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244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92443B CN1992443B CN2006100641415A CN200610064141A CN1992443B CN 1992443 B CN1992443 B CN 1992443B CN 2006100641415 A CN2006100641415 A CN 2006100641415A CN 200610064141 A CN200610064141 A CN 200610064141A CN 1992443 B CN1992443 B CN 19924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locking
- housing
- pair
- latched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159 anterior chamb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包括端子接收腔和用于将端子接收腔中接收的端子锁定的端子锁定枪;以及外部,其包括前部和隔板部,其中前部在端子的纵向上覆盖壳体的末端侧并且具有与端子接收腔贯通的配合端子插入孔,隔板部从与端子的纵向相交成直角的安装方向安装到壳体中并且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被锁定到壳体中,该临时锁定位置允许端子插入到端子接收腔中,该完全锁定位置用于锁定端子并防止端子从端子接收腔中伸出来,其中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一个整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这样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具有首先锁定端子的端子锁定枪(terminal locking lance)的连接器壳体;以及再次锁定端子的隔板,其中隔板从与端子的纵向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安装到连接器壳体中。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上述连接器,例如,图32所示的连接器是已知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7-296895)。这种常规连接器包括:具有首先锁定容纳在端子接收腔中的端子100的端子锁定枪201的连接器壳体200;以及再次锁定端子100的保持件(即,隔板)300,其中固定板300从与端子100的纵向Y1相交成直角的方向Y2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0中。
如图32所示,沿着其纵向Y1位于端子100的端部侧的连接器壳体200的前部具有用于插入配合连接器的端子的插入孔202a以及用于模制端子锁定枪201的模具的腔体孔202b。就是说,连接器壳体200的前部具有多个孔,从而导致连接器壳体200的机械强度变差。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例如,提出了图33所示的连接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1-196122)。如图33所示,这种常规连接器包括:具有首先锁定容纳在端子接收腔中的端子的端子锁定枪201的连接器壳体200;以及再次锁定端子的隔板300,其中隔板300从与端子的纵向Y1相交成直角的方向Y2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0中。
连接器壳体200的前部开口,并且因此用于模制端子锁定枪201的模具从开口中伸出。连接器还包括前端定位器400,其安装到连接器壳体200的开口中并且具有用于插入配合端子的插入孔401。由于具有端子锁定枪201的连接器壳体200与前端定位器400分离,所以前端定位器400不需要用于延伸出模制端子锁定枪201的模具的腔体孔。因此,连接器前部的机械强度得到改善。然而,由于连接器需要与连接器壳体200分离的前端定位器400,所以导致元件数量增加并因此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连接器,藉此提高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减少连接器的元件数量,并且降低连接器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A)壳体,其包括端子接收腔和用于锁定端子接收腔中容纳的端子的端子锁定枪;和
(B)外部,其包括
前部,其沿着端子的纵向覆盖壳体的端部侧并且具有与端子接收腔连通的配合端子插入孔,以及
隔板部,其从与端子的纵向相交成直角的安装方向(隔板部的)安装到壳体中并且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上锁定在壳体上,该临时锁定位置允许端子插入到端子接收腔中,该完全锁定位置用于锁定端子并且防止端子从端子接收腔中伸出,
其中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一个整体。
对于上述结构,壳体具有端子接收腔和用于锁定端子接收腔中容纳的端子的端子锁定枪。外部具备:前部,其沿着端子的纵向覆盖壳体的端部侧并且具有与端子接收腔贯通的配合端子插入孔;以及隔板部,其从与端子的纵向相交成直角的安装方向(隔板部的)安装到壳体中并且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锁定在壳体上,该临时锁定位置允许端子插入到端子接收腔中,该完全锁定位置用于锁定端子并且防止端子从端子接收腔中伸出,其中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一个整体。
对于上述结构,前部与包括端子锁定枪的壳体分开。因此,前部不需要具有用于延伸出模制端子锁定枪的模具的腔体孔,并因此能够提高前部的机械强度。由于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能够减少元件的数量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优选地,壳体包括一对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平行的外侧面,端子接收腔形成在该外侧面对之间,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用于覆盖外侧面对的侧盖部,其中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的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之外且在外部的侧盖部之内。
对于上述结构,当外部从安装方向安装到壳体时,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以及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的作用是使得壳体和外部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锁定在一起。
对于上述结构,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且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与外部整体形成的侧盖部,从而与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隔板部以及前部的情况相比,第一锁定装置的空间更大,使得锁定更稳定。
优选地,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内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其在端子的纵向至少从外部的后端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
对于上述结构,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内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其在端子的纵向至少从外部的后端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因此,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能够利用沿着端子的纵向延伸出的模具形成。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能够利用沿着端子的纵向伸出的模具形成,所以可以很容易就形成第一锁定装置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优选地,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内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其穿过形成在前部的通孔并且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
对于上述结构,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内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穿过形成在前部的通孔并且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因此,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能够利用沿着端子的纵向伸出的模具形成。
对于上述结构,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穿过形成在前部的通孔并且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因此,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能够利用沿着端子的纵向延伸出的模具形成,并因此可以很容易就形成第一锁定装置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优选地,壳体包括一对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平行的外侧面,端子接收腔形成在外侧面对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具有一对用于覆盖外侧面对的侧盖部,
其中外部包括用于连接拐角的桥状物,每个桥状物在侧盖部对之间的端子的纵向上位于外部的后端,并且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壳体的侧面上,
其中壳体包括悬臂型弹性锁定部,所述悬臂型弹性锁定部在端子的纵向上形成在壳体的后端,具有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连接器的外部侧的固定端和位于连接器的壳体侧的自由端,
其中当外部安装到壳体时,自由端在端子的纵向上向前端弯曲,使得弹性锁定部允许桥状物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移动,而在壳体和外部都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弹性锁定部与桥状物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排成直线,使得弹性锁定部将桥状物锁定。
对于上述结构,在壳体和外部都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壳体的弹性锁定部与桥状物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排成直线,从而弹性锁定部将桥状物锁定。因此,能够在壳体纵向的后端侧以及外部实现完全锁定。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壳体纵向的后端侧以及外部实现完全锁定,所以能够提高完全锁定的固持力。
优选地,桥状物和弹性锁定部每个都具有临时锁定装置,其在临时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
对于上述结构,桥状物和弹性锁定部每个都具有临时锁定装置,其在临时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因此,能够在壳体的纵向后端侧和外部实现临时锁定。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壳体的纵向后端侧和外部实现临时锁定,所以能够提高临时锁定的固持力。
优选地,壳体包括一对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平行的外侧面,端子接收腔形成在这一对外侧面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具有一对用于覆盖这一对外侧面的侧盖部,
其中这一对外侧面的每个都具有与这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平齐的凸起,该凸起在端子纵向上位于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壳体侧,
其中面向凸起的这一对侧盖部的部分被开槽。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这一对外侧面的每个都具有与这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平齐的凸起,该凸起在端子纵向上位于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壳体侧,其中面向凸起的这一对侧盖部的部分被开槽,所以外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没有形成直线,并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等从间隙进入而使外部卷起。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电线等从间隙进入而使外部卷起,所以能够防止出现次品。
优选地,壳体包括一对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平行的外侧面,端子接收腔形成在这一对外侧面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具有一对用于覆盖这一对外侧面的侧盖部,
其中这一对外侧面每个都具有用于覆盖这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的盖部保护部,盖部保护部在端子纵向上位于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壳体侧。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这一对外侧面每个都具有用于覆盖这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的盖部保护部,盖部保护部在端子纵向上位于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壳体侧,所以能够防止电线等从外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而使外部卷起。
优选地,在外部与壳体在临时锁定位置锁定在一起的情况下,壳体的端子锁定枪通过前部的配合端子插入孔而露出。
对于上述结构,在外部与壳体在临时锁定位置锁定在一起的情况下,像驱动器这样的端子拔出夹具能够从配合端子插入孔插入从而通过端子锁定枪撤销端子的锁定将端子拔出。因此,前部可以没有除了配合端子插入孔之外的用于插入端子拔出夹具的孔。另外,在端子锁定枪通过配合端子插入孔被暴露在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配合端子插入孔必须形成得比插入配合端子的空间大。然而,由于端子锁定枪通过配合端子插入孔被暴露在临时锁定位置,所以能够消除上述的这种必需部件。
对于上述结构,前部可以没有除了配合端子插入孔之外的用于插入端子拔出夹具的孔。另外,在端子锁定枪通过配合端子插入孔在完全锁定位置暴露的情况下,配合端子插入孔必须形成得比插入配合端子的空间大。然而,由于端子锁定枪通过配合端子插入孔被暴露在临时锁定位置,所以能够消除上述的这种必需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部的机械强度。
优选地,端子具有与端子的纵向相交的对接面,前部具有暴露孔,对接面和暴露孔在端子纵向上成一直线使得对接面在外部与壳体在完全锁定位置和临时锁定位置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被锁定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暴露孔暴露出来。
对于上述结构,端子具有与端子的纵向相交的对接面。前部具有暴露孔。对接面和暴露孔在端子纵向上成一直线使得对接面在外部与壳体在完全锁定位置和临时锁定位置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被锁定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暴露孔暴露出来。
对于上述结构,在完全锁定位置和临时锁定位置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能够从暴露出对接面的前部暴露孔向纵向插入连续性测试探针,使得对接面能够与暴露孔在纵向上成一直线,并且对接面能够与相交于纵向的对接面邻接,从而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就是说,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
优选地,暴露孔在外部与壳体一起只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暴露出对接面。
对于上述结构,能够在外部与壳体一起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
对于上述结构,在临时锁定位置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的情况下,不进行不希望的电连续性测试就能够实现完全锁定。然而,由于能够在完全锁定位置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所以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就是说,能够更容易且安全地对端子进行电连续性测试。
优选地,壳体包括一对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平行的外侧面,端子接收腔形成在这一对外侧面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具有一对用于覆盖这一对外侧面的侧盖部,
其中外部包括: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的一对锁定保护壁,其夹持用于锁定配合连接器壳体的锁定臂部件;以及沿锁定保护壁凸出的弹性锁定臂,
其中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上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的第二锁定装置设置在弹性锁定臂的锁定保护壁侧以及锁定保护壁的弹性锁定臂侧。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上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的第二锁定装置设置在弹性锁定臂的锁定保护壁侧以及锁定保护壁的弹性锁定臂侧,所以第二锁定装置可以利用锁定臂部件和锁定保护壁之间的死区来提供。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第二锁定装置可以利用锁定臂部件和锁定保护壁之间的死区来提供,所以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临时锁定和完全锁定的固持力。
优选地,在壳体和外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情况下,弹性锁定臂在其离开锁定保护壁的方向上弯曲,从而第二锁定装置阻止锁定臂部件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弯曲。
对于上述结构,在壳体和外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情况下,弹性锁定臂在其离开锁定保护壁的方向上弯曲,从而第二锁定装置阻止锁定臂部件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弯曲。因此,在壳体和外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情况下,即,在端子半插入的情况下,锁定臀部件不弯曲,使得连接器不能与配合连接器连接。
对于上述结构,由于在壳体和外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情况下,即,在端子半插入的情况下,锁定臂部件不弯曲,使得连接器不能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所以能够很容易识别端子的半插入情况,从而防止端子半插入。
优选地,锁定保护壁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在端子纵向上位于后端侧的壁面离开弹性锁定臂,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离开,
其中弹性锁定臂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弹性锁定臂在端子纵向上向后端侧伸出,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
对于上述结构,锁定保护壁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位于端子纵向上的后端侧的壁面离开弹性锁定臂,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离开,其中弹性锁定臂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弹性锁定臂在端子纵向上向后端侧伸出,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因此,弹性锁定臂的锁定保护壁侧会出现间隙。
对于上述结构,弹性锁定臂的锁定保护壁侧会出现间隙。因此,通过将手指插入到间隙中就能够很容易撤销第二锁定装置的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外盖20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壳体10的截面图;
图4是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
图5是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
图6是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7是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8是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外盖20的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外盖20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外盖20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12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在端子半插入时的后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后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前部透视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18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在端子半插入时的后视图;
图20示出了释放图15所示的连接器的锁定的方式;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前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22是图2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前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另一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又一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后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
图28是图27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29是示出了第二楔形凸起和楔形凹槽之间的锁定被取消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0是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1是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2是常规连接器实例的截面图;
图33是常规连接器另一实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优选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即,外部)20和壳体10。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开的外盖20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剖开的壳体10的截面图。图4是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图5是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图6是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7是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8是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外盖20的透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外盖20的主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外盖20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连接器包括:具有端子接收腔C且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沿外盖20的安装方向Y2被安装到壳体10的外盖20,其中方向Y2与容纳在端子接收腔C中的端子30(图4和5)的纵向Y1相交成直角;以及从端子接收腔C的后部接收的阴极端子30(图4和5)。作为例子,连接器包括八个端子接收腔C的两个台阶,该两个台阶在安装方向Y2上排成一线。
如图1所示,壳体10为盒形并且包括其中安装有外盖20的隔板部24(后面解释)的安装槽11,其中隔板部24在壳体10的中部沿着与端子30的纵向Y1相交成直角的交叉方向Y3延伸。壳体10还包括:与隔板24的安装方向Y2相交成直角的下壁12;以及具有靠近下壁12伸出到壳体前端的锁定部13a的弹性锁定枪13(下文的锁定枪13),其中锁定枪13设置的比安装槽11更靠近壳体的前端(图3)。下壁12和锁定枪13将端子接收腔C的前端侧的安装方向Y2分区(图4和5)。
壳体10还包括与下壁12平行的间壁14和上壁15,它们每个都位于安装槽11的后部(图3)。下壁12,间壁14和上壁15将端子接收腔C后部的安装方向Y2分区(图4和5)。壳体10还包括:一对侧面16(即,外侧面),每个侧面都与安装方向Y2和纵向Y1平行;间壁17平行于侧面16,其位于端子30而不是安装槽11的前端侧(图1)。端子接收腔C形成在这一对侧面16之间。侧面16和间壁17将端子接收腔C前端侧的交叉方向Y3分区。从下壁12到第一台阶的锁定部13a的下表面的高度L11等于从间壁14的上表面到第二台阶的锁定部13a的下表面的高度L12(图3)。
壳体10还包括平行于侧面16的间壁18,其形成在安装槽11的后部,其中间壁18将端子接收腔C后侧的交叉方向Y3分区(图1)。壳体10的各侧面16的外侧具有各自的锁定凸起16a,16b,用于与外盖20(图1)的各个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即锁定槽)接合。
外盖20包括:前部21,其覆盖轴向Y1上壳体10的端部侧并且具有配合端子插入孔21a(下文的端子插入孔21a),该配合端子插入孔21a与端子接收腔C连通并且用于插入配合阳极端子;侧盖部22,其覆盖壳体10的侧面16并且其内部形成有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图2);锁定臂部23,其具有锁定到配合连接器壳体(图中未示出)的锁定凸起23a;以及隔板部24(图2),其形成在锁定臂部23内部并且从安装方向Y2插入到壳体10的安装槽11中。
因此,壳体10的左右侧面16都具有各自的锁定凸起16a和16b用作第一锁定装置,而外盖20的左右侧盖部22都具有各自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从而第一锁定装置的空间可以比隔板部24和前部21都具有各自的锁定装置的情况下设定的大,因此能实现可靠锁定。
如图2所示,每个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都从纵向Y1的外盖20的后端沿着纵向Y1形成一条直线。因此,当形成外盖20时,可以利用沿着纵向Y1拔出的模具来形成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就是说,这个模具能够以用于形成侧盖部22的内侧或形成隔板部24的后端侧的模具相同的方向拔出,从而不需要增加模具拔出方向的数量就能够形成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并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隔板部24包括上壁24a和将端子接收腔C(图4和5)的中部的安装方向Y2分区的间壁24b(图2)。隔板部24还包括平行于侧盖部22(图2)的间壁24c,其将端子接收腔C中部的交叉方向Y3分区。
如图6所示,端子30具有例如,矩形的管部30a,配合阳极端子(即,配合端子)进入其中。端子30具有对应于锁定枪13的第一锁定台阶31和位于其后侧对应于隔板部24的第二锁定台阶32。第一锁定台阶31形成在突出形成在管部30a的外面的第一凸起(即,凸起)33的后端。第一凸起33具有位于其前端侧与连续性测试探针邻接的对接面34。
从端子30的下表面到水平表面35的高度L21大约等于或者稍小于壳体10中的高度L11和L12(图3)。第一凸起33的高度L22稍大于壳体10中的高度L11和L12(图3)。电线L卷曲连接到位于端子30后侧的卷曲连接片36。
下面,将参考图4对连接器的临时锁定位置进行说明。临时锁定位置对应于外盖20向壳体10滑动并且安装到壳体10以将外盖20的隔板部24插入到壳体的安装槽11中的情况,使得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由外盖20的临时锁定槽22a临时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间壁14的上表面,间壁24b的上表面和锁定枪13的上表面不按顺序地排成一排。在临时锁定位置,如图6所示,从下壁12到最靠近下壁12的间壁24b的部分的高度L31等于或者稍大于端子30的第一凸起33的高度L22。因此,在临时锁定位置,隔板部24允许端子30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
在临时锁定位置,首先,端子30插入到下部台阶的端子接收腔C中。端子30从壳体10的后部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并且沿着下壁12朝端部前进。当端子30的第一凸起33到达锁定部13a时,锁定部13a就如图示向上弯曲。当第一凸起33进一步前进达到锁定部13a之外的前端侧时,锁定部13a就如图示向下复原并且锁定到端子30的第一锁定台阶31以首先锁定端子30,从而端子30由端子接收腔C接收并保持。
下面,将对端子30插入到上部台阶的端子接收腔C作说明。端子30从壳体10的后部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并且沿后间壁14的上表面、然后沿隔板部24的间壁24b的上表面前移。当端子30的第一凸起33进入到锁定部13a时,上锁定部13a如图示向上弯曲。当第一凸起33进一步前移到锁定部13a之外的前端侧时,锁定部13a就如图示向下复原并且锁定到端子30的第一锁定台阶31以首先锁定端子30,从而端子30由端子接收腔C接收并保持。锁定部13a具有在锁定部13a的端部向前端侧突出的凸起13a1。如图6所示,凸起13a1的下表面抵靠端子30的第一凸起33的上表面。
端子30插入的结果是,如图6所示,端子30以第一凸起33面向安装方向Y2上的外盖20侧的方式被接收在端子接收腔C中。锁定枪13将端子30锁定在位于对接面34的后部且位于安装方向Y2上的外盖20侧的端子30的一部分上。因此,从前端侧看,对接面34和锁定部13a在安装方向Y2上排成直线。在临时锁定位置,端子插入孔21a和对接面34在纵向Y1上排成直线。此外,在临时锁定位置,锁定部13a的端子插入孔21a和凸起13a1在纵向Y1上排成直线。因此,在临时锁定位置,锁定枪13的对接面34和凸起13a1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暴露出来。
因此,当端子30误插入时,在临时锁定位置,像驱动器这样的端子拔出夹具(图中未示出)从端子插入孔21a插入,即,端子拔出夹具插入在锁定枪13的凸起13a1和端子30的第一凸起33之间从而使锁定枪13向上弯曲,这样就能够通过锁定枪13取消端子30的最初锁定(即,第一锁定)。因此,前部21不需要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的用于插入端子拔出夹具的孔。而且,在锁定枪13在完全锁定位置通过端子插入孔21a被暴露时,端子插入孔21a必须形成的比插入配合端子的空间大,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端子锁定枪13在临时锁定位置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暴露出来,所以可以去掉上述的这种必需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部21的机械强度。
最后,外盖20进一步被下压而滑动。因此,撤销了临时锁定槽22a和锁定凸起16a,16b之间的锁定,使得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由外盖20的完全锁定槽22b锁定,从而达到完全锁定位置。在完全锁定位置,如图5所示,隔板部24的间壁24b锁定端子30的第二锁定台阶32,使得端子30再次被锁定。对于端子接收腔C的上部台阶,隔板部24的上壁24a锁定端子30的第二锁定台阶32,所以端子30被再次锁定。因此,在完全锁定位置,隔板部24将端子30锁定,并因此,即使撤销了锁定枪13对端子30的锁定,端子30也不会从端子接收腔C伸出。
外盖20的前部21具有除了端子插入孔21a(图6和7)之外的、用于插入连续性测试探针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即,暴露孔),该探针用于对端子30进行电连续性测试。如图7所示,在完全锁定位置,对接面34和测试夹具插入孔21b在纵向Y1上排成直线。从而,在完全锁定位置,端子30的对接面34通过测试夹具插入孔21b暴露出来。因此,如果连续性测试探针(图中未示出)在对连接器进行完全锁定之后沿着纵向Y1从测试夹具插入孔21b插入,那么连续性测试探针就抵靠着对接面34,从而能够进行端子30的电连续性测试。
对于端子30的电连续性测试,连续性测试探针可以在完全锁定位置从端子插入孔21a插入到端子30的管部30a,从而不利用测试夹具插入孔21b使连续性测试探针与端子30进行接触。然而,在这个优选实施例的阴极端子30的情况下,连续性测试探针必须斜着插入使之与管部30a的内圆周面进行接触,因此难以使连续性测试探针稳稳抵靠在端子30上。此外,当允许连续性测试探针与位于管部30a中的弹簧接触时,弹簧可能会不合需要地变形。
因此,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子30具有对接面34,其通过测试夹具插入孔21b暴露出来,并且连续性测试探针沿着纵向Y1从测试夹具插入孔21b插入,使得连续性测试探针能够容易而稳固地抵靠对接面34以进行电连续性测试。
就是说,由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电连续性测试在完全锁定位置进行,所以能够容易且稳固地对端子30进行电连续性测试。另一方面,在其中连续性测试在临时锁定位置进行而不在完全锁定位置进行的连接器的情况下,当没有根据临时锁定情况就进行错误的电连续性测试并且接着进行完全锁定时,必须返回到临时锁定位置进行电连续性测试。
对于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由于前部21与接收锁定枪13的壳体10分开设置,所以前部21不是必须要有用于拔出模制锁定枪13的模具的孔,并因此能够提高前部21的机械强度。此外,由于隔板部24和前部21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减少元件的数量并且降低成本。
对于上述的连接器结构,对于端子30来说,对接面34形成在第一凸起33的前端侧,并且用于锁定锁定枪13的第一锁定台阶31形成在第一凸起33的后端。因此,由于形成对接面34的凸起和形成第一锁定台阶31的凸起不需要分开设置,从而能够简化端子30的形状。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利用模具形成,其在纵向Y1面向后端并且沿着纵向Y1拔出。然而,可替换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可以如图8-10形成。
如图8-10所示,临时锁定槽22a通过穿过用于模制临时锁定槽22a的模具的拔出孔21c(即,通孔)而形成并且沿着纵向Y1形成,拔出孔21c设置在前部21中。完全锁定槽22b通过穿过用于模制完全锁定槽22b的模具的拔出孔21d(即,通孔)而形成并且沿着纵向Y1形成,拔出孔21d设置在前部21中。因此,当外盖20形成时,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能够利用模具形成,其在纵向Y1面向前端侧并且沿着纵向Y1拔出。就是说,模具能够以与用于模制前部21的前部,端子插入孔21a和测试夹具插入孔21b的模具相同的方向被拔出。因此,能够在不增加模具的拔出方向的数量的情况下形成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并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对于图8-10所示的例子,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穿过侧盖部22形成。然而,可替换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可以如图2所示形成凹面。
对于图8-10所示的例子,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形成在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盖部22的内部。然而,在锁定凸起形成在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盖部22的内部的情况下,如果它们穿过形成在前部21中的拔出孔形成并且沿着纵向Y1形成,那么它们能够利用模具形成,其在纵向Y1面向外盖20的前端侧并且与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一样沿着纵向Y1拔出。可选择地,可以形成图2所示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以及图8-10所示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
第二优选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作说明。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在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在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图14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在端子半插入时的后视图。
第二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后者包括在后面解释的第二锁定装置(即,完全锁定凸起,临时锁定凸起,锁定凸起)。下面,对第二锁定装置进行解释。
如图11所示,外盖20包括位于安装方向Y2上的外盖20侧的锁定臂部23。锁定臂部23包括:壁部23b,其根据与配合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在安装方向Y2上向壳体10侧弯曲,从而允许配合连接器壳体在连接方向(即,纵向Y1)上移动并且当配合连接器壳体处于其连接位置时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以及形成在壁部23b上用于锁定配合连接器壳体的锁定凸起23a。
外盖20包括一对形成在锁定臂部23两侧的锁定保护壁25。这一对锁定保护壁25沿着纵向Y1从后端延伸到其前端。这一对锁定保护壁25的后端在纵向Y1上整体设置有平行于安装方向Y3的凸缘部26。壳体10包括沿着这一对锁定保护壁25之间的锁定保护壁25突出的一对弹性锁定臂19。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能够在安装方向Y3上弯曲。
弹性锁定臂19包括临时锁定凸起19a和完全锁定凸起19b(即,第二锁定装置)用于在弹性锁定臂19的锁定保护壁25侧,与外盖20的锁定凸起25a(即,第二锁定装置)锁定。临时锁定凸起19a和完全锁定凸起19b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其凸起高度增加接近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
锁定凸起25a具有锁定凸起25a,其在锁定保护壁25的弹性锁定臂19侧,与弹性锁定臂19的临时锁定凸起19a一起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如图12所示,并与弹性锁定臂19的完全锁定凸起19b一起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如图13所示。
下面,对上述连接器的组装作说明。首先,当外盖20向壳体10滑动并且安装到壳体10用以将隔板部24插入到壳体10的安装槽11中时,同第一优选实施例类似,形成在壳体10中的锁定凸起16a和16b由外盖20的临时锁定槽22a临时锁定。如图13所示,壳体10的锁定凸起25a与外盖20的临时锁定凸起19a锁定在一起。因此,当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时,隔板部24允许端子30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
在临时锁定位置,端子30被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最后,外盖20进一步受压并且向壳体10滑动。因此,临时锁定槽22a和锁定凸起16a,16b之间的锁定以及临时锁定凸起19a和锁定凸起25a之间的锁定被撤销,使得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完全与外盖20的完全锁定槽22b锁定在一起。同样,壳体10的锁定凸起25a完全与外盖20的完全锁定凸起19b锁定在一起。因此,当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被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时,隔板部24将端子30锁定,防止端子30从端子接收腔C中伸出。
如图6所示,在端子30的末端没有完全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的末端的端子半插入的情况下,由于隔板部24的间壁24b受端子30的水平面35的干涉,所以不能完成完全锁定位置的锁定。就是说,如图14所示,在端子半插入的情况下,壳体10和外盖20位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这种情况下,完全锁定凸起19b抵靠锁定凸起25a,使得弹性锁定臂19在弹性锁定臂19离开锁定保护壁25的方向上弯曲并且位于锁定臂部23的下方。
因此,锁定臂部23在安装方向Y2上不向弹性锁定臂19之外的壳体10侧弯曲。因此,锁定臂部23不能允许配合连接器壳体向连接方向移动。这样,由于连接器不能与配合连接器壳体连接,所以很容易识别端子的半插入情况并因此能够防止出现端子的半插入。
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由于弹性锁定臂19的锁定保护壁25侧和锁定保护壁25的弹性锁定臂19侧都设置有第二锁定装置(即临时锁定凸起19a,完全锁定凸起19b和锁定凸起25a),其将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所以第二锁定装置能够利用锁定臂部23和锁定保护壁25之间的死区而提供,并因此能够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临时锁定和完全锁定的固持力。
第三优选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释。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的后部分解透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前部透视图。图17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图18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图19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在端子半插入时的后视图。图20示出了释放图15所示的连接器的锁定的方式。
第三优选实施例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锁定装置的结构,其中外盖20具有锥形面27并且弹性锁定臂19具有锁定撤销部19c,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5和16所示,凸起28设置在外盖20左右两个侧盖部22中由虚线示出的位置,而临时锁定槽16c和完全锁定槽16d形成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16。这种情况下,如果锁定凸起28沿着纵向Y1笔直地形成在纵向Y1的外盖20的后端,那么同锁定槽22a和22b一样,锁定凸起28就能够利用沿着纵向Y1从纵向Y1上的外盖20的后端拔出的模具来形成。
锥形面27设置在位于锁定保护壁25的弹性锁定臂19侧的壁面上,其离开弹性锁定臂19在纵向Y1接近后端侧。锥形面27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与其上形成有锁定凸起25a作为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W1相比,位于纵向Y1的后端侧的壁面,即,锥形面27以离开弹性锁定臂19的方式形成。弹性锁定臂19的锁定撤销部19c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与其上形成有锁定凸起25a的壁面W1相比,锁定撤销部19c向纵向Y1的后端侧凸起。
下面,对上述连接器的组装作说明。首先,当外盖20向壳体10滑动并且安装到壳体10用以将隔板部24插入到壳体10的安装槽11中,外盖20的锁定凸起28就与壳体10的临时锁定槽16c临时锁定在一起。如图17所示,壳体10的锁定凸起25a与外盖20的临时锁定凸起19a临时锁定在一起。因此,当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时,隔板部24就允许端子30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
在临时锁定位置,端子30被插入到各自的端子接收腔C中。最后,外盖20进一步受压并且向壳体10滑动。因此,临时锁定槽16c和锁定凸起28之间的锁定以及临时锁定凸起19a和锁定凸起25a之间的锁定被撤销,使得外盖20的锁定凸起28与壳体10的完全锁定槽16d完全锁定在一起。而且,壳体10的锁定凸起25a与外盖20的完全锁定凸起19b锁定在一起。因此,当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被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时,隔板部24将端子30锁定,防止端子30从端子接收腔C中伸出。
如图19所示,在壳体10和外盖20位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即,在端子半插入的情况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相同,弹性锁定臂19在弹性锁定臂19离开锁定保护壁25的方向上弯曲以防止锁定臂部23向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弯曲。
下面,对锁定的撤销作解释。如图20所示,在锁定撤销时,将手指插入到弹性锁定臂19的锁定撤销部19c和锥形面27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使一对弹性锁定臂19在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离开锁定保护壁25的方向上弯曲,从而撤销与锁定凸起25a的锁定。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锁定保护壁25和弹性锁定臂19之间没有间隙,需要利用锁定撤销夹具使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在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离开锁定保护壁25的方向上弯曲,此外,由于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设置在方向Y3上,所以很难使这一对弹性锁定臂19同时弯曲。
在这一点上,根据第三优选实施例,由于锥形面27和锁定撤销部19c之间有间隙,所以能够很容易就利用手指而不是第二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的特定夹具来撤销对弹性锁定臂19的锁定。
在上述第三优选实施例中,锥形面27以这种方式设置,与其上形成有锁定凸起25a的壁面W1相比,位于纵向Y1的后端侧的壁面,即,锥形面27以离开弹性锁定臂19的方式形成。然而,可替换的,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台阶,其中与壁面W1相比,位于纵向Y1的后端侧的壁面离开弹性锁定臂19。
第四优选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前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图22是图2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图23是图21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截面图。
第四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外盖20具有桥状物29并且壳体10具有弹性锁定部37,这将在下面作解释。
桥状物29设置在左右两侧侧盖部22之间的纵向Y1的后端以及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的末端。弹性锁定部37设置在纵向Y1的壳体10的后端。弹性锁定部37形成为悬臂形,其具有位于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的固定端37a和位于壳体10侧的自由端37b。固定端37a延伸到上壁15。当外盖20安装到壳体10时,弹性锁定部37的自由端37b向纵向Y1的前端侧弯曲以允许桥状物29在安装方向Y2上移动。
如图23所示,在壳体10和外盖20都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弹性锁定部37向纵向Y1的后端侧恢复并且在安装方向上与桥状物29排成直线以锁定桥状物29。桥状物29和弹性锁定部37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具有临时锁定凸起29a和临时锁定槽37c,作为将壳体10和外盖20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的锁定装置。
下面,对上述连接器的组装进行描述。首先,当外盖20向壳体10滑动并且安装到壳体10以将隔板部24插入到壳体10的安装槽11中时,弹性锁定部37的自由端37b受桥状物29挤压并且向纵向Y1的前端侧弯曲,从而允许桥状物29在安装方向Y2上移动。
当外盖20进一步向壳体10滑动时,同第一优选实施例一样,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与外盖20的临时锁定槽22a临时锁定在一起。进一步,如图22所示,桥状物29的临时锁定凸起29a和弹性锁定部37的临时锁定槽37c被临时锁定。因此,当壳体10和外盖20一起被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时,隔板部24允许端子30被插入到端子接收腔C中。
在临时锁定位置,端子30插入到各端子接收腔C中。最后,外盖20进一步向壳体10滑动。因此,临时锁定槽22a和锁定凸起16a,16b之间的锁定以及临时锁定凸起29a和临时锁定槽37c之间的锁定被撤销,并且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与外盖20的完全锁定槽22b完全锁定在一起。
如图23所示,弹性锁定部37的自由端37b向纵向Y1的后端侧恢复,使得桥状物29和弹性锁定部37在安装方向Y2上成一直线,并且壳体10和外盖20被一起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因此,隔板24将端子30锁定从而防止端子30从端子接收腔C中伸出来。
根据第四优选实施例,在纵向Y1上的壳体10的后端侧和外盖20处实现了临时锁定和完全锁定,从而提高了临时锁定和完全锁定的固持力。
第五优选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作说明。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前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另一实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进一步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在上述第一到第四优选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8所示,形成在壳体10和外盖20之间的间隙S沿着安装方向Y2直线延伸。对于这样的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电线被间隙S绊住,使得外盖20卷曲。
因此,在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外盖保护部38。如图24所示,在位于纵向Y1的后端侧以及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的各个拐角处,左右侧面对16都具有各自的突出状外盖保护部38,每个都与左右侧盖部对22的每个外侧面对齐。这一对左右侧盖部22每个都具有面向相应的外盖保护部38的凹口部。
对于上述结构,能够阻止电线从位于安装方向Y2前端以及侧盖部22的前部21的相对端的间隙S进入,从而防止外盖20卷曲。
可替换地,可以采用图25所示的外盖保护部38。这种情况下,在位于纵向Y1的后端侧以及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的拐角处,这一对左右侧面16的每个都具有外盖保护部38,其覆盖这一对左右侧盖部22的每个外侧面。这一对左右侧盖部22的每个都具有面向外盖保护部38的凹面部39。凹面部39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这一对侧盖部22的外侧面与外盖保护部38对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形成有外盖保护部38使之覆盖侧盖部22的外侧面,所以能够阻止电线从外盖20和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进入并且能够防止外盖20卷曲。
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凹面部39从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的端部到壳体10侧的端部形成。然而,可替换的,如图26所示,凹面部39可以只形成为面向外盖保护部38的一部分。
第六优选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作解释。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后部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外盖20和壳体10。图28是图27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的后视图。图29是示出了第二楔形凸起和楔形凹槽之间的锁定被撤消的状态的截面图。
第六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外盖20设置有桥状物29和楔形槽40并且壳体10设置有楔形凸起41。桥状物29设置在左右侧盖部22之间的纵向Y1的后端以及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的端部。因此,桥状物29位于纵向Y1的侧盖部22的后端,这样与壳体10和外盖20被一起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的端子接收腔C相比,桥状物29位于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
外盖20还具有凹形面向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的楔形槽40。楔形槽40设置在纵向Y1的外盖20的后端。楔形槽40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在交叉方向Y3上其宽度增加接近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
壳体10设置有向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凸起的楔形凸起41。楔形凸起41位于纵向Y1的壳体10的后端。楔形凸起4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在交叉方向Y3上其宽度增加接近安装方向Y2的外盖20侧。如图28所示,楔形槽40和楔形凸起41在完全锁定位置相互配合。
对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10和外盖20通过楔形槽40和楔形凸起41一起完全锁定在纵向Y1的后端。因此,即使在电线L受到朝着安装方向Y2的壳体10侧的力的影响时,楔形槽40和楔形凸起41之间的锁定也不会撤销。
在楔形槽40和楔形凸起41之间的锁定被撤销的情况下,如图29所示,桥状物29卡住电线L以防止壳体10和外盖20之间的锁定被撤销。就是说,壳体10和外盖20能够一起被紧紧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借助于桥状物29,没有间隙S笔直地沿着安装方向Y2延伸,所以能够防止发生侧盖部23卷曲和损坏。
在上述的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外盖20设置有楔形槽40,同时壳体10设置有楔形凸起41。然而,可替换的,外盖20可以设置有楔形凸起41,而壳体10设置有楔形槽40。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在作为外部的外盖20中,不仅前部21和隔板部24,而且左右侧盖部22和具有锁定凸起23a的锁定臂部23都形成一个整体。然而,对于外部来说,假如前部21和隔板部24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左右侧盖部22和锁定臂部23就不需要形成一个整体。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侧面16的外面,壳体10的左右侧面16具有将壳体10和外盖20锁定在临时和完全锁定位置的第一锁定装置(锁定凸起16a和16b),然而在每个侧盖部22的内部,外盖20的左右侧盖部22具有第一锁定装置(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然而,例如,隔板部24和面向隔板部24的一部分壳体10可以设置锁定装置,并且前部21和面向前部21的一部分壳体10可以设置锁定装置。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左右侧盖部22的内部设置有凹入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然而,例如,假如形成有与壳体10的锁定凸起16a,16b锁定在一起的锁定台阶,那么凹入的临时锁定槽22a和完全锁定槽22b可以穿过侧盖部22而形成。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与纵向Y1交叉的对接面34形成在端子30的管部30a的外面。然而,可替换的,例如,对接面34可以形成在端子30的管部30a中。因此,如果对接面34形成在端子30的管部30a中,则对接面34就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暴露在完全锁定位置,因而连续性测试探针就能够从端子插入孔21a插入以进行连续性测试。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插入连续性测试探针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用于在壳体10和外盖20完全锁定在一起的情况下对端子30进行电连续性测试。然而,如图30所示,其中端子30的端子插入孔21a和对接面34在纵向上形成直线并且对接面34通过端子插入孔21a露出,如果不需要根据完全锁定进行连续性测试,则如图30和31所示,前部21就没有必要具备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对接面34就在完全锁定后暴露。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端子插入孔21a插入连续性测试探针而进行电连续性测试,使测试探针抵靠对接面34。
因此,如上所述,前部21没有必要具备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进一步,当形成在端子30的管部30a外面的对接面34在完全锁定位置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暴露时,端子插入孔21a必须制造得比插入配合端子的空间大,然而,由于形成在插入孔外面的对接面34在临时锁定位置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暴露,所以端子插入孔21a不必要制造得比插入配合端子的空间大,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前部21的机械强度。此外,配合阳极端子以夹紧方式插入到测试夹具插入孔21b中是不可能的。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在完全锁定位置,对接面34通过前部21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露出,在临时锁定位置,对接面34通过端子插入孔21a露出。然而,可替换的,假如前部21包括通过其暴露出对接面34的暴露孔,那么对接面34可以暴露在完全锁定位置,临时锁定位置或者完全锁定位置和临时锁定位置。进一步,端子插入孔21a可以用作暴露孔,或者可替换的,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的孔可以形成为暴露孔。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临时锁定时,不仅锁定枪13,而且端子30的对接面34都通过端子插入孔21a露出。然而,可替换的,如图7所示,在完全锁定的情况下,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可以设置用于暴露出对接面34的测试夹具插入孔21b,并且电连续性测试可以在完全锁定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情况下,在临时锁定时,可以通过端子插入孔21a朝向不同的方向接收端子30。
在完全锁定的情况下,如果锁定枪13和端子拔出夹具插入孔(图中未示出)在纵向Y1上可能形成直线,其中该端子拔出夹具插入孔是除了端子插入孔21a之外的形成使端子拔出夹具插入以撤销对锁定枪的锁定,并且锁定枪13从端子拔出夹具插入孔露出,从而在完全锁定的情况下撤销对锁定枪13的锁定,锁定枪13不需要在临时锁定时通过端子插入孔21a露出并且可以锁定不同的部分。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对接面34形成在端子30的管部30a外面的很前端。然而,可替换的,对接面34可以形成在,例如,与很前端相比的稍后侧。
在上述第一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端子接收腔C的台阶的数量为两个。然而,台阶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在上述第一到第五优选实施例中,锁定凸起23a设置在锁定臂部23上。然而,可替换的,例如,锁定凸起23a可以形成在外盖20的左右侧盖部22上或者壳体10的下壁12的外面。
对前述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目的在于理解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各种变型。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A)壳体,其包括端子接收腔和用于将端子接收腔中接收的端子锁定的端子锁定枪;以及
(B)外部,包括
前部,其在端子的纵向上覆盖壳体的端侧并且具有与端子接收腔连通的配合端子插入孔,和
隔板部,其从与端子的纵向以直角相交的安装方向安装到壳体中并且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被锁定到壳体中,该临时锁定位置允许端子插入到端子接收腔中,该完全锁定位置用于锁定端子并防止端子从端子接收腔中伸出来,
其中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一对平行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的外侧面,并且端子接收腔形成在所述一对外侧面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侧盖部,用于覆盖所述一对外侧面,
其中第一锁定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面的外面以及外部的侧盖部的里面,该第一锁定装置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里面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所述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在端子的纵向至少从外部的后端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里面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所述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穿过形成在前部中的通孔并且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设置在外部的侧盖部里面的第一锁定装置是锁定凸起或者锁定槽,其穿过形成在前部中的通孔并且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一对平行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的外侧面,并且端子接收腔形成在所述一对外侧面之间,
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侧盖部,用于覆盖所述一对外侧面,
其中外部包括用于连接拐角的桥状物,每个桥状物位于所述一对侧盖部之间的端子纵向上外部的后端侧,并且位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壳体的侧面上,
其中壳体包括悬臂型弹性锁定部,所述悬臂型弹性锁定部在端子纵向上在壳体的后端形成,具有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位于所述连接器的外部侧的固定端和位于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侧的自由端,
其中当外部被安装到壳体时,自由端在端子纵向上向前端弯曲,使得弹性锁定部允许桥状物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移动,而在壳体和外部都处于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弹性锁定部和桥状物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形成直线,使得弹性锁定部将桥状物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桥状物和弹性锁定部中的每个都设置有临时锁定装置,所述临时锁定装置在临时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一对平行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的外侧面,并且端子接收腔在所述一对外侧面之间形成,
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侧盖部,用于覆盖所述一对外侧面,
其中所述一对外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与所述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对齐的凸起,该凸起位于端子纵向上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位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的外侧面的壳体侧,
其中所述一对侧盖部面向凸起的部分被开槽。
9.根据叔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一对平行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的外侧面,并且端子接收腔在所述一对外侧面之间形成,
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侧盖部,用于覆盖所述一对外侧面,
其中所述一对外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于覆盖所述一对侧盖部的外侧面的盖部保护部,该盖部保护部位于端子纵向上外侧面的后端侧,并且位于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外侧面的壳体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外部与壳体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壳体的端子锁定枪通过前部的配合端子插入孔露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端子具有与端子的纵向相交的对接面,前部具有暴露孔,并且对接面和暴露孔在端子的纵向上形成直线,使得在外部与壳体在完全锁定位置和临时锁定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锁定的情况下,对接面通过暴露孔露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外部与壳体只锁定在完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暴露孔使对接面露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对平行于隔板部安装方向的外侧面,并且端子接收腔在所述一对外侧面之间形成,
其中外部还整体设置有一对侧盖部,用于覆盖所述一对外侧面,
其中所述外部包括:一对锁定保护壁,所述一对锁定保护壁沿着端子的纵向形成,并且夹住用于锁定配合连接器壳体的锁定臂部;以及沿着锁定保护壁突出的弹性锁定臂,
其中第二锁定装置设置在弹性锁定臂的锁定保护壁侧以及锁定保护壁的弹性锁定臂侧,该第二锁定装置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将壳体和外部锁定在一起。
14.根据叔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壳体和外部位于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情况下,弹性锁定臂在弹性锁定臂离开锁定保护壁的方向上弯曲,从而第二锁定装置防止锁定臂部在隔板部的安装方向上弯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锁定保护壁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其位于端子纵向上的后端侧的壁面离开弹性锁定臂,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离开,
其中弹性锁定臂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弹性锁定臂朝着端子纵向上的后端侧突出,而不是其上形成有第二锁定装置的壁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36897 | 2005-11-22 | ||
JP2005336897 | 2005-11-22 | ||
JP2005336897 | 2005-11-22 | ||
JP2006-294045 | 2006-10-30 | ||
JP2006294045A JP4820270B2 (ja) | 2005-11-22 | 2006-10-30 | コネクタ |
JP2006294045 | 2006-10-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92443A CN1992443A (zh) | 2007-07-04 |
CN1992443B true CN1992443B (zh) | 2011-02-16 |
Family
ID=3760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6414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2443B (zh) | 2005-11-22 | 2006-11-22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20270B2 (zh) |
CN (1) | CN1992443B (zh) |
GB (1) | GB243246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0802A (zh) * | 2017-06-29 | 2017-10-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拆式线束插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04131B2 (ja) * | 2006-11-20 | 2012-03-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9021159A (ja) * | 2007-07-13 | 2009-01-29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雄型コネクタ |
JP5217458B2 (ja) * | 2008-01-29 | 2013-06-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914848B2 (ja) * | 2008-02-08 | 2012-04-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アライニングプレート付きコネクタ |
JP5210898B2 (ja) * | 2009-01-20 | 2013-06-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421809B2 (ja) * | 2010-01-28 | 2014-02-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2169186A (ja) * | 2011-02-15 | 2012-09-06 | Yazaki Corp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5707252B2 (ja) | 2011-06-24 | 2015-04-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430689B2 (en) * | 2011-07-22 | 2013-04-30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FR2998423A1 (fr) * | 2012-11-22 | 2014-05-23 |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 Connecteur electrique compact |
JP5892428B2 (ja) * | 2013-03-18 | 2016-03-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104064B2 (ja) * | 2013-06-14 | 2017-03-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9666972B2 (en) * | 2014-11-13 | 2017-05-30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6575546B2 (ja) * | 2017-03-15 | 2019-09-18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JP7088873B2 (ja) * | 2019-04-08 | 2022-06-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21087251A (ja) * | 2019-11-26 | 2021-06-0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タ |
JP7312360B2 (ja) * | 2019-12-02 | 2023-07-2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1836A (zh) * | 1997-09-17 | 1999-03-2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定位件的连接器 |
US6935904B2 (en) * | 2003-05-28 | 2005-08-3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34111B2 (ja) * | 1997-04-14 | 2005-03-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雌型コネクタ |
GB2326288B (en) * | 1997-06-13 | 2001-07-25 |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
JP3755432B2 (ja) * | 2001-06-25 | 2006-03-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06
- 2006-10-30 JP JP2006294045A patent/JP48202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1-20 GB GB0623077A patent/GB2432466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1-22 CN CN2006100641415A patent/CN19924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1836A (zh) * | 1997-09-17 | 1999-03-2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定位件的连接器 |
US6935904B2 (en) * | 2003-05-28 | 2005-08-3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0802A (zh) * | 2017-06-29 | 2017-10-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拆式线束插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432466B (en) | 2010-07-14 |
CN1992443A (zh) | 2007-07-04 |
JP4820270B2 (ja) | 2011-11-24 |
GB2432466A (en) | 2007-05-23 |
GB0623077D0 (en) | 2006-12-27 |
JP2007173216A (ja) | 2007-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92443B (zh) | 连接器 | |
US5775953A (en) | Low-insertion-force connector assembly | |
DE69900770T2 (de) |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seitlicher Verriegelung | |
JP3253052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DE102007020581B4 (de) | Stecker mit komplementären Stecker und Sperrlöseteil | |
US5618207A (en) | Retaining method and double-retaining connector therefor | |
US5947775A (en) | Connector | |
CN100508297C (zh) | 电连接器 | |
DE102008038563B4 (de) | Verbinder | |
DE69613161T2 (de) | Elektrischer Verbinder | |
JPH04127976U (ja) | コネクタ | |
DE60001032T2 (de) | Verbinder | |
US20090221190A1 (en) | Electric connector housing | |
DE69828470T2 (de) | Verbinder mit Kontaktverriegelung | |
US6129574A (en) | Connector having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neous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 |
US6068522A (en) | Block connector | |
US4734052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490413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H09306582A (ja) | コネクタ | |
US5556291A (en) | Joint connector | |
WO2021079604A1 (ja) | 分岐用コネクタ | |
JP516134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592639Y2 (ja) | 圧接コネクタ | |
JPH10289747A (ja) | 雌型コネクタ | |
JP3042365B2 (ja) | リテーナ別体型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