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072A - 喷墨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2072A
CN1982072A CNA2006101630140A CN200610163014A CN1982072A CN 1982072 A CN1982072 A CN 1982072A CN A2006101630140 A CNA2006101630140 A CN A2006101630140A CN 200610163014 A CN200610163014 A CN 200610163014A CN 1982072 A CN1982072 A CN 1982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along
balladeur train
sliding
adjustment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3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9420C (zh
Inventor
玉置修一
佐本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2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2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4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4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 B41J25/308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ans on the printer frame, e.g. for rotation of an eccentric carriage guide shaf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滑架;一对引导框架;图像记录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以及间隙调节装置,通过利用滑架的往复运动中的一部分,所述间隙调节装置沿着与往复运动方向和输送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改变在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每一个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沿着该垂直方向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图像记录头之间的间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记录介质厚度,使记录头沿着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运动,来调节在安装在滑架上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设备
本申请基于2005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341818,该文献的内容在这里被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设备,例如喷墨记录设备,并且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a)一对引导框架,所述引导框架沿着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彼此分开,并且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b)滑架,所述滑架包括主框架,该主框架由两个引导框架如此支撑,从而主框架桥接着两个引导框架,并且该主框架在两个引导框架上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及(c)图像记录头,例如喷墨记录头,其安装在滑架的主框架上。
背景技术
已知这样一种所谓的喷墨式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喷墨记录头,该喷墨记录头朝着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喷射墨滴,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记录头安装在由一个或多个引导构件支撑的滑架上,并且沿着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在滑架往复运动期间,记录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墨滴。由于记录头安装在由引导构件支撑的滑架上,并且记录介质由压盘支撑,所以使得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即,间隙)在记录头往复运动的区域上均匀。
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影响了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分辨率。在采用记录纸张作为记录介质的情况中,在记录头的喷墨表面和记录纸张的图像记录表面之间的距离或间隙根据记录纸张的厚度改变。已知有各种记录纸张,例如普通纸、光泽照片打印纸、明信片或信封,并且这些纸张具有不同的厚度值。如果使用不同类型的记录纸张,则上述间隙改变,并且因此记录在每种记录纸张上的图像质量也会改变,即不能记录具有所期望质量的图像。另外,近来已经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减小由喷墨头喷射的墨滴大小,并且为此减小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因此,记录头可能会与具有较大厚度的记录介质产生干涉。在这个技术背景下,已经提出了一种间隙调节装置,用来通过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使记录头沿着记录介质厚度方向运动,来调节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例如专利文献1(即,日本专利申请文献No.2003-231326)、专利文献2(即,日本专利申请文献No.2003-341173)或专利文献3(即,日本专利申请文献No.2003-175654)都披露了该间隙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更具体地说,专利文献1披露了这样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滑架,所述滑架包括在外面装配在导轴上的主框架;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可以相对于主框架沿着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运动;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安装在可动构件上;以及可动构件运动装置,所述可动构件运动装置使可动构件沿着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运动。但是,由于滑架需要采用包括主框架和可动构件的双结构,所以滑架的尺寸增大,并且因此其结构复杂。由专利文献2所披露的图像记录设备也存在这种情况。
另外,专利文献3教导了通过使滑架绕着导轴转动来调节上述间隙的技术。因此,可以使记录头相对于压盘不平行,从而间隙会沿着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不好地变化。在记录头沿着输送方向具有很大尺寸的特定情况中,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质量会显著降低。
本发明是在上述背景中开发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间隙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根据介质厚度,使记录头沿着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运动,来调节在(a)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和(b)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所述滑架由一对引导框架支撑,从而在引导框架上往复运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通过利用滑架在引导框架上的往复运动来调节间隙的间隙调节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滑架,所述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一对引导框架,所述引导框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所述引导框架相互配合以引导滑架的运动,其中这两个引导框架沿着输送记录介质并且与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输送方向相互分开,并且其中滑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两个引导框架如此支撑,从而主框架桥接着两个引导框架,并且另外该滑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滑动构件,每个滑动构件具有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在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上滑动的滑动面;图像记录头,所述图像记录头安装在滑架的主框架上,并且用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以及间隙调节装置,所述间隙调节装置通过利用滑架的往复运动的一部分,来沿着与往复运动方向和输送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改变在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每一个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沿着该垂直方向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图像记录头之间的间隙。
在当前记录设备中,其上安装有图像记录头的滑架由两个引导框架如此支撑,从而该滑架桥接着两个引导框架,并且沿着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在滑架往复运动期间,记录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承载着图像记录头的主框架由滑动构件如此支撑,从而主框架可以相对于引导框架沿着垂直方向运动到多个不同位置的每一个。通过间隙调节装置使主框架沿着垂直方向相对于每个引导框架运动。该间隙调节装置操作用来按照改变在主框架和每个滑动构件的滑动面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使滑架运动,从而由每个滑动构件支撑的主框架的垂直方向位置改变,因此调节了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面和任选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其上应用了本发明的多功能设备(MFD)1的外部结构;
图2为一剖视图,显示出MFD1的内部结构;
图3为一放大剖视图,显示出MFD1的打印机部分2的主要元件;
图4为一放大平面图,显示出打印机部分2的主要元件;
图5为打印机部分2的喷墨记录头39的底视图;
图6为一放大剖视图,显示出喷墨记录头39的内部结构;
图7为一示意图,显示出MFD1的控制装置64的电气布置;
图8为一放大平面图,显示出打印机部分2的滑架38的外部结构;
图9为滑架38的侧视图;
图10为沿着在图8中的10-10线剖开的滑架38的剖视图;
图11为一分解透视图,显示出滑架38的滑动构件86、盘簧87和间隙调节构件88;
图12为滑架38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13为与图10对应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14为滑架38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15为与图10对应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16为一底视图,显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打印机部分的滑架110的一部分下表面;
图17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可旋转轴构件112和滑架110的滑动体113的外部结构;
图18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可旋转轴构件112的外部结构;并且
图19为可旋转轴构件112和滑动体11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案>
图1显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多功能设备(MFD)”1的外观;并且图2显示出该MFD1的内部结构。MFD1具有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复印机功能和传真机功能,并且包括:设在其下部中的打印机部分2;以及设在与下部成一体的其上部中的扫描仪部分3。在当前实施方案中,打印机部分2对应于作为其上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因此可以省略除了打印机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因此,可以省略扫描仪部分3。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只具有打印机功能并且没有扫描仪、复印机或传真机功能的单功能打印机。
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MFD1具有较小尺寸。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大尺寸MFD,该大尺寸MFD包括多个供纸盒和自动送稿器(ADF)。另外,MFD1可以与未示出的外部计算机(即,外部信息处理器)连接,从而MFD1可以根据从计算机提供的打印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或文稿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可选的是,MFD1可以与外设例如数码相机连接,从而MFD1可以根据从数码相机提供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而且,MFD1可以包括记录介质接收部分,该记录介质接收部分能够接收各种记录媒介的每一种,例如存储卡,从而MFD1可以根据由每个记录媒介存储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如图1所示,MFD1的宽度和长度大于其高度。因此,MFD1具有大体上为长方体形状的扁平外观。在MFD1的下部中,设有打印机部分2。该打印机部分2具有:形成在MFD1的前表面中的前开口2a;以及通过前开口2a暴露出的供纸盘20和接纸盘21,从而接纸盘21设置在供纸盘20上方。供纸盘20用来存储作为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并且能够容纳不大于A4规格的各种规格记录纸张,例如A4规格、B5规格或明信片规格。如图2所示,供纸盘20包括可滑动构件20a,可滑动构件20a在必要时能够延伸,以增加盘20的底面。在该情况中,供纸盘20能够容纳法定规格记录纸张。如将在后面所述的一样,由供纸盘20容纳的记录纸张一张张地提供给打印机部分2的图像记录单元24,从而在每张记录纸张上记录所期望的图像,然后将每张记录纸张排放到接纸盘21上。
在MFD1的上部中,设有扫描仪部分3,即所谓的“平板”扫描仪。如图1和2所示,扫描仪部分3包括作为顶板的盖子构件30,它能够覆盖放置在压盘玻璃31的上表面上的原稿纸张。盖子构件30可以按照打开和关闭的方式向上和向下枢转。在压盘玻璃31下方设有图像传感器32。原稿纸张具有由扫描仪部分3读取的原始图像。图像传感器32运动以从原稿纸张读取原始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为MFD1的纵向方向。
在MFD1的上部的前端部分中设有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用来操作打印机部分2和扫描仪部分3。操作面板4包括各种操作按键和液晶显示器(LCD),用户使用它们来输入各种指令以操作MFD1。在MFD1与外部计算机连接的情况中,根据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借助打印机驱动器或扫描仪驱动器,来使MFD1操作。MFD1在其前表面的左边顶部(图1)中具有插槽部分5,用来让每个都作为记录媒介的各种小型存储卡的每一种能够插入在插槽部分5中。在用户按照适当的方式操纵操作面板4时,MFD1读取由插入在插槽部分5中的每个存储卡存储的图像数据,并且操作面板4的LCD根据这样读出的图像数据显示出与图像数据相关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操作操作面板4的各个按键,来从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所期望的图像,从而打印机部分2可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纸张上。
下面,将参照图2至6,对MFD1的内部结构尤其是打印机部分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和3所示,设在MFD1的底部中的供纸盘20具有设在其相对于每张记录纸张从盘20提供的供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中的倾斜分纸板22。该倾斜分纸板22用来使在供纸盘20中的每张记录纸张与其它记录纸张分开,并且沿着向上方向朝着输纸路径23引导每张分离出的记录纸张的运动。如图3所示,输纸路径23首先向上延伸,然后朝着MFD1的前侧(即在图中的左侧)弯曲,并且进一步朝着前开口2a延伸。也就是说,输纸路径23从MFD1的后侧经由图像记录单元24和接纸盘21朝着其前侧延伸。因此,输纸路径23包括U形弯曲部分,在将每张记录纸张提供给图像记录单元24之前,通过该U形弯曲部分将每张记录纸张的供应方向从向后方向改变为向前方向。在图像记录单元24将图像记录在每张记录纸张上之后,将每张纸张排放到接纸盘21上。
图3和4显示出打印机部分2的主要部件。如图3所示,在供纸盘20上设有供纸辊25。供纸辊25与倾斜分纸板22配合,以使层叠在供纸盘20中的每张记录纸张与其它记录纸张分开,并且将这样分离的记录纸张提供给输纸路径23。供纸辊25由供纸臂26的下端部分可转动地支撑。另外,供纸臂26支撑着传动装置27,该传动装置27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并且在其一个端部与供纸辊25连接。在使与传动装置27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LF(换行)电机71(图7)驱动或转动时,LF电机71的驱动力借助传动装置27传递给供纸辊25,从而使辊25转动,以使每张记录纸张朝着倾斜分纸板22运动。
供纸臂26的上面或底部端部由轴构件26a支撑,从而该臂26可以绕着轴构件26a向上和向下枢转,以便朝着和远离供纸盘20运动。在图2所示的状态中,其中供纸盘20设置在MFD1中,供纸臂26的自重或未示出的弹性构件(例如弹簧)将臂26朝着盘20向下偏压;并且在将供纸盘20从MFD10抽出时,如图3所示一样,使供纸臂26回缩至其上面死区位置。在使供纸臂26向下枢转时,将由臂26的下端部分支撑的供纸辊25压在层叠在供纸盘20中的记录纸张的最上面一张上。如果在该状态中使供纸辊25转动,则在辊25的外圆周表面和最上面记录纸张的上表面之间产生出摩擦力,并且由于该摩擦力,使最上面记录纸张朝着倾斜分纸板22运动。在最上面记录纸张的前端接合着倾斜分纸板22时,将记录纸张向上朝着输纸路径23引导。在最上面记录纸张朝着倾斜分纸板22运动时,由于在它们之间产生出的摩擦或静电,下面的一张或多张记录纸张会与最上面记录纸张一起运动。但是,通过分纸板22防止了下面的一张或多张记录纸张的进一步运动。
除了设有图像记录单元24的一部分输纸路径23之外,输纸路径23由通过它们之间的适当距离彼此相对的外引导表面和内引导表面限定并且构成。在MFD1中,外引导表面由打印机部分11的壳体内表面构成,并且内引导表面由固定在壳体内的引导构件28的表面构成。在输纸路径23的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中,设有一个或多个导辊29,如图3所示一样。导辊29可以绕着与输纸路径23的宽度方向、即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平行的相应轴线自由地转动,并且如此安装在输纸路径23上,从而辊29的相应外圆周表面在路径23的外部或内部引导表面中部分暴露出。由于这些导辊29,所以即使在其弯曲部分处,每张记录纸张也能够平稳地输送,同时与输纸路径23的内外引导表面连续接触。
如图3所示,图像记录单元24在输纸路径23中设置在中途处。图像记录单元24包括:作为图像记录头的喷墨记录头39;以及承载该记录头39并且能够沿着作为往复运动方向的主扫描方向运动或往复运动的滑架38。下面将对滑架38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MFD1中与喷墨记录头39分开设有四个墨盒40(图4)。这四个墨盒40分别存储有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Bk),并且通过相应的供墨管41将这些墨水提供给喷墨记录头39,从而记录头39能够喷射出细小墨滴。在滑架38往复运动期间,喷墨记录头39将墨滴朝着在与记录头39相对的压盘42上输送的每张记录纸张喷射,从而在每张纸张上记录图像。
如图4所示,MFD1具有一对设置在输纸路径23上方的引导框架43、44。这两个引导框架42、43沿着输纸方向(即,在图4中从顶部向底部的方向)彼此间隔适当的第一距离,并且沿着与输纸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延伸。这两个引导框架42、43沿着与主扫描方向和输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垂直方向)相互间隔适当的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可以在与其纵向方向平行的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中心线之间测量出,并且第二距离可以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之间测量出。喷墨记录头39安装在滑架38上,并且滑架38由两个引导框架43、44如此支撑,从而滑架38桥接着两个框架43、44,并且可滑动地沿着与输纸方向垂直的主扫描(即,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设在滑架38相对于输纸方向的上游侧上的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上游侧的引导框架43为板状构件,该板状构件沿着输纸路径23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比滑架38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范围更长。上游侧引导框架43的上表面如此支撑着滑架38的上游侧端部,从而使得滑架38能够在引导框架43上自由地滑动。
设在滑架38相对于输纸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下游侧引导框架44也是板状构件,该板状构件沿着输纸路径23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与上游侧引导框架43一样长。下游侧引导框架44包括边缘部分45,边缘部分45相对于其基底部分成基本上直角向上弯曲,并且支撑着滑架38的下游侧端部。滑架38由引导框架44的上表面如此支撑,从而滑架38可以自由地滑动。滑架38具有辊(未示出),所述辊相互配合以夹住边缘部分45。因此,滑架38如此安装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从而滑架38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框架43、44自由滑动,并且滑架38能够沿着作为参考路径的边缘部分45在与输纸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必要时,可以在滑架38的用来接触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的相应部分上,设置低摩擦构件(未示出)。
在下游侧引导框架44上设有滑架驱动装置46。滑架驱动装置46包括环形同步皮带49,同步皮带49在其内表面上具有齿,并且在其一部分处与滑架38连接。同步皮带49缠绕在分别靠近输纸路径23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设置的主动皮带轮47和从动皮带轮48上。主动皮带轮47的轴构件受到来自CR(滑架)电机73的驱动力(图7),从而使主动皮带轮47转动,并且使同步皮带49循环运动。可以用具有与滑架38连接的相对端部的同步皮带,来代替该环形同步皮带49。
由于同步皮带49固定在滑架38上,所以在驱动同步皮带49或使之循环运动时,滑架38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之间、沿着下游侧引导框架44的边缘部分45往复运动。由于喷墨记录头49安装在滑架38上,所以可以使记录头39沿着主扫描方向、即输纸路径23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沿着边缘部分45设有线性编码器77的编码带50(图7)。线性编码器77另外包括光遮断器(未示出),该光遮断器用来检测编码带50的每个狭缝。根据由线性编码器77输出的检测信号,通过后面所述的控制装置64,来控制滑架38的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压盘42设置在输纸路径23下方,从而该压盘42与喷墨记录头39相对。该压盘42在滑架38的输送每张记录纸张的往复运动范围的中间部分上延伸。压盘42的长度明显大于能够供MFD1使用的最大规格记录纸张的宽度。因此,每张记录纸张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能够在压盘42上通过。
如图4所示,在喷墨记录头39能够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区域的任一侧上,即在每张记录纸张没有通过的相应外侧区域中,设置维护单元,即清洗装置51和废墨盘84。清洗装置51用来通过抽吸,从喷墨记录头39的喷嘴53(图5)中去除气泡和/或杂质,并且包括:盖帽构件52,盖帽构件52能够覆盖记录头39的喷嘴53;未示出的抽吸泵,该抽吸泵能够通过盖帽构件62与记录头39连接;以及未示出的运动装置,用来使盖帽构件52朝着记录头39的喷嘴53运动和运动离开记录头39的喷嘴53。在清洗装置51通过抽吸从喷墨记录头39去除气泡等时,首先滑架38如此运动,从而记录头39设置在正好位于盖帽构件52上方的位置处,并且在该状态中,盖帽构件52向上运动,以便流体密封地盖住位于记录头39的下表面中的喷嘴53的开口。然后,操作与盖帽构件52连接的抽吸泵,并且从记录头39的喷嘴53将墨水抽出。
废墨盘84用于在喷墨记录头39进行所谓的“冲洗”操作的空载操作时接收废墨。在进行冲洗操作时,记录头39(或者滑架38)向滑架38的往复运动范围的左手端部分(图4)运动,从而记录头39朝着废墨盘84喷射墨滴。废墨盘84与压盘42形成为一体。因此,维护单元51、84相互配合,以从喷墨记录头39中去除气泡和/或混合墨水。
如图1和4所示,四个墨盒40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在打印机部分2的前左部(即,在图4中的右部)中的壳体的相应墨盒容纳部分6上。如图4所示,在MFD1中,墨盒容纳部分6与其上安装有喷墨记录头39的滑架38分开设置,并且借助相应的供墨管41,从安装在相应墨盒容纳部分6上的墨盒40,将墨水提供给记录头39。
安装在相应墨盒容纳部分6上的四个墨盒40,通过相互独立的供墨管41,将相应的墨水提供给喷墨记录头39。每个供墨管41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具有用来确保在滑架38往复运动时每个管子41进行足够大的弯曲的柔性。
四个供墨管41从相应的墨盒容纳部分6拉出到MFD1的宽度方向中间区域,在那里将管子41的相应中间部分固定在MFD1的适当构件例如框架结构上。但是,位于中间区域和滑架38之间的供墨管41的相应自由部分没有固定在任何构件上,并且因此能够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运动,同时改变其形状。更具体地说,在滑架38朝着往复运动范围的右手端运动时,供墨管41如此弯曲,从而其自由部分的弯曲半径减小;并且在滑架38朝着往复运动范围的左手端运动时,供墨管41如此弯曲,从而自由部分的弯曲半径增大。
图5显示出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在那里沿着输纸方向成相应排的方式,布置有分别与四种墨水CMYBk对应的四组喷嘴53。因此,四排喷嘴53沿着滑架38往复运动的主扫描方向布置。在每排中,喷嘴53以适当的间距设置。但是,在每排中的喷嘴53的设置间距和/或设在每排中的喷嘴53的总数,必要时可以根据例如由图像记录单元24记录的图像的分辨率改变。另外,喷嘴53的总排数可以根据在MFD1中所使用的总墨水数改变。
从四个墨盒40通过四个供墨管41提供给喷墨记录头39的四种墨水CMYBk,通过包括相应供墨口48、相应缓冲容器57、相应歧管56和相应空腔55的相应墨流通道,流向相应喷嘴53。在压电元件54的任意一个变形时,相应一个喷嘴53朝着记录纸张喷射墨滴。通过用未示出的气泵,借助相应的排气口59进行抽气,去除累积在缓冲容器57中的气泡。
如图3所示,在图像记录单元24相对于路径23的上游侧上,设有驱动辊60和压辊61,驱动辊60和压辊61相互配合,以夹着沿着输纸路径23输送的每张记录纸张,并且将每张纸张输送到压盘42上。另外,在图像记录单元24沿着输纸路径23的下游侧上,设有另一个驱动辊62和带齿辊63,驱动辊62和带齿辊63相互配合,以夹着其上已经记录有图像的每张记录纸张,并且将每张纸张朝着接纸盘21输送。通过LF电机71驱动或转动两个驱动辊60、62,并且由第一驱动辊60和压辊61夹着的记录纸张,以每个都与记录在纸张上的一条图像线对应的递进量在压盘42上间歇地输送。两个驱动辊60、62的相应转动相互同步,并且为此,第一驱动辊60设有旋转编码器76(图7)。旋转编码器76包括:固定在第一驱动辊60的轴构件上的编码圆盘;和用来检测编码圆盘的狭缝并且产生出与所检测出的狭缝对应的脉冲信号的光遮断器。因此,两个驱动辊60、62的相应转动由控制装置64,根据这样产生出的脉冲信号控制。
压辊61可以自由地转动,并且被弹性偏压在第一驱动辊60上,以便用适当的压力挤压所述第一驱动辊60。因此,在第一驱动辊60和压辊61相互配合,以夹着记录纸张时,压辊56弹性回缩与记录纸张厚度对应的量。因此,第一驱动辊60的旋转力可靠地传递给记录纸张。这对于带齿辊63也是如此。但是,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带齿辊63压着其上已经记录有图像的记录纸张。因此,为了防止记录在记录纸张上的图像质量变差,带齿辊63与正齿轮一样,沿着其外圆周表面具有多个突出部。
图7示意性地显示出MFD1的控制装置64的电气布置。该控制装置64用来控制整个MFD1,该MFD1不仅包括打印机部分3,而且还包括扫描仪部分2。但是,由于扫描仪部分2不是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所以对于控制扫描仪部分2的方式没有给出任何详细说明。控制装置64主要由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65、ROM(只读存储器)66、RAM(随机存取存储器)67和EEPROM(可电擦除并且可编程ROM)68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并且通过总线69与ASIC(应用程序专用集成电路)70连接。
ROM66存储着用来控制MFD1的各种操作的控制程序。RAM67用作用来暂时存储由CPU65根据任一个控制程序使用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区域或工作区域。EEPROM68存储有在停止给MFD1提供电能之后必须保持的缺省数值和/或标识符。
ASIC70根据从CPU65提供的指令,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LF电机71,并且将该信号提供给与LF电机71相连的驱动电路72,从而驱动电路72将电压提供给LF电机71。因此,LF电机71的转动由CPU65控制。
驱动电路72用于驱动LF电机71,LF电机71与供纸辊25、第一驱动辊60、第二驱动辊62以及清洗装置51连接,并且驱动电路72根据从ASIC70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出电压以驱动或转动LF电机71。响应于该电压,LF电机71转动,并且该电机71的转动通过每个都包括齿轮和/或轴的相应公知的传动装置,传递给供纸辊25、第一驱动辊60、第二驱动辊62和清洗装置51。
另外,ASIC70根据从CPU65提供的指令,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CR电机73,并且将该信号提供给与CR电机73相连的驱动电路74,从而驱动电路74给CR电机73提供电压。因此,CR电机73的转动由CPU65控制。
驱动电路74用于驱动与滑架38连接的CR电机73,并且根据从ASIC70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出用来驱动或转动CR电机73的电压。响应于该驱动信号,CR电机73转动,并且该电机73的转动通过皮带驱动装置46传递给滑架38,从而使滑架38往复运动。因此,滑架38的往复运动由CPU65控制。
驱动电路75用于驱动喷墨记录头39,从而以适当的定时向记录纸张喷射墨滴。ASIC70根据从CPU65提供的驱动控制程序输出信号,并且响应于来自ASIC70的输出信号,驱动电路75驱动记录头39。
ASIC70连接到用来检测第一驱动辊60的转动量的旋转编码器76,并且连接到用来检测滑架38的运动量的线性编码器77。另外,ASIC70连接到扫描仪部分3、可以由用户手动操作以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的操作面板4、其中可以插入各种小型存储卡中的每一种的插槽部分5以及每个都通过并行电缆或USB电缆与外设例如个人计算机(PC)进行数据通信的并行接口78和USB接口79。另外,该ASIC70与网络控制单元(NCU)80和调制解调器81连接,网络控制单元(NCU)80和调制解调器81相互配合,以给MFD1提供传真机功能。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64由主基板82构成,该主基板82通过扁平电缆83将例如记录信号提供给喷墨记录头39。扁平电缆83为带状构件,它包括:用来传输相应的电信号的导线;以及覆盖着这些导线并且由此使之电绝缘的例如聚酯薄膜的合成树脂薄膜,并且该扁平电缆电连接在主基板82和喷墨记录头39的控制基板(未示出)之间。扁平电缆83首先沿着往复运动方向从滑架38中引出,然后沿着垂直方向如字母“U”的底部一样弯曲。扁平电缆83的弯曲部分没有固定在任何其它构件上,并且因此,弯曲部分的形状在电缆83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运动时改变。
下面将参照图8至15,对滑架38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8中,没有显示出引导框架43;并且在图9至15中,没有显示出两个引导框架43、44。
如图8、9和10所示,滑架38包括:主框架85,在主框架85上安装有喷墨记录头39;三个滑动构件86,滑动构件86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并且相互配合,以在不同高度位置中的每一个高度位置处支撑着主框架85;作为偏压构件的三个压缩盘簧87,压缩盘簧87相互配合,以向下朝着引导框架43、44偏压主框架85;以及两个长条形间隙调节构件88,间隙调节构件88设在主框架85和引导框架43、44之间。一个滑动构件86、一个压缩盘簧87以及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与相对于输纸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框架43对应地设置;并且两个滑动构件86、两个压缩盘簧87以及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与下游侧引导构件44对应地设置。但是,由于三个引导构件86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三个压缩盘簧87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的说明只是涉及与下游侧引导框架44对应的两个滑动构件86、两个压缩盘簧87和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
如图11所示,两个滑动构件86的每一个滑动构件包括:长条形接触板89,其下表面作为在引导框架44上滑动的滑动表面;以及两个腿部90,腿部90从接触板89的上表面垂直伸出。长条形接触板89由其宽度与间隙调节构件88的宽度基本上相等的矩形平板构成,并且在接触板89的下表面与引导框架44的水平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中,在引导框架44上滑动。在长条形接触板89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对细长脊部91,从而两个细长脊部91分别沿着长条形接触板89的两个长边相互平行地延伸。在长条形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接触板89的相应脊部91对均匀地接触的状态中,相应接触板89的相应下表面保持与引导框架44的水平上表面平行,并且沿着与水平上表面垂直的垂直方向相对于它设置。
两个腿部90沿着与上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从接触板89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伸出。两个腿部90具有沿着接触板89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在两个腿部90之间形成有导槽92,从而这些导槽92沿着腿部90的伸出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腿部90的相应端面(即在图11中的相应上端面)之间打开。主框架85具有两个装配肋条98(后面所述的)作为两个装配部分,它们装配在两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导槽92中,从而两个装配肋条98(或者主框架85)可以分别相对于两个滑动构件86向上并且向下运动,同时由相应导槽92引导。这些腿部90在其相应的自由端部分处,具有两个突出部93作为第一偏压构件保持部分,所述第一偏压构件保持部分分别沿着与接触板89的纵向方向平行的相对方向伸出,并且相互配合以夹着保持板94。保持板94具有让腿部90从中穿过的通孔95。通孔95的尺寸小于两个突出部93的相应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在两个腿部90弹性变形,从而导槽92的宽度减小,并且因此两个突出部93的相应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减小的状态中,突出部93穿过保持板94的通孔95,然后腿部90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从而两个突出部93的相应自由端接合着限定了通孔95的保持板94的内周边的相对部分。因此,防止了腿部90脱离保持板94的通孔95,并且滑动构件86与保持板94接合。
如图10所示,主框架85在其相对于输纸方向的下游侧部分中,在沿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方向(即,沿着在图10中的向左和向右方向)相互间隔开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作为第二偏压构件保持部分的两个保持部分96。这两个保持部分96与两个保持板94(或者两个突出部93)配合,以分别保持着两个压缩盘簧87。因此,主框架85由盘簧87向下偏压,从而主框架85可以相对于与保持构件94接合的滑动构件86,向上和向下运动。两个保持部分96的每一个由一凹入部分构成,该凹入部分限定了其内径比每个压缩盘簧87的外径稍大的圆形凹槽。一通孔97形成穿过每个保持部分(即,每个凹入部分)96的底壁厚度,并且相应滑动构件86的腿部90从中穿过。主框架85的两个装配肋条98的每一个水平伸入到相应保持部分96的通孔97中,从而每个装配肋条98装配在相应滑动构件96的导槽92中。在主框架85的两个装配肋条98装配在两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导槽92中的状态中,两个滑动构件86相互配合,以如此支撑着主框架85,从而主框架85可以相对于引导框架44向上和向下运动,同时两个装配肋条98的相应运动由两个导槽92引导。
如图10和11所示,间隙调节构件88由长条形厚板状构件构成,并且设置在主框架85的两个保持部分96的相应下表面和两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接触板89的相应对脊部91之间。间隙调节构件88在沿着构件88的纵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两个调节部分99。两个调节部分99的每一个包括三个台阶部分100、101、102,所述三个台阶部分沿着间隙调节构件88的纵向方向、即沿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方向布置,并且沿着垂直方向具有相应不同的厚度值。更具体地说,这三个台阶部分100、101、102包括一薄部100、一中等厚度部分101和一厚部102,它们按照说明的顺序彼此相邻布置,从而每个调节部分99的厚度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变化。这三个台阶部分100、101、102的每一个具有水平上表面,该水平上表面沿着调节构件88的纵向方向的长度比两个腿部90和导槽92沿着接触板89的纵向方向的总尺寸稍大。在薄部100和中等厚度部分101之间的边界和在中等厚度部分101和厚部102之间的边界的每一个平滑地倾斜,以使每个调节部分99的厚度变化平缓。
长条形间隙调节构件88在其两个调节部分99的每一个中,具有细长导孔103,细长导孔103在每个调节部分99沿着调节构件88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中、穿过作为其尺寸的调节构件88的厚度而形成,并且在这三个台阶部分100、101、102上连续延伸。两个细长导孔103的每一个沿着调节构件88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相应滑动构件86的腿部90的厚度,并且这些腿部90穿过每个导孔103。如图10所示,穿过间隙调节构件88的细长导孔103的腿部90的相应自由端部分,进一步穿过主框架85的相应保持部分96的通孔97,同时相应的装配肋条98装配在位于腿部90之间的导槽92中。然后,如图10和11所示一样,两个腿部90的相应突出部93与保持板94接合。
盘簧87设在保持板94和保持部分96之间,并且向保持部分96或主框架85施加向下的弹性偏压力。因此,由于该弹性偏压力,在滑动构件86的导槽92中,将保持部分96的装配肋条98朝着相对于滑动构件86的其最低位置偏压。另外,由于间隙调节构件88设在装配肋条98和接触板89之间,所以装配肋条98克服盘簧87的向下偏压力,沿着向上方向运动与调节构件88的调节部分99的厚度相等的距离。如上所述,由于调节部分99具有连续细长孔103,间隙调节构件88可以在滑动构件96的腿部90延伸穿过细长孔103的状态中滑动。在间隙调节构件88滑动时,位于装配肋条98和接触板89之间的一部分调节部分99的厚度步进变化,并且因此,装配肋条98相对于接触板89的高度位置步进变化。
另外,由于滑动构件86具有从接触板89的中央部分伸出的腿部90,并且这些腿部90延伸穿过间隙调节构件88的细长孔103,所以盘簧87的偏压力借助保持板94和腿部90,施加在接触板89的中央部分。因此,由于盘簧87的偏压力,所以使滑动构件86和间隙调节构件88的各自姿态稳定。如此调节盘簧87的偏压力,从而克服了在滑动构件86在引导构件44上滑动时产生出的角矩,并且允许间隙调节构件88进行滑动运动。
由于装配肋条98装配在位于滑动构件86的腿部90之间的导槽92中,所以滑动构件86在间隙调节构件88的滑动方向即往复运动方向上相对于主框架85定位。另外,由于腿部90延伸穿过间隙调节构件88的调节部分99的细长孔103,所以滑动构件86在输纸方向上相对于调节构件88定位。由于间隙调节构件88在如图9所示的定位装置108的作用下沿着输纸方向相对于主框架85定位,所以滑动构件86沿着相同方向相对于主框架85定位。定位装置108包括一对肋条(未示出),所述肋条分别设置在主框架85的位于间隙调节构件88沿着输纸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两个部分上。而且,由于接触板89的上表面保持与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下表面压力接触,所以接触板89的下表面(即,滑动表面)相对于引导框架44的上表面如此定位,从而接触板89的上下表面相互平行地延伸。间隙调节构件88通过两个保持部分96相对于垂直向上方向定位。另外,主框架85具有另一对肋条(未示出),所述肋条定位在间隙调节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的三个往复运动方向位置的每一个位置处,从而间隙调节构件88在垂直向上方向上相对于主框架85没有偏离太大。因此,在三个装配肋条98或主框架85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43、44向上和向下运动时,这三个滑动构件86没有扭转或转动,并且主框架85由滑动构件86如此支撑,从而主框架85保持水平姿态。另外,由于主框架85的三个装配肋条98如此装配在三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导槽90中,从而主框架85可以向上和向下运动,并且与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三个调节部分99分别保持接触,所以主框架85能够通过滑架38沿着其往复运动方向的少量运动,而向上和向下运动。
如图8和10所示,设在两个滑动构件86和两个装配肋条98之间的间隙调节构件88,沿着其滑动方向的长度(即尺寸)大于主框架85的长度(即尺寸),从而调节构件88的纵向相对端部从主框架85同时向外伸出。同时,两个引导框架43、44具有相应对的可接合部分106、107(图4),每对可接合部分通过切割并且弯曲两个框架43、44的相应一个的纵向相对端部而形成。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一个可接合部分106或107接合着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相应端部时,改变了两个调节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的相应位置。但是,可接合部分106、107不限于引导框架43、44的切割弯曲端部,而是可以由MFD1的一部分框架结构或者设在适当位置处的专门可接合构件提供。
如图8和9所示,在滑架38的主框架85的上游侧端部侧上,设有一个滑动构件86、一个盘簧87和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并且在主框架85的下游侧端部侧上,设有两个滑动构件86、两个盘簧87和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主框架85具有三个用来保持着相应盘簧87的保持部分96,并且因此可以根据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的相应位置,向上和向下运动。设在主框架85的上游侧端部侧上的一个间隙调节构件88,在其纵向中间部分中具有与在图11中所示的每个调节部分99相同的一个调节部分(未示出)。三个盘簧87中的每个都将偏压力施加到三个滑动构件86中的对应一个上,从而对应滑动构件86的接触板89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对应一个的下表面。另外,滑架38的自重的一部分(例如,一半部分)施加到对应的间隙调节构件88上。这样,选择(a)施加在对应的间隙调节构件88上的一个或两个盘簧87的偏压力和(b)施加在对应间隙调节构件88上的滑架38的自重的那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从而确保当滑架38往复运动时,防止由于在(c)对应的滑动构件86和主框架85中每一个和(b)对应的间隙调节构件8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的间隙调节构件88由于其惯性而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对应的滑动构件86和主框架85运动。
在滑架38沿着往复运动方向运动,从而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分别同时与两个可接合部分106或两个可接合部分107接合,并且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对于主框架85同时运动时,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三个调节部分99相对于主框架85平移,并且因此在三个调节部分99之间的位置关系不会改变。因此,三个保持部分96或三个装配部分98不会沿着垂直方向相对于彼此运动。因此,主框架85总是保持与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平行,并且在安装在主框架85上的喷墨记录头39的姿态保持水平的状态中,向上和向下运动。因此,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和暂时停止在压盘42上的记录纸张能够在图像记录区域中保持相互平行,即在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和记录纸张之间的间隙,能够在图像记录区域中保持恒定。因此,能够将图像精确记录在记录纸张上。但是,必要时,可以改变滑动构件86的总数量。例如,在主框架85相对于记录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侧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滑动构件86。
如图9所示,主框架85具有三个支撑部分104,每个支撑部分从主框架85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并且位于三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一个内部。三个支撑部分104可以安放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上,由此,在三个滑动构件86相对于主框架85向上运动相应的最大距离时,限定了主框架85的高度位置。
另外,如图9所示,主框架85的下游侧端部具有L形伸出部分105,伸出部分105首先从主框架85的下表面向下伸出,然后向钩子一样向内伸出。在滑架38设置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的状态中,L形部分105的钩形自由端通过在它们之间留下的适当间隙位于引导框架44的下表面下方。因此,如果滑架38跳离引导框架44,则L形伸出部分105的自由端会接合引导框架44的下表面,由此使滑架38停止进一步跳动。因此,滑架38由引导构件44如此保持着,从而允许滑架38沿着垂直方向抖动适当量。
如上所述构成的滑架38的往复运动由控制装置64控制。具体地说,控制装置64用来如此控制滑架38的运动,以便使得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相应一个端部或相应另一个端部同时与两个可接合部分106或两个可接合部分107接合,并且由此改变两个调节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的相应位置。下面将对该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承载着喷墨记录头39的滑架38如此设置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从而该滑架38桥接着两个引导框架43、44,并且在控制装置64的控制下,沿着与记录纸张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往复运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滑架往复运动期间,喷墨记录头39根据从控制装置64提供的记录控制信号,朝着在压盘42上输送的记录纸张喷射墨滴。
承载着喷墨记录头39的主框架85由滑动构件86或主框架85的支撑部分104,支撑在相对于引导框架43、44的适当高度位置处。该高度位置由控制装置64,根据所用的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或信封的厚度或者所要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分辨率选择。在当前实施方案中,主框架85的高度位置选自分别与间隙调节构件88的每个调节部分99的三个台阶部分100、101、102对应的三个台阶。
控制装置64控制驱动装置46使滑架38运动,从而使得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相应一个端部或者相应另一个端部,选择地与设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纵向相对端部处的两个可接合部分106或两个可接合部分107接合。控制装置64根据由从例如打印机驱动器提供给MFD1的信息所表示的所用记录介质厚度,或者所要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分辨率,选择滑架38的三个高度位置或台阶中的一个。一般来说,在所用记录介质为厚纸或信封时,控制装置64提高滑架38的高度位置,以便使喷墨记录头39运动离开压盘42;另一方面,在图像分辨率较高时,即在从记录头39喷射出的墨滴尺寸较小时,控制装置64降低滑架38的高度位置,以便使记录头39朝着压盘42运动。因此,控制装置64根据在记录介质的厚度和/或图像分辨率与存储在ROM66中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预定关系,自动地选择滑架38的高度位置。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假设在图8、9和10中所示的中间状态中,滑架38的高度位置选择在三个高度台阶的中间一个处。也就是说,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三个调节部分99的相应中等厚度部分101插入在三个装配肋条98和三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接触板89之间。在该状态中,三个接触板89的相应下表面向下伸出到主框架85的三个支撑部分104的相应下端之外,从而主框架85由三个滑动构件86支撑在三个高度位置的中间一个处。在该状态中,在设置在下游侧引导框架44上的两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接触板89的相应下表面、即引导框架44的上表面和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由D1表示,并且在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和压盘4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由D2表示。在图9至15中,省略了两个引导框架43、44和压盘42。
在提高滑架38的高度位置时,控制装置64通过使CR电机73沿着适当的方向转动,而使滑架38朝着盖帽构件52所处的侧面(即,在图4中的右手侧)运动。在滑架38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朝着盖帽构件52滑动,并且正好设置在盖帽构件52上方时,盖帽构件52向上运动,以紧密接触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因此,滑架38或多或少向上运动,但是该向上运动通过上述L形伸出部分105,局限在适当范围内。
在滑架38向盖帽构件52上方的位置运动时,从主框架85向外伸出的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相应一个端部(即,在图4中的相应右手端部分),与两个可接合部分106接合。如果滑架38进一步运动,则如图13所示一样,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沿着向左方向相对于主框架85滑动,从而两个调节构件88的相应右手端部分回缩进主框架85中。因此,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三个调节部分99的相应厚部102介于三个装配肋条98和三个滑动构件86的相应接触板89之间。在该状态中,三个接触板89的相应下表面向下伸出到主框架85的三个支撑部分104的相应下端之外,如图12所示一样,从而主框架85由三个滑动构件86支撑在三个高度位置的最高一个位置处。
由于在接收CR电机73的驱动力的同时、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的滑架38的惯性,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克服盘簧87的相应偏置力和滑架38的重力,沿着该方向移动,以增加在三个装配肋条98和三个接触板89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盖帽构件52紧密接触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相应地,滑架38略微被沿着向上的方向推离开两个引导框架43,44,如上所述,在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滑动的时候,滑架38的重力不会施加在间隙调节构件88上。因此减小了CR电机73所需要的用于使间隙调节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滑动的扭矩。
在这种状态下,在两个接触板89的各下表面、也就是引导框架44的上表面以及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表示为D3;在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和压盘4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表示为D4。由于滑动构件86从主框架85向下伸出更大的距离,因此主框架85竖直地向上移动离开引导框架43,44,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移动离开压盘42。因此,距离D1大于距离D3(也就是D1>D3),距离D2小于距离D4(也就是D2<D4)。因此,当在压盘42上传送厚记录介质的时候,可以防止记录介质与记录头39相干扰。另外,通过调整主框架85的高度位置,可以调整在记录头39和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之间的、根据不同类型记录介质的厚度值而发生变化的距离或者间隙。
当滑架38的主框架85的高度位置减小的时候,通过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CR电机73,控制装置64将滑架38朝着设置有废墨盘84的一侧(也就是图4中的左手侧)移动。当滑架38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朝着废墨盘84移动的时候,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伸出到主框架85之外的相应另一端部(也就是图4中相应左手端部),与两个可接合部分相接合。如果滑架38继续移动,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如图15所示相对于主框架85沿着向右的方向滑动,从而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相应左手端部回缩到主框架85内。因此,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的三个调节部分99的各薄部100置于三个装配肋条98和三个滑动构件86的各接触板89之间。在这种状态下,三个接触板89的各下表面向上回缩至在主框架85的三个支撑部分104的各下端之上的各位置,如图14所示,从而主框架85由三个支撑部分104在三个高度位置的最低的一个处支撑。
在这种状态下,在设置在引导框架44的两个支撑部分104的各下表面、也就是引导框架44的上表面以及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用D5表示;在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和压盘4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用D6表示。由于滑动构件86回缩至主框架85内,主框架85竖直向下朝着引导框架43,44移动,喷墨记录头39的下表面朝着压盘42移动。因此,距离D5大于距离D1(也就是D5>D1),距离D2大于距离D6(也就是D2>D6)。因此,喷墨记录头39可以朝着记录介质有利地喷射小的墨滴,从而以高分辨率在介质上记录图像。在本实施方案中,当滑架38位于最低的高度位置的时候,滑动构件86完全回缩到主框架85内,滑架38由主框架85的支撑部分104支撑在引导框架43,44上。但是,支撑部分104可以不设置在主框架85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当滑架38位于最低的高度位置时,滑架38或者主框架85由三个滑动构件86支撑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案中,控制装置64、驱动装置46、三个滑动构件86、三个盘簧87、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三个保持部分96、以及两对可接合部分106,107彼此协同操作,以提供一个间隙调节装置。
从作为第一实施方案的MFD1的前面描述中可以看出,承载喷墨记录头39的滑架38的主框架85,由设置在主框架85的三个装配肋条98和三个滑动构件86的各接触板89之间的三个滑动构件86、三个盘簧87和两个间隙调节构件88,支撑在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适当高度位置上,通过将间隙调节构件88相对于主框架85以及滑动构件86滑动,可以改变主框架85的适当高度位置,并因此改变在装配肋条98和接触板89之间的距离。因此,根据要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厚度,或者要在介质上记录的图像的分辨率,来调节在喷墨记录头39和记录介质或者压盘42之间的间隙。
<第二实施方案>
第二实施方案也涉及MFD(多功能设备),除了图16-图19所示的滑架110以及两对可接合部分120、121(图16中仅显示了一对可接合部分120、121)之外,所述MFD与第一实施方案的MFD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的描述仅涉及滑架110以及两对可接合部分120、121与MFD1的滑架38以及两对可接合部分106、107之间的区别。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对应元件或者部分,并省略对它们的描述。滑架110包括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以及作为输入构件的两个滑动体113。在图16中,滑架110相对于记录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半部被省略,因此,仅显示了一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和一个滑动体113。
如图16所示,滑架110包括:主框架111,在主框架111上安装喷墨记录头39;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分别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并且彼此配合,以将主框架111支撑在每个不同的高度位置上;以及两个滑动体113,所述滑动体113运动,以便分别旋转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和两个滑动体113相对于输纸方向设置在主框架11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端部中,从而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和两个滑动体113分别对应于两个引导框架43、44。但是,由于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具有一致的结构,两个滑动体113具有一致的结构,因此以下的描述仅涉及设置在主框架111的下游侧端部中的一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和一个滑动体113。
如图16和17所示一样,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向长度基本上等于主框架111沿着滑架110的往复运动方向(即,在图16中的向左和向右方向)的宽度。可旋转轴构件112由主框架111的下端部分支撑,从而轴构件112的轴向方向与滑架110的往复运动方向平行,并且轴构件112可以绕着其轴线转动。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向相对端部的每一个支撑着作为一组滑动部分的三个滑动块114、115、116,从而这三个滑动块114、115、116从轴构件112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伸出不同的量或距离。
这三个滑动块114、115、116从可旋转轴112的轴向相对端部的每一个径向向外伸出的相应距离,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增大,并且这三个滑动块114、115、116沿着可旋转轴构件112的每个端部的圆周方向、按照这个顺序布置,从而设在两个端部处的两个滑动块114成对,并且沿着轴构件112的轴向方向相互对准,两个滑动块115沿着相同方向成对并且相互对准,并且两个滑动块116沿着相同方向成对并且相互对准。
如图6所示,可旋转轴构件112由主框架111的下游侧端部支撑,从而这三对滑动块114、115、116中的任意一对滑动块从主框架111垂直向下伸出。在滑动块114、115或116的任意一对从主框架11 1的下游侧端部向下伸出时,滑动块114、115或116的相应一种和一对从主框架111的上游侧端部向下伸出,从而主框架111水平支撑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因此,在两对滑动块114、115或116分别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时,滑架110按照上述方式与在图1至15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案一样往复运动。
滑动体113在外部装配在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每一个的轴向中间部分上。滑动体113由可以在其轴向方向上沿着可旋转轴构件112的外圆周表面滑动的管状构件构成。如图17所示,滑动体113具有形成在其内圆周表面中的一对螺旋凸轮槽117。如图18所示,每个可旋转轴构件112具有一对从其轴向中间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伸出的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滑动体113装配在可旋转轴构件112上,从而两个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分别装配在两个螺旋凸轮槽117中。在滑动体113沿着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向方向滑动时,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分别在这些凸轮槽117中运动,同时使轴构件112转动。也就是说,滑动体113的滑动或线性运动,通过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和凸轮槽117,转变成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转动。
如图17所示,滑动体113具有伸出部分119,伸出部分119具有L形横截面,并且沿着与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从其管状底部向外伸出。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中,其中可旋转轴构件112和滑动体113由主框架111支撑,伸出部分119从主框架111的下端部分向下伸出。在滑架110运动到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的预定位置时,两个滑动体113的相应伸出部分119,与通过将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第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两个第一可接合部分120(在图16中只显示出一个可接合部分120)接合。如果滑架110进一步运动,两个滑动体113沿着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相应轴向方向滑动。两个引导框架43、44具有相应第二可接合部分121,通过将沿着滑架110的往复运动方向与其相应第一部分相对的其相应第二部分切掉,而形成相应第二可接合部分121(在图16中只显示出一个可接合部分121)。
控制装置64用来控制驱动装置46,使滑架110运动,以便使得两个滑动体113与两个可接合部分120或两个可接合部分121同时接合,并且,由此改变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相应转动位置(即,相应的角相位)。如图19所示,两对滑动块114的每一对在相应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线和其端面之间具有最小距离R1;两对滑动块115的每一对在相应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线和其端面之间具有中间距离R2;并且两对滑动块116的每一对在相应可旋转轴构件112的轴线和其端面之间具有最大距离R3。因此,在四个滑动块114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122上滑动时,主框架111支撑在三个高度位置中的最低一个处;在四个滑动块115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时,主框架111支撑在三个高度位置中的中间一个处;并且,在四个滑动块116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滑动时,主框架111支撑在最高高度位置处。在主框架111支撑在最低高度位置处时,在喷墨记录头39和记录介质或压盘42之间形成最小间隙,并且能够以高分辨率有利地记录图像。
控制装置64操作驱动装置46的CR电机73,以使得滑架110在两个引导框架43、44上沿着适当的方向滑动,并且由此使得两个滑动体113同时与形成在引导框架43、44中的第一或第二可接合部分120、121接合。因此,滑动体113沿着可旋转轴构件112的相应轴向方向滑动。两个滑动体113的相应滑动或线性运动,通过凸轮槽117和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转变成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相应转动。如果两个滑动体113滑动,并且因此使得两个轴构件112转动了确保两对滑动块115与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上表面122接触的相应角度量,滑架110支撑在与在每个可旋转轴112的轴线和每个滑动块115的端面之间的中间距离R2对应的中间高度位置处。同样,如果两个滑动体113滑动,并且因此使两个轴构件112转动了确保两对滑动块116与两个引导框架43、44接触的相应角度量,则滑架110支撑在与最大距离R3对应的最高位置处。因此,在喷墨记录头39和记录介质或压盘42之间的间隙,能够逐步增大,并且因此能够根据所用那种记录介质的厚度,调节成三个台阶中的任一个。在两个滑动体113与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相应第二可接合部分121接合时,在喷墨记录头39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能够逐步减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案中,具有相应对凸轮槽117和相应伸出部分119的两个滑动体、具有相应对凸轮随动件突出部118的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以及两对可接合部分120、121相互配合,以提供了这样一种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将滑架110的一部分往复运动转换成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每一个的转动;并且控制装置64、驱动装置46、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上述转换装置和两对可接合部分120、121相互配合,以提供一种间隙调节装置。
从第二实施方案的上面说明中可以看出,位于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43、44的三个高度位置的相应一个处,并且每种都能够支撑着承载喷墨记录头39的主框架111的三种滑动块114、115、116,沿着两个可旋转轴构件112的相应圆周方向布置,从而这三种滑动块114、115、116从轴构件112径向向外伸出不同的距离R1、R2、R3。在两个滑动体113同时滑动,并且因此两个轴构件112同时转动时,滑动块114、115或116中的一种与两个引导框架43、44接触,从而将主框架111的高度位置改变或调节为与三个距离R1、R2、R3对应的三个台阶中的适当一个。因此,能够调节在喷墨记录头39和记录介质或压盘42之间的间隙。
要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到采用各种变化、变型和改进方案来实施本发明。

Claims (23)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
滑架,所述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
一对引导框架,所述引导框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相互配合以引导滑架的往复运动,其中所述两个引导框架沿着输送方向相互分开,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并且所述输送方向与往复运动方向垂直,并且其中滑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两个引导框架如此支撑,从而主框架桥接两个引导框架,并且另外,该滑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滑动面,该滑动面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在所述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上滑动;
图像记录头,所述图像记录头安装在滑架的主框架上,并且所述图像记录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以及
间隙调节装置,通过利用滑架的往复运动中的一部分,所述间隙调节装置沿着与往复运动方向和输送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改变在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所述每一个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沿着该垂直方向,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图像记录头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引导框架沿着输送方向相互间隔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比在两个引导框架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二距离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图像记录头包括喷墨记录头,所述喷墨记录头喷射墨滴,并且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滑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滑动构件,上述至少三个所述滑动构件包括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彼此隔开的至少两个滑动构件,上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在两个引导框架中的相应一个引导框架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压盘,所述压盘与两个引导框架平行地延伸,并且沿着所述垂直方向与图像记录头相对,该压盘支撑记录介质,其中间隙调节装置调节在压盘和图像记录头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间隙,由此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图像记录头之间的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相互配合,以便如此支撑主框架,从而所述主框架可以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所述每一个运动,
其中所述间隙调节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用来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往复运动;
两个调节构件,所述两个调节构件中的每个调节构件都可以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一个沿着往复运动方向运动,并且根据所述每个调节构件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的位置,所述每个调节构件改变在主框架和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的滑动面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便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图像记录头之间的间隙;以及
两对可接合部分,所述可接合部分中的每个都可以与两个调节构件的相应一个的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的相对端部中的相应一个端部接合,以便使得所述相应的调节构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运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如此运动,从而所述两对可接合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可接合部分接合着两个调节构件的相应一个端部,使两个调节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运动,并且由此改变在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滑动面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相应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两个调节构件的所述每一个的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的尺寸比主框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的尺寸大,从而所述每个调节构件的相对端部的每一个可以沿着往复运动方向从主框架伸出,并且其中所述两对可接合部分中的每一对的两个可接合部分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与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如此运动,从而所述两对可接合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可接合部分同时接合着两个调节构件的相应一个端部,同时使两个调节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在往复运动方向上运动,并且由此同时改变在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滑动面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相应相对位置,以便使主框架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平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如此运动,从而在主框架保持水平姿态的同时,该主框架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两个调节构件中的所述每一个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具有多个台阶部分,所述多个台阶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具有各自不同的尺寸,并且所述多个台阶部分中的每一个可以插入在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中的与所述每个调节构件相应的一个滑动构件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所述每一个包括:
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具有作为其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所述滑动面,该滑动面在两个引导框架的所述相应一个引导框架上滑动;以及
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腿部从接触板的相对表面的另一个表面沿着所述垂直方向延伸,
其中(a)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和(b)主框架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两个沿着所述垂直方向延伸的导槽,
其中(a)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和(b)主框架中的另一个具有至少两个装配部分,每个装配部分装配在所述至少两个导槽的相应一个导槽中,从而所述每个装配部分可以通过由所述相应导槽引导而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运动,并且
所述两个调节构件的所述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细长孔,所述细长孔形成为穿过其台阶部分的各个不同尺寸,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一个的所述至少一个腿部延伸穿过所述细长孔,从而所述每个调节构件可以相对于主框架和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运动,从而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台阶部分的任意一个对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分别具有所述至少两个导槽,并且所述主框架具有所述至少两个装配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中的每一个将两个调节构件中的相应一个调节构件沿着输送方向相对于主框架定位,
其中所述每个装配部分和所述相应的导槽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从而在所述每个装配部分装配在所述相应的导槽中的状态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一个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对于主框架定位,
其中所述每个调节构件的细长孔和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腿部沿着输送方向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从而在所述相应滑动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腿部延伸穿过所述每个调节构件的细长孔的状态中,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沿着输送方向相对于所述每个调节构件定位,并且通过所述每个调节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定位,并且
在所述每个滑动构件的接触板的另一个表面接触两个调节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台阶部分的任意一个的状态中,接触板设置成与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的表面平行,并且沿着所述垂直方向通过所述相应的调节构件的任意台阶部分相对于主框架定位。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间隙调节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偏压构件,每个偏压构件设置在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相应一个之间,并且所述每个偏压构件沿着所述垂直方向将主框架朝着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偏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偏压构件中的每一个将偏压力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中的相应一个滑动构件上,从而所述相应滑动构件紧密接触两个调节构件中的相应一个调节构件,并且
其中,选择(a)所述每个偏压构件的偏压力和(b)滑架的自重中施加在所述相应调节构件上的那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从而确保当滑架往复运动时,防止由于在(c)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和主框架中每一个和(d)所述相应的调节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所述相应的调节构件由于其惯性而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应的滑动构件和主框架运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主框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偏压构件保持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所述每一个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压构件保持部分,所述第二偏压构件保持部分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偏压构件保持部分的相应一个配合,以保持所述至少两个偏压构件的相应一个,从而所述相应的偏压构件将主框架朝着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偏压。
1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包括:
两个可旋转轴构件,每个可旋转轴构件由主框架如此支撑,从而所述每个可旋转轴构件可以绕着其轴线转动;以及
至少两组滑动部分,每组滑动部分如此沿着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圆周方向设置,从而所述每一组的滑动部分从所述相应可旋转轴构件径向向外伸出,并且具有在离所述相应的可旋转轴构件的轴线的不同距离处的相应的滑动面,
其中所述至少两组的每一组的滑动部分的任意一个滑动部分在两个引导框架的相应一个上滑动,并且由此限定了在所述任意一个滑动部分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距离,
其中所述间隙调节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往复运动;
所述两个可旋转轴构件;以及
转换装置,用来将所述滑架的往复运动中的所述一部分转换成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每一个的转动,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运动,以便操作转换装置,由此使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所述每一个可旋转轴构件转动到所述每一个可旋转轴构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组的相应一组的多个滑动部分相应的多个预定角相位的任意一个预定角相位,由此将在记录介质和记录头之间的间隙,调节至与在与所述任意一个预定角相位相应的滑动部分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的距离相应的数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包括至少三组所述滑动部分,上述至少三组所述滑动部分包括在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所述相应一个上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互间隔开的至少两组滑动部分,并且上述至少两组滑动部分中的每一组沿着所述相应的可旋转轴构件的圆周方向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运动,以便使两个可旋转轴构件同时转动到各自预定的角相位,从而确保主框架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平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运动,以便在主框架保持水平姿态的同时,主框架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相对于两个引导框架运动。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各自轴线平行于往复运动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两个输入构件,所述两个可旋转轴构件分别延伸穿过所述两个输入构件,从而所述两个输入构件的每一个可以沿着其轴向方向相对于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相应一个运动,并且所述每个输入构件的一部分从主框架伸出;
两个螺旋凸轮槽,其中每一个螺旋凸轮槽设在(a)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外圆周表面和(b)两个输入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内圆周表面中的一个中;
两个凸轮随动件突出部,其中每一个凸轮随动件突出部设在(a)所述相应的轴构件的外圆周表面和(b)所述相应的输入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中的另一个中;以及
两对可接合部分,每一个可接合部分可以与两个输入构件的相应一个的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的相对端部的相应一个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以使滑架运动,并且由此如此操作转换装置,从而所述两对可接合部分的相应一个可接合部分接合两个输入构件的相应一个端部,并且由此使两个输入构件分别相对于所述两个可旋转轴构件运动,以便使得所述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所述每一个转动到所述任意一个预定角相位。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两个螺旋凸轮槽设在两个输入构件的相应内圆周表面中,并且所述两个凸轮随动件突出部设在两个可旋转轴构件的相应外圆周表面上。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每个输入构件的所述一部分沿着与所述相应可旋转轴构件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并且离开该轴线从主框架伸出。
CNB2006101630140A 2005-11-28 2006-11-28 喷墨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1818A JP4661552B2 (ja) 2005-11-28 2005-11-2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341818 2005-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2072A true CN1982072A (zh) 2007-06-20
CN100509420C CN100509420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74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301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20C (zh) 2005-11-28 2006-11-28 喷墨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11014B2 (zh)
EP (1) EP1790490B1 (zh)
JP (1) JP4661552B2 (zh)
CN (1) CN100509420C (zh)
DE (1) DE602006007789D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632B (zh) * 2008-06-30 2011-12-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56303B (zh) * 2007-12-14 2012-02-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CN104070854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5916691A (zh) * 2014-01-28 2016-08-31 京瓷株式会社 热敏头以及热敏式打印机
CN107666549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滑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7580B2 (ja) * 2007-08-1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941185B2 (ja) * 2007-08-31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289570B2 (en) * 2008-04-13 2012-10-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certaining and adjusting friction between media pages in a document feeder
US20090309921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4687927B2 (ja) 2008-07-25 2011-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5384215B2 (ja) * 2009-06-16 2014-01-0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タ装置
JP5817966B2 (ja) * 2011-04-01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776350B2 (ja) * 2011-06-14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566B2 (ja) * 2011-08-31 2015-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861350B2 (ja) * 2011-09-20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884411B2 (ja) * 2011-11-04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011783B2 (ja) * 2012-07-06 2016-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04332B2 (ja) 2012-07-06 2016-04-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171488B2 (ja) * 2013-03-29 2017-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媒体給送装置
US11167575B2 (en) 2019-02-27 2021-11-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2079C2 (de) * 1981-03-27 1983-02-03 Triumph-Adler Aktiengesellschaft für Büro- und Informationstechnik, 8500 Nürnberg Vorrichtung zum Abheben des Druckkopfes von der Druckgegenlage
JPS6341169A (ja) 1986-08-06 1988-02-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プラテンギヤツプ自動調整機構
US6315468B2 (en) * 1997-01-30 2001-1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platen gap regulator
JP3817361B2 (ja) * 1997-03-13 2006-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H11277764A (ja) 1998-03-27 1999-10-12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076230A (en) * 1999-04-21 2000-06-20 The Hoover Company Vacuum cleaner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US6450710B1 (en) * 2000-07-14 2002-09-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rame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er
US6497466B1 (en) * 2001-05-10 2002-12-2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print gap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an ink jet printer
JP3767568B2 (ja) * 2003-04-25 2006-04-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4109B2 (ja) 2001-08-22 2007-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585123B2 (en) * 2001-08-22 2009-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085764B (zh) * 2001-08-22 2012-09-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6663302B2 (en) * 2001-08-27 2003-12-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to-media spacing adjustment in a printer
JP3551377B2 (ja) 2002-02-06 2004-08-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3226200A (ja) * 2002-02-06 2003-08-1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センター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JP2003341173A (ja) 2002-05-28 2003-12-03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736557B2 (en) * 2002-09-05 2004-05-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head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4340886B2 (ja) * 2004-04-28 2009-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035802A (ja) * 2004-07-30 2006-02-0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4670466B2 (ja) * 2005-05-12 2011-04-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及び印刷装置、並びに複合処理装置
US7434901B2 (en) * 2005-07-07 2008-10-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spacing between a printhead and a print medium in a printer
TWI287508B (en) * 2005-09-28 2007-10-0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hoto printer with vertically transmitted platen roll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6303B (zh) * 2007-12-14 2012-02-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CN101618632B (zh) * 2008-06-30 2011-12-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70854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4070854B (zh) * 2013-03-27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5916691A (zh) * 2014-01-28 2016-08-31 京瓷株式会社 热敏头以及热敏式打印机
CN107666549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滑架装置
US10360934B2 (en) 2016-07-29 2019-07-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riage device
CN107666549B (zh) * 2016-07-29 2019-09-27 佳能株式会社 滑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44766A (ja) 2007-06-14
CN100509420C (zh) 2009-07-08
EP1790490A1 (en) 2007-05-30
DE602006007789D1 (de) 2009-08-27
JP4661552B2 (ja) 2011-03-30
EP1790490B1 (en) 2009-07-15
US20070122220A1 (en) 2007-05-31
US7811014B2 (en) 2010-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420C (zh) 喷墨记录设备
US1173858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iprocating carriage and having a guide device
US791851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909442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7909441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54698B (zh) 成像设备
US810958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7722182B2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driving unit provided therein
US8770715B2 (en) Ink-jet printer
US8205954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990242B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US78374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40842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3048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46677B2 (en) Reciprocating apparatus, and printer including reciprocating apparatus
US7942519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