97)的打开轨道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安全部(97)与所述壳体(4)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面板(9)的打开方向连续。
CN2005800267897A 2004-08-25 2005-08-03 落地式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3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45363A JP3821144B2 (ja) 2004-08-25 2004-08-25 床置き型空気調和機
JP245363/2004 2004-08-25
PCT/JP2005/014186 WO2006022129A1 (ja) 2004-08-25 2005-08-03 床置き型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3588A true CN1993588A (zh) 2007-07-04
CN1993588B CN1993588B (zh) 2010-04-21

Family

ID=3596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67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3588B (zh) 2004-08-25 2005-08-03 落地式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821144B2 (zh)
KR (1) KR100840066B1 (zh)
CN (1) CN1993588B (zh)
WO (1) WO200602212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6086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的过滤网支架结构
CN10652431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CN111837002A (zh) * 2018-03-19 2020-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2747369A (zh) * 2021-01-29 2021-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747369B (zh) * 2021-01-29 2024-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66379B1 (ko) 2006-09-18 2012-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328901B1 (ko) 2007-01-25 2013-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
JP4977484B2 (ja) * 2007-01-30 2012-07-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KR101478705B1 (ko) 2008-08-26 2015-01-02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 공조장치용 에어필터
ES2718309T3 (es) * 2009-11-04 2019-07-01 Daikin Ind Ltd Acondicionador de aire
JP5649302B2 (ja) * 2009-12-25 2015-01-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158629B2 (ja) * 2013-07-30 2017-07-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小旋回作業車
JP2015169389A (ja) * 2014-03-07 2015-09-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IT201800010687A1 (it) * 2018-11-29 2020-05-29 Aermec Spa Ventilconvetto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5885A (en) * 1986-12-22 1988-0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aptive graylevel image compression system
KR0112949Y1 (ko) * 1994-12-10 1998-04-10 김광호 공기조화기의 에어필터 취부장치
JP2002054344A (ja) * 2000-08-08 2002-02-20 Nec Ibaraki Ltd 扉開閉機構
JP6915569B2 (ja) * 2018-03-05 2021-08-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保存装置、通信システム、保存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6086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的过滤网支架结构
CN10652431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CN106524316B (zh) * 2016-12-30 2022-04-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风轮、组合离心风轮及空调器
CN111837002A (zh) * 2018-03-19 2020-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1837002B (zh) * 2018-03-19 2022-07-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2747369A (zh) * 2021-01-29 2021-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747369B (zh) * 2021-01-29 2024-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21144B2 (ja) 2006-09-13
KR100840066B1 (ko) 2008-06-19
JP2006064216A (ja) 2006-03-09
KR20070034087A (ko) 2007-03-27
CN1993588B (zh) 2010-04-21
WO2006022129A1 (ja) 200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3588A (zh) 落地式空调机
CN1247941C (zh) 空调机
CN2723747Y (zh) 离心式风机
CN1802512A (zh) 离心鼓风机的叶轮及具有叶轮的离心鼓风机
CN1782951A (zh) 电子器件
CN1113193C (zh) 烹调炉罩式排风扇
CN1766432A (zh) 具有独立制冷和净化路径的空调器
CN1228553C (zh) 具有防尘装置的风扇和无电极发光系统
CN1497228A (zh) 空调机
CN1820146A (zh) 风扇
CN1875225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303325C (zh) 封装型压缩机
CN1788165A (zh) 排水泵及具有该排水泵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883358A (zh) 电吸尘器
CN100344909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CN1740658A (zh) 窗式空气调节器
CN101078540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692253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组装方法
CN2700746Y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KR102268850B1 (ko) 360도 회전식 공기청정기
CN2761893Y (zh) 送风机的叶轮
CN1671998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667367Y (zh)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CN188861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626936A (zh) 一体型空调器换气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